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3章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5 02:4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3章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3章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范文模版)》。

第一篇: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3章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范文模版)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学重点】

扩散现象、热运动。【教学难点】 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过程】

一、了解分子运动论

自然界存在着各种热现象:物体温度的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等。这些热现象的解释,都涉及到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也是人类长期探索的问题,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这种 认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运动论。到19世纪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内能,用分子运动论和内能的观点,可以解释很多热现象。分子运动论主要内容为:

1、物质有分子组成;

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探究学习:扩散现象

猜想:打开香皂盒闻到香味,说明香气的分子发生了运动。下面我们再来通过讨论实验来体会分子是运动的。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看到的现象。上面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即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请举出几个例子,看谁观察得细致。通过所举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扩散能发生在气体和气体之间、液体和液体之间。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这说明扩散也可以在固体和固体之间发生。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有什么不同。想想议议: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学生讨论)是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使铅分子聚合在一起的。[演示实验]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如图(a)两块铅会

结合起来,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 它们分开。这个实验表明:分子之间有引力。分子间 1 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那么,我想把粉笔压缩得短一些,容易做到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因为分子之间还存在另一种作用力——斥力。正是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请看课本图16.1-6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这就好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三、课堂收获:

四、自我检测: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

B、像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

C、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板长久紧压在一起,金板中渗有铅,铅板中渗有金 D、配制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2、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沙尘暴来临时,漫天沙尘 B、“八月桂花遍地香”时,到处都能闻到桂花的芳香 C、扫地时,室内尘土飞扬

D、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块压紧,一段时间后不容易把它们拉开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越快,它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越快 B、液体凝固成固体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停止了 C、固体被压缩到分子之间无间隙才不能被压缩 D、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4、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

A、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 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 D、破镜不能重圆

5、劣质的装修材料含有超标的甲醛等有毒有机物。用它们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表明()。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粘在一起,这说明()。

6、分子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研究,但我们可以通过墨水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它(从宏观现象揭示微观本质)。将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中,通过观察现象可知:温度越高,()过程越快,这说明温度越高。

五、拓展

如图(b)所示,把一块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把玻璃板放到刚好和一盆水的水面接触,再慢慢向上提弹簧测力计,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 2

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大,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六、板书设计

13.1 分子热运动

请用我们学过的物

1、扩散运动(宏观,直接可观)

定义:我们把不同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

本质:分子运动。

条件:分子间有间隙。

2、分子热运动。(微观,直接不可观)

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反之相反。

3、分子之间作用力。

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两者同时存在。

第二篇:物理九年级人教新课标一、分子热运动教案

物理:

一、《分子热运动》教案(九年级人教版)

教材分析:

教材从分子的组成入手,先说明分之在做无规则运动,然后讲到扩散现象,并对分子热运动进行讲解,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彩缤纷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推测出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子的热运动.

难点: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器材: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空瓶、铅圆柱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物质:水、空气、石头、金属、动物、植物等都是物质。而对于物质是怎样构成的,这一古老课题,很早就有过种种猜测,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气”,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火”。公元前5世纪墨子提出的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德漠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的,不可入的,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此后经过近2000年的探索,直到17世纪末,才科学地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进行新课

(1)分子和分子运动

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直径约10-10米,这是一个极小的长度,不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现代的显微镜也看不清分子。由于分子极小,所以物体含分子数目大得惊人。通常情况下,1厘米3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人数的速度能达到每秒数100亿个,要数完这个数,也得用80多年。

②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由于分子太小,目前尚无法直接观察分子的行为,但我们可以从宏观的实验现象,来判断分子的行为。

演示实验:扩散现象

出示事先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说明瓶内红棕色的气体是二氧化氮。再出示一只空的广口瓶,其实瓶内装满了空气。将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向空瓶倾倒,这时看到红棕色气体流入空瓶,开始先沉到瓶底。此现象说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另取一只“空”瓶,按课本图2—1所示,将其倒扣在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这时要强调:装有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在下,装有空气的瓶子在上,抽掉玻璃隔板,二氧化氮气体不会流进空气瓶内。现在我抽掉隔板,没有出现二氧化氮气体流动的现象,我们停一会儿再来观察瓶内出现的现象。

在等候期间,组织学生自己做墨水扩散实验:同学们课桌上的烧杯里盛有清水,大家不要振动桌子,保持清水平静。请大家向清水里慢慢的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墨水的变化情况。滴入的墨水将下沉,在清水中留下了清晰的墨迹,过一段时间墨迹的轮廓变模糊,墨迹变淡,周围的水色变墨。

