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李伟权

时间:2019-05-15 02:4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李伟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李伟权》。

第一篇:浅析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李伟权

浅析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李伟权

广东省紫金县尔崧中学 广东紫金 517400 摘要:历史作为初中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在提高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应做好相应的历史教学工作。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来搞好历史教学工作。本文通过结合历史教材中的历史图片,对其再初中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讨论。关键词:初中 历史图片 历史教学 有效运用

一、概论

在我国现阶段的历史教材当中,穿插了大量的历史图片,而这些历史图片不仅自身蕴涵着非常大的信息量,同时也对教材中涉及到得一些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进行了一些辅助性的描述和介绍,并对下一轮新课标之下历史教材编写提供了所需的数据依据。

通过以往的实践证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自身的理性思维正处在一个刚开始形成的阶段,缺乏一些理性思考,而通过在教材中穿插一些历史图片,可以从一定层次上帮助学生对那些相对抽象、理论性的知识点记得更牢,与此同时通过问题实质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去记忆一些名词和事件,并进一步拓展了学生自身的抽象思维,从而很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程度。

二、历史图片在现阶段历史教学过程中其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1、使得教学内容更具有多样性

将一些历史图片穿插在当前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将这些图片看做教学材料的一部分,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结合历史图片,再配上相应的文字表述,就可以讲历史教材中所描述的一些“历史事件”更加真实性、更加具体化得呈现给学生。这样就能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历史教材起到了一个不断丰富和不断补充的作用。而且图片往往比文字更加吸引学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2、拓展学生的思维,并不断的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

将历史图片穿插到到现阶段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既可以从视觉上对学生产生一个猛烈的冲击,同时又能不断的去拓展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进而使得学生对教材中所讲述的历史知识有着一个更为直观以及更为形象和更为具体的了解。而且将图片同教材中所描述的文字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学生将图片当中所呈现出的历史读懂,而在这一阶段当中,学生其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相应的观察能力还有思考能力都得到了一个有效的提升。

3、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

应该说,在现阶段的历史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历史图片,能够将学生自身的注意力迅速的吸引过来,而且学生通过这些历史图片还能如身临其境般得去体验和感受教材中所记载的一些历史人物以及历史现象还有历史思想等等,这样就能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以往那些无关或者相对陌生的一些历史对象还有历史事件变得熟悉起来,进而有效的激发起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

三、图片在现阶段历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策略

1、精心选择相应的图片资料

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由于其历史资料相对比较复杂浩繁,因此要想在较短的时间之内,通过应用一些历史图片来引领和指导学生对相应的历史知识点进行了解和熟悉,有相当大的难度,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应当根据教学教材内容精心的去选择一些图片资料,这样就很容易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不清重点以及难点。

2、正确的去引领和指导学生去读懂历史图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指导学生学会怎样去看图,看图时一定要注意同历史课本对照起来,当然也可以在教学时通过利用图片来对课文中所讲解的内容进行相关描述。首先,教师要做的就是要教会学怎样去读懂历史地图,怎样对时空背景进行有效了解的前提之下,去搞清楚当前历史地图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些试件以及空间线索,进而有效的去把握和掌握当前的一些历史发展脉络。其次,在学习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尽可能的去读懂当前的历史事件图,并通过引领和指导学生对这些历史图片进行仔细观察和认识、了解等,帮助和指导他们学会去挖掘和提取一些这些图片所蕴含的一些历史信息。再次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引领和指导学生去读懂历史教材中所穿插的一些漫画,并实现能够从其幽默以及诙谐的图片当中去真正的体验和感受历史当中这种真实与生动。因此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当前的初中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应用历史图片做辅助,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四、结语

由于历史这么学科其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学习热情不高,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所以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来搞好历史教学工作。本文通过结合历史教材中的历史图片,对其再初中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讨论。

参考文献:

[1] 刘道军.善用历史图片 提高教学质量[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5)[2] 桂正容,程开文.运用历史图片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S1)[3] 彭贵昌.重视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09(18)

