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编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这些是大家的 我们不乱扔 大家排好队
9、这些是大家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学校的课桌椅和各种设备都是公共财物,来之不易。
2、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揭课题
1、上课前,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好吗, 谜语:一块木板四条腿,累了可以靠着背。只要大家爱护它,相信一定能猜对。
2、每天我们都要坐在椅子上上课,累了我们要坐在椅子上休息,椅子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班级里的椅子是学校给我们提供的,就是学校的公物。
3、学校的公物有很多,我们一起看一看书中34页的内容了解哪些是学校的公物?
4、找一找你身边还有哪些是学校的公物。
5、你认为这些公物是谁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这些公物有关的一课,《这些是大家的》
二、新课
1、观察学校的公物怎么样了,完成学校公物调查表,2、全班交流公物怎么变成这样了?你有没有参与破坏他们?说说你个公物的故事。
3、听听桌子的心声,学生们角色扮演说说桌子的心声,体会桌子的期盼
4、中小学生守则:爱护公共财务
三、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在我们班级中,也有爱护公物的好孩子,你们认为是谁,2、想一想要怎样做才是爱护公物?
四、总结全文,提出要求
今天,我们学了第9课,知道了学校里的公物来之不易,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我们要爱护它们。我们长大后要成为社会有用的人,从小就要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爱护学校的每一张桌子,每一把椅子,像爱护家里的东西那样爱护公物,你们说对吗。
9、这些是大家的 《中小学生守则》
----爱护公共财物
10、我们不乱扔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小学生守则里提倡我们要保持公共卫生。
2、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和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3、能有创意的利用废旧物品,从自己做起,为美化家园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的这首小诗《家》吗?(大屏幕出示课文《家》)
2、学生泛读小诗之后请同学们齐读。
3、同学们你们真棒,这首小诗写的真好,你们想做一名小诗人吗?课件出示: 我们坐在教室里,()就是我们的家;我们西城小学的学生,()就是我们的家; 金坛区是我们长大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
4、下面大家就跟随老师一起去看看我们美丽的学校吧!屏幕出示照片学生说出这是我们学校的哪些地方,请同学们说一说,在这样的美丽的校园里你有什么感受呢?
5、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幅图片,大屏幕出示干净整洁的教室和垃圾遍地的教室,请同学们对比,你更喜欢哪一幅,干净整洁的环境给你什么样的情绪?
7、结合38页图片,请你把喜欢的踢偏打上对号,引导学生说出:干净整洁的环境人人爱,脏乱的环境使人不愉快
8、我们生活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去保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不乱扔》
二、学习新课:
1、不只为了干净⑴小调查①提问:你会把垃圾放在哪?(垃圾也有自己的家)②思考:如果垃圾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出示:乱扔垃圾造成垃圾成堆的现场,教师出示触目惊心的调查数字。⑵导行,当我们产生垃圾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
出示39页情境图片让学生分析你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三、总结:每个人坚持做环保小卫士我们的生活环境会变得更加美好,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要靠大家来维护,我们要把自己的垃圾带走,因为这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我们的一份责任。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把自己制造的垃圾带走是一种文明行为,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保护环境应该从我做起,那么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
二、新课
1、小活动:制定环保行为规范 小探究:为了保护和美化我们的家园我们还能做些什么?①小组探究: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请学生汇报②介绍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塑料袋等的危害,引导学生理解美化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废旧物品再利用[1]变废为宝活动图片欣赏。
[2]出示老师做的变废为宝的小制作请同学们说一说,用了什么材料?怎么做的?你有没有更好的创意
[3]看了这么多变废为宝的小创意,谈谈你有什么想法?
三、教师总结:从今天起,让我们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在学校里看到不合理的乱扔垃圾的现象我们要勇于向他们提出意见,在家里也要做父母身边的小小环保监督员,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美化我们的家园做一份贡献吧!
11、大家排好队
教学目标:
1、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感集体活动中秩序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3、了解每月的11日是“自觉排队日”,自觉维护秩序生活的美好。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上节课有十名学生表现的非常好,老师决定要给他们奖励小红花,快来领取吧,教师和同学一旁观察同学取小红花时的秩序。
2、说一说:刚才的场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3、教师小结: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拿取小红花时,特别担心,就怕挤了碰伤怎么办,那应该怎样去取小红花就可以不这么乱并且让大家都能取到小红花呢?
4、学生通过讨论想出排队的点子并讨论排队的好处
5、正好我还要表扬刚刚讨论中表现好的小朋友,这次我们一起排好队再取小红花吧
二、新课
(一)新闻播报,视觉体验
1、出示课件,播放视频。教师:这里是上海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塔,可是在这座美丽的大城市里却发生了一幕惨剧。(播放视频“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2、播放视频“昆明明通小学踩踏事件”。
教师:图片上的这些爸爸妈妈为什么哭的这么伤心?他们的孩子哪里去了?
