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南黎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风格特征
中舞网
海南黎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风格特征
黎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黎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造无数的优秀文化,黎族民间舞蹈就是其中一朵绚丽之花,在表演形式、表演内容上呈现着多彩的面貌,在舞蹈体态、动律等肢体运动方式上呈现出独具特色的风格特征。黎族民间舞蹈风格的形成,受到民族历史、宗教信仰、审美习惯、所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主要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是经过漫长的发展、积淀而形成的,它根植于黎族的社会生活,凝聚着黎族人民的智慧和精神,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黎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黎族民间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表演内容上看,有反映舂米、打猎、种山兰等生产劳动舞蹈,有反映祭祖、丧葬、驱鬼治病的原始宗教祭祀舞蹈,也有反映娱乐喜庆以及节令和风俗习惯的生活习俗舞蹈;从表演形式上看,主要以鼓舞(以鼓伴奏或击鼓而舞)和以乐伴舞为主;从表现手段上看,多以使用道具表演为主。总体说来,黎族民间舞蹈形式古拙、风格质朴、生活气息浓郁,男性动作刚健、敏捷又不失幽默、风趣,女性动作轻快、灵巧而又柔美、细腻。黎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具有特色的体态、动律、音乐伴奏、表演形式及道具使用中。
1.黎族民间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
舞蹈体态是舞蹈在静止或运动时形成的基本姿态,是造成舞蹈动
中舞网
中舞网
律、风格差异的核心动作,是舞蹈动势延伸的重要因素。黎族民间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是身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相对静止的“三道弯”姿态造型,包括 “S”形的旁、侧三道弯体态和“Z”字形的正三道弯体态。
2.黎族民间舞蹈动律的基本特征
舞蹈动律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内在规律,是区别不同风格舞蹈的独特的人体运动方式,是民间舞蹈民族风格独特性的标志。每个民族的民间舞蹈都有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特征的舞蹈动律,黎族民间舞蹈动律的基本特征主要有:①横摆动律。胯部左右横向摆动,迈步移动重心时,胯带动身体向旁推出,顶胯留头,使人体的头、上体、下体在运动过程中形成旁三道弯体态;②顺摆动律。身体轴向摆动,迈步移动重心时留头,从脚至肩同时向身体轴心方向摆动,女性胯部向两侧斜前方顶出形成侧三道弯体态;③前后动律。身体由胯带动做前顶后撅的运动,使人体的头、上体、下体在运动过程中形成“Z”字形的三道弯体态。另外,在横摆或顺摆的动律中体现“顺拐”(即同手同脚)特征,动作时上身平稳、双臂靠腰夹肘摆动、双膝上下颤动、抬腿勾脚夹膝,也是黎族民间舞蹈显著的动态动律特征。
3.黎族民间舞蹈伴奏音乐的特点
①具有原始音乐的色彩。许多黎族传统民间舞蹈产生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和生产劳动,这些舞蹈多以独木鼓、铜锣、钹等乐器作为伴奏音乐,体现古老祭祀仪式的庄重肃穆场面和原始的劳动场面,具有明显的原始音乐色彩;②具有浓郁的民歌韵味。黎族民歌题材广泛,中舞网
中舞网
内容丰富,歌调较多而且旋律优美,有其独具特色的韵调,它往往和音乐、舞蹈相结合,歌谱曲,曲伴舞,使舞蹈呈现出独特的风格韵味和鲜明的律动特点;③具有古朴简约的特征。黎族民间舞蹈的伴奏音乐多以一个曲调为基础做多次反复演奏,一般旋律起伏不大,节奏较为规整,因此,舞蹈节奏趋于平均,动作起伏不大,或轻快活泼,或舒缓细腻,或粗犷豪放,舞蹈在乐曲的反复演奏中变换动作和跳法,或重复动作加深人们对舞蹈的印象。
4.黎族民间舞蹈的形式特征
从舞蹈形式上看,黎族民间舞蹈表演最常见的是以乐伴舞和鼓舞(以鼓伴奏或击鼓而舞)两种形式,一般来说,与娱乐喜庆、节日习俗相关的舞蹈多以以乐伴舞的形式出现,如《打柴舞》《钱铃双刀舞》《猴子舞》《快乐舞》等;与宗教祭祀仪式相关的舞蹈常以以鼓伴舞的形式出现,如《平安舞》《招福舞》《赶鬼舞》《招祖舞》等。此外,还有以击鼓而舞形式出现的舞蹈,如《皮鼓舞》《大鼓舞》《跳鼓舞》;无伴奏,以敲击道具起舞形式出现的舞蹈,如《舂米舞》和用于丧葬仪式的《打柴舞》等。
黎族民间舞蹈多以使用道具进行表演,道具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有直接以道具起舞的《大鼓舞》《舂米舞》„„以道具配合舞姿表演的《打柴舞》《快乐舞》„„通过道具增强形象和音乐效果的《打碗舞》《钱铃双刀舞》„„用道具表现一定情节和意境的《婚礼舞》《老古舞》„„道具的种类也极其多样,如:劳动生活道具有舂臼、舂杵、刀篓、小鱼网、竹竿、木屐、芭蕉叶以及酒盅、碗、盘、筷子„„模
中舞网
中舞网
拟动物的道具有鱼、鹿、猪、马„„与宗教有关的道具有灯、拂尘、面具„„与兵器有关的道具有刀、弓箭、棍„„一些舞蹈名称也以道具名称命名,如《钱铃双刀舞》《竹竿舞》《皮鼓舞》等。
二、黎族民间舞蹈风格特征的形成因素
舞蹈的民族风格,是指沉积于某一民族舞蹈素材中的民族个性特征,它体现和蕴含着该民族特有的肢体动律。一个民族的民间舞蹈风格的形成,包括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因素。象自然环境、生产劳动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语言系属等,都对舞蹈风格的形成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舞蹈的不同层面,或内容、或形式、或风格,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制约下和在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
1.民族历史和文化血缘因素促进民间舞蹈风格的形成
中华民族是经过漫长的发展、融合逐渐形成的,许多民族之间有着深远的血缘关系。黎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远在秦汉以前,黎族先民就从两广地区陆续迁徙到海南,族源属于古代百越民族骆越中的一支,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与我国南方的壮、侗、布依、水、傣、高山等民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这些民族虽然居住在不同的地区,但同为古代百越人的后裔,他们不同程度地保存了古越遗风,其传统文化体现了百越文化的基本特征,如刀耕火种、“干栏”式建筑、少女闺房、文身、穿筒裙、善纺织、祖先崇拜,灵魂崇拜等。由于有着相同相似的文化和习俗,这些民族的舞蹈无论在内容、形式和审美习惯、肢体表达方式上都有着相同相似的特点,中舞网
中舞网
如:在舞蹈内容上,存在以舞蹈祭祖、送丧、祈平安等古越人的巫俗;在舞蹈形式上,有着象黎族、布依族的《舂米舞》、壮族的《舂堂舞》、高山族的《杵歌》等以舂杵敲击舂臼起舞的同源异流的舞蹈表现形式;在舞蹈的审美习惯和肢体动作上主要倾向于用胯、腰的动作做为主要动律来展示舞蹈,舞姿呈现相类似的“三道弯” 造型。
2.自然环境与生产劳动方式对民间舞蹈风格形成的影响
民间舞蹈风格特征可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的多种因素呈现,但最重要和最稳定的还是体现在肢体动作上,肢体动作作为民间舞蹈的形式要素,尽管受内容的制约,但其运动方式却是相对稳定的,是形成舞蹈风格独特性的标志。自然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生产劳动方式对人肢体运动方式的影响最为直接,它深刻影响着一个地区或民族舞蹈风格的形成,无论那个民族或那个地区的民间舞蹈,都蕴含大量自然环境与劳动方式特征赋予的信息,民间舞蹈的姿态、动律、步伐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其舞蹈生成的自然环境与生产劳动方式的基本特点,并以本民族特有的表达方式反映在舞蹈文化上,成为该民族民间舞蹈的标志性特征。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中部的五指山区和西南部的山区、丘陵地带,这些地区群山耸立,丘陵起伏,河流沟溪纵横,天气多雨潮湿,人们经常在窄小潮湿的山路中行走,形成了行走时左右摆胯的横摆动律;经常爬山涉水,造就了侧身行走时手脚同边的顺摆动律;常年行走山路,腿部灵巧、敏捷,炼就了膝部适应性极强的富有弹性的颤动。同时,由于道路崎岖,植被茂密,视野受到限制和阻碍,形成了黎族民间舞蹈动作幅度较小、节奏较快、动作轻盈灵巧的特点。
