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琼剧:海南文化的典型象征
琼剧:海南文化的典型象征
琼剧,不仅仅是一座戏剧艺术宝库,而且蕴含着海南人民的历史回忆与现实思考,是海南人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精神与心灵的表现与释放,集海南文化诸要素于一体,是海南文化最典型的象征和最集中的表达。
海南文化源于多元文化融合
海南文化是由中原文化、黎族文化和其他各民族文化在海南岛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历史积淀与文化结晶。
虽然人类在海南岛的文化遗存可以追溯至两万年前的昌江旧石器遗址,但海南文化的历史起点还应该从四千多年前百越人登陆海南岛算起。海南岛自古就是移民岛。海南文化自然源自形形色色的移民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伴随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各种文化在海南岛这块热土上冲撞、交织、融汇和重新排列组合,经过实践的改造和历史的积淀,最终生长出一种与原生文化完全不同的独具魅力的新的地域文化——海南文化。
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出于不同的原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来到了海南岛。他们或者是百越时期登岛的原住民的后裔,或者是宋元时期贬官流臣的后人,亦或者是元明时期闽南地区的灾民,更或者是建国以后开发海南岛的新移民。他们或者讲琼文话、儋州话、临高话、军话,或者讲黎话、苗话、回辉话,亦或者只会讲当时的官话,但毫无疑问,他们最终都成了海南人。面对新的生产实践和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必须对原藉的生活习俗做出调整和改变。在这种调整和改变中,新的次生文化诞生了。
由百越文化到黎族文化,由唐宋开始的中原文化传播,再到中原文化与黎苗文化的相互融合,再发展到中原文化海南化并成为海南文化的主体,这就是海南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这种长期的方向性的文化衍变,显示的也是海南社会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尽管如此,作为多元文化集合体的海南文化的承载主体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即儒家文化。海南岛的人口成份虽然复杂,但汉族人口是主体,而比例最高的又是持闽方言的群体。当闽方言与其它汉语方言以及黎话和苗话等相交织时,便会发生变异。以琼文话为主要语言交流工具的海南话的诞生,标志着昔日的闽南移民的本土化。
由此可见,海南文化是由中原文化、黎族文化和其他各民族文化在海南岛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历史积淀与文化结晶。到了琼文话成熟的明清时期,这种新的地域文化趋于成熟和完善了。此时的海南文化,已经开始孕育和培育海南学子,并且以强大的攻势向中原反哺了。据史料记载,仅明洪武十年至嘉靖十年间,琼州中举者就有四百零九人。丘濬和海瑞作为海南文化双子星座在明代的出现,便是海南文化成熟的标志。到了清代,张岳崧、谢宝、韩锦云等的出现,更体现出海南文化已经具有的“邹鲁之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将其描述为“文风丕变,鼎臣继出”“习礼义之教,有华夏之风”。
琼剧是海南文化的典型象征
到清初,“琼州杂剧”才真正放弃半官半琼的特点,真正形成本土化的海南土戏,即琼剧,并逐渐成为海南文化最集中的显性表达。
虽然在明清以前,海南文化已经存在并活跃于海南各族群众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体制以及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中,但仍然缺少一种能够典型地体现这种文化的形态或形式,更不能集中地表达这种多元文化所应该体现出的多元的海南社会结构的共同价值观。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琼剧的出现,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元代的海南固然已有“手托木头班之演唱”,但只是作为中原戏剧的一种形式进入海南的,还不能称之为琼剧。直到明末,“琼州杂剧”出现时,仍然以“官琼杂陈”和“错用乡音”为特征。这种戏剧形式显然还没有本土化,仅仅只是一种过渡。发展到清初,“琼州杂剧”才真正放弃了半官半琼的特点,走向用海南话演唱海南戏的时代,真正形成了本土化的海南土戏,即琼剧。
