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导学案
【化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姓名:自我评价效果:
【学习目标】 ⑴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⑵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预习效果自测】⑴水变成水蒸气,块状胆矾被研碎后都是的变化,(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变化。
⑵石灰石和新盐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向蓝色的胆矾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会产生色沉淀。这些变化(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变化,又称。
⑶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常表现为、、等,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常变现为、、等,但是这些现象(填“能”或“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⑷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性质,如。
【课时达标】1.葡萄酒的酒度低、营养高,饮量适度有益健康。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清洗葡萄B.捣碎葡萄C.葡萄发酵成酒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
2.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
3.(益阳)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这种变化是()
A.水沸腾B.瓷碗破碎C.石蜡熔化D.动植物呼吸
4.2013年4月,上海某大学一名研究生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相关涉案人受到法律严惩。二甲基亚硝基代胺是一种剧毒化学品,下列对该剧毒品认识中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浅黄色油状液体,易溶于水B.有剧毒性
C.遇明火可以燃烧D.受热分解易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5.(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用作冷冻剂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
C.氧气用于气焊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6.2013年11月,圆通公司“夺命快递”由湖北武汉山发往山东潍坊,在卸载环节中造成危险化学品氟乙酸甲酯泄露。现收集到氟乙酸甲酯的下列信息:
①氟乙酸甲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②沸点为104.5℃;③可溶于酒精,不溶于水;④易燃,要远离火源;⑤剧毒,有腐蚀性,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⑥氟乙酸甲酯在燃料、医药、农药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是制造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的起始原料等。
⑴请根据上述内容可归纳出氟乙酸甲酯的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其用途有(填序号)。
⑵按照我国国家邮政局规定氟乙酸甲酯等这类物品不得邮递,试通过阅读上述资料,分析其原因为(至少有一点)。
⑶为了避免与人体直接接触,接触时应正确处理的方法是。
第二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2.掌握溶液的基本特征,了解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了解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课前预习】
1.提高科学核心价值观,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氧气具有可燃性
B.洗涤剂清洗油污——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C.氢能源未广泛应用——氢气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D.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铁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溶液质量增大
D.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不一定含有非金属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盐水的沸点比水低
B.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
C.只有固体能作溶质
D.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
4.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
C.植物油加入水中可得到溶液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6.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冰水溶解
B.用热水溶解
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
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
7.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高锰酸钾
B.蔗糖
C.植物油
D.面粉
8.下列生活及化学实验中涉及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被雨淋湿的自行车钢圈上慢慢出现了锈渍
B.用汽油洗去沾在衣服上的油渍
C.用磁铁分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
D.电灯通电后发光
9.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A.用汽油洗油污
B.用水洗去盘子上的食物残渣
C.用洗衣粉洗衣服
D.用盐酸洗水垢
10.家用洗涤剂可以洗去油污,汽油也可以洗去油性物质,两者的原理是()
A.前者为油能溶于洗涤剂中,后者为汽油能乳化油性物质
B.前者为乳化作用,后者为溶解作用
C.两者都是溶解原理
D.两者都是乳化原理
【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溶液是指
或
物质分散到
物质里,形成、混合物。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被溶解的物质叫。
2.从组成上看,溶液是由
和
组成,从质量上看,溶液的质量等于
和的质量之和,溶液的体积
溶质与溶剂的体积之和。溶质可以是、、,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剂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量少的一种叫做,水是最常见的,此外、等也可作为溶剂。
3.物质的溶解通常伴随着的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
;硝酸铵溶于水时,所得溶液温度
;氯化钠溶于水时,所得溶液温度。
4.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
。洗洁精、洗衣粉等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着水流走,而不聚成大的,从而使乳浊液的稳定性,洗涤剂的这种作用称为。
互学探究
[探究一]蔗糖和食盐的溶解
步骤
现象
结论
食盐加入水中
食盐可以___在水中
蔗糖加入水中
蔗糖可以___在水中
思考:如何从微观上理解这一现象?
