第一篇:沏茶说课,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合理安排时间》教案
执教者:江夏区湖泗小学刘卫东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3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学生初步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2、初步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体会到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
学生初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学习中的事情。
教具、学具准备:
沏茶工序纸片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试一试,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教师点评.二、活动体验,设计方案
1、教师模拟例2情境,引出例2(1)想一想,说一说,你平时沏茶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2)依次出示小明沏茶需要做的6件事情,并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2、设计方案
(1)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讨论:小明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2)展示方案
请学生用工序卡纸片在黑板上摆一摆,说一说是如何设计的?
用了多少时间?(3)添画箭头,完成流程图。
(4)小结:做一件事情,在考虑好先后顺序的基础上,再同时做几件事的方法,可以缩短时间,提高效率。
三、深化理解
1、巩固练习
出示课本第114页第2题
2、总结:生活中,学习中象这样采用同时做几件事情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时间。(板书课题)
四、拓展延伸
1、怎样安排才能用最少的时间让李阿姨吃上饭?
2、他们的“合理”安排你同意吗?
3、在交流基础上,教师归纳:有时几件事情可以同时做,有时却不可以,所以我们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同时,还要讲究科学。
五、全课总结,谈谈这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合理安排时间》说课
江夏区湖泗小学刘卫东
一、教材分析
《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例(2)的内容。这个单元一共有4个例题,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对策论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本节课通过学生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沏茶,让学生初步理解优化的思想,逐渐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对生活中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学生初步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2、初步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体会到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
优化问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问题,四年级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大多是无意识的,要实现从经验到数学方法再到实践有些难度,所以本节课从学生身边的简单事例出发,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唤起生活中的经验,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难点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学习中的事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从以下三方面有所突破:
1、引导学生主动尝试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沏茶,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关注并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学会合理安排的优化意识。
3、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经历发现过程,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四、说学法
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1、创设情境,根据生活经验,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给一定的时间,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共同学习新知。
五、说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试一试,用“一边„一边„”说话,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初步体会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做不同的事情,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活动体验,设计方案
1、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伙伴,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意识,设计“沏茶问题”、“吃药问题”、“做饭问题”等活动,把合理安排时间的思想方法渗透给学生,让学生感知从多种方案中形成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2、以为小明提供帮助为主线,让学生在说一说、想一想、摆一摆、比一比等活动中激发兴趣,得出最优策略,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对他们进行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教育.(三)深化理解,巩固新知
为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设计“吃药问题”加强练习巩固所学新知,抓住重点,设计“做饭问题”来突破难点,层层递进来培养学生思维。
四、举例生活,提升“合理”
通过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发现虽然有的事情能同时做,但不利于身体健康,明确在合理的同时还要科学。
五、全课总结
让学生把自己本节课的收获说出来。
最后用鲁迅的格言结束本课,希望能够同学们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六、板书设计
要求板书工整明了。
第二篇:数学广角《沏茶问题》说课材料
《沏茶问题》说课材料
教材分析
《沏茶问题》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沏茶时如何操作最节省时间”,以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做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因此,本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节约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方案,初步体会优化的思想,形成优化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及突破重、难点的策略
我们学校结合定点助教,确立的主题是“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建构新知策略的研究”下面我就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谈一谈教学中我们是如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实现有效教学的。