组织学生观察前面已做的气体扩散实验。此时空气瓶出现了红棕色,下面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瓶中颜色变淡。实验现象表明,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了空气,空气进入了二氧化氮气体中。像这样,不同的物体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请大家再观察一下刚才大家滴入清水的墨水,已经没有明显的墨迹了,整杯水都变黑些了,说明墨水和水也发生了扩散。为了说明液体的扩散现象,我们再来做个实验。(按照课本图2-3液体的扩散实验演示)现在我们看到无色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要观察到扩散现象需要较长的时间。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几天前我就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大家看几天前的实验。(出示提前二天、四天、六天做的实验样本)这些实验告诉我们,静放的时间越长,界面变得越模糊不清,彼此进入对方越深。

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将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渗入约1毫米。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观察到过固体的扩散。煤矸石有的原来就是石炭岩,由于长期地跟煤挤压在一起,它的内部也变黑了。

大量事实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扩散现象,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能找到许多事例。例如,某同学擦点清凉油,周围同学就能闻到清凉油味。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只有分子不停地运动才能相互进入对方。同时也说明分子不是紧密地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存有间隙。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固体、液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又有间隙,为什么分子不会飞散开,反而聚合在一起呢?引导学生猜想,这可能是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需要我们用实验来证实。

演示实验:分子引力实验

出示演示分子引力的两个铅圆柱。随意将它们对在一起,这时两铅块并没有表现出吸引力。实验似乎得到分子间没有引力的结果,但是我们不要轻易地放弃我们的猜想,应再进一步分析原因。大家都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钉,(边讲边演示)但把铁钉远离磁铁,这时磁铁不能吸起铁钉(演示),这是为什么?(距离太远)。刚才两铅块没有表现出吸引力,是不是也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不够近呢?那么我们想法让两铅块靠的更近些。(再做实验时,用小刀将两铅块表面刮光亮,然后用力将两铅块挤压在一起)

实验结果两铅块能吸引在一起,并能负重达500克以上。这表明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只有在分子靠得很近时,才能表现出来。一般分子距离要小于10-9米时才能表现出引力。

在实际生产中,人们早就利用分子间有吸引力,来进行金属焊接了。一般焊接是靠溶化金属,从而使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近代还有爆破焊接技术,它是将金属表面清洁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将两金属压接在一起。

液体分子之间也存在吸引力。课本图2梍18的小实验就说明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实验证实了我们关于分子引力的猜想。我们再进一步思考,又会发现新的矛盾: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之间又有引力,这两者是矛盾的,分子想互吸引最终应该相互靠紧,而不应该有间隙。既然分子间有间隙,物体应该很容易压缩,但事实却是固体、液体极难压缩。

我们只有根据事实,深化我们的认识,事实表明我们对分子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有没认识到的方面。

原来分子之间还存在斥力。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会不会两种力总是相互抵消呢?当然不会,只有在特定的距离r时,分子间的引力不等于斥力,这个距离r就是通常的分子间隙的距离,大约是10-10米。当分子距离小于r时,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快,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斥力和引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当分子距离再增大,分子引力继续减小,当分子距离大于10r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有了对分子间存在斥力的认识,前面所说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小 结:

通过实验和思考,我们已经对分子和分子的运动有了初步认识,现在我们共同回顾一下,看看我们已经有了哪些认识。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直径大约是10-10米。2.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3.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有两种,即引力和斥力。

以上几点,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要点,利用这些要点,能够解释很多热现象。板书设计: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一、分子和分子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

2、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1、引力

2、斥力

作 业:p---122页 1---4 教学后记:

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扩散现象,对分子间的作用力有正确的认识,知道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第三篇:九年级物理 分子热运动 教案学案设计

第十三章 第1节

内能 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学会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3.了解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了解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自主探究

1.物质是由 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通常用来量度的单位是。

2.的现象,叫做扩散。

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 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 ,分子运动越。

4.分子间存在 和。

合作探究

一、物质的构成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的内容,了解物质的构成。

提出问题:

1.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径大约有多少米?通常用什么单位来量度分子?

2.如果把1 cm3空气中的分子用每秒计算1010次的计算机计数也需80年。这说明了什么?

