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教学案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教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了解写景散文的主要特点,掌握阅读这类散文的一般方法。
2、加强诵读,在吟哦讽诵中深化对文章的体会和感悟。
3、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选题尝试写作。教学重点:
加强诵读,在吟哦讽诵中深化对文章的感悟,并掌握阅读这类散文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
学生的综合品悟能力是有限的,通过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间的比较阅读,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主要特点,是本课教学的一大难点。教时安排:两教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和自然当然有一个关系,因为有了人类以后,就发生了人和自然的关系,那么在人和自然的关系的相互关系上,以谁为本的问题,也就是说以谁为中心,谁是最重要的。从我来看,以人为本,但是的确有一部分人士认为以大自然为本,或者用别的说法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这两个观点怎么样?究竟哪一种更对,我觉得以人为本更对,以人为本并不是反对保护环境,也不反对保护生态,问题是谁放在优先的地位?如果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跟人们的利益完全一致的时候,那么二者没有任何的矛盾,但是有时候会发生点矛盾,比如说我们修建水库,修水库的时候,就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因为修水库要淹没掉一些地,要破坏一点生态,但是修水库有它的效益,有防洪的效益,有发电的效益,有防汛的效益等等,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了,我是赞成以人为本,如果赞成以人为本,就有对人的利益大小的估算的问题,如果人的好处大于坏处的话,我就赞成修,如果是坏处大于好处的话,那我就不赞成修,因为不是水库修的都一定好处大于坏处,所以以人为本是这样的观点。但是我的确看到某些环境学家,可以说,说的尖锐一点,盲目的反对修建一切水库,这样的观点我认为毫无道理,他的出发点就是以大自然为本,或者以环境为本,这就是我觉得需要争论的真正问题所在。
二、整体回顾
请同学们闭目三分钟,让大脑做一次回顾。想一想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文章?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诵读体会
1、快速浏览文章,看看刚才的回顾中你是否遗漏了什么?
2、精读每一篇文章中,你最喜欢的文段,想一想该怎样读才能把你的理解和感情融入其中?
3、指名诵读,说一说你这样读的原因是什么? A、第一位同学诵读之后,启发思考总结阅读方法 ①、刚才你是怎样处理这段文字的朗读的? ②、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③、理解文段或文章的内涵与感情——准确定位语气、语速和语调——用符号或文字在文段上做标志。
B、运用刚才老师指导的方法,将你选择的文段读法用符号或文字标示下来。
C、再读其它文段并阐述诵读脚本。
四、综合比较,思考问题
(一)思想感情探究: 课文相同点不同点
《鼎湖山听泉》都着眼于自然山水,阐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林中小溪》 表达作者坚定、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飞红滴翠记黄山》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画山绣水》 表达作者对大自然和劳动人民的热爱
(二)情感活动探究:课文所写的景物情感活动的状况
《鼎湖山听泉》
鼎湖山的清幽的环境及泉水由清幽的环境和泉水的声响引发作者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
《林中小溪》林中的美景及小溪由观察小溪穿越重重障碍,引发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飞红滴翠记黄山》黄山特有的山峰、怪石、古松、烟云、日出由黄山的奇丽险峻引发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画山绣水》桂林山水的清奇峭拔,由美丽的自然风景和神奇动人的传说,引发作者对大自然和劳动人民的热爱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导入新课。
一、综合比较,思考问题
(三)表达探究:
《鼎湖山听泉》
1、作者有没有去过大殿?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
提示: 去过,文中已经提到“与大殿上的肃穆气氛迥然相异”,由此可以判断得出。
2、菩提树既然不是什么珍奇树木,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它?
“ 其实„„” 一句有人认为是多余的应该删掉,你看行吗?
提示:
1)、从 “这是200多年前,引自锡兰国的两棵菩提树 ”和“佛门视菩提树为圣树”
等我们可以得知——写菩提树是为了说明庆云寺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2)、这一句不应该删去。从“将其置于鼎湖山万木丛中,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分辨得出 ”
这句我们可以得知:写这一句是为了从侧面突出鼎湖山树木繁多,环境清幽。
《飞红滴翠记黄山》
1、“澜翻絮涌 ”一词应该怎么理解?