既然是综合艺术,琼剧体现的当然不只是戏剧艺术的特征,也是博大精深海南文化的最集中的显性表达。琼剧集琼剧的声腔、道白、演员、观众、剧场、行当、道具、化妆、舞台、舞蹈、美术、服饰、建筑等于一体,蕴含着海南人关于哲学、历史、宗教、文学、艺术、民俗、美学等方面的思想认识和生活习俗。譬如,琼剧与道教,在海南都被称为“斋”。演琼剧是“做斋”,看琼剧是“看斋”。斋,是宗教礼仪。由此可知,琼剧与道教渊远流长,关系复杂。再如,琼剧与方言,琼剧是以琼文音的海南话演唱的,而琼文音演变自闽南话。在琼文音未形成以前,自然不可能有琼剧的产生。当闽南话演变为海南话以后,来自闽南的梨园戏等弋阳腔诸剧才有可能被琼文音改造,最终演变为海南土戏。又如,琼剧与音乐,由于琼剧源于中原,由闽南人带来的宋元南戏的承传者弋阳腔的变种梨园戏、潮剧、高甲戏、正音戏等,在与由梆簧腔为基础的粤剧、京剧相碰撞中,吸收了黎苗歌舞的一些唱法后,最终才发展出独具一格的琼剧唱腔。至今脍炙人口的《红色娘子军军歌》就是由琼剧声腔中的反线中板改编而成的。琼剧不仅仅是一座戏剧艺术宝库,而且蕴含着海南人民的历史回忆与现实思考,是海南人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的精神与心灵的表现与释放,集海南文化诸要素于一体,是海南文化最典型的象征和最集中的表达。
作为戏曲,琼剧负有“高台教化”的功能,但它在积极反映海南社会变迁的同时,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南传播的重要载体以及面向岛外集中展示海南文化的重要平台。一部琼剧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海南文化的发展史和海南社会的变革史。来自南戏传奇的梨园戏、高甲戏、潮剧、正音戏中的优秀剧目在纷纷被改编为琼剧剧目以后,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便在海南群众中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传播。据专家考证,在现存的中国戏曲中,只有琼剧等为数不多的剧种“保存了宋元戏曲的遗音”。也就是说,如果要寻找宋元古音乐的遗韵,只能在琼剧等极少数戏曲唱腔中才能找到。与此同时,成熟的琼剧也走出海南岛,甚至东南亚进行演出。东南亚许多华人华侨对海南岛的认识都是从琼剧演出开始的。他们称赞琼剧为“南海珊瑚”“琼花”,其实赞誉的就是海南文化和海南岛本身。
琼剧产生至今,已经走过了三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比京剧的历史还要悠久。琼剧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永恒而丰富的。据统计,琼剧的各类剧目总数近两千种,经常演出的剧目至少三百个以上。琼剧的表演程式二十七项,合计一千五百四十二套。琼剧的音乐曲牌总计四百多首。琼剧的行当齐全,生旦净末丑,其唱腔独特,风格多样,仅表演程式就有一百零七个,琼剧脸谱也有一百七十多个。郑长和、林道修、陈雪梨、陈华、谭岐彩等著名艺人创造的优美的琼剧唱腔风格,至今享誉东南亚一带。至于《张文秀》《搜书院》《红叶题诗》《红色娘子军》《高林学馆》《青梅记》等琼剧剧目,作为海南文化的杰出代表早已走向了雷州半岛和广西沿海地区,直至全国各地,蜚声于东南亚华人世界,成为海外与粤剧、闽剧、潮剧并列的四大剧种。
琼剧文化自成体系内涵宽广
琼剧文化包括了与琼剧相关的戏剧文化形态,不仅独具个性,而且自成体系,充分体现了海南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和创新性。
当我们把琼剧视为一种文化时,它的内涵却要宽泛得多。尽管琼剧是琼剧文化的主要载体,但我们认为,琼剧文化并非仅仅指琼剧这一地方剧种,而应该是包括了与琼剧相关的戏剧文化形态,即琼剧(海南戏)、军戏、临剧、儋州山歌剧、公仔戏、海南民间歌谣、黎苗歌舞、琼州舞狮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以琼剧为核心的琼剧文化体系。这个文化体系以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基雄厚的人文背景,以人类在海南岛四千多年的社会实践为深广的存在基础,形成于四面环海、各民族杂居、汉方言众多的社会结构之中,不仅独具个性,而且自成体系,充分体现了海南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和创新性。与中国任何一种地域文化或戏曲文化相比,它都毫不逊色。
琼剧文化作为海南文化的结晶体,本身就是海南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的缩影。海南岛各民族的思想行为、宗教礼仪、文化习俗、社会结构、经济制度、宗法关系、语言风格、工艺技术等等内涵,都可以在琼剧文化中找到它们的细微存在。世界上只要有海南人的地方就会有琼剧文化的存在。凭借着琼剧优美的唱腔,每一个海南人都会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回忆起自己的乡愁。
琼剧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体现于海南人的生活中,渗透于海南各族人民的血液中,是全体海南人的共同心声,更是海南多元文化的典型象征。
第二篇:美国文化五大象征
1.自由女神像:
位于美国纽约附近的自由岛,是一座新古典主义的巨型雕像,由法国雕塑家巴特勒迪设计,落成于1886年10月28日。这座自由女神像是法国人民送给美国的礼物,表现了罗马神话中的自由女神身披长袍、手举火炬和美国独立宣言、脚下环绕断链的形象。自由女神像表达了对美国新移民的欢迎,也已经成为美国和自由的标志。