3、讨论:踩踏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危害?为什么会发生踩踏事件?如何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
(二)情景体验:游戏《乘坐电梯》
教师:老师原本以为这些踩踏事件离我们很远,可是有一次在乘坐电梯的时候,那种拥挤的感觉忽然就让我想到了这一幕。那天当电梯到了一楼,电梯门一打开,黑压压的人群不等我走出电梯就一拥而进。最后我是从很小的缝隙中使了很大的劲才挤出来。请小朋友帮忙解决如何安全上下电梯?
(三)结合生活,巩固认知
1、出示图片,了解生活环境中的排队规则 班级里:排队喝水、排队下楼、排队出行…… 社会中:超市排队收银、排队上下车……
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说一说不遵守秩序不排队会出现什么后果?
2、“找茬”游戏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找出并改正图中的错误做法。
(四)了解“自觉排队日” 出示两队孩子排队的图片,介绍自觉排队日来历:每月的11日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顺序排列。
三、总结
11、大家排好队
还是排队好
怎样排好队
第二篇: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们不乱扔》这一课共设计了四个活动主题:“我喜欢哪种情景”、“不只是为了干净”、“这样可不行”、“我能做到的……”,旨在告诉学生要自觉保持公共卫生,不能随便乱扔垃圾,并让学生知道把垃圾整理好带走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学情分析
小学生对学校的公共卫生和家居周围的公共卫生已有直接感受,且对公共场所的公共卫生已经直接接触过。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环境意识很差,随地乱吐痰,随手乱扔废弃物,导致有些地方的公共卫生很差。针对现实情况,教育小学生分清是非,从小培养保持公共卫生的好习惯显得十分必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应当保持公共卫生。
(2)比较环境是否卫生的不同感受,说明应当保持公共卫生。
2.情感与态度
(1)喜欢干净的卫生环境,对破坏公共卫生的行为反感。
(2)愿意保持公共卫生,做到“以保持公共卫生为荣,以破坏公共卫生为耻”。
3.行为与习惯
(1)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以及其他废弃物;不在墙上乱涂乱画。
(2)养成在生活中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好习惯。
4.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记录等方法,理解个人在公共场所的行为会影响到他人的健康。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为什么要保持公共卫生以及怎样保持公共卫生。
2.难点
保持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问题情境、课件。
学生准备:对公共场所不讲卫生的现象以及造成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
图一:操场上到处是果皮纸屑等垃圾。
图二:教室里桌椅摆放杂乱,黑板没擦,小朋友的桌上凌乱不堪。
图三:在教室一角,扫帚、拖把、簸箕、纸篓堆放凌乱。
师:看到这些图片,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吗?
学生回答:小朋友们不讲公共卫生、没有自觉保持公共卫生等。
二、我喜欢哪种情景
出示课件:
图一:学校美丽的花园。
图二:漂亮的教室。
图三:整洁的楼道。
图四:宽敞的教室。
图五:垃圾满地的马路。
图六:体育场或电影院等场所中留有垃圾的座位。
图七:漂满垃圾的小河。
师:你们从这几幅图中看懂了什么?看完后面三幅图片,你有什么感受?你喜欢这样的环境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整洁、优美的环境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好处,还会使人心情愉快;脏、乱、差的环境有损我们的健康,还会令我们心情不愉快。
师: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地方也干干净净的,让人觉得很舒服呢?
学生回忆、思考,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一系列的图片,直观地感受到哪种情景好,从而产生不乱扔垃圾的思想,同时让学生通过回忆、思考,指出身边干干净净的、让人觉得很舒服的其他地方。】
三、不只是为了干净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要求不乱扔垃圾,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是不是为了保持干净的环境卫生呀?
学生甲:是,因为这样我们的教室就干净、漂亮了。
学生乙:不只是为了保持干净的环境卫生,还能回收再利用有些垃圾。
学生丙:是,因为垃圾太脏了,应该把它们放到垃圾桶里去。
课件出示课本第39页图片。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你喜欢谁?为什么?
(2)垃圾箱上的这两个标志是什么意思?
(3)怎么给垃圾分类?
(4)为什么要把垃圾整理好带走?
学生认真看图,思考交流。
小结:把垃圾整理好带走,因为这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直观地感受孩子们的做法,分辨对错。同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四、这样可不行
师:公共场所是公众休息、娱乐的地方,自然是人群较多的地方。在这些人群中,有健康的人,也有患各种疾病(包括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的人。如果这些人不注意公共场所卫生,随地吐痰、大小便等,会怎么样呢?21教育网
学生讨论交流。
师:在公共场所,我们随处会看见有人乱扔果皮纸屑,有人乱涂乱刻。在生活中,我发现还有一些不讲公共卫生的情况。你发现了哪些呢?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播放:生活中不讲公共卫生的视频。
师:视频中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你有什么建议?你还见过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学生根据课本第40页的“我的观察记录”,记录观察的时间和地点、看到的不讲公共卫生的现象、我的建议,并在全班集体交流。
小结:公共场所卫生不良,不仅会传播各种疾病,还会使休息、娱乐的人感到厌恶和不快。可见,公共场所卫生关乎大众的利益和身体健康,我们每个公民要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保持公共卫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辨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能够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形象直观地感受生活中不讲公共卫生的现象,认识要自觉保持公共卫生。】
五、我能做到的……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维护公共场所卫生要怎样做吗?
