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火的知识

时间:2019-05-15 02:1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社火的知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社火的知识》。

第一篇:关于社火的知识

关于社火的知识

兰州的社火队表演内容丰富多采,但最能让感动的是太平鼓声。“咚--咚--咚--,咚--咚--咚”,意思是:“今年好,今年好,明年更比今年好。”兰州人在鼓声里,听秦腔、喝盖碗茶、唱兰州太平歌,自由自在地享受着生活。兰州的年因此而美丽。

大约到了正月初三左右,兰州的社火便开始陆续进城了。有人说兰州是一座以车为本的城市,在路上车不给行人让道,而社火进城这车得远远的避开了,进城的社火也因此在政府规定的路段里没有任何顾忌地“闹腾”兰州城了。对社火,兰州人则像乡里人看大戏一样,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人挤人,图个热闹嘛”!

兰州社火队表演内容丰富多采,最引人注目的是高跷队,他们穿戏装,持刀枪,扮成戏剧人物,脚踩四尺多高的木跷,伴着锣鼓点边走边舞。铁芯子也是别出心裁,以巧取胜。他们把眉清目秀,体态轻盈的小孩装扮成戏剧角色,组成一折折戏文。绑在铁芯子高处的孩童随着载运的车辆缓慢前行。还有跑旱船、独轮车、竹马子。大头罗汉戏柳翠等节目。队伍往往以“风婆娘”开路,这是跟“雨师”相应的“风姨”的形象,在神话里是司兴风降雨的神,其形状类似彩旦,奇丑无比,耳垂吊着红辣椒,一手摇扇,一手拿着写有“风调雨顺”的菱形膏药旗子,用夸张、滑稽的大幅度动作扭来扭去。令人捧腹,表现了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稳的心情和愿望。

当然,狮子和龙是兰州社火是不可缺少的。狮子舞主要是看武士用绣球逗引狮子时的几路干净利落的拳脚功夫,生活于边地的兰州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尚武情结,看着狮子跳来蹦去,心里不知有多乐呵。龙就更不用说了,人们都知道伏羲与女娲的的传说,而这两个人或者说是神的老家都是甘肃天水,并且是蛇的化身,蛇者,龙之雏形也,兰州人也因此以龙乡人自居,而兰州社火中的龙也仿佛在暗地里叫劲,有的甚至可长达一公里之多,可谓“真龙下凡”蔚为大观。

在兰州的社火队里最不能忽略的是“春官”,他们其实都是一些能说会道的民间世人,结合某地或者某家人的情况随口说或者是唱出一些生动而且吉祥的话语来,不像新年的祝福一样让人听后心里暖暖的。比方说到了一家商铺,他们就会说——

走在大街上闲游闲转,突听宝号(指商铺)锣鼓喧天。

进去宝号用目看,披红挂彩过新年。

抬头看,仔细看

对对红灯挂堂廊前……

招财童子来进宝,刘海频频撒金钱。

金钱撒进宝号里,荣华富贵万万年!

这即兴而成的美好话语,谁能听了不高兴呢?只是如今兰州社火表演更多地融入了现代化的气息,在腰鼓队后面紧紧地跟随着花束装扮的小轿车、大卡车*****展示着新兴的“工业城”,并配备有接收卫星信号的模具。“绿化两山,美我家园”的彩车亦让市民耳目一新,植被稀少的兰州在向人们拜年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向群众宣传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崔家崖的舞狮子,雁滩的高跷,还有马滩的旱船、北山的太平鼓,都是让兰州人记忆犹新的。”一般每年的社火先给村里乡亲们拜完年后,然后集中在的广场集体耍。那时候,用凳子、桌子叠起来的狮子台高达丈余,两只舞狮在大头娃娃逗引下上窜下跳,既惊险,又好看。社火结束后,海菜店铺的老板伙计会将糕点、水果、糖献上,让艺人享用。商铺的老板更是捧场,有人出钱,有人甚至将艺人们请到自己的店里吃饭喝酒,目的是让社火队在自己的店铺门前耍一耍,以图吉祥如意和来年的生意兴隆……

社火使春节期间的兰州街头别具特色。由各区县组织的农民社火队汇集市中心,依次排成不同形状的队形,沿主街道边行边舞,敲锣打鼓,热闹壮观。当行至东方红广场时,多围成图形,为游人和市民表演。社火表演可持续到元宵节前后。在社火表演中,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太平鼓表演了。外形上,兰州太平鼓呈圆筒形,个大,双面蒙皮,鼓帮外表深红色或黑色。表演中,鼓手在领队的号令下击锣伴奏,跳打、蹲打、翻身打,并有“两军对垒”、“金龙咬尾”、“双重突围”的阵势,一时间咚咚震耳,龙腾虎跃,鼓声令人振奋不已。

