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学案5篇

时间:2019-05-15 02:5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学案》。

第一篇: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学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

九年级 主备课人: 审稿:九年级化学备课组 课型:新授课 时间: 班级: 姓名: 预习案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是由 和核外 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的。

2、核外电子排布特点:

(1)、各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 个;

(2)、最外层不超过 个(除第一层不超过 个);(3)、能量低的优 排满,依次再排能量逐步升 的电子层里。

3、原子结构与元素的分类和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1)金属元素:最外层一般少于 个电子,易 去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2)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 或 4个电子,易 到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3)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 个电子(除氦 个),称稳定结构,化学性质不活泼。

行课案

学习目标:

1.会说出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会指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重点、难点:

重点: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的排布 难点:1.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2.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 和核外带负电的

构成的。

而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

在原子核中,质子带 电,中子 电。在原子中:

(1)核电荷数 == ==(2)原子核带 电荷数 == 核外电子带 电荷数(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特点: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这种分层运动也叫。

1、核外电子排布特点:

(1)、各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 个;(2)、最外层不超过 个(除第一层不超过 个);

(3)、能量低的优 排满,依次再排能量逐步升 的电子层里。

2、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3、原子结构与元素的分类和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1)金属元素:最外层一般少于 个电子,易 去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2)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 或 4个电子,易 到电 子,化学性质活泼。

(3)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 个电子(除氦 个),称稳定结构,化学性质不活泼。

【结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 有着密切关系。

检测案

1.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

A、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 D、电子数 2.原子核(普通的氢除外)是()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能再分

3.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A、中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原子质量

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A、原子 B、分子 C、电子 D、原子核 5.构成氧原子的微粒有()A、8个质子,8个中子,16个电子 B、8个质子,8个电子 C、8个质子,8个中子,8个电子 D、8个原子核,8个中子 6.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是不可以再分的最小微粒 C、任何原子其体积和质量都相等 D、原子的质量与体积比分子小

7.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B、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8.原子核外有19个电子的某种原子,假如它失去一个电子后,剩余部分()A、不显电性 B、显正电性 C、显负电性 D、无法确定 9.化学反应前后必定改变的是()

A、原子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质量 D、原子的数目

10.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核内质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1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代表原子的是

()

1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13.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稳定结构但不是原子的是()

14.下列各组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对元素是

()

反思与补充:

第二篇: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的性质

【学习目标】

知道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了解氧气的主要化学性质,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能准确描述磷、木炭、硫、铁丝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问题与讨论)(1)假如你去攀登喜马拉雅山,你将准备哪些必用品?为什么? 2氧气

(1)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从它的色、态、味等角度去描述(2)下列事实说明了什么? 鱼能在水中生活 学生阅读教材P34页第一段话,完成下列内容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 色、味的气体。

(2)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比空气的密度。

(3)氧气 溶于水。

(4)在降低到一定温度时,氧气会变为 色的液体和 色雪化状的固体,讨论1: 如何证明一瓶气体是氧气?

方法是 ;现象是 ;结论是

(二)化学性质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能使燃着的木条,这说明氧气能,能和多种物质发生反应。1 演示“硫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1)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 的 色火焰,而在纯氧气中剧烈燃烧时发出 的 色火焰。都放出,都生成一种带有 气味的气体。它们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但原理一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2)燃烧匙中硫开始燃烧时的状态是(填“固态或液态”)。(3)实验开始时先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2演示“木炭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1)现象:木炭在空气中只能被烧,而在纯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 光,都放出,都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它们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但原理一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演示“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1)现象:铁丝在空气中 燃烧,而在纯氧气中 燃烧,火星

生成一种 固体,热量。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2)实验成功的关键:① ②

③ ④

小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 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在高温时它能与磷、硫、铁丝和木炭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三)氧气的用途

讨论: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① ② ③ ④

【课堂检测】

1、在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燃烧匙中的红磷能否用木炭、硫和蜡烛代替?(填“能或不能”下同),理由是 ;

燃烧匙中的红磷能否用细铁丝代替?,理由是。

2、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其作用是 ;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时要在集气瓶底部也放少量水,其作用是 ③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时集气瓶底部也放少量水,其作用是

3、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下图所示,关于这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放出热量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产生蓝紫色火焰D.都生成一种气体

4、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里燃烧的是()A、氮气 B、木炭 C、红磷 D、铁

5、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D.蜡烛燃烧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8、集气瓶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教(学)后反思:

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导学案——第二课时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

备课学校 香口中学

【学习目标】

1、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2、认识化合反应的基本特征。

3、巩固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过程】

学生对教材35页“讨论” 通过分析归纳:

(1)化合反应是指

; 其特点是。

(2)氧化反应是指。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

,说明它具有 性。

(3)剧烈氧化(燃烧)和缓慢氧化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联系

在生活中,缓慢氧化的例子很多,如、、、、等。

【巩固与提高】

1、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2、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供给呼吸

