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鼎湖山听泉》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时间:2019-05-13 22:4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鼎湖山听泉》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鼎湖山听泉》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鼎湖山听泉》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一 鼎湖山听泉

基本目标:

1.能够扣住一个“泉”字,抓住“听”这个关键组合材料,理清文章脉络。2.理解词句的含义,感受鼎湖山泉水及其声音的美妙。

提升目标:体会作者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操。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含义,感受鼎湖山泉水及其声音的美妙。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操。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一、默一默

能合上书本,默写下列词语。

楹联 泠泠 淙淙 汩汩 古刹 怅惘 污垢 菩提树 遐想

二、读一读

从全文看,你认为贯穿全文的是“泉”字,还是“听”字,为什么? 设计目的:解决基本目标1,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预设: 从全文看,落实到“听”有一个过程:由听泉声而想见到山泉,山泉时隐时现,泉影变幻不定,作者联想起爱女而爱上山泉;及至亭前观山,闻钟泉之声相应,把钟声和泉声化为老人与孩子,点出泉水活泼的气息,以至夜间,由听泉生悟,写出了泉所深寓的精神,最后揭示泉的作用。全文是在颂泉,而“听”,不过是认识泉的手段。

三、想一想

1.本文写“鼎湖山听泉”,为什么写了亭前仰观和殿前漫步,是不是偏离主题了?

设计目的:解决基本目标1。让学生了解本文有明有暗,手法多变的特点。进一步理解作者是如何扣住一个“泉”字,抓住“听”这个关键来组合材料。

预设: 未偏离主题,一是蓄势,二是赋予作品时代意义,作者是要从鼎湖山的变迁而写作者听泉的独特感受。

2.作者夜宿僧寺听泉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感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悟?请在文中找到具体描绘泉声的语句加以品读分析。

设计目的: 解决基本目标2及提升目标。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词句的含义,感受鼎湖册泉水、声音的美妙。研讨第8段,抓住关键句子理解其含义,有一定难度,可以让学生质疑研讨,教师适当点拨引导。预设:

(1)如第8段“那柔曼的如提琴者……”让学生先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再随文批注,选择一例写在横线上。

(2)作者从自己对山泉的喜爱之情不断升华中,透露出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如文中句“仿佛能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

3.课堂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内容、结构、主旨、手法等)

四、练一练

1.第8段中“看不见的指挥棒”是什么?

2.鼎湖山美, 鼎湖山的泉更美,以至于作者将之誉为“鼎湖山的灵魂”,它到底美在哪里?请同学们运用“鼎湖山的泉美,美在……”的句式,根据示例进行仿写。

示例:鼎湖山的泉美,美在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让我想起了千里以外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调皮女儿。

鼎湖山的泉美,美在

五、课后作业

我们走进鼎湖山,感受到鼎湖山的清新秀美,我们听到了许多悦耳的声音。请你也写写自己倾听大自然的感受,把听到的进行诗意地说,相信你会比例子中说的更精彩。

第二篇:鼎湖山听泉【苏教】【课件】教案1

《鼎湖山听泉》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2、指导朗读:还想不想听?指名读,评(听了你的读,我眼前真的浮现出了涌流的泉水,你真了不起!)再指名读(你是如何品味的,把你的品味读给大家听听好吗?评:听了你的朗读,连泉水都不想走了,你读的比写的还好!谁愿意和他比?)齐

师评:刚才,———把这个词语理解了,所以读的非常好,谁来像他那样读一读?对于他的读,你有什么想法?

我从同学们的表情上就知道同学们非常喜欢这里,我们一起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三、学习课文

6、其实呀,这里的泉声远不止这些,(板画:其它音符)让我们闭上双眼,点击听一听,再次去聆听、辩识、品味,你仿佛还听到哪些美妙的泉声?(自由说,孩子嬉戏,小雨珠,炸雷,快马,评价:能运用学过的句子,真不错!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的想象力简直可以和作者媲美了!真生动!很形象!真令人陶醉!美极了!(这么美的泉声,我们是不是应该用美一点的语句去形容?)

