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了孩子们的幸福,做一个安静的燃灯者(推荐)
附:人物通讯例文一篇
为了孩子们的幸福,做一个安静的燃灯者 ——记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教师万平文/黄佳熹 顾秀阳
一个理性、优雅、聪慧的美丽女人,放弃了在青春葱笼的雅致里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走上了三尺讲台,用真心和行动将教育理念化成有温度的关怀,以爱育爱,以德培德,培养出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她用才学、能力、品质和魅力给她的学生以成长的力量,她用无私的热切的关爱给学生终生永恒的记忆。她,就是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教师万平。以赤子之心开垦教育之路
想象和现实的最大差别就是在现实中你会发现真正想要什么。虽然教师之路并非万平的初衷,但从教之后,她真正认识到:自己如此热爱孩子,热爱教学,这是一条属于她的路,她是一名天生的师者,走在这条路上,她是踏实的,充实的,欣喜的,平和的。然而在28年的成功教育之路背后,万平付出了比别人多十二分的努力与艰辛。
1981年,万平开始从教,在朝阳区劲松二小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孩子们日夜摸爬滚打,叫得出全校各班上百名小干部的名字,说得出他们班里所有小淘气的糗事„„所有的班会队会大队会、广播、晚会、庆典„„都是她和孩子们一同策划组织。1987年,万平到了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担任音乐教师及新月合唱团指挥工作。带领学校新月合唱团的同学们,在专家的指导下,获得了区、市、全国一系列合唱比赛的一等奖。作为指挥,她先后登台于人民大会堂、保利剧院、民族文化宫、北京音乐厅„„并在1993年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吴灵芬教授,修习合唱指挥„„七年“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年纪轻轻的万平连续获得了北京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3年,是万平人生的转折期。这一年,她被调入了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主动要求教语文并担任班主任。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带着满腔的热情与自信,从“零”开始学习语文教学。从组课到校级优课,从接待课到研究课以至于区课、市课,大型活动展示课,从首届东兴杯大赛一等奖,到北京市小学专任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竞赛语文学科一、二等奖,以至成为一名市级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
面对一个个挑战,万平总是以学习充实自己,以研究武装自己,以创新捍卫自己。她先后参加了北师大国家重点课题组“小学生学习与心理健康促进工程”,教育部国家重点课题“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推进课程改革”,北京市重点课题也是史家小学的中心课题“和谐教育的探讨”,以及市区重点课题“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的学习与研究,用她所学到的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并将自己的实践写入科研论文,获得国家重点课题组、教育部多元智能国际年会论文评比的一等奖。在史家这片沃土中,十四年如一日,她就像一个农人,每一天都在田间耕耘:点种、耕作、间苗、收获、酿造,寒来暑往,甘苦自知。这段“探求教师真味的岁月”,使万平从一名经验型教师,成长为一名“科研型教师”。
日记、博客:与学生的心灵交流
1987年9月,万平老师是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五年级(4)班的班主任。还没有开学,她就听说班上有一个很特别的学生:比班里所有孩子年龄都大,留级两次了。“我的个子比较矮,同组的老师们开玩笑地说:你看起来还没有你的学生年龄大呢,别让他把你给欺负喽。” 实际上,这个不大爱说话的“大”学生也的确没有把她放在眼里。头一个星期,他永远是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一眼一眼地瞄着前面讲话的她,在课桌底下鼓捣着什么,后来才知道,他正对着万老师的脸画素描。
万老师找到他谈话,他也没有什么话,心里仿佛有个闸一般,死死地关着。“哪天我来给你办个班级画展吧!”万老师看着他上课给自己画的头像,觉得这个孩子喜欢画画是真的,倒不是为了上课成心捣乱,于是就试着与他沟通。
“真的,你说话算数?”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的眼中竟有了一丁点的光亮。