自由女神像最初由美国灯塔管理委员会(英语:United States Lighthouse Board)管理,1901年转交美国战争部(英语: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War)(美国国防部前身)管理,1933年至今则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维护。自由女神像曾经历过数次整修和关闭,其中包括1938年用混凝土替代铸铁作为支撑,1984年至1986年进行了现代化改造,2001年九一一袭击事件后若干年中因安全原因关闭,2011年10月起安装另一条楼梯等。
2.芭比:
罗丝·韩德勒发现她的女儿芭芭拉(Barbara,芭比是小名)喜欢玩纸玩偶,而且比较喜欢玩像成人而不是婴儿或小孩的玩具,而当时大部份的立体玩偶都是以婴孩或儿童的形象出现的。罗丝深明成人形象的玩偶有市场发展空间,所以跟她的丈夫,美泰儿公司的其中一个创办人艾律提出芭比娃娃的意念,可惜艾律和公司的其他决策人都对此计划兴趣不大。罗丝·韩德勒说,“能跟一个有乳房的玩偶玩乐对一个小女孩的自我形象是十分重要的。”
在1956年,罗丝与芭芭拉及Kenneth往瑞士时,她在琉森一个店铺橱窗中发现一种名为Bild Lilli doll的德国玩偶。该种成人形象的玩偶与Ruth Handler意念中的玩偶不谋而合,于是她购买了三个Bild Lilli doll,她将其中一个给送给芭芭拉,另外两个则送往美泰儿。Lilli doll是以一个受欢迎的漫画角色为蓝本而设计,她出现在Reinhard Beuthin在报纸连载的漫画专栏中,是一名独立自主的职业女性。Lilli doll由1955年首次在德国发售,原本目标顾客是成年人,但后来亦受儿童欢迎,因他们能用另外发售的服装为玩偶装扮。
回程往美国后,罗丝在工程师Jack Ryan的协助下,再次着手设计玩偶,并以女儿芭芭拉的名字为玩偶起名为芭比。芭比娃娃于1959年3月9日在纽约的美国国际玩具展览会上首次曝光,此日期成为芭比娃娃的官方生日日期。美泰儿在1964年取得Bild Lilli doll的版权后,Bild Lilli doll正式生产。首个芭比娃娃绑着马尾辫,身穿黑白斑马纹泳装,并有金发及深褐色头发两种。初期芭比以“青年时装模特”为噱头,她的衣服由美泰儿的时装设计师Charlotte Johnson设计。芭比娃娃推出后首年售出了约三十五万个。
罗丝相信芭比娃娃的成人外型是非常重要的。初期的市场调查显示部份家长并不喜欢玩偶明显的胸部。芭比娃娃的外型经过多次改变,最明显的一次变化是芭比娃娃的眼睛在1971年调校成向前望,而非最初向一边扫视的型态。
芭比娃娃是其中一个最先使用电视作推广的玩具,此模式后来广为其他玩具所用。据统计,芭比娃娃在超过150个国家有售,并已售出超过10亿盒。
芭比娃娃及其相关的产品的标准比例是约一比六,此比例亦称为playscale。芭比的产品共不限于玩偶和玩偶的衣饰,亦包括芭比品牌下商品,如书本、时装及电子游戏等。芭比曾出现一系列的动画中,并于1999年的动画《玩具总动员 2》(反斗奇兵2)以及2010年的动画《玩具总动员 3》(玩具总动员3)中客串。
芭比娃娃另一独特之处在于,她成为了一个文化标记,而且得到玩具界中罕有的荣誉。1974年纽约时代广场的一部份被名命为“芭比大道”一星期。1985年,后现代艺术家安迪·华荷制作了芭比的图象。
3.美国哥特人:
American Gothic is a painting by Grant Wood,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Wood's inspiration came from the American Gothic House and a decision to paint the house along with “the kind of people I fancied should live in that house.”[1] The painting shows a farmer standing beside his spinster daughter.[2] The figures were modeled by the artist's sister and their dentist.The woman is dressed in a colonial print apron evoking 19th-century Americana, and the couple are in the traditional roles of men and women, the man's pitchfork symbolizing hard labor, and the flowers over the woman's right shoulder suggesting domesticity.It is one of the most familiar images in 20th-century American art, and one of the most parodied artworks within American popular culture.In 1930, Grant Wood, an American painter with European training, noticed the Dibble House, a small white house built in the Carpenter Gothic architectural style in Eldon, Iowa.Wood decided to paint the house along with “the kind of people I fancied should live in that house.”