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阳市幼儿园课程管理与实施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精选)
贵阳市幼儿园课程管理与实施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在2013版新修订的《贵州省省级示范幼儿园评估方案(试行)》和《贵州省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试行)》中,明确地将课程管理纳入幼儿园管理部分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幼儿园课程设计与管理,实施与评价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参与贵阳市的省级和市级示范幼儿园创建与评估指导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看半日活动、访谈园领导和教师、查阅资料等形式,重点对幼儿园课程方案制定、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展开深入调研。现就课程管理与实施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作出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指南》理念下的课程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1.教材即课程。《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强调了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性和儿童主体地位,因此课程不是严格的学科知识的再现,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和需要才是确定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但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园的管理者过分强调儿童在园系统的知识技能获得,始终坚持教材为本,明确规定了老师用的教材,老师又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计划和实施教学。
2.用形式代替概念。由于缺少课程建构经验,加之受诸多地区课程编制理念的影响,一些幼儿园将一日生活用生活、运动、游戏、学习来分类,或按区域活动、集体活动、生活活动、户外活动来分类,概念解读不清,给教师带来实际理解和操作的困难。如:生活活动也是学习,运动中也会有游戏;生活活动中的进餐、睡眠也是集体活动,孩子们在区域中也会参与集体的学习和游戏活动。
3.目标和理念概念混淆。课程目标是指幼儿园通过课程,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而课程理念是支撑课程的儿童观、课程观、学习和发展观的总和。但由于管理者自身的课程理论学习有限,一些幼儿园出现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混淆的情况。如:某幼儿园的课程理念是:让孩子们成为乐学、会学的健康人。课程目标是:健康的环境,育健康的孩子。
4.过分“捏造”特色。幼儿园的课程本应基于幼儿园自身的实际(特定的班级、特定的幼儿园)出发建设,特色不是标榜、自封的,是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受中小学“一校一特色”办学要求的影响,相当多的幼儿园,特别是一些新建的幼儿园,刻意去寻找特色,却根本没有特色生长点。有些幼儿园还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所谓的特色上,影响了幼儿在园的全面学习和发展。如:一些幼儿园打造的是阅读特色,一周的集体教学活动大部分是阅读活动,幼儿园除了阅读教学,几乎没有看图讲述、谈话等其它形式的语言领域教育活动。还有一些标榜民族文化教育特色的幼儿园,却根本没有对适合幼儿园的本土民族文化教育内容进行过梳理和研究,也不具备进行教学的师资条件。
(二)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性不强。
1.重目标轻方法。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因此,指导全园课程实施的方案,不仅有目标和内容,更应有实现目标的课程实施途径与方法的具体要求。而现实的状况是,很多幼儿园管理者缺少课程方案编制的经验,在课程实施方案文本中,突出完善的课程目标体系,但缺少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等实施手段的具体化。也就是明确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却没有明确如何培养人?这样的课程实施方案对于一线教师的课程实践缺少指导性,既定的课程理念难以落实在教学实践中。
2.管理制度重有轻效。
课程管理制度是对幼儿园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等课程运行工作的具体要求,应体现时量、数量、质量的具体化。就目标前而言,我市很多幼儿园的课程管理制度较全面,但不具指导性。如:某幼儿园的备课制度,多为备课意义的陈述,却没有交代清楚备什么?怎么备?及完成时间等具体要求。还有的幼儿园有课程评价制度,但除了评价理念,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等一系列问题没有明确,使评价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三)教师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能力不足。
1.不会有效观察和纪录幼儿的学习。由于幼师职前教育中关于观察与纪录及儿童学习和发展知识等专业学习的不足,加之入职后的培训和学习未及时跟进,使观察和纪录基本流于形式,有的老师“看到,却看不懂”,还有的老师“既看不到,又看不懂”。幼儿园教师进行的课程设计不是建构完整的课程框架,而设计和规划以班级幼儿兴趣为起点的一日活动。但老师观察和纪录能力的缺失,直接影响课程的有效设计和实施。
2.重集体教学轻生活和游戏指导。受多年来传统的集体教学影响,加之教育主管部门仅以集体教学来计算幼儿教师的课时量,在倡导一日生活皆课程的今天,查阅教师的备课本,依然发现教师对集体的教学活动较为重视,有较规范和认真的教学准备,而对于生活和自主游戏活动就缺少设计和引导。加之一些幼儿园管理者仅重视集体教学有效性的常态教研和指导,而忽略游戏和生活活动的督导和教研引领,导致游戏质量不高,没有发挥应有的游戏和生活促进发展的功能。如:幼儿园的自主游戏活动是缺少有效的组织和引导的,游戏计划除了计划“去哪里玩?、和谁玩?”,却没有真正意义上引导幼儿思考“怎么玩?”,由于缺少老师对幼儿兴趣的关注和持续的探究学习支持,自主游戏中幼儿获得学习经验只是零散的,是没有得到提升的。玩就是玩,学习的价值没有突显出来。
3.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缺少有效性。由于缺少领域教与学方法的学习,缺少儿童学习和发展的专业知识,很多常态的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是目标与方法都不能体现领域教学的核心教育价值,教学的过程中缺少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不会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在分享中促进学习,更回应不了幼儿抛出的新问题,抓不住课堂上生成的新的有价值的学习,教学仅是完成教案。
二、思考与对策:
(一)多途径提升幼儿园管理者的课程领导力。