7、作者那传神的描写,我们怎么会有身临其境之感呢?这么美妙的泉声,我们不禁都想一睹为快。

五、回归支点,升华中心:

1、点击图片,鼎湖山草丰林茂,涓涓细流静静流淌,终年不息,是泉水滋润着鼎湖山万物,是清泉孕育出蓬勃生机。

2、正因为如此,课文的结尾作者说-------(引读)

3、短短的四十分钟的鼎湖山之旅即将结束,你想说什么?

小结:是啊,祖国山河秀丽,我们曾登过永济的鹳雀楼,领悟过“更上一层楼”的哲理,我们曾游览过河上的赵州桥,惊叹过他的坚固和美观,今天我们又一起游览了广东肇庆的鼎湖山,聆听了那清亮圆润的泉声,祖国秀丽的山川,怎能不令我们神往。让我们在这美妙的音乐声中,把鼎湖山独特的泉声留在我们脑海里(点击作业),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有关鼎湖山的资料并介绍给你的熟悉的人听,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去写一写。

六、作业设计(任选一题):

1、阅读有关介绍鼎湖山的资料。

2、小导游,把鼎湖山的泉水介绍给你熟悉的人。

3、以《难忘的鼎湖山之旅》为题写一篇小练笔。

第三篇:鼎湖山听泉【苏教】【教案】7

《鼎湖山听泉》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领悟作者在对泉声的描写中所深蕴的哲理。

3.领会课文是怎样详略得当地安排写景的。[教学设想]

1.引导自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范读、配画解说、感情描述等)激发学生诵读全文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领略文章感情的发展变化,加深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2.重点:目标1、2、3 3.难点:目标2、3 4.安排三课时

1.认读词语。

怅惘 楹联 肇庆 繁衍 汩汩 古刹 泠泠淙淙 磅礴 雄浑 菩提 忽清忽浊 迥然相异 万籁俱寂 2.理解下列词语:

清纯:清脆而没有杂音。刹:佛教的寺庙。万籁俱寂:指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形容非常寂静。

磅礴:(气势)盛大。本课指“飞瀑急流跌入深潭”时声音响,气势大。拾级:逐步登阶。

怅惘:心中有事,没精打采。四.吟哦诵读

1.题目中哪两个字是关键?

本文作者着重抓住“泉”来写,用听觉来感受,写出了鼎湖山的独特的美。2.学生自选段落有感情朗读,把握朗读的语气,品味文意。3.学生互评。五.课堂检测

《学习与评价》1—3 六.作业

背诵

文在最后用“山不在名,有泉则灵”,揭示出了泉的作用。全文是在颂泉,而“听”,不过是认识泉的手段。

2.课后练习二。

作者听出了泉水跳动的层次,从流淌声中听出了轻重缓急,作者想象到泉水的流淌如岁月流逝,感受到像生命在运动。3.课后练习三

(1)清澈透明的自然环境,提升了人的精神境界,令人身心俱净。(2)“泉影越不可寻”是因为林深树茂而难见泉,“而泉声越发悦耳是因为泉并不远,水势也并没减弱,因山势变化却使泉声更加悦耳。

(3)在于德行高、精神纯净。(4)大自然中的一切和谐组合的自然规律。

四.学习写法,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讨论:

第四篇:九年级上册鼎湖山听泉导学案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鼎湖山听泉》导学案

临朐县辛寨初级中学 马延军

【学习目标】

1、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感情发展的脉络。

2、能分析作者工于取材,扣住“泉”字,抓住“听”这个关键来组合材料。

3、能分析课文以泉为主,兼及其他的详略有致、明暗交错的组材方式。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背诵优美语段。

5、学习本文将深刻的哲理寄寓在景物的状写中,并随景致的变化有层次地表达。

6、体会作者由听泉而产生的对人生和历史的理解。【学习重点】

1、强化诵读,在诵读吟咏中,思考、体会、感悟,从而深刻理解文章精髓,体会文章要旨。

2、本文语言优美隽永,自主体会赏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作者对人生、对历史的感悟。【学习难点】

寓理于景,在景物感悟中理解哲思。【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谢大光(1943一),1962年工科大学毕业参军,开始文学创作。转业后,任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著有散文集《落花》等。他的散文创作,在数量上并不怎么引人注目,但是质量上都经得起反复推敲,耐人寻味。

