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九课时教案

时间:2019-05-15 02:2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九课时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九课时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九课时教案

大数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教学关键: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教具准备:算盘、计算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前参与: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设计意图]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入手,一开始就呈现出一个民主开放的课堂,导入简洁、明了,让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探究新知

1、计算工具的历史

(一)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 对于计算器这个现代的计算工具来说,学生并不陌生,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他们对计算器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有的学生甚至已经操作得相当熟练了,面对这个实际情况,老师首先找准教学的起点,在学生简要介绍计算器后,创设了教师及时补充的情境,由此唤起学生学习的需求,进而把这种求知的渴望转变为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

盘,并一直沿用至今。许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人发明算盘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求解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许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

一般的算盘大都是木制的,算珠也是木制的。后来发展到用铜等金属制作算盘。高档的算盘用玉制作。算珠除了圆柱形的算珠,也有截面为菱形的算珠。最大的算盘有几米长,最小的只有几厘米。

算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

算盘上粒粒算珠的上下左右移动,可以使计算者直观的看到加减乘除的运算过程。算珠互相碰撞及算珠与横档的碰撞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形成一首美妙的“计算进行曲”。计算者从声音中体会到计算的愉快。这些愉快的感觉反映到俗语中,“三下五去二”、“管它三七二十一”,“劈里拍拉的算账”。

利用算盘进行计算时,不仅要用手指不断的拨动算珠,还要用眼睛看数,同时要不停的动脑筋。这是非常典型的手脑并用,对提高智力,开发右脑是一种好方法。有学者指出,学珠算练手指是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

由于用算盘计算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这个在中国已使用了二千多年的计算工具,现在在世界各地仍得到广泛应用。在受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的日本、韩国、东南亚,珠算技术的传授及普及教育一直受到重视。日本的小学生把读书、写字、打算盘列为三大基本功,日本的珠算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全国的算盘学校高达35,000所。韩国的珠算教育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即使远在南美洲的巴西,也成立了珠算联盟,每年进行4次珠算考核和二次珠算大赛。北美洲的墨西哥有全国珠算支部,美国有珠算教育中心,有1,000多所学校接受珠算教育,算盘正成为美国的一种数学教学工具。计算机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目前,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大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大约有一间房间那么大,现在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还有掌上电脑。计算机发展史:

■ 1946年发生了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以使用电子管为特点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末和50年代初获得重大发展。

■第二代电计算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间问世以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并增加浮点运算。

■ 1964年IBM360系统问世它成为使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著名代表。

■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被称为智能计算机。

■模仿人类大脑功能的神经计算机已经开发成功它标志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进入第六代。

[设计意图]介绍古今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以及现代计算工具的类型和功能,使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有初步的认识。

2、算盘和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一)算盘。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1)算盘各部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2)两种不同的算盘: 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 观察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

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

[设计意图] 算盘的介绍除了出示中国算盘,还展示了日本算盘,表现了算盘影响、传播范围之广泛。算盘的作用体现在计算(中药铺里的划价)和记数(银行里的记数)两方面。算盘的记数法,除了指出上方和下方每颗珠子所代表的数的大小以外,还让学生通过观察类推出算盘上所表示的数是多少,并启发学生进一步收集关于算盘的其他信息。3.计算器。

(1)计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广泛,你认识计算器吗? 出示一个计算器,你能说说每个键的功能吗?

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

(2)让学生看课本自学,边看自己的计算器边看书,然后小组交流。(3)计算器的使用与算盘相比有什么优势?(4)全班看计算器,师生对口令。

[设计意图] 重点向学生介绍常用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要让学生弄清常用数字键、功能键按键时在显示屏上是如何显示的。另外,对清除键的介绍也非常重要,因为它在修改时起很大作用,避免重新输入,从而节省时间。

三、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们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备这种功能的计算器,该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更好的计算工具。[设计意图] 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

四、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A 用计算器计算: 4187+5492 289×102 10835-9418 课堂检测B 先估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148+353 739-122-117 19×41 120÷29

五、布置作业

1.继续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如果能根据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将其罗列就更好了。)2.了解计算器的其他功能。

第二篇: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三课时》教案

数学使人高尚——培根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教学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具准备:直尺、各种直、弯的实物若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一幅图

有很多路有直的有弯的,问:走哪条路比较近?为什么?