1.将课程编制与管理纳入园长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一是通过短期集中培训+实践+培训的系统学习方式,使幼儿园园长建立起课程编制的专业知识体系,明确什么是课程理念、目标与内容、实施与评价,以及各课程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对课程编制的统筹思想。二是通过跟岗学习,了解课程管理的具体操作方法。
2.编制《贵阳市幼儿园课程框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编制指导全市各类幼儿园课程编制的指导性框架,引导幼儿园建立正确的课程理念,使《指南》精神得以落实。
3.发挥市、区两级教研部门的专业指导性。将幼儿园课程编制与管理纳入专题教研,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共同学习和提升。如:开展全市幼儿园课程方案研讨会;举办幼儿园课程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等以课程设计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研或学术交流活动。
(二)有重点提升幼儿园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
1.有计划、有重点地通过市级培训,建构幼儿园教师关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框架性知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框架性知识即,内容、儿童、和方法,就是引导老师明确幼儿在园“学什么?”、“怎么学?”、“怎样教?”的问题,实为补职前教育之不足。
2.有重点开展市、区、园级专项问题研修,提升幼儿园教师观察纪录和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如:开展《借鉴新西兰学习故事的理念,提升幼儿园教师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的研究》,引导教师转变儿童观、课程观、学习观、发展观,实施以儿童起点的班级课程,并逐步提升课程质量。
3.有重点开展各种评比交流活动,以评比促学,提升一日生活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如:举办全市幼儿园“学《指南》、用《指南》”活动区活动评比,以此促进全市幼儿园活动区活动研修与指导,引导“游戏为 基本活动”,促进教师活动区游戏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举办语言、数学、音乐艺术等分领域的集体教学优质课评比,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开展领域教学实践研究,把握幼儿各领域学习和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提高设计和组织开展集体教学活动的能力。
(三)进一步健全幼儿园和教师工作的考核管理机制。
1.进一步完善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园教育管理的评价体系。应考虑幼儿园教育的特点,不倡导以“特色”定论管理品质,或以“特色”作为评价幼儿园管理的指标。
2.进一步完善幼儿园教师工作业绩评定标准。应考虑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特点,将游戏、生活和集体教学的组织均纳入幼儿园教师教学学时量计算,改变仅以集体教学活动来评定教师工作量的现状。
第二篇:国有企业实施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国有企业实施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思考
国有大型企业员工队伍庞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基于此,如何通过实施绩效管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工作潜能,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团队,为企业完成经营发展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是国有企业管理者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针对国有大型企业在绩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全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开展工作分析,夯实基础工作;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制定科学的绩效标准,灵活运用考核方法;建立360度考评体系,合理确定参与考评人员权重;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沟通和反馈机制等具体解决办法。
一、国有企业实施绩效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
一是忽略指标的分解与转化。
上级领导为减轻自己的压力,把本岗位的关键业绩指标用来直接考核自己的下级员工。二是追求指标多而全,关键指标不突出,使考核没有重点之分,员工也失去了主攻的奋斗目标。三是认为目标定得越高越好。员工发现无论付出多少辛苦都完不成指标,久而久之,员工的士气会变得低落,精神疲惫,业绩下滑。以上几种情况造成绩效考核标准可操作性差,很难让被考核者感到信服,管理者也会因无从下手而采取消极态度,最终使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二)缺乏深入细致的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缺失,导致岗位目标模糊,绩效考评体系缺乏数据支撑,奖惩随意性强。另外,大型国有企业存在着同一岗位工作量不同,不同岗位之间工作难易程度不同等实际问题,由于考评体系的不健全不完善,经常会出现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的岗位员工付出多,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甚至有的领导以听话为判定标准,忽视个人能力和业绩,对于经验丰富,有个人主见的人员反而缺乏关爱,长期下来会导致他们失去工作的积极性,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三)绩效考核角度单一
在绩效考核中,大多数都是上级领导对下属直接评价,评价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掺杂上级领导对员工的偏见或兴趣相投等主观因素,最终影响绩效考评结果的客观公正。上级领导往往根据印象来判断职工的工作表现,容易受领导“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的影响,造成考核结果打上领导主观意志的烙印,考核结果令人难以信服。
(四)绩效考评结果简单地用于奖励分配
很多企业片面地认为,绩效考评的目的就是为考核分配提供依据,认为考核就是管理,导致员工只关注眼前,急功近利,缺乏长远考虑。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员工提升工作绩效,最终提升企业的绩效,确保企业战略规划得以实现]。
(五)缺乏有效的沟通反馈
一般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上级领导处事缺乏公平、公正,绩效考评结果难以服众,担心如实与下属沟通引发不满情绪,在今后的工作中不配合;第二种是上级领导缺乏领导艺术,沟通能力不足,不知道如何针对下属的优缺点进行正面沟通,担心讓下属产生误解,没有能力和勇气面对下属的质疑,也无法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为员工提出绩效改进思路。