提示:
1)、“澜翻絮涌”一词在这里是用来描写黄山的烟云的,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山的烟云比喻成大海里翻腾的波浪和洁白轻柔的棉絮,展现了黄山烟云洁白、浓密,不断升腾和翻涌的动态美。所以这个词语我们可以理解为——像波澜和棉絮一样洁白,并不断的翻涌着。
3.“艺术之宫”的前面为什么要加上 “梦幻”来形容?这种梦幻感和艺术的创造与云雾有什么关系? 提示:
1)、加上“梦幻”一词充分说明了眼前所呈现出来的美景不是现实生活中所能见到的,这是大自然的杰作,是人类的艺术所不能创造出来的。
2)、眼前所呈现出来的这一切都是在云雾的衬托之下所产生的,黄山云雾给人创造出了梦幻般的视觉审美效果 《画山绣水》
1、“泛滥”与 “表现”“ 洋溢”“充满”这三个词语相比,那一个更恰当些?为什么? 提示:
“ 泛滥”一词本身就和水有关,它包含了“充满”“洋溢” 的意思,这里所描写的对象是漓江的水,所以用“泛滥”一词更为恰当些,至于“表现”一词则太过于严肃,不具有艺术表现力,所以不适宜用之。
二、百家争鸣: 《鼎湖山听泉》 1.开头起笔
这段开头起笔自然,既交代了鼎湖山的地理位置(肇庆)和作者游玩的气候(冒雨)、游七星岩的感受(走得匆匆,看得蒙蒙)又介绍了作者达到鼎湖山的时间(黄昏),与后面听泉的有趣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听泉带给作者的无限乐趣。《飞红滴翠记黄山》 1.写作内容
文章不仅写黄山现在的面貌,还写了地质史上黄山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这样全面的来写有助于读者了解黄山美景的形成过程,便于读者更加全面科学地了解黄山,从则面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二、语文实践:
与同学合作,搜集关于家乡的风物介绍,编成一个集子。提示:
1、五个同学一组,自由组合,分工合作;
2、集子的名称自拟;
3、先查资料、做调查、访问,注意搜集关于这种风物的神话传说以及前人的诗词等;
四、知识延伸,相关诗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梅尧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东坡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毛泽东
第二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案苏教版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姓名: 自我评价:
一、基本内容:
第一单元(学会阅读七:比较与辨微)1.《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
2.《江村小景》(田汉)3.《陈毅市长》选场(沙叶新)4.《一厘米》(毕淑敏)诵读欣赏
文笔精华
(七)莎剧独白两则
《哈姆雷特》
《雅典的泰门》 古诗三首
《饮酒》(陶渊明)
《行路难》(李白)《游山西村》(陆游)
二、归纳基础:
(一)理解识记:
1.《威尼斯商人》是一部著名的 剧(戏剧分类),主要描写了威尼斯商人________ 和犹太高利贷者________ 之间在法庭上的一场生死交锋。作者是,是 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是世界著名的戏剧大师。主要作品有喜剧《 》《 》,历史剧《 》《 》和悲剧《 》《 》《奥赛罗》《李尔王》等。课本节选的是第四幕第一场,是全剧的高潮部分,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 ”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上半场主要是 的戏,下半场主要是 的戏。选剧刻画出 的贪婪、阴险、冷酷和残忍,的聪敏、干练和机智,安东尼奥的侠义,反映出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歌颂了仁爱、友谊和爱情,表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2.《江村小景》是部 剧。作者,原名田寿昌,现代戏剧家、活动家、诗人、国歌词作者,代表作有《关汉卿》《文成公主》等。本剧通过一个家庭中 的故事,抨击了兵连祸接的内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灾难。
3.《陈毅市长》是部 剧。作者沙叶新,当代剧作家。选场是全剧的第五场,讲述了陈毅市长,说服并聘请他主持筹建药厂的故事,表现共产党人对科学文化和知识分子的尊重,也刻画出他 的性格特点。选场情节险象环生,极具戏剧性,两人之间先后发生三次矛盾冲突:一是,二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案
复习目标: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并会写本单元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复习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文章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复习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主要内容:
1、《窃读记》作者:林海音。
文章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字音:
转(zhuǎn)过街角 目的(dì)踮(diǎn)起脚尖 暂(zàn)时 腋(yè)下
惧(jù)怕 饥肠辘(lù)辘 支撑(chēng)
句子:
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把渴望读书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它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读书,却又无力购买,只好“窃读”。“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和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和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难以言说的感受,这正是窃读的滋味。
③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④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国文老师告诉我们,粮食哺育身体,而书籍哺育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句子变换:我的腿真酸啊,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双重否定句)
