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活动中的想象与幻想
思维是人类最绚丽的花朵,而想象和幻想则是这朵绚丽花朵的花蕾。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形象思维走在抽象思维的前面,想象和幻想则走在理性的前面。人类在“幼稚”期肯定是充满想象和幻想的。从遍布世界各地的远古时代人类的出土文物中,从那些图腾、神灵中,无处不见早期人类的神奇幻想和想象。
想象和创造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创造是艺术的灵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则更注重对幼儿艺术情感的熏陶。主要渗透于文学活动、美术、音乐、科学、数学等一系列领域中。让幼儿欣赏美的语言,画一幅合情而不合理的画,感受一段音乐表现的情景,提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这些都是幼儿想象发展的良好途径。
瑞吉欧教育经验中的“一百种儿童语言”特别强调了美术这一特殊语言。它是人脑思维的外在表现,而且最能反映儿童想象创造的结果。因此应充分利用好美术活动的契机,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专家认为:美术对发展儿童的想象力确实比较有利,但要看什么人去上,怎么上。由此可见,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还必须注重方式方法,才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带领幼儿迈开想象的第一步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求知成材的起点。一般来说,幼儿对画画和左手工都有一定的兴趣,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调动、培养和运用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1、取材于幼儿生活经验。
人的想象力,包括艺术想象力,是从生活中来。现实生活为想象提供了基础。而幼儿感兴趣的也是周围熟悉的事物。幼儿园的一草一木,老师和小朋友,我的爸爸和妈妈,以及他们所从事的活动、爱吃的水果、喜欢的游戏,《过年了》、《运动会》等都是幼儿经历过的感兴趣的话题。当然幼儿积累一定的绘画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2、运用于幼儿的所好。
活动前,经常有幼儿这样问:“老师,今天画什么呀?”说明幼儿对绘画的内容十分感兴趣,急切想知道。这时教师不妨试问:“你想画什么呀?”幼儿将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讲述。有的说画大狮子,有的想画童话世界„„。幼儿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幼儿的这种情感体验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生活经验,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想象空间。教师可根据幼儿提供的题材作一些范画,满足他们想象愿望,更进一步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的灵感。
3、借助于语言的功能。
语言能激起人遐想,调动人的思绪积极向上地遨游在想象情境中。它是培养想象力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平时多给幼儿讲述童话故事,让幼儿创编故事情节,围绕一个素材编一段完整的情节,如拎着篮子的小猪画面让幼儿展开讨论:今天小猪阿姨要去干什么?她到哪里去?路上会遇到什么事情呢?幼儿各持己见,答案各不相同。教师及时鼓励他们发散思维。一方面幼儿受到情绪感染,另一方面,通过想象,头脑中再现故事的画面并且反映在画纸上,使幼儿的语言绘画能力同时得到发展,让幼儿学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二、注重幼儿美术活动的成果,激励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
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创新,美术活动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方面首先要超越自我认识,提高创新意识。
1、正确看待幼儿的自我体现。
儿童往往比成人更赋予想象。大人和孩子看同一幅画,大人看了就认为这是一幅画,他不会去想什么太多的事情。而孩子呢,看着看着,就会想:旁边是大海,还有别的什么。成人看孩子的画,觉得杂乱无章,会用不理解的态度点评它。但不妨静心听听孩子是怎样给自己的作品加以语言描述,赋予它生命的。有一只自动笔上画了两根线,他说:我设计这样一种笔,两根导线插在人的大脑上,人想什么就写什么,这样人就不累了。再有一个小女孩画一个在飞的人,画面简单而且也看不出什么。她说:“我想着人飞到天上去,相小鸟一样,看着山和水。”多么美妙的想象!这时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也许艺术之花就从这里绽开了。
2、激发幼儿体验想象的乐趣。
想象的内容反映了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他想什么就画什么。有些孩子缺乏这种情感流露,无法在他的作品里宣泄情感。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幼儿渐渐产生幻想的动机,赋予他们想象的能力。让孩子欣赏一幅同年龄具有创造水平的画,一支带导线的笔两根导线插在人的大脑上。我借助于画面利用情境语言来引导想象力缺乏的孩子:闭上眼睛,现在你好象戴上了这支笔,写了很多很多字,累吗?一点儿也不累。让幼儿感受笔的神奇功能,起到幻觉的作用,从而激发想象的愿望。