传说很久以前,兰州的太平鼓,也是流行于幽州一带的那种圆形单面鼓。明朝初年,徐达,冯胜奉命西征元军残部,相继克庆阳,收临洮,又一举攻下了兰州。但据守在永登的元军残部仍负隅顽抗,一时难以攻下。不久适逢元宵节,徐达便命令部队制作了一批又长又粗的鼓,把武器藏在里面,然后扮作社火队,以大旗为号,混进城内,只听城外一声炮响,社火队顿时变成了战斗队,徐达就是采取这个办法,里应外合,很快攻下了永登城池。为了纪念这次战役的胜利,人们就把这种又粗又长的鼓命名为“太平鼓”。并逐渐演变成为兰州独特的社火形式之一。数百年来,每逢元宵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到处都可看到太平鼓队威武的雄姿,听到太平鼓那深沉的鼓声。不过从史料来看,新春打太平鼓(最初叫腊鼓)的民俗古已有之。其本意在于驱逐瘟疫,祈求平安。这使太平鼓的鼓点有一番讲究:“咚--咚--咚--,咚--咚--咚”,叫“三点水”,意思是:“今年好,今年好,明年更比今年好。”咚--咚,咚--咚,叫做“单条”,意思是“逐瘟!逐瘟!”等等,不一而举。

这鼓声在欣赏之余,让人味无穷——奔腾的黄河冲破泥土与沙石的隔阻,自青藏高原呼啸而下,流过兰州,似乎有些疲惫了,河面无波无浪,宽阔平稳,看上去仿佛是一条铜铸的路。有几人能听到河面下的流水在河床之上发出的那种让人欢愉和振奋的声音?又有几人能把这种声音与鼓声联系在一起?大地如鼓,人生如河。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人生应该是这样的吧--只不过是先有脚步,而后才有鼓点

——在我们的脚与地面接触的那一刻,鼓声便会响起。但如今恐怕只有在兰州这样的地方才能将鼓声打得如此响亮!

在兰州的年里,这样的鼓声一直要持续到过了十五。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在鼓声里,听秦腔、喝盖碗茶、唱兰州太平歌,自由自在地享受着生活……年,在这座城市里原来是这样的美丽!

第二篇:社火致辞

社火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新年好!

小龙辞岁,骏马迎春,值此岁序更换之际,我们谨代表友好村党支部、村委会和友好村一千多父老乡亲向镇党委、镇政府和在我镇工作的各位领导干部,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幸福美满,和气致祥,万事如意!也祝全镇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康!

2013的脚步渐行渐远,回首刚刚走过的路,我们豪情满怀!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固本强基、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实现了各项工作的平稳推进,圆满完成了年初制订的各项任务目标,取得了显著成绩!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崭新的2014年我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制种玉米市场萎缩,必将对农业经济造成强大的冲击,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同时把我们推到了峰尖浪谷,经得起风雨方显志士本色,神鞭催骏马,马奔锦绣程!让我们全村上下齐心,同舟共济,团结一致,共克时坚,为完成或超额完成2014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而一起努力奋斗!

冬渐逝,春将至,甲午马年逢盛世!再次恭祝全体新的一年吉祥平安,如意安康!

第三篇:春节社火

春节社火

甘肃省西和县稍峪乡九年制学校六年级 吕 龙

每逢春节,甘肃的各个境内便要大型举办一次文化娱乐活动——民间通过把古代戏剧人物化装出来,通过铁芯子,高跷,骑马等等表现各种姿势,演唱。而现代,形式更繁多了,将耍狮子,闹灯笼,游旱船,跑秧歌,打腰鼓,太平鼓,春牛,跑驴等等统称为社火的范畴。

相传明朝初年,大将徐达攻打兰州王保保城,久攻不克,徐达便将瑞鼓改为长形鼓,再将兵器暗藏在里面,摇身一变,成了一只社火队,混过关卡,破了城池。时值今日,为缅怀英杰,祈求太平,好些社火队里仍有腰鼓,乾坤鼓,太平鼓等等。特别是太平鼓,表演套路繁多,形式多样,有走路鼓,红拳架子等等,三指顶鼓,旋转举起沉重的大鼓,悠过头顶,十分娴熟,实为力与美的结合统一,显示了北方雄浑,豪壮的神韵。

改革开放的春风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社火盛会,西和县秉承传统古老的文化氛围,又兼容民间现代舞蹈形式,使得今年社火有完美了一截。