二、原因分析
(一)实施绩效管理人员观念落伍
目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普遍存在管理理念落后、思想僵化问题,满足于现状,缺乏创新意识。这种情况在各大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绝大部分管理人员都是半路出家,边干边学,对绩效管理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和认识,工作科学性和开创性不足,致使企业难以形成科学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二)对绩效管理基础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
很多企业管理者不重视工作分析,急功近利,忽视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在制定指标和目标值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数据积累,他们往往凭主观认识确定某项指标和目标值,这样出台的指标体系难免会出现偏差。
(三)在绩效考评中存在长官意识
企业管理者习惯搞“一言堂”,工作中缺乏民主意识,绩效考评过程随意性强,注重个人树威,没有把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紧密结合起来,不关心考核后绩效的改进效果,将绩效考评结果简单地作为奖励分配的依据,虽然对于约束员工行为、奖勤罚懒具有一定作用,但没有系统、科学的管理体系,仅凭领导个人的喜好确定考评标准,在企业内控方面存在员工队伍不稳定、缺乏凝聚力等风险。
三、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的对策
(一)科学地进行工作分析,为绩效体系的构建夯实基础
工作分析是实施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绩效管理不可或缺的前提,它可以为制定关键绩效指标提供依据。工作中可灵活选用问卷调查法、面谈法、工作日志法、实地观察法等方法取得具体的资料,对于涉及岗位多、人员多的大型企业,应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岗位说明书的做法,将岗位的关键绩效指标、主要职责、任职资格等内容加以固化,以便今后不断修订完善。
(二)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
高层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绩效管理,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要采取举办专业培训班、经验交流、外出考察等形式,加强绩效管理人员的培训,逐步提高理论水平,并引入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理念,探索新机制、新方法,构建企业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使部门发展和员工个人发展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员工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标准,灵活运用考核方法
绩效标准的确定是整个考核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指标要尽可能量化,用数据说话,要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不仅要包括数量上的标准,也包括质量上的标准。要突出关键绩效指标,把公司的KPI指标逐级细化分解到各级部门,最终分解到各个岗位,体现员工与单位的利益一致性。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涉及岗位众多,有的岗位没有可量化的指标,因此不能搞“一刀切”,要采取关键事件法、日常表现考评法等多种方法实现对员工绩效的考评。需要注意的是,绩效考核结果要按照日常考评与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多种角度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价。
(四)实施360度考评,合理确定参与考评人员权重
在选定考核人员时,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考核者要有代表性。根据360度考核法,对员工考评需要有各方面的代表参加,如应有上级、同级、下级代表,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地对其绩效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二是合理设定各级考核人员所占权重。通过在实践中摸索,各级所占权重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应为上级、同级、下级,原因是上级领导直接布置工作,清楚下属的工作完成效果及日常表现,因此上级领导所占权重应该是最大的。同时与被考评者朝夕相处,可以观察到上级领导无法观察到的某些方面,但是对被考评者工作效果并不完全清楚,因此所占权重应大于下级,小于上级。员工下级对被考评者的业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工作方法、民主作风有直观的感受,但由于下级的自身素质和所处层次原因,考虑问题常有失偏颇,因此所占权重应是最小的。
(五)系统性建立绩效管理沟通机制,形成良性循环
绩效沟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在每个环节都要注重与员工的沟通,而不是在年终一次性用于考核分配。企业管理者在开始制定绩效计划时,应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员工的建议,或者选择一部分员工代表直接参与绩效计划的制定。在日常工作中,要实时关注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业绩成果,采取“一对一”或会议等方式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帮助员工排忧解难,确保个人绩效与组织始终目标一致。当绩效考评结果产生后,各级企业管理人员要及时与员工绩效面谈,对优秀者要给予充分肯定,在职务晋升、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保护其积极性;对于结果不佳者,要实事求是指出不足,并帮助制定改进措施,同时挖掘员工的闪光点,鼓励员工树立目标,积极进取。随着民主进程的加快,企业可以逐步建立沟通、申诉平台,使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就考评结论达成共识,使绩效管理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绩效管理在国有大型企业发挥的作用还有很大潜力,只有采取开展工作分析,制定科学的绩效标准;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建立360度考评体系;合理确定参与考评人员权重,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才能逐步建立起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績效管理体系。
第三篇:实施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问题及对策
实施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问题及对策
从化中学 钟记和
摘 要:
当今的信息科技时代,对我们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开展可以有效的应对科技时代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本文正是基于此,通过对高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现状分析,发现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师应加强自身素养的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应充分调动起来、提高通用技术课程本身质量、提高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环境等解决对策。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程;问题;对策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在我校已实施三年多,通过这几年课程实施情况的分析发现,在学生参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诸多内部和外部条件限制了学生参与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范围,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其中。
一、高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的现状
1、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动手操作与实践
目前学生有参与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但主要还是集中在课堂之中。以下是某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这一节的课堂片段。课堂中老师以用纸板制作小板凳为主线,边讲解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边用纸板制作,学生觉得特别新奇,注意力集中,到后来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老师看到时机成熟了,就将学生分成八个小组,给每个小组派发四张A4的打印纸,要求学生用发的纸设计制作一座简易纸桥,比一比,看哪一组的桥最结实。课堂一下就忙碌起来了,没用多长时间,几乎每个小组的纸桥都做好了,而且形状各式各样。最后,让每组选出两个代表,把作品拿到讲台来当场进行测试,看一看哪组做得最好。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无疑得到学生的欢迎,符合学科的特色,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
2、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讨论、研讨与归纳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其中小组合作是被广泛应用的方式之一。以下是在讲授《技术的巨大作用》这节课时,我校高一(16)班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先确立一个研讨主题,然后进行课堂讨论,最后委托一名小组成员记录的一节课堂实录。说明在课程实践这一个环节当中,学生从行为上参与了讨论、研讨和归纳。
教师先给学生提出“什么是技术?技术是怎样产生的?技术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影响”等问题情境,给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再按适当的男女生比例采用六个学生
为一组将学生分成A组、B组、C组„„。各小组围绕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最后让每一个小组上讲台举例子,讲述技术是如何产生的,技术又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经济、环境、伦理道德等方方面面。这个过程就包含了各小组讨论的结果,还可以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归纳,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既得到锻炼的机会,又学会了如何学习,论辩思维也得到发展。学生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3、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学生参与竞争
学生都有自我表现欲和争强好胜的心理,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参与类似于小型竞赛活动的竞争,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激发学生个人的努力,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
调查发现,学生参与课程实施在课堂之中的总体情况比较好一些。学生基本上参与了观察、分析,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还有小组讨论。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间穿插讨论,布置内容,提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给学生提供自己组织课堂的机会,让他们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这样,课堂互动形式多样化,尽量让学生参与进来,因而课堂气氛显得比较活跃。
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问题
目前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参与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情况并不十分理想。不论是学生参与课程的准备、课程的实践还是课程的评价,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未参与课程准备
目前,由于受多种条件的制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通用技术的教学环节主要是在课堂上,学生还没有与教师一起参与课程准备的机会。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样,这个过程主要还是以教师的备课为主,学生也是在课前通过看书、查资料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一做。学生没有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确定教学手段的机会。究其原因,一方面,从学生的主观角度来看,学生受高考功利因素的影响,知道通用技术目前在我省没有纳入高考范畴,因而从思想上就不引起重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就没有相应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从客观角度来看是因为学生的课外时间比较紧、压力比较大,使学生无暇顾及这方面的活动。认识到这一点,通用技术教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尽量向40分钟要效率,以课堂为主,尽量不在课下留作业。这样,课堂上基本就完成的差不多,个别完成不了的就在课后自己找时间来完成,但这种情况通常不是太多。