首先,我们四年组的几位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以及学生身边的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程伊始,教师以谈话的方式问学生:“今天早上,咱班寒暄洋同学迟到了,大家一起看一看,他为什么迟到了? ”课件演示情境录像片:(“生1:打一杯热水晾凉后,喝完水再吃饭。结果迟到5分钟。生2:先打一杯热水,然后边吃饭边晾水,饭吃完后水凉了,再喝水,结果提前5分钟。)学生观看后谈想法,从而引出“在生活中该怎样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既“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在这里,多媒体短片的应用既让学生明确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又将学生置于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到了寓教于乐。而后面的探究新知(例2)及习题巩固(量体温、做家务等问题)中,也都是以日常生活为依托,在情境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其次,在教学例2时,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较熟悉的“沏茶”为切入点(家里来了客人,应该让客人尽快喝上茶)。教师的提问是:“用你喜欢的方法找到更节约时间的方案”。在这里,虽然我们为学生准备了学具,但是并没有强制性地要求学生一定要摆学具来解决问题,而是大胆地给抽象思维发展较快的孩子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让他们以其喜欢的、个性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习新知的过程将采取自主探究、小组交流与合作等学习方式,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如何用优化的思想选择合理、快捷的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展示、比较,评价找出最优化的方案。这样的课堂组织会让学生的思维更有序,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也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在不知不觉中向学生渗透了优化思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内在魅力。
最后,本课的教学体现由直观到抽象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加深学生的生活体验。这一点体现在“流程图”的使用上。
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直观的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抽象出用“流程图”表示设计思路。再通过比较,将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展示出来。整个环节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化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的生成。
以上就是我们四年组对数学广角中的“沏茶问题”这节课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在XX老师的课堂上展现出风采。
第三篇:说课设计
说课设计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保山第九中学的说课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功》,我将进行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后反思这些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二第七章第二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阐述了功的概念以及功的计算公式,并讨论了在各种角度下功的计算及功的正负性的可能,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在必修一学习了位移、力和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而在本节课之后学生将学习功率、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运动学复杂问题,所以本节课在地位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保山第九中学新高一43班的学生,这些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对知识储备上来说,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功的相关概念,所以对本节课来说学生是比较熟悉的,但是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还未涉及矢量的概念,以及功的公式中cosα还未出现,所以学生容易凭借学习经验在意识中形成错误的概念,这节课我将在转换学生错误的概念的前提下,联系生活实际,力求做到让STS的理念渗透到本节课里面。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正确理解功的概念及其公式;②、会利用功的概念求解相关问题;③会利用功的功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①、通过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②通过小组探究让学生逐步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从认识功的本质出发与实际相联系,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②、从自主探究出发(探究功的正负性这一活动),使学生形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功的概念的阐述以及利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讨论各种角度下功的正负性及总功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以及三维目标,并综合新课标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我将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以及小组讨论总结法来开展我的教学内容
六、教学过程
下面是我具体的教学过程: 首先是引入部分,我将以一段芬兰举办的世界大力士锦标赛,大力士拉卡车这么一段视频来引入新课,以此来回顾初中学习功的概念是什么,以及初中学习过的功的计算公式W=F.S以此来引出学生之前可能形成的一个错误的潜概念,就是在任何情况下求功都可以用W=F.S来计算,而不考虑力与位移之间有个夹角的情况。其次是构建功的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我还会继续沿用大力士拉卡车这个例子,从两个角度来得出今天教学的主要的内容,也就是功的公式。第一是从数学的角度,由于高一下学期已经学习了矢量,也就是数学上向量的概念,然后功的公式中的力和位移都是矢量,可以通过数学上矢量的点成法则直接得出功的公式。第二是从物理课的角度出发,从物理意义和物理概念上来理解功的公式,即W=F.L.COSα,可以通过必修一已经学过的力的正交分解,将力分解在与位移同向和与位移垂直的两个方向上,书本上也有所提及,从这么一点出发从而的到今天要学习的功的公式,这里也体现出本次教学的思想之一,即数学和物理相结合的思想。
再次是探究过程,由于通过上面的学习已经得出了功的计算公式是W=F.L.COSα,既然公式中含有COSα一项,结合数学的推理来看,必然导致功W是有正负性的,因为从数学的角度出发COSα是有正负性的,我将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即讨论在不同的α取值下,什么情况做正功,什么情况做负功和什么情况做功为零。探究之后可以请一组分析的比较好的同学将他们的讨论结论展示给大家,然后让其他学生对他们进行评价,教师对他们组也进行评价,最后得出定论。