2、鼎湖山简介

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位于肇庆市区东北18公里。原名顶湖山,因山顶有湖而得名,后传说轩辕皇帝曾在此铸过鼎,遂改为今名。也有一说,山顶天湖周围有三峰鼎立,故取鼎湖山。风景区范围包括鼎湖、三宝、凤来、鸡笼、伏虎、青狮等十多座山峰及天溪、云溪两大溪谷,总面积11.7平方公里,主峰为鸡笼山。鼎湖山自然风光秀丽,自唐朝起已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内有云溪景区、天湖景区和天溪景区。目前最能吸引游客的还是天溪景区

天溪景区以庆云寺为中心。满山青翠簇拥的庆云寺,建于明朝崇祯年间,有大小殿房100多间,占地17000平方米,是岭南四大名刹之一。寺中瑰宝颇多,如《碛砂藏经》、舍利子、千人镬、白茶花树、平南王座、百梅诗碑以及慈禧太后的“敕赐万寿庆云寺”牌匾等,庆云寺附近有纪念中日文化交流先行者日本荣睿大师的荣睿碑、荣睿纪念亭和荣睿纪念堂。庆云寺下的飞水潭,上有观瀑亭,下有天然泳池。这里百尺瀑布,飞流直下,泻玉喷雪,蔚为奇观。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曾在潭中游泳,今潭壁上镌刻有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题书的“孙中山游泳处”6个大字。

鼎湖山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地处北纬2310,东经11234,因其完整地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从而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鼎湖山生长着2500多种高等植物,约占广东省植物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有被称为“活化石”的、与恐龙同时代的孑遗植物—桫椤以及紫荆木、土沉香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2种;楠叶木姜、毛石笔木、鼎湖冬青、鼎湖钓樟等华南特有种和模式产地种植物40多种;有已鉴定的各种昆虫900多种、动物20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穿山甲、小灵猫等珍稀动物15种。

3、肇庆简介

肇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肇庆有2100多年历史,古称端州,是宋徽宗赵佶的封地,“肇庆”两字为其登基后所书,意为“开始带来吉庆”。肇庆是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交汇最早的地区之一,曾经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往今来,肇庆孕育出著名古文经学家陈钦和陈元父子、两广第一状元莫宣卿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物;唐代文学家李邕、日本高僧荣睿、佛教禅宗惠能、北宋名臣包拯、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和利玛窦、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以及北伐名将叶挺等众多历史人物在肇庆留下遗迹。全市有重要文物景点360多处,其中梅庵、悦城龙母祖庙、德庆学宫、宋城墙、星湖摩崖石刻为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肇庆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星湖面积近万亩,七星岩岩峰挺拔,被誉为“岭南第一奇观”,是全国4A级风景区、全国十大文明风景示范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个自然护区,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鼎湖山设立“人与生物圈”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并被确定为世界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肇庆形成了以星湖、鼎湖为中心,连结四会贞山、广宁竹海大观、怀集燕岩和世外桃园、封开龙山和天下第一石、德庆龙母祖庙和盘龙峡、高要生态园的“千里旅游走廊”。【课前预习】

一、预习目标

1、初步诵读,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2、收集有关鼎湖山的资料,初步感知鼎湖山的美。

二、预习自测

1、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你认为学习本课还可以有哪些目标?请在下面表述:

2、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3、你认为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文句加以简要阐述。游踪变化 时间变化

4、字型辨析(注音并分别组词)

泠()晰()

翼()障()冷()淅()

冀()嶂()搏()乏()

簌()篙()博()泛()

籁()蒿()

三、疑难梳理

通过预习本课,你感觉有哪些疑难问题,请在下面表述:

【学习过程】

一、新知导入

(欣赏多媒体课件:“泉水流动”的声音响起的同时,屏幕上展示出一幅幅鼎湖山风景图片)同学们,当你用心倾听着悦耳的泉声,欣赏着蓊郁的山林之景的时候,你们的心中一定在问,这是什么“仙境”呀?这里就是国家自然保护区——鼎湖山。今天我们要和作者一起走进鼎湖山,去聆听它特有的泉音。

二、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

三、预习检测,汇报交流

1、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将预习中你借助工具书所解决的生字词里,你认为比较重要的五个写在黑板上。共同认读。

2、课前同学们都认真预习了课文,下面请用一句话说说读了文章后,你对鼎湖山之泉有怎样的认识。

四、自主探究,合作释疑

针对下列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和释疑。

1、我们知道游历山水主要是靠眼睛观察感受,而泉水的百态千姿更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描绘的,可是作者为什么单单从泉声来表现鼎湖山的泉水呢?