中舞网
中舞网
黎族主要从事以农耕为主,兼并狩猎等劳动生产,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屈膝、弯腰的三道弯体态,舂米、簸谷等劳动方式使臀胯部形成前顶后撅的前后动律。男子狩猎时屈膝半蹲围捕猎物的动作也是男子舞蹈的常用动作。这些地理环境与生产劳动方式因素,形成了黎族民间舞以腰胯动律和下肢动作为主、步伐灵活稳健的特征。
3.生活习俗因素对民间舞蹈风格形成的影响
生活习俗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劳动方式的制约下形成的,可分为物质生活习俗和精神生活习俗两方面,它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一样,影响着人们身体的运动方式,是促成民族民间舞蹈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物质生活而言,人们的服饰、饮食、居住等习俗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民间舞蹈的体态、动律的形成,其中,服饰习俗的影响最为显著。例如:黎族女性喜爱穿筒裙,由于裙子窄小,站立时胯部会随着重心的移动推出,形成自然的三道弯体态。又由于受筒裙的限制,黎族女性迈步时步幅小而频率密,走路时胯腰部会随着重心的移动而左右摆动,抬腿时幅度小、膝盖内夹勾脚等,这些特有的体态、动态和动律特征,都是黎族民间舞蹈特有的肢体动律,是其动作语汇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另外,裙子的长短对黎族民间舞蹈体态、动态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居住在深山地区的黎族女性为了爬山涉水时更方便,大多穿着短筒裙,因此动作小巧灵活,而居住在有河流的平地、丘陵地带或沿海地区的黎族女性大多穿着长筒裙,动作相对来说趋于平缓舒展,这是形成黎族女子民间舞蹈动作风格既轻快灵巧又舒缓细腻的因素之一。
中舞网
中舞网
与物质生活习俗相类似,人的精神生活习俗对民间舞蹈风格的形成也产生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宗教礼仪、祭祀等信仰习俗方面。黎族信仰是以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信仰,有崇信鬼神的习俗。在民间,流传着许多以祭祖、送丧、驱鬼、除病、祈平安为内容的宗教祭祀舞蹈,这些舞蹈形式古朴,带有明显的原始观念遗存,所蕴含的具有特色的动律、动作特征是黎族民间舞风格独特性的标志。如:黎族宗教祭祀舞蹈《招福魂舞》中祭祟人的招福动作、《跳娘舞》中娘母的祈神驱鬼动作、《赶鬼舞》中道公的驱鬼动作,分别体现黎族民间舞蹈动作语汇中典型的前后动律、顺摆动律和横摆动律,并作为常用的动作语汇出现在舞蹈中。出于对鬼神的崇信和恭敬,人们在跳这些古老的舞蹈时往往神态虔诚,或是凝望祭坛,或是低眉顺目,上体较直,上身动作平稳,这些宗教礼仪中的动态、动作特征,深深融入黎族民间舞蹈语汇中,对黎族民间舞蹈风格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如:由于对鬼神的虔敬,这些舞蹈在起舞时无论身体如何摆动,头部始终向着祭坛,下肢动作无论快慢、脚下无论是走、跑、跳、蹬、吸、踢等,上身都保持相对平稳,体现了对鬼神崇信和恭敬的心态,这种头部动作和舞蹈时上身相对平稳的状态,是黎族民间舞显著的动态特征。这说明,黎族民间舞蹈风格的形成,不仅有外部文化留下的烙印,而且是人的精神生活的直接外化。
中舞网
第二篇:海南黎族人民生活调查报告
海南黎族人民生活调查报告
——以三亚市新联村和槟榔村为个案
10历史学王婧1020204
4摘要: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开拓者,也是海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的中部和西南部。在漫长的岁月中,黎族先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资文化和精神文化。如今来海南岛旅游的人们除了欣赏海南岛碧海蓝天的美丽自然风光外,不免也要领略一下岛上的黎族风情。通过对三亚市新联村和槟榔村的走访调查,本文将对现在黎族人民生活的各方面以及黎族文化旅游开发进行简要描述。
关键词:海南;黎族;人民生活;旅游开发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海南的逐步开发,特别是在颁布建设海南岛为国际旅游岛的政策之后,海南岛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海南省以它得天独厚的海岛自然风光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在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下,人文旅游资源也逐渐得到开发,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尤其吸引游客的目光。而在海南的少数民族文化中,黎族文化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了解海南黎族人民的生活对于认识黎族文化传统和海南的人文旅游资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3年5月16日,在田野考察老师与民俗学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历史学整个班级的同学,先后来到了三亚市新联村和槟榔村进行考察。新联村和槟榔村都是黎族人民聚居的村落,通过这一整天对村民的采访和对两个村子的走访观察,我对黎族人民的生活以及黎族文化的旅游开发有了大致的了解。
一、新联村人民生活的基本概况
通过对新联村村书记的访问,使我们了解到了村民们生活的一些基本情况。
1、人们的生计方式
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新联村的村民并没有像内地的一些农村的村民大多选择进城务工。村书记告诉我们说,这里的黎族村民大多不愿去外面打工,他们都选择自己在家种菜,每家每户都会种大约3、4亩的豆角,5、6亩的芒果和槟榔,8、9月份的时候还会种一些其他种类的瓜菜。村书记还说仅是靠种这些瓜菜,每家村民一年的收入就已经有3、4万,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村民不愿外出打工了。如果每年仅是靠种一些瓜菜就能有如此可观的收入,我想应该没有人
愿意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去当那些城市人口中的农民工吧。村民们除了以种植瓜菜为生计外,在农闲的时候,一些村里的妇女还会去村外三亚的一些度假酒店打一些零工。三亚的度假酒店在旅游旺季的时候很缺人手,所以村里的妇女去打零工的时候也会有一笔很可观的收入。
2、人们的生活方式
通过村书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现在村里人们的一些生活方式,已经不再像是以前那样的保守与传统。但是黎族人们的生活在逐渐被汉化的过程中,也依然保留着自己民族的特色。村书记说:现在村里的人们还依然保持着族内通婚的传统,虽然也有族外通婚的情况,但是仍然占少数。现在他们村已经没有黎族人民传统的纹身习俗了,但是其他的一些黎族村落依然保留着这项古老的习俗。除此之外,村书记还说了许多例如打猎、订婚、服饰、道公、三月三等等传统生活方式与习俗的继承和发展改变。
3、村里的土地使用及耕种种类
近年来,村里的土地除了一些必要的耕地外,还被政府征地征去了大部分。村书记说:2007年,国家要在他们村附近建高速公路,所以征地300多亩;建服务区加油站,又征去179亩做仓库储存。当然,政府征用民用耕地,也给了相应的补偿。近几年随着三亚房价的水涨船高,三亚的土地也变的越来越寸土寸金。村书记介绍说,政府给的征地补贴已经从07年的25000元一亩逐步涨到86000元一亩,到了现在更是翻了几番,一亩征地补贴已经涨到了145600元。从这些数字里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对待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以及黎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尽管政府的补贴已经足够保证人们衣食无忧,但是勤劳的黎族人民并没有因此忘记的辛勤劳动的优良传统。村书记介绍说,村里的土地除去被征用的部分和村民们自己种瓜菜的土地外,还有水稻田1100多亩,旱田900多亩。全村1600多人,分5个村小组负责种植这些土地。