师: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它就是“线段”。(出示课题:认识线段)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学例6

1、感受线段的“直”

(1)看:(多媒体显示:桌面上的一条线“弯曲状”)问:这根线是什么形状的?

(2)猜:请小朋友猜一猜,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头,向两边一拉,这条线会变得怎样?(师作状后请学生猜)

(3)拉:学生自己动手把线拉直。

(4)比: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那跟线有什么不同?

(5)多媒体演示并指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同时板书。问:线段是什么样的?板书:直直的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数学使人高尚——培根

(1)导思:用一手捏住线的一头能得到线段吗?(做动作)

(2)指出:这两手捏住的地方,也就是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两个端点”。问: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3)请同桌小朋友互相指一指对方手中线段的两个端点。

(4)认识线段的示意图。

3、练习第5页做一做第1题

4、认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线段(渗透线段有粗细长短)

(1)实际生活中的线段还有很多,下面请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课前准备好的一些东西,找出里面长得像线段的物体或指出哪样物体上有线段。与同组的小朋友交流。

(2)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3)学生举例。明确:如直尺、黑板、课桌和课本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同时要求学生指一指或摸一摸它们的每条边。

(4)小结:是啊,线段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尽管它们粗细长短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两个端点,而且都是直直的。

5、线段可以度量吗?

试量课本第5页的线段,互相交流量法。师总结:先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是几就是几厘米。

过渡: 小朋友们会量线段,那么你们会画线段吗? 教学例7: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1、学生独立画线段,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各种画法。

2、交流画法,选择让不同方法的学生回答,并在黑板上示范画

总结: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铅笔尖沿着尺子的边一直画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再标上两个端点,并且在线段下面写上3厘米。也可以在对应的长度处先点两个端点,在连线。

讨论:用断尺怎样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

三、拓展运用:

1、完成第6页做一做1、2题。

2、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3、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4、完成练习一第7、10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通过学习,你对线段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谁来说说你心目中的线段有什么特点?。对于线段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在量线段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在画线段的时候,我们又要注意什么?

板书:

线段

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可以量出长度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线段,知道了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还会用刻度尺来量线段和画线段。

第三篇: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二课时》教案

数学使人高尚——培根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具准备:米尺、软尺。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学生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约是1厘米。

2、让学生在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实际长度。

3、让学生用直尺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和宽,并回答量的结果。

4、一名用学生尺量黑板的长,一名学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发现了什么?引出米尺。让学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量操场的长用哪种尺方便些?”

教师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板书课题)认识米、用米量。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

板书课题:认识米,用米量

数学使人高尚——培根

二、自主探究:

1、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米尺或1米长的小棍,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

2、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家看。

4、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

拿出米尺1厘米,1厘米地数1,2,3…..99,100。教师提问:一共有多少个1厘米? 生;一共有100个1厘米

师:那么“1米里有多少厘米?”“也就是1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并让学生齐读两遍。

三、拓展运用:

1、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2.选择合适的单位。

我们的教室长6(),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课桌高90()。3、1米=()厘米 100厘米=()米 5米=()厘米 200厘米=()米

4、完成练习一3-6题

实践活动:试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些什么收获? 板书

认识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

教学反思:

1、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米=100厘米。

2、学生能用手势分别表示出1米、1厘米的有多长。

第四篇:2015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

第九单元总复习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第1课时

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重点: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难点: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具: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多位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4)自然数的认识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三、练习内容

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

30050082

3960400000

7000700070 700300009

26740020000

315400000

5070800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80000

9000000 47000000

200320000

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325600000000 48000000000

5、求近似数

1)16483520

9528641 799000

380800

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2)2709546312 983536478 89970804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6、比大小

1650010 ○16500100 350020 ○ 530020 2509200○2509000 6309607 ○ 670630

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1)最大的数

2)最小的数

3)一个0都不读的数

4)只读出一个0的数 5)要读出2个0的数

6)约等于3亿的数 7)约等于10亿的数

四、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练习二十一1、2、3

第2课时

复习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重点: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具: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乘法和除法”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乘法和除法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口算 直接说结果。

