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2.2声音的强弱与高低(样例5)

时间:2019-05-15 02:0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2.2声音的强弱与高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2.2声音的强弱与高低》。

第一篇:人教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2.2声音的强弱与高低

《声音的强弱和高低》

教学实录及简评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 能够对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与什么有关提出假设。* 能够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知识与技能

* 知道什么条件下,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知道声音的高低和什么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验到声音的奇妙。

教学准备

大小高低不同的杯子、长短金属管、长短粗细各不相同的橡皮筋、三角铁、大小镲、大小鼓、号、二胡、铝板琴等。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体验自然界中的声音是各不相同的猜声音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猜声音”看你能不能猜出同学的声音。游戏规则:全班同学闭眼。教师走到一人身旁让他问大家:“我是谁?” 大家回答:“你是某某某。”

王云:我是谁?

大家齐答:你是王云!李平:我是谁?

大家齐答:你是李平!

(大部分的同学都猜出了是谁在提问,显的很开心。)

猜乐器

师:同学们的声音你们挺熟悉的啊,老师这有几种乐器,你们闭上眼睛,老师演奏,这次看谁能猜对。(教师演奏鼓、号、镲、三角铁)

生:这是打鼓的声音。生:这是吹号的声音。生:这是打镲的声音。

生:这是敲三角铁的声音。

(学生依然很轻松的听出了乐器的声音。)小结

师:你们怎么猜得那么的准呢?

生:它们的声音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粗,有的细。师:你们说的很对,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声音有大小轻重的变化我们说声音有强弱,声音有粗细的变化我们说声音有高低。(板书: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声音的强弱和高低。

[评:以游戏的方式从学生最熟悉的同学的声音入手,提高他们对声音的兴趣,感知自然界中的声音是有变化的,为研究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作个铺垫。] 第二部分 声音的强弱

师:那么声音的强弱和什么有关系呢?怎样能发出强音,怎样发出弱音呢?

生:如果你大声的叫你的声音就会变强的。生:你用力的吹号。发出的声音也会很响的。师:那你能不能用老师提供的这些东西中的一样制造强弱不同的音呢?

(学生制造强弱不同的音。打鼓、敲锣等,全班用拍手的方式来制造强弱不同的音)

小结。

师:声音的强弱我们就叫音量,(板书:音量)那么什么场合下音量要高,什么场合下音量要低呢?

生:医院里说话的音量要低些,不要影响病人的休息。

师:是啊,那里一定要轻声,给病人一个良好的休息的环境。生:在图书馆里要轻声,不然会打扰别人的看书。师:对啊,以后在图书馆里可不能大声说话了。

生:在课堂上读书就要大声的,我们班有的同学读书的声音太小了我们都听不清。

师:音量是可以控制的,希望大家以后要能合理的控制音量。[评:学生对音量比较熟悉,这里的教学比较轻松,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影响音量的条件,同时还进行了情感的教育。] 第三部分 声音的高低

师:声音除了有强弱的变化以外,还有高低的变化,不过有的同学会有一种不正确的观点,认为声音很响那它就是高音,声音很低,那它就是低音,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我们现在就来研究声音的高低。老师来吹个号给大家听听好不好?(教师吹号,从低音向高音吹,并且低音吹的响一点,高音吹的弱一些)

师: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啊? 生:这些音有的高有的低。

生:是从低往高吹的,而且越来越高的。师:那你听到的高音和低音有什么不同呢? 生:高音很尖很细。不过很轻 生:低音很粗,很沉也很响。

师:可见高音还是低音,并不是由声音的强弱决定的。

师:那声音的高低变化和什么条件有关呢?

(教师边说边敲打长短不同的金属管发出高低不同的音来,给学生暗示)

假设

生:我想和可能和管子的长短有关吧。

师:不只金属管能发高低不同的音,很多的材料也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那声音的高低和材料的什么条件有关。

生:我想可能和材料的粗细有关。生:我想说不定和材料的大小有关。

生:我认为和材料的松紧有关的,因为我看二胡的弦就可以调松紧的。(学生指着老师讲台旁的二胡说)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啊,会拉二胡吗?可以下课拉给老师听听啊。生:会一点。可以拉给你听啊。

(学生的发言很积极,各种假设多有,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师:同学们认为声音的高低和发音材料的大小、长短、粗细、松紧等有关。(板书大小、长短、粗细、松紧)由于是你们假设的所以老师要在你们的假设上画个“?”,那么我们怎样来验证你们的假设是正确的呢?