4、新联村的建筑
海南黎族村落的选址是有讲究的,一般是“山包围村,村包围田,田包围水,有山有水”。其原则是:
1、靠近耕地,能种植杂粮以补充主要作物的不足;
2、尽量靠近河川、溪流,能满足这一要求的村落并不多,一般是利用打井解决水源或是从较远的地方引水灌溉农田及生活饮用;
3、地势要高,地形有一定的坡度,可以防潮防湿防破坏;
4、地方要干净,野兽要少;
5、不要太靠近交通主干线等。此外,海南黎族的村落,多是选择在高大的阔叶林、灌木林、竹林以及椰子、芒果、槟榔、荔枝、波罗蜜等植物丛中,极富热带绮丽的自然风光,并起着良好的防风作用。
三亚市的新联村这一黎族村落的选址,也基本符合这些原则。但是在这次的考察中,我们再村子里并没有见到黎族传统的建筑船型屋、隆闺、谷仓、土地 公庙、畜栏等。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有的甚至还有三四层。而且这些小楼的建筑风格还都是一律的欧式风格。置身于此,你一点儿也感觉不到这里是历史悠久的黎族村落。这都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
5、村民的热情好客
通过这次对新联村的考察,使我更进一步发现了黎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从早上我们到村部对村书记采访时,工作人员就搬来了两箱矿泉水热情招待我们。一路上,我们对村民们进行访问,他们也都是热情大方,笑脸相迎,积极配合。尤其到了中午,更让我感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就像三亚中午的骄阳一样,热情似火。因为中午我们在村里的一家小饭馆吃饭,老板看到我们热得汗流夹背,特意去附近的家用电器店,买了两台电风扇回来,给我们吹风解暑,就在我们的声声感谢中,老板又免费送了我们一道汤,顿时我们的感谢之情已经溢于难表了。最后在我们吃完饭后,在我们的连声道谢中,老板还笑着对我们说:“谢谢你们来我们村里参观啊!下次再来,我给你们免费!”一顿饭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
新联村村书记在向我们介绍这些情况时,笑着对我们说,村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改善了,主要表现有:国家公共粮没有了,村民们都积极种植土地,收益归自己;孩子上学不要钱,不但有九年义务教育,而且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学生还给予多项免费与加分的政策;村民在此基础上对生活都充满热情,积极勤快的种豆角、芒果、槟榔等瓜果蔬菜来增加收入,外出打工的也极少了,而且村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娱乐活动,每晚会在村部门口的空地上跳舞休闲。从村书记脸上的笑容我们可以看到,黎族人民对国家给予的优惠的满意和感谢,以及对自己辛勤劳动取得的成果的骄傲。
二、槟榔村的旅游开发
三亚市槟榔村是三亚市以及海南省的著名旅游景点。在一天的走访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了槟榔村的旅游开发发展的历史。昔日的槟榔河有着优美的自然风
光,但由于长期的闭塞,黎族村民仍然保持传统的刀耕火种生产方式,经济落后。古老的船型屋经不起岁月的冲刷,每逢台风季节,强风暴雨,便出现严重毁损。雨季里村庄道路泥泞,过往难行,且槟榔河时常泛滥,河堤溃塌,淹没周围农田,庄稼及农作物。2005年前,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村民们生活十分贫苦。为了解决民生,2006至2007年三亚市委市政府对槟榔河段进行了河段分段治理,总投资达两千多万元,解决了槟榔河段两岸崩塌、河道淤塞等问题,保护了槟榔河村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的有序进行。从此,槟榔河不再是频发水患的河流,而成了一条景观之河、生态之河。
为积极响应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了3000多万元用于改善村内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文化体育设施,修建硬化村道44条、文化室6间、篮球场7个、沼气池626个、垃圾池18个。村里还建了多个广播文化室、科技110服务中心、卫生室、警务室、文化中心、休闲中心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中心,将13个自然村建设成文明生态村,改变了传统农业耕作模式,大力发展庭院立体生态循环经济,推广设施农业,冬季瓜果菜轮作模式。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达7750元。如今的槟榔村成为了三亚市乃至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
2008年6月20日,三亚市与北京春光集团签署了《三亚槟榔河乡村旅游区项目合作协议书》,由三亚槟榔河旅游业有限公司对槟榔河片区实施5A级景区规划,投资建设开发,项目计划建设周期6年,总投资58亿人民币,正式对槟榔村进行旅游开发。项目先后被列为三亚市、海南省重点建设项目。
槟榔河秀美乡村建设从规划开始,就将当地村民作为开发的主体和项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采用政府主导、企业牵头、村民参与合作开发的模式,形成“村不动、城入乡、民不迁、文不改”的发展格局。改造村庄成旅游景点;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包装成为旅游产品;引入国际文化元素,与农民生活、工作自然融入,真正实现企业与当地老百姓共享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景区通过综合利用黎族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温泉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多方位有机组合,全力打造“一廊八区”的规划格局,即槟榔河亲水休闲走廊、琼州海黎园、国际乡村养生度假区、现代农业观光区、槟榔河山地运动区、农家乐体验区、黎苑特色小镇区、文艺家之家、综合服务区。规模化开发夜生活休闲、养生度假、复合型文化演艺、水体娱乐、民俗遗产旅游、黎族乡
村餐饮(农家乐)住宿、户外运动、热带农业观光等旅游产品。
三亚槟榔河文化旅游区以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欲利用为核心,填补海南和三亚旅游产品的空白,丰富三亚的旅游产品结构,在城郊结合部集中打造乡村文化旅游胜地,将槟榔河建设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三亚小康社会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示范点、国际乡村旅游示范点、健康休闲养生示范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点、乡村休闲娱乐中心区。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就是我一天考察三亚市新联村与槟榔村所得到的结果。通过这一整天考察,使我认识到了现在黎族人民的生活跟过去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黎族人民的生活有了飞跃式的发展,这不仅要归功于政府政策的扶持和黎族人民自己的辛勤劳动,还应该归功于旅游开发。通过旅游开发不仅使人民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它使黎族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因此,旅游开发是黎族文化保护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它不仅能使黎族优秀文化得到有效保护,还能使黎族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黎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势必增强海南旅 游的文化内涵增强海南旅游的魅力及吸引力。
第三篇:海南黎族传统体育
海南黎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危机及其应对
鲍佳 向飞燕
(海口经济学院体育部
海南
海口