第二篇:浅谈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高洪来

天津市咸水沽第三中学

浅谈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新课标指出,要“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图片、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历史图片作为一种直观教材,是中学课本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虽然,它没有自己的序列,只是按照文字教材的需要编入,但是,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深感课本图片这一直观教具在历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以图为路,转入正题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读,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讲究引导艺术,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到课文中心上来。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起着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活动,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的亢奋状态。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一课时,我请学生观察课本上的秦始皇像,并对其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他目光炯炯有神,两眼虎视眈眈,威严而傲慢的神态,流露出当年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万丈豪情,他头戴皇冠,身穿龙袍,踌躇满志,左手执剑,右手评点江山。这身打扮显示出他那唯我独尊、居高临下的帝王身份。他是谁呢?”学

生大声答道:“秦始皇!”接着,我在启发学生:“秦始皇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他在中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呢?”学习本课,大家对他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这一看一讲一问,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上来,并在求知欲的作用下,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进入了很好的学习状态。

二、用图片培养分析比较能力

许多历史特征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比较而认知的,所以,比较和鉴别在教学中被大量采用。而教材中的许多插图恰好为历史比较法的实践运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利用插图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事物的内在特征及其本质区别。如在《世界历史》第二册中,关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节,教师可让学生先对比本课中的两幅扇形图,会很自然地得出美、德经济发展迅速,英、法相对缓慢的结论;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两幅柱状图,又很容易地分析出英、法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从而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三、用图片开展发现、探究学习

历史图片中所包含的丰富信息为探究学习提供了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具有发现、探究色彩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究能力。在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中的“山顶洞人”这一内容时,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山顶洞人的生活”这幅插图,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该图的研究兴趣,确定发现、探究的切入点和观察图片信息的范围。我设计了具有梯度的一系列

问题:“同学们,山顶洞人都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请仔细观察画面,告诉大家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进行不定向的观察,兴趣很高,并踊跃发言。在学生自主发言的基础上,我又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定向观察,目的在于从图中寻找到具有研究价值的信息:“请同学们在观察画面,大家发现右边的那位青年妇女正在干什么?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什么技术?她左边的男孩正在做什么?那位站起来的男子呢?他身上背着的和手里拎着的动物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到的?左边还有老人和孩子,他们怡然自得的表情能说明什么呢?”学生的回答极富想象力,语言表达生动、有趣,我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加以肯定并作了适当的点拨。最后,我请学生思考“从整个画面来看,这些人之间应该是什么关系?你能说明他们的社会组织有什么特点吗?”这样逐一呈现问题,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和发言。在发现、探究的过程中,我在发挥组织、引导、参与的作用,在探究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得出如下结论:妇女缝衣服,使用骨针——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男孩生火——学会人工取火,人物关系——有血缘关系——结成氏族。了解了这一系列问题之后,“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一个人的知识是多方面的, 见识越多、视野越广, 其知识面就越宽, 对人的智慧、思维能力的发展越有帮助。新编教材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课文的图画中有许多反映各朝代生产、生活

方面的图画。例如,《汉朝的饮食加工》、《唐朝穿裙衫的妇女》、《敦煌壁画里的唐朝住宅》、《隋唐大型宴会的长桌、长凳和室内家具》、《宋代家具》、《宋墓壁画“宴饮图”》、《明代家具》、《明朝住宅室内布置图》等等。这些朝代虽然距今那么的久远, 但这些图画再现了古代人们生活起居的情况, 看到了古代人们生活的侧面。学生自然而然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相比较。尽管这些插画在教学中是不要求掌握的, 但由于再现了历史, 它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五、增强审美情趣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 产生了美。美是人类所向往、所追求的。综观我国历史, 我国劳动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光辉灿烂的科学技术、文化和艺术。这不仅仅可以用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还可以用来歌颂人类创造的美, 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如我国绝无仅有的青铜器, 制造工艺上在商朝就已经有相当高的水平, 如商代的“司母戊鼎” 和“四羊方尊”, 设计奇特, 造型优美、雕塑艺术精巧, 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又如秦国的“兵马俑”, 那一个个武士俑, 造型生动、神态各异, 面貌不一, 充分显示了工匠们的智慧和精湛的雕塑技艺, 它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再如宋代的“孩儿瓷枕”, 造型生动别致。活泼可爱的小孩神态自然地侧卧于榻上, 双臂紧抑置于头下, 两脚叠压, 稍稍抬起, 天真顽皮, 活龙活现, 栩栩如生。此外, 在新编教材中还有许多精美的艺术品, 如商代的象尊、犀尊, 西汉

