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4.2

时间:2019-05-15 02:4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案4.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案4.2》。

第一篇:教案4.2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

2.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

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的区别。

4.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5.了解图象在学习物理学中的作用。(二)教具

学生实验,三人一组。每组配备熔化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蜡、水、火柴、坐标纸。(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教师:我们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所以物质状态的变化也属于热现象。

二、创设情境,自主学习

1.熔化和凝固

教师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学生回答)

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学生回答)

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

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刚才我们提到的冰化成水是熔化,水结冰是凝固。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是熔化,铁水铸成工件是凝固。

除此之外,蜡、松香、沥青、玻璃等物质也能熔化和凝固。2.学生实验:观察海波的熔化。(1)讲述实验的做法

各组的熔化实验仪器中放入了少量的晶体物质海波。将搅拌器和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试管里的海波粉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接触试管壁和底,要埋在海波粉中。

把试管放在大烧杯的水中,将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等水温升至30℃以上时,用搅拌器不停地搅动,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并观察海波的状态。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2)注意事项

为了做好实验,每组的三位同学要分工合作。一位同学搅动,一位同学读数,并观察海波的状态,第三位同学记录温度和状态。实验中,搅动必须不停地进行,以保证海波受热均匀。

(3)学生操作,等各组的熔化过程完成后继续加热,教学活动继续进行。

三.讲解释疑,巩固提高

海波的熔化曲线的分析

(教师选择一个组的熔化曲线,请该组同学画在黑板上)

教师:其他各组的曲线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大致形状如图所示。我们将这一曲线分为AB、BC和CD三段,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答:AB段所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固态,温度升高)

(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答:B点)

(3)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答: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共存。海波的温度保持在48℃左右不变。此时仍在继续对海波加热,即海波仍在吸热)

(4)在CD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答:海波的状态是液态,海波已经熔化完毕,继续加热,海波的温度升高)4.熔点

教师:除了海波以外,其他晶体物质,如各种金属、冰、固态酒精等,它们的熔化曲线都与海波的熔化曲线形状相似,只是熔化时的温度高低不同而已。这条熔化曲线反映了晶体物质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晶体的熔化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的,即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纯海波的熔点是48 ℃。我们实验用的海波不纯,熔点低于48 ℃。5.凝固曲线

教师:如果让熔化了的海波冷却,记下液态海波在冷却凝固成晶体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可得到凝固曲线近似下图的形状。请大家思考并回答:

(1)DE段。海波是____态,____热(填“吸”或“放”),温度______。

(2)EF段。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

(3)FG段。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

教师:晶体的凝固也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6.学生练习

(1)读物质的熔点表。请学生看课本上的熔点表。教师读一种物质的熔点并加以解释。

教师:钨的熔点是3 140 ℃。钨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3 140 ℃不变。

(学生模仿教师读几种物质的熔点并加以解释)

(2)学生回答

①温度是70 ℃的萘是____态。

②水在-5 ℃时是____态。

③铁、铜、铝在常温下是____态。

④水银在-30 ℃时是____态。

⑤酒精在-100 ℃时是____态。

⑥锡在232 ℃时是____态。

⑦中国北部的漠河冬季气温最低到-52.3℃,应选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为什么?(应选用酒精温度计。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是-117 ℃,在-52.3 ℃的情况下,酒精是液态的。水银的凝固点是-39 ℃,在气温低于-39 ℃时,水银的固态的。所以水银温度计在冬季的漠河无法工作。)7.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教师:现在请大家结合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听一段海波的自白,并回答问题。

“我叫海波,我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48 ℃。现在我的体温恰好是48 ℃,请你们告诉我,我是应该熔化,还是应该凝固呢?只要你们说得对,我就照你们说的办。”

(学生讨论并回答)

℃既是海波熔点也是它的凝固点。此时海波是熔化还是凝固,关键要看海波是吸热还是放热。固态海波在温度到达熔点时,吸热则熔化。液态海波在温度到这一温度时,放热则凝固。所以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8.学生实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教师:物质除了晶体还有非晶体,松香、石蜡、玻璃等属于非晶体。我们现在利用实验研究石蜡的熔化和凝固。