[1] He recruited his sister Nan(1899–1990)to model the woman, dressing her in a colonial print apron mimicking 19th-century Americana.The man is modeled on Wood's dentist, Dr.Byron McKeeby(1867–1950)from Cedar Rapids, Iowa.The three-pronged hay fork is echoed in the stitching of the man's overalls, the Gothic window of the hous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man's face.Each element was painted separately;the models sat separately and never stood in front of the house.American Gothic 《American Gothic》与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野牛镍币和山姆大叔称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
《American Gothic》,1930年,76.2x63.5cm,板油彩,芝加哥艺术学院,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格兰特·伍德,Grant Wood,1892-1942年,美国
1928年,格兰特·伍德去了德国慕尼黑,很为那里的哥特艺术所迷恋。所谓的哥特式建筑,主要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作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等建筑形式,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也都用尖券作主题,使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有机整体。
1930年8月,伍德在Iowa(美国爱荷华州)南部的一个小镇看到一所颇具哥特式风格的房子,它建于1880年代,有五个房间。此建筑物的紧凑和坚实的设计,尤其是阁楼上的哥特式窗户,给伍德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想象着一个农夫和他的女儿站在房子前面,然后拍下这个房子的照片带回了他的工作室。他请他62岁的牙医和他30岁的妹妹作为画中人物的模特,并让他们穿上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衣服。虽然在画中两人是站在一块的,但实际上这两个人物是在不同的场合下完成的。
伍德花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幅作品,及时赶上了芝加哥艺术学院的展览。虽然一开始裁判们对是否要接受他这幅画上有分歧,但这幅画最后得以参展并获得了铜奖和300美元的奖励。当时这幅画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一个艺术批评家指责该画是“侮辱普通乡村人民的漫画”。有人认为伍德用这幅画来讽刺中西部文化的狭隘和压抑,但伍德本人否定了这种说法;也有人把这幅画理解为对美国乡村道德品质的颂扬;还有人认为这部作品的主题非常暧昧,既有赞扬的肯定,又不乏讽刺的意味。后来伍德自己透露他的画中含有讽刺的因素,但至于是哪些因素他缄口不言。
男人的眼睛直直地向前平视,双唇紧闭,黄瘦的脸上表情十分严肃,鼻梁上一丝不苟地架着圆圆的眼镜。他沾满泥巴的手里拿着一个叉,它既代表了在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年代,农民们勤劳耕作的精神,也象征着在19世纪男权社会中,不容置疑的男性权威和力量。从构图上来看,这个叉与人物椭圆形的脸和人物身后哥特式窗户的线条相呼应。站在他身边的女人一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装扮,从发型到服饰,甚至到表情,都让人联想起简·爱。同男人一样,女人的表情也不苟言笑,只因那个年代的女性以严谨、矜持、勤劳、克己为美德。她略微站在男人身后,眼睛看向男人,有点“唯他是听”的意味。
关于画中的两个人物的关系,也一直是大家争论不休的话题,到底是一对农场老夫妻还 2 是父亲和女儿?如果是夫妻,很多Iowa(美国爱荷华州)农夫的妻子认为这是一副诋毁她们形象的画作;如果是父女,那么男人手里拿着一把叉,到底是表示一个普通耕作的农夫,还是一个不无妒意地赶走女儿追求者的传道夫呢?理解为父女关系的评论家把女儿下巴和颈部的褶皱理解为“老处女的尖锐”,但也有人认为这些褶皱暗示着女儿并不像她的穿着(扣子紧紧封住脖子)那样刻板。
4.野牛镍币:
In 1883, the Liberty Head nickel was issued, featuring designs by Mint Engraver Charles E.Barber.After the coin was released, it was modified to add the word “CENTS” to the reverse because the similarity in size with the half eagle allowed criminals to gild the new nickels and pass them as five dollar coins.[1] An Act of Congress, passed into law on September 26, 1890 required that coinage designs not be changed until they had been in use 25 years, unless Congress authorized the change.[2] The act made the current five-cent piece and silver dollar exceptions to the twenty-five year rule;they were made eligible for immediate redesign.[3] However, the Mint continued to strike the Liberty Head nickel in large numbers through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0th century.[4] President Theodore Roosevelt in 1904 expressed hi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rtistic state of the American coinage,[5] and hoped to hire sculptor Augustus Saint-Gaudens to redesign all the coins.Constrained by the 1890 act, the Mint only hired Saint-Gaudens to redesign the cent and the four gold pieces.Saint-Gaudens, before his 1907 death, designed the eagle and double eagle, which entered circulation that year;the cent, quarter eagle, and half eagle were designed by other artists and released into circulation by 1909.By that time, the Liberty Head nickel had been in circulation for more than 25 years, and was eligible for redesign regardless of the special provision.In 1909, Mint Director Frank Leach instructed Barber to make pattern coins for new nickels.Most of these coins featured the first president, George Washington.The press found out about the pieces, and speculated they would be released into circulation by the end of the year.The Mint received orders from banks in anticipation of the “Washington nickel”.[6] However, the project was discontinued when Leach left office on November 1, 1909, to be replaced by Abram Andrew.[6] Andrew was dissatisfied with the just-issued Lincoln cent, and considered seeking congressional authorization to replace the cent with a design by sculptor James Earle Fraser.While the change in the cent did not occur, according to numismatic historian Roger Burdette, “Fraser's enthusiasm eventually led to adoption of the Buffalo nickel in December 1912”.[7] 是1911年由美国著名艺术家詹姆斯·厄尔弗雷泽(James Earl Fraser)开始设计,1913-1938年间成产的一种硬币。美国传统硬币上刻画的主要是美国政府的杰出人物,其中大多数是著名的历届总统。野牛镍币,没有循规蹈矩,而是将在美国为拓居而进行的西进运动中遭破坏几近灭绝的两种形象----美国野牛以及土著印第安人印为纪念。野牛镍币是当今很多钱币爱好者最想要收集的硬币之一。