三、提供幼儿美术活动的渠道,帮助幼儿拓宽想象的思路。
艺术欣赏的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积极主动创造的过程,艺术作品就像一台发动机,它把欣赏者潜在的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在重视其它美术活动对幼儿想象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欣赏活动也不可忽视。
1、合理利用抽象作品的幻想功能。
抽象作品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象、创造的广阔天空。如西班牙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是一幅富有想象的抽象作品,幼儿欣赏时创造性地表述了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理解。有的孩子说:“我感觉一个人在变魔术。他把自己的一只眼睛、脚变没了,把沙滩变成了一条直线。”又如英国画家戴维帮伯格的“阳光下的树”同样是一幅极赋想象的作品。有的幼儿说:“火山爆发了,石头都被烧化了,红红的,像张开大口的老虎冲下山冈。”还有的说:“这是一床金色的被子,躺在被窝里甜甜地睡,梦见我在花丛里跳舞。”在欣赏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系列的绘画活动。让幼儿自己设计“鞋子车”、“我喜欢的房子”、有的设计的房子是水果型的,有的房子挂在大树上,是为小动物准备的。让幼儿设计京剧人物发型,幼儿可以不受常规的约束,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艺术的理解。
2、积极评价名家作品的艺术效果。
选择着名画家典型的作品,如凡高的《向日葵》,明快的色彩变化给幼儿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像一团火在燃烧,暖洋洋的。毕加索的自画像,幼儿通过讨论、猜测画家的心境和个性特点,并用“我认为„„”“我觉得„„”“我有一个看法„„”等等积极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想象和幻想是创造性的基础。想象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在大脑中产生许多新的形象。它离不开人的现实生活经验。而幻想大多和自己的希望联系在一起。幻想是指向未来的。科学的、积极的幻想就是理想。幻想的内容更多的是头脑中想出来的而不是现实中存在的事情。根据幼儿的想象和学习的特点,我认为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现状还存在着这样两种弊端:
(一)创造性匮乏
现在的美术教育活动大部分还没有走出误区。老师画一个苹果,孩子都照着画一个苹果;老师画两片叶子,孩子也跟着画两片叶子。老师让孩子仔细观察范画中动物的外型特征,区分五官和四肢的位置,然后一点一点临摹。教师过于重视所画物的比例关系,根本就没有留给幼儿想象的空间。
(二)想象脱离实际
幼儿的想象源自现实生活,是生活经验的艺术加工和美好愿望的情感体验,而不是夸张地捏造与幼儿经验脱离的空洞世界。幼儿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完成大幅的并不能理解的怪兽,外星人类,追求无根据的想象。那将是对孩子童心的扼杀,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较好发展。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充满想象和创造力的人才。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一颗求异创造、理解关爱的心。还要正确处理好美术活动中想象和幻想的关系,把握尺度,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幼儿的情感发展积极联系在一起,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幼儿想象的乐趣。
第二篇:想象作文:幻想女孩
想象作文:幻想女孩
想象作文:幻想女孩
从前的我,是个黄毛丫头,什么事也不懂,经常胡思乱想;为什么人不可以像小鸟一样自由的飞?为什么人不可以随意缩小或变大?为什么人不可以长生不老?一个夏日的晚上,爸爸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家,妈妈把它切成一块一块的,我随手拿了一块,只见西瓜籽不满在西瓜肉上,于是我便边挑西瓜籽边说;怎么这籽这么多,真令人讨厌.这时,爸爸回答;别这么说,我们之所以有香甜可口的西瓜吃,都是靠这西瓜籽,不过必须要养分种植.这时,我的脑瓜开始异想天开了;只要有养分,西瓜就能生长.我的肚子也有养分啊,那么,西瓜不就可以在我的肚子里生长啊!这么以来,我不就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肚子嘛!我绞尽脑汁想到了一天绝世妙计.我蹑手蹑脚地藏起一颗西瓜籽种子,鬼鬼祟祟地走进房间,开始我的实验.首先,我倒了一杯水,咕噜的一声,就把种子吞进了肚子.欢天喜地想;这下子,它发芽了,我只要把它公之于世,不就成了发明家吗?想到这儿,我高兴的不由得喜喜大笑.妈妈问我啥事可乐?我却一本正经地说到;天机不可泄露!
这几天来,我连续不断地给种子浇水施肥,整天吃得包胀如鼓,为了种子生长有充足的阳光,我还经常张开嘴巴让光线射进我的肚子里.这样就万无一失啦!几天后,我的肚子隐隐作痛,我以为是西瓜在生长,准备破肚而出了.我高兴地乱蹦乱跳,想;这样我不就有免费西瓜吃了吗?说不定还能拿个若贝尔奖呢!第二天,我的肚子疼痛难忍.妈妈带我医院检查,医生说我消化不良.妈妈问我为什么乱吃东西,我只好从实招来,毕竟纸包不住火嘛!妈妈听后,哭笑不得.瞧,这就是我---幻想女孩.