2700÷30=

180÷60=

360÷40=

240÷60=

800÷40= 420÷60

54÷3=

60÷30=

250÷50= 130×5=

2×380=

150×6=

18×3= 23×4=

7×13=

460×2=

7×5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估算

522÷70≈

710÷92≈

543÷90≈

50÷68≈

455÷70≈

678÷8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59×103 ≈

720×12≈

315×72≈

408×18 ≈

209×29≈

3、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或商。15×39=585

792÷24=33 150×39=

396÷12= 15×390=

1584÷48=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4、复习笔算

1)948÷38=

2496÷47=

4325÷48=

3276÷84= 2)245×27 =

530×48=

509×50=

802×37=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5、解决问题

1)甲火车14小时行驶1750千米,乙火车10小时行驶1350千米,哪列火车快,快多少?

指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路程÷时间=速度

2)有26条船,每天收入78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3)总复习9、10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4——8

第3课时

空间与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

2、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

3、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

3、加深公顷与平方千米的认识,会进行面积的换算。过程与方法: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重点: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难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教具: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空间与图形

2、打开数学书看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角的度量

1)什么叫射线、直线、线段,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任意画直线、射线和线段,出题进行判断。

什么叫角,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什么没关系?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什么? 举例汇报量角方法。用三角板拼角

75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180度。什么叫平角周角,平角、周角、钝角、直角和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画指定度数的角。65度、100度、155度、画角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近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什么叫垂直和平行?生活中有哪些垂直和平行的例子,说一说 2)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是什么?学生画垂线

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是什么?什么叫等腰梯形?

4、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5、复习公顷与平方千米,完成总复习第115也第15题与17题。

三、练习内容:

出示角:学生量出角的度数。出示图,计算角的度数 出示图,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出示图,看看哪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哪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完成总复习12题和13题 3)总复习9、10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练习二十一9、10

第4课时

统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巩固横向、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重点: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难点: 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教具: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统计”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统计

2、打开数学书看第六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二、复习知识点

1、统计

问: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

2、总复习13题

回答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练习二十一13题

根据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所给的问题,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三、综合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然后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60400

9024700

24950000 695200

38000200

305076000 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七百八十万零二十人 十五亿三千零八万零九 四亿零五十万零三

4、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127×63

3276÷84

74×59

5、估算

297×3

789×4 5392÷9 6、1)125的40倍是多少? 2)756里面有多少个18?

3)把80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多少? 4)884是34的多少倍?

7分别画一个50度、90度、135度、180度、360度

8、你会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9、你会用一张长方形纸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10、解决问题

1)一只山雀5天大约吃800只害虫,30天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

2)有624人乘船游玩,每条船可坐50人,要同时出游至少需要多少只船?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第五篇:人教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A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huǎng hū

fèng xì

yì lì

qí tóu bìng jìn

()()()()

zhèn jìng

zhào yào

huī fù

ruò yǐn ruò xiàn()()()()

二、辨字组词。(12分)

卉()涛()梢()

奔()滔()稍()

崩()茫()张()绷()芒()涨()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昂()东()焦()不()久()()雨

神()莫()()()飞瀑()()细流

四、选词填空。(9分)

横贯 横卧

1.青藏铁路()羌塘草原,游客可以在火车上领略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

2.长城像一条巨龙()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

继续 连续 持续 3.我们班()三周获得流动红旗。4.大雨整整()了三个小时。5.下雨了,球赛仍在()进行。

注意 保护 遵守 爱护 保持

6.()交通秩序,()公共安全,()公共财产,()环境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五、句子加工厂。(6分)

1.火烧云的形状变换无穷。(改为带感叹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2.爸爸终于答应给我买电脑了,我非常高兴。(改为带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扩句)

六、选择正确的答案。(6分)1.下面句子没有错别字的是()A.他的作文提纲写得很好。B.我们要刻服困难,努力学习。

C.既使遇到困难,他也能想方设法解决。2.下列句子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件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B.我们要发挥成绩,改正缺点。

C.他在赛场上非常冷静,发扬了正常水平。

3.“你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不能把它作为骄傲自大的资本”。给这句话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是()A.因为„„所以„„ B.即使„„也„„ C.无论„„也„„