“因为我是汗手,小时候总画不好,一紧张,把纸就弄湿了,结果让老师批评。看到你画的这样,还真觉得不简单!”万老师由衷地说。再看到他的时候,他的那种阴郁淡多了。第二天,他交上来一个本子,竟是一本日记。“这是我当教师之后看到的第一本学生写的日记。”错别字真是不少,句子也不是很通顺,但是他写得很认真。“这个孩子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万老师感受到了来自于孩子的信任。她一点一点地为他改了错别字,写了鼓励他的话,悄悄地将本子还给了他。
这样,他开始记日记,万老师天天为他批改。毕竟是十二三岁的孩子了,没过多久,他的日记就写得有模有样,语文成绩也渐渐提高了。后来经过他的允许,万老师在班上讲评了他日记中的一些篇章,让同学们了解了他的内心世界,大多数同学不再用一种畏惧或鄙视的眼神看他,他终于有了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集体了。“从那时起,我坚信了文字的力量。”万老师开始了她的日记教学。
十多年来,万平老师一直鼓励孩子们写日记,让学生们用小小日记本“以我手写我心”,并从未停止与孩子们在日记中的不间断地沟通与交流——无数节日记讲评课、无数个动人的成长故事、无数个为孩子们出版日记专版的不眠之夜、无数次与家长的沟通,几百万字的日记批改量见证了孩子的成长。这种心与心的交流,字里行间渗透着爱与温馨。万老师以她那慈母般的呵护,大姐般的细腻,挖掘着孩子们心底那温暖的爱意。时光荏苒,万平老师在日记中的真切评语已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动力,写作的期待。在日记的伴随下,孩子们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小主人,生活的有心人。孩子们渐渐地学会了用笔将自己看到的事物记述下来,学会了在写日记的时候用心思考,分析自己的言语或者周围事物,将自己的心得积累下来,将自己一颗小小的心灵中的真、善、美提炼出来„„而这一切,也将成为孩子成长的宝贵记忆和童年的财富。1997年,万平老师为孩子们创办了班级刊物《小木桥》。她利用业余时间,编辑、刊印了上百万字的童年心迹。迄今为止,《小木桥》出刊已逾270期,同步记录了学生的心路历程,成为每个孩子的成长档案,她教过的所有孩子都珍藏着这份难得的宝贝。以文载道,以教养德,润物无声,小小的日记,见证着孩子们的进步与成长的点点滴滴,也圆了班上孩子的小小作家梦。1998年,华文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由她点评的13万字 的小学生在校日记专著《马方日记》,其中系列日记“仙人掌”还入选了北京版小学语文教材。近十年来,她的学生曾先后五十多人获国家级、市级作文比赛的一、二、三等奖。
一个淘气包的妈妈知道孩子春蕾杯获奖后曾给万平老师发来了手机短信这样写到:“一个曾经逃避写字,逃避上课,濒临厌学的孩子,居然获奖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奖!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您!因为您的包容、爱心、耐心、理解、坚持、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细致有效的训练方法,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集班主任与母亲于一身的温情互动,职业与敬业的专业品质,理性与人性的完美体现——这一切是一个特写,却不会定格,我们感谢您,我们爱您!” 为了更好地展示孩子们的才华,能更真切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从2006年8月起,万平为孩子们开通了班级教育生活博客《小木桥》,在那里记录着班级每天发生的事情,同时这也为她建立了一个和家长、学生沟通的平台。万老师喜欢猫,所以这个博客又有了另外一个名字“咪咪的乐园”。万老师称自己是喵呜,学生们是喵咪,家长们是咪妈、咪爸。
现在,博客已经成为万平老师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白天,万平老师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泡在班里,讲语文,改作业,教方法,聊天或谈心,她的心沉浸在孩子的世界里,感受着他们,听他们说,更深地去了解他们,理解他们,给他们需要的力量。夜晚,万平老师就在《小木桥》这个专属于她和孩子们的世界里畅谈天马星空的想法,交流近期的学习、心境感受,倾诉着那一个个平日里不能说的小秘密。日记教学使孩子们的写作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博客交流使得万平老师和孩子贴得更近了,这条成功的教学之路,洒下的是汗水,收获的是甜蜜,也再次验证了:教育,从来不是一条捷径,那是树的生长,是根的纵横,是年轮的蔓延,是逐渐的枝繁叶茂,是未来的花与果。
以善为灯,以心为田,行在路上
教育,绝对不是一件开花的活儿,它是种树,它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扶持与忘我的漫长期待,它是一种为了终极放飞而无比宽厚温暖的拥抱„„
如果说现在能够沉静地行走于教育路上的人不多,那么万平老师绝对是其中甘于沉静的一个。为了孩子,万平老师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工作狂,甚至放弃了做母亲的权利。除了生病之外,十几年来,在12点以前几乎没有睡过觉,每天仅睡4、5个小时。“小学教师有你这样当的嘛?”家里人曾经这样问她,后来习惯了,不再问了。
“怎么这么忙?不亲眼见,谁能相信哪?”朋友们曾经这样埋怨,时间长了,就随她去了,连聚会都会紧着她这个“人民教师”。
“别老那么晚,活是干不完的„„身体还是第一位的„„”同事这样叮咛着她,深为她的健康而担心。