博山炉, 唐三彩、赵州桥, 敦煌壁画等等。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从美学的角度去观察、去欣赏, 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及艺术想象力。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有效地利用图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善于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情感教育。

第三篇:历史图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范文)

历史图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陈艳淑

一、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历史学科自身特点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初中生认知结构特点以及高考对历史图片的综合考查等几方面:

历史学科自身特点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1)历史学科是文科教育的基础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历史学习的对象大多诉诸直觉与想象,不能重演;学生的历史学习是对历史的体验和探究的过程,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理解、认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思想、观点等学习对象。只有通过体验,学生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遥远的历史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与之交谈的对等象,才能在头脑中形成历史图景。因而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不凭借适当的资料,即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很难让学生对“过去的事”产生兴趣和热情,在观察历史事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新课程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理念中,有阅读、获取历史信息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用史实观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历史与现实问题能力,学会学习能力等四大能力目标。在这四大目标中阅读、获取历史信息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也是整个历史学习的基础。阅读、获取历史信息能力指迅速地选择和获取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育,提倡学生学习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这一切都是学生通过搜集和处理多方面信息的过程实现的。历史史料繁多,相对而言,阅读、获取历史信息能力对学生学习历史显得更为重要。

二、历史图片教学的实施策略

历史图片包括历史地图、历史照片、古迹遗址图、实物图、历史图表等。

在图片资料中历史地图有着重要的地位。古人说得好,“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这也是古今学者治学和读史的方法。与文字的表现形式相比,历史地图在反映事物所处的空间状态方面有简洁、直观的特征,学者郑樵发出“即图而求易”的感叹。历史学有时间空间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历史发展过程就处在时间的演变中;空间则是地理环境,是历史演出的舞台。因而掌握历史空间概念是掌握整个历史的基础,要完整地理解历史,就要懂得当时的地理,需要借助历史地图。

历史地图不同于地理地图、历史地图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揭示不同时期处于变化中的地理环境及在此环境中人们的活动,是对历史现象某种程度上的动态反映。历史地图在历史学习中的功能较多。比如:

其一,历史地图通过其特定的“语言”使抽象的文字表述具体化。

其二,通过不同的切入角度,对人类各个时期的活动舞台加以直观介绍,展示历史发展的不同层面,引发对比,训练比较能力。

其三,通过不同的组合形式,如地图与图片,全图与扩大图,整体与局部相互补充,给人以完整的历史认识。

其四,历史地图与地理知识的结合,架通史地综合的桥梁;古今对照,架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第四篇: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历史地图准确地标明了历史活动所处于的地理位置,客观地反映了历史活动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其空间联系,还显示了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些空间变迁的情形。它能巧妙地、科学地包容以上诸方面于一图,做到综合、直观,把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空间概念变成了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尽管历史地图的作用显而易见,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依然有不少教师对历史地图熟视无睹,即使偶尔运用也是一带而过,当作点缀,没有充分意识到历史地图的价值所在。忽视历史地图教学,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忽略了对学生用图能力的培养。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经常运用历史地图,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故撰此文,与广大同行交流探讨,以便今后教学中能更好地运用历史地图,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运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方位感,正确理解历史史实

历史是由时间和空间组成的,不管是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件都分布在时间与空间交织的时空里。无论是讲到国家疆域,还是战争形势,无疑都离不开历史地图。没有地图,学生就不知道秦朝的疆域有多大;没有地图,学生就不知道丝绸之路从哪里出发,到哪里结束;没有地图,学生就无法理解什么是国家的分裂与统一;没有地图,学生不会明白近代沙俄占领了中国哪些领土;没有地图,学生想象不出蒙古军三次西征的影响有多大„„历史地图作用重大,而学生的读图能力却不容乐观。上海近几年的初二历史会考,多次考到世界七大区域文明。每次考完后,有些同行就感叹:初中学生的读图能力实在差!填图过