我们所用的实验装置还是刚才用过的装置,实验步骤也完全相同。

(学生操作、实验)

教师:请一个组把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画在黑板上。

从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可知,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跟晶体不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也没有一定的凝固点。石蜡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固态石蜡由硬变软,然后再变为液态。凝固时放热,石蜡由液态变为粘稠,然后由软变硬,形成固态。

四、归纳总结,检测达标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有明显的区别: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这个温度分别叫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但是不论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吸热,凝固时都放热。所以,晶体实现熔化的条件可概括为两条:一是温度到达熔点,二是吸热。凝固的条件是温度到达凝固点,同时要放热。

2.通过以上的学习,请大家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什么是0 ℃?(学生思考并回答)

冰水混合物中有冰又有水,冰和水的物态变化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冰尚未熔化完毕,冰熔化时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另一种可能是尚未凝固完毕,温度也应保持在凝固不变。所以冰水混合处于热平衡状态,温度为0 ℃。

(2)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是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并回答)

雪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0 ℃不变,但是要吸热。雪从空气中吸热,气温下降,所以化雪时更冷。

3.北方的冬季较冷,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结冰时放出热,窖内温度不致太低。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 ℃~40 ℃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人们将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能调节室内的温度。

第二篇:健康成长教案4.2

(第1周)《论语》告诉我 教学要求:

1.大致了解《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关于修身的思想和方法。

2.通过“学方法”“我实践”等环节,引导学生反思、自省,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学重点:了解《论语》中有关修身的思想和方法并自觉反思。

教学难点:四年级学生对《论语》这部经典知之甚少,因此对有关修身的思想和方法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提前布臵学生阅读校本课程《论语经典赏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作为一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修身的论述。修身,就是要学会做人,重在道德修养。这一课,我们着重来了解,《论语》中有关修身的思想和方法。

二、阅读思考

1.自由阅读《<论语>的修身之道》,用铅笔勾画文中重点语句。然后交流反馈:《论语》中的修身之道都有哪些方面?

2.议一议,写一写: 根据大家的讨论,明确《论语》中的修身之道都有哪些方面?把它们写在P7方框里。3.读一读《论语》,从中你又学到了什么?

读一读文中《论语》中的至理名言,以及校本课程《论语经典赏析》,说说从中学到了什么?写在p8空白处。

三、学方法

“结交须胜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根据这两句话,总结一下怎样交朋友。

四、我实践

读p9北宋宰相文彦博小时候的事,实践:

1.反思自己的行为,想想从哪些方面着手改变,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2.仿照文彦博的做法,也给自己准备两个小罐子,认真实践一下,过一段时间后总结,看看自己做得怎么样。

五、总结

1.读完本课,你对《论语》的修身之道有了怎样的认识? 2.在P10下面涂红花做出评价。

六、作业

抽时间阅读校本课程《论语经典赏析》,学习修身治学之道。

(第3周)

朦胧的麦积烟雨 教学要求:

1.了解麦积山的位臵,感受麦积烟雨的美景。

2.了解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和修建,体会古人的匠心独运。3.通过“学方法”“我实践”等环节,引导学生查查资料,了解有关麦积山石窟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和同学交流,有条件的在节假日去实地欣赏“麦积烟雨”。

教学重点:了解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和修建,体会古人的匠心独运。

教学难点:感受麦积烟雨的美景,体会古人的匠心独运。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提前布臵去过麦积山的同学准备照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们去过天水的麦积山吗?谁能给大家讲讲?