5.山姆大叔:
是美国的绰号和拟人化形象,一般被描绘成身穿星条旗纹样的礼服,头戴星条旗纹样的高礼帽,身材高瘦,留着山羊胡子,鹰勾鼻,精神矍铄的老人形象。这个漫画形象是由著名画家詹姆斯·蒙哥马利·弗拉格(James Montgomery Flagg)依自己长相为公共资讯委员会而画。一般认为“山姆大叔”一名是源于1812年美英战争时期,一位名叫撒米尔·威尔逊(Samuel Wilson,1766年-1854年)的美国人,他在战争中向美军供应牛肉,桶上的牌子写的是‘EA-US’。EA为公司名,US为生产地美国,而Uncle Samuel(山姆大叔)的缩写恰 3 好也是U.S.,于是在一次玩笑中,山姆大叔的说法很快传开,其后成了美国的绰号。美国人把“山姆大叔”诚实可靠、吃苦耐劳以及爱国主义精神视为自己民族的骄傲和共有的品质。1961年,美国国会在决议中以“国家象征”称呼“山姆大叔”。
山姆大叔(Uncle Sam)
山姆大叔被用来代指“美国”或“美国政府”,主要在美国、英国,尤其是在新闻界中使用较多。
“山姆大叔”是美国的绰号,它同自由女神一样,为世人所熟知。
山姆大叔形象
美国的报纸杂志、文学作品和漫画中,经常可以看到“山姆大叔”的名字及其生动的形象。在不同画家的笔下,“山姆大叔”神态各异,有的凶狠可憎,有的和蔼可亲。但最常见的形象还是高高的个子,瘦削的面庞,头戴饰星高顶帽,身穿燕尾服和条纹裤,虽白发苍髯,却精神矍铄,一派威仪,这一形象深受美国人民的喜爱。
最令人难忘的山姆大叔画像,是由画家詹姆斯·蒙哥马利·弗拉格创作的,他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画了很多著名的征兵招贴画。
山姆大叔的形象是:高个子,白头发,下巴上有一小撮白胡子,身着深蓝色外套,头戴一顶高帽,上有星星点缀。这模样其实就是弗拉格的自画像。
“山姆大叔”是美国五大象征之一,它同自由女神一样,为世人所熟知。
称谓起源
“山姆大叔”这一绰号产生于1812年第二次美英战争时期。纽约州的洛伊城有一位肉类包装商,名叫塞缪尔·威尔逊。他诚实能干,富于创业精神,在当地很有威信,人们亲切地叫他“山姆大叔”。战争期间,他担任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军需检验员,负责在供应军队的牛肉桶和酒桶上打戳。
1812年1月,纽约州长带领一些人前往其加工厂参观,看到牛肉桶上都盖有E.A.—U.S.的标记,便问是何意思。工人回答,E.A.是一个军火承包商的名字,U.S.是美国的缩写。凑巧的是,“山姆大叔”的缩写也是U.S.,所以一个工人开玩笑地说,U.S.就是“山姆大叔”(Uncle Sam)。这件趣事传开后,“山姆大叔”名声大振。人们把那些军需食品都称为“山姆大叔”送来的食物。独立战争后,政治漫画里开始出现了一个名叫“山姆大叔”的人物。他的原型是一个早期漫画人物,名叫“乔纳森大哥”,此人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非常出名。渐渐地,山姆大叔取代了乔纳森大哥,成了最受美国人欢迎的象征。
美国人还把“山姆大叔”诚实可靠、吃苦耐劳以及爱国主义的精神视为自己民族的骄傲和共有的品质。从此这个绰号便不胫而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出现过“山姆大叔”号召美国青年当兵的宣传画,流传很广。1961年,美国国会正式承认“山姆大叔”为美国的民族象征。
19世纪30年代,一位美国漫画家特地作了一幅画,将“山姆大叔”画成一个长着白头发、蓄着山羊胡子、头戴星条高帽,身穿红、白、蓝三色燕尾服和条纹长裤(美国星条旗图案)的瘦弱高个子老人。“山姆大叔”的这一形象逐渐被很多美国人接受。1961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一项决议,确认“山姆大叔”为美国的象征。后来,UNCLE SAM(山姆大叔)这一形象又在漫画中出现,他被描绘成一个据有超级力量与超级速度的老头,成为美国漫画中的一位超级英雄!
第三篇:哥特式建筑文化内涵与象征
试论哥特式建筑的文化含义及象征
2012020601072 吴嘉映
哥特式建筑正是在法、英两地高涨的反教廷统治权的斗争时期产生和发展的。在建筑形式上。新的哥特式教堂建筑与以往的修道院建筑有很大的区别。作为地方权力中心的修道院,因为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因此其建筑以庞大的组群形式为主,而哥特式教堂则是城市和国家权力的象征,以单体建筑形式为主。作为一种独立王权统治下的产物,教会与教堂建筑抛弃了来自古罗马的建筑传统,在综合以往建筑经验的基础上寻求到了一种全新的建筑面貌,并以这种具有高昂精神象征性的建筑形式,来象征独立地区教廷一如既往的骄傲之感。
在这种背景之下。兴建规模庞大、装饰华美的教堂建筑,就会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城市间彰显城市实力和进行城市竞赛的最主要途径。尤其在英、法两个宗教改革最为热烈的国家,新的哥特式建筑发展也最为蓬勃兴盛。此时的教堂建筑,已经不再是教廷出于显示其庞大影响力和权威而建造,而是成为新崛起的王权以及城市居民自治权的象征,因此建造哥特式教堂的民众基础雄厚,尤其是在各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中,居民们对建造本区标志性的高大哥特式教堂建筑,抱有十分的热情。