2、作者在鼎湖山听到的泉水的声音是怎样的?在文中划出这些描写泉水声的文句。

3、鼎湖山的泉声,真是美妙奇幻呀。作者最初就是带着像我们一样喜悦激动的心情,来鼎湖山听泉的吗?

他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来到鼎湖山游览的?在听到这泠泠淙淙的泉水声时,他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没见泉水,先闻泉声,心境随之改变,有了这一巧妙的过渡,入山寻泉也就自然而然了。作者入山寻泉又有了怎样的发现和感悟?

作者以娇儿来喻山泉,你觉得这一比喻恰当吗?

青山幽泉,置身其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作者是否体会到这其中的精神了?

4、作者真正听得山泉声音精妙的是入夜时分的听泉。反复诵读品味第八段。说说作者听得了山泉哪些声音?入夜静心听泉,作者除了听出了泉水丰富的声响,还听出了别的什么了吗?

5、泉声本是自然的天籁之音,为什么作者听泉却能产生的如此深刻的人生领悟呢?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先读读文中的几处闲笔。自由读第五——七段。说一说,作者写这几段文字的用意何在?

6、再读全文。感受作者一路听泉的独特感受。鼎湖山的风景绝不仅仅限于丰富的泉声,可作者为什么只写泉水呢?

五、吟咏感悟

1、美文是要通过不断的诵读来加深感悟的。请选择文中你认为最精美的地方反复吟诵。体会写得好在哪些地方。

六、达标测评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是()(1)清纯:清脆而没有杂音。

(2)万籁俱寂:形容各种人为的声音都没有了。

(3)磅礴:(气势)盛大。本课指“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响,气势大。

(4)雀跃:高兴得像雀儿一样跳跃。

(5)楹联:挂在或帖在楹(堂屋)前部柱子上的对联,泛指对联。

2、选出下列字词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

A.冷冷(líng)淙淙(cóng)了(liǎo)无杂尘 孕(yùn)育 B.肇(zhào)庆 繁衍(yǎn)迥(jiǒng)然相异 C.怅惘(wǎng)汩汩(mì)菩(pú)提树 D.循(xún)声 佯(yáng)装 膝(qī)盖

3、本文材料的组合是以时间顺序为主,还是以空间转换的顺序为主?这两种顺序的关系怎样?

4、作者用乐声来比拟泉声,选择了几种乐器来作比喻。请问作者为何要选择这几种乐器来比喻,为什么先举乐声后再举本体?

5、你能说说作者从听泉中感悟到了什么吗?

6、学习本文的关键在抓住一个什么字眼?

【课后拓展】

1、下列诗句中,体现诗人积极人生追求和无畏探索精神的一句是()A.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B.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D.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下面一段文字是对我国享有盛名的“三峡景观”的描绘,其中搭配和衔接不恰当的一句是()

A.有人说,三峡像一轴展不尽的山水画卷。

B.也有人说,三峡是一条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长廊。C.依我们看,三峡倒更像一部辉煌的交响乐。

D.它由“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这三个具有各自不同旋律、节奏的优美的画面组成。

3、贯穿全文的是“泉”字,还是“听”字? 为什么?

4、比较两组句子,你觉得哪一句比较好,又好在哪里?