多年来,万平一直坚持记工作日记,无论多忙也要补记一下工作日志,回忆一下当天有什么遗落之事:哪个孩子病了需要致电慰问、哪位家长来电需要回复,哪位同学的个别问题没能及时解决等等。想到了,便放下手头的事情,马上解决,不再拖延„„她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一两周之后,便将全班学生的名单默写一下。一时想不起来的,可能就是自己日常忽略的,要在新的一周及时补救:有意识地跟孩子聊聊天、和他谈一些关切的话语等,目的是让孩子懂得,他的点滴进步都在老师的心里。每个人的内心能够承载的东西并不多,在万平老师小小的心中,承载的最多的是对孩子们大大的义务、职责与惦念。这些学生们永远在她心中占有无法取代的特殊位置。她曾经在她自己的个人博客《蓝喵呜》中写道,“我真的很怕离开孩子们,我无法解释自己的这种感觉,和他们在一起,忙点,累点,甚至烦点,都可以成为一种常态。只有在咪园看到咪咪们之后,我才会踏实。忽然,明白,这不仅仅惦念了,这就是感情„„是我和咪咪们之间的感情。在咪园我看见了让我惦念的咪咪们,放学聊天时,告诉我他们也惦念着我,仅仅如此,即便更忙碌辛苦,我都是快乐的。”
从选择教师这条维艰的道路至今,万平老师始终秉着一颗诚恳而纯粹的心,以一种刻苦与努力的态度和那份不为世俗瞬息万变的利益、荣誉所动的坚忍走她自己的道路,教育、关爱、感染那些天使般的孩子甚至他们的家人。这情、这意都是源于万平老师对于学生的爱,对于教育的爱,对于工作的爱。“成长”是孩子们共同的权益。“不忽略每一个学生!”这是万平老师对自己的要求。然而一个人的精力到底有限,对于万平老师来说,尽管可以用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对待孩子,也不可能每个都照顾的周全,所以必须依赖与她合力配合且有行动力的家长,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真切受益,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1997年,为了使全班家长能够及时了解班级的整体教育情况,她为班里需要个别矫正的孩子建立教育档案《家校直通车》,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进行笔谈,进行个案指导。她先后与十几名程度不同的个别儿童家长进行过个案矫正的沟通,积累的教育记录近四万字。一位学生由于脑发育迟缓合并多动症,在四年级时话还说不清楚,人称“鸟语”。生活、学习不能完全自理。全班51名学生中被他打过、攻击过的有40多名。为了使这个孩子改变现状,健康地成长,万平老师与孩子的家长合作,从进教室,进座位,收拾书包,收拾文具,走路,踏步„„做起,一点一点地对孩子进行引导矫正。几乎每天,她都与孩子的妈妈进行教育笔谈,辅导、鼓励家长坚持与自己配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这个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自理能力、身体协调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十二年来,万平老师先后为近二十名不同程度需求的孩子做过个案矫正,短期的一个多月,长期的竟达三年。
1998年开始,她又为不同类型的家长开办“家长沙龙”解决不同类型、层次的问题:《从收拾书包做起》是关于培养学生自理习惯的,《快一步与慢半拍》是关于培养学习习惯的,《第一时间》是关于有效利用时间的,《举起我的手》是关于调动课堂参与积极性的,《阅读,思维的半径》是关于克服阅读障碍的,《不能忽略的„„》是关于优秀学生克服自身薄弱环节的等等。“家长沙龙”的举办使班级的教育拥有了不同的层次和针对性,产生多元、立体的教育效果。
此外,万平老师还坚持为全班家长建立《家校通讯》,定期将班级整体情况向家长汇报;她坚持把每一次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变成“专题讲座”——倡导一种“科学、有序、积累、有恒”的班风、家风、学风,因人而异地科学对待每一位学生,由浅入深地将工作循序渐进,坚信教育量变到质变的内在规律,坚持不懈,始终不渝。
科学的教育理念,个案化的细致指导,万平老师与家长通力合作,实实惠惠地将优质教育落实到了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达到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孩子的成长就是教师的快乐。“一点点小小的进步,一个个真心的笑脸,或者只一个成长过程中的微笑,就能使我忘记烦恼,无比欣慰。我的心常常被孩子们感动,只因为那来自孩子心灵的诚恳,来自孩子天真的不遗余力的朴实的行动!”万平老师幸福地说道。从事教育28年,万平以善为灯,以心为田,努力做一个安静的燃灯者。心甘如怡、倾尽心力地为教育、为孩子无私付出,把对孩子的爱付诸于实实在在的行动。“用心做到最好!”这是万平老师工作的座右铭,它伴随着万老师,在六个教学班的工作中将自己的黄金岁月深深扎根于300多名孩子的心田。
如今的万平老师,虽已人到中年,却依然年轻,无法形容的那份气质和修养使她更为美丽,永远对孩子保持灿烂的微笑,永远与孩子们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在孩子的心里,她是最慈爱的妈妈,也是最尊敬的导师,更是最值得信赖,可以与之谈心,讲小秘密的知心朋友。28年的教育历程,万平用春风化雨的辛劳滋润着每一颗快乐的种子。今后的育人道路万平仍将以一颗火热而纯粹的心走在教育这块沃土上,播种幸福,播种希望!