哥特式把过去希腊建筑的柱式与花山的特点放在一边,把罗马建筑的圆拱和穹隆的特点放在一边,把拜占庭建筑的高穹顶、帆拱、集中式空间的特点放在一边,而完全以从所未有的艺术风格及建筑形象向世人展示了一种新的建筑模式。这种建筑模式不需要,就向人民说明了建筑者向往天国、追求与天上的上帝对话的崇高理想,展示了世俗社会的人们为精神理想所能营造出的最大化的高耸建筑的实体形象,使世界建筑艺术的发展又一次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以经院文化为主导的哥特时期就像它的本名来源一样,是一种被认为是野蛮与原始的文化与建筑风格。从实质上来说,虽然哥特式教堂就是进献给上帝的产物,但也是从哥特时期起,人类才又继古典时期之后真正凭借自身探索和实践,创造了新的结构和新的建筑文化,也让人们再一次明确看到了其自身力量的所在。
第四篇:班级标识是班级文化的可视象征
麦酷网原创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班级标识是班级文化的可视象征
班级标识是班级文化的可视象征之一,是体现班级文化个性化的标志,它主要包括名称、象征物等方面的内容。例如命名源自“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复旦大学这一名称,意在自向强不息,“复旦”二字不仅成为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标志,这个校名和校徽也成了世代复旦人一种永恒的理想和追求,积淀成为复旦大学最具代表性的校园文化。班级标识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班级名称、班训、班徽、班歌等班级精神标志物;二是如班服、班旗等物质形态的标志。
(一)班名
班级命名一般是由学校来组织实施的,班主任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自主命名,一般来讲,班级命名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以年级和班级序列命名。在我国,班级的名称一般是根据学生受教育的程度(年级)和所在班级的序列构成,如高一(2)班,表示学生的教育程度是高中一年级水平,班级序列为2。这种班级名称最为简单明了,信息表达也最为清晰,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学校是根据学生成绩编排班级的,那么最好把序列稍稍打乱一下,千万不要(1)班最好,(2)班次之,依此类推,因为这种编排会给学生造成班级名称的心理压力,是很不必要的,稍稍打乱一下,尽量从班级序列上掩盖成绩的差异。
2.以地域命名。在我国,由于民族众多,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有较大差异,我们可以按地域或者民族来命名,如西藏班、蒙古班、新疆班等。这种编排有利于学生的语言交流,民族文化的积淀以及差异化教学。
3.以志向命名。很多班级为了激励学生,选用一些含有特定意义的词汇来作为班级名称,如“宏志班”、“火箭班”等,以此来激励和引导班级健康发展。
4.以班主任名字命名。为了体现班主任带班的个性,或者是为了利用班主任特有的人格资源来管理学生,一些学校也采用班主任的名字来命名班级,如“魏书生班”等。
5.以学生学习成绩的状况来命名。一些学校尤其是高中,喜欢采用学生的成绩状况来命名班级,如“特快班”、“火箭班”、“快班”、“慢班”、“补习班”等。
6.以学生的专业、兴趣、特长来命名。大学喜欢用学生专业命名,如“中文班”、“数学班”;中小学则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来命名,如“书法班”、“绘画班”、“音乐班”、“舞蹈班”、“体育班”等。
7.以感恩之心命名。一些学校为了表达对别人给予学校建设资助的感谢,用资助者的麦酷网原创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麦酷网原创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名字命名,这种最常见的是学校,如很多地方的学校都叫“逸夫”学校,很多学校建有“逸夫”楼。也有学校以资助者给班级命名的,近几年,三峡工程的移民搬迁中很多学校得到了外地的无私援建,为表达这种感激,他们便以资助者的名字给班级命名,如重庆云阳中学的班级便被命名为“深圳班”。
当然,也有些学校在教师和学生口中流传的各种反映班级文化特色的班级名称,如“乱班”、“差班”、“美女班”、“贵族班”、“留守班”等等。无论我们如何给班级命名,我们都应该关注到班级名称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机会,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才能有效果。
(二)班训
班训指的是为激励全班同学勤奋学习、积极进取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而以简短的词句拟就的班级口号。它的特点是主题鲜明突出,简洁明快,富有教导和劝诫意义。那班训怎么拟呢?