我的腿真酸啊,我必须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改为陈述句)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本文是访谈录,“小苗”指苗苗,“大树”指知识渊博的季羡林。委羡林老先生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
字音:
水浒(hǔ)传(zhuàn)绿(lù)林 济(jì)公伟
藏(cáng)在 将(jiàng)领 彭(péng)公案 三(xiá)侠五义
3、《走遍天下书为侣》
本文写了作者如果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带一本书的理由;并介绍了自己反复读书的方法。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并表达了作者常读常新,百读不厌的读书方法,对读书的独特见解。
句子:
①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的确是一种妙喻。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②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这句话是作者在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
③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④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指读者因阅历、体验不同而感受不同。作者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方法,收获也是独特的。以自己的方式阅读,对书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使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仿写: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
(如: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是智者,是良师,是诤友,也是伴侣。营养面包,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是一次秘密的旅行,也是精神上补钙。)
字音:一趟(tàng)背诵(sòng)娱(yú)乐
4* 我的“长生果”(叶文玲)“长生果”即吃了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这里将书比喻成“长生果”,意思是说: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字音:
禁(jīn)不住 美差(chāi)差(ch)不多 奔(bèàn)向 撒(sǎ)给
心扉(fēi)一阕(què)乐意 呐(nà)喊 囫(hú)囵(lú)吞枣 磁(cí)石
莎(shā)士比亚 黯(àn)然神伤 锻(duàn)炼 酵(jiào)母 皎(jiǎo)洁
誊(téng)抄 借鉴(jiàn)呕(ǒu)心沥血
第一单元词语听写
窃读 炒菜 锅勺 饥饿 惧怕 充足 屋檐 皱眉 碗筷 酸痛 柜 饥肠辘辘
依依不舍 伴侣 娱乐 盒子 毫不犹豫 背诵 某种 囫囵吞枣 如痴如醉 津津有味 浮想联翩 天长日久 牵肠挂肚 不言而喻 千篇一律 别出心裁 念念不忘 真情实感 倾盆大雨 心安理得 如饥似渴 悲欢离合
支撑 书呕心沥血 黯然神伤 大显身手
对词语的理解:
适宜:适合,相宜。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都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 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饥肠辘辘:饿的肚子直叫。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文中是说作者在饿着肚子站着苦读中,也幻想着能够有钱;要求不高,只不过能吃上一碗面条,再坐下来舒服地读书。这种最简单的需求对一个穷学生来说像“白日梦”一样难以实现。
绿林好汉:原指西汉末年聚集起义的湖北绿林山的农民起义军。后来泛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者的人们。文中指《水浒传》里所描写的起义后聚集到梁山上的各位英雄。一百单八将:单,一个。文中指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个好汉。滚瓜烂熟:形容朗读、背诵的熟练流利。偏科:指单独着重某一科,不能全面发展。
注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坚决果断。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用文字解释字句。文中指对《古文观止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形容色彩明丽。一阕:一首。阕,量词。
眼羡:看得到而得不到,令人羡慕。饱览:尽情地看。天长日久:形容长久。
津津有味:指吃的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文中指看画片时非常有兴趣。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文中指作者读书到入迷的程度。
浮想联翩:浮想:漂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文中指作者读书进入意境,产生许多联想。
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黯然神伤:心情不愉快,无精打采的样子。牵肠挂肚:牵:拉。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文中指文章公式化,非常机械、乏味。大显身手:显:表露,表现;身手:指本领。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心安理得: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日积月累:(与读书有关的名言)