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具有可燃性

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C.燃料燃烧一般离不开氧 D.氧气可用于食品保鲜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空气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属于缓慢氧化的变化是

A.木炭燃烧 B.食物腐败

C.蜡烛燃烧 D.汽油燃烧

5、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6、下列关于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7、下列针对说法解释错误的是„„„„„„„„„„()A.氧气助燃——焊接金属 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C.氮气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D 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立即熄灭——二氧化碳

8、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成分里的氧气,应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A.细铁丝 B.红磷 C.硫粉 D.木炭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D.硫酸铜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10、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属于可燃物 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则它属于空气污染物

11、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所属反应类型”,描述正确的是()A 铁丝-----火星四射---------化合反应

B 硫---------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氧化反应 C 蜡烛-------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化合反应 D 磷------产生大量白雾-----------氧化反应

12、在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及实验完毕洗涤试管时,有多种不当的操作会引起试管破裂,请举两种:、。

13、由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放瓶塞的操作方法可知,生活中喝茶,茶杯盖应 放在桌子上才更卫生些。

14、根据①颜色②状态③气味④味道⑤硬度;直接鉴别下列各组物质,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1)白酒和白醋(2)食盐和白糖(3)铁丝和铜丝。

教(学)后反思: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化学全套学案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_解析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知识网络】 课题1

金属材料 【考点透视】

一、考纲指要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2.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

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二、命题落点

1.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金属材料、合金等重要概念,知道合金的组成、主要性能和应用,如例1。

2.依据金属的变化和应用,来推测金属(或合金)所具备的性质,如例2。3.结合金属或合金的性质(特性),综合多种因素,考虑在特定场合下选择和判断使用何种金属材料,如例3。

【典例精析】

例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 B.金属在常温下大多是固态 C.物质的用途完全由其性质决定,与其它因素无关 D.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制成的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大家对于合金、金属材料等概念的记忆情况,同时需要理解物质的用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物质的性质所决定的,但性质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需要考虑价

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知道个别金属并不是固体(如汞)。逐一分析四个选项不难看出,A、B、D 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只有C 是错误的。

答案:C。

例2.填空:⑴薄铁板、细铁丝稍用力就可以弯成各种形状,这一现象说明铁具有 性质。

⑵油罐下面常有一条拖地铁链,在高层建筑的顶端都装有铁制的避雷针,这是应用了铁的 性质。

⑶铁锅可用来烧水、炒菜,这是利用了铁的 性质。

⑷铁块可变成很细的铁丝,这说明铁有 性;铁块也可以变成很薄的铁片,这说明铁有 性。

解析:根据变化和用途来推测物质的性质,这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样,我们也可以依据性质来判断物质能够发生的变化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薄铁板、细铁丝稍用力就可以弯成各种形状,这就说明铁的质地比较柔软;铁的导电、导热性是我们早已熟悉的事实,根据这一性质,可将铁作为电的导体,也可用铁制品作为加热的容器;铁块可变成很细的铁丝,这说明铁是具有延性的,而铁块可以变成很薄的铁片,这就说明铁具有较好的展性,两种合起来可以谓之延展性。

例3.在我们日常生活接触的物质中:香烟内包烟纸上的金属是,热水瓶胆壁上的金属是,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是。

解析:这是一道根据需要(用途)来选择和确定物质的题目。如例1所述,虽然物质的用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选择所决定的,但性质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需要我们综合进行考虑。在目前的社会状况下,用在香烟内包烟纸上的金属是铝,热水瓶胆壁上是镀上去的一层银,能在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也只能是在常温下唯一可以呈液态的金属汞了。

【常见误区】

1.认为合金都是由金属组成的。事实上,凡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者非金属而得到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都是合金。需要说明,尽管合金的许多性能都优于纯金属,但并不是说其所有性能都比纯金属要好。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使用纯金属或合金。

2.“性质决定用途”,这一传统的说法正在受到挑战。我们不能完全依据物质的性质来确定物质的应用,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使物质的应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价值,如例

1、例4。

3.以为金属材料都是由金属单质制成的。实际上,很多的金属材料都是应用了该金属的合金,合金具有较纯金属更广阔的应用范围。

【基础演练】

1.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金一定是金属单质而不是化合物 B.合金的所有性质和性能都比纯金属好 C.合金也是金属材料 D.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而成的

2.铜的下列用途中,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制火锅 B .塑造铜像 C .制造电线 D .制硫酸铜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钢铁生锈 B .食物腐败 C .铜丝弯曲 D .白磷自燃

4.工业生产中常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合,冷凝后

便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请根据下表数

A.Fe —Cu 合金 B.Cu —Al 合金 C.Al —Na 合金 D.Cu —Na 合金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的密度比铁大,用铅做菜刀、锤子比铁更好 B.银的导电性比铜好,所以通常可用银制作电线 C.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来制造人造骨 D.焊锡和铝熔点都较低,都可用于焊接各种金属