1.要兼顾内容和形式。好的班训应该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体。一要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明快的意旨,力求具体丰厚,切忌华而不实;二要有较为明确的宣传和鼓动作用,以指导全班同学努力实践;三要醒目,时看时新,耐人琢磨,给人以美的享受;四是字数不宜过多,一般控制在4至12字之间,最好为双数,最常见的是8个字,左右各四,对称排列,并且意义相对完整,或并列,或递进,或承接,或因果等等。切不可只求形式而忽略内容,或只讲内容而不顾形式。
2.要有创意。好的班训还应该有精巧的构思,既要符合班情,体现班级特色,又要贴近每一位学生的心,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实起到训诫的作用。
3.要讲究文采。好的班训还应该讲究文采,修辞格的巧妙运用无疑是增色添彩的好方法。比如,运用对偶的方式拟就的班训“学海无涯,脚下有路”,一方面富有节奏感,读之琅琅上口,听之和谐悦耳,又便于记忆;另一方面言简意赅,内涵丰厚,让人回味无穷,不失为班训中的精品。
(三)班歌
班歌的创作难度相对较大,主要是谱曲比较难,一般只有音乐素养比较高的班主任才能完成,当然,根据虚拟经营的经济学思想,我们也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借用某一首现成的歌曲作为班歌,以激励全班学生奋发向上。比如很多班级把台湾歌手郑智化的歌曲《水手》作为班歌。
麦酷网原创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麦酷网原创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二是将现成歌曲的词重新改写,借用原曲进行演唱的班歌,这种做法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不过,学校的班歌一般不用于商业目的,而且传播的范围受到局限,社会影响小,应该说原创人员是能够理解并不予追究的。
三是由学生或与班主任一起写好词,然后请曲作家帮助谱曲。这种方法需要班主任有好的社会资源,难度相对很大。
班级的标志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班级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中的创造性很强,需要班主任有较高的文化和审美素养,这里仅仅就一般意义上的建设技能做一些介绍,希望对您的工作有所启迪。
麦酷网原创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海南独特的野味文化
海南独特的野味文化
野菜茶、野菜骨汤、酱爆野山菌、巴戟营养野菜、野菜保健营养宴„„一时间野生、野菜、野果、野味、野餐、野炊等含有“野”字的词语不断被提起。以往一提到“野味”有人只想到猎取的肉食动物和用以做成的肉类食品出于野生动物保护的考虑也就一概“远离野味”、“拒绝野味”。其实那是对“野味”认识的误区。野味并非专指野生动物也包括采集来的野蔬瓜果。有“绿色植物王国”美誉的海南岛丰富多彩的野味为餐饮业提了取之不竭的原材料。海南独特的野味文化扩大了海南农产品的影响力。
野生鹧鸪茶
野生鹧鸪茶。这茶在海南岛山野的石缝里生长因天然珍稀名贵而与众不同:一是“采老不采嫩”。每逢端午节才能听见姑娘们采鹧鸪茶的欢声笑语。“鹧鸪鹧鸪五月五”这首传统的采茶歌谣与飘香的端午粽、传统的鹧鸪茶一起进入千家万户;二是既为茶饮又系药饮。鹧鸪是亦食亦药的“珍木灵芽”。《本草求原》记载:“鹧鸪茶甘辛香温主咳嗽、痰火内伤、散热毒瘤痢。”民间还有“灵芝草”之誉;三是茶香与药香相融。宽大的茶叶、金黄的茶汤茶香伴着药香口感甜润余味绵绵。
野生山柚油。这油被称为“东方橄榄油”甚至有“天下第一油”的美誉。山柚是生长在山上的一种柚茶树。在此树花开花落、果实成熟之后破核取仁低温压榨不需溶剂浸出油性稳定油味芳香可作为烹调油也可直接用于调味。海南岛的孕妇产妇有吃山柚油保健育儿的传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山柚油丰富的营养价值。
野生蜂蜜。海南岛拥有中国最丰富的热带雨林生长4600多种植物四季翠绿日夜流香是野生蜜蜂采花酿蜜的乐园。野生荔枝花蜂蜜、野生巢蜜等既是宝贵的天然美食又是难得的食疗佳品被称为“蜜中上品”、“蜜中王子”、“蜜中公主”。
野生灵芝。在菌类食品专家眼里海南的野生灵芝至少有两点与众不同:一是颜色野生灵芝颜色鲜亮有油漆般的光泽而人工栽培的灵芝颜色灰暗;二是外形野生灵芝大小不一有虫眼人工栽培的灵芝则大小相近、外形规则、几乎没有虫眼。海南的“五色灵芝”(青芝、黄芝、黑芝、紫芝、褐芝)因野生而弥足珍贵。
野菜面
野菜面。这种独具特色的面条选用多种野菜实行合理搭配再与面粉为伍通过精工细做凸显五大优势:一是以芦荟、黄秋葵等汁液代水和面提高了野菜利用率;二是面粉融入野菜特有的清香滋味诱人食欲味美适口;三是野菜的果胶能增强面筋的强度和弹性面条质感更好;四是有助于老人和儿童粮菜混吃;五是充分发挥野菜的食疗养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