2、动手实践机会少
在实际的教学教研工作中,笔者了解到,目前,学生虽然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但是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学生普遍反映是动手实践的机会太少,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通用技术课程起步晚,基础薄弱,在有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尚未正式出台关于通用技术实验室建设与应用的具体指导文件前,很多学校、特别
是农村学校都不可能投入太多的资金来建设专门的通用技术实验室和配置充足的动手实践用的设备器材。很多时候教师想组织学生开展通用技术课程的操作、实践活动,但由于学校缺乏相应的技术场室和设备的支持而不得不放弃;另一方面就算是学校已经建有专门的通用技术实验室和配备一些必要的动手操作工具,但学生进行作品设计与制作用的材料,如电子元件、各类板材、固件等也不容易解决,如果到市场上购买这些材料,那费用是由学生本人出还是学校解决?这些问题都影响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例如,在讲完广东版教材《技术与设计2》的《结构与设计》这章书后,我布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桥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交上来的作品很多都是用日常生活中的废品材料做出来的,还有很多学生对桥梁的设计只仅停留在形成设计方案的层面,因为找不到所要的材料及加工制作工具而未能深入下去。甚至有些学生认为“现在基本是自己设计出来的东西没有产品化的机会。”这样的话,学生的许多构思都不能变成最终的产品展示给大家,从而影响了学生参与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积极性。
3、评价范围有限
目前,学生参与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评价这一环节做得还不是很好。学生能够参与评价的机会非常有限。学生互评和学生的自我评价所占比例较小,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在评价的过程中,这些所谓的互评和自评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具体来说,学生能够真正参与评价的机会就是在每学期末,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一张表,征求学生对所有科任教师的看法,算是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唯一评价依据。因而,可以说,学生在参与课程的评价这一环节当中还是处于被动的局面,其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4、缺少课程实施环境
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校内和校外环境都不理想。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校外还没有相关的环境资源支持。校内环境是支持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在校内开展的。但是,仅从校内环境来看,能给学生提供的资源也十分有限。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学校的图书馆、教育网络资源中心还没有通用技术方面的相关资料,教师的教案素材主要是从网上收集或通过其它途径获得的。
三、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对策
1、教师应加强自身素养的提高
要想提高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一名通用技术课教师,就应该相应地、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素养,有可能比其它学科教师(如物理、化学教师)的要求还要高。具体来说,首先,通用技术教师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持点,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其次,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用技术教师,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具备鲜明的课程意识,采取相互调适取向的课程观,有着广博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当中奉行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课程的主体,视学生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积极的知识建构者,在学生参与课程实施中就会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生活经验,重视发挥学生对课程的评判能力和建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有机会真正参与到课程实施当中来。
2、学生的主体性应充分调动起来
目前学生的起点、接受程度不同和学生对这门课程是否感兴趣是通用技术课开展最困难的主观因素,所以作为参与课程实施的主体——学生,首先应该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因素,端正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做学习的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分配自己的活动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方面的习惯,培养并锻炼一定的学习意志,善于自觉地、主动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另外,学生还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分析问题,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积累相关的经验,增加知识获得的深度和广度,为更好地参与到通用技术课程实施当中做准备。
3、提高通用技术课程本身质量
课程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从学生喜欢的内容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立足于把通用技术定位在技术素养的提高的基础上,注意符合各地教育特点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征求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材。为解决当前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通用技术课时和资源有限的现实情况,可以考虑将详尽的知识弄成专题形式,加强各个专题衔接的紧密性。这样的学习专题,便于教师在教学上的把握。另外,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除了要更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外,还应该注意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为师生留有再开发与创新的空间,具有一定弹性。这样可以鼓励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在原有教材基础上开发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教材,在促进自身教学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课程本身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价值得到充分的利用。
