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的幸福一生奠定基础

时间:2019-05-15 02:4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了孩子的幸福一生奠定基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了孩子的幸福一生奠定基础》。

第一篇:为了孩子的幸福一生奠定基础

为了孩子的幸福一生奠定基础

一、学前准备

(一)心理上的准备

1、孩子在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到了小学,将被正规的学科课程代替,原来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变成了长达40分钟的课堂教学和每天必须完成的家庭作业,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能静心地坐下来,开始的时间可以是20分钟,以后再逐渐延长,不可操之过急。孩子一般注意力时间较短,稳定性也差。所以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要尽量避免在一旁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是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书,既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又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久而久之,对孩子注意力的养成便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孩子在做事时一心一意、不讲话、不时常站起来走动、认真做事的习惯。

2、开学前几天,父母可与孩子坐下来,认真地与孩子做一次交谈。告诉孩子从上学起,就要努力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告诉孩子养成以下的学习习惯: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再玩;按时、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学会预习明天老师将要教的内容;做作业前先复习老师讲课的内容;做作业时仔细读题目;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一遍;作业做错后及时订正等。有错就改的好习惯。不怕有错,怕的是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二)生活上的准备

1、固定孩子摆放物品的位臵。给孩子准备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空间,准备一个小书橱,教会孩子将故事书、课本、练习本等能分类摆放,家长可以在柜子上方贴上一些动物小标示,营造出一个儿童小世界的氛围,吸引孩子喜爱和珍惜自己的“小天地”。

2、培养孩子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教会孩子每天按着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盒,开始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家长要有耐心,从旁多加指点,可先给孩子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他,再让他重复着做一做,孩子就不再依赖父母了。

3、适当缩短孩子吃饭的时间,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良好习惯。

4、在家里为孩子布臵一个学习的小天地。书桌、椅子的高度要适中,在桌子上摆上课程表、小台灯、小闹钟、地球仪等,为孩子创设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和优美的学习环境

5、一年级识字对于语文数学的学习都很重要,因而希望家长每天抽出30分钟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书籍、报纸拓展孩子的识字量,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三)物质上的准备

1、与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共同准备,一是让孩子体验即将作为学生这一快乐的过程,二是从现在开始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培养他们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的习惯。

文具盒,文具盒里每天至少有5-6支削好的铅笔(只刨一头防止学生被铅笔扎伤)、尺子、橡皮、刨笔刀。铅笔以HB为最好(铅笔上有标志),因为软硬适中,勿用自动笔,橡皮买绘图用的较软的一种,孩子能擦得干净。一把直尺(一面有波浪线的,用于上课勾画课文时区分不同的内容)。削笔刀最好用转笔刀,文具的选择切忌花哨和追求时髦。

2、准备一个小闹钟,并教会孩子看钟。父母要有意识地规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孩子的生活起居习惯及常规,养成孩子自己准时就寝,准时起床的习惯。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并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时间表去做。督促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少孩子早晨起不来床,甚至来不及吃早饭,饿着肚子去上学,结果到了第三节课,精力不充沛,以致头晕、肚子疼。

3、准备两个水瓶(宿舍与教室各一个),在上面贴上标签,写上孩子的班级和姓名,因为班里学生多,水壶易拿乱。水壶要实用,不漏水,易打开。另外要准备一块小手帕或一块小抹布,用于擦手,擦课桌椅。

(四)具体准备:

(1)分清左右;自身的左右;黑板上、书上的左右;(2)要认识的字:课程表上的字、书的名字、家长的名字

(3)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4)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的名字;家里的电话和父母的联系电话。

(5)有一些规则意识。纪律是个大问题,是保证学习的前提。如: 上学:

1.按要求准时入校,不迟到、不早到,知道有事有病时要请假。不是学校、老师多事,而是让孩子养成不随便的好习惯。

2.会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主动与别人打招呼。

3.主动地参加简单的劳动。(在家里家长要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劳动,锻炼劳动能力,学校要进行值日)入厕:

1.会自理大小便,懂得将大小便解在池内,保持地面整洁。2.懂得便后洗手,3.懂得洗手后关紧水龙头,不浪费水。教学活动:

1.学会准备上课需要的学具和物品。(要学会自己整理书包)。

2.听到铃声能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准备上课。

3.上课时坐、立姿势正确,不乱动,不和别人说话。

4.上课回答问题或发言讲话时先举手。

5.清楚地记住并完成教师要求自己做的事情,不懂的会问。

6.在教师要求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完,做到不拖拉,不边做边玩。

7.学会认真独立地做事情,懂得追求良好的结果。

8.喜欢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讨论时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9.学会正确使用学具和物品,用过后能收拾整理好,不乱扔。

10.学会正确的握笔与书写姿势。

11.懂得爱惜自己的东西,不弄坏、不弄丢。活动游戏:

1.游戏中学会与同学协商、合作,共同完成大家的事情,共同分享成果。

2.做事有信心,学会克服困难,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完,不半途而废。

3.学习主动与人谈话与交往,对别人的主动交往要做出积极的反应。

4.学会主动邀请别人一起游戏,会请求参与别人的游戏。

5.不乱拿同伴的东西,得到同意后可以借用并在用后归还。

6.同情关心伙伴,在别人需要时,乐意给予帮助。

7.学习用协商、讲理的方式解决同伴间的纠纷,不使用武力。

8.影响或伤害了别人会主动道歉,学习原谅别人的无意过失。

9.做错了事能接受批评,并愿意改正。

10.不在室内游戏,在室外游戏时不大声喊叫或追跑,不影响别人,不允许在走廊上追跑,特别是出教室时要慢慢走。回家:

1.带好自己的衣物,主动向教师、同伴告别。

2.清楚地记住教师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并能向家长重复。

3.不跟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走。家长没来要回学校等待。

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现在的孩子们智力上存在的差异极小,竞争的是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而良好的习惯也要有一个养成过程的,需要家长、孩子及学校共同配合,在平时就注意加以培养。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有害终身。

二、家长、教师、学生的关系 95、99、03、06年连续四届被评为德州市教学能手;

03、0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05、0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

09年9月被评为德州市优秀教师。

98年、01年、03年参加德州市优质课评选荣获一等奖,02年在市课件制作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03年撰写的《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素质》一文,荣获山东省“百佳”论文评选二等奖;

04年撰写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荣获德州市论文评选一等奖,《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策略》获市级二等奖;《一堂无言的数学课》获市级二等奖,所研究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经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学会核定为教科研成果二等奖。我爱教师这一职业的原因——区别于别的行业,我们面对的是天真无邪的童真,是一群健康真实的人。教师和家长也是以孩子为纽带的一个整体,我们的目的、理想是相同的。因此我也和我的教师要打造一支爱学生、喜欢学生、喜欢教师这一事业的团队。

三、小学生生活简介

(一)晨起,生活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收拾房间,督促孩子们洗刷,给女同学梳小辫。迎着朝阳,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下走向教室。

(二)生活老师与班主任老师交接学生情况。

(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与学生们做一天的学习计划,做一天的学习准备。

(四)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去餐厅吃早餐。(一日三餐,班主任都与学生们一起进餐。)一日三餐两点。从营养学角度,上午加一次水果,下午自己加工的蛋糕、面包等糕点。

(五)据统计,我国小学生的近视率年龄在提前。我们安排了每日两次的眼保健操和课间操。

(六)午饭过后,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到宿舍与学生们谈心,督促学生们午休。

(七)学校单独为小学部重建了广播室,红领巾广播站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八)课外活动时间,教室内学生们在下象棋、五子棋、跳棋、读书、看报。教师在帮助学困生进步。

(九)课外活动时间,教室外学生们在跳绳、踢毽子、转呼啦圈、投沙包、打羽毛球、打篮球、踢足球。教师与学生们一同游戏,其乐融融。

(十)课外活动时间,书画、器乐、跑跳技巧、舞蹈、武术各兴趣小组开展的有声有色。图书室借阅书籍、积极阅读。小记者采访

(十一)晚上,学生们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教师指导优秀学生向问题的深度广度进展。辅导学困生把基础知识掌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班主任与生活教师交接学生情况,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到宿舍督促学生洗刷、晚休。

(十二)为了各项活动的开展,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两次各方面的比赛,歌咏比赛、趣味运动会、书画展、地面粉笔画比赛、计算机能力比赛等。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到地下广场捡拾他人丢弃的垃圾,争做环保小卫士。我校被德州市妇联授予“红领巾护绿队”。到北海公园寻找春天。

教师与学生一起过生日,一起过节。

四、我们的教育理念

我们的理念:喜欢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喜欢我。

1、结合小学部实际情况,我们采取班主任抓关键,任课教师、生活老师全员参与管理。人人都是教育者、学生的榜样。育人教书,安全第一。

2、多渠道锻炼每一个孩子,广播站、执勤、轮流班长等。

3、做精做细做经常

我们不搞特殊教育,只是把普通学校的教学任务认真完成,把学生的事情做精做细做经常。我们把常规落在实处,不搞突击,不搞形式。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提高而努力做好一切。开全课程、开足课时。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均是招聘的专业教师,凡县里举行的各类比赛均名列前茅。每周均安排2节课。(1、2年级音、体3节)保证学生们各种兴趣的培养,也多了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肯定就多一批人才浮出的机会。

4、狠抓作文教学,英语学习。

低年级作文:说,写音节,写字,组词,写一句话,写一段话。做好展览。在幼儿园的基础之上,与小学英语接轨,从一年级开设英语课,重在说与听。

5、我们的优势:

代替家庭,高于家庭。不缺乏幼、小阶段的过渡。

一年级教师的选配优中选优,择优适用。班额适中。

注重习惯的养成。哪位教师,哪个家长不可能跟随孩子一生。

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现在的孩子们智力上存在的差异极小,竞争的是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而良好的习惯也要有一个养成过程的,需要家长、孩子及学校共同配合,在平时就注意加以培养。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有害终身。

第二篇:早期教育,奠定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

早期教育,奠定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

——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陈章锋

一本好书总会让你受益匪浅。近来,偶然读到德国人卡尔〃威特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感慨颇多。这本书主要是讲老卡尔〃威特对儿子小卡尔的教育——把一个有些先天不足的孩子教育成一个天才的案例。小卡尔刚出生被认为有些痴呆,经过其父亲的教育,他八九岁就能自由运用德、法、英等六国语言,并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进入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小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作者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读罢,让人深受启发。

首先,早期教育应引起父母的足够重视。现在的年轻父母已经开始认识到孩子的早期教育对孩子一生的智力与性格都将产生重要影响。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有句名言:“婴儿降生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也就是说孩子的教育应尽早开始,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爸爸妈妈就要想到如何教育他,正常的孩子,只要出生后教育得法,都能培养成为非常优秀的孩子。我们

可以这样认为,早期教育奠定了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老卡尔〃威特有个观点:“人如同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了他一生的雏形”,“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的能力实现就越少”,“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取决于天赋的大小,关键决定于他或她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他对小卡尔的教育,正是抓住了孩子婴幼儿期最佳教育时机。为保证剩下一个身心健康的还在甚至在妻子还未怀孕之时,“就开始注意自己的精神和体质。正是由于他采用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恰当的教育方法,才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教育好孩子是每个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说,并不是认为我们的父母没有尽到责任,而是说父母的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孩子的营养饮食、头疼脑热、兴趣爱好,我们往往都会无微不至,尽量满足,但怎样教育孩子,让自己的孩子身体、智力、性格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却往往有些力不从心或不尽人意:自己亲自带,要工作,要娱乐,没有时间;请保姆,又觉得不放心;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往往是只管得了孩子的生活,却管不了孩子的教育。老卡尔〃威特教育还在的目标非常明确,“只想把儿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才挖空自己仅有的一点智慧”,“竭尽全力使自己的孩子坚强有力,使他顺顺当当地成长,尽情地享受生活的乐趣”,“使他尽量具备人性的美德和健康的体魄”,“从孩子出生那天起,父母就必须担起教育者的重担”。正因为目标明确,职责所在,他(包括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总是想方设法、亲力亲为,从饮食起居,从行为习惯,从心理素质,从品行修养,从知识能力,都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全面发展。教育孩子就是他至高无上的责任,处处在意,时时留心。

第三,在教育好孩子的同时,父母亲必须当好表率。他认为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行为,对孩子啊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的言谈举止,行为作风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孩子”。老卡尔〃威特是一个叫洛赫的小村庄的神职人员,为人谦和,品行很好,知识丰富。小卡尔9岁之前的教育,基本上是靠他自己完成的。他的妻子勤劳善良,知书达理,用他自己的话说“我选择了一个合格的女人为妻”,“母亲的工作不能由旁人代替,孩子的教育必须由母亲承担”。夫妻二人在对小卡尔的教育上能够相互理解,达成一致,要求儿子做到得事情,夫妻二人首先做到,率先垂范,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第四,教育孩子必须考虑到孩子的天性,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富有成效。他强调应该对孩子严格管教,“但不能因为他们不懂事就不尊重他们”,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坚持将自己放在与儿子平等的地位上”,绝不使用填鸭式的教育,采用的教育方式,“首先唤起儿子的兴趣,然后再适应其兴趣进行恰到好处的教育”。强调利用讲故事、做游戏等孩子感兴趣、易接受的方式去教育引导孩子,注意锻炼孩子的心里素质以

及独立思考和行事的能力,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直善良的品性。他对品德教育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议论:“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

此外,这本书还有一个可读之处就在于它不是那种理论性很强的教育学著作,而是把教育儿子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娓娓道来,通俗易懂,很容易接受和效仿。当然,书中阐述的教育方法还有很多,对我们教育孩子都有很好的启示。《哈佛女孩刘亦婷》作者曾这样评价该书:刘亦婷被几所世界名校看中的优秀素质,就是用该书中的方法打下的基础。《卡尔〃威特的教育》值得一读,我相信每一位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都会从中受益,并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第三篇:奠定学生一生幸福的基础(崔峦)

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崔 峦

阅读对于人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美国研究阅读的专家吉姆·崔利斯说过: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的夫人芭芭拉·布什说:给孩子读书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它是送给孩子终生享用的最佳礼物。英国科学家培根说: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总之,人都能从阅读中学习,获得乐趣,变得越来越聪明,变得越来越有品位,从读书中获得幸福的人生。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哪些素养?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主持的“促进国际阅读素养研究”认为,一个人的阅读素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理解和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二是从阅读中构建意义;三是能从阅读中学习;四是积极投入,有阅读的兴趣。那么,结合我国的实际,我认为阅读教学一是要培养阅读的兴趣,这是阅读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三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的方法;四是要养成阅读的习惯。一个学生有了持久的阅读兴趣,逐渐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的方法,就会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就会养成阅读的习惯,这样才能从阅读中建构意义、建构知识,最终学会学习。