6.从右栏的选项中选择适当项目(写序号)填入左边各小题的空格中 ⑴ 青铜 a.不易生锈的铁合金 ⑵ 不锈钢 b.会生锈

⑶ 硬铝 c.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 ⑷ 铁 d.质轻、强度高 7.下列金属制品分别利用了金属或合金的哪些性质?(1)不锈钢炊具

(2)自行车车架(3)铜质导线(4)铝合金门窗

8.有些寺院里的佛像和牌匾上的大字是用“镏金”(即将非常薄的金箔,利用物理方法贴在被饰物体的表面)工艺制作的,你知道这项技术是利用了金的哪些性质吗?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考点透视】

一、考纲指要

1.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记住金属活动性顺序,能根据金属活动性的不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掌握置换反应的特点,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二、命题落点

1.以书写化学方程式等形式,综合考查铁的化学性质,如例

1、例4。2.以多种形式考查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记忆、理解与应用。如例

2、例4。3.结合溶液中的置换反应,考查大家的分析、判断及理化综合能力。如例3。

【典例精析】

例1.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以铁为研究对象,仿照图中实例在框图处填写物质的化学式(所填写的反应物不属同一类别的物质,生成物必须填写铁的化合物)

(2)实验室中要除去细碎铜屑中的少量铁屑,请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将其除去。(只用简单的原理描述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铁的性质。作为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单质,铁能够和氧气等非金属单质、稀酸及某些盐溶液发生反应。

应当注意的是,铁参与的置换反应都生成亚铁盐,如铁与稀硫酸的反应是:Fe +H 2SO 4 =FeSO 4 +H 2↑。

在解答第1问时必须按照题后括号内的要求,紧密结合物质分类的知识加以填空。铁和铜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上都有着较大的区别,运用这些性质上的差异,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将二者加以分离或把作为杂质的其中一种物质除去。必须注意,除杂和分离无论在目的还是在方法步骤上都有着一定的区别,除杂只需把杂质除掉即可,而分离则需要保证各成分保持其原来的数量和性质。

答案:(1)HCl ;FeCl 2 ;CuSO 4 ;FeSO 4(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2)物理方法:用一块磁铁把铜屑中少量的铁屑吸引出来。化学方法:用盐酸或稀硫酸酸洗后过滤。

例2.为验证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A.铜、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镁溶液 B.铁、铜、氯化镁溶液

C.镁、氯化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 D.铁、硫酸铜溶液、氯化镁溶液

分析:不同金属的活动性是不相同的。通常来说,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二:一是看金属与稀酸是否发生反应及反应的快慢程度,能与稀酸反应的金属一

定比不能与酸反应的金属活泼,与酸反应剧烈的金属较与酸反应不剧烈的金属活泼性要强;二是利用一种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是否能够发生反应,如果该金属能将另一种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其活动性就比另一种金属强。因此,要验证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应当是铁、硫酸铜溶液、氯化镁溶液。

答案:D。

例3.将一个塑料小球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小球漂浮于液面,将足量的铁粉投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观察到铁粉表面有 色物质析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塑料小球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跟原来相比(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解析:这是一道理化综合应用题。首先,由于铁的金属活动性排在铜的前面,所以它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生成红色的铜,同时溶液颜色也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其次,由于生成的硫酸亚铁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因而形成的溶液的密度小于原溶液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塑料小球所受浮力将会变小,故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跟原来相比变大了。

答案:红;Fe + CuSO4 = FeSO4 + Cu;变大

例4:铁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铁制成铁合金可以改善金属的机械性能 B .可用铁桶配制及储存农药波尔多液 C .用铁锅炒茶可使其中增加微量元素

D .铁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备亚铁盐

解析:铁及其化合物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原材料。本题的目的是考查铁的性质。结合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纯铁质软,而其合金的的硬度较大,这就使铁的性能得到了改善;由于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从而使波尔多液失效,所以我们不能用铁桶来配制和盛放波尔多液;在用铁锅炒茶的过程中,由于机械摩擦力的作用会使一些铁的微小颗粒混入茶中,增加了铁这一微量元素的含量;铁与稀盐

酸、稀硫酸反应分别生成氯化亚铁和硫酸亚铁,在这两种物质中,铁都显+2价,它们都属于亚铁盐。

答案:B。【常见误区】

1.认为凡是排在前面的金属都能把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实际上,某些活动性很强的金属(如钾、钙、钠等)在投入到盐的溶液中时,将首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整个反应是一系列的综合反应,较为复杂。

2.不注意总结规律,死记硬背。如铁所参加的置换反应都生成亚铁盐,知道了这一规律,在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时就不至于发生错误了。再如,金属的活动性越弱,它就越容易以单质的形态在自然界中存在,如金。