归纳总结: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 构成的。

二、分子热运动

探究活动: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观察。

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发现密度比空气大的二氧化氮进入上面的瓶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课件展示:(1)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硫酸铜溶液在量筒的下部,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之间的界面明显。静放几天,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

(2)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五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 mm深。

生活实例:在腌咸菜的时候,菜往往要十天左右才会变咸,而在炒菜时,只需要几分钟后菜就咸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探究实验:在一个烧杯中装一些凉水,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中装等量的热水,用滴管分别在凉水、热水中同时滴入一滴红墨水。比较两杯中红墨水的扩散现象。

归纳总结:

1.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2.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 ,分子运动越。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探究活动:

(1)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2)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的内容,了解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

归纳总结:

1.分子之间既有 又有。

2.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的 和。

3.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气体具有 ,容易被压缩。4.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液体很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 ,具。

课堂检测

1.对于飘在空中的尘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和一个原子差不多大

B.它包含几个分子

C.一个尘埃就是一个分子

D.它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

2.关于扩散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只发生在液体之间

C.只发生在固体之间

D.可以发生在任何物体之间

3.下列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沙尘暴,飞沙满天 有 B.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

C.槐树开花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

D.煮稀饭时,看见米粒在水中翻滚

4.“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表面太光滑

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5.关于分子,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6.如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棉线;图乙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薄膜的铁丝圈;图丙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左侧;图丁表示这侧的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另一侧。这个实验说明了()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C.分子间有间隙

D.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7.泡绿茶时,水由无色变为绿色,这是 的结果。“冷水泡茶慢慢浓”这个事实表明。

8.小雪同学在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在注射器筒内先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把筒内空气排出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口,再用力推活塞,如图所示,结果她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选填“引力”或“斥力”)。

9.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室外空气中的PM 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室内空气中的PM 2.5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PM 2.5在空中的运动(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有效减小PM 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是。

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

1.分子、原子 百亿分之几米 10-10 m

2.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

3.无规则运动 温度 高 剧烈

4.引力 斥力

合作探究

一、物质的构成 2.分子、原子

二、分子热运动

1.无规则的运动

2.高 剧烈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引力 斥力

2.体积 形状

3.流动性

4.形状 流动性

课堂检测

1.D 2.D

3.C 解析:飞沙、粉笔灰都不是扩散现象。

米粒都是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物体,它们的运动9、4.D 解析:“破镜”不能“重圆”的意思是镜子破了,就不能再回到原来的完好状态。原因是镜子破了,破碎的镜片即使靠得很紧密,分子之间的距离还是很大,分子之间的引力几乎为零,所以是不能“重圆”的。

5.D

6.A 解析:在题图乙中,由于肥皂液薄膜中的分子间存在引力,两侧的薄膜都对细线产生拉力,所以细线在中间位置平衡。但是在图丁中,当左侧的薄膜被戳破后,细线只受到右侧薄膜的拉力,所以细线被拉向右侧。

7.答案:分子无规则运动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慢

解析:水由无色变为绿色,表明有新的物质成分——茶进入水中,这里没有借助外力,是茶分子和水分子运动的结果。冷水的温度较低,用其泡茶“慢慢浓”,表明扩散较慢,或分子无规则运动较缓慢。

8.答案:斥力

解析: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9.答案:不属于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答案只要合理即可)解析:根据题意知,PM 2.5在空气中的运动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有效减小PM 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有多种,如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使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等。

第四篇: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教案

分子热运动 从容说课

本节讲述“分子热运动”.在讲分子运动之前先提出“能否直接用肉眼看到分子运动”的问题,然后再让学生想想“为什么打开一瓶香水,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让学生好奇,接下来通过演示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实验、硫酸铜和清水扩散实验,说明扩散现象和扩散现象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的现象.还通过实物演示知道除气体、液体有扩散现象,固体也有扩散现象.然后,通过对“想想议议”的讨论得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再通过铅柱演示实验,证实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的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那么学生对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有一个较形象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2.从宏观现象推论分子特征,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想象力.

三、德育目标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重点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知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从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教学方法

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有直观感觉,再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教具准备

香水;盛有二氧化氮的广口瓶、空广口瓶、硫酸铜溶液、试管、铅柱、投影、录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猜想物质是由很多很小的微粒组成的.现代的科学技术已证实古人的猜想,请看投影. 表面上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水,其实是由一个具的水分子组成.

[生]我们肉眼看不到,分子体积很小.

[师]那我们怎么能知道分子是否运动?

[生]我们用显微镜.