2.齐读p11页导读部分,知道麦积山石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二、阅读思考

1.自由阅读《麦积烟雨》。

2.交流反馈:麦积山位于哪里?麦积山石窟开凿于什么时候? 3.每逢多雨季节,麦积山宛如仙境,被称为“麦积烟雨”。出示多媒体课件以及同学自带的照片,欣赏美丽的“麦积烟雨”。

4.阅读《生动自然的童男童女像》,感受麦积山石窟塑像造型的生动自然。

5.议一议,写一写:读完以上资料,麦积山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三、学方法 1.通过查资料了解你知道的名胜古迹的历史和工程技术。2.阅读材料《麦积山石窟》,了解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和修建,体会古人的匠心独运。

3.交流反馈。

四、我实践

1.结合本课,查一查有关麦积山石窟的历史,与同学们分享交流。也可查资料介绍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历史遗产。(如:马门溪龙)

2.请找一找有关麦积山的故事和传说,给同学们讲一讲。

五、我要做得更好

1.在节假日,可以在家人陪伴下实地欣赏“麦积烟雨”,或者可以查找介绍麦积山的视频、图片,与同学们交流。

2.在P15下面涂红花做出评价。

(第5周)

可爱的生命

教学目标:

1.了解胎儿的诞生过程。

2.知道生命是宝贵的,要爱惜生命、注意安全。

3.初步了解一些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他们和人类一样是有生命的,尊重动物,爱护植物,初步养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生命是宝贵的,要爱惜生命。教学难点:在生活中能做到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教学准备:

1.查找植物、动物的生命历程。

2.跟爸爸妈妈聊一聊妈妈怀孕的感受及吃的苦。

3.上网观看《飞碟宝贝计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是从哪儿来的?是从树上结的果子里掉出来的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可爱的生命》。(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阅读思考

a.自由阅读《胎儿诞生记》,互相说一说胎儿是怎么来的。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填在课本第17页横线上。班内交流。

b.学方法

组内交流妈妈怀孕的感受及吃的苦。

指名说一说《飞碟宝贝计划》的故事情节及感受。2.我实践

过渡:人有生命,动物、植物也有生命。

a.填一填

根据自己的实际填写《生命档案》。b.查一查

小组内交流植物动物的生长历程。c.议一议 组内讨论:面对如此美丽的生命,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全班交流。

三、总结

不管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生命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爱生命。

四、我要做得更好

小组内谈收获,并填在课本第20页。

五、作业

任选一样把感受记下来填在课本上。1.试着种棵蒜苗,看看它是怎么长大的。2.养几只小蝌蚪,看看它们是怎么变成青蛙的。3.养只小鸡、小鸭、小狗,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第7周)

学会锻炼身体

教学目标:

1.懂得生命的重要,知道坚持锻炼身体,才能保持身体健康。2.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懂得生命的重要,知道坚持锻炼身体,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自己说出锻炼的好处,并培养学生积极参加锻炼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1.查找锻炼的十大好处。2.搜集中国不重视体育惨痛的 经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们的生活习惯很多,其中有良好的习惯,有不良的习惯。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良好的习惯就是呵护自己的身体。那么身要健,须锻炼,良好的体魄是锻炼出来的。你是不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你常参加哪些体育锻炼呢?

二、学习新课

1.阅读思考

a.自由阅读《锻炼是最重要的事情》,互相说一说毛泽东为什么要坚持冷水澡。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填在课本第22页横线上。班内交流。

b.学方法

指名读框框中的谚语、锻炼的好处,谈感受。3.我实践 a.查一查

交流搜集到的运动带给人们的十大好处。

讲一讲中国曾不重视体育遭受的惨痛的经历。谈感受。b.资料袋

过渡:运动项目有很多,那么不同项目有什么好处呢?阅读《资料袋》来了解。自由读《资料袋》,同桌谈收获。

c.议一议

讨论:是不是运动的时间越长越好? d.我要做得更好

三、总结

坚持锻炼身体,才能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但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合理安排运动时间,不要过量运动,否则会损伤身体。

四、我要做得更好

请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周锻炼计划”,完成课本第25页表格。

五、作业

积极参加运动,体验运动带给自己的变化。完成课本完成课本第24页表格。

(第9周)

地震时的自救与互救

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互救的原则以及自救、互救的方法、措施,临震不慌,沉着应对。

2.通过“学方法”“我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自救、互救的知识。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自救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救、互救的方法、措施。

教学难点:了解自救、互救的知识。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自救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地震应急避险》宣传视频。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在遭遇突发地震时,若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采取自救措施,便多能获救并避免伤亡。那么地震时该如何自救呼救呢?这一课,我们来学习《地震时的自救与互救》。

二、阅读思考

1.自由阅读《阅读思考》中的内容,用铅笔勾画文中重点语句,大致了解内容。

2.交流反馈:从《阅读思考》中都读懂了什么?