3.误将结论当作现象。如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应当是铁的表面有红色的固体覆盖,有的同学就说成是铁的表面有铜生成。

【基础演练】

1.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铁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用铁锅炒菜可使食物中增加微量铁元素

2.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则是近百年的事。

与这个先后顺序有关的是()

① 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顺序;③金属的导电性;④ 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

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②④

3.将足量铁粉投入到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则在滤液中含有的物

质是()

A.硫酸铁 B.硫酸铜 C.硫酸 D.硫酸亚铁

4.甲、乙、丙三种不同的金属,用甲制容器可盛放稀硫酸,灼热的乙在空气中不燃烧,而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丙需保存在煤油中以防止氧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5.下列化合物能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直接制取的是()A .FeCl 3 B .ZnCl 2 C .CuCl 2 D .CuSO 4 6.小刚要验证镁、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他通过实验观察到镁与盐酸反应比铁与盐酸反

应,说明。如果要验证铜与镁、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还须补做的实验是。7.镁、铁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较广泛的用途。如:

(1)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来制造镁闪光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中常含有微量颗粒细小的还原性铁粉,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后转化为氯化亚铁,从而起到补血的作用,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兴趣小组对三种金属Mg、Ti(钛、Cu 的金属活动性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a :Ti 金属活动性比Mg 强; b :Mg 金属活动性比Cu 强

查阅资料:在相同条件下,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速度越快,则该金属活动性越强。实验设计: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观察现象。回答:

(1)三种金属中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布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A .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 B .使表面不平整,易反应 C .使表面光亮,易观察现象 D .使温度相同,易反应

9.为了测定某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利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中误差忽略不计):

(1)从上表数据分析,当所取合金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比 时,表明合金中的锌与稀硫酸中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防护 【考点透视】

一、考纲指要

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知道金属资源的

现状和保护措施。

2.认识铁生锈的危害,知道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和水直接接触;记住几种有效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3.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二、命题落点

1.结合对铁生锈的因素的思考,通过探究等形式来分析、判断其他一些“生锈”的条件,并由此交流防止“生锈”的方法和措施,如例2。

2.以选择或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对于金属资源的现状、合理开发与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3.考查金属腐蚀的危害及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如例1。

4.根据铁与稀硫酸、硫酸铜等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结合溶液的质量分数,综合计算有关物质的质量或质量分数,如例3。

5.有关根据铁的冶炼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的不纯物质参加反应的计算。【典例精析】

例1.(2005年·锦州市)家庭生活中下列做法不能防止菜刀生锈的是()A.菜刀使用完后,用水洗净,并擦干 B.久置不用时在菜刀表面涂一层食用油 C.把菜刀存放在潮湿的地方 D.用不锈钢菜刀取代普通菜刀

解析:厨房菜刀生锈是常见的事情,如何防止或减少菜刀的生锈是人们常提的问题。通过学习化学知识我们知道,铁的生锈是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的,如潮湿的环境就会给铁生锈创造有利的机会,所以想方设法隔绝水与菜刀的接触(如选项A、B)即可防止菜刀生锈。当然,如果能改变菜刀的制作材料(实际是改变了其内部结构)如选项D 也可以防止其生锈。

答案:C。

例2.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发现问题:小丽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小茜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小玲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好象生了“锈”一般。

提出问题: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收集证据:(1)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

(2)查阅有关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Cu 2(OH)2CO 3(俗称铜绿);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3)实验探究: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

由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水、、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得出结论:经过交流讨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有关外,还可能都与(填物质名称)有关。

(4)反思与应用:利用所得结论进行填空: ①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 ;

②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探究性试题,这类试题是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的“亮点”,几乎每套试题中都涉及到了这种试题。该题以三位同学所发现的“生锈”现象为切入点,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反思与应用,告诉大家解决类似问题的具体操作方法及程序,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同学们进行解答。该题中的“反思与应用”所设问题是两个开放性试题,大家必须通过发散性思维,综合所学知识与该类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解决方法,才能得出准确、合理的答案。

答案:(1)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3)氧气(或O 2)、二氧化碳(或CO 2);氧气、二氧化碳;(4)①保持金属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或表面镀上保护膜等);②将食品进行真空包装等。

例3.(2005年·临沂市)我国劳动人民在很早以前就能冶铸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可用来制造机器零件、仪表及日用品等。某同学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进了如下实验:称取8g 该黄铜样品(已加工成粉末),放入一试管,然后向试管中逐滴滴入未知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恰好无气体放出为止,测得产生气体0.1g。

(1)通过计算求出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若想求出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你认为还需测出哪些数据? 解析:本题是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综合性试题,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能较为深刻地考查大家的分析、综合及逆向思维能力。