程中,有的学生把古希腊文明成果填到了古罗马的位置上,有的学生则把古巴比伦文明成果填到了古埃及的区域里,甚至还有学生在长江、黄河所处的文明区域写上了古印度的文明成果!张冠李戴,让人哭笑不得。但是,教师在抱怨学生的同时,是否对自身进行过反思: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结合地图进行教学了吗?历史地图运用得合理有效吗?假若教学过程中,学习区域文明时,教师有意识地把文明成果与地图上的相应区域一一对应,学生的空间方位感就会增强,张冠李戴的现象自然也就大大减少了。

有效运用历史地图,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历史方位感,在此基础上,还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历史史实。比如为什么说元朝的统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大统一?如果教师仅用文字描述,学生没有空间概念,最后的结果,学生也许记住了元朝的疆域最为辽阔这一史实,但它到底有多大,学生未必真正的理解;相反,利用《元朝疆域与行省分布图》,并与《唐朝疆域图》一起对照,则有助于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再如,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把辽沈战役中锦州之战的战术称为“关门打狗”,若没有历史地图或没有用好地图,不少学生学会了之后,可能记住了相关的基本史实,而对于战役的地理位置在哪里,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战略、战术却很难理解。相反教师若在讲述时首先把“三大战役形势图”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知道此时国民党已全面收缩战线,其军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的一些大城市里,随后把辽沈战役形势图呈现给学生,指出东北国民党军队主要龟缩在几个孤立的城市里,使学生有明确的空间方位感,意识到首先发起“锦州之战”,可以切断华北与东北敌军的联系,断绝东北敌人的后路。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有了正确的空间概念,自然而然

也就理解了“关门打狗”的含义。

所以说,历史事实总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域、人物的活动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文字不能直接转化为直观的复杂的形象, 加上初中学生空间方位感也比较弱(女生尤为明显),因此教师叙述得再清楚明白也不能表现为地域空间的图像。而历史地图是感知空间地域的有效载体,如果把叙述的史实与地图有机结合,则有助于学生增强空间方位感,正确理解历史史实。

二、运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巩固重点,化解难点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些知识既抽象又难以理解,老师讲起来深奥复杂,学生听起来晦涩难懂,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很疲惫,教学效果不好。而有效运用历史地图,则可化繁为简,既可巩固重点,还能化解难点。

《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怎样理解这句话?单靠教师的文字描述,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假若教师利用地图《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让学生在图上分别找出解放区与国统区,再根据示意图,找出刘邓大军的进攻方向,可以看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表明解放军主动地向国统区发动了进攻,把战场由解放区引向国统区;而大别山地势险要,东面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西面是国民党的战略要地武汉,所以解放军此举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刺向敌人的心脏,迫使国民党不得不撤兵保卫这一地区,所以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初中教材中类似的教学重难点内容还有很多,例如为什么说隋朝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经济的大动脉?武汉会战中国民党提出“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些与历史地图密切关联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观察地图,并在观察地图的同时,发动学生从图中找出相关信息,发表各自的看法。在师生共同读图、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起解决这些问题。由此可见,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大凡与空间地域相关的重要内容及难以理解的内容,若能合理有效地运用好地图,则有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提高观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

历史地图中,既包含着显性的信息,也有不少隐性的信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利用地图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感知历史,还可以通过地图上的信息提高学生观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

《商业的繁荣与城市生活》一课教学中,讲到“交子与会子”时,笔者提问“北宋初年都城东京使用什么货币”?由于有同学看到小标题写着“交子与会子”就脱口而出“交子”、“会子”,笔者则引导同学观察《北宋中期货币使用区域示意图》,善于观察的学生会发现交子出现于北宋中期、仅在川蜀一带使用,所以北宋初年东京使用的货币为铜钱。笔者进一步追问“北宋中期川蜀一带为什么会出现交子呢”?地图上没有这个问题,但若把地图与相关的文字结合起来,则可明白,交子的出现是北宋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在利用地图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观察历史地图,获得了图上的显性信息,还通过进一步的探究,获取了此图包含的隐性信息。