小结:蔗糖表面的分子在___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运动扩散,并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在___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运动扩散,也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
思考:(1)我们刚才得到的液体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_____
(2)每种液体各部分一样吗?_____
(3)放置了这么长时间,你有没有看到哪种液体析出沉淀?_____
1、溶液的定义:_____或_____物质分散到_____物质里,形成_____的、_____的_____。
溶液的特征:(1)溶液具有
性:溶液各个部分的组成;
(2)溶液具有
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____(“会”或“不会”)分层,即只要,所加入的物质也不会分离出来。
注意: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是指溶液形成以后,而不是指在溶解过程中。
思考:溶液中水具有什么作用?
溶剂:能____________的物质。溶质:__________的物质。
练习:在蔗糖溶液中,溶质是___,溶剂是___。在食盐溶液中,溶质是____,溶剂是____。
2、问题:只有水能做溶剂吗?不溶于水的物质是不是什么时候也不会溶解呢?
[探究二]:
溶质
溶剂
现象
碘
水
碘
_____于水
碘
汽油
碘
_____汽油
高锰酸钾
水
高锰酸钾
_____水
高锰酸钾
汽油
高锰酸钾
_____汽油
植物油
汽油
植物油
_____汽油
结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_____不同,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_____也不同。
【解决问题】:讨论:当衣服上沾上油渍时,用水很难冼去为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办?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在盛有2mL的水的试管中滴加2~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再用滴管缓缓加入约2mL的乙醇,不振荡观察现象,看溶液是否分层,然后震荡在观察是否分层,静置后观察溶液是否分层。
溶质
溶剂
振荡前
现
象
振荡后
现
象
静置后
现
象
结论
乙醇
水
酒精和水_____,形成____。
想想:大家能否举出溶质是气体的例子?________
小结:溶质溶解前可以是:____体、____体、____体。
3、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固—液型
液体—溶剂
固体—溶质
例如:________________
气—液型
液体—溶剂
气体—溶质
例如:________________
液—液型,非水溶液中
量多—溶剂
量少—溶质
例如:___________
液—液型,水溶液中
水无论量多、量少,水为溶剂
例如:___________
注:通常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中,水是溶剂,其他的是溶质。
思考:请你能否再举出一些溶液?指出其溶质、溶剂。并谈谈溶液的用途?
二、溶液的用途
见课本
【课后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B.发现煤气泄漏时,可用明火查找泄漏点
C.洗涤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汽油乳化
D.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下列消毒液的溶剂不是水的是
A.75%医用酒精
B.过氧乙酸溶液
C.过氧化氢溶液
D.碘酒
3.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法用水鉴别硝酸铵、氢氧化钠两种固体
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移除了可燃物
C.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得纯水
D.使用加有洗涤剂的水可去除衣服上的油污
4.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牛奶
B.汽油
C.泥土
D.高锰酸钾
5.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少
B.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C.通过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将食用油溶解于水形成溶液
D.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6.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水能溶解所有的物质
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洗涤剂可使油污溶解在水中
D.通过活性炭吸附可将海水淡化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加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的物质:蓝色溶液中出现黑色固体
B.向铁粉中加入足量稀硫酸:黑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放热
C.汽油加入高锰酸钾中:暗紫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淡黄色变为紫色
D.检验水通电分解后负极得到的气体:木条燃烧更旺,产生蓝色火焰
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食盐水
B.糖水
C.泥土水
D.澄清石灰水
9.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后者溶质的是
()
A.氯化氢、盐酸
B.生石灰、石灰水
C.铁、硫酸亚铁
D.酒精、碘酒溶液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
C.硝酸铵溶解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D.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Na+和Cl﹣
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高钙牛奶”中的“钙”是指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2)“八月桂花香”。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______。
(3)从微观角度分析:H2O2和H2O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不同。