西和县城街道内,各个单位的社火仪仗队浩浩荡荡地拉开了序幕。猎猎的彩旗,咚咚的锣鼓,悠扬的唢呐声由远而近,远远映入眼帘的是用铁棍做成骨架,外表装饰绘画,花朵,彩绸,矛剑枪戟的彩车。另有些架子上换站着或绑缚着装扮成各种各样的戏剧人物小孩,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站在高处的装饰物上,显得玄妙奇巧,威武特别。高跷更是绝妙,犹如顶天立地的巨人,扮装成戏剧人物的化身踩在一米多高的高跷上面,伴着和谐的锣鼓声迈着娴熟的步伐,让人惊叹不已。游旱是民间男女老少最喜欢的一种节目,船用竹,木,麦杆扎成,外蒙彩布,扎上纸花。非常轻巧。表演时将选一位漂亮的媳妇,当然不分男女,将其系在舞者的腰间,入坐船状,另有几人扮装艄公,和船中的姑娘同舞对歌,犹如水面行舟。活灵活现。“妞秧歌”让人哑然失笑。当男扮女妆的大媳妇摆动着扭动的身姿时,全场的人都几乎鼎沸起来。“进状元”,“卧牛”可以说是我们地道的拿手戏,他们都象征岁月的和平盛世,物阜民丰,招财进宝。最后扫尾的就是“耍龙”,“打狮子”和“打熊”了!这种暨表演与武打一体的体系演练,正是象征了驱赶瘟疫,迎喜接福的用意吧。中国是龙的传人,龙是吉祥物,当龙在场中盘旋飞舞时,人们都抢着站在中间,让龙把自己缠上一圈,以暗示带来吉祥 如意。

改革开放的今天,我相信家乡的社火将变得更完美,更精彩!

(指导老师:石爱雄)

http://

第四篇:社火表演解说词

2012年神柏乡元宵节社火表演

解说词

金龙迎春春来早,金莺报喜喜眉梢,春风得意人欢笑,锣鼓喧天闹元宵。踏着2012年新春的脚步,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元宵节。在这美好的时刻,我们敲响喧天的锣鼓,扭起开心的秧歌,赞不完那喜庆团圆,舞不尽那欢乐祥和!回首2011年,我们硕果累累。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神柏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展望新的一年,我们豪情满怀。今天进城表演的共有9个村,2家民营企业,以锣鼓、花车、秧歌、高跷等为主要内容。按照表演顺序介绍如下:

1、锣鼓震天响,气势撼山河。值此元宵佳节之际,神柏乡神柏村支村委干部携全体村民向各界拜年,祝全县人民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万事如意!神柏村社火表演共百余人,他们个个精神焕发,斗志昂扬,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新型农民的精神风貌。过去的一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神柏村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新的一年里,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建设乡村文化设施,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居住环境,为构建繁荣、和谐、平安的神柏而不断努力。看:神柏村的秧歌队和着明快的旋律,步调一致,手舞彩扇,尽情地展示着神柏村新农民的时

代风采。

2、现在,向主席台走来的是神柏乡龙到头村的女子锣鼓队。她们身披节日的盛装,踏着喜庆的旋律,尽情地展示着龙到头新农村新农民的时代风采。2012年是龙到头村加快推进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全村人民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发展这个时代主题,扎实推进“千亩山楂、千亩药材”计划和新农村建设,开创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3、锣鼓喧天颂盛世,欢声笑语歌升平。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下丁村的女子威风锣鼓队。做为连续多年的省级文明村,该村在生态农业、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许多的经验在全县、全市得到推广,省市县领导多次到下丁村指导工作。新年伊始,下丁村支村委一班人将带领全村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道上奋力前行。请欣赏:高跷、高抬表演。

4、玉兔辞旧岁,金龙迎新春。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在新的支村委干部的带领下,已经活跃在2012年的新春佳节的喜庆日子里。这支锣鼓队阵容整齐,士气旺盛,充满朝气,体现了干群团结,村民一心的凝聚力,展示了蔺家庄人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感情,相信蔺家庄村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实现,远大目标一定能达到!

5、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上丁村的花棍表演队伍,具

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的上丁村花棍是由祖孙三代八十余人组成的花棍方,舞姿独特,整齐悦目,上有七十余岁的古稀老人,下有年仅十岁的儿童。他们既是传统花棍的传承人,又是继承人。花棍远传于抗战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庆祝胜利,表攻告捷编演的喜庆节目。后由上丁村一位老红军干部传承于上丁人,至今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舞起花棍,众人齐跃。象征着上丁村人在党的各项惠农政策沐浴下勤劳致富,喜庆宽裕、文明、和谐、稳定的幸福生活。表达了上丁村人积极向上,勇往直前,为早日奔向小康社会而欢快跳跃。

6、龙腾虎跃欢盛世,莺歌燕舞贺新春。神柏乡涧西村女子军鼓队敲着铿锵的鼓点英姿飒爽的向观礼台走来。今年涧西村将在新的支村委一班人的带领下,继往开来,开拓进取,为早日建成一个文明富裕的小康村而努力奋斗!