570203)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田野调查法,对黎族体育文化传承现状就行调查研究,基于社会冲突理论从文化的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行为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深入探析黎族体育文化传承危机的产生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关键词
黎族
传统体育文化
传承
危机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ased on literature search, observational method and field survey, the thesis does a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Li nationality’s sports culture inheritance.The thesis deeply explores the causes of the Li nationality’s sports culture inheritance crisis from three cultural aspects, that is, material aspect, act regulation, and spirit aspect.Furthermore, the thesis proposes some solutions to those causes.Key Words: the Li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heritance, crisis.前言
胡锦涛同志2006年在耶鲁大学演讲中曾提到:“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画卷,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族人民创造的丰富的文化都是这座殿堂的瑰宝。”黎族传统体育是黎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灿明珠,也是中国体育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更是海南本土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因此,对黎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和抢救性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黎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危机现状
1.1 黎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传承现状
在田野调查中我们发现,黎族地区的很多传统体育项目已经失传,有些项目正在走向濒危。在我们所调查的47个黎族体育项目中,黎族群众(18岁以上和以下两个组共计237人次)能够熟悉10个或以上的人仅为4.7%;熟悉5-9个的人只占9.5%;而熟悉5-1个的人则为28.3%;一个也不熟悉的占1.02%。
而我们调查黎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器械和场地等设施时,在黎族同胞居住的地区几乎很难找到那些传统的器械了。大部分的器械我们只能从一些文献中去查看图片了。当然,有些项目虽然没有失传,但是器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荡秋千”中秋千绳由从前的老山藤变成了麻绳或钢绳。而有些项目的场地如何规划和设计这些问题除了极少数的黎族老人知道外,大部分人几乎都不知晓。当然,在黎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中,也有传承的比较完整的。比如,竹竿舞这个项目就是一个典型。
总之,从田野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来看,黎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传承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一些项目的场地规划和设计方面,可以说,绝大部分已经失传或者濒临失传。
1.2 黎族传统体育制度文化传承现状
从黎族传统体育行为制度文化方面考察时,我们发现的情况更为糟糕。比如,上述访谈的两百多位黎族同胞中,当问及参与这47个体育项目的情况时,除了部分老人和一些中年人会偶尔在节庆日等大型活动时参与外,其他人群,尤其是青少年人群参与传统体育项目的人次和频次极小。而当我们去了解黎族体育文化在行为制度上的传承情况,即各种黎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规则、制度上的传承以及各种项目的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时,其结果也是一样,甚至更为严重。对于我们提及的一些比较经典的传统体育项目的规则,能够知晓的几乎都集中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群中。其他人群要么不清楚,要么只能说出一些模糊的规则。
众所周知,对于任何一个体育项目而言,本质上都是一种游戏。而对于任何一种游戏来说,其规则是它能够得以发展和传承的制度文化核心,当这种制度层面的文化失传时,这种危机要远大于物质层面文化传承的危机。
1.3 黎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传承现状
通过调查和访谈不同年龄段的黎族群众对黎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心理认知程度,心理依附程度等方面的情况,我们去了解黎族地区群众对黎族体育文化的心理认同状况。在调查过程中,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年龄越大,认同感越高;反之则越低。心理依附这一维度的结果也是相同的,和年龄成高正相关。认为“传统体育文化可以体现民族自豪感”的人群基本集中在了五、六十岁以上的、甚至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之中。而这些上了年纪的垂垂老者,他们所体现的文化承传的精神和意志确实令人感动,但是仅仅是这些人群的传承使得黎族体育精神文化己经到了濒临绝迹的境地,如果不加以挖掘和抢救,并以物化的形式加以保留,这种珍贵的文化多样性将永远消失。这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一大不幸。
与上述情况相对的是黎族青少年对传统体育极低的心理认同感。这种危机可以说更可怕。一旦我们对这种危机干预缺位或者失效,后果不堪设想。黎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危机原因分析
2.1 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迁
黎族传统体育人多产生于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并在民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不断的传播与发展(张新定等,2008)。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之迅猛使得黎族地区的原始生活与这种发展水平格格不入,当地政府为了改善黎族同胞的生活条件,为他们提供了很多现代化的生产工具,黎族同胞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刀耕火种、渔猎等生活方式逐渐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所代替,而这种变化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带来的是几乎毁灭性的打击。不仅是黎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其他的一些标志性的文化设施,比如,黎族特色的船型屋正在走向濒危就是一个典型例证。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使得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从忽视到漠视,这也是很多黎族青少年对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危机的漠视的一个重要原因。2.2 体育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双重冲击