(4)碘酒常用于消毒,该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
12.(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生理盐水溶剂____②标出FeCl2中Fe化合价_______
(2)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______(填序号)
①蒸馏水
②油水混合物
③黄河水
④豆浆
⑤盐酸
⑥碘酒
(3)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
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将所得滤渣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渣里一定含有______(填写化学式),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填写化学式)。
13.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硫酸铜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_。
(2)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通过电解水实验及对生成气体的检验可知,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14.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____
A
面粉
B
氯化钠
C
蔗糖
D
汽油
15.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②溶液中各部分都是均一的③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④气体、液体、固体均可作溶质
⑤任何条件下的溶液都是稳定的⑥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少的一定是溶质
⑦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速率较快
⑧食物里的养料经消化变成溶液才能被吸收
⑨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⑩溶质在溶解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热量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A
2.D
3.D
4.A
5.D
6.A
7.B
8.A
9.C
10.B
【课后练习】
1.A
2.D
3.D
4.D
5.A
6.B
7.B
8.C
9.A
10.A
11.元素
分子不断运动
分子的构成不同
酒精
12.⑤⑥
Fe、Ag
Zn(NO3)2
13.水
加热煮沸
氢元素和氧元素
14.BC
15.②④⑦⑧⑨⑩
第三篇: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心得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
安定区阳坡学校 周继斌
一 总体评价
导学案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 使用效果
自导学案使用以来,学生真正变成了课堂的主人,积极性大增,效率高效果好,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 存在的问题
(一)导学案难易程度的把握。各校学生迥异,很难兼顾全部。从一开始对导学案的陌生渐渐变得像如今这么熟悉,重难点的把握也是游刃有余。偶尔设计题目不够或题目过多或题目超纲,这些都应及时进行修改,以期将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做到完美。
(二)导学案风格难以统一。由于导学案的制作工作量巨大,教育局安排同一科目的教师分工完成各个单元,因此导学案的风格迥异。针对这一问题,我建议的解决方案是第二轮导学案制作的时候互换先前分配的单元,进行第二轮导学案制作。
四、意见和建议
1.以“导”促“学”,“先学后教,讲练结合”,实施导学稿教学。
导学稿的实施,使得一向由传统课堂上的“灌输式”学习改变为“主动式”学习。导学稿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2导学稿的设计流程跟上课学习的流程是一样的,这样学生就能一直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且课前也做过预习,学习的过程也是解决课前疑难问题的过程,学生也就很难走神了。如我的课堂流程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自学指导,自学检测,当堂练习。
3“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这一模块主要是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任务,让学生知道一堂课的学习究竟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
4“自学指导”这一模块主要是让学生先自学,然后尝试着完成一些比较基础的题目。这和以前的预习有所不同,没有导学稿之前,其实老师也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可对学生抽样调查,所谓预习只是把书本从头到尾看一遍,然后就不了了之了。然而用导学稿的“自学指导”时,学生必须认认真真的去做,对有疑问的地方应在导学稿上做一些记录,同时教师通过巡视、个别询问,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这为“后教”做好了必要的准备。4“自学检测 ”这一模块主要是师生讨论,有教师“教”的参与,学生的“学”才会变得更有计划性和合理性,也更加顺利。因为有了前面自学的辅垫,学生已经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教的过程,不是老师单独“表演”而是以学生自我消化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5“当堂练习”是检查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的学情反馈,这部分练习还是以基础为主。对同学完成的巩固练习,我会要求他们进行分组自我校对,自我检查,组内同学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对于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有困难的典型题目,教师可以在作集中辅导。在这环节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作用。由于有“学优生”的帮助和教师的及时辅导,学困生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学会了解题方法,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克服了畏难情绪,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也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2013.5