在我看来,阅读教学的走向有这么几点:①阅读的策略化。进一步研究思考怎么使精读教学策略化,就是在以策略为导向的精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用一种整合的观点来统筹“主题学习”。②阅读的课程化。阅读是超越语文的。阅读既包括语文学科,也包括其他学科。要让阅读走进各门学科,体现跨学科的阅读。③阅读课内化。如果把课程标准提倡的课外阅读145万字,完全放到课外,是靠不住的。或者说,从全国范围来看,真正做到课外阅读145万字的学生,少之又少。“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做到了,怎么做到的?就是阅读的课内化,即实现了课内、课外阅读的贯通,在课内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展示、交流。④阅读生活化。阅读即生活。在生活中阅读,在阅读中生活。阅读应该像吃饭、睡觉一样,是每天必做的事情。⑤阅读社会化。不仅要创建书香课堂,还要创建书香校园,进而创建书香家庭,书香社区,最终创建书香社会。如果真的做到以上几点,这项实验就会走得更远。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有明确的总体目标,就是学会读书,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项实验走到今天,已经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这是实验的一个很大的贡献。比如,在实验中,山东省昌邑市奎聚街办中心小学进行自能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总结了自能学习的方法20条。这20条里面有目标、有理念、有方法、有策略。他们提出的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创新、反思的能力,我认为抓住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点。还有山东省临朐县实验一小提出让“主题阅读”成为“主体悦读”的理念和做法。所谓“主体悦读”,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快乐地阅读。安丘市城北小学提出一主、二翼、三线的学习策略。一主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二翼中的一翼是课堂阅读,再一翼是课外实践活动;三线就是学校、家庭、社会联动配合。他们还提出“一日四读”:晨读、课前诵读两分钟、午间自读一刻钟、回家和家人亲子共读。这些学校的成绩,都是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总体目标指导下,因“校”制宜,利用各自的条件,发挥各自的优势所取得的。

在“语文主题学习”实践中,实验教师还开发了一些课型。我曾在山东潍坊实验区听过三位老师的课,她们展示了不同的侧面。赵红老师用一个课时教两篇课文,教学目标定得准,语文训练密度大。在她的课上,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整个教学的组织、掌控和推进。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恰当的指导。特别可贵的是一节课教两篇课文只提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有关《清澈的湖水》一课:“你认为小洁是一个怎样的学生?”从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第二个问题是有关《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你想对小男孩说什么?为什么这样说?”结合课文的句子读一读、谈一谈。第三个问题是拓展部分:“如果小鸟受伤了,野兔受伤了,你会怎么做?”这就是省时高效的奥秘。我们现在看全国的精读教学的课堂,是满堂问,从课文的第一段第一句问到课文的最后一段最后一句。有一位教研员告诉我,一位老师曾在40分钟内问了212个问题,还有什么时间去听说读写?所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整合关键的、重点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最好能提出与课文内容理解、语言学习、写作方法等有密切关联的问题。

韩兴娥老师的课难度很大。她以12个成语的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比如,在语言环境中读成语,让学生加深记忆;让学生读故事、2

猜成语、试着说意思相近的成语,有的学生还说出意思相反的成语;教师给出解释,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学生对成语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她还设计了“成语运用猜一猜”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在运用中来巩固成语。这节课给我一个很深的印象。学生有这么多精彩的回答,非一日之功,靠的是平时的积累。平时韩老师引导学生读得多,对传统文化积累得多,接触得多,所以才能做到厚积薄发、运用自如。

毕英春老师的课用的是教科书里的内容。她用不到两节课的时间,大致完成了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不仅速度快,而且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个效率令人吃惊。在这一个小时里面,教师指导学生学了一篇课文,师生共读了三篇课文。她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比如《少年闰土》的教学,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先谈初步感受,然后再思考回答。学生印象最深的是“月下刺猹”这一段。在此过程中,教师渗透一些学习的方法,我强调的以策略为指导的阅读教学就是这个意思。如,月下刺猹,用了词语比较法“捏”和“握”来感受人物形象,进而又通过看图听朗读配音的方法让人物形象立体化,接着学生练习背诵,使闰土的形象活在记忆之中印在脑子中。老师一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下一个重点是“雪地捕鸟”,老师请一个男生来介绍、表演捕鸟的方法,而且该学生和下面的同学互动,求得准确的理解,来体会闰土的能干。接下来又抓一个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应该说这篇课文该抓的都抓了,该练的也都练了,还渗透了学法的指导。最后,老师让孩子用学第一篇的方法,举一反三,来引导学生自学第二、三篇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一面》,用学案来引导学生自学。毕老师设计的学案要求学生做四件事,其中第一件事是: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想一想,这篇课文回忆了伯父生前的哪四件事?并概括出小标题。这是培养分析概括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阅读能力。我认为毕老师这点抓得很对、很好。