7、龙腾狮舞祈祥瑞,锣鼓震天闹元宵。迎面走来的是神柏乡下岭后村锣鼓方队。近几年来,在乡政府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宏伟玻璃厂扶持下,在党支部书记张永明同志的带领下,支村委一班人认真贯彻党针对农村发展的各项惠农强农政策,使下岭后的村容村貌发生很大变化,村民生活逐步提高,农村收入翻了一番。街巷道硬化,便民商店,农家书屋,老年活动室、卫生室应有尽有。今后,下岭后村将大力发展招商引资走转型发展的道路,力争打造一个具有

现代化文明的和谐新农村。

8、金龙出海迎新岁,彩凤朝阳贺小康。神柏乡下庄村女子花样锣鼓队花样鼓上擂,花藤手上飞,震天响的锣鼓声敲出了下庄村儿女奋发向上、建设美好新农村的热切心愿,敲出了他们丰富多彩、来年更上一层楼的美好生活。

9、“金鼓喧天迎盛世,欢快鼓乐庆新春,企业腾飞增效益,多种经营谋发展”。现在向主席台走来的是上岭后村设计的花车和由50人组成的军乐队,他们迈着矫健的步伐,奏着欢快的乐曲,缓缓而来,上岭后村近几年,经济发展快,村容村貌变化大,养殖业、种植业快速发展,中小型企业达到8家,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10、金龙出海东方红,宏伟事业更辉煌。现在通过主席台前的是宏伟玻璃器皿有限公司的彩车。作为我县的玻璃龙头企业,生产的产品远销海内外。在新的一年里,宏伟人将快马加鞭,乘风破浪,与时俱进,为强县富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1、现在驶过主席台的是国艺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作为我县机制玻璃的先进单位,多次受到表彰。随着县委、县政府建设玻璃工业园区的提出,国艺玻璃的发展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春天!

12、下面,向我们走来的是晋鑫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的花车。晋鑫玻璃是我县玻璃行业的后起之秀,解决农村剩余劳

动力1000余人,为神柏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新春佳节,晋鑫人祝全县人民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兴旺,合家欢乐!

第五篇:浅论凉州社火

《浅论凉州社火》写作提纲

董兴研

【写作目的和意义】:活跃在丝绸之路重镇-武威的凉州社火,以其独特的形式,为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增添了许多喜庆与欢乐的气氛。本人就凉州社火的由来,结构,发展演变过程,程式内容及文化内涵进行简单的探讨,希望凉州社火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喜欢。让更多的人去研究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结构】:

一、由来传说

二、传统结构

三、演变发展

四、程式内容

五、文化内涵

【结论】:凉州社火积淀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体现了一种豪爽、纯朴、讲究礼仪而不乏风趣、幽默的民风,洋溢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特征,象征着人们对和平、繁荣、昌盛的美好生活的赞美与向往。它将以更强的生命力,一代代演绎传播下去,愈兴愈盛。

浅论凉州社火

董兴研

【内容提要】:每当春节到来的时候,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传统社火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城镇和农村,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节日气氛。而流行于武威市各县区,特别是凉州的社火以其形式独特、队伍庞大、装扮古典、表演古朴而自成一格。它明显的保留着这个丝绸之路重镇上古典西凉乐舞遗存的痕迹。凉州社火不仅是凉州人民文化娱乐生活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凉州人民生活日益富裕的象征。从春秋战国兴起演变到今天,凉州社火以它旺盛的生命力谱写着凉州文化的新篇章。

【关键词】:凉州社火

传说

结构 内容

内涵

自西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并置凉州刺史部起,凉州-这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就一直是河西乃至西北地区的政治文化重镇。凉州文化遗存丰富,底蕴深厚,浩如烟海。而凉州民间民俗文化更是凉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内容丰富,分布广泛,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至今与凉州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凉州社火便是凉州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本人是就凉州社火的由来传说,结构,演变过程,表演内容及经过和文化内涵等进行了浅浅的探讨,以期专家教授指正。

一、由来传说

相传宋朝初年,杨家将与胡寇激战于古浪峡后,退守到凉州古城——姑臧城。胡寇将杨家将围困多日,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危在旦夕。守将苦无良策,这时一位部将挺身而出,说愿意突围出去搬粮草救兵。中午时分,城门大开,只见走出一队人马,旌旗飘摇,鼓乐喧天,扮装特别。前面一伙人围着一位官府老爷打扮的人,前趋后恭。随后跟着的人有的敲腰鼓,有的击铜鼓,有的打手锣,着装犹如戏台上的武士裙钗,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其后跟着的大头队、金刚罗汉、道士和尚、名臣良将各色形象都有。最后面的一拨人则脚踩高跷,也装扮成历史人物或戏曲人物的模样。围城的敌人一看这个阵势,纷纷围观热闹。就这样,这队人马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巧妙地突围出去,搬来了救兵粮草,打败了敌人,保卫了凉州城。后来,人们就用“闹社火”来纪念这次突围。

二、传统结构

凉州民间闹社火,一般在正月初六开始,叫“妆身子”,一直到正月十五结束,叫“卸身子”。“妆身子”和 “卸身子”前,要举行盛大的仪式:点燃一堆堆麦草火,放鞭炮,所有参与者从火上迈过去以示驱邪;会长(闹社火的组织者、指挥者)致辞并代表众人祭天、地、神。