第四篇: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导学案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
3、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
4、掌握药品的取用方法。
二、重点 难点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过程
一、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反应容器:试管、燃烧匙、烧杯、锥形瓶、集气瓶
存放容器:集气瓶(气体)、细口瓶(液体)、广口瓶(固体)、滴瓶(少量液体)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
取用仪器: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药匙或纸槽(粉末或小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夹持容器:试管夹、坩埚钳、铁架台(带铁圈、铁夹)
其它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石棉网、玻璃棒、水槽、试管刷 可直接加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能间接加热的(需垫石棉网):烧杯、烧瓶、锥形瓶 加热仪器:酒精灯
1.烧杯 圆柱状玻璃容器,杯口有便于倒出液体的嘴。常用的有25mL、50mL、100 mL、250 mL、500 mL 等
(1)用于大量物质的溶解和配制溶液或者进行化学反应的容器,也常用于接过滤后的液体。(2)实验时盛放液体的量不超过烧杯容积的1/2,以防搅拌时溅出。(3)向烧杯中注入液体的时候,应沿烧杯内壁或玻璃棒引流。
(4)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也防受热不均而使其破裂。烧杯不能用作加热固体试剂。2.试管
(1)用于少量物质的溶解或发生化学反应的仪器,也常用于制取或收集少量气体。(2)振荡试管的方法:手持试管、手腕摆动。
(3)实验时盛放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以防振荡或加热时溅出。可直接加热。
(4)用试管夹或者铁夹固定时,要从试管底部向上套,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或离管口1/3的部位)。3.蒸发皿
(1)用于溶液的蒸发、结晶
(2)蒸发过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由于局部温度过高而飞溅
(3)当溶液的量减少只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并放至石棉网上,以防晶体飞溅
(4)取放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持 4.集气瓶
(1)用于收集气体、短时间贮存气体、用做物质在气体中的燃烧的反应器(2)在收集气体或贮存气体时,要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
5、试剂瓶 试剂瓶包括滴瓶、细口瓶、广口瓶等。分为无色和棕色两种。各种试剂瓶的用途:
(1)广口瓶用来存放固体药品。(2)细口瓶用来存放液体药品。(3)滴瓶用来存放少量液体试剂。
(4)棕色试剂瓶用来存放需避光保存的试剂。
6、试管夹 用于夹持需加热的试管。加热试管时,手持试管夹的长柄。
7、玻璃棒
(1)搅拌:用于加快物质溶解、溶液蒸发。(2)引流:在过滤或转移液体的操作中使用。(3)蘸取:用来蘸取少量液体。
(4)转移:拨动容器里或滤纸上的固体。
8、铁架台
(1)用于夹持试管、烧瓶,固定其它反应容器。(2)在铁架台上装配仪器应遵循从下到上的顺序。
9、胶头滴管 胶头滴管分为两种:普通胶头滴管和滴瓶上的胶头滴管(1)主要用途:
1、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2)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A、吸取液体的方法(外挤内吸):第一步:在试剂瓶外挤出胶头滴管中的空气; 第二步: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
B、滴加液体的方法:①使用胶头滴管时不能将滴管尖口向上,也不能随意平放或倒放
②滴加液体时,保证滴管垂直悬空放在容器的正上方,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或试管,或接触筒壁或试管壁。
③一支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必须洗净后才能再取另外试剂。
④洗过的胶头滴管应将其正放在洁净的试管或烧杯内。
二、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和存放 1.取用药品的原则:(三不)
(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3)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的用量:(1)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
(2)未指明用量就取用最少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 3.取用药品的方法
(1)块状固体或密度较大金属颗粒用镊子夹取;
先将试管平放,将块状固体放于管口,慢慢抬起试管口,使固体慢慢滑至试管底部。(一平二放三慢竖)(2)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送入;
先将试管略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固体送至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一斜二放三直立)(3)液体药品的取用: A、较多量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防止粘上污染物,使瓶内药品污染; ②、右手拿试剂瓶,瓶上标签对着手心,以防药液流下腐蚀标签; ③、左手拿试管,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④、取用后,及时塞好瓶塞,将试剂瓶标签朝外放回原处。B、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
(A)吸取液体的方法(外挤内吸):第一步:在试剂瓶外挤出胶头滴管中的空气; 第二步: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
(B)滴加液体的方法:①使用胶头滴管时不能将滴管尖口向上,也不能随意平放或倒放
②滴加液体时,保证滴管垂直悬空放在容器口的正上方,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或试管,或接触筒壁或试管壁。
③一支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必须洗净后才能再取另外试剂。
④洗过的胶头滴管应将其正放在洁净的试管或烧杯内。c、一定量液体药品的取用:
仪器:量筒(是标有刻度的筒形玻璃器皿)、胶头滴管