使用历史地图,可以一图多用,提高学生多角度观察地图的能力。笔者讲到《文明的交流》一课时,有效利用《郑和航海船队路线》图,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获取图中信息,结果有学生从时间角度,观察到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有学生从范围角度,观察到郑和下西洋主要到亚非国家,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有学生从频率角度,发现郑和下西洋先后有7次;还有的学生发现郑和7次下西洋都是从刘家港出发;个别的同学还从显性上升到隐性,感受到郑和下西洋规模很大,反映了明朝国力的强盛„„

利用历史地图时,既可一图多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图,也可以多图并用,把几幅图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笔者复习世界史内容时,提供给学生“一战前、一战后二战前、二战后、苏联解体后的四幅欧洲地图”,打乱次序,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按照时间顺序对四幅图进行排序,并说出理由。由于笔者平时教学中注重历史地图的运用,所以大部分同学能够从图中国家名称的变化判断出该图反映的历史时期。在分析比较历史地图的过程中,学生既归纳梳理了所学知识,也提高了综合运用地图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地图的作用毋庸置疑。不过,在运用历史地图时,要注意三个问题:

1.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历史地图。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对历史地图熟视无睹,或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点缀,也不能为用图而用图。至于选哪幅图,怎么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

学生的特点而定,为教学目标服务。

2.指导学生带着具体问题去读图。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读图时,这样提问:“你从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由于问题过于笼统,学生或者不知如何回答,或者回答出的问题漫无边际。相反让学生带着具体问题去读图,则更有针对性。

3.图文结合使用历史地图。地图需要文字的解释与说明,文字也需要地图的辅助,两者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综上所述,历史地图能够直观、准确、生动地标出复杂的空间信息,与文字内容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成为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不仅不能被忽视,而且应当把这种直观、简约、概括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利用,使它成为教师有效教学的好帮手。

2013年12月发表

第五篇:图片在《黄山奇松》一课教学中的运用

图片在《黄山奇松》一课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生生活阅历和阅读积累相对贫乏,表象储备较少,感悟理解及想象能力也有待开发,对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势必感到困惑。教学中若借助图片进行合理运用,将会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下面以《黄山奇松》一课的教学为例,浅显地谈谈图片在本课中的运用。

一、出示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者趣也,也就是说学习要有兴趣。李丽华认为“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画面和显眼夺目的格式能够给学生以枯燥平板的文字所不及的视觉刺激”。学生会从喜欢看图片,继而喜欢看课文并引起图文之问的思维互动,由此喜欢教科书。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农村学生来说,黄山,很陌生。因此上课伊始,教师边通过多媒体出示黄山的图片,边导入新课:招聘启事: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

怪石

云海

温泉

奇松

由于图片具有直观性,十分“抢眼”,令人赏心悦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定格图片,训练观察及其表达能力

李慧娟认为“插图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理解文本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因图质疑,激发探究欲望;

2、看图明意,奠定阅读基础;

3、借助图片认识事物、理解词句、阐明道理;

4、巧用图片,让文本得以延伸;妙用图片,让文本更加立体”。教学中,我没有草率地让学生打开课文去读书,而是充分地利用图片,先引导学生观察,再调动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描述画面。

(一)先归纳概括

师:请用概括性地词语说说你眼中的黄山松树?

生:潇洒、挺秀、壮观、美丽、千姿百态,姿态优美、长势独特

(二)再细致描述

师:认真观察图片,用上在课内外积累的词语或句子,分别描述一下黄山的三大奇松: 迎客松

生1: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生2: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

生: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

生: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陈建华在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插图:

1、插图的注意中心在何处?