第(1)问是比较简单的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只要利用所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即可求出样品中锌的质量,进而可求出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其结果为59.4%。对于第(2)问的分析与解答,确实需要综合思考。我们已经习惯于根据条件求结果,现在则是依据要求的结果由你自己确定还需要哪些数据(条件),这显然需要一种逆向的思维。结合第(1)问求出的结果,若想求出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那就要测出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稀硫酸的质量、或稀硫酸的体积和密度、或稀硫酸中溶剂的质量、或试管内物质的总质量。

【常见误区】

1.认为只有有效地防止金属的锈蚀才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实际上,保护金属资源,不仅要把防锈工作做好,更要注意及时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开采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等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如例4。

2.以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因素就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殊不知,金属的冶炼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设备,不同的金属冶炼的难度不同,不同的金属应用的范围也不同,地壳中含量多的,不一定就是世界上年产量多的。

3.缺少必要的逆向思维的训练,不能有效地分析某些综合性、开放性强的试题,如例3等。

【基础演练】

1.下列情况常常会使铁制品锈迹斑斑的是()A .表面涂油 B .任其风吹两淋 C .表面喷漆 D .表面保持干燥

2.下列铁制品在使用和保存时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A.避免铁制品长时间接触潮湿空气 B.应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 C.用铁制容器盛装食醋

D.为防止机床生锈,在机床表面上涂油

3.铝合金因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优点而成为现代家庭封闭阳台时的首选材

料,这与铝合金的下列物理性质无关..的是()A .较小的密度 B .较大的硬度

C .良好的导电性 D .较好的延展性 4.下列金属的用途与性质不相应的是()

A .用铜做电线是由于其导电性良好 B .用钨做灯丝是因为其熔点高

C .铁制品表面镀铬是由于铬硬且不易氧化 D .用金做饰物是因为金的密度大

5.下列方法①涂油 ②刷油漆 ③用砂纸擦 ④镀锌 ⑤用水洗干净 ⑥烤蓝,其中不能

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是()

A .①③④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③⑤

6.将铁矿石冶炼成铁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工业上高炉炼铁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炼钢的主要原料是生铁,在古代,人们把烧红的生铁放在铁砧上反复捶打,最终可使生

铁转化为钢,这也就是成语“百炼成钢”和“千锤百炼”的来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上述最关键一步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用合理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用化学方法除杂质的要写出化学方程式

(1)铜屑中含有少量铁屑(两种方法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铁屑中含有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含有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硝酸铜溶液中含少量硝酸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铁与氧气、水等反应生成

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请你谈谈生活中观察到的保护钢铁制品的两条有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铁、不锈钢都是纯铁 B.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不会生锈 C.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是为了更加美观 D.铝合金硬度大、密度小,用于飞机制造

2.一废旧家用电器的某部件含有Zn、Fe、Cu 三种金属,若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

剩余的金属是()

A .Zn、Fe B .Zn C .Fe D .Cu

3.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下列关于铁画

生锈与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表面涂漆以防止生锈 B .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 C .经常清扫表面的灰尘可以防止生锈 D .生锈时生成四氧化三铁

4.光亮的铁钉在下面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

生锈的是(5.下列对日常生活中某些做法的认识没有科学依据的是(A .菜刀擦干后放在干燥的地方不易生锈

B.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垃圾也是资源,应分类回收处理 C .通常情况下,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衣服效果好 D .失火时,要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自救

6.有两种黑色粉末,分别是铁和氧化铜,迅速将它们区别开来的最佳方法是()

A .加入稀硫酸 B .分别通入氢气后加热

C .用磁铁吸引加以区别 D .分别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 7.下列物质的转化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的是()A .Fe →Fe 2O 3 B .Fe →FeCl 3

C .Fe →Fe 3O 4 D .Fe →FeSO 4

8.在CuO 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 2SO 4并微热,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再向

滤液中加入一薄铁片,足够时间后,铁片上无任何变化。通过分析,判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 .滤出的不溶物中只有铜,不可能有铁 B .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有铜,也可能有铁 C .滤出的不溶物中只有铁,不可能有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 FeSO4,可能含有 CuSO4 和 H2SO4 9.在试管的内壁附着下列物质,用稀盐酸浸泡而不能除去的是()A.用足量 CO 还原 Fe2O3 后留下的固体物质 B.用足量 H2 还原 CuO 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D.硫酸铁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10.把两种金属的混合物 6g,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结果得到氢气 0.2g,则混合物 中所含的物质不可能是(A.锌和铁 B.锌和镁 C.锌和铜 D.锌和铝