最后是形成性评价,我将联系实际,通过学生们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比如说篮球,足球,举重等,来让学生自己分析在这些不同的运动项目中有没有做功,做功是多少,是正功还是负功,从感性上让学生对功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及让学生初步知道正功和负功分别对运动有什么样的影响,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然后从理性上让学生利用书本上的例题来计算功,进而引出总共的两种求法,一是先求出各个力所做的功,然后求这些力做功的代数和;二是,先求出各个力的合力,然后求出合力所做的功即是总功。在此过程中我将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得出这样的结论,从而为以后学习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打下基础。接着从易到难,我将再举一个相对难的例子,也就是课后习题三,也是一个类似于滑雪的问题,从由浅入深的层次让学生从理性上对功有个更加透彻的了解。
接下来是个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在此我将再次延伸,让“吃不饱”的学生继续学习,由于以上我们研究的都是恒力做功的问题,我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果将恒力变成变力后将如何计算功。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亮点有亮点:一是引入过程,通过大力士超凡的力气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从该视频出发,得出了功的概念及功的计算公式;二是以新课标和本校的“315”有效课堂的理念为基础,充分发挥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的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理念;
不足之处是课堂督促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以小组讨论为主时,个别学生没能积极参与其中,有滥竽充数之嫌;其次是课后作业的设置上没有兼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会出现好的学生“吃不够”,基础较差的学生“吃不到”的情况。
第四篇:《长城》说课设计
找教案
《长城》说课设计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长城》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第五单元中的课文。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设计理念】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调动学生乐于探究的积极性,鼓起学生创新的勇气。
【教学目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3、结合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利用合作学习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通过分析重点段落语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重、难点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册教材也在阅读教学要求中强调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一、教学重点确定为
1、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难点确定为
1、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教学方法分析】
凭借本课教材特点、教学重难点,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做到讲与读结合,扶与放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长城多媒体课件:
一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是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程序设计】
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七个大环节: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走进文本
上课伊始,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长城的图片,把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在感受、欣赏长城美景的同时,激起表达的欲望。接着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充满激情地描述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看到这些精美的图片仿佛把我们带到长城脚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长城》,继续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教师这种创设情景,激情导入的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引领学生巧妙地走进了文本。
二、图文对照,远看长城,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指导学生在看图、学文和交流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远观长城的图片,让学生结合画面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默读习惯。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中,交流读后感受。体会比喻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用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并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进一步体会长城的雄伟气势,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图文对照,近看长城,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
课文在体现长城的雄伟气势时,花重笔墨描写了长城的高大坚固,这也是教学中需要学生领悟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教师抓住了最能体现长城的高大坚固的语段进行深入地分析理解。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通过圈划词语,找出长城特点、结合课件,直观演示课文中描写的“垛子、了望口和射口”、同桌交流读后感受的方式,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然后指导学生入境入情地朗读。教师设计了:作者是在哪里看长城的?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一自然段的?指导学生
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分散了教学难点。
四、抓重点句,体会情感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是本课又一教学重点。课标中指出:通过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方法。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抓住重点句“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和“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标注出自己的读书体会,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整体把握课文,升华认识
在学生感悟我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修筑的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时,齐读最后一段后,浏览全文,小组讨论: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整体把握课文,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激发进取精神,促进持续发展。
六、拓展延伸,形成积淀