(1)轻柔的泉声,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清脆的泉声,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厚重回响的泉声,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雄浑磅礴的泉声,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2)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5、把“欢快清亮”、“不绝于耳”、“清纯悦耳”、“淙淙”填入下段横线处。

作者过了寒翠桥,就听到 的泉声,草丰林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泉水隐到了浓阴的深处,而泉声却更加。忽然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 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了美妙的音响。

6、选背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文句文段。

7、仿照文章的写法,通过对声音的描写来表现一种自然事物或景物。

第五篇:2016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鼎湖山听泉》学案 苏教版

一 鼎湖山听泉

学习目标

1、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法;

2、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如何抓住“听”来组织材料;

4、从课文中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习重点

1、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

2、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基础巩固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肇庆()②泠泠()③淙淙()④一脉()⑤怅惘()

⑥汩汩()⑦古刹()⑧拾级()⑨污垢()⑩繁衍()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划出并在后面改正。

引我暇想 顿生雀跃 寻声而去 盘旋曲折 伸手欲缆

清澈透明 山鸣谷应 小心翼翼 炯然相异 新陈代谢

3.选词填空。

①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石径,泠泠淙淙的泉声就(A迎 B扑 C拂)面而来。

②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A绕 B趴 C偎)我膝下的爱女。

③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A涌 B掀 C推)去。

④钟声来自半山上的庆去寺。寺院依山而造,(A藏 B嵌 C耸)于千峰碧翠之中。

⑤有时,泉水在树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A潭 B片 C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山方知泉水非止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

B.原来,这是200多年前,引自锡兰国(今名斯里兰卡)的两棵菩提树。

C.寺内一口千人锅,直径近2米,可容1100升,颇为引人注目。

D.当地的同志告诉我,鼎湖山的森林,虽经历代变迁而未遭大的破坏,还有赖于庆云寺的保护。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必须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资金匮乏,二是人才紧缺,三是基础设施落后。

B.切实地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C.日本大坂举行的第46届乒乓赛上,我国男女健儿奋力拼搏,一举囊括全部七项冠军。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6.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旅游者的行踪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但又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景色的赞美上,而是归结到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B.本文主要内容是写鼎湖山的泉水,开头一段却首先写山中蒙蒙的细雨和雾气,这是因为雨和雾遮挡了视线,“眼不见,耳则愈灵”,突出了本文“听泉”的特点。

C.本文主要内容是写鼎湖山的泉水,但文中却用大量的文字写庆云寺的钟声和菩提树,这是因为庆云寺的钟声和菩提树都和佛教有关,这样写更能衬托出鼎湖山环境的清静,突出“听泉”的特点。

D.课文写景之中注意显示自己感情嬗变的历程:有些怅然——萌生爱意——“顿生雀跃之心”——听中悟理——美好祝愿。

7.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中的格式相似,修辞手法相同。(8分)

例句:我愿是一朵欢乐的浪花,为大海营造一点生机。

仿写:。

二、阅读理解

①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②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8.①②两段文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第②段写鼎湖山树的浓密,与课题“听泉”有什么联系?

10.“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一句中,“此中精神”所指的内容是什么?

1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鼎湖山为岭南四大名山之一,作者却单选无数山泉,且又只在一个“听”字上用足了功夫,单这选材,这角度,足以让人叹服。

B.文中多处运用衬托的手法,如用景物朦胧、视线模糊来反衬听觉的敏锐,泉声的清朗;用低处泉声反衬高处泉声的悦耳;用白天听泉反衬深夜听泉的清晰。

C.作者听泉听得如痴如醉;听泉,听得百感交集。读者读着这篇散文,也如同有一股清澈的泉水流过心头,让人得到美的享受与爱的升华。

D.文章最后说“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是由于作者听懂了鼎湖山小溪、滴泉、激流飞瀑那优美的歌声,山泉为他注入了一股生命的活力。

●综合拓展

一、综合运用

1、细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乡音是自母亲哼唱摇蓝曲()时就开始的记忆,是蹒跚学步时玩伴的呢喃细语,是家乡田野上油菜馨香的流溢,是故圆()山川里最富诗意的篇章。

(1)给加点字注音。

蹒跚()流溢()

(2)划线的两处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把它们圈出来,并在后面括号内改正。(6分)

2、看课文中的一摄影作品,先从文中找出句子来描写你所见到的瀑布,再用自己的语言来描写。(5分)

3、古往今来,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们几乎都曾借雨来抒发过自己的欣喜与哀愁。请从“欣喜”与“哀愁”两个角度去默写描写雨的一些句子。(至少各一句)(5分)

二、拓展阅读。

听 泉

【日】东山魁夷

(一)鸟儿飞过旷野。一批又一批,成群的鸟儿接连不断地飞了过去。

有时候四五只联翩飞翔,有时候排成一字长蛇阵。看,多么壮阔的鸟群啊!