学生齐说:做实验。

师:不过时间有限,你们每小组还是选择这些条件当中的一个来研究好吗?那你们小组更相信声音的高低和哪个条件有关呢?小组讨论一下吧。

(小组讨论)

生:我们这组决定研究“材料的长短和声音的高低有关”。生:我们这组决定研究“材料的粗细和声音的高低有关”。生:我们这组决定研究“材料的大小和声音的高低有关”。生:我们这组决定研究“材料的松紧和声音的高低有关”。设计实验 师:那你们打算怎样做这个实验呢?老师这有长的铁管也有短的铁管,有长的金属片也有短的金属片,有粗的三角铁有细的三角铁,有大的镲也有小的镲,还有其他的一些发音材料,你看对你的研究有没有帮助啊?(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各种材料)下面就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我们这组用哪些材料,怎样做实验。

(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完后再汇报自己的实验设计。)

生:我们要一些长短不同的金属管,还要那个铝板琴,还有高低不一的杯子,我们用一个小棒分别敲一敲不同的物体,再仔细地听听它们的声音,最后做个比较,再记录下来。

师:你们的实验设计的很好,不过实验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最好先想仔细点啊!

(其他的小组也分别说说自己的实验设计,教师也提供一些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验证。

小组长领材料,开始实验。

(学生的实验很仔细,很热烈,大家互相合作,共同发现声音的秘密。)

汇报交流。

学生把自己的做法和实验中的发现向全班汇报,其他的小组可以补充。

师:在实验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我发现声音的高低果然和发音材料的长短有关,我敲击长的金属管,听到它发出的声音有些粗,而敲击短的金属管,听到它发出的声音比较的尖、细,还有铝板琴也是这样的,这就说明声音的高低和材料的长短有关。

师:你们的实验很成功,实验的结果也验证了你们一开始的假设。(在学生汇报的时候教师去掉板书中的“?”换成“√”)其他的小组也做个汇报。

小结。

师:经过我们的实验验证发现,声音的高低和发音材料的大小、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声音的高低就叫声调。[评:通过老师的暗示以及指导,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设,并设计简单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并提高探究的效率,做有效的探究。] 第四部分 全文总结

师:这节课通过我们的学习知道了音量和音调,以及他们的变化和哪些条件有关,现在你能不能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呢?

生:我通过自己的实验知道了声音的高低和材料的粗细有关,这就是我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生:我知道了声音的高低变化和材料的松紧有关,我还自己用橡皮筋做了一个能发好几个音的小乐器呢!

生:这节课,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不过在具体做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我想科学家做一个实验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师:是的,每做一个实验多是要考虑很多的细节的,要想好很多的问题,才有很多的收获的。通过大家的交流我发现你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呢,不过声音的高低就只和我们今天研究的这几个条件有关吗?

生:不,还有很多。师: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我们还要继续研究。

师:好啊,回家以后你还可以继续的研究,以后我们再一起交流啊,看谁的研究最丰富!

生:好!(学生的研究的热情还很高)

[评:科学课上的探究活动重点是要学习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后的拓展活动才是学生探究能力的体现。]

第二篇:人教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3.3串联与并联人教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串联与并联》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离不开的电 》 第3课

【教学目标】

1、能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认识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特点。经历归纳、概括、分析比较等思维加工过程。

2、能认真细致地完成实验;愿与同学合作;乐于倾听他人的建议; 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3、初步建立串联与并联电路的概念;知道串联与并联电路的不同。

【教学重点】

1、认识串联与并联电路连接方法的不同特点。

2、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初步建立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并联电路的连接操作。

2、经历归纳概括、分析比较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自制串联、并联电路演示板各1块;典型的串联、并联电路实物连接各1套;灯泡、电池、导线、开关电路元件1套;实物投影1台;磁扣40个等。

分组材料:

1、电池1节、灯泡2个、导线4根。

2、灯泡实物图2个、电池实物图1个、记录纸1张、胶棒1个、红色记号笔1支。

3、开关1个。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一、探究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

1、明确要研究的问题

师:(实物投影)同学们请看老师这里有一些材料。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几根导线,谁能用这些材料连接出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呢?

生:(大多数举手)

师:昨天大家已经学会了连接这样的简单电路,对不对?今天,张老师要考考大家,我要和三年五班的同学来上一节四年级的课,你们敢不敢?

生:敢

师:现在,张老师给各组再增加一个小灯泡,请你们想办法连接出让两个小灯泡都亮起来的电路。然后,把成功的电路画下来,连出一种马上研究下一种,成功几种就画几种。实验前请大家想一想,你们有哪些事需要做呀?谁来连导线?谁来画画?对吧?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在10分钟里,哪个组连接出的这种电路最多?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师:各组都成功没有? 生:(举手)

师:请各组组长把连接成功的电路实物图拿到前面来。

生:(把图用瓷扣贴在黑板上)

师:现在,请同学们一张一张地仔细看一看黑板上这些电路实物图,它们是怎样连接的?谁愿意代表你们组到前面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连接的?这是哪个组连接的?你们来一个人汇报一下。

师:(指名,实物投影)请你看着电路图,一边指一边说,你们是怎样连接的?从哪连到哪?什么连什么?下面的同学仔细听,认真看,有不同的意见咱给他提出来,好吗?

生:我们先从电池负极连接到灯泡,再从这个灯泡连接到另外一个灯泡,再从这个灯泡的旁边连接到电池的负极。

师:仔细看一看。

生:连接到电池的正极。

师:从电池的正极连出几根导线?