我欣喜地看到,“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舞台,使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探索语文教学的路子。在实验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反过来,他们也丰富了实验的内容,使实验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景象。

总之,我们要通过这项实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掌握语文学习的方 3

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丰富学生语言学习的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进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的潜力。可以说,做好这项实验能够为学生学习语文打好基础,也为他们学习各门知识打好基础,为他们一生的发展、一生的幸福打好基础。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第四篇:] 「转」学习国学经典奠定孩子一生基础

一、情商:幼年诵经,奠定人文人格基础

1、教育观对比

(1)为自己学:

个案1:曾听一位朋友说,他的小儿子一从幼儿园回家,就忙着做数学题;根据汉语拼音读一篇中文小短文。

这位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为何这么爱学习?他说:“我才不想下农村去养鸡呢,那么臭!”这位朋友曾带小儿子到农村去,指着在农村劳动的人说:“你若不好好学习,就是那个下场!”

(2)为“给予”学:

个案2: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是犹太人的后裔,他把自己580亿美元的财产,捐给了慈善基金。

犹太人教育观:完整的人应该是关心体贴他人、懂得“给予”的人。“给予”是人应有的生活方式。学习知识,不是为了自己而学,而是为了“给予”。

犹太人教育法:背经!在孩子刚会说话时,就教他背《圣经》。这是世代不变的教育方法,通过给孩子灌输代表民族最高智慧的经典,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

盖茨7岁时已能熟背3万多字的《圣经》马太福音,其字数相当于六本《老子》字数的总和。

2、机理

一再重复的念唱,即使没有刻意去理解,所读唱之内容,也会烙印在潜意识里,而潜意识的妙用,就是无需经过意志的运作,能直接地、默默地、自然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与行为。盖茨就说,背经,在他后来的生活中,让他深受启发。

我国古人也重视儿童读经,选择古圣贤的智慧精华,如《大学》、《中庸》、《论语》、《孝经》、《三字经》、《千字文》等,并认为,假以时日,读经的人,多少会受到经典的潜移默化、陶冶性情。

现在幼教读的是“小猫叫,小狗叫,开学了,老师好”,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有多少文化根基?“范跑跑”、“学生杀师”、“躲母的博士”等,暴露出的人性的缺失,当和人文教育缺失有关!

3、轮流唱歌给孩子听

犹太人的父母,每天不是经常跟婴儿说话,就是播放音乐给婴儿欣赏,或由父母轮流唱歌给婴儿听。

他们还时常在婴儿的摇篮或床边四周挂许多图画,使婴儿能够经常观看,并且常常更换这些图画,以便刺激他们认知的能力。

新近的脑科学研究证明,艺术不但具有右脑开发的功能,并且能促进大脑皮层对边缘系统(有情绪脑之别称)的调节,提升人的情商。

还有实验研究证实,音乐可以增强儿童的认知系统、感知运动系统和应激-反应系统,提高儿童的记忆力与情绪智力。

2、智商:记忆学习,开发大脑后天潜能

1、学习方式对比

大脑分左右脑,左脑追求记忆和理解,右脑则被称为“图像脑”。

(1)重左脑学习:

个案1中的那位大班小朋友,做数学题,看拼音识字等,都是在用左脑学习。

现在世界上普遍的教育方法是:“先记简单的,再记难的”、“先理解,再记忆”,这种模式是分析性的、成人式的,是把成人的思考方法强加给儿童。因0-6岁是大脑快速发育期,所以学龄一般定在7岁。

我国一些重视早教的父母,生搬硬套地将小学的教育模式拉到幼儿期,就像让小孩挑成人的担子,可能有害大脑发育。

(2)重右脑学习:

犹太人认为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一般从一岁半开始让孩子背诵,即开始有意识的接受“记忆训练”。

背诵,并非是强记硬背,而是像唱歌那样,背诵朗朗上口的音律感强的经典文章。因“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结晶”,孩子在背诵的过程中,在潜意识中贮存了丰富的智慧。

到了三四岁时,开始在私塾里面学习,继续进行“记忆学习”,即“指经读书”,在朗诵过程中,让文字像图画那样,整体性地,自然而然地刻进脑海,轻松地识文断字。

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巴金小时候背熟了《古文观止》等两百多篇散文的选集,他说,当时只能说是似懂非懂,只是将文章储蓄在脑子里面了,慢慢地体会到了它们的好处,慢慢地摸到了文章的调子,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以前日本人的做法也是“素读”——不求理解含义、只照着字面朗读汉籍《论语》、《孟子》等。战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有10个人,他们全都作过“素读”练习。2、机理