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大量阅读、积累,写作时就会文思泉涌,好像有神灵相助。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书如同良药,善于读书可以医治愚钝,说明读书的重要性。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在少年时不知道发奋苦读,等到老了再想读书就迟了。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中难以理解的词句加上注释。
二、练习词语
1.我会拼读会写
wū yán chōnɡ zú
bàn lǚ
()
()
()yú lè
bèi sònɡ
biān xiě()
()
()2.把下列多音字和相应的读音用线连起来。zhuàn
chuán
传:传说
传记
自传 水浒传
传递
流传 3.选字组词。
(拒
柜)
()绝
书()
()台
(励
沥)
勉()
鼓()
呕心()血
4.把词语补充完整。
()()大雨
饥肠()()
流光()()()()助威
浮想()()
笑容()()()()吞枣
天高()()
别出()()句子
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再仿写。
你喜爱的书就是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2.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首先……然后……最后……
3.请写出你积累的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课文回放。
1.读课文中的句子,填空。
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指的是
; “读书长大”则是指
。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2、默写本单元积累的有关读书格言:
阅读大检阅。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①一天六节课,他每天都抓紧课余时间把必须完成的作业做好,然后就到阅览室去看书看报。晚上,学校规定的两个小时自习时间,他总是阅读从图书馆借来的
哲学、历史、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书籍,边读边做笔记,从不浪费一分一秒。星期天,除了爬山游泳,就去听学术讲座,有时还到他敬仰的老师家里去请教学业,从不白白度过。
②毛泽东同志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终于走上革命道路。
③毛泽东同志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在湖南一师学习的时候,他每天很早就起床,冷水浴后就到自修室去,对着窗前熹微的晨光高声朗读古典文学等。天大亮了,同学们都来了,他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④毛泽东 同志不但抓紧时间读书,而且读得特别认真。凡是他自己的书,遇到重要的、精辟的地方,他都要加圈和点,有时还在书页空白处写上自己的看法。在一本有十万字的书上,他就用工整的小楷写了一万二千多字的批语和提纲。许多地方都用红黑颜色的毛笔加上圈点、单线、双线、三角、叉子等各处符号,标明书的重要之处,可见他读书的态度是多么认真,理解得多么深透。
⑤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就酷爱学习。他顽强刻苦的精神远远超过一般人。1.以上语段条理是错乱的,正确的顺序是:
2.用“——”画出承上启下的句子。
3.把短文分成三段。分段依据是:
4.短文的主要内容:
第四篇:九年级语文上册 12《心声》教学案
12心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重要字词。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
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
2、学习本文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教学重难点】
1、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2、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谈自己的心声而导入新课。
二、走进作者:
黄蓓佳,中国著名作家。1955年生于江苏如皋,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7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4年成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省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创作室主任。主要儿童文学作品包括长篇《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我飞了》、《漂来的狗儿》、《亲亲我的妈妈》,中短篇小说集《小船,小船》、《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芦花飘飞的时候》及《中国童话》等。多部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多部作品被翻译成法、德、俄、韩、越南文出版。
三、检测预习:
1、给下列词中加粗字注音。
棱角()纸捻子()发窘()撇嘴()祷告()抽噎()
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过yǐn()嘟nang()撒jiāo()咳sòu()lǎn在怀里()毛毛làlà()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她的说话、手势、走路,也都有那么一股斩钉截铁的劲儿。斩钉截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儿神情恍惚。
神情恍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他虽然心里挺难受,可是一点儿也没想到妒忌别人。
妒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林蓉从容不迫地朗诵了第一段,她读得很流畅,很清楚,程老师满意极了。从容不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题目(根据你的理解补出题目前后的空白 的心声)明确:
李京京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
2、说情节
(1)本篇小说,共换了几个场景?