生:一根。

师:然后连接到灯泡的什么地方?从灯泡的这个连接点是怎样连接的?

生:从电池的正极连出一根导线,连接到一个灯泡的连接点,再从这个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连接到另一个灯泡的连接点,再从另外一个连接点到负极。

师:刚才是有张老师帮忙,下面这种你们自己说,从哪连到哪?连出几根导线?怎么连的?好不好?

师:(指名)他说时我们给他帮帮忙,提出修改意见。

生:我们先用一个灯泡,从正极连到连接点,再从负极连到另外一个连接点,再从另外一个灯泡连接点连到正极,再从另一个连接点连到负极,灯泡会亮一些。

4、研讨:

师:这种连接方法和刚才那一种有什么不同呢?

生:这种灯泡亮一些,那种不亮。

师:你发现这个问题了,刚才我们问的是连接方法。

生;这个实物图的导线交叉了。

师:我们仔细观察这张实物图是怎样交叉的,从那交叉的?

生:从正极引出两根线,然后一根线从正极到第一个灯泡连接点,另一根从正极到到第二个灯泡的连接点,然后从另一个连接点到负极。

师:黑板上这些电路实物图如果从连接方法上看,你认为可以分成几类?

生:我认为可以分成三类。

师:请你来说一说,你这样分的理由。

生:从电池正极连到一个灯泡第一个连接点,再从另一个连接点连到第二个灯泡的连接点,再从另一个连接点连回负极。

师:他说的第一类都是这样连接的,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赢得了大家的支持,接着说。

生:从电池正极连到第一个灯泡的连接点,再从灯泡另一个连接点连接到第二个灯泡的第一个交叉点,再从第二个灯泡的另一个交叉点连回负极。

师:听了他的分法和理由,你们有什么不同意见?

生:我觉得他的分法很好,很有创意,但我觉得可以分成两类。

师:你的意见是黑板上这三类你可以归纳成两类吗?谁和他的意见是一样的?你来代表大家到前面来分一分。

生:就是我们可以根据面积较大的可以分一类,面积小的分一类。

师:她是按电路实物图的面积大小来分类的,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们想了吗?她说了你们就同意?我们这样想,如果仔细看黑板上的这些电路图,他们灯泡的位置一样不一样?电池的位置一样不一样?甚至导线的数量也有细微的不同,但是如果从连接方法上看,有些是非常相似的,我们可以大胆的把他们挑出来放在一起,这叫归类,明白吗?黑板上这三类从连接方法上还有没有可以归纳在一起的?哪个可以拿过来?(学生指,老师做,分为两类。)

师:(指第一类)这一类的连接方法有一个特点,你能不能找出来?(指第二类)它的连接方法的特点我们能不能找出来?

生:(指第一类)我觉得这一类没有交叉,(指第二类)这一类的交叉了。

师:这一类没有交叉,它的连法有什么特点呢?

生:它的连法都不交叉。

师:不交叉,那是什么样子的?

生:不交叉就是没有交叉。

(师生笑)

师:谁能把这种连法的特点说出来。

生:它们都是一圈(湖南话发音似“群”)。

师:它们是一群,那边的不也是一群吗?

生:从电池的正极到……

师:还是连接方法,你们看是不是一个串一个,一个串一个,像什么?

生:像圆圈。

生:有一个像海狮。

生:有点像泡泡。

生:有点像汽车。

(师生笑)

师:越说越远了,他们一个串一个,一个串一个,有点像——

生:珠子。

师:这一类连法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吗?

生:串(chuān)连法。

师:看来你是真理解了,发音有点问题,读作串(chuàn)联法。(板书)

师:我们来看这一类有什么特点?

生:交叉。

师:看从电池正极出来几根线?

生:2根。

师:然后分到哪去了?

生:分到两个灯泡上去了。

师:数一数分了几个叉?

生:2个叉。

生:4个叉。

师:从正极出来,走,回到负极,这叫一个通路。看看4根线分了几个叉?几个通路?

生:2个叉,2个通路。

师:那边那个叫串联,这边这个分叉的叫什么名字呢?

生:(齐喊)叉连。

师:(笑)看来同学们是真懂了,这个名字不太好听,他科学的名字叫并联。(板书)

师:刚才给同学们的时间可能有点短,并联电路只连接出一种,我相信大家经过努力能够连接出很多种。

5、巩固:

师:(出示电路演示板)老师这里还有两个电路,你们来看一看哪个是串联?哪个是并联?

生:(一边指一边说)这边是串联,那边是并联。

二、比较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不同

1、灯泡亮度不同。

师:你们这么明白串联和并联,那么除了连接方法的不同,你们还能发现他们还有别的不同吗?

生:第一个是用3根导线连的,第二个是有4根导线连的。

师:这是连接方法,告诉大家除了这些连接方法的不同,还有什么不同?谁在刚才实验中发现了?