第二篇:燃灯者读后感
读罢越胜先生的《燃灯者》,心中感慨良多,燃灯者读后感。
同样类型的书,之前有所接触。之前曾读过陈来先生的《燕园问学记》以及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同是对过往求学道路上师者的追思和记录,但是论文风,越胜先生的《燃灯者》对我的心灵震撼更为强烈。
与其说这是一部哲学学人追思恩师的回忆录,倒不如说这是两代学人思想激荡、相知相伴的成长史。
追随作者的视角,让我这个后生能够跨越时空的障碍,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些如饥似渴的学人一道重温他们求学问道、探寻人生真谛的成长历程。
尽管这些学人的成长道路各不相同,但是就像越胜先生能够遇到周辅成先生这样的良师益友一样,他们的求学经历却都往往是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面对艰辛、清贫的生活条件,面对珍贵稀有的学习资料,心中没有丝毫杂念,仅仅是为了追求知识和真理,执着、坚毅却又乐观地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不管你是否经历那样一段岁月,但是透过字里行间,你都能感受到他们那一代人对过往的求学成长经历是很受用的。
而这一切,在越胜先生的笔下,是那么地熠熠生辉,栩栩如生。情之切、爱之深,不用任何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渲染,读后感同亲历,那种亦师亦友的情谊令人颇为感动,读后感《燃灯者读后感》。犹记得越胜先生与辅成先生踏着雪走在鼓楼东大街交谈的场景,步行两站多地的距离固然算不上遥远,或许很多时候只是默默地相伴而行,但是这幅画面在作者内心深处却激起了千层浪,因为他们彼此已经超越了学术层面的探讨和追问,直达内心深处达到了心与心的交融。在政治背景不甚明朗的岁月里,谈国事,论人生,这需要勇气更需要彼此之间的充分信任。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事后越胜先生如此挂念先生的身体状况,甚至是“半夜心不安”,当收到辅成先生“雪夜漫步京城,心情大好”这寥寥数语的回信后,才终究放下心来。
越胜先生是幸福的。因为他能够得到辅成先生的教诲和指导。辅成先生对越胜先生而言,犹如他人生道路上永不熄灭的长明灯,不知疲倦地照亮远方。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是纯粹的,不夹杂丝毫功利之心的,从1975师从先生思想启蒙开始,到后来在学术道路上站稳脚步,三十四年间,彼此始终将对方当做最为尊敬的人。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彼此是真正能够读懂对方的,是知音,是灵魂伴侣,是超越传统师生情谊的真性情。
写到此,想到曾经朋友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朋友犹如路灯,它照亮了你的前程。你一直往前走,会一直有路灯亮。一生中,你会遇到不同的朋友,与周遭的一切发生着莫名其妙的关系,有的朋友依旧伴随在身边,而有些,却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无论怎样,他们都见证了你的成长历程,那些幸福美景,那些辛酸往事,人生大喜大悲的时候总是有朋友在你身旁的,如此我们才不会孤独地或是享受快乐或是承受痛苦。也许始终陪在你身边的路灯并不多,三两盏,甚至一盏就足矣,人生得一知己已是莫大的幸福,我们当然不能奢望。读完《燃灯者》,此种感觉更为强烈,物化时代,真正的朋友不多,知己就更难能可贵。这种情谊犹如美酒,越陈越香,越有滋味。
第三篇:燃灯者读后感
【篇一:燃灯者读后感】
“骊歌清酒忆旧时”,从阅读《燃灯者》开始到意犹未尽的读罢此书之后,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三十年,三个人,三种不同的人生,四段截然不同而又有着某种共同轨迹的命运。当读到那些述说过往的青葱岁月的潇洒肆意的文字,似乎耳畔真的想起了那个懵懂青年和友人把酒言欢,引吭高歌,似乎作者是在轻松愉快的骊歌清酒中写下了这写回忆。但是在回忆唐克的文章的末尾,作者写到“唐克,老兄弟,你如今在哪?那把老吉他是否已常悬崖壁上,久不作声?摘下它吧,请抚弦再歌一曲,在喑哑的歌声中有我想说的话:‘晚风轻轻送来,想念你的那一首歌’”。恍然间才发觉,原来我忘记了赵越胜所要书写的是他这一生中的三位“燃灯者”。