现代传媒逐渐覆盖大部分黎族地区,这使得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现代体育的认识度和认可度都有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忽视。现代体育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强势体育文化,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对于黎族青少年来说,奥林匹克、NBA、欧洲五大联赛等这些讯息几乎成了他们对体育认识的代名词,黎族青少年几乎言必称这些项目。因此,当体育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脚步踏遍黎族地区的时候,人们对传统体育项目从忽视到漠视就成了必然。体育全球化让我们在谈论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时显得苍白无力。
2.3学校体育教育
体育的本质是教育,而传承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对于黎族传统体育而言也是如此,它的传承离不开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海南学校体育主管部门与各学校领导保护与普及黎族传统体育的意识不够,目前,海南各学校除了将跳竹竿作为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开展外,儿乎没有学校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黎族传统体育项日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这不但使年轻一代失去了学习黎族传统体育技能的良好机会,而且直接影响了黎族传统体育的普及与发展。
2.4 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改善,海南黎族地区由原来的封闭型逐渐走向开放型,黎族民众的生活空间在不断的扩展,与外界其他民族的交往与文化交流逐渐增多。在这交往的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不断发生碰撞与融合,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一种形式的黎族传统体育也在不断的发生融合。因此,一此不能被人多数民族所接受的黎族传统体育项日就逐渐出现凋零,甚至被人遗忘,而那此能够被多个民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项日则得到了保留,甚至发扬光人。
2.5 地方政府不够重视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地方政府为改善黎族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确实做出了不少工作,也凸显出一定的效果。然而,面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冲突”,地方政府几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改善和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也直接导致了在很多方面的政策制定时,对黎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问题几乎都被搁置。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很多事情,一旦领导不重视,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对于黎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危机来说,地方政府和一些领导的漠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黎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危机应对
3.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处理发展和保护
我们认为,黎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保护和发展的辩证意识。发展是不可逆的,对于黎族体育文化而言,保护是生存的前提,但是创新是它得以发展重要保证。这是我们最终提出每一条对策的基本思路。如何同海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特点相适应,和我国甚至全球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只有在充分考虑这些问题的前提下,才可能保证最终研究对策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正如《华尔街日报》报道的香港的摄影记者黄效文在对黎族文化保护的问题时提出的 观点,“村民们在急切希望过上现代生活的同时,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他们那些老房子所真正蕴含的价值。保护这些房子不仅能给村民带来收入,同时还能为后人留下他们的文化。他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年轻一代黎族人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产生日益增大的自豪感。对待少数民族聚居区域除了简单地拆散,将其融入主流社会,应该还有其他方式。这是多元化的一个范例”。对于黎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也是一样的。
3.2 结合区域社会经济特色,走创新发展道路
在体育全球化的今天。黎族体育文化的“变”是大趋势,“变”是必然的。客观条件的变化,使黎族体育文化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对黎族体育文化的保护,静止地保护是行不通的,也是没有必要。关键是要选择适应海南地区社会发展特点的文化发展模式,促成黎族体育文化现代转型(比如,如何把黎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结合起来),全面提升黎族体育文化的现代价值。
学者江冰(2006)指出,黎族文化源远流长,特色鲜明,特征明显,文化资源内涵丰富,“文化支援”动力强劲。我们相信,而对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双重火击,它将从容应对,创新发展,开创民族文化的全新时代。尤其是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好时机下,结合体育旅游的发展,海南黎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完全可以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3.3 多方面提升危机应对意思,群策群力地应对危机
首先,科研部门也要重视对黎族体育文化保护的问题,在科研立项上有所倾斜,加大科研资助的力度。坚持以理论为先导的策略,加大对黎族体育文化的调查和研究,尤其是加大田野调查的力度,从实际出发,摸索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
同时,政府决策部门必须提高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任何一项决策、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去衡量得失,决不可轻率从事,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舍弃民族传统文化,或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代价,去换取经济效益,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是非理性的。
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还要统筹安排,重视对黎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最重要的是挖掘这些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经济价值,真正实现保护和发展两条腿走路,既发展了当地经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又保护了黎族传统体育文化。
结束语