0-5岁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这个阶段孩子需要大量的接受各种信息,让散乱的神经细胞,组成神经网络,因此,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讲,“读书识字”不是负担,而是生理需要,而儿童巨大的记忆潜能,也正是大脑快速发育的特征。

犹太小朋友的“指字读”,类似念唱。眼睛看文字,是透过视觉作用来刺激右脑;而念唱的旋律,也启动了右脑。右脑的认知方式是照相似的接受信息,是把信息作为图画整体识别和记忆,这种不求理解的记忆方法,就是右脑教育法。

右脑记忆力惊人,因此“背诵记忆”,是儿童最自然的学习方式。

研究表明,3岁是整体识别和自然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这时的儿童擅长记复杂的东西,擅长不加理解地死记硬背。

3岁后形象记忆的效率逐渐降低,错过这一时期就会错过人生的最佳记忆期。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同时又具有写意性,每一个字像一幅画,最适合幼儿朗诵学习,若错过了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学习同样内容,则要多花6至7倍的时间。

3、开启智慧来自于提问

个案:一位留学生介绍:房东利娅见小儿子拉米尔从幼儿园回到家,立刻问:“今天你提问了吗?”拉米尔连连点头。“那么,你都问了些什么呢?”拉米尔复述他一天中所提的问题:为什么树叶有红的也有绿的?为什么有的蚂蚁会有翅膀?为什么牛奶不能换你的饼干„„我略数了数,这小家伙一天问了二三十个问题。利娅满意地点了点头。利娅告诉我,“几乎每个犹太家庭的孩子,都是在提问中长大的。因为智慧,恰恰就来自于提问!”

犹太人家的孩子4岁时就要开始完全的思考行为。那时候,大人会告诉孩子们,世上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不要拘泥于一个想法,因为还有很多其他的思考方式。

三、财商:挣钱,并不仅仅是大人的事

1、金钱观对比

(1)再穷不能穷孩子

个案:杭州飙车案中的肇事者胡斌的父母,早年做生意,没有顾得上更多地照顾孩子,有钱了,想用钱来弥补自己对孩子的歉疚,他想要什么都予以满足。这种做法,在我国富裕家庭中很普遍。

中国父母的观点是,“再穷不能穷孩子”。上海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少年儿童都有零花钱,而九成以上的孩子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

(2)再富不能富孩子

个案: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表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宁愿将钱捐献给社会,也不愿多给孩子。

2、财商要自小培养

犹太人是如何培养孩子财商的?

(1)理念1:培养孩子延后享受的理念。

所谓延后享受,就是指“延期满足自己的欲望,以追求自己未来更大的回报”。

犹太人常这样对小孩子说:“如果你喜欢玩,就需要去赚取你的自由时间,这需要良好的教育和学业成绩。然后你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赚到很多钱,等赚到钱以后,你可以玩更长的时间,玩更昂贵的玩具。如果你搞错了顺序,整个系统就不会正常工作,你就只能玩很短的时间,最后的结果是,你拥有一些容易坏掉的便宜玩具,然后你一辈子就得更努力地工作,没有玩具,没有快乐。”

(2)理念2:自小学会挣钱

个案:一位到以色列的单身母亲,一开始秉承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送孩子到学校读书后,自己去卖春卷。孩子放学后,聚到春卷摊,母亲停止营业,在小炉子上给他们下馄饨下面条。有一天,邻居过来训斥老大:“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你应该学会去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在这里看着你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邻居还转过头训斥母亲:“不要把那种落后的中国式教育带到以色列来,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合格的母亲!”

母亲当时很生气,但孩子们因受同学的影响,很快从只会黏着母亲撒娇的孩子,变成了精明的小犹太商人。大儿子在同学中开“中国美食文化课”,之后,在同学中批发春卷,一年以后,老大已经赚到了超过2000谢克尔(折合人民币4000多元);老二以他14岁的年龄和文笔,在报纸上开设了自己的专栏,专门介绍上海的风土人情,每月挣80谢克尔;老三是女孩子,学会了煮茶和做点心,两个哥哥都很喜欢。不过,这些点心不是免费的,两个哥哥需要支付点心费用。

犹太人从来不觉得赚钱,是一个需要到达一定年龄才能开展的活动,他们始终觉得“赚钱从娃娃抓起”,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第一阶段:犹太人会送股票给刚满周岁的小孩;当孩子还在牙牙学语时,父母就会教他们辨认硬币和纸钞,让他们体会“金钱可以购买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

第二阶段:有了对金钱的初步概念和兴趣后,犹太父母接着的理财教育,是加深“钱能换物”的理财观念。在犹太家庭里,孩子们没有免费的食物和照顾,任何东西都是有价格的,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赚钱(如帮家里洗碗、帮邻居修草坪)等,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一切;在青春期后,会告诉孩子“钱是怎么靠诚信和智慧赚来的”,还会训练他们看穿广告假象的能力,并且学习执行开销计划,甚至练习如何善用手中的每一分钱,赚取更多的金钱。