二、填空与简答题 11.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保护膜,是为了防止和减缓铁的锈蚀;在实验室里用氯酸钾制氧 气时,加热和加入二氧化锰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虽然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极其复杂,但是人类可以根据物质的,通过改变 12.如图所示,弹簧秤下挂着一重物 A,烧杯中 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若 A 为铁块,B 为稀硫酸,则将 A 放入 B 弹簧秤的读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同)。(2)若 A 为铁块,B 为硫酸铜溶液,则将 A 放 会,弹簧秤的读数将。13.下表是某种常见固态金属的部分性质: 颜色 银白色 硬度 较软 密度 2.7g/cm 3 来控制化学反应。盛有溶液 B,中,过一会,变”,下 入 B 中,过一 熔点 660.4℃ 导电性 良好 导热性 良好 延展性 良好 将该金属投入到稀盐酸中,可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据上述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⑴试推断该金属可能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铜_________(填“强”或“弱” ⑶请自选试剂,设计实验探究该金属与铁 的活动性强弱,并完成下表: 你的猜想 验证方法 现 象 结 论 14. 加快辽宁钢铁工业的发展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十分重要。生铁是通过冶炼铁矿石得到 的。(1)以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为例,写出生铁冶炼主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2)生铁和钢性能有差别.其主要原因是。

三、实验与探究题 15.让我们和小亮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共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小亮在实验室用一小块生铁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到生铁表面出现 时发现反应后的液体中有少量黑色不溶物。,同

提出问题:这种黑色不溶物是什么呢? 提出问题 猜与假设:这种黑色不溶物中可能含碳。猜与假设 设计方案:将黑色固体灼烧,如果黑色固体中含有碳,就会有 设计方案 一步确定这种气体,可以用 来检验。碳(填“含”或“不 反 进行实验:小亮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到了预想的结果。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由此小亮得出的结论是:(1)生铁中 解释与结论 含”;)(2)碳与稀盐酸 应(填“能”或“不能”。)

四、计算题 1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与某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下: 甲 取用金属混合物的质量(g 取用稀硫酸的质量(g 反应后过滤得到干燥固体的质量(g 计算:⑴金属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10 100 2 乙 10 120 2 丙 20 100 12 反应(填“能”或“不能”,铁与稀盐酸)气体生成,要想进 ⑵可制得硫酸亚铁的质量。⑶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 课题 1: 1.C 2.D 3.C 4.D 5.C 6.(1)c(2)a(3)d(4)b 7.(1)导热性、耐腐蚀;(2)强度大、硬度大;(3)导电性;(4)强度大、硬度大、质轻、耐腐蚀、有金属光泽。8.金的延展性好,性质稳定 课题 2: : 1.D 2.D 3.D 4.D 它合理答案均可)7.2Mg + O 2 2MgO 5.B 6. 剧烈; 金属活动性 Mg>Fe ;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其 Fe + 2HCl = FeCl 2 + H2↑ 8.(1A;(2没有气泡放出。a;与酸反应时,Mg 放出气泡的速度比 Ti 快;Mg>Ti>Cu。9.(1)1:4(2)52% 课题 3: : 1.B 2.C 3.C 4.D 5.D 6.高温下利用焦炭和氧气生成的 CO 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3CO+Fe2O3 高温 2Fe+3CO2 7.C+O2 CO2 8.(1 Fe+H2SO4==FeSO4+H 2↑(2 3CO+ Fe2O3 高温 Fe+CuSO4===FeSO4+Cu(3CO2+Ca(OH2===CaCO3↓+H2O 2Fe + 3CO2

(4Cu+Hg(NO32=Cu(NO32+Hg 9.Fe2O3·x H2O;在钢铁制品表面上涂油、刷漆、镀耐磨和耐腐蚀的铬等。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 1.D 2.D 3.D 4.B 5.C 6.C 7.D 8.B 9.B 10.C 11.性质;条件。12.(1变小(2)变大 13.(1作导线(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强(3 14.(1)Fe2O3 +3CO==2Fe+3C02。(2)含碳量不同。)15.气泡;二氧化碳(或“CO2”;澄清的石灰水;含;不能;能。16.解:由甲、乙两组数据可知,甲中的 10g 金属混合物已完全反应,比较甲、丙两组数据 可知,甲中的稀硫酸已反应完全,因此,甲中的物质是恰好完全反应的。(1混合物中铁的 质量分数为 80%。(2 21.7g(3 14%。你的一种猜想 该金属比铁活泼 验证方法 将该金属投入到 氯化亚铁溶液中 现象 溶液浅绿色逐 渐消失 结论 该金属活动性比 铁强

第四篇:九年级化学 第5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五单元

课题 1━ 质量守衡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质量守衡定律

2、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衡定律

能力目标:

1、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

1、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猜想、分组实验探究、讨论、归纳。【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必备的仪器和药品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的特征就是生成了其他物质,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与反应物硫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之间有无变化呢?