这个环节设计了两个问题:你认为文章写的怎么样?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体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达到学语文、用语文的目的。
七、总结课文,情感熏陶
在学生颂读中外名人游览长城后的留言中,结束全文。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板书设计】
采用总分式的板书设计,简单、明快,学习内容一目了然,而且突出教学重、难点。
第五篇:说课与设计
《大风车》说课
捷地回族小学张宝萍
大家好!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教研活动,我说课的内容是歌曲《大风车》
一、教材分析
歌曲《大风车》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这首歌是一首电视少儿节目的主题歌,它既欢快活泼,富有童趣,又富于变化琅琅上口,表现了小朋友看大风车节目时的快乐情形,表现了大风车节目伴随着小朋友的身心成长的愿望。
二、教学构思
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是在生动、多样的 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和实现的。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喜爱的少儿节目《大风车》入手,通过“情境导入----大家一起唱----风车展览室----风车工作室”四个活动模式进行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三、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学习新知识的速度快,想象力丰富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时间不长,参与音乐活动时容易过于兴奋而忽视学习的重点,好动是这个时期的特点。
四、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通过学习歌曲与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得愉悦,受到情感的熏陶。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水平,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进一步激发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爱知识、爱学习、爱科学。
2、在音乐活动中体验歌曲,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3、用欢快的心情、纯真的声音演唱《大风车》
五、说重、难点
1、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并用歌声表现伙伴们童年的欢乐情绪。
2、难点是正确演唱歌曲中出现的切分音、八分休止,要做到音断而气不断。
六、说教法、学法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体验和感受能力也增强了。因此,教学方法的情趣化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能进一步增强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创设情境法、听唱法、对比法、感受法、拓展延伸等教学方法。根据音乐教学特点注重运用多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针对底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方式、思维方式、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与高年级不同这些特点,我主要采用情景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教无定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七、说教学反思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设计,其中也存在着不足。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让我在音乐教学上有更大的进步。
《大风车》教学设计
捷地回族小学张宝萍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大风车》
教学目标:
1、用欢快的心情、纯真的声音演唱《大风车》
2、在音乐活动中体验歌曲,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3、通过歌曲学习,进一步激发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爱知识、爱学习、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演唱切分音、八分休止,做到音断而气不断。
2、体会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并用歌声表现伙伴们童年的欢乐情绪。教学准备:《大风车》课件、彩纸、剪刀、钉子、小竹棍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风车实物,引发兴趣
师:知道这是什么吗?老师轻轻一吹,它就快乐的转动起来。
师:你来吹吹,就由你拿着风车在教室里转一圈,将快乐传递给每一位同学。(播放音乐,学生围教室转一圈)
2、欣赏《大风车》片头动画(初听歌曲)
师:风车这么一转,就有个好看的少儿节目要开演了。知道是什么节目吗? 师:对,就是大风车节目。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就是这个节目的主题曲。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好听的歌曲吧!
【设计说明:以孩子们喜爱的少儿节目《大风车》拉开这节课的序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大家一起唱----学唱歌曲
1、仔细聆听,初步感知歌曲
师:听完以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再次聆听,轻声跟唱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好不好听啊?你们想不想跟我一起唱?好!下面就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来唱《大风车》。
(全体师生齐唱歌曲《大风车》)
3、介绍音乐知识:反复跳跃记号
师:大家在唱的时候,一定也注意到演唱顺序的问题。让老师来告诉大家。(课件展示)
4、学唱歌曲,纠正错误的地方
师:同学们唱的还真不错!但是这首歌曲里有几个地方不太好唱,咱们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出示歌曲中的乐句:“大风车吱呀吱悠悠的转,这里的风景牙真好看。” 今天的小伙伴明天的好朋友,嘿,好朋友!)
师生一起学习这几个难点乐句,注意切分音、休止符的使用情况。尤其是歌曲最后两小节,“嘿!好朋友。”富有童趣,反映了现代儿童开朗外向的性格特征。
5、全体师生完整演唱歌曲《大风车》
6、观看银河少年合唱团的演唱,注意歌曲的情绪处理(课件展示)
7、用不同的演唱方式演唱歌曲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重点让学生自由听唱歌曲,演唱歌曲,掌握歌曲情绪,提高学生的兴趣,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
三、快乐风车行——知识拓展
师:风车是一种玩具,在很久以前,它还是人们们生活的好帮手,可以磨粉、发电、抽水灌溉田地。而在世界上属荷兰的风车最有名,让我们一同走进荷兰,看看那里的风车吧。(课件展示)
【设计说明:拓展学生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对知识、对科学、对音乐的热爱】
四、风车工作室——制作风车
师:看到这么多漂亮的风车,想自己也有一个风车吗?就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漂亮的风车吧!(师介绍制作风车的过程,学生学做风车,播放音乐)
师:做得真棒。如果再写上自己的心里话把它一起送给你最喜欢的人,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
【设计说明:通过让学生做风车,经历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并在享受到美的同时懂得给与。】
六、在音乐活动中结束教学。
师:时间过得真快!又要和同学们说再见了,让我们一起带着小风车和在座的老师们说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