2.议一议,写一写: 根据大家的讨论,明确《阅读思考》中讲的什么是地震的预警时间?读了上述内容对你有什么启发?从文中画出来,把它们写在P39方框里。

3.读一读《论语》,从中你又学到了什么?

读一读文中《论语》中的至理名言,以及校本课程《论语经典赏析》,说说从中学到了什么?写在p8空白处。

三、学方法

认真阅读课本37、38页的自救的方法,互救的原则、方法。

四、我实践

想一想,议一议:

1.假设在一次地震中你和你的小伙伴被困在教室的一角,你的意识比较清醒,小伙伴已经昏迷,你打算怎么办呢? 2.说一说,议一议。

3.讨论:如何更好地利用地震预警时间撤离或避险呢? 4.我要做得更好:

我是防震小专家。(请告诉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遇到地震时自救、互救的知识。)把学到的知识写在课本40页的方框里。

5.集体交流。

五、总结

1.学完本课,你都了解了地震时哪些自救、互救的知识。2.在P40下面涂红花做出评价。

(第11周)

我们的民事权利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阅读”“让学生知道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我们要依法保障自己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2.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学方法”“我实践”等环节,让学生知道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正确地行驶我们的民事权利。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想一想,议一议”“学方法”“我实践”等环节,教育学生我们要依法保障自己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教学难点: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学方法”“我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明白公民依法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提前布臵学生了解一下我国的宪法、人身权、财产权。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民依法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我们要依法保障自己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这一课,我们来学习《我们的民事权利》。

二、阅读思考

1.自由阅读“阅读思考”,大致了解内容。2.想一想,议一议:

⑴上述情景中小华和小林的行为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⑵出现这种情况,小华和小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3.讨论交流,然后把讨论的结果写在46页的方框里。

三、学方法

认真阅读p47——p48页的内容,了解我们享有的民事权利(人身权、财产权),并正确地行使我们的民事权利。

四、我实践 想一想,议一议

1.读一读案例分析。思考:案例中张丽莉老师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把议论完后的结果写在课本50页的方框里。

2.观点辨析:未成年人因为年龄小,所以不享有知识产权。然后将辨析的结果写在方框里。3.我要做得更好

(1)写一写学完这一课后的收获。(2)写一写你所存在的问题和疑虑有哪些?

五、我要做得更好

在P51页的下面涂红花做出评价。

(第13周)

举起社会保护的盾牌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社会保护的具体内容。

2.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学方法”等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做到很好地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社会保护的具体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提前布臵学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国家制定的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在必要时,我们应举起社会保护的盾牌保护自己。

二、阅读思考

1.自由阅读《阅读思考》,大致了解内容。2.想一想,说一说:

张掖市制定印发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方案》对我们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3.讨论交流。

三、学方法

认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内容中第34、36、37、38、41条内容。

四、我实践 说一说

1.某小区小商贩私自给未成年人出售烟酒,这种行为是否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

2.和同学们说一说自己身边的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保护的典型事例。

3.将自己的想法和知道的事例写在p54页的方框里。4.集体交流。

(第15周)

垃圾分类我先行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思考》日本垃圾分类情况。2.通过“想一想”“学方法”“我实践”等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做好垃圾的分类。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日本、美国、瑞典、德国垃圾分类的方法,学习在自己的生活中应用。

教学难点: 学会垃圾分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提前布臵学生搜集各国垃圾分类的情况。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人类活动每天都会产生许多垃圾,如果我们能够将垃圾分类投放、回收,就可以有效利用。请同学们将搜集到的各国垃圾分类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二、阅读思考