以一个犹太家庭为例:父亲分发少得可怜的零用钱给孩子。他定的规则是:七八岁的小孩每周30美分,11-12岁每周1美元,12岁以上每周3美元。使用零用钱时,须经父母亲核可,并要诚实记录每天的账目支出。如果理财方式得当,能让父亲满意的话,下周的零用钱即调涨10美元。

除了给予极有限的零用钱外,这位犹太父亲还要求子女们事先做出预算并记清每一笔支出的用途,待下次领钱时交由他来检查。

这就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家庭教育法。

孩子因为自小接受了系统的“财商教育”,所以成年后,能迅速地找到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平衡点,适应商品社会的要求,逐步实现个人事业和生活的理想,并获得成功。

第五篇: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 徐梓教授

西方有位学者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谁都希望自己幸福,可谁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无庸置疑的是,我们都认可童年对于人一生幸福的重要性。对人的一生而言,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么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呢?我们在众多的教育内容中提倡国学经典教育,这是因为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国学经典教育是最有价值、最优质的教育,是奠定他一生幸福的根本。

·国学经典教育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对立物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狭隘地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从事特定的职业做准备。它试图通过早年的学校教育,使受教育者一劳永逸地学得终身受用的知识和技能。然而,过早的专业学习、过细的专业划分,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不仅如此,由于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甚至是比较长的时间。当学生经过数年学校教育,学成单一的技能毕业时才空缺,也许已经由于转岗或在职塔训等其他途径而得到补充。而仅仅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既缺乏较高的综合素质,也没有其他技能,势必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

通识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某种特定的技能,:也不是为受教育者谋求某种职业而做准备。它的目的不是获得具体有用的知识,而是要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它不在于叫人思考什么,而在于叫人如何思考。它精心设置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科学原则和方法在内的一系列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对真、善、美的崇敬之心,旨在唤起学生对一切伟大、深邃、美丽事物的敏感和惊奇,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人类在探寻知识过程中思考的重大课题和运用的基本原则。因此,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西方通识教育的最基本形式。西方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西方文明”和“经典研读”两大门类。一些具体的课程,都是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来的。

我国的通识教育,也有必要以中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经典为核心,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三百千千”、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为主要学习内容。学习国学经典,也就是在与我们的“先圣先贤”对话和交流,在一步步地楔进我们的历史和传统。通过国学经典教育,可以亲近我们的祖先,领会他们的旨趣,把握他们的神髓,形成恢弘的历史意识,从而能对各种事务应付裕如。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作为家长,不能简单快捷地给予孩子多少“黄金”,而是要花费必要的时间和耐心,让孩子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接受通识教育,学会“点金术”,从而令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

·国学经典教育是博雅教育

香港岭南大学前任校长陈坤耀曾解释博雅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教导人“学识广博,生活高雅”。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则是博雅教育的另一种表达。“博雅”一词由“博”、“雅”两个单字组成,分别说的是知识和为人两个方面:“博”就是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雅”就是要德行完美,气质优雅,摆脱庸俗,走向卓越。

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与自己的传统如此决绝。近一个世纪以来,主流意识对于我们祖先的传统和文化一直持鄙薄、仇视和批判的立场。很多人之所以会狠心的用手割断自己的“脐带”,挖掉自己的“心”,(许嘉璐先生语),大抵是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不了解传统,基于从众的心理,人云亦云;一方面是因为近代以来国力不振,国势衰颓,传统文化被当作了替罪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认为国学经典内容没有实际用处。在是否有用,特别是这种用处能否看得见作为评判尺度的前提下,国学经典的学习才长期处于被忽视、被轻贱的尴尬境地。

实际上,在西方教育中,一直存在着和中国古典教育在具体内容上不同,但精神实质相一致的博雅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度古典文化修养的传统精英,其核心内容是经典文本研读、古典语言训练和古典文化熏染。英语绅士有句名言:虽然希腊文、拉丁文对于管理印度殖民地毫无用处,但只有精通希腊文、拉丁文的人,才能统治印度。在古代中国,虽然《四书》、《五经》和八股文没有提供治国经邦的具体策略,但它们却是训练治国之术的有效手段。只有精通《四书》、《五经》和擅长写作八股文的人,才可能以此打开科举之门,参与国家管理。

知识和道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学经典所代表的传统学问,更是具有极为厚重的伦理色彩,所谓“学优者德厚,学浅者德薄”。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不仅是增进知识的过程,不仅是“把知识消化于生命,转化为生命所具有的德性”的过程,而且具有熏陶气质、变化性情、提高涵养的意义。国学经典教育不仅培养文义通晓、才华擅长、经书熟习、学问通彻的博学之士,更是要培养行谊谨厚、立品端正、品行端方、敦品励行的谦谦君子,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既博又雅。