第三篇: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想象和幻想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想象和幻想
上海市密云幼儿园
思维是人类最绚丽的花朵,而想象和幻想则是这朵绚丽花朵的花蕾。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形象思维走在抽象思维的前面,想象和幻想则走在理性的前面。人类在“幼稚”期肯定是充满想象和幻想的。从遍布世界各地的远古时代人类的出土文物中,从那些图腾、神灵中,无处不见早期人类的神奇幻想和想象。
想象和创造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创造是艺术的灵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则更注重对幼儿艺术情感的熏陶。主要渗透于文学活动、美术、音乐、科学、数学等一系列领域中。让幼儿欣赏美的语言,画一幅合情而不合理的画,感受一段音乐表现的情景,提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这些都是幼儿想象发展的良好途径。
瑞吉欧教育经验中的“一百种儿童语言”特别强调了美术这一特殊语言。它是人脑思维的外在表现,而且最能反映儿童想象创造的结果。因此应充分利用好美术活动的契机,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专家认为:美术对发展儿童的想象力确实比较有利,但要看什么人去上,怎么上。由此可见,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还必须注重方式方法,才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带领幼儿迈开想象的第一步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求知成材的起点。一般来说,幼儿对画画和左手工都有一定的兴趣,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调动、培养和运用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1、取材于幼儿生活经验。
人的想象力,包括艺术想象力,是从生活中来。现实生活为想象提供了基础。而幼儿感兴趣的也是周围熟悉的事物。幼儿园的一草一木,老师和小朋友,我的爸爸和妈妈,以及他们所从事的活动、爱吃的水果、喜欢的游戏,《过年了》、《运动会》等都是幼儿经历过的感兴趣的话题。当然幼儿积累一定的绘画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2、运用于幼儿的所好。
活动前,经常有幼儿这样问:“老师,今天画什么呀?”说明幼儿对绘画的内容十分感兴趣,急切想知道。这时教师不妨试问:“你想画什么呀?”幼儿将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讲述。有的说画大狮子,有的想画童话世界……。幼儿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幼儿的这种情感体验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生活经验,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想象空间。教师可根据幼儿提供的题材作一些范画,满足他们想象愿望,更进一步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的灵感。
3、借助于语言的功能。
语言能激起人遐想,调动人的思绪积极向上地遨游在想象情境中。它是培养想象力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平时多给幼儿讲述童话故事,让幼儿创编故事情节,围绕一个素材编一段完整的情节,如拎着篮子的小猪画面让幼儿展开讨论:今天小猪阿姨要去干什么?她到哪里去?路上会遇到什么事情呢?幼儿各持己见,答案各不相同。教师及时鼓励他们发散思维。一方面幼儿受到情绪感染,另一方面,通过想象,头脑中再现故事的画面并且反映在画纸上,使幼儿的语言绘画能力同时得到发展,让幼儿学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二、注重幼儿美术活动的成果,激励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
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创新,美术活动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方面首先要超越自我认识,提高创新意识。
1、正确看待幼儿的自我体现。
儿童往往比成人更赋予想象。大人和孩子看同一幅画,大人看了就认为这是一幅画,他不会去想什么太多的事情。而孩子呢,看着看着,就会想:旁边是大海,还有别的什么。成人看孩子的画,觉得杂乱无章,会用不理解的态度点评它。但不妨静心听听孩子是怎样给自己的作品加以语言描述,赋予它生命的。有一只自动笔上画了两根线,他说:我设计这样一种笔,两根导线插在人的大脑上,人想什么就写什么,这样人就不累了。再有一个小女孩画一个在飞的人,画面简单而且也看不出什么。她说:“我想着人飞到天上去,相小鸟一样,看着山和水。”多么美妙的想象!这时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也许艺术之花就从这里绽开了。
2、激发幼儿体验想象的乐趣。
想象的内容反映了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他想什么就画什么。有些孩子缺乏这种情感流露,无法在他的作品里宣泄情感。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幼儿渐渐产生幻想的动机,赋予他们想象的能力。让孩子欣赏一幅同年龄具有创造水平的画,一支带导线的笔两根导线插在人的大脑上。我借助于画面利用情境语言来引导想象力缺乏的孩子:闭上眼睛,现在你好象戴上了这支笔,写了很多很多字,累吗?一点儿也不累。让幼儿感受笔的神奇功能,起到幻觉的作用,从而激发想象的愿望。