1.自由阅读《阅读思考》,了解日本的垃圾分类。(1.玻璃瓶2.易拉罐3.塑料瓶4.纸张)

2.想一想:

读了上面的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请写在横线上。并集体交流

三、学方法

阅读p57、58页的内容,了解美国、瑞典、德国垃圾分类的方法和习惯。

四、我实践 说一说

1.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回收利用)、厨余垃圾(不可回收,可堆肥)、有害垃圾(对人体有害,填埋处理)、其他垃圾(填埋处理)。

2.按要求分类:金属、报纸、塑料、布料、剩饭、骨头、果皮、电池、灯泡、家电、渣土、卫生间废纸。

3.集体交流,进行分类。

五、我要做得更好

请同学们给政府相关部门写一份倡议书。

(第17周)

养成劳动好习惯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谁愿意”“小学生家务劳动日记”,教育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2.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学方法”“我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明白养成爱劳动、勤劳的好习惯很重要。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谁愿意”“小学生家务劳动日记”,教育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学方法”“我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明白养成爱劳动、勤劳的好习惯很重要。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提前布臵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教学过程:

一、导入

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成爱劳动、勤劳的好习惯很重要。说说最近都干了哪些家务活,谈谈感受。

二、阅读思考

1.自由阅读“谁愿意”“小学生家务劳动日记”,大致了解内容。2.想一想,说一说:

⑴第一个故事《谁愿意》给你怎样的启发和思考?

⑵阅读两篇阅读日记,说说对你有什么帮助? 3.讨论交流。

三、学方法

认真阅读p68页内容学习课文中介绍的方法。

四、我实践 说一说

1. 在下面劳动中选择喜欢的内容,小组合作进行劳动实践。⑵ 班级的美化装饰;

⑵在校园中种植花草或农作物; ⑶ 认领“责任小树”或“责任田”。

2.运用校园劳动任务表和劳动记分卡,评价小组的劳动实践。

五、我要做得更好

填p69页的表格:小自己能做的事情挑战吧

第三篇:4.2 电动机 教案1

电动机(2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知道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2、知道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方向与哪些元素有关。

3、通过演示实验,知道矩形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情况。

4、了解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理解换向器的作用。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理解换向器的作用

难点:磁场对电流作用的现象和规律,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理解换向器的作用

教、学 预 设

【引入】出示电动机,闭合开关,让电动机工作--电动机提升重物。问电动机工作时,能是如何转化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其实电动机也是利用了电和磁的原理制成的。那么,通电后电动机怎么会转动起来呢? 【实验】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一、磁场对通电导线和线圈的作用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1)当合上开关使导线AB通电时,实验现象:原来静止在导轨上的导体AB会沿导轨运动。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

(2)改变电流方向或磁铁的磁极方向时,实验现象:导体AB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实验现象分析:导体AB的运动方向改变,说明导体AB所受力的方向发生改变。表示磁场对导体AB的作用力的方向发生改变。即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2、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1)通电线圈处于(a)位置--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时,线圈发生转动。

通电线圈处于(b)位置--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时,线圈不发生转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为什么在(a)位置会发生转动?转到什么位置会停下来,为什么?在(b)位置为什么不发生转动?

分析:如图4所示,由于通电线圈的两条对边中电流方向相反,它们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相反且不在一条直线上,在这两个力作用下线圈会发生转动。当线圈从(a)位置转过90°时,这两上力恰好在同一直线上,而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平衡力。线圈在这对平衡力作用下可以在该位置保持静止。线圈的这一位置(b)叫做平衡位置,此时线圈的平面恰与磁感线垂直。

(2)通电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为什么不立即停下来,而是在位置附近摆地动几下才停下来?--通电线圈转到平衡位置前具有一定速度,由于惯性它会继续向前运动,但由于这时受到的磁场力及摩擦力等又会使它返回平衡位置,所以它要摆动几下后再停下来。

二、直流电动机 【问题】:怎样使线圈在转过平衡位置后继续沿原来的方向转动下去?