二、猜想与假设

学生讨论:分组交流,讨论。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生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讨论的情况来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不妨用实验来验证。

三、假设的检验及推理

1、制定计划

师:把学生分成三组:

一组:进行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的测定。

二组:进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三组:进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进行实验。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自行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能积极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

3、收集证据。

学生;根据现象进行讨论、归纳,然后请各小组长代表本组对所做的实验进行小结,得出结论。

四、发现规律

生:三个小组的小结情况:

一组:磷燃烧后有白烟生成即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组:铁在硫酸铜溶液中反应,铁丝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有兰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仍不变。

三组:无色氢氧化钠溶液与兰色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兰色絮状沉淀,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还是不变。

师:通过学生小结发言,教师归纳、评价得出质量守衡定律,请一个学生叙述。生: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呢?

五、解释与讨论

师:教师先演示有关“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动画课件,给学生必要的启迪。

学生:讨论、归纳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物质的质量之和之所以不变,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没有变。生:质量守衡定律是否对所有化学反应都适应呢?

六、反思与评价

生:继续分组进行实验

实验1:蜡烛燃烧前后天平的变化,实验2:铝箔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

用心

爱心

专心 师生讨论:

1、上面两个实验的结果与你实验前的预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2、对于磷燃烧的实验,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如果在燃着的铝箔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师:归纳、总结。

再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例,从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说明只要是化学反应必定符合质量守衡定律。

七、迁移与应用

迁移:提供一组题目进行反馈。

应用:用质量守衡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化学现象。

八、课后作业:书:P94习题1-3

九、课后记:本节课以实验为引导,效果较好,学生接受难度不大。

课题 2 ━ 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条原则,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体会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感受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简约之美;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求学的品质。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磁性小黑板、磁性卡片、试管、锌粒、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教学程序】 [提 问]:从一写到一万要花多长时间?

这是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走了捷径。在化学的学习中也有捷径可走。[提 问]:大家知道哪些化学反应?怎样用无声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演排]: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锦囊妙计]: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比较分析,导入新课]:体会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一简便、国际化;化学方程式突出的特点: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概念),同文字表达式一样能告诉我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提问过渡]:既然化学方程式有这么多优点,如果能将前面所学的化学反应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多好!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 [探究活动一]:尝试书写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比较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一:写; [发现问题]:化学式前加不加数字?加几? [直观信息]:观看水电解的微观拟人动画。[分析]:两个水分子生成了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水和氢气的化学式前加上数字2(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加在化学式前的数字叫计量数,寻找合适的计量数的过程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书写步骤二:配。[探究活动二]:数一数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关系 [提出问题]:为什么反应前后各原子数目相等? [回顾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那么质量呢? [研究活动三]:算一算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计量数的乘积。[归纳分析]: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书写方程式的原则──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的目的就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使方程式中前后各原子的数目相等。怎样配平? [探究活动四]:尝试配平两个化学方程式。[讨论与交流]:配平的心得技巧。[对比分析]:书写步骤三:注。[探究活动五]:化学方程式纠错。[展示评价]:展示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对错例的分析,找到另一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用心

爱心

专心 [探究活动六]:能力升级,化学方程式拼装游戏。[评价质疑]:评价小组合作成果。提出问题:反应中的信息是否都反映在方程式中? [演示实验]:锌粒与稀盐酸的反应。[分析讲解]:在氢气化学式后面加上“↑”表示生成的气体。[演示实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提 问]:怎样标注反应中生成的沉淀? [提 问]:是否只要生成了气体或固体都要标注箭头? [交流讨论]:提供学习素材,分析箭头的使用原则。[评价反思]:评价学生归纳的使用原则,反思前面所写水电解方程式的完整性。在求新知的过程中完善前面的学习成果。[探究活动七]:课堂小结,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学力升级]:学案1.2. 附:板书设计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书写步骤:

1.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配平: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目相等 3.注明反应条件

★书写时应遵守:l.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尊重客观事实。

课题三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能力:掌握解题格式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思想教育: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地利用能源。

【教学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教学方法】 教学演练法。【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我们知道,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那么,在工、农业生产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或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节约原料呢?

下面我们学习根据化学议程式的计算,即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产生求知欲。问题导思,产生学习兴趣。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用心

爱心

专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由于化学方程式是计算的依据,所以化学方程式必须写准确,以保证计算准确。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下面几句韵语加以记忆。

化学议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 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解、设、比、答需完整。理解记忆。在轻松、愉快中学会知识,会学知识。【投影】随堂检测(见附3)

检查学生当堂知识掌握情况。独立完成检测题。及时反馈,了解教学目的完成情况。附1:课堂练习一

1.写出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现有0.4克氢气在氧气燃烧可生成多少克水? 2.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 ,计算各物之间的质量比为_______ ,那么,3.2克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________克二氧化硫.附2;课堂练习二

3.在空气中燃烧3.1克磷,可以得到多少克五氧化二磷? 4.电解1.8克水,可以得到多少克氢气? 5.实验室加热分解4.9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附3;随堂检测