4、提高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环境
针对目前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校内和校外环境都不理想的现状,作为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主要环境——校内环境,总体上应加大学校图书馆、教育网络资源中心对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支持力度,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参与的氛围。此外,学校可以想方设法利用校外周边的自然资源,给学生提供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
校内环境方面,针对目前学生参与的层面仅限于课堂层面,课前和课后的参与机会太少的现状,学校应尽量为学生的全面参与提供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保证课堂的凝聚力,有目标、有组织和少冲突的课堂环境的前提下,尽量在课外也给学生提供一个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空间,提供一个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养自由发展的空间。如果学校提供这样的机会的话,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会相应地提高,取得的效果会很明显。
考虑到目前学校缺乏设备、器材是当前通用技术开展困难的客观原因之一,所以在通用技术专用教室的配备上,应该在借鉴其他地区和学校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地区、本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建设符合自己学校的技术实验室,把该配备的器材都配备齐全,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因为通用技术课程设置是按照国家意志推出的,而不是权宜之计,所以必须在把硬件建设好的同时,我们还可以考虑联合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因为资源配置是
第四篇:自身幼儿园管理问题诊断及对策
自身幼儿园管理问题诊断及对策
随着我县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幼儿园数量不断的增多,办园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加之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的培训,我们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经验。无论是理论的、实践的及专家们在自己日常生活中,潜心研究而得到的一些宝贵的活的教育理论,这与我们以前陈旧的幼儿园管理方法和手段显得难以适应,更显得苍白无力。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突出。
目前特别是农村幼儿园的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原因在于:普遍班级大、教师缺乏、对区域活动这一块开展起来很费力。
教学游戏化的管理有很大问题上趋于小学化。游戏的开展一样受限制。
家园共育的管理存在问题。几乎是留守儿童共育就谈不上了。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安全教育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教师队伍的管理存在的问题。幼儿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人是管理系统的第一要素,是任何社会系统发挥作用的决定力量。因此,一切管理都必须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出发点,只有管好人,才能管好自己的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其真正的目的在于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就农村幼儿园存在的管理上的一些问题及如何提高幼儿园管理浅谈一下自己的意见:
幼儿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课题。只有实施于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才能推动幼儿园可持续发展。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健全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这样有利于扩大和拓展幼儿园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提高幼儿园教育水平。让教师参与园内管理工作,随时以一个主人翁的身份出现。同时要加强学习,更新思想观念,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学习。分组讨论自身心得体会等方式,是我们更加认识到幼儿园管理千头万绪,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在以安全为主的基础上,努力搞好家庭。社区及周边一些有利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合理安排幼儿园的活动。尽量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让区域活动慢慢在孩子们的一日活动中渗透。在教学活动中游戏,让孩子自主活动,老师成为孩子们真正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让我们为农村幼教的明天,共同撑起一个蓝天。
沙溪琴秋幼儿园刘碧
2014-7-27
第五篇:浅谈幼儿园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浅谈幼儿园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为了保证幼儿园内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就必须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加大消防安全检查力度、改善幼儿园的消防防治措施,研究幼儿园消防安全管理势在必行,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幼儿园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园种类繁多,建园标准参差不齐,部分建筑消防安全条件差。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在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思想促使下,家长们已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辛勤劳作,一切为了孩子。这令很多经营者似乎看到了商机,想方设法大力兴建各类幼儿院校,公立的、私营的、正规的、违法的幼儿院校此起彼伏,地点分布广泛,现状复杂多样,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制度规范。而且很多早期建设的幼儿园大多采用砖木结构,耐火等级低,消防设施不健全,甚至没有,极易发生火灾事故。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因道路、经济等条件有限,校舍位置没有统一规划管理,建筑耐火等级低、安全出口少,随意改扩建,甚至使用易燃的木材、塑料等搭建校舍,此类院校一旦发生火灾,整治救助难度大,极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