今天,鸟群又飞过旷野。它们时而飞过碧绿的田野,看到小河在太阳照耀下流泻;时而飞过丛林,窥见鲜红的果实在树阴下闪烁。想从前,这样的地方有的是,可如今,到处都是望不到边的漠漠荒原。任凭大地改换了模样,鸟儿一刻也不停歇,昨天,今天,明天,它们继续打这里飞过。

不要认为鸟儿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飞翔的。它们为什么飞?它们飞向何方?谁都不清楚,就连那些领头的鸟儿也无从知晓。

为什么必须飞得这样快?为什么就不能慢一点呢?

鸟儿只觉得光阴在匆匆逝去了。然而,它们不知道时间是无限的,永恒的,逝去的只是鸟儿自己。它们像是着了迷似的那样剧烈、那样急速地振翅飞翔。它们没有想到,这会招来不幸,会使鸟儿更快地从这块土地上消失。鸟儿依然呼啦啦拍击着翅膀,更急速、更剧烈地飞过去„

(二)森林中有一泓泉水,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悄然流淌。这里有鸟群休息的地方,尽管是短暂的,但对于飞越荒原的鸟群说来,这小憩何等珍贵!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这样,一天过去了,又去迎接明天的新生。

鸟儿在清泉旁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泉水的絮语。鸣泉啊,你是否指点了鸟儿要去的方向?

泉水从地层深处涌出来,不间断地奔流着,从古到今,阅尽地面上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因此,泉水一定知道鸟儿应该飞去的方向。

鸟儿站在清澄的水边,让泉水映照着身影,它们想必看到了自己疲倦的模样。它们终于明白了鸟儿作为天之骄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鸟儿想随处看到泉水,这是困难的。因为,它们只顾尽快飞翔。

不过,它们似乎有所觉悟,这样连续飞翔下去,到头来,鸟群本身就会泯灭的,但愿鸟儿尽早懂得这个道理。

(三)我也是鸟群中的一只,所有的人都是在荒凉的不毛之地上飞翔不息的鸟儿。

回想走过的道路,多少次在这旷野上迷失了方向,每逢这个时候,当我听到心灵深处的鸣泉,我就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标志。①

泉水常常问我:你对别人,对自己,是诚实的吗?我总是深感内疚,答不出话来,只好默默低着头。心灵的泉水告诫我:要舍弃清高和偏执。②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舍弃自我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想。然而,絮絮低语的泉水明明白白对我说:美,正在于此。

3.⑪第(一)部分描写了“鸟”飞翔的哪些特点?

⑫文中第(二)部分描写了“泉水”的哪些特点?

⑬两段文字联系起来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划线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每题答案均不超过40字)

(1)

(2)

5.为什么说泉水知道鸟儿的飞行方向?

A.因为鸟儿可以在泉水旁养养精神,倾听泉水的絮语。

B.因为泉水自鸟儿的心底里流出。

C.因为泉水从古到今不停地奔流,阅尽了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

D.因为泉水映出了鸟儿的身影,让它们明白了自己已不是天之骄子了。

6.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鸣泉其实能给鸟儿指点出方向。

B.作者认为美,正在于诚实。他讴歌诚信的道德品质,反对弄虚作假,反对自私。

C.文中所说的“舍弃自我”是指人类放弃自大、偏执,作者号召遵从规律。

D.本文用比拟的手法阐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两者关系的重要性。

7.通读全文,我们可以说,这是篇寓意性散文。文中的“鸟儿”是指代,“泉水”是指代。

8.“美,正在于此”中的“此”指。

●最新考题展示

(2004·贵阳)阅读下面文段后按要求作答。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1.语段主要写了哪三个内容?