相比而言,“燃灯者”这个主题固然比不上“骊歌清酒忆旧时”的诗情画意。正如书中所言,所谓燃灯者乃是“是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言语间透入出的是一种人生的哲理。但是仔细品读书中的三位,辅成先生是“我”哲学之路上的引路人,教我如何“哲学的生活和思考”;宾雁则是“我”一生敬仰的英雄,他的勇敢、睿智、担当,是“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生境界;而唐克,没有辅成先生的学识,没有宾雁的大义凛然,但是这个背着一把老吉他的不羁青年,在“我”最为懵懂的年纪,教会了“我”唱流行歌曲,他的洒脱、放浪形骸使“我”学会了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而这些东西,若不是在作者短暂的一生中遇到这三个人,也许及时是皓首穷经也未能理解其中的深意,更有可能在那个喧嚣的年代,被淹没巨大的政治洪流之中。
既然是这样一段充满深刻的人生感悟的回忆,赵越胜为什么要用如此华丽的文笔将他书写的如此“自然”?所谓“燃灯”,燃烧的究竟是什么?三十年的光阴,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尤其是这三十年是中国变化最为深刻的三十年,但是在赵越胜的笔下却丝毫感觉不到随着青春消逝后的苍凉,理想幻灭后的失落。其实这三个影响了作者一生的人的三十年的际遇所折射是同一个人生的理念——“自由”。追求自由是伴随这三个人一生的宿命。辅成先生终其一生徜徉在哲学的“理想国”中,即便是在最动荡的年代,他渴望的仍旧是像希腊先贤一般思考哲学,哲学的思考;而宾雁,人生的起起落落,矢志不渝的为了社会的公正,个人的自由呐喊、抗争,捍卫每一个人的自由权利;唐克,所有人的眼中最为卑微的一个,不管意识形态的宣传怎样的义正言辞,人们的目光多么的鄙夷和不屑,他依旧我行我素,从那个当初追求婷婷时在月下抚琴高歌的小青年到廿多年后在巴黎相见时那个挂着个破相机,不修边幅的中年老男人,始终如一的还是他身上那股子向往自由的冲动。
由“燃灯者”,我想到了顾准,那个至今还躺着我们大多人的视线所不及的角落里的灵魂,那个曾被人用泰戈尔的名言来形容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光里“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路”。固执的为了自己的信念,在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摧残中,冷静、理性的思考民族、国家、历史问题。所谓“燃灯者”,亦是“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神话从来就不是希腊人的无端臆想,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同样的故事总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舞台”上上演,从苏格拉底为了唤醒民众的从容赴死,到纳吉为了自己的社会政治理念请求政府赐他死刑,从布鲁诺为了真理踏上火刑架,到卡斯特里奥为了捍卫每个人的信仰自由与加尔文大战…。其实这本《燃灯者》写的何止是作者一生中的三位燃灯者,也是千千万万人的燃灯者,更是献给那些为了国家、民族、人类的事业,点燃自己,照亮人心、照亮历史的先驱者们的赞歌。也许作者没有如此宏大的情怀,我们也不缺少那些充满了宏大历史叙述的著作,但是经过这些过于复杂的解构的历史,以及历史中的任务,早就模糊了他们原来的面貌。而“燃灯者”可以看做是大背景下的一段“小故事”,那种随着历史的波纹一同起伏的人生遭遇,虽然由于夹着个人的情感有有失客观的嫌疑,但是弥漫在笔端的那种隽永的人生体验,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生儿”最为缺乏的。这或许对于我们理解我们的历史的一种读到的方法、方式。