教室——树林里——教室——公开课上。(2)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3)请你根据这四个场景把本文分成四部分!明确:
情节结构:公开课前→ 回家路上→ 次日放学→ 公开课上
(想读课文)(偷读课文)(听读课文)(终读课文)
五、合作探究:
1、作者创作这样一篇儿童小说,只是想要表达李京京的心声吗? 明确: “心声”的含义:
(1)深埋在京京心底的亲情、友情(2)京京渴望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愿望
(3)作者借此呼吁教育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期望
(4)作者借此呼吁社会、家庭给予青少年更多的关爱,使他们能够幸福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2、你眼中的李京京是怎样一个少年,你最欣赏他那一点?并简明理由。
3、你是否喜欢小说中的程老师及她的做法?为什么?
4、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通过以上对“心声”含义的分析,作品的主题也可概括为:通过写李京京渴望表达亲情的心声,呼唤教育工作者尊重每个学生的真情,批评教育战线存在的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六、精读品析:
1.程老师形象简析:(1)“程老师总喜欢拖那么几分钟”,你对程老师拖堂怎么看?
老师上课拖堂,虽说是一种认真负责的表现,但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这种做法耽误了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学生不一定能理解。最好能按时上下课。(2)“程老师的目光不满地盯住他。”通过读课文,你知道程老师为什么这样看李京京?你认为程老师这么做对吗?
因为在程老师心中,李京京是不好的学生,声音沙哑得厉害,会影响老师讲公开课的效果。程老师这么做不对。孔子说:“有教无类。”作为教师,应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而不只是班上几个所谓的“尖子”。(3)“‘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你认为程老师这么说好吗?
不好,这对学生的自尊心是个致命的打击。2.李京京形象简析:
他眼巴巴地望着老师,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当程老师因怕他念不好而拒绝时,“京京垂下头。„„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吧!他准能念好。”老师不让他念,他就躲到树林里偷偷地念。公开课上当看到赵小桢不敢念课文时,他顶着程老师会拒绝他、同学会嘲笑他的压力,“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深情的朗读感动得程老师要他把课文全部读完。从上面这些文字中你发现李京京有哪些闪光点?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自信而勇敢、善良而宽容、朴实而真诚,他是一个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七、拓展延伸 :
同学们成长的道路上有阳光,就会有风雨;有关爱,就会有孤独。生活中,被老师误解、被同学误会、与家人隔膜、与集体对立„„曾经我们困惑、苦闷、彷徨、甚至逃避„„今天李京京给了我门人生启示,他让我们看到青春的美丽,他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就让我们再次向生活敞开自己的心声吧!
学生试着写出自己的心声!