学生举手回答。(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看到纸屑捡起来……)
师:请同学们看看课本第41页图片,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师:我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维护公共场所卫生了解多少。
生:在公共场所要做到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丢果皮纸屑;不损坏公物;不在墙壁、树木上乱刻乱画;不践踏草地;不摘折花草、树木;等等。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在墙上乱刻乱画,共同来维护公共场所卫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熟记维护公共场所卫生的知识,知道应该怎样维护公共场所卫生。】
六、布置作业
课件出示课本第41页花朵图片。
要求:做到一条,就给一个花瓣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到学期结束时,看看自己能收获几瓣花。
板书设计
我们不乱扔
我喜欢哪种情景
不只是为了干净
这样可不行
我能做到的……
第三篇:一年级道德与法制《大家一起来》说课稿(小编推荐)
《大家一起来》说课稿
老鹰山小学 陈世林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和特点
《大家一起来》是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节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养成学生合作的意识与习惯,又可以体验合作的快乐与意义。此外,《 道德与法制 》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本节课的特点之一是:结合游戏,感受合作的好处。特点之二是:结合生活实践,感受合作的好处以及合作带给我们的快乐。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游戏使学生理解合作的意义与价值,明晰合作的内涵,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和故事激发学生乐于合作、主动合作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与习惯、方法与技能。体验合作的快乐与意义。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合作意识。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在合作中相互配合。
二、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一是创设游戏环节,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另外我还注意和交换信息渠道的综合、教学手段的综合以及课堂内外的综合。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有效的能被学生接受的学法指导应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通过优化教学程序来增强学法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游戏、观察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使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2.通过游戏和故事,归纳总结出合作的概念,并依据此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推导出合作的必要性。
2。让学生亲自参与游戏,体验合作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年龄小,在家里又都是几位家长围着他一个人转,许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合作。因此,我先请一个同学独立完成,然后两个同学合作完成,由此来引出合作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二)新课教学
1.“荒岛求生”游戏
(1)请6个同学上来教师引导完成游戏。
(2)分小组合作完成游戏。
(3)教师采集学生玩游戏的图片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4)总结.2.生活中的合作
(1)通过提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你是不是也常常和别人合作?你觉得还有哪些事情是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合作来完成的?”引发讨论。
(2)小组讨论,举手发言。(3)总结
3.小鹿和猴子的故事
让学生听小鹿和小猴的故事引发思考:小鹿和小猴为什么都吃到了自己的美味?
同时也是让学生冷静下来。4.全班阅读短文《大家一起来》
5.课程总结。
第四篇:201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案: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2.学会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树立国兴我荣,国衰我耻,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重点】
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教学难点】 认识国家利益。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美国要给他很好的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希望他长期在美国工作。但是,邓稼先并未因高官厚禄而动摇他回祖国工作的决心。1950年,他胸怀报国之志,回到了祖国,为“两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邓稼先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坚决回到祖国。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我们应如何以实际行动来弘扬这种精神呢?
师: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有国才有家呀!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今天我们就这一话题展开学习。自主预习梳理新知
1.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2.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3.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4.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具有至高无上的特点。
5.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__。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 认识国家利益
活动(一)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87邓小平的事例,以及教材探究与分享中“国”字的篆书写法,探讨:
(1)邓小平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从中你体味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2)结合篆书“国”字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小结: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它们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活动(二)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88探究与分享图片“成立三沙市政府”“保护文化遗产”“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卫祖国领空”,探讨:
上述举措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小结: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其中,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探究二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活动(三)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除夕之夜,中学生小明一家围坐在一起,畅谈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
奶奶:“我希望小区环境更优美。” 爸爸:“我希望咱们国家越来越强大。” 小明:“我希望学习取得更大进步。”(1)在新的一年你的愿望是什么?(2)个人愿望与国家利益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结: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
②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交流展示 提升能力
1.分组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并予以补充完善。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选优胜小组。板书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认识国家利益国家利益的含义 国家利益的内容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息息相关 相辅相成 课后反思
第五篇: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7--2018学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祁丰学校
张玉芳
一、学生基本情况:
1.本年级学生共5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1人。
2.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
3.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排注重图文结合,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坚持以学生品行教育为主线,切实抓好学生品行教育和养成良好习惯教育两个环节,为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本教材游戏较多,通过游戏和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学生形成积极地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3.本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课程将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
三、任务与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3.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5.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