黎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非常严重,不少体育项目正在或者已经灭绝。黎族青少年对黎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熟悉度已经降低到令人扼腕的程度。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危机的漠然。这种漠然将给整个海南省文化事业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消极影响。因此,社会各方都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对黎族先人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如何保护和发展,尤其是如何保护和发展黎族体育文化不仅是海南省新农村体育建设的需要。也是海南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韦晓康,张延庆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10.[2]饶远,刘竹.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3]张新定,黄光志等 海南黎族传统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年第16卷第12期:3-5 [4]张新定 苏春宇.海南黎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与特点探析《新西部:.下半月》2008(6):237-239.[5]姚重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3 [6] 卢兵.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导论——民族研究文库[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7] 杨占明.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活动与全民健身计划[J].甘肃高师学报。2000(5):79-81 [8] 李鸿江.中国传统体育导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0.7 [9] 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4 [10] 金福春.体育与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 [11] 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5. [12] 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8
作者简介:
鲍佳:男;专业:体育教育;讲师;工作单位:海口经济学院体育部;发表论文数 4 e-mail:839015920@qq.com;手机:***
向飞燕:女;专业:运动训练;讲师;工作单位:海口经济学院体育部:发表论文数 4 e-mail:56856890@qq.com;手机:***
第四篇:蒙古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色
蒙古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色
摘 要:我国拥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蒙古族具有优秀的历史文化,是草原的娇子,舞蹈是他们民族的特色。形形色色的蒙古族民间舞蹈都具有特色,其舞姿如矫健的大雁、活泼多样的马步,或者热烈的摔跤舞及欢乐的挤奶等等都体现了蒙古舞的特色,这种风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文明发展的必然,这是表达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特殊表达方式。因而本文从蒙古族民间舞蹈的渊源、历史影响及特色差异化的舞蹈风格及深刻把握这种风格特色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此将蒙古族舞蹈的风格淋漓尽致的展现给读者。
关键字: 蒙古族 蒙古族民间舞蹈 “盅碗舞” 一.蒙古族民间舞蹈的起源
任何一种舞蹈的产生都不是历史偶然的选择,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需要载体,而舞蹈作为一种灵动、活泼的表现载体,在文化传承上有着深刻的体现。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且非常强大的民族,随着元代的建立蒙古族发展至鼎盛时期。蒙古文化是几千年的草原文化,同时还具有西方文化的元素,还融合了汉文化元素,这是其能够最终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蒙古族民间舞蹈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它反映的是蒙古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这样的文化基础将蒙古人能够善舞的特长发挥到了极致,这样就使许多和宗教有关的舞蹈在民间流传开来并最终形成今天丰富多彩的蒙古族民间舞蹈。二.蒙古族民间舞蹈风格的表现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民间舞蹈具有节奏欢快、热情洋溢、风格独特等特点,动作基本以抖肩或翻腕来表现。在蒙古舞中男子主要以挺拔豪迈、洒脱的舞姿为主,主要展现男性的英武及刚劲。蒙古舞如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盅碗舞等都久负盛名,以欢快的节奏、轻盈的舞步将蒙古人民热情、淳朴的气质展现出来。一般说来,凡属在草原上流传的娱乐性舞蹈,队形以圆圈型、横排等为主,舞蹈动作简单易学,有的舞蹈仅仅由一两个动作构成,即使那些从来没有参与过的客人也能够随学随跳,很快融入到舞蹈中去。这种舞蹈在喜庆的节日中运用较多,并且其简单的舞蹈是蕴含丰富的情感的。这种舞蹈还会在婚礼上进行表演,以此来增加喜庆气氛。各种宴聚乐舞活动,是草原牧人们的欢娱性文化活动,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处处彰显着自然、豪爽的蒙古风格,蒙古族民间舞是传承了“顶瓶而舞”的风格,并融合了传统的舞蹈风情,将民族特色汇入其中,再在智慧的蒙古人们的探索中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广泛的流传于草原之上。所谓蒙古族民间舞蹈不是特指某一类舞蹈,而是由很多不同种类舞蹈构成的,每一种舞蹈都能够体现出蒙古族民间舞蹈的特色,他们都是草原儿女真情的流露,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但是每一种舞蹈都有其风格特色,这种特色是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的,但是都生动的体现出草原儿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美丽祖国的深深热爱,主要表现为欢快明朗、典雅含蓄、纯朴豪放、机智果敢、粗犷豪放等五大风格特点。1.欢快明朗的风格
在忙碌的生活中,蒙古人民总是拥有一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所以他们的舞蹈总是体现他们的快乐,而很少会去表现他们的忧伤。这一特色通过“筷子舞”生动的展现出来,这种舞蹈最早流行于伊克昭盟地区,在喜庆的节日里面,由男性演员做单人表演。舞者采用半蹲的姿势,右手拿一把筷子,然后一边唱歌一边用筷子敲击手掌、腰部等部位,从而将这种欢快明朗之美展现出来。有时侧边旋转边敲击地面,时而双膝下脆,时而飞速旋转,两肩同时随之扭动,舞蹈动作凸显出男人的雄健的气魄,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解放以后,“筷子舞”逐步发展成为男女共舞的群舞风格。节奏由慢渐快。其伴奏乐器以四胡、笛子等为主。是蒙古族人民异常喜爱的舞蹈之一。因而这种舞蹈更显得欢快明朗,从而将蒙古人民的热情、豪迈及开朗的民族特性全部展现出来。2.纯朴豪放的风格
纯朴是对蒙古人民美好品质的写照,而豪放是蒙古族人民性格的体现。蒙古人民将自身的这种特性通过“安代舞”完全表现出来。这种舞蹈的表演主要积聚在哲里木盟地区及黑龙江郭尔罗斯蒙古族61治县和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等地。此舞在旧时常常被迷信色彩所渲染。这是一种由几个人一起表演的舞蹈,在表演中队形呈圆形,表演者中没人手执一巾,一人领唱,然后其他表演者和唱,这种舞蹈没有固定的歌词,只是根据当时表演的兴致编出歌词。这种舞蹈具有淳朴豪放的特征,从而将蒙古人民的奔放热烈展现出来。新中国成立后,此舞用来表现蒙古族人民欢欣雀跃的高涨情绪。这种舞蹈融合了温、敏、柔、韵等为一体的动作形成欢快盛大的场面,把草原儿女对美的追求与向往推向了极致。3.典雅含蓄的风格