[师]这个方法可取,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我们打开桌子上放的那瓶香水或打开那盒香皂,有什么感觉?

[生]闻到香味.

[师]为什么能闻到香水或香皂的香味?

[生]是因为香水和香皂的气味跑到鼻子里.

二、新课教学

[师]不是气味,是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从香水或香皂中跑出来,进入空气中,向各个方向散布开来.

当它们到达我们的鼻子里时,我们就会闻到香味,我们再来通过实验证实分子是运动的.

1.扩散现象

[生甲]我们组是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烧杯中水变红.

[生乙]我们组是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过一会儿,发现上面空瓶有红色.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我们看录像.

[录像] 在量简里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的密度比水大,沉在量筒下部,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一天天过去,发现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

[师]我们上面做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举出几个例子.

[生甲]到医院闻到消毒液味.

[生乙]在花园里闻到花香.

[生丙]„„

[师]从这些可以看出气体和液体都有扩散现象.固体有没有扩散现象?看投影.

[投影]

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

[生]从投影看出固体也有扩散现象.

[师]固、液、气体都有扩散现象,想想对同样的一个扩散实验,能否改变一个因素,从而改变扩散进行的快慢呢?

[生]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蓝墨水,发现装热水的烧杯很快变蓝了.说明热水扩散得快,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

[师]请看投影,通过议论回答问题.

[投影] 想想议议

[生甲]从前面的几个实验能说明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

[生乙]分子的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扩散进行得快,是由于分子运动得快;扩散进行得慢,是由于分子运动得慢.

[师]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请看录像.

[录像] 展示扩散现象发生的过程中两种物质的分子是如何进行扩散的.蓝色小球代表一种分子,粉色小球代表另外一种分子.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由图可以看到分子的运动方向是杂乱无章的,有时两个分子会撞到一起.正是分子的无序运动的宏观效果,一种分子混入另一种分子中去,宏观上就是扩散现象.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师]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铅分子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

[生]分子之间有引力.

[师]请看演示实验,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演示]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分开.

[生]这个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师]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那么,我想把粉笔压缩得短一些,容易做到吗?为什么?

[生]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师]是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请看投影.

[投影] 课本图15.1-6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这就好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扩散现象.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四.板书设计 护散现象

分子间的作用力

第五篇: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教案

Yi《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通过将分子间作用力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分子扩散与分子热运动(2)难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三、教学方法

演示法

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在我生活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物质,比如说我们周围的空气、水、房屋等,他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当我们打开衣柜,发现放在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衣柜中有一股樟脑丸的气味,这又是为什么呢?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又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2)新课教学:

1.物质的构成

人类对物质的构成认知过程:

①中国古代的五行说: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或元素。

相生与相克: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金;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

②西方的元素论:地上万物由土、水、气、火四种元素构成。

③雅典的原子论: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前270)发展了这一学说:原子本身不仅有形式上的差别,还有大小和重量的不同。

现代的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生活中任何的物质都是由及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分子或原子组成;比如说我们生活中的盐是由氯化钠这种分子组成的,而我们生活中金属铜,是由铜原子组成的。分子或原子是一个非常小的微粒其直径大概有百亿分之一米,科学家用光学显微镜都无法发现它的存在,直到电子显微镜的出现我们才对分子和原子的形象有感性的认识。

课外解读:其实分子和原子还不是最小的粒子,比这还有电子,中子,质子;可为什么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而不是电子,中子或者质子呢?其实我们生活中的肉眼可以看到的物体都是总

0757-22223508

22201877

北区分校

0757-28099568

22132782

容桂分校

0757-23279177

22132783 大良一分校

0757-22811999

22319088

龙江分校

0757-23386968

22132989

桂城分校

0757-86338928

22132938 北 滘 分校

0757-22395188

63312568

乐从分校

0757-28866441

63312561

石岐分校

0760-88852255 *** 小 榄 分校

0760-22259911

***

可以再分的,但分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无法保持原来的化学性质了,就像一个学校可以分成几个年级,每个年级又可以分成几个班,每个班又可以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里又可以分成若干名学生,但到了学生在划分下去就没有意义了,我们把能够保持物质原来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称为分子。

板书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2.扩散现象

引入:刚才我们学了物质的构成,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那么在我们生活中分子和原子是不是固定不动的,安分守己的呢?还是像那么顽皮的小屁孩一样到处乱跑呢?这就是我们下面所要学习的内容?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观察思考一下几个实验?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什么叫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能发生在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吗?你能在生活中想到那些扩散现象?