三、提供幼儿美术活动的渠道,帮助幼儿拓宽想象的思路。
艺术欣赏的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积极主动创造的过程,艺术作品就像一台发动机,它把欣赏者潜在的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在重视其它美术活动对幼儿想象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欣赏活动也不可忽视。
1、合理利用抽象作品的幻想功能。
抽象作品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象、创造的广阔天空。如西班牙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是一幅富有想象的抽象作品,幼儿欣赏时创造性地表述了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理解。有的孩子说:“我感觉一个人在变魔术。他把自己的一只眼睛、脚变没了,把沙滩变成了一条直线。”又如英国画家戴维帮伯格的“阳光下的树”同样是一幅极赋想象的作品。有的幼儿说:“火山爆发了,石头都被烧化了,红红的,像张开大口的老虎冲下山冈。”还有的说:“这是一床金色的被子,躺在被窝里甜甜地睡,梦见我在花丛里跳舞。”在欣赏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系列的绘画活动。让幼儿自己设计“鞋子车”、“我喜欢的房子”、有的设计的房子是水果型的,有的房子挂在大树上,是为小动物准备的。让幼儿设计京剧人物发型,幼儿可以不受常规的约束,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艺术的理解。
2、积极评价名家作品的艺术效果。
选择著名画家典型的作品,如凡高的《向日葵》,明快的色彩变化给幼儿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像一团火在燃烧,暖洋洋的。毕加索的自画像,幼儿通过讨论、猜测画家的心境和个性特点,并用“我认为……”“我觉得……”“我有一个看法……”等等积极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想象和幻想是创造性的基础。想象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在大脑中产生许多新的形象。它离不开人的现实生活经验。而幻想大多和自己的希望联系在一起。幻想是指向未来的。科学的、积极的幻想就是理想。幻想的内容更多的是头脑中想出来的而不是现实中存在的事情。根据幼儿的想象和学习的特点,我认为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现状还存在着这样两种弊端:
(一)创造性匮乏
现在的美术教育活动大部分还没有走出误区。老师画一个苹果,孩子都照着画一个苹果;老师画两片叶子,孩子也跟着画两片叶子。老师让孩子仔细观察范画中动物的外型特征,区分五官和四肢的位置,然后一点一点临摹。教师过于重视所画物的比例关系,根本就没有留给幼儿想象的空间。
(二)想象脱离实际
幼儿的想象源自现实生活,是生活经验的艺术加工和美好愿望的情感体验,而不是夸张地捏造与幼儿经验脱离的空洞世界。幼儿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完成大幅的并不能理解的怪兽,外星人类,追求无根据的想象。那将是对孩子童心的扼杀,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较好发展。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充满想象和创造力的人才。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一颗求异创造、理解关爱的心。还要正确处理好美术活动中想象和幻想的关系,把握尺度,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幼儿的情感发展积极联系在一起,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幼儿想象的乐趣。
第四篇: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想象创造力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想象创造力
幼儿绘画中往往会反映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发展想象力。我认为具体的做法可有:
一、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
如:《我的家》美术活动结束后,把小朋友的作品一幅幅展示出来。老师从中挑选一幅周周小朋友的作品,上面有爸爸,妈妈还有我,坐在桌子前吃饭。“看,他们吃得多开心啊!明明,你的家跟周周的家有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啊?里面还有什么人、东西啊?”“我们家有冰箱的。”“那看周周的画后,你还可以给他的家添点什么东西啊?”接着,小朋友们就帮周周的家添了很多东西。让幼儿观赏同伴的画之后,老师利用问题引导幼儿再继续造画,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画出意想不到的作品来。
二、引导幼儿在简单的形状中改变图形
世界上的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万物都在变化着,是因为每个人所看事物的角度不同。说的笼统一点,当老师问你“0”是什么的时候,你会说是太阳、皮球、盘子…千变万化的答案会不约而同的出来。正是如此,幼儿的想象力才体现出了丰富。
三、以游戏活动的绘画方式培养幼儿的想象、创造力。根据幼儿好玩好动的特点,应力求绘画活动游戏化