2.请仿照语段中的画线句自己写一句话。

3.请用横线在语段中画出能表现“我”心灵之旅和心灵净化过程的句子。

4.请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听雨后的一点感受。(40字左右)

答案

【基础巩固】

一、1.①zhào ②líng ③cïng ④mài ⑤chàng ⑥gǔ ⑦chà ⑧shâ ⑨gîu ⑩yǎn 2.错别字:暇 寻 缆 炯 改正字: 遐 循 揽 迥 3.①B扑 ②A绕 ③C推 ④B嵌 ⑤C泓 4.C(“千人锅”是一个特别的称谓,应该加引号)5.D 6.D

7、我愿是一片青翠的树叶,为春天点缀一丝新绿。(答案不是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二、8.鼎湖山泉水声欢快清亮、悦耳动听,充满生命的活力。9.写树的浓密,表现环境的幽静,突出“听泉”的特点。10.青翠碧绿,了无杂尘 11.B(B后两个“反衬”应为正面衬托。)

【综合拓展】

一、1、(1)pán yì(2)“蓝”改为“篮” “圆”改为“园”

2、(1)“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2)一道道亮晶晶的山泉从半山腰飞泻而下,有的汇成一幅幅白练,有的被成一缕缕丝线。

3、欣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贵如油。哀愁:秋风秋雨愁煞人。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4.(1)接连不断地飞,不明目的地飞,不明原因地飞,着迷似的急剧地飞,不计后果的飞。(意思对即可)(2)顺其自然,从容不迫,历久不竭、富有生命力。(3)通过对比来突出中心,希望人类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5.(1)告诫人们要反思盲目追求发展的错误,塑造美的心灵,以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2)“清高”指人类自以为是天之骄子,可以只顾自己为所欲为。“偏执”指不顾一切盲目追求快速发展。6.C 7.B 8.人 人的心灵中应有的真、善、美 9.舍弃自我【最新考题展示】

1.①鼎湖山多层次的泉声 ②作者在听泉时所产生的人生感悟 ③对鼎湖山泉水的由衷赞美 2.参考:①哺育人类,浇灌土地,水就是生命的源泉。②陶冶情操,开拓眼界,知识就是人类的导师。(所写句子必须与样句的句式特点相一致,内容健康即可)3.我俯身听着„„引我遐想。4.①淅淅沥沥的雨声,犹如贝多芬的曲子般清脆美妙,我好像进入仙境,陶醉在雨水的歌唱之中。②雨是大自然孕育的小精灵,你听,滴滴嗒嗒的雨声,汇成一曲奇妙的钢琴曲,在这曲子之中,灵魂得到洗礼,得到升华,清新柔美的感觉遍布全身。③淅淅沥沥的雨声就像一曲轻音乐,让人陶醉,引人遐想,它荡涤了人的心灵,净化了万物,还我们一个清新美丽的世界。(所写的感受可针对一种或几种雨声来写,要求:既要符合生活实际,又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和语言美,还要符合字数规定)

下载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鼎湖山听泉》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鼎湖山听泉》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鼎湖山听泉【苏教】【课件】教案3(5篇材料)

    《鼎湖山听泉》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吟哦讽诵的要领,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法。 3、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鼎湖山听泉》教案1 苏教版大全

    《鼎湖山听泉》 教学目标: 1.学习吟哦讽诵的要领,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感受鼎湖山的优美景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帮助学生领会文章写泉声的各种层次,并领悟话语中......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案苏教版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姓名: 自我评价: 一、基本内容: 第一单元(学会阅读七:比较与辨微) 1.《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2.《江村小景》(田汉) 3.《陈毅市长》选场(沙叶新) 4.《一厘米》(毕淑......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鼎湖山听泉》教案 苏教版

    一 鼎湖山听泉 基本目标: 1.能够扣住一个“泉”字,抓住“听”这个关键组合材料,理清文章脉络。 2.理解词句的含义,感受鼎湖山泉水及其声音的美妙。 提升目标:体会作者对人生和历史......

    九年级语文 作文审题训练教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中学九年级语文 作文审题训练教学案(无答案) 班级 姓名________ 学习目标 掌握审题的三种方法 作文训练 教学流程 作文考试,最关键的当然就是审题,审题正确,......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案复习目标: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并会写本单元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

    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1

    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1 课时: 2 总课时: 【复习目标】 1、训练应用汉语拼音方案正确拼读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2、辨析常见的多音字; 3、纠正地方方言中不符合汉语......

    江苏省盐城东台市唐洋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1课 鼎湖山听泉》导学案

    1.鼎湖山听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鼎湖山的优美景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从课文中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 1.了解一般写景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