2、插图中还有哪些细节和背景能给你提供信息?学生根 据插图提供的信息,再结合课文的有关部分的叙述,就能获得更鲜明的形象”。陈曾信“把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看作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让学生在阅读时,把课文和插图进行对比,找出异同,想像画在图上是什么样子,无形中他们对文和图进行了一番再创作,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利用图片为小学生创造一种充满视觉刺激的环境,能够培养小学生主动观察,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图片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观察方法(如,按照一定顺序来描述:先整体后部分,先主后次等)和良好的观察习惯,可谓一箭双雕。再通过概括描述和细致描述,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妙用图片,突破教学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是核心。有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对文本的理解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考虑用插图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插图往往同课文的重点、难点部分密切相关,教师可利用插图作为解读难点的突破化难为易。如课文中“ 黄山松千姿百态。”这句话是重点语句,也是教学重点之一,理解品味这句话的关键在于理解“千姿百态”这个词语,但这个词语难理解。教师可通过图片,直观感受,并结合课文“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用生动准确的引导语把学生带入情境。

师:句中“屹立,斜出,弯曲;仰,俯,卧” 用的非常贴切,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生:借助图片用肢体语言来表演一下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

学生在学习插图的过程中会受到课文插图内容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美好事物的感知,以及感受到图片所带来的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因此,唐永平认为“课文中文字很难完全实现这一目的,而图片特有的属性决定了它对于小学生审美情趣的陶冶、审美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体会黄山松的“奇”

师(教鞭指着图片):站在玉屏楼上,极目远望,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你会惊讶什么?感叹什么? 生1:我会情不自禁地感叹,黄山的松树生长的位置太险峻了。生2:黄山松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 生2:黄山的松树千姿百态,太美了。

师:是啊,这些千姿百态的松树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如果说黄山是“视觉的天堂”,那么,奇松就是其中点睛的一笔。它们美得奇,奇得艳,真是让人大饱眼福。难怪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写下了这样的名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观黄山,天下无山。让我们把如此神奇的黄山松牢记心底。

四、活用图片,促进读写

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其实是学生练习说话、写作的一块肥沃土壤。一幅幅精美的插图更会激发学生的想象,不由自主的就会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提出口语交际的要求,“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景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谈的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指导学生在言语活动中把握语言规律,发展学生口头言语,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在观察课文图片的基础上,把观察、想象到的内容完整地用语言表述出来。

(一)活用图片,促读

利用课文提供的插图,图文结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出示课文插图

(二)活用图片,仿写促写

课文中描写三大名松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教师可让学生运用上这些修辞手法,选取下面一个或几个图片写一写黄山松,题目自拟,如“心中的黄山松”“四季的黄山松”等。

以直观的图片为情景,启发学生想象,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由仿写到创造写,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把语文教学的“根”留住。

总之,对小学生学习语文来说图片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资源,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把它很好地利用到课堂上。如果利用得好,相信对学生语文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都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教师利用图片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因此是一种值得采取的教学方法。参考文献:

① 宋振韶.教科书插图的认知心理学研究[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3.

② 颜亚男,武常.语文教学与课文插图[J].无锡: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8,(1):12. ③ 陈应心.我国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研究综述[J].曲阜: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④ 陆娟娟.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分析与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10.⑤ 李丽华.语文教科书插图研究[J].银川:宁夏教育,2002,(5):43. ⑥ 李慧娟.插图—让朴实的课堂同样精彩[J].南宁: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1,(4):34.⑦ 李慧娟.插图—让朴实的课堂同样精彩[J].南宁: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1,(4):34.⑧ 唐永平.不可忽视教材插图[J].石家庄:语文教学通讯.2003,(26):12 ⑨ 陈建华.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中插图的教学作用[J].南宁: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0,(3):53.

下载浅析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李伟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李伟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范文合集

    浅议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图片教学是历史直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过课本的图片和教师搜集、制作的图、画进行教学。“所有用于研究、解说历史的图片都......

    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的有效运用

    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的有效运用 历史作为初中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在提高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应做好相应的历......

    图片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图片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使得大学应用口语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生很大的变化,逐渐发展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英语人才......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摘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从......

    史料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史料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运用2011-10-02 09:40:44| 分类: 历史 |举报|字号 订阅 史料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连云港市海宁中学 黄晓侠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史料教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摘 要:在历史教学中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历史知识的重点难点作为中心,从不同的方向形成分支,从而使得知识能够形成网状结构,让学生一目了然就能够......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析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析 【内容摘要】初中生对情境的联想能力比较强,往往对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初中阶段的教学要抓住孩子的这个特点创设......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吴江黎里中学屈钊昕 摘 要: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新课程背景下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根据有效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