八、反馈检测
1.给加点字读音。(7分)
恍惚()()簪子()
蜷()
发窘()
抽噎()捻子()2.释词。(6分)
恍惚: 发窘: 抽噎: 棱角分明: 斩钉截铁: 郑重: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4分)
A.在语文教学的问题上,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B."市场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请把毛巾递给我—马上开会修改方案。”总经理气喘吁吁地对我说。
C.我家阳台上种有迎春<石榴<木桃<月季„„等,花开不断。
D.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 4.课文以“心声”为标题,“心声”指的是什么?用简洁的话说说。(4分)
(.huǎnghū zān quán jiǒng yē niǎn 2.精神不集中感到难为情,不止所措 一吸一顿的哭泣 形容立场分明 形容语气坚定 严肃认真 3.A 4.像万卡那样给爷爷写一封长长的信。)
板书设计:
开端 想读课文被拒绝平等相待
发展 练读课文忆亲友 渴望 温暖亲情
高潮 指出错误被嘲笑 纯真友情
结局 深情朗诵感师生 尊重理解
教学反思
《心声》是现行人教版初三教材选用的一篇新课文,它是一篇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文章,作者黄蓓佳以其审视人生的独特的视角,透过一节常见却不该常见的公开课向我们发出了沉重的质疑:“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噪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嗓子吗?”她一次又一次借助细致的心理描写表达着李京京的心声,表达着 她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一、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二、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
三、有效指导个别朗读。
四、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五、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第五篇:苏教九年级政治第一单元测试
九年级政治第一单元测试
九年级()班姓名
2011年9月
说明:本次考试为开卷考试,可查阅相关资料,但不得相互交流;考试时间:45分钟;本卷满分为50分。
一、单项选择题(1×16﹦16分)
1、大灾面前有大爱。29岁的老师张米亚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面对此情景,我深刻地感受到张米亚老师的()
A、奉献精神B、刻苦精神C、科学精神D、探索精神2、2008年第一季度,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06元,增长14.6%,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2%。材料表明()
A、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广大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能力不断增强C、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身
D、江苏省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3、与汉字相系的中华文化,日渐繁荣,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灿烂的一页。下列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有()
A、京剧、长城、兵马俑、算盘、旗袍、中国结
B、孔子、武术、少林寺、飞机、火车、西服
C、故宫、天坛、苏州园林、黄山、书法、肯德基
D、黄梅戏、二人转、越剧、《孙子兵法》、麦当劳
4、当我们得知北京2008年申奥成功时,我们尽情欢呼;当西方媒体以不公正的态度报道拉萨“三一四”事件时,我们提出严重抗议。我们的这些表现源于我们拥有()
A、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B、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C、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D、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5、在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盲人歌手杨光,感动了全国亿万观众。他虽然在8个月大时失明,但他用生命顽强地同困难作斗争,他是那么的乐观、热爱生活,心中充满了阳光。他使我们深深感受到()
A、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挫折
B、挫折并不可怕,关键是看自己能否正确对待挫折
C、挫折是人生的灾难、成长中的障碍
D、同样的挫折,对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6、对中学生而言,培养创新精神的机会是很多的。下列选项中属于这种机会的是()①写一篇构思新颖、情节奇巧的作文②设计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 ③按部就班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④主动研究某一道数学题的新解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7、据世界银行研究表明:劳动者受教育时间每增加一年,就能提高劳动生产率9%。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多接受教育能()
A、为个人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B、提高劳动者的道德素养
C、直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D、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8、右侧漫画《一字之差》启示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中要()
A、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把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
C、坚持自力更生,拒绝引进外国技术
D、立足于引进外国技术,消化吸收
9、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的构思主题是“东方之冠”,它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鲜明地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这启示我们()
A、对传统文化既有吸收又有抵制
B、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体现时代精神
C、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0、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手持竹简的810名士子,齐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和”字与蜿蜒耸立的长城„„这充
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灿烂的中华文化()
①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②决定着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③决定中国的发展道路④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用于文化生活的消费不断增长。下列体现这一变换的是()
A、观光旅游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内容B、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逐步增强
C、居民的居住条件有很大改善D、居民积极参与社会的民主管理12、2010年江苏实现了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使全省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
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基础上,实现“养老不犯愁”。这表明,我省正在努力建设()
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B、人民幸福的和谐社会
C、人人知法、守法的法治社会D、没有贫富差距的小康社会
13、近年来,我国各地通过地方法规来保障语言文字的推广,促进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是
因为()
A、各地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标准B、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C、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文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1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既包括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
神、延安精神„„,又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
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说明()
A、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过时了B、好八连官兵不再具备中华传统美德
C、经济发展了,高消费有其合理性D、中华民族精神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15、“蓝领专家”孔祥瑞,在生产一线工作的30多年里,通过勤奋学习、不断钻研,努力攻
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创造了近百项科技成果,他的创新成果为企业带来数千万元的经
济效益和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这表明()
A.只有遭遇挫折的人才有创新的潜能B.克服困难和挫折需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C.挫折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前提D.创新是那些著名科学家、发明家拥有的专利
16、在构建社会主义更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在共享中共建,在共建中共享。”从
个人对社会的影响上来说,提倡“共建”的依据是()
A.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
B.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密不可分的C.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D.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二、简要分析
17、京城有一群年轻人,他们对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的崇拜几乎达到了疯狂的程度,身上挂着日韩饰物,耳朵听着日韩音乐,眼睛看着日韩剧,于是这样一群爱好相投的人群便有了一个固定的称谓——“哈日、哈韩族”。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请你谈谈对“哈日、哈韩”现象的认识。(6分)
18、注:据统计,2008年贵州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742元,而上海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却高达73124元。
(1)上述材料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材料还可以发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分别是:(2分)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面两问,试用一句话概括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解决表格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缩小收入差距,努力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繁荣成果。下列收入分配格局中,能体现这一方向的是()(2分)
19、材料:小明很快就要面临初中升学考试了……
妈妈:听音乐?还不看书!