问题二:物质扩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三:扩散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 教师演示实验环节:

演示1:打开一瓶香水,能闻到香味!演示2:二氧化氮扩散实验。(为什么要把二氧化氮放在下面?)

实验分析:在我们物理中,把不同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上述两个实验是气态物质的扩散现象。那扩散现象能发生在固体和液体中吗?请同学们观察下面几个实验。

板书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演示3:硫酸铜与清水的扩散实验,(为什么水在上,硫酸铜溶液在下呢?)演示4:(图片)铅片和金片之间的扩散现象。

实验分析:由上面两个实验,我们知道扩散现象不但能发生在气体上,也能发生在液体和固体上。而造成扩散现象的原因就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安分守己,在做无规则的的运动。那么分子的扩散快慢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细心观察老师下面的这个实验,自己把这个原因找出来!演示5:红墨水在热水、温水、冷水的扩散现象!

实验分析:下面请同学们总结老师做的这个实验,扩散现象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回答: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教师总结分析: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其实温度之所以会影响扩散现象,主要原因是温度会影响分子运动的快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质扩散的也越快,所以我们把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板书3:分子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重难点分析:1.如何区分生活中的现象是不是扩散现象?

(1)扩散现象是因为分子热运动,这是一种微观的现象,如果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微粒都不属于扩散现象,因为这是宏观上的。比如说,灰尘飞扬,面粉搅成浆,雪花飘扬,等等。

(2)扩散现象,至少要有两种不同的物质,而且现象要有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才是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存在间隙。(引例:有人把50ml的酒精和50ml的水混合,发现混合液的体

积小于100ml)

3.分子热运动会不会因为温度太低而停止?

分子热运动在任何温度下都是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只会影响他运动的速度大小,对他是否运动没有任何影响

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CD)A.打扫教室时,会看到灰尘飞扬; B.将面粉放在水中搅成浆状;

C.用来包铅块的纸经过较长的时间会变黑;

D.一滴墨汁落入水中,顿时变成了一长串竖直的墨迹。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D)A.煮稀饭时,看见米粒在水中翻滚; B.炒菜时,香味四处飘逸;

C.将装有NO2气体的瓶子倒扣在一个相同的空瓶上方,抽掉隔板,一段时间后发现混合均匀; D.完全不流通的房间,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

(3)通常把萝卜腌制成咸菜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答案: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快。

3.分子间的作用力

引入: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为什么不会分散开,而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是不是有什么力把他们拉在一起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研究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首先请同学们仔细看下老师做的这个实验。

实验演示6:教师出示两个铅块,并演示分子间的引力实验。学生疑问:铅块能够互相吸引,能承受很大拉力的原因时什么?

实验分析:其实物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它使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不会散开而保持一定的形状。

问题引导:前面我们学习扩散现象知道,分子间存在间隙?既然分子间有引力,那为什么没有把分子相互紧密接触呢?分子间存在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教师分析: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这个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弹簧很相似,弹簧在我们压缩的时候它会有一个向外的斥力,当我们拉神的时候,这时候它又会表现为引力。其实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它们是同时存在的,当它们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很微弱了,可以忽略不计。重难点分析:如何区分日常中的作用力到底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还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1)分子引力:是分子自发的吸引,没有外力作用。比如说水滴合在一起,压缩后,铅块能够承受很大的拉力。(粉笔写字不是)

(2)分子间的斥力,主要表现为液体和气体的体积很难被压缩。

板书4:分子间的相互作用(1)分子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2)分子间距小时,表现为斥力; 分子间距较大时,表现为引力; 分子间距很远时,很微弱,可以忽略。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是(D)A.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B.用透明胶带按在写错字的上面。用力把错字揭下来。C.钉子钉在墙上,钉子掉不下来。D.靠的很近的两滴水银自动结合成一滴

(2)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C)A.破镜不能重圆。

B.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两块铅块就结合在一起; C.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 D.气体容易被压缩。

五、课堂小结

1.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3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斥力和引力;

六、板书设计

一、物质的构成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的构成。

二、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原因:分子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注意: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分子永远不停运动,与温度高低无关;

说明问题:(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间存在间隙。

三、分子间相互作用

(1)分子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2)分子间距小时,表现为斥力; 分子间距较大时,表现为引力;

分子间距很远时,很微弱,可以忽略。

课后作业:

下载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3章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3章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