蒙古人民不仅是一个豪放的民族,豪放也仅仅是他们性格的一面,他们也有相对温柔的一面,仍然会以礼待人。这中特色主要通过“盅碗舞”表现出来,该舞以“盅”、“碗”为道具得名,是蒙古族在宴聚活动中最具特色的舞蹈之一,在鄂尔多斯地区流传甚广,它继承并发扬了“顶瓯灯起舞”的风格。元代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吟诵的“回纥舞时杯在手”的诗句就深刻体现出这一舞蹈的特征。如果我们追溯其根源,那么我们能够以秦汉时期的士兵出征前后的祭祀与庆祝的场面在线,在元代后期,蒙古族开始推出统治者的舞台,这些宫廷的祭祀与庆祝之礼变逐渐融入民间,从而形成了民间独特的典雅含蓄的风格。在后来的发展中,牧民总是下聚会时乘着酒兴,端起酒盅等在声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从而形成了今天盅碗舞的风韵。“盅碗舞”的舞蹈动作随意性很强,不会有固定的舞姿要求,但是必须掌握基本的如击盅、打筷子等动作,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场的气氛,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从而更具有艺术价值,因为它能够充分发挥各个表演者的艺术才华,从而将不同表演者的智慧和舞蹈的灵动全部表现出来。这种舞蹈的形体之美主要通过节奏、步伐、肢体语言等展现。采用当地流行的民歌作为舞蹈的曲调,表现出蒙古人民典雅、含蓄的风格。4.机智果敢的风格 机智果敢也是对蒙古人民思想性格的写照,他们将这种思想性格融入舞蹈,从而形成了具有很强思想意思的“牛头虎舞”,这种舞蹈流星于“翁牛特旗乌兰板” 及“巴嘎塔拉”地区,距今已达200多年历史。该舞蹈由四人表演,其中一人顶牛头,一个人顶牛尾,一个人扮演老虎,一个人扮演樵夫。这套舞蹈由四段组成:第一段是牛、虎、樵出场亮相,第二段是牛虎之争,第三段牛与虎在场中坐卧小憩,第四段牛虎樵群舞争战。此舞动作猛烈,形象逼真。整套舞蹈将牛之倔、虎之猛、樵之智表现的入木三分、栩栩如生。群众喜闻乐见。这套舞蹈将樵夫的机智果敢、老虎的勇猛以及牛的倔强全面展现出来。5.粗犷豪放的风格
粗犷豪放的对蒙古牧民生活的一种表现,他们终日都过着游牧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的存在让他们不得不面对很多困难,因而他们总是喜欢不断的挑战,不断的超越自己,以能够获得生存的机会,这样就形成了“摔跤舞”,这种舞蹈是北方民族中的面具舞。舞蹈一人分饰两个角色,舞蹈表演者身背一木制长架,在木架上有两个布制的摔跤手,两个木偶都身着不同的官员服饰。两只假臂会相互拥抱,做各种摔跤的动作,木架下有布幔遮盖,表演者两手做脚,并四肢踏地及靴尖相向。表演者伴随鼓乐的节奏,做不同的摔跤动作。表演主要以“地空旋转”、“前后跳跃”等为主,动作非常生动逼真,舞姿相对粗犷豪放。这种灵活的舞蹈艺术表现形式,将生活的气息生动的呈现给观众。其舞蹈的伴奏音乐也具有结构完整、曲调简洁等特点。二者浑然一体,互相协作,就像辽阔的大草原上一匹飞舞、腾跃的骏马。折射出蒙古族人民对风调雨顺及国泰民安的企盼,以及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尤尽向往和热切追求。三.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具体风格 1.硬肩、硬腕中的圆润
肢体是舞蹈的核心,是舞蹈魅力展现的直接载体,蒙古族民间舞蹈的魅力当然也是通过肢体绽放出来。蒙古族民间舞蹈的硬肩、硬腕都将蒙古舞的圆润之美展现出来,它能够体现蒙古舞的鲜明与动感。蒙古舞的肩部动作多样,包括柔肩、弹肩等六种,那么如何达到丰富的肩部动作的联系呢?那么必须以硬肩为基础,只有从硬肩一步步做好基本功,才能够将这种舞蹈的风姿展现出来,而柔肩仅仅是硬肩的生动化表现形式。在同样的动作中,柔肩的发力相对较慢,从而形成聚集的硬肩规律,在松弛有度的训练中实现硬肩的韧性及灵活度,也只有实现这样的多干才能够将蒙古舞的圆润表现出来。对于硬腕的训练与硬肩的训练基本一致,必须从基本的舞姿开始训练。硬肩、硬腕都具有发力较快,幅度较小,棱角分明、瞬间静止等审美形态,在实际的舞蹈表演中,总是通过这两种动作来实现蒙古人民精神气质的展示,并通过这种情感、气质、力度将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圆润展现的淋漓尽致。2.胸背之间的情感
蒙古族民间舞蹈胸背之间流露的情感是其它舞姿所不具备的,它是一种舞蹈自由、放松的心灵境界,从而带动内心情感的完整体现。对于优秀的舞蹈演员来讲,他们总是能够将自己融入舞蹈,而蒙古族民间舞蹈的情感就是通过胸背调节来实现的。如我们要实现这种情感的融合,在最开始必须进行在呼吸的引导下做胸背联系,掌握这种舞蹈技巧,然后融合其他动作,如结合张开的手臂,使胸背的屈伸与呼吸手臂达到协调,这样就能够将胸背的表现力发挥出来。如此这样,再将蒙古舞与其他动作进行结合训练,从而达到增强胸背表现力的目的,这种目的就是通过胸背的表现力,促使全身达到协调,达到以气息引导情感的发挥,从而展现出蒙古族民间舞蹈的魅力。3.道具中韵味
蒙古族的精神是一种英雄的精神,这种英雄精神就是通过对道具的使用而展现的,而且这种道具是历史与宗教信仰相互促成的产物。同时道具也是审美思想的表现形式,它主要将与人、舞蹈动作、舞台效果等方面紧密相连。舞蹈动作将道具的内涵展现出来,同时将舞蹈的内涵扩大。如在《珠岚舞》中的烛台道具的运用,通过灯光、音乐、舞姿、烛台等将一种神秘、虔诚的艺术氛围表现出来,从而将人们的思想带到一尘不染的另一个境地,同时这一道具的运用还将蒙古族对佛教的信仰展现出来,从而使其更具有草原韵味。
四、把握蒙古族民间舞蹈风格的意义 1.塑造气韵之美
我们从上面对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蒙古族民间舞蹈不仅有优雅柔美、流畅欢快的舞蹈,还有气势磅礴、粗犷豪放的舞蹈,这些舞蹈特性共同构成了蒙古舞民间舞蹈的文化基础。柔美流畅之美主要是体现飘逸的特点,塑造文雅秀气的女性气质。这种柔美流畅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细腻,从而将中国女性优雅、含蓄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流畅欢快之美是以直立转或小舞姿转为载体来体现的,主要有线条清晰、节奏明快等特点,给观众就是一种干净利落的轻松感。粗犷豪放之美是以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的,这种舞姿的存在主要是为刻画英勇顽强的战士或愤怒的形象。这种舞姿具有万马奔腾的气势,从而产生很强的视觉效应,以引起观众对舞蹈美的共鸣。在这样五彩缤纷的气氛下,能够塑造人们的优雅之气韵,或豪放之气韵。2.培育心灵之美
通过对蒙古族民间舞蹈的深刻把握,能够培养人的心灵之美,这种美是以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内心情感去驱动外在动作的表现。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那么各个区域的人的精神风貌也是存在差异的。那么在通过对蒙古族民间舞蹈的深刻意义后,为我们需要实践去验证,通过深刻了解其内涵,这样我们就更加能够用心去感受它或激扬、或幽静的艺术魅力,从而能够塑造人心灵的宁静与健康。结束语: 每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都能够以舞蹈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它传播着民族文化的符号。从前面对蒙古族民族舞蹈的来源、发生、形成及风格特色等一系列的分析中可以得知从整体大的方面总结来说,蒙古族以头、躯干、下肢来展现舞蹈的艺术形态,它传递民族的本来特性,以形体的展现来呈现本民族文化的优势,同时提升民族自豪感与增强民族凝聚力,将民族文化世世代代传递下去,散播着本民族的文化内容。蒙古族民间舞以女性表演者的优美、花明快、亮丽以及男性表演者的粗犷、阳刚、豪迈两方面来展现其气质之美。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审美特征,是承袭优秀蒙古族舞蹈艺术、开展契合民族审美情味和弘扬优秀民族文明的需求,抓住蒙古舞的中心去创新,同时承袭与探求,才能使蒙古族民间舞走向另一个发展高峰。参考文献:
[1]王景志,中国蒙古族舞蹈艺术论[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2]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藤守尧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215。[3]库尔特·萨克斯,世界舞蹈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41。[4]佚名,草原文化与游牧民族民间舞蹈[J].舞蹈者之家,2005年。[5]徐英,论蒙古族舞蹈的宗教渊源[J].内蒙古文学报,2003(5)。[6]文华,论蒙古族舞蹈民俗文化意蕴[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3)。[7]罗雄岩,蒙古族民间舞蹈文化探析[M].舞蹈者之家.2006年。