凉州民间传统社火队的结构一般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社火的前导部分。打头的是“春官老爷”,一般人都称之为“老爷”。“春官”是封建社会对礼部的别称,掌管礼仪、祭享、贡举、外交等职。闹社火多是在春天,又是文化活动,当属份内之事。“春官老爷”是社火队的总领队,担负着统领指挥整个社火队的重任。按照民间的传统习俗,“春官老爷”必须由当地辈分大而且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德高望重者担任。因此,在社火队里扮演“春官老爷”是一份难得的殊荣。在闹社火前,社火队(民间又称元宵会)的头一件大事就是推选 “老爷”,然后由会长亲自将大红请帖郑重其事地送到入选人手中。入选人为人谦虚,必须略有一番推诿,而后答应下来。为了不负众望,入选“老爷”在接到请帖后还要有一番认真准备的过程。待到社火开闹时,每天早晨社火队的人要敲锣打鼓,燃放炮仗,前往请“老爷”。“老爷”装扮齐整,欣然就位,率领社火队,红红火火,走乡串户,正式开闹。每天闹完社火,社火队的人还要敲锣打鼓送“老爷”回家,“老爷”家要设宴款待。

说起“春官老爷”的打扮,还有一定的讲究。古时候,“春官老爷”的服装是朝廷命官的打扮,头戴乌纱帽,身穿红蟒袍,还坐一顶四人的抬的官轿。清朝时候,则穿满清官员服装,坐七品官轿。民国时候,穿长袍马褂,头戴礼帽,架一副茶色眼镜,手执一把折扇或鹅毛扇。官轿前,排列着全套仪仗执事,左右护卫手执写有“回避”、“肃静”或“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字样的虎头牌。另外还有道锣、探马、包子、门子、衙役等一班人前拥后卫,俨然一派官员出巡的威仪。到后来,这些人员逐渐有所裁减,如轿子、马匹及仪仗执事等不再出现了,但道锣、探马、包子、门子、衙役等依然如故。增加了“陪老爷”(一般由“春官老爷”得嫡亲兄弟担任)。“春官老爷”仍在社火队里享有绝对的权威。

第二部分是鼓乐队,一般由大锣、大铙、大钹、铰子、长号、唢呐等组成。这支队伍的打扮比较随便,并没有一定的讲究,只要求衣服以红色、黄色等鲜艳色彩为主,再配以其它颜色。社火队行进表演时,配以锣鼓音乐,表演的人们按锣鼓音乐的节奏扭摆踏步,左右摇晃,显得十分的热闹和谐。

第三部分是天公和天母。天公和天母的扮者是一对农家夫妇。天公扛着锄头,拿着木锨;天母提着篮子,拿着笤帚凉州民间传说天公和天母是司农之神,专管人间耕农之事,象征着勤劳与智慧,他们行进之地,来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公和天母的表演动作十分逼真生动,天公挥锄耕作,握锨扬场,嘴里还唱着;一扬风调雨顺,二扬五谷丰登等企求丰收的歌谣;天母撒种扫地,二人边唱边舞,真个是“夫唱妇随”。

第四部分是腰鼓队和蜡花队。腰鼓队也叫鼓子队,打鼓人被称为鼓子匠。鼓子匠一般为古代武士打扮,身穿黑色双排扣武士装,足蹬长筒靴,头戴黑色英雄巾,上扎红绒花,各背一面羊皮鼓,双手执鼓锤,边行进边打鼓表演,动作粗犷有力。鼓子队的人一般为8至16人,有些为32人甚至更多。蜡花队的人与鼓子匠的人数相同,身穿彩色女袄裙,一手拿一面手锣,一手执锣锤,锣锤上系一条长长的彩绸,敲起小锣,舞姿翩翩,彩绸飘飘,十分动人。队前有傻公子和丑婆子领头表演。傻公子和丑婆子的化妆和表演都非常滑稽可笑:傻公子一脸傻相,憨态可掬;丑婆子丑态百出,令人捧腹。他们相对扭舞打浑,为社火队增添了许多 “笑料”。傻公子和丑婆子的表演是社火队里最精彩,最吸引人的,特别是两对和多对社火队相遇时,要展开对舞,互相迎接,以示礼貌。这时,傻公子和丑婆子便使出浑身解数,傻者愈傻,丑者愈丑,将各自的特点表达的淋漓尽致,引得观众捧腹大笑,赞不绝口。

第五部分是和尚队,也叫大头队。和尚队一般穿僧衣戴僧帽,也有戴面具的。金刚穿武士装,戴头盔,手拿降魔杵、钢鞭、画戟等武器,人数一般为8至10余人,表演时,和尚模仿十八罗汉的各种神态舞蹈,金刚作武术表演。

第六部分是百色队。这是社火队里最随便也是最丰富的一队,这一队由三教九流,七十二行各色人物组成,大部分扮成传统戏剧故事,如唐僧取经、白蛇传、桃园结义、八仙过海等。这一队的人数最多,大约在五六十人至七八十人乃至百人以上。表演时,百色队在紧锣密鼓声中跑大场,在四门斗敌、五典坡、六月雪、七巧会、八阵图、九穿梭、十面埋伏、八角茴香、蒜瓣子、双龙会等很多花样,使观者眼花缭乱,赞叹不已。