生:第一个串联只有一个圈,第二个并联有两个圈。

师:还是连接方法,有没有同学在实验中非常细致,除了发现它们一个是串成串的,另一个是分叉的这种连接方法的不同,你还发现它们灯泡的亮度一样吗?

生:(齐声喊)不一样。

师:不一样,哪个更亮一些?

师:是串联还是并联?

生:并联。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们一看就知道了。

生:我们连过,发现的。

师:哪些同学也发现了?

生:(举手)

师:那我们来验证一下。

(指名演示)

2、灯泡之间的相互影响。

师:那还有什么不同?

生:是它们位置不同。

生:那个灯泡是倾斜着摆的。师:还是连接方法,你们看这两个电路都连了几个灯泡?

生:两个。

师:如果我拿走其中的一个会怎样?

生:灭掉。

师:都灭了?

生:都灭,串联都灭。

生:并联也都灭。

师:谁有不同意见?

生:串联质有一个会灭,并联都会灭。不是,串联都会灭,并联只有一个会灭。

师:你们怎么发现的?

生:因为我们做过实验了。

师:谁也发现了?

生:(少数举手)

师:验证一下,好不好?

(指名,一人挑好一个灯泡,同时拿开,大家看。)

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想一想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

生:(举手)

师:你原因都知道了,厉害,你说。

生:串联都连在一起,摘走一个都灭。

师:你不是说会解释原因吗?

生:摘走一个,串联电路就断了。

师:从哪里断的? 生:就是从这里。(手指灯泡边的一个连接点)

师:从哪里?

生:(手指灯座处)从灯泡被拿走的地方断的,电路就不同了。

师:那这一个呢?

生:因为并联导线连的是两根,断了一根,上面就不亮了,导线被断掉了,导线并在一起,另一个还是亮的。

师:所以验证了串联电路有几个通路?

生:一个。

师:并联电路呢?

生:两个。

师:摘走一个另一个呢?

生:亮。

师:(出示:开关)老师这里有一个开关,请你们把它也连接到电路中——

生:(打断老师发言,指着黑板上的一张图。)张老师,刚才的分类还是有问题,如果分成两类,这个还是不行。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里只连接了一个交叉口。

师:(实物投影出示该图)大家请看他说的这个电路,这个看着像个串联,也像个并联,实际有没有问题?

生:有。

师:知道错在哪吗?

生:这个导线该连在这里,不该连在那里。

师:大家还要感谢他,非常细心。

三、拓展

1、探究利用一个开关控制电路。

师:我还是接着说这道题把,再给各组一个开关,请同学们想办法把这个开关也连接到电路中,让这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泡的亮灭,你会吗?有兴趣的同学回家研究一下。

指导教师: 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刘唐育

执教教师: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

张元喜

【教学内容】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离不开的电 》 第3课

【教学目标】

1、能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认识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特点。经历归纳、概括、分析比较等思维加工过程。

2、能认真细致地完成实验;愿与同学合作;乐于倾听他人的建议; 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3、初步建立串联与并联电路的概念;知道串联与并联电路的不同。

【教学重点】

1、认识串联与并联电路连接方法的不同特点。

2、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初步建立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并联电路的连接操作。

2、经历归纳概括、分析比较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自制串联、并联电路演示板各1块;典型的串联、并联电路实物连接各1套;灯泡、电池、导线、开关电路元件1套;实物投影1台;磁扣40个等。

分组材料:

1、电池1节、灯泡2个、导线4根。

2、灯泡实物图2个、电池实物图1个、记录纸1张、胶棒1个、红色记号笔1支。

3、开关1个。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一、探究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

1、明确要研究的问题

师:(实物投影)同学们请看老师这里有一些材料。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几根导线,谁能用这些材料连接出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呢?

生:(大多数举手)

师:昨天大家已经学会了连接这样的简单电路,对不对?今天,张老师要考考大家,我要和三年五班的同学来上一节四年级的课,你们敢不敢?

生:敢

师:现在,张老师给各组再增加一个小灯泡,请你们想办法连接出让两个小灯泡都亮起来的电路。然后,把成功的电路画下来,连出一种马上研究下一种,成功几种就画几种。实验前请大家想一想,你们有哪些事需要做呀?谁来连导线?谁来画画?对吧?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在10分钟里,哪个组连接出的这种电路最多?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师:各组都成功没有?

生:(举手)

师:请各组组长把连接成功的电路实物图拿到前面来。

生:(把图用瓷扣贴在黑板上)

师:现在,请同学们一张一张地仔细看一看黑板上这些电路实物图,它们是怎样连接的?谁愿意代表你们组到前面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连接的?这是哪个组连接的?你们来一个人汇报一下。

师:(指名,实物投影)请你看着电路图,一边指一边说,你们是怎样连接的?从哪连到哪?什么连什么?下面的同学仔细听,认真看,有不同的意见咱给他提出来,好吗?

生:我们先从电池负极连接到灯泡,再从这个灯泡连接到另外一个灯泡,再从这个灯泡的旁边连接到电池的负极。

师:仔细看一看。

生:连接到电池的正极。

师:从电池的正极连出几根导线?