一本好书,就是能让一千个读者,读出一千个莎士比亚。而让一个读者从一本书中读到一千个人的命运,也许也是文字的另外一种玄妙。《燃灯者》就是这样一本书。我觉得完全可以用李慎之的观点来解读这本书,所谓燃灯就是启蒙,燃灯者所书写的三十年就是中国新启蒙运动的三十年,也是中国一百多年的启蒙史的一个缩影。鉴往知今,启迪赵越胜的辅成先生和宾雁正是近代以来,无数启蒙者的写真,从严复、梁启超到胡适、陈独秀,从顾准、林昭到李慎之、孙家栋、陈乐民等。作为一个历史的旁观者和继承人,我们可曾想过:他们“为谁燃灯”
【篇二:燃灯者读后感】
被教育部的课题追着,发誓必待完成之后才写博文——毕竟它是题外之事,不能用它代替结项。但周三晚上参加学术沙龙,我的一个“文青”学生,送我一本名为《燃灯者》的书,副题为《忆周辅成》。我不知道“周辅成”为何许人也,作者“赵越胜”也不认识。以为是我这学生的朋友,回答说不是,而是周国平、徐友渔、陈嘉映他们一帮的。周、徐二人很熟,买过、读过他们很多的书。去年徐友渔来川大,也去听过他的讲座。但赵越胜,确实不熟。问学生为什么想起了要送我这书,回答说是猜想我会喜欢。后来推测,他可能也把我当成了“文青”,因为时不时地和他聊些文学什么的。谢过他,把书带回家来,也没打主意马上看,心思仍被课题缠着。
次日下午,难得的秋日阳光,很暖,却不晒人。坐在书房里写,总觉得有些辜负,最后还是移到了阳台,沏一壶朋友送的青城“韵味”,拿过《燃灯者》来读。这是一本时下难得的关于师生交谊的书。一个普通的青年工人(即作者赵越胜),在一个为工农举办的哲学学习班里,有幸与北大的周辅成先生结识了。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对知识的渴望,作者开始向周先生陈述自己读书遇到的困惑。也是带着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特有的风范,周先生开始孜孜不倦地给作者讲述西方哲学的要义,引导这位好学的青年步入西方哲学的圣殿。他们常常相约在饭馆,吃着聊着,以饭菜裹腹,以哲学铸思,每次都是周先生付账。相约以后,一个乘7路无轨电车去动物园换32路回北大,一个乘5路汽车去德胜门换车回清河,两路茫茫,以学为媒。一年年下来,到文革结束,作者已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工变成了一个深谙西方哲学奥秘的学者,并顺利地考进了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工作。之后,他们又相约在北图,借书看书,每周的师生抵心交流不亦乐乎。在周先生无怨无悔的指导下,作者考取了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的研究生,又一步步地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一口气读完,半天找不回魂来。在作者的娓娓道来里,我总抹不开孔子与学生浴于沂、咏而归的场景,抹不开朱熹与蔡元定抵足共校《参同契》的场景。那是旧式知识分子才有的情藻,在我们这个老板与学工的时代已经成了令人艳羡的回忆。我很感谢周先生,让我看到了传统学人的纯正品格;我该祝贺作者,在**的年代遇上了一位爱才的尊师。这不仅仅是如何为师、如何为学的问题,而是为道的问题——于中贯穿了两千年来儒家的师道理想。
周先生和唐君毅、牟宗三为同学,一辈子致力于道德哲学的研究。但在我们这个不讲道德或只讲伪德的社会里,他注定是要踽踽独行一生,不仅失名于我等文革成长起来的寡闻之辈,即连他的相关著述也都很难见诸天日。但周先生是旧式学者,学问之于他不只是器,更是道,他耐得住寂寞和孤独,不会趋炎附势。他把陆游“独吟古调遣谁听,聊与梅花分夜永”的诗句写成条幅赠于作者,于中有他的孤独,也有他的坚守。他还曾将刘孝标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制成贺卡赠人,以此激励学生世道故乱、慎勿放逸。这是旧式知识分子的风骨,任你沆瀣满地、虎狼成群,“善人为善,岂有息哉!”
作者将书名取为《燃灯者》,自叙来自《五灯会元》:“是知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又引《马太福音》:“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作者认为,周先生是一盏放在灯台上的灯,照亮的不仅有求善问道的莘莘学子,也有漫游精神世界的读书人,还有辛劳于野的普罗大众。就此而言,周先生又是幸运的。灯之为光,不枉此生。可是这个时代,我就点亮了自己的灯,也找不到安放的灯台,因为除了灯,我已经是一穷二白了。再说,这个时代真的还有需要光明的人吗?