第七部分实际上只有一个人,这是一个贯穿全队、活跃全局的人物,即所谓的“膏药匠”。这个角色是游方郎中打扮,一手执蝇拂,一手摇串铃。他的主要职责是随时随地制止乱挤乱闹的人群,协调指挥各队表演,起着维护秩序和照料全局演出的作用。在新到一个表演场所,或在各种表演的间隙中,“膏药匠”能触景生情的现编现唱“秧歌子”。“秧歌子”多为四句一首,内容大多为颂春节、贺太平、恭喜发财等吉庆词语,但要唱得切合实际,具体生动,诙谐幽默。长于此道的人,往往妙语连珠,好曲连台,博得观众齐声喝彩。在社火队中,“膏药匠”是古代凉州民间对医生的代称。凉州王蛤蟆膏药非常有名,可能与此有关。因此,这个人物既拥有联络社火全局的职能,又象征着驱瘟散疫、促进健康的良好祝愿。

传统社会中又一个非常有趣的角色叫“瘟神爷”,打扮如小丑,反穿羊皮袄,腰别长烟袋,背负大口袋,每到一家便到处游走,以祈带走瘟疫,保一家平安。主人常备馍馍装入其口袋。这一角色常是家境贫寒的人或单身汉扮之。

三、演变发展

凉州社火的内容和表演形式,也是随着社会历史的进程而逐步演化发展的,与传统社火相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先导部分最先是横幅,上写社火队名,应时标语,如“**村社火队”“坚持***”等,然后是彩旗队,大约二十多人举着五颜六色的彩旗,引导社火队行进。打横幅和举彩旗的人穿着不是很讲究,大致统一即可。其后是鼓乐队,由大鼓、大锣、大钹、大镲、唢呐等组成,他们穿着多以武士装为主。

紧随鼓乐队的是会长们,然后是衙役、门子、板子、“扫殿猴”,打扮与传统差别不大。而“老爷”的变化就大了;不再穿官服、戴官帽、坐官轿,改穿长袍马褂、戴礼帽、挂墨镜,手执折扇或鹅毛扇,官轿也没了。而且“老爷”也变成了两位,增加了“陪老爷”,人们称之为“大老爷”,“二老爷”。但是拜请“老爷”的庄重程度和“老爷”在社火队中的权威并没变。表演是“大老爷”在左,“二老爷”在右,统领着社火队的两队人马。

接下来是傻公子和丑婆子打头的鼓子队和蜡花队,其装束打扮和传统无二。但现在与过去相比,增加了棒槌队和霸王鞭队。棒槌由木棒制成,缠上彩色塑料纸带,两头扎上小铁圈和小铃铛,表演时随鼓乐舞动,哗哗有声。棒槌队和霸王队多由十二三岁的孩子扮演,着装一如小武士,以增加社火队的气势和活力。或许还有更深的意味,就是通过他们的参与,在耳闻目染中把社火技术传下去吧。

再下来一般是大头队。现在的大头队不仅扮罗汉金刚和尚,各种人物脸谱造型都有,他们随鼓乐节奏左摇右晃,前俯后仰,憨态逗人。

接着便是跑旱船队。其实这一队就是从传统的百色队演变而来。旱船由木棍绑制,裹上各种彩布,形如船舱。跳旱船时每船有一艄公和一女眷组成,常是船随艄公而行。旱船队中杂着各色人物组成的百色队,装扮成戏剧人物等,最有趣的要数“猪八戒背媳妇”和“张公子背老婆”了,那神态、动作无不令人发笑。

跟在最后的一般是高跷队。高跷由一米五高,长宽在五至六厘米的方木棒做成,离地一米处开铆,横置一小木棒用来踩脚之用,下部削成圆形,上部推成扁平形,表演时用布带或细绳捆绑在脚上即可。高跷队的装束扮相多以戏曲人物为主,大部分直接着古戏装,除西厢人物、三国人物、水浒人物等外,生、旦、净、末、丑、文臣武将、公子小姐、大神地煞等人物形象都有。这是一项危险大、刺激大的活动,常选一些年龄适中,头脑机灵,甚至多少有些功夫的后生来扮演。高跷队的表演相对而言动作不大,随节奏行进即可。但也有艺高胆大的表演者,脚踩高跷,健步如飞,模仿人物特征,表演各种动作,确实令人赞叹。由于高跷队表演自由,由居高临下,往往又能起到制止人们混乱,维持秩序的作用。记得我们十岁左右,第一次见到社火时,高跷队员就成了我们当时心中的偶像。每天跟着社火疯跑回来后,便仿照着大人做了一副高跷,只是较矮,总高也就一米左右吧。然后就是自己踩高跷玩耍,课余闲暇时还要比赛,惹得更小的或没有高跷的小伙伴们眼馋,而自己那份自豪也无以言表。