[8]庞志娟,论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舞蹈的特点[J].集宁师专学报,2005(3)。[9]伊敏娜,浅谈蒙古族英雄史诗的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M].2005年。[10]汪以平,舞蹈艺术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J],2006(7)。[11]李北达,民间舞蹈.中国社会出版社[J],2006(9)。
[1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J],2001(1)。[13]王克芬、金立勤、霍德华,佛教与中国舞蹈.天津人民出版社[J],1995(12)。
第五篇:黎族文化发展之我见
黎族文化发展之我见
作者:*** 指导教师:***(****大学****学院,海口,571158)
摘 要:海南黎族凭借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犹如中华民族的一支奇葩,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海南黎族文化的发展也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也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我们需要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在展望明天的同时,茁长成长。
关键词:海南黎族 文化 传承 发展 心得体会
黎族,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只是小小的一支,但是黎族人民用他们辛勤的汗水和无穷的智慧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色彩浓重的一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他们的足迹,体味不一样的人文风情。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也具有民族性。对于黎族文化发展我将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两个层面提出我的见解。
从物质文化层面来看,黎族织锦在黎族人民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黎族织锦经历了无纺阶段和有纺阶段。无纺阶段时期的黎族先民大多用楮树树皮经过采集、拍打、洗涤等一系列繁琐的工序手工制成树皮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有纺阶段时期出现了木质纤维和棉质纤维,制成的衣物更加合体舒适。再到后来就演变成今天的织锦。黎族织锦的纹样是体现妇女的审美意识、生活风貌、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及艺术积累的文化现象。其内容主要是反映黎族社会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宗教活动以及传说中吉祥或美好形象物等。黎族织锦纹样大体可分为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生产用具、自然界现象和汉字符号等纹样。其中人形纹、动物纹和植物纹是最常用的织锦纹样。黎族分哈、杞、润、赛、美孚五大方言,由于各方言区由于生活习惯、文化经济、生产环境等因素的不同,织锦图案也有所差异,这使得黎族织锦五彩缤纷,丰富多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黎族织锦已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烙印。黎族的织锦技艺作为黎族女子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的生产生活技能,为黎族女子所传习。但是在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交通便捷,互联网贯通,民风质朴的黎族人民也不仅仅满足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的社会生活,青年男女们都渴望着外面纷繁的世界,纷纷走出了那远离尘嚣的椰林去体验新的人生。从而,古老悠久的黎族织锦技艺的传承性遭到了破坏。
众所周知,所谓的织锦技艺不仅仅只有“织”这一门技艺,而是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的高超技艺。黎锦技艺为什么会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于其技艺的完整性与不可代替性。据相关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黎族山区除极少数年轻人懂一些织锦工艺及剌绣外,而纺、染技艺几乎没有年轻人承习了。
如今在海南省出现了很多黎锦加工、制造的工业作坊和公司,它们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们的出现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把黎锦作为海南省的名片推向世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现代工业机器大生产、化学工业染料,成本低、效率高、利润高,使得传统的黎锦制造工艺缺乏市场竞争力,而逐渐淘汰。可我想说的是,黎族的织锦之所以让世界惊叹,我想,那是机器生产所不能够比拟的。它之所以美,之所以成为一个民族的象征,就是因为它的自然、淳朴,让我们触摸着它,可以感受到黎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然而,近几十年来,掌握织、绣技艺的妇女人数急剧减少,黎锦的传统纺织技艺正濒临灭绝,我们不希望它成为历史,我们更需要的是传承与保护。
从精神文化层面来看,黎族文身这一传统的民族传统习俗可供我们去探寻那神秘古老的黎族文化。文身,对于黎族人民来说是一种纯洁美好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人体标识和装饰形式。不同支系的黎族文身,所纹的图案,纹在身体的部位都有所不同。文身也有择日、择时之说,一般在午间由年长的黎族妇女来完成整个文身的过程。这些用锐石、骨片、鱼刺等锋利的工具刻在血肉之躯上的图案,饱含了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祈盼、对人生一帆风顺的祈祷。
文身技艺为有着淳朴信仰的黎族人民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和心灵上的安慰。但是这种古老而独特的文身技艺,正在逐渐消失,年青的少女几乎不再去纹身,文身技艺已尽失传。经史料记载,文身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通常要耗时几年来完成,以此来减少痛苦。后来的许多黎族人民在去世后,其后人在其脸上用碳绘上属于自己支系的图案,然后入殓安葬。也许是有了这种可以代替的方法,黎族文身也只能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去回味了。
其实就我的观点来看,在中国的很多少数民族和地区都会有纹身这一习俗,但这种习俗总是以摧残人的身体为前提的,也许她们会认为这是信仰,这是美,但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说,文身,无疑束缚了人类的发展,让他们永远的生活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无法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文身是一种人生的烙印,是一种时间也无法磨灭的痕迹。但从文化的独特性角度来说,我们似乎应该去保护、传承这一传统技艺。总的来说,值得我们去继承的,那就是好的,但在去继承的同时,不要忘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以上是我对黎族文化的浅谈。希望在我们生活的今天,民族文化的发展能成为我们所关注的对象,黎族文化的发展能够把我们美丽的海南岛推出中国,面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