如开展“小小摄影家”的游戏,可以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热情,而且使幼儿陶醉在游戏当中,他们玩得是那样的开心。其它的还有绘画接力,滚球拼图,合作画等游戏形式,幼儿都很喜欢,乐于参与。
四、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在一些幼儿园的装饰中,凡高,米罗等大使的作品常常会挂在墙头。其实不难看出这些幼儿园的用意,是想让幼儿在欣赏这些大师的作品时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凡高等大师都是印象派绘画大师,而印象派绘画的风格特征就是在题材上生活化,并且有偶然性和意外性的特点。在形式上,不注重事物的细节描绘,而运用细长稠密的色调,自由的笔触,强调作品的整体气氛(事物给人的整体印象),色彩亮丽。他们的画表现上最大创造是他们在色彩的运用上打破了传统的“固有色”观念,忠于画家自己视觉的真实感受,绘画色彩是由光的变化而决定的,一切来源于生活。而幼儿的生活很单纯,让他们从大师的作品中感受作品,在欣赏美术作品中培养提高他们的想象力。
第五篇:大班美术活动:乐器的想象
大班美术活动:乐器的想象
执教人:张莉莉 设计意图:
线描是用线条作画,是幼儿比较喜爱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幼儿的涂鸦,往往都是用线条来表现。进入大班以来,根据美术计划和主题活动,班级幼儿已进行过几节线描活动,有了一定的线描画基础,对于线画的基本特点“黑、白、灰”对比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线描绘画多以临摹为主。为了丰富线描画的表现形式,使幼儿能自由自在地不受任何拘束地去画,去想象,我设计本次教学活动,旨在通过以线描勾勒为主要教学形式,将写生与想象相结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了幼儿创作兴趣和欲望。活动目标:
1.能根据乐器的外形特征运用不同的线条进行想象、创造。2.体验想象画的乐趣。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把实物乐器和乐器图片等事先投入区域
材料准备:VCD光盘、乐器图片,吉他、小提琴、二胡等、作业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审美感知
1.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一座小桥平地起,小桥拱起是小山,小山合起来。。
师:小朋友的小手真灵巧,一下变出那么多东西。今天有几个乐器朋友也要到我们班来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乐器大变身的游戏。2.出示2-3种乐器,引发幼儿运用乐器进行想象。
3.幼儿观看VCD,再认识几种乐器,了解乐器的想象,并提出问题。提问:你都看到了哪些乐器?他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小朋友们都把他变成了什么?你想把它变成什么? 4.运用想象画图片和乐器图片对比,为幼儿绘画做铺垫。师:这是什么呀?你知道这是用哪个乐器变来的吗?
继续欣赏画面上想象画与乐器的直接关系,体验画面黑白,线与面搭配在视觉上产生的美感。
师:这些由乐器变来的图画感觉漂亮吗?为什么?(黑白对比,线条不同有粗有细、有长有短)二.审美创造。
引导幼儿把自己喜欢的乐器大胆想象,用线条装饰成漂亮的图画。
1、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并讲解绘画规则。
师: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喜欢的乐器用漂亮的线条装饰起来也变一变? 师:请小朋友每人取一张画纸,选择一种或几种乐器把它画成漂亮的图画。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对于出现问题的幼儿给予正确的引导,画的好的幼儿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
三、审美分享。
幼儿绘画完毕张贴并欣赏幼儿作品。请个别幼儿讲解自己的作品。
1.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讲给小朋友和老师听。2.教师对大胆构图想象、与众不同的设计点评 四:审美延伸
在区域里进行,其他线面画。
活动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选取幼儿熟悉的、新奇有趣事物—几种幼儿比较熟悉的乐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学中通过让幼儿观察实物认识几种乐器,然后让幼儿通过观察几种乐器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几种乐器,然后了解几种乐器想象的图画几个环节,层层递进的让幼儿了解可以把乐器想象成什么,怎么样来绘画。教师演示几种乐器想象的作品,丰富了幼儿对线条的认识。通过作品欣赏,幼儿对线条的组合也有一些认识。但是由于过高的估计了幼儿对黑白灰的理解水平,没有给幼儿讲清楚先描画最核心的因素。
在绘画过程中,幼儿能够积极投入,对于作品表现还是不错的,能够表现一些线条的变化,并且能够用不同的图案来装饰画面,但不是很丰富,个别幼儿作品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有:线条变化少,画直线的比较多,长线条多,短线条少;线条排列比较单调,主要是平行和交叉;画线比较随意,粗细搭配不合理;部分幼儿的基本造型不是很好。这需要我在平常的美术教学中多丰富幼儿的线条,图案等。这样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才能表征的更加丰富。
在以后的先美术教学中,要注意给幼儿多一些审美感知,多一些审美想象,让幼儿,愿意画,喜欢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