近些年来,社火队又增加了舞龙队和舞狮队。舞龙队一般由两条龙组成,每条龙需十多人。行进途中一般舞龙队很少表演,只是上下盘旋随戏珠移动。到了一定的场所后,两条龙才绕场翻腾,或相对迎舞,进行表演。舞狮队由两人扮成的大狮子两对或四队,加上一人扮成的小狮子若干组成。每只大狮前均有一人持彩球引舞,引舞人多穿红色彩装武士服,由擅长翻跟头,懂武术之人扮演。狮子队行进时多随鼓乐节奏走十字步,狮头左右摆动。大狮子表演时多对舞,或扑、或咬、或挠、或抱,表现出雄狮的勇猛之势;小狮子表演时相对自由,可独舞,可对舞,也可群舞,或撕打、或嬉戏、或追逐、或滚爬,形态逼真,惹人喜爱。

从前社火多在农村闹,这些年城里也有各社火队,多由各大单位、企业组成。人数,规模都很大,更增加了大型的彩车队和芯子表演。彩车队一般由大卡车或客车四周围上幔布,写上标语或画上各种图案,随社火队缓缓行进。大卡车车厢里放一面大鼓,几名武士装扮的人同时打鼓,并配以锣镲,与社火队前面的鼓乐队呼应,既壮声势,又使前后节奏统一,步调一致。芯子也是在大卡车上用脚手架或钢筋焊成架子,并用彩布做成山水草树,花鸟兽畜等各种造型,然后把人的腿脚固定在架子上即可。芯子上的人多扮成历史人物或戏剧人物,随社火队表演一些简单的动作。做得好的芯子不仅神态尽备,而且高达十几,二十几米以上,表演的人不知感觉怎样,看的人往往在叫好余替他们捏着一把汗。这几年的一些企业更是奇招迭出,接闹社火之机宣传企业产品和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如皇台酒厂的皇台巨龙长几十米,高三米左右龙头如大卡车,龙身由两米长的扣节组成,节与节之间用铁链相接。表演时龙头由四人推,龙身每节由两人推,共需上百人,可见其规模之大。

四、程式内容

每年腊月二十三日进入小年后,各村若准备闹社火,首先就要成立社火会,商量事宜。会长们通常有村组领导,社火老把式及村上有名望者担任,由他们推举“老爷”人选,选拔各部分人选的角色分配。被挑上的人是拿一定报酬的,酬资多由各小组,村上及个人捐款筹集而来。“老爷”必须由会长们持请帖登门去请,而其他角色则由各小组长通知。

年前还要进行排练,主要是腰鼓队、蜡花队、棒槌队、霸王鞭队、大头队、旱船队等进行穿插、行进、对舞等练习。

到了正月初六,社火就正式开闹了。

每天早晨,会长们带领社火队先到“二老爷”家去请“老爷”,在院中敲打一阵后,只见“膏药匠”高高跃起,蝇拂用力向下一甩,全部鼓乐顿时停下来。会长们俯身前驱,起一声“社火请老爷啦”!就见“老爷”全副武装,由儿子们挟出。又听得“膏药匠”一声喊:“膏药啊!”鼓乐齐鸣,社火队便在“二老爷”的带领下,如以上程式去请“大老爷”。

之后,两位“老爷”边统领社火队正式开始 “闹社火”。农村中的“闹社火”主要是“串庄子”、“拜人家”和“会社火”三种形式。

“串庄子”就是社火队到各小组的村庄上去游一遍。社火队每到一个庄子时,庄子里早就酒水净路以待,庄上的成年男子们齐聚到村口,放起篝火,点燃鞭炮相迎,首先与会长们相拜作揖。扛架子(肩与肩相碰),口中起喊“迎社火喽!”然后上前拜过“老爷”,社火队便在庄子的四街八行行走串庄子,一边串一边敲打表演。串完庄子后,还要到井上去请“老爷”给“龙王爷”上香,然后再回到庄子正中的十字路口表演一番。村子里的男女老幼这时也到社火队一起载歌载舞,祈盼社火队给庄子上带来好运。鼓乐在“膏药匠”的指挥下停下来,“膏药匠”就开始“卖膏药”了,也就是唱祝福的歌,诸如“**队的同志们听我言,社火到庄子上来拜年,祝愿家家百业兴旺,祝福人人身体健康!”之类。其后请“老爷”在方桌前敬香奠酒,以谢水土之神,保各家平安康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最后,由组长带领村民给社火队的全体人员敬酒、烟、并将各家最拿手的菜食端出来招待社火队。当几个庄子串下来,那些酒醉微微的人们在鼓乐节奏中起舞,并作出各种滑稽的动作时,“串庄子”便达到了高潮。

庄子串完后,往往还有一些家境较好、或知名人士、或家中多灾难者,便要把社火队请到自己家中闹一闹,以求全家安康,家业兴旺,这就是“拜人家”。一般是会长们陪“老爷”们进入后到家中上房上香,腰鼓队,蜡花队等在院中表演,其余在庄门之外。鼓乐停下之后,“膏药匠”要“卖膏药”,唱词如“***呀听我言,社火给你家来拜年,祝你全家都安康,五谷丰登,百业兴旺!”人们则齐应“好啊!”然后就是拿酒、烟、糖、茶招待社火队,“老爷”和会长们常在上房单独招待。