常用量筒 :10毫升、50毫升、100毫升、250毫升、500毫升等几种。(1)量筒一般用于粗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
(2)选用量筒的原则:在尽可能一次性量取的前提下,选用最小的量筒,尽量减少误差
(3)量筒的使用方法:向量筒中加入液体到接近所需刻度,改用胶头滴管向量筒中慢慢滴加液体至所需液体量,不能一次性加到所需刻度。(4)量取液体的读取方法: ①量筒必须放平稳。
②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底处保持水平。
(5)量筒不能加热,不能量取温度过高的液体,也不能作为化学反应和配置溶液的容器 注意: 量取未知体积液体操作中的误差分析:
①如果仰视,则液体体积读数偏小。②如果俯视,则液体体积读数偏大。
课堂检测
1.实验室里,盛放配制好的食盐水的仪器是()A、烧杯 B、广口瓶 C、试管 D、细口瓶
2.要把试剂瓶里的食盐放进试管,正确的方法是()A、用镊子夹取送入试管 B、直接向试管中倾倒
C、先倒在手上,然后再塞进试管 D、用药匙或纸槽将食盐放进试管
3.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掌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只有③正确
D.全部错误 4.用50 mL的量筒量取45 mL水时,采用俯视的读法,则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是()A、45 mL B、大于45 mL C、小于45 mL D、无法确定.5.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A.未经老师允许,擅自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放在桌面上 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 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桌 6.以下存放和取用药品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锌粒存放于广口瓶中 B.盐酸存放于细口瓶中 C.用滴管取用大量液体 D.用药匙取用碳酸钠粉末 7.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B.用完试剂后,把试剂瓶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C.量液时,量筒拿在手中读数
D.用药匙取用食盐后,再用同一药匙直接取用碳酸钠粉末 8.向试管内装入某种药品,操作方法如下:先把试管横放,药品放在试管口后,再让试管慢慢立起,由此可知向试管内装入的药品是()
A.固体粉末 B.块状固体 C.液体 D.可能是块状固体或粉末 9.要比较准确地量取5ml水,应使用的仪器是()
A.标明容积的烧杯 B.胶头滴管 C.100ml的量筒 D.10ml的量筒 课后拓展
1.对化学实验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带回家中
B.随意倾倒在水糟中
C.倒到指定的容器中
D.倒回原试剂瓶 2.小花要量取15ml酒精,她把量筒放平,仰视量筒的刻度,则实际液体量为()A.大于15 ml B.小于15 ml C.等于15 ml D.无法判断 3.某同学用量筒量水时操作如下:量筒放平,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12ml,倒出一部分 后,又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7ml,该同学倒出的水的体积为()
A.等于5ml B.小于5ml C.大于5ml D.以上都不对 4.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 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 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 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 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
5.某学生使用天平时,把砝码放在左盘,药品放在右盘,称量结果为15.7g(1g以下用游码)则药品的实际质量是()
A.15g B.16g C.14.3g D.15.7g 6.以下是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或实验操作,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吴明用10 mL 的量筒量取6.5 mL的食盐水
B.张哲用托盘天平称取了16.5 g硫酸铜晶体 C.刘洋用10ml的量筒量9.55ml的水
D.王新用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液体 7.下图两个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简要回答它们错在什么地方,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
图(1)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 造成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 图(2)中的错误之处: ______________,造成后果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2020-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一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学案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4.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
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实物性质的讨论入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
2.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正确的认识。
3.通过实验比较黄铜片和紫铜片、铝合金和铝的性质,认识合金的特点以及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在了解金属性质的基础上,了解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
教学重点
常见金属以及其合金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铜片、黄铜片、铝片、硬铝片、收集到的金属用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由于天气十分寒冷,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最后调查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原来造成煤油泄露的罪魁祸首是焊接油桶用的锡。