生:一根。

师:然后连接到灯泡的什么地方?从灯泡的这个连接点是怎样连接的?

生:从电池的正极连出一根导线,连接到一个灯泡的连接点,再从这个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连接到另一个灯泡的连接点,再从另外一个连接点到负极。

师:刚才是有张老师帮忙,下面这种你们自己说,从哪连到哪?连出几根导线?怎么连的?好不好?

师:(指名)他说时我们给他帮帮忙,提出修改意见。

生:我们先用一个灯泡,从正极连到连接点,再从负极连到另外一个连接点,再从另外一个灯泡连接点连到正极,再从另一个连接点连到负极,灯泡会亮一些。

4、研讨:

师:这种连接方法和刚才那一种有什么不同呢?

生:这种灯泡亮一些,那种不亮。

师:你发现这个问题了,刚才我们问的是连接方法。

生;这个实物图的导线交叉了。

师:我们仔细观察这张实物图是怎样交叉的,从那交叉的?

生:从正极引出两根线,然后一根线从正极到第一个灯泡连接点,另一根从正极到到第二个灯泡的连接点,然后从另一个连接点到负极。

师:黑板上这些电路实物图如果从连接方法上看,你认为可以分成几类?

生:我认为可以分成三类。

师:请你来说一说,你这样分的理由。

生:从电池正极连到一个灯泡第一个连接点,再从另一个连接点连到第二个灯泡的连接点,再从另一个连接点连回负极。

师:他说的第一类都是这样连接的,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赢得了大家的支持,接着说。

生:从电池正极连到第一个灯泡的连接点,再从灯泡另一个连接点连接到第二个灯泡的第一个交叉点,再从第二个灯泡的另一个交叉点连回负极。

师:听了他的分法和理由,你们有什么不同意见?

生:我觉得他的分法很好,很有创意,但我觉得可以分成两类。

师:你的意见是黑板上这三类你可以归纳成两类吗?谁和他的意见是一样的?你来代表大家到前面来分一分。

生:就是我们可以根据面积较大的可以分一类,面积小的分一类。师:她是按电路实物图的面积大小来分类的,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们想了吗?她说了你们就同意?我们这样想,如果仔细看黑板上的这些电路图,他们灯泡的位置一样不一样?电池的位置一样不一样?甚至导线的数量也有细微的不同,但是如果从连接方法上看,有些是非常相似的,我们可以大胆的把他们挑出来放在一起,这叫归类,明白吗?黑板上这三类从连接方法上还有没有可以归纳在一起的?哪个可以拿过来?

(学生指,老师做,分为两类。)

师:(指第一类)这一类的连接方法有一个特点,你能不能找出来?(指第二类)它的连接方法的特点我们能不能找出来?

生:(指第一类)我觉得这一类没有交叉,(指第二类)这一类的交叉了。

师:这一类没有交叉,它的连法有什么特点呢?

生:它的连法都不交叉。

师:不交叉,那是什么样子的?

生:不交叉就是没有交叉。

(师生笑)

师:谁能把这种连法的特点说出来。

生:它们都是一圈(湖南话发音似“群”)。

师:它们是一群,那边的不也是一群吗?

生:从电池的正极到……

师:还是连接方法,你们看是不是一个串一个,一个串一个,像什么?

生:像圆圈。

生:有一个像海狮。

生:有点像泡泡。

生:有点像汽车。(师生笑)

师:越说越远了,他们一个串一个,一个串一个,有点像——

生:珠子。

师:这一类连法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吗?

生:串(chuān)连法。

师:看来你是真理解了,发音有点问题,读作串(chuàn)联法。(板书)

师:我们来看这一类有什么特点?

生:交叉。

师:看从电池正极出来几根线?

生:2根。

师:然后分到哪去了?

生:分到两个灯泡上去了。

师:数一数分了几个叉?

生:2个叉。

生:4个叉。

师:从正极出来,走,回到负极,这叫一个通路。看看4根线分了几个叉?几个通路?

生:2个叉,2个通路。

师:那边那个叫串联,这边这个分叉的叫什么名字呢?

生:(齐喊)叉连。

师:(笑)看来同学们是真懂了,这个名字不太好听,他科学的名字叫并联。(板书)

师:刚才给同学们的时间可能有点短,并联电路只连接出一种,我相信大家经过努力能够连接出很多种。

5、巩固: 师:(出示电路演示板)老师这里还有两个电路,你们来看一看哪个是串联?哪个是并联?

生:(一边指一边说)这边是串联,那边是并联。

二、比较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不同

1、灯泡亮度不同。

师:你们这么明白串联和并联,那么除了连接方法的不同,你们还能发现他们还有别的不同吗?

生:第一个是用3根导线连的,第二个是有4根导线连的。

师:这是连接方法,告诉大家除了这些连接方法的不同,还有什么不同?谁在刚才实验中发现了?