最热闹的当属“会社火”了,就是由两支或更多的社火队一起表演,到了今天,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场面很大。各队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把别的社火队比下去,格外卖力。前面的大鼓大锣敲得震天响,腰鼓匠的鼓锤抡上了天,蜡花队的手锣把手都震麻了,霸王鞭耍得尘土飞扬,踩高跷的在场中来后飞奔,旱船和大头们舞得晕头转向。最精彩引人的还是“傻公子”和“丑婆子”的表演,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尽显各自的特点,傻者愈傻,丑者更丑,表现淋漓尽致,常引得观众捧腹大笑,赞不绝口。而最终的压轴戏仍是“卖膏药”,看哪队的“膏药匠”唱得词最好,最切合当时的情况。会社火时,几支社火队还要相互穿插渗透进行表演,这时常会使观众眼花缭乱。围观者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表演者各尽其力,各展其能,空中彩旗飘动,地上鼓乐喧天,那欢庆热闹的场面令人久久不忘。

一直闹到正月十五,社火才能结束,这就是“歇社火”。先要到附近的庙上去大闹一番,由“老爷”上香祈祷各路神灵赐福降瑞,然后再把“二老爷”送回家,再送“大老爷”回家,最后其余人员到村委会门前集中,把所有行头收起,社火就歇了,大家盼着明年的社火再闹起来。

五、文化内涵

凉州的社火从产生到后来的演化,都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

从选“春官老爷”、“蜡花女”课余看出传统“春官 制度的影响;从天公天母,可以看出重视农耕的思想在凉州这块“米粮川”的深入;从大头队,高跷队等角色装束可以看出传统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历史文化、戏剧文化队凉州人民生活的影响;而从“膏药匠”、“傻公子”的身上可以看出凉州人民尊儒尚文,求医祈福的传统思想;从腰鼓队,霸王鞭队的表演中,则透出的是凉州人民崇武尚忠的侠义豪气。

其次,社火这种社区文化活动,有利于保护地方文化特质和文化遗产,体现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使人们在参与中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形成集体观念和行为事象等人文传统思想。

第三、社火是缔结,调适乡邻,社区,团结人民,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它激发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总之,凉州社火积淀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体现了一种豪爽、淳朴、讲究礼仪而又不乏风趣,幽默的民风,洋溢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特征,象征着人们对和平、繁荣、昌盛的美好生活的赞美。凉州社火它将以更强的生命力,一代代演绎传播下去,愈兴愈盛。

参考文献:

张效林、王其英主编.西部明珠——凉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7 赵永红、陈永坚主编、赵以武著.武威历史文化丛书——五凉文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8 赵永红、陈永坚主编、杨若冰、冯天民著.武威历史文化丛书——民俗风情.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8

下载关于社火的知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社火的知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年舞社火

    新年舞社火社火,广泛流行于甘肃各地,是一种载歌载舞、体裁多样、种类繁多的综合表演艺术,多在农历正月进行表演。民间社火表演中,以历史上的豪杰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间传说中的各......

    社火范文大全

    社火 社火,又称“耍社火”,传统民间节目综合性文化活动。包括舞蹈、杂技、杂耍、武术、鼓乐等,是群众在年节庆典、庙会上自娱自乐、表演性强的民间歌舞技艺活动的统称。其历史......

    社火展演简报

    弘扬传统文化 彰显现代魅力 ——彬县2012年社火巡游展演比赛活动规模大、形式多、文化浓 2月5日(正月十四),彬县隆重举行了2012年社会巡游展演比赛活动,全县各镇、社区、企业、......

    凉州民俗——社火

    凉州民俗——社 火 每年春节,在凉州大地上,传统的社火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庆的锣鼓,为城镇和乡村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流行于凉州的民间社火,阵容庞大,形式独特,装扮艳丽......

    家乡的社火

    家乡的社火 无论走到哪里一听到“回家过年”四个字就会让我心潮澎湃感到非常的亲切,因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在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有我最美好的回忆。“爆竹声声辞旧岁,锣鼓喧天......

    解说词社火表演

    解说词社火表演 序曲:红旗颂 男:百年华诞我们共庆,美好家园我们共建。在迎来**百年华诞的今天,我们在这里祝愿*厂传承百年创业精神,引领跨越发展潮流。 女:伴着悠扬的弦律,踏着时代的......

    元宵节社火大赛开幕词

    元宵节社火大赛开幕词 广大农民朋友们: 正值全国人民欢度新春的美好时刻,**将至,为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营造浓郁、祥和的节日气氛,进一步丰富......

    家乡的春节社火

    家乡的春节社火 我的家乡青海最具特色的春节风俗要属“社火”了。 每逢正月初五,便会在规定的路段场所或村镇表演社火.一支由上百人组成的社火队会在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