1.电解36克水,可以得到_____克氧气.____克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44克二氧化碳.2.24.5克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可能得到_______克氧气.3.8克灼热的氧化铜与足量的氢气反应后,可以得到_______克铜.4.6.5克锌与足量的衡硫酸完全反应,可生成________克氢气.用心

爱心

专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五篇: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课题2 元素(第2课时)示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课时 元素符号 元素周期表

知识回顾 1.元素的概念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导入新课

从汉字表示的元素名称中,你可以观察到什么规律? [投影]

以各种不同的部首偏旁的汉字来给元素命名,固然比较形象化,但是书写十分不便;若在不同文字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则尤为困难,怎么办呢?这节我们来学习更简单的表示元素的符号。推进新课

一、元素符号 国际上统一用来表示元素的一种特定的化学符号 [提问] 元素符号如何书写呢? 1.书写: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C、S、P、K等。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Na、Mg、Ca、Zn、Si等。

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见课本表43,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分析] 在国际上现在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例如用Cu来表示铜元素,Cl表示氯元素,Ca表示钙元素。[思考] 元素符号表示什么意义呢?

[思考] 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是否还能表示该元素?

[小结] 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就只表示该元素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2H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只具有微观意义)[练习] 下列符号各表示什么意义? ①2N ②3S ③nFe 答案: ①2N表示2个氮原子 ②3S表示3个硫原子 ③nFe表示n个铁原子

[思考] 我们已经知道了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和意义,再来想想元素中文名称有什么特点呢?

爱心 用心 专心

[回答] 金属元素除汞以外都是“钅”字旁,非金属元素按其单质在通常情况下的存在状态分别加“石”“氵”“气”等偏旁,因此,我们可从它们的偏旁判断它们属于哪类元素。3.[思考] 超市里的商品有成百上千种,为了便于顾客选购,所有商品均分类、有序进行摆放,同样,物质世界中的100余种元素也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呢?

二、元素周期表

[提问]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所含有的信息有哪些?

[回答] 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提问] 关于核电荷数我们学过什么等量关系? [回答]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分析] 原子序数和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所以我们可将以上等量关系拓展为如下等量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提问] 在元素周期表中有几个横行和纵行,分别叫什么?

[回答] 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

[小结] 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有7个周期。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记忆:横是周期,纵是族)

[思考] 元素周期表上有几种颜色?不同颜色表示的元素有什么区别?

[回答] 共有两种颜色,一种颜色表示的全部为金属,另一种颜色表示的元素全部为非金属。

[讨论] 每周期开头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靠近尾部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结尾是什么类型的元素,这说明元素之间存在什么规律性的联系?“元素周期表”这一名称与这个规律有什么关系?

[结论] 每周期开头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这说明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出现了周期性的变化。这种规律性的变化也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名称的来源,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小结] 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①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的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课堂练习]

爱心 用心 专心

正确认识相关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我们可用下图来表示事物的异同点。将两种事物的共同点写在两个圆重叠的区域内,每种事物的不同点则写在相应圆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请参照下图左侧事例,另外确定一组化学事物,填在右侧的空格中。

答案:举例:A分子 B原子;a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b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c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答案合理即可)[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了解了元素的方法及意义,并学会利用元素周期表来为化学学习服务。板书设计

元素符号 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符号

二、元素周期表

1.每一格: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2.周期: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

3.族: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8、9、10三个纵行为一族)4.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5.元素周期表按颜色分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 布置作业

1.上册课本P77习题3、4、5 2.下列不能用来描述物质微观构成的是()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爱心 用心 专心 3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00%

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 答案:2.D 3.D

教学反思

元素符号是国际上通用的化学用语,它是学习化学不可缺少的工具,是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学中采用陈述、复现的方法,效果较好。

备课资料 化学元素之最

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最轻的气体是氢气;

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

最易燃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是白磷; 延展性最好的是金; 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 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银;

制造新型飞机最好的材料是钛; 最易应用的超导元素是铌; 第一个人工制得的元素是锝;海洋中储存量最大的放射性元素是铀;

最昂贵的金属是锎,一克锎价值一千万美元,是相同重量黄金价格的50多万倍。

爱心 用心 专心 4

下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学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学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三单元教学案

    第三单元解读 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单元所选课文,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使我们......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导学案

    【化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姓名:自我评价效果: 【学习目标】 ⑴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学案学什么--......

    九年级化学下册 各单元基础知识总结 人教新课标版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 和 。在众多的金属中,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是 ;熔点最高的是 ;熔点最低的是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原子的构成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型新授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 学 目 标知识 技能 1.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 2.初步了解相对原......

    九年级化学绪言教学案

    赣县三溪中学罗庆亮 请阅读:①纳米材料。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m,1nm长度相当于4~5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纳米材料是指由纳米级大小(不超过100nm)的颗粒构成的固体材料。它具......

    九年级化学 第七单元燃烧和灭火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题分析: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课题从几幅有......

    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总结 人教新课标版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