1.直流电动机靠直流电源供电,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而转动的现象制成的,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第四篇:4.2结构图(学、教案)

4.2结构图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什么是结构图,它与流程图有什么区别?如何画? 预习内容

阅读课本85-89页,试一试看能否回答86页的思考题和探究题? 提出疑惑

把你遇到的疑惑写在课本上。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理解结构框图的概念,能够熟练阅读结构框图,并能作出简单的结构框图。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回顾上节课学过的流程图的定义、表示和作用。2:§4.1流程图的知识网络图是流程图吗?

3:观察选修1-2的目录结构图,它的形状有什么特征?

4:观察《数学1》第2章“基本初等函数(I)”的知识结构图,它的形状有什么特征?

5:动手画画:设计一个结构图,表示《数学3》第2章“统计”的知识结构并回答一些问题。6:比较《数学1》第1章“集合”的知识结构的两种不同表示。

二、精讲点拨,有效训练

见教案

反思总结

1..结构图与流程图的区别。2.绘制结构图的一般步骤。3.结构图的应用范围。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结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构图中各要素之间通常表现为概念上的从属 关系和逻辑上的先后关系 B.结构图都是“树形”结构

C.简洁的结构图能更好地反映主体要素之间关系和系统的整体特点 D.复杂的结构图能更详细地反映系统中各细节要素及其关系

2.在工商管理学中,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指的是物资需求计划,基本MRP 的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基本MRP 直接受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影响.

3.下列结构图中,体现要素之间是逻辑先后关系的是()

4.用结构图描述本章“框图”的知识结构.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下面的图示表示的是“概率”知识的()A.流程图

B.结构图

C.程序框图

D.直方图

2.下列关于流程图和结构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流程图用来描述一个动态过程 B.结构图用来刻画系统结构

C.流程图只能用带箭头的流程线表示各单元的先后关系

D.结构图只能用带箭头的连线表示各要素之间的从属关系或逻辑上的先后关系

3.要描述一工厂的组成情况,应用()A.程序框图 B.工序流程图

C.知识结构图 D.组织结构图

4.流程图和结构图都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绘制,流程图只有_______起点,________终点.

5.一般情况下,“下位”要素比“上位”要素更为_________,上位要素比下位要素更为________,下位要素越多,结构图越_________.答案: 6.试写出我们认识数的过程的知识结构图. 解:

4.2结构图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结构图;运用结构图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2.能根据所给的结构图,用语言描述框图所包含的内容.3.结合给出的结构图,与他人进行交流,体会结构图在揭示事物联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结构图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根据所给的结构图,用语言描述框图所包含的内容.教学过程:

前面我们学习了流程图,流程图主要是根据时间(步骤)来执行的命令或方法,它是表示一个 动态的过程。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描述系统结构的图示:结构图

结构图是由构成系统的若干要素和表达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连线构成绘制结构图

1、先确定组成系统的基本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

2、处理好“上位”与“下位”的关系; “下位”要素比“上位”要素更为具体,“上位”要素比“下位”要素更为抽象。

3、再逐步细化各层要素;

4、画出结构图,表示整个系统。

例1 某公司的组织结构是:总经理之下设执行经理、人事经理和财务经理。执行经理领导生产经理、工程经理、品质管理经理和物料经理。生产经理领导线长,工程经理领导工程师,工程师管理技术员,物料经理领导计划员和仓库管理员。

分析:必须理清层次,要分清几部分是并列关系还是上下层关系。

解:根据上述的描述,可以用如图(2)所示的框图表示这家公司的组织结构:

总经理执行经理人事经理财务经理生产经理工程经理品管经理物料经理线长工程师计划员仓库管理员技术员图(2)练习:课本90页练习2 例2 写出《数学3(必修)》第二章统计的知识结构图。分析:《数学3(必修)》第二章统计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对总体作出估计,具体内容又分三部分:

“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

“分析”-------可以从样本分布、样本特征数和相关关系这三个角度来分析;