·国学经典教育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提出来后,得到举国上下的广泛认同,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很多人简单的把素质教育等同于撇开教材的学习,开设琴棋书画等培训班,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素质教育就这样被曲解成了技能的培养。

那么,何谓“素质”呢?素质是指人或事物根本性的结构,具有基础或前提的意义,并蕴含着无限发展的可能。“素”有白色的、空无的、本来的、最初的意思:“质”则有形体、根本、质地的意思。所谓素质,实际上指的是可为各种具体技能提供依托和基础,又潜藏着发展的动力,并且能够突破局限,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统一体,并不断完善和优化素质结构的活动和过程。

只有触及人的素质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打一个比方,素质好比一块土地,而各种技能,不过是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庄稼。土地为庄稼的生长提供了依托和基础,使得种子所具有的发芽、生根、开花、结实的潜能得以实现。素质教育,好比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工作。下下棋、弹弹琴,乃至学校绘画、唱歌和跳舞,不过是在素质的沃土上栽种一些花草,而并不是根本地改良土地;不过是在素质的模板上增加一些案图,而并不是改善这模板的结构。说到底,学习具体技能师仅仅着眼于“器”、“用”、“末”的问题,而不是着眼于“道”、“体”、“本”的问题,都并没有抓住问题的症结和关键。

国学经典教育不仅与素质教育具有一致的指向,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不二法门。表面上看,国学经典教育不直接养成某种技能,是一种“无用术”,但它实际上是从更深厚和高远的层面做好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完善素质的工作,是一种源于根本、专注根本、为着根本的教育。

浸润在国学经典中,能感受和体味经典世界所蕴含的古人的思索,从而获得智慧和力量。所以,国学经典是锻炼思维能力的工具,具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意义。正如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指出的那样,“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国学经典教育对于提高人文素养也具有任何教育内容所难以比拟的作用。

·国学经典教育是人文教育

教育以人为对象,本来是人的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是要将人从不成熟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带到更自觉、更理想、更圆满的境地。所谓人文教育,就是为了促进人性境界的提升,为了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人文教育主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丰富、健康的人性,使教育的对象不只是学得表浅的知识,而且通晓支撑这些知识的文化意蕴;人文教育不是要培养没有灵魂的专家,而是要造就具有文化修养的个体。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学经典已经深植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里,流淌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经典是连接我们和历史传统之间的一座桥梁,缺乏经典教育,我们就无法踏上回到自己精神家园的道路,只能成为文化上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学习国学经典,实质上就是走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感受这个家园的温馨,参加这个家园的建设,形成对他的情感皈依。接受经典教育的过程,也就是把自己生命的根须,扎根于丰厚的传统文化的过程;就是把自己从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变成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的过程。我们倡导国学经典教育,是基于传统经典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真切体认,是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的尊重和发扬,是我们承认自己成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并且现在也不想割断这种亲缘关系的深情回顾。

总之,国学经典教育是实施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只有学习国学经典,才能砥砺我们的品行、健全我们的人格,使我们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只有学习国学经典,才能植根于民族传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使我们成长为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

下载为了孩子的幸福一生奠定基础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了孩子的幸福一生奠定基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切为了孩子的幸福

    一切为了孩子的幸福教育活动背景: 生命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当今由于社会、家庭、自身......

    怎么协助孩子一生幸福

    怎么协助孩子一生幸福、快乐 2015-03-06谭根林首页 字号:小中大 内容提要:人生的目标是幸福、快乐。幸福、快乐有两个支撑系统,一个是人的能力系统,一个是人的价值系统。本文以......

    学播音主持为孩子发展奠定基础

    学播音主持为孩子发展奠定基础 来源:青少儿播音主持考级网 在当今社会,人才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单一的智力比拼了,其核心已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对决。为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家庭、学校、......

    为了孩子的明天_为了家庭的幸福

    为了孩子的明天 为了家庭的幸福 孩子——我们的骄傲 1、部分学生还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表现在:学习环境的不适应;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学校班级管理的不适应;课程内容的不适......

    三件法宝 给孩子一生幸福

    让孩子一生幸福的三件法宝 想让孩子的一生追求什么? 快乐、幸福和健康,而不是金钱,对吗?。 金钱的多少和幸福并不是正相关的。那为什么还要工作? 工作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充足......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读后感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读后感 刘彦芳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是一部以全面提升中国家庭教育水平和培养孩子综合素质为目标,从赏识,呵护孩子的梦想,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

    培养良好习惯奠定幸福人生

    培养良好习惯奠定幸福人生 枣阳市第三实验小学 陈善荣伟人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要培养好习惯。多年来,枣阳市第三实验小学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

    学习传统文化,奠定幸福人生

    学习传统文化,开创幸福人生 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李全摘要:2013年,央视《百姓心声》栏目记者提着话筒满大街的追问:你幸福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思。2012年,联合国对156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