生:第一个串联只有一个圈,第二个并联有两个圈。

师:还是连接方法,有没有同学在实验中非常细致,除了发现它们一个是串成串的,另一个是分叉的这种连接方法的不同,你还发现它们灯泡的亮度一样吗?

生:(齐声喊)不一样。

师:不一样,哪个更亮一些?

师:是串联还是并联?

生:并联。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们一看就知道了。

生:我们连过,发现的。

师:哪些同学也发现了?

生:(举手)

师:那我们来验证一下。

(指名演示)

2、灯泡之间的相互影响。

师:那还有什么不同?

生:是它们位置不同。

生:那个灯泡是倾斜着摆的。

师:还是连接方法,你们看这两个电路都连了几个灯泡?

生:两个。

师:如果我拿走其中的一个会怎样?

生:灭掉。

师:都灭了?

生:都灭,串联都灭。

生:并联也都灭。

师:谁有不同意见?

生:串联质有一个会灭,并联都会灭。不是,串联都会灭,并联只有一个会灭。

师:你们怎么发现的?

生:因为我们做过实验了。

师:谁也发现了?

生:(少数举手)

师:验证一下,好不好?

(指名,一人挑好一个灯泡,同时拿开,大家看。)

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想一想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

生:(举手)

师:你原因都知道了,厉害,你说。

生:串联都连在一起,摘走一个都灭。

师:你不是说会解释原因吗?

生:摘走一个,串联电路就断了。

师:从哪里断的?

生:就是从这里。(手指灯泡边的一个连接点)

师:从哪里?

生:(手指灯座处)从灯泡被拿走的地方断的,电路就不同了。

师:那这一个呢?

生:因为并联导线连的是两根,断了一根,上面就不亮了,导线被断掉了,导线并在一起,另一个还是亮的。

师:所以验证了串联电路有几个通路?

生:一个。

师:并联电路呢?

生:两个。

师:摘走一个另一个呢?

生:亮。

师:(出示:开关)老师这里有一个开关,请你们把它也连接到电路中——

生:(打断老师发言,指着黑板上的一张图。)张老师,刚才的分类还是有问题,如果分成两类,这个还是不行。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里只连接了一个交叉口。

师:(实物投影出示该图)大家请看他说的这个电路,这个看着像个串联,也像个并联,实际有没有问题? 生:有。

师:知道错在哪吗?

生:这个导线该连在这里,不该连在那里。

师:大家还要感谢他,非常细心。

三、拓展

1、探究利用一个开关控制电路。

师:我还是接着说这道题把,再给各组一个开关,请同学们想办法把这个开关也连接到电路中,让这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泡的亮灭,你会吗?有兴趣的同学回家研究一下。

第三篇: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听听声音》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为了了解学生关于声音的认识情况和引发学生关于声音问题的思考,教科书设计了“听听周围的声音”的活动。学生通过玩两种不同型号的音叉,从中真切地感受到声音的不同,并试着进行科学地描述。学情分析:

声音对于学生来说好像是熟悉的东西,但学生没有真正思考过关于声音的问题,没有思考过他们经常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四年级学生对观察、描述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对描述内容的准确性、科学性不够,所以在本教学设计中,我着力创设环境,让学生在生生、师生交流观察结果中,学会科学地描述。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让学生学会对各种不同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和鉴别,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适当地了解。

3、通过对声音的研究,培养学生探索声音的兴趣,创造乐音,增加生活乐趣。教学重难点:

1、学生亲临探究过程,初步感知声音与物体间的关系。

2、对声音的强弱、高低、远近、方向能加以区分和鉴别。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猜我是谁?

(把全班分为A、B两组,分别向左、右转,背向而坐。请A组某学生讲:“猜猜我是谁”,B组的同学在不回头看的情况下,猜出是谁讲的。然后B组讲,A组猜。)

2、进行游戏。

3、你是怎样猜到是哪位同学的?(生:从他的声音。)

4、同学们真厉害,听声音就知道这个人是谁。今天我们就来 “听听声音”。

(板书课题:听听声音)

二、倾听、感受声音

1、同学们平时有没有认真地听过我们周围的声音?现在让我们在教室里倾听周围的声音,比一比看看谁听到的声音多。(学生认真的倾听)

2、你听到了哪些声音?(生汇报)

3、同学们听得真仔细。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生:我们人类发出的。生:大自然发出的。

4、这些声音听起来有什么不同?

(生:有的声音好听,有的不好听;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三、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

1、你们能用我们周围的物体发出声音来吗?(要求:降低声音,有节奏)

2、生操作

3、汇报:你们能是用什么方法,使物体发出声音的?

4、这些发出声音的物体都是什么体?(固体)

5、(出示半烧杯水,和一个空杯)你能用这些材料使水发出声音吗?(生演示汇报)

6、固体、液体都能发出声音,你能让看不见不到的气体出发出声音吗?

(吹笔帽,口哨)

7、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有什么关系?没有物体能有声音吗?