讲解:人类使用和制造金属材料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商代使用的青铜器到如今各种各样的金属制品,每发现一种新的金属,人类社会就会产生一个飞跃性的进步。可以说没有金属的广泛应用,就没有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就没有我们的现在生活。比如,没有金属,就没有现在的交通工具、电脑、电视、大楼等等。
二、新知探究
一、几种常见的金属
(一)1、金属材料包括
和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铜、铁、铝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____________
2、大部分金属常温下为
态(汞为
态),有
光泽;大多数呈
色(铜为
色,金为
色),有良好的性、性、性。
3、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在选择使用哪种金属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因为物质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考虑、、、,以及
和
等多种因素。
4、课本第四页“金属之最”(资料卡片)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硬度最高的金属
(6)熔点最高的金属
(7)熔点最低的金属
(8)密度最大的金属
(9)密度最小的金属
5.合金定义:
铁的合金包括
和,它们的不同,因而性能不同。
(二)实验
1、取出铁丝,铜丝,铝丝,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每小组的学生代表说出实验和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补充。
①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
;②用力试试是否可以弯曲、折断;
③用小刀割一下;
④用铁锤锤一下;
⑤用酒精灯加热
;⑥用电池、小灯泡测试它们的导电性。
2、归纳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
注意:不同金属也有本身的特性,如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
差别也较大。例如: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的,但铜却呈,金呈
(三)课本3页:表8-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课本第4页的“讨论”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炮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会出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提问: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
结论:物质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
和
等多种因素。
二、合金
提问:
1、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金属是不是纯金属?
2、合金与纯金属组成不同,性能上有没有不同呢?
3、对比思考:
(1)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不用纯铝做门窗,而是用铝合金?
(2)为什么不用纯铁制作汤勺,而用不锈钢?
(3)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温馨提示:焊锡是锡与铅的合金;武德合金是铅、铋、锡和镉组成的合金)
铅
镉
铋
锡
焊锡
武德合金
熔点/℃
327
321
271
232
183
704、归纳
(1)合金一定是
物;
(2)合金性能较纯金属:硬度、熔点,性能更好,应用更广泛。
5.和
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用途: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共性:
物理性质
特性:
金属材料
性质决定其用途:
铁合金有:
合金
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用途
巩固练习
(一)完成课本第8页练习与应用
(二)增补练习
1.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不锈钢
B.玻璃
C.铝合金
D.铜线
2.食品包装袋中经常使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
A.导电性
B.抗腐蚀性
C.导电性
D.延展性
3.选择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
硬度
B
价格
C
耐腐蚀性
D
导电性
4.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
A
生铁和钢的主要成分都是铁,但二者的含碳量不同,性能也不同。
B
生铁和钢都是碳的合金
C
生铁就是含杂质较多的钢,钢就是含杂质较少的生铁。
D
生铁是混合物,钢是纯净物。
5.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A.不锈钢、黄铜B.24K金、铜导线C.生铁、钢D.钱币、铜钟
6.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中至少有两种金属
B.合金缺少金属光泽
C.合金中的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低
7.钛和钛的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等。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下列用途不切合实际的是()
A
用来做保险丝
B
用于制航天飞机
C
用来制造人造骨
D
用于制造船舶
8.下列铝制品的用途主要利用了铝的哪个性质?
A.导热性B.导电性C.延展性D.密度较小
(1)铝锅烧饭
;(2)铝锭压成铝箔;
(3)铝线作电缆
:(4)硬铝制飞机。
9.下表列出了五种金属的一些资料:
金属
在地壳中的含量
(%)
每千克的价格
(¥)
相对的抗腐蚀性
(1=最低;4=最高)
金属的相对强度
(1=最低;3=最高)
Al
8.1
170
Cu
0.005
140
Au
0.000
000
000
Fe
5.0
Zn
0.007
160
(1)
(1)虽然金在地壳中上含量极低,但人类很久以前就发现了金。为什么?
(2)
(2)在上表中,哪几种金属最适合用来制造输送热水的水管接头?解释你的答案。(提示从抗腐蚀性、强度、和价格三方面考虑)
(3)
(3)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材料,但它的相对强度很低。试建议如何改进铝的强度使其符合制造飞机的要求。
(4)
(5)
(4)根据上表提供的资料,举出一项影响金属价格的因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