【篇三:《燃灯者》读后感作文】
读罢越胜先生的《燃灯者》,心中感慨良多。
同样类型的书,之前有所接触。之前曾读过陈来先生的《燕园问学记》以及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同是对过往求学道路上师者的追思和记录,但是论文风,越胜先生的《燃灯者》对我的心灵震撼更为强烈。
与其说这是一部哲学学人追思恩师的回忆录,倒不如说这是两代学人思想激荡、相知相伴的成长史。
追随作者的视角,让我这个后生能够跨越时空的障碍,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些如饥似渴的学人一道重温他们求学问道、探寻人生真谛的成长历程。
尽管这些学人的成长道路各不相同,但是就像越胜先生能够遇到周辅成先生这样的良师益友一样,他们的求学经历却都往往是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面对艰辛、清贫的生活条件,面对珍贵稀有的学习资料,心中没有丝毫杂念,仅仅是为了追求知识和真理,执着、坚毅却又乐观地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不管你是否经历那样一段岁月,但是透过字里行间,你都能感受到他们那一代人对过往的求学成长经历是很受用的。
而这一切,在越胜先生的笔下,是那么地熠熠生辉,栩栩如生。情之切、爱之深,不用任何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渲染,读后感同亲历,那种亦师亦友的情谊令人颇为感动。犹记得越胜先生与辅成先生踏着雪走在鼓楼东大街交谈的场景,步行两站多地的距离固然算不上遥远,或许很多时候只是默默地相伴而行,但是这幅画面在作者内心深处却激起了千层浪,因为他们彼此已经超越了学术层面的探讨和追问,直达内心深处达到了心与心的交融。在政治背景不甚明朗的岁月里,谈国事,论人生,这需要勇气更需要彼此之间的充分信任。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事后越胜先生如此挂念先生的身体状况,甚至是“半夜心不安”,当收到辅成先生“雪夜漫步京城,心情大好”这寥寥数语的回信后,才终究放下心来。
越胜先生是幸福的。因为他能够得到辅成先生的教诲和指导。辅成先生对越胜先生而言,犹如他人生道路上永不熄灭的长明灯,不知疲倦地照亮远方。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是纯粹的,不夹杂丝毫功利之心的,从1975师从先生思想启蒙开始,到后来在学术道路上站稳脚步,三十四年间,彼此始终将对方当做最为尊敬的人。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彼此是真正能够读懂对方的,是知音,是灵魂伴侣,是超越传统师生情谊的真性情。
写到此,想到曾经朋友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朋友犹如路灯,它照亮了你的前程。你一直往前走,会一直有路灯亮。一生中,你会遇到不同的朋友,与周遭的一切发生着莫名其妙的关系,有的朋友依旧伴随在身边,而有些,却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无论怎样,他们都见证了你的成长历程,那些幸福美景,那些辛酸往事,人生大喜大悲的时候总是有朋友在你身旁的,如此我们才不会孤独地或是享受快乐或是承受痛苦。也许始终陪在你身边的路灯并不多,三两盏,甚至一盏就足矣,人生得一知己已是莫大的幸福,我们当然不能奢望。读完《燃灯者》,此种感觉更为强烈,物化时代,真正的朋友不多,知己就更难能可贵。这种情谊犹如美酒,越陈越香,越有滋味。
第四篇:张雪琴做一个有理想的燃灯者
做一个有理想的燃灯者 ——观《邹碧华》电影有感
六盘水市第十三中学
张雪琴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灯火”,这是时代楷模邹碧华生前的信仰,他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一直践行着这个诺言。没有了解邹碧华这个人之前,我还不能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观看《邹碧华》这部电影之后,我却有了自己的理解。不管多么平凡的岗位,多么平凡的工作,只要有了做一个燃灯者的执著信念,就可以为整个行业带来光明。
邹碧华的一生短暂却又辉煌,他没有震天动地的高呼,也没有夸夸其谈的习惯,只是凭着他对法律和法治的热爱,凭着他一颗善良博爱的心,为老百姓办实事,为当事人寻求公平、公正,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或大或小的事情,办好每一件或大或小的案件,开辟出一条中国法治改革的道路。
他是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博士生导师,他是法院的院长。但在影片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平凡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没有颐指气使的作风,没有目空一切的狂妄,他热爱自己的法官工作,他心怀每一个弱势的当事人,他爱自己的妻子、儿子,他和芸芸众生一样有着喜怒哀乐,有着烦恼忧愁,有着得到认可的喜悦。
他是院长,是博士,但在每一点闲暇的时间里,见缝插针的学习,无论是办公室,还是在家中的书房里,书籍是他的好伙伴,那一柜子一柜子的书,让我无数次被惊呆——这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读得完呢?每一个时刻,他都在孜孜不倦的汲取知识的营养。每一次出差的途中,每一个下班后的夜晚,他都在抽空研究法律,研究法制改革,认认真真写下自己思考后的成果,才有了《要件审判九步法》《法庭上的心理学》诞生。就是这两本著作,带给了中国法官一盏灯,照亮了审判过程中的一切黑暗,驱散了迷雾。他主持起草《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设想,主持开发上海律师诉讼服务平台,主持开发信访监控管理系统,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的法律与法治改革事业,他就是中国法治的燃灯者。他面对重重困难,没有选择逃避,没有选择埋怨,他只是努力去点亮一盏盏灯,努力为同行、为百姓照亮前行的路。