(声音都是由物体发出来的,声音离不开物体,没有物体不能有声音)

四、分辨声音的变化

1、(出示铁钉)你们能让它发出声音吗?下面大家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敲这两枚铁钉,听听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高低)

2、(出示音叉)它叫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听听声音)

3、我们来做游戏听听不同方向发出的声音。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中间闭上眼睛,老师点他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同学叫他的名字,让这位同学辨别是从哪个方向发出的声音,如果说对了大家对他说“你真棒”,如果说错了大家对他说“继续努力”。(进行游戏让学生感受不同方向发出的声音)

4、我们来做游戏听听不同距离发出的声音。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前面闭上眼睛,老师点与他不同距离的两位同学叫他的名字,让这位同学辨别哪个离自己近、哪个离自己远,如果说对了大家对他说“你真棒”,如果说错了大家对他说“继续努力”。(进行游戏让学生感受不同距离发出的声音)

5、我们来做游戏听听声音的不同大小。老师拍手发出声音,然后全班一起拍手发出声音。你们拍手的声音能比老师的声音再大一些吗?能再小一些吗?

(做拍手游戏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不同大小)

五、总结延伸

1、通过听听声音,你有什么收获吗?

2、不知道关于声音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

听听声音

强弱

物体——声音

高低 远近方向

第四篇:人教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植物的种子

植物的种子

教学目标:

1、能用绘图和语言描述出自已观察到的种子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根据种子的内部结构和生活经验,预测种子的各部分将会变成什么;在教师提供实验材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观察种子发芽、了解各部分变化的实验。

2、对自已种植的植物的生长感到好奇,对它们将会长成什么样表示关心;从心里上为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种植和观察、记录活动做好半途而废 备。具有创新的勇气,对于种子各部分变化的预测和观察实验设计,敢于表达自子已怕观点。

3、了解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认识一些在自已家乡常见的种子,了解植物种子的多样性。

本课是按照:提出问题观察——预测——设计实验——记录——交流的思路编写的,一共有四个活动。

内容设计:

(1)“植物生长研究会”,交流各自在前一个单元学习的同时,对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和发现。由此提出题:“植物的一生是从哪儿开始的?”“小小的种子会长成一棵高大的植物?”

(2)观察双子植物的种子,先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并且画下来。再解剖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也画下来。一般双子叶植物都有种皮和胚,胚包括两片比较容易观察到的子叶和由胚根、胚轴、胚芽组成的夹在两片子叶中的小芽,生一般也会画出种皮、子叶和“小芽”这三部分,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见的种子(如豆类)结构基本由这三部分构成。

(3)预测种子各部分会变成什么。在此活动中,让学生预测种子发芽长大后,种子的各部分会有什么变化,并将自己怕预测画下来。通过学生在预测过程中阐述自已的理由,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已有经验。接着学生再自行设计实验,检验预测是否正确。检验性的实验需要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因而学生要为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做好准备。在预测和检验活动中,激发起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学生进行较长时间栽培植物的耐心和对植物关心。

(4)认识更多的种子。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种子比较多,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了解到植物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植物的种子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学准备:

活动(1):学生准备——观察春天植物的记录。

活动(2):教师准备——蚕豆干种子、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其它一些豆类种子和浸泡种子如:菜豆、大豆、花生等;镊子;培养皿;放大镜。

学生准备——从家中带来一些种子。铅笔、彩笔记录本。

活动(3):学生准备——铅笔、记录本。

活动(4):老师准备——各种各样的种子。

学生准备——学生从家里带来的种子。

1植物的种子 导入新课: 谈话:春天来了,树、小草呀都长出了嫩芽,到处是一派生机勃 勃的景象,想一想,它们的生是从哪里开始的? 板书:“种子”

一、指导学生认识蚕豆种子的构造

(1)、观察蚕豆种子的种皮.小组观察 提问:蚕豆皮是什么样的? 讲述:蚕豆皮很厚,具有保护种子的作用,蚕豆皮的科学名字是“种皮”。

..(2)、观察蚕豆种子的子叶

1)提问蚕豆种皮的里面有什么?是什么样的?

2)学生观察并回答,个别同学到黑板上画出所见到的内容。

讲述:分开的两瓣叫子叶,是供给营养的。

两个小芽,分别是胚芽和胚根。

在黑板上示意画出:与长大后的植物比较总结。

二、指导学生设计观察种子发育过程的实验。

1、想一想,怎样进行?利用哪些材料。

2、提供材料:塑料杯、棉花。

3、三人一组、进行实验。

制定实验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

4、确定一周内的观察日记 可以记录、也可以拍照、记录发育的全过程。

三、认识更多的种子

1、椒、葡萄、南瓜、苦瓜、玉米、绿豆、芝麻、菜豆、芸豆、香瓜、西瓜、莲子、蓖麻、向日葵、红豆、花生、豌豆、大豆。

2、说一说,你的家乡,都种植上面这些种子吗? 通常是什么季节才种?