“估计”-------根据对样本的分析,推测或预估总体的特征。解:《数学3(必修)》第二章统计的知识结构图可以用下面图来表示:

总体抽样分析估计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抽样分布样本特征数相关系数总体分布总体特征数相关系数例3 小流域综合治理可以有三个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其中,工程措施包括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基本农田和引水灌溉,其功能是贮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和合理利用水土;生物措施包括栽种乔木、灌木和草木,其功能是蓄水保土和发展多种经营;农业技术措施包括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和轮作套种,其功能是蓄水保土、提高肥力和充分利用光和热。试画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的结构图。

解:根据题意,三类措施为结构图的第一层,每类措施中具体的实现方式为结构为第二层,每类措施实施所要达到的治理功能为结构图的第四层。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设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大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基本农田引水灌溉栽种禾木栽种灌木栽种草木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功能贮水拦坝改善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功能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功能充分利用光热蓄水保土提高肥效

练习:画出某学科某章的知识结构图,并在小组内汇报交流。小结:一个概念: 结构图

两种关系: 从属关系或逻辑先后关系 三个类别:

知识、组织和其它结构图

四项技能: 看、读、写、说

第五篇:4.2透镜 教案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初步认识实象、虚象的概念.二.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 1.上节复习(1)概念检查;(2)作业讲解.2.凸透镜成像实验:(1)几个概念: 物距(u):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透镜的距离;实象: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象:能看见但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有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2)实验器材:光具座(有时可以用刻度尺代替)、凸透镜、蜡烛、光屏(有时要火柴);(3)实验准备:测定所选凸透镜的焦距f;(4)实验过程: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然后使烛焰从距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是如何随物距的减小而变化的?(5)实验结论:a.u>2f时,f2f,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象;d.u=f时,不成像;e.uu,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象.(6)注意点:将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处在同一高度,为蜡烛的像完全呈现在光屏的中央.(7)总结:一倍焦距处是倒立、正立的分界点,也是实象、虚象的分界点;两倍焦距处是放大、缩小的分界点.u>f,当u减小时,v增大,像也变大;u

(2)一个物体放在透镜前15厘米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透镜是个凸透镜 B.这个像是正立的,透镜焦距大于15厘米

C.这个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15厘米 D.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等于8厘米

(3)一具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在光屏上得到放大2倍的像,此时物体在主轴上与透镜的距离u应满足()

A.u小于10厘米 B.20厘米 >u>10厘米 C.u=40厘米 D.u>40厘米

(4)用照相机照相时,想让人的像更大一些,应该()A.加大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使底片向镜头靠近

B.加大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加大底片和镜头间的距离 C.减小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使底片向镜头靠近

下载教案4.2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案4.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必修三教案4.2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教者:张一弓 【知识目标】 1.通过分析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阶段、问题与对策,了解区域工业化的城市......

    4.2 参与经济活动 教案

    参与经济活动 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本课《参与经济活动》是第四课的第二站,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树立环保、绿色的消费观念,学会理财,养成合理地消费观念。 ◆ 教学目......

    4.2我会拼图教案

    远成文化《课时掌控》《动感课堂》《畅优新课堂》 4、认识图形(一) 【课题】我会拼图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辨认和......

    4.2透镜 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 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了解它们对光线的作用; 2. 会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3. 知道凸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 4. 会简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二.......

    4.2提取公因式法教案

    4.2 提取公因式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2.理解添括号法则。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树立学生“化零为整”、“化归”的数......

    爱集体4.2中队教案

    中队活动教案《我爱我的班集体》 四(2)中队 (一)、活动目的: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学校本学期的“养成教育”为主线,以团结向上,努力学习、互相帮助为主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

    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案

    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友谊必须具备的特质,了解和掌握对友谊的各种误解,澄清友谊。 2.能力目标:增强对友谊的理解能力,辩证地看待友谊与竞争的关系,提高......

    4.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案

    第二框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珍视友谊,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对待友谊,能正确处理交友中出现的问题,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