小明:我想缓解一下压力……
妈妈:浪费时间!压力越大,动力越大!
小明:你一点都不关心我!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以上人物的言行进行评析。(9分)
三、问题探究
20、今年是常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键年,某校九9(2)班同学围绕“争当文明市民,建设文明城市”这一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同学们了解到:文明城市是对一个城市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等方面的一个综合性评价,涉及八大环境126相指标,八大环境包括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等。
(1)某同学认为:“由此可见,创建文明城市是政府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反驳这位同学的观点。(6分)
为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步伐,我市开办了以“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的“道德讲堂”,全市开办各类道德讲堂500余所,举办各类形式的讲座10000余场,评议推选各类好人3600余人。“身边好人”开讲的道德讲堂,正在影响和引领常州人仰望道德的星空。
(2)常州市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有何意义?(3分)
2011年1月20日,我市正式启动“道德积分”活动,旨在引导市民将道德讲堂的“知”外化为日常生活的“行”。通过积分卡的形式,以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五类(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为重点,关注我们身边的凡人善举。“积分卡”每张10分,每集齐30张,即获得300分,可参与常州市“身边好人”评选;每集齐50张,即获得500分,可参与常州市“道德之星”评选。
(3)你准备如何赢得“道德积分”(请列出你要践行的两件善举)?(2分)
答案:
选择题答案
1A2D3A4A5B6C7D8A9B10C11A12B13B14D15B16C17、(1)这是全盘接受外来文化、崇拜外来文化达到疯狂的现象;(是什么?)
(2)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为什么?)
(3)对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怎么办?)
18、(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①我国东西部差距大,发展不平衡;②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发展不平衡。
(3)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
(4)A19、(1)妈妈认为“压力越大,动力越大”是错误的。(1分)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利于保持学习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过重的学习压力会造出过度紧张、焦虑,降低学习效率,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妈妈应督促小明认真学习,但不能对小明施加过度的学习压力。(2分)
(2)小明听音乐来缓解学习压力是正确的。(1分)小明懂得运用正确方法缓解学习压力。(2分)
(3)小明认为妈妈一点不关心自己是错误的。(1分)妈妈对小明的高期待、严要求,正反映了妈妈对小明的爱,小明应该理解、体谅父母。(2分)
20、(1)①创建文明城市,政府确实应履行好各项职能,但青少年作为社会的一员也应关心社会发展,承担责任。②(地位)积极关心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现代人应有的品质。③(现状)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我们青少年学生既是家庭中的一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员。虽然年龄还小,但同样生活在社会中,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都与社会环境、社会变化发展密切相关。④(意义)关心社会发展不仅是爱国的表现,也是我们自己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我们只有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更好地奉献社会。⑤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⑥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
(2)道德讲堂有利于倡导人们在生活中尊重他人、宽容友善、互相关爱,培养良好社会风尚;有利于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有利于提高市民道德修养,树立社会责任感,优化城市形象。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具体可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