七、古诗人留下了许多有关钱塘江潮的著名诗句,如范仲淹的“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把你收集的这一类有名的诗句写下来吧!(至少两句)(6分)

八、课内阅读与练习。(10分)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句话中“犹如”和“如同”都是 的意思。“浩浩荡荡”是形容浪潮。“山崩地裂”是形容浪潮。

2.这句话有 层意思。前半句是写大潮涌来时的,后半句是写大潮涌来时的。

九、课外阅读与练习。(17分)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山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漂。有时像要碰着山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极了!这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涛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一块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多美的神女峰,多善良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山巅”的“巅”是()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除部首外还有()画。

2.这篇文章第2、3、4段的结构相同,都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三是,(用两个字概括)。全文通过对 的描绘,反映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3.文中的过渡句是第 自然段,它所起的作用是。

4.作者把山比作、、,把水比作,还用、来比喻船。

十、习作。(20分)

假如你是生活在“鸟的天堂”里的一只小鸟,请你写一段话来赞美南国风光或感谢当地农民。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huǎng hū

fèng xì

yì lì

qí tóu bìng jìn

(恍 惚)(缝 隙)(屹 立)(齐 头 并 进)

zhèn jìng

zhào yào

huī

ruò yǐn ruò xiàn(镇 静)(照 耀)(恢 复)(若 隐 若 现)

二、辨字组词。

卉(花卉)涛(波涛)梢(树梢)

奔(奔跑)滔(滔滔江水)稍(稍微)

崩(山崩地裂)茫(苍茫)张(开张)绷(绷带)芒(光芒)涨(涨水)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昂(首)东(望)焦(灼)不(安)久(旱)(逢)雨

神(秘)莫(测)(帘)(帘)飞瀑(涓)(涓)细流

四、选词填空。

1.青藏铁路(横贯)羌塘草原,游客可以在火车上领略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

2.长城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3.我们班(连续)三周获得流动红旗。4.大雨整整(持续)了三个小时。5.下雨了,球赛仍在(继续)进行。

6.(遵守)交通秩序,(注意)公共安全,(爱护)公共财产,(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五、句子加工厂。

1.火烧云的形状可真是变换无穷!

2.爸爸终于答应给我买电脑了,我能不高兴吗?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

六、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下面句子没有错别字的是(A)2.下列句子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3.“你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不能把它作为骄傲自大的资本”。给这句话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是(B)

七、古诗人留下了许多有关钱塘江潮的著名诗句,如范仲淹的“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把你收集的这一类有名的诗句写下来吧!(至少两句)

苏东坡: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李白: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杜甫: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倾堆琉璃。

八、课内阅读与练习。

1.这句话中“犹如”和“如同”都是好像的意思。“浩浩荡荡”是形容浪潮规模大,气势壮。“山崩地裂”是形容浪潮声势浩大。

2.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前半句是写大潮涌来时的形状,后半句是写大潮涌来时的声音。

九、课外阅读与练习。

1.“山巅”的“巅”是(上下)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山)部,除部首外还有(16)画。

2.这篇文章第2、3、4段的结构相同,都采用了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山奇,二是水急,三是船险,(用两个字概括)。全文通过对三峡景物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喜爱三峡、赞美三峡的思想感情。3.文中的过渡句是第5自然段,它所起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4.作者把山比作蘑菇、骆驼、仙女,把水比作野马,还用摇篮、竹叶来比喻船。

十、不提供答案。

下载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九课时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九课时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鸡兔同笼同步练习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鸡兔同笼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最新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执笔:张永红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教科书第2~4页的内容,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人教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案

    四下《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读准其中的多音字。 2.解读文句,体会修辞等表达方式的好处。 3.比喻、拟人等表达方式的迁移运用。 二.教学重点: 通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

    灌云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倍数和因数 教学内容:P.70—7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出找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 2.使......

    四年级教案(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教学时间 七课时 1、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1、能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能用多种方法认识空气的性质; 3、能比较水与空气的异同; 4、知道......

    人教四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1)

    四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测试题姓名班别分数成绩(卷面整洁3分)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cànlànzhàoyàoɡuīlǜlǒnɡzhàohuīfùshùshāochuánjiǎnɡjìnɡjì二、给带点的......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教案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一、单元教材简析: 和前几册教材的思路相同,本册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还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来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