板书:

子叶

胚芽

胚根

胚芽——茎叶

胚根——根

小结:以往带着孩子们种过种子,兴致和效果不是很好,这一次,我改为三人一 组,把种好的种子放在班里进行竞争,这样一来,一下子就激起孩子们的 斗志,誓争本小组获胜。

第五篇: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产生的实验;经历“假设---实验验证”这一科学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过程中,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事实;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

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能通过一些辨识性强的声音辨别出发声物体。

【教学准备】小鼓、大米、音叉、水槽、水、气球、烧杯、空矿泉水瓶 【课前热身】

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拍手的游戏好吗?认真听,仔细看,老师怎样拍,你就怎样拍。同学们听得很专注,这节课我们就来个约定,听到老师拍手的声音,你就和老师做同样的拍手动作,然后迅速坐好,专注倾听。能做到吗?我们来试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请大家欣赏一组声音,听一听,它们分别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

课件展示:青蛙、笛子、海浪、古筝、布谷鸟。

(课件这组声音一并呈现,放完后问学生:刚才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你能模仿一下吗? 学生回答。

是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用发现的耳朵去倾听,用科学的眼睛去观察,探索声音的产生。(板书:10.声音的产生)

二、实验探究

(一)提出猜想。

研究之前,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你能利用桌面上你自己带来的物品,制造出声音吗?(能)谁来试一试?

1.提出问题: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学生交流。

3.问题深入: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4.学生交流。

5.制造声音:你能利用自己带来的物品,制造出声音吗?好,试一试!这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6.引导过渡:科学的结论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现在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发现声音产生的秘密。

(二)实验探究。

1.认识实验材料:

我们先来认识实验材料:这是小鼓、米粒、水槽、气球、矿泉水瓶、烧杯,还有一位新朋友:(出示)音叉,这是一种钢制发声器,用小槌敲击它的侧面会发出声音。

动手之前,我们先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让这些材料发出声音?怎样让我们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能看清物体的状态有什么变化?

2.设计方案:老师有几点要提醒大家:

(1)每种材料操作几次比较合适?(2)操作时,重点观察什么?

(3)现象看不清楚时,你有什么好办法? 3.交流实验方案

老师看到很多小组都有了自己的实验方案,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法?

怎样用气球制造声音呢?

矿泉水瓶怎么用?如何让它发出声音?这个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能看到?借助这个泡沫小球,怎么做?

有没有小组用到烧杯的?对,注意观察发出声音时水面的变化。

4.实验提示:在动手实验之前,我想问一下大家,实验时应注意什么问题?(1)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实验。

(2)仔细观察物体发出声音时有怎样的变化。(3)每次实验,尽量保证只有一个声音。(4)每完成一个实验,及时填好实验记录。5.自主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6.汇报交流: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记录表,阐述各自的结论。在黑板上贴学生交流的发出声音的物体。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物体在抖动、哆嗦,在震动等。在科学上,我们说物体在“振动”。师出示音叉或尺子,让其发声,指着物体说:像音叉(或尺子)这样来回运动,科学上,我们说物体在“振动”。

物体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固体、气体、液体。

7.小结: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老师这里有一面锣,当我敲击它的时候,就会有声音,你能让声音快速停下来吗?

他做到了吗?什么停止了,声音就停止了?

振动停止了,声音也随之停止,这又从反面证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拓展延伸

知道了声音的产生,请你思考一下,刚上课时,我们听到的这些声音,它们是怎么产生的。

猜测:我们人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

交流感受:是我们的声带在振动。请把手放在喉咙的位置,和老师一起轻轻说,老师好。

讲解:声带振动人就能发出声音,如果声带坏了人就不能正常发出声音。同学们要保护声带,让声带发出更多美妙的声音。

声音有大有小,物体的振动幅度也有大有小。有些振动是我们用肉眼很难看清的,如果将物体振动的瞬间放慢,又是什么样的呢?

观看视频。

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

课堂小结:声音的王国里还有很多秘密,希望同学们继续观察生活,关注声音,继续探究声音里面的“为什么”,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精彩发现!

下载人教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2.2声音的强弱与高低(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2.2声音的强弱与高低(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观察、比较发声物体时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经历感觉声音、制造声音、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过程。 △在观察、描......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胡家窑学校刘丽丽【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观察、比较发声物体时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经历感觉声音、制造声音、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过......

    四年级科学听听声音教学设计(公开课)

    《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让学生学会对各种不同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和鉴别,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

    四年级 科学 《不同的声音》教学设计

    2011年小学科学“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不同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材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 引领学生用心去......

    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全神贯注》教学设计2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自读自悟体会罗丹工作的“全神贯注”,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读议......

    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全神贯注》教学设计4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教材研读: 《全神贯注》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法国大雕塑家罗丹全神贯注修改自己作品的一件事。课文通过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生动描写,表现了罗丹全......

    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全神贯注》教学设计3(★)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自主阅读,自读自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所以,略读课文教学中,......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4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4 四年级下学期 科学教案年6 第15周课题14.小动物的生长类型新授课时二课时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能从小动物生长过程的记录中,通过比较找出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