俗话说“自古改革者,多上断头台”,相信邹碧华同志也深知这个道理。但是,他没有望而却步,带动同行和下属呕心沥血,寻找改革的途经和方法,义无反顾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中去。改革是需要勇气的,改革更需要智慧,邹碧华同志这两样都不缺,他成功了,他付出了健康的代价,赢得了改革的成功,甚至到最后,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无怨无悔。
其实,不管哪个行业,哪个部门,都需要有邹碧华一样的燃灯者,有追求、有理想,能够用一生的时间去贯彻去施展自己的抱负。像我,一个普通的基础教育战线上的教师,曾经,我也像他一样满怀追求与理想,想要在教育事业上做出一番成就。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似乎变得满足,变得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生活而工作,我与他的不同,缺少的是他那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还有敢于探索研究的精神。许多时候,我也是有思想的,一堂课上完,我也会有许多感触,但是,这些感触也仅仅是感触罢了,既没有写成文字,也没有在实践中去验证,不知不觉中,我就成为了教育行业中的“方仲永”,曾经的雄心壮志淹没在甘于平庸的躯壳里。
哪个行业没有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教育改革早就二十年前就开始了,我却没有做一个燃灯者的理想,只是被动地加入其中,甚至,偶尔还觉得改革是麻烦的事,甘愿固步自封,这大概是我多年来无所建树的根源吧。
看过《邹碧华》,重拾一颗热血的心,愿意做一个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燃灯者,不再埋怨,努力点燃一盏灯,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第五篇:读《燃灯者》感想
读《燃灯者》感
首先说明,《燃灯者》这是一部追忆先师,回忆青春,再现一代大师风骨与情怀的巨作,之所以用巨作,是因为他描述的周辅成老先生本身就是一位“一位将人类知识奠基于人道的楷模”,也有人评价这部书是“ 一段最朴实最感人的师生情,一曲千回百转感人肺腑的精神长歌”。
正是基于这样的评价,才决定看这本书的,但是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才发现“看”这本书和“品”这本书完全有着不同的等级区分,所以阅读了两遍,结果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感悟。
第一次读的时候,刚开始完全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能读懂的是作者赵越胜和周辅成老先生之间听课、赠书、通信、喝茶闲聊之事,了解师生如何构成三十年之友谊的种种历程。对于里面的师生关于伦理学、各种人生的信仰、人格品性、儒佛的探讨等等一系列深刻的探讨,只能是望而却步,只能偶尔目视,完全不能“吞食”。
开篇作者就写到“我受教于辅成先生始自一九七五年底”,然后便是作者幸运的通过专职哲学进修班与老先生结缘,由一个好学的工农兵学员逐渐成为一名人文学者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赵越胜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经历,重要的也正是因为作者的勤学好问,而周辅成先生恰恰能够信任这么一个勤学问的工农兵学员,所以在这个青年人请教有关于康德哲学问题 后,老先生能够找来相关学术经典,一步步引导学生从简到繁,一步步把哲学书读透,也正是因为这些入门,使得本就热衷于哲学的作者如鱼得水,一点点成长起来。
基于第一次读的时候只是对书中涉及身心关系、时空概念、意识与知觉、认识与存在等哲学基本概念一览而过,读完之后还是想回来把这本书再看一遍。在这本书中,作者与老先生的谈话涉及到了中外许多的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以及各种思想流派,介绍了老先生的各种看法,如米利都学派是第一批哲学家,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欣赏康德的哲学思想等等。这些思想有很多属于哲学领域,所以还是看到了许多思想家的智慧。
一本书的知识是很多的,我所能学到的做多的也就只是从老先生和作为学生的作者身上体会到的一些我现在所需要的品质。言必有据,做学问严谨,这是老先生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和所坚守的,甚至引用的每一句话都需要引其出处,这种严谨是我们应该也有责任区追求和学习的,这不仅仅是对老一辈做学问的一种尊敬,更是对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和思想的继承和尊重。确实,在我们这些心在高天而不知根底的同学少年,这种方式也算是从老先生处学的一二。
周辅成老先生是对越胜恩重如山的恩师兼朋友,这本书带着那段传奇的历史出现在我们面前。那时候是文革的黑暗时期,也正因为如此,友情和恩情来的特别真,特别重。正因为这份真情,作者才可以用心来写出这样的书籍来平慰老一辈的精神,又来启发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
一本好书,需要慢慢品,品的不仅是感觉,更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品质,找回我们丢失的世界。这本书实不只是纪念友情与师生情,不只是对已逝老者和时代的缅怀,更是在吁请我们思考自己,思考我们这个正在开始和尚未结束的时代。
王广
2014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