二、人员密集、疏散困难。
幼儿园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大都具有统一的作息时间,上课时教室内人员集中,下课时走道和楼梯拥挤,校园内学生分布零散,自身没有规范的管理;有些校舍建立在社区及人员密集场所附近,人员混杂,安全隐患繁多,许多幼儿园为方便管理,在校舍大量安装防护栏,尤其是宿舍,在学生就寝后将安全出口封锁,此种情况,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很难在安全时间内组织起有效地救援措施,极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
幼儿园内生活群体主要为未成年幼小儿童,其判断、应变和自救能力差,发生火灾时,极易恐慌、混乱、不易统一管理,如校园内没有相应的安全防事故预案,缺乏必要的消防器材、加上疏散通道不畅等,稍有处置不当,就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
三、校园内装修设施使用大量易燃可燃材料。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益的诱惑逐步侵入到各行各业。如今,在神圣的教育界也不乏此类现象。为吸引更多的儿童入园,创造更多的利益,大多幼儿院校都未严格执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等技术标准要求,有的幼儿院校采用大量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装饰,如地面、墙面、吊顶等大量使用木材、胶合板、纤维板、地毯、各种悬挂式装饰织物等,使校园变得“色彩斑斓”,很是吸引小朋友的眼光,并且幼儿园内桌椅、板凳、床、玩具、被褥等数量非常多且大都为易燃可燃物品,尤其是儿童玩具、游乐设施质量有限、安全系数没有保证且摆放杂乱。一旦发生火灾,不但燃烧猛烈,蔓延迅速,易形成立体燃烧,而且还会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容易造成大量的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
四、院校内违规用火用电
很多幼儿园内管理人员教育层次不等,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而且人员大都消防意识差,为了更好地吸引并留住入园儿童,他们“各显其能”,用自己的“技术”给孩子们创造快乐的环境。因为对电气线路和灯具安装不专业,甚至不懂,使饰品、灯具等安装使用不当,发热灯具内芯外露、靠近可燃物品、保险装置和开关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等,给消防安全留下下极大隐患。同样,为了能够给孩子们提供所谓的方便快捷服务,管理人员等大都不严格按照规定违规操作随意使用电热器具,如电热杯、电炉、电饭煲、电吹风、“热得快”等,极易引发电气故障,有的为了给孩子们制造“惊喜”,在教室内使用明火,如煤油炉、酒精炉、蜡烛等危险物品,还有的北方地区和偏远农村地区的幼儿园甚至采用明火取暖,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五、消防安全责任未落实、消防监督人员自身能力有限。
部分幼儿园负责人不能正确处理校园管理和消防安全的关系,自身消防安全意识差,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对火灾事故持侥幸心理,没有建立相关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灭火疏散预案等制度,或者虽有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未认真落到实处,或者相关制度理论与自身院校现状条件不符,没有可行性,让相关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另外,幼儿院内消防监督负责人自身能力水平有限,没有经过专业的消防安全知识学习与培训,上岗条件不规范,不能全面掌握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仅仅对硬性火灾隐患能依照相关标准制度严查细抠,进行督促整改,但是对软性的火灾隐患:如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疏散预案等所造成的危害性不能明察,缺乏认识,从而为火灾埋下隐患。
六、校园领导对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消防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
要做好幼儿园的消防工作,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控制源头,严格规范建园标准及准入政策机制。
各类幼儿院校在初建、改建或扩建时,必须严格执行现行的国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负责,务必达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在选址、建筑材料、防火间距、安全疏散、应急照明等方面的设计都必须符合相应法律法规要求,做到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者竣工验收消防备案。在具备法律规定的消防安全条件后,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强化校园硬件设施。
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只有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教育事业才能顺利发展。为了从根源上保证幼儿园的平安环境,首先是其自身能力的建设。第一,采取职业考评、竞争上岗等积极措施不断提高幼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要具有高度的消防安全意识;第二,校园领导者应具备应有的综合管理能力、熟识相应法律法规、定期接受消防安全知识学习与培训,提高对校园消防安全重视程度;第三,学校定期开展消防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做到对儿童开展消防知识启蒙教育,教职员工对消防安全真正掌握“一懂三会”,切实全面提高校园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其次,要适时不断更新幼儿园内教学硬件设施。
教室、宿舍、食堂等固定资产类设施,要定期检查、维修等,对校园自身而言,从基本设施上为孩子们提供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桌椅、床铺、教学电器等设备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要求规范等,保证质量从优,并定期维护保养;校园内大型娱乐设施、各类玩具绝对是孩子们喜爱、争宠的对象,学校务必要严格按照采购程序,从源头保证物品的高等质量、过硬的安全保障、充分考虑到与孩子们的年龄与接受使用能力相符等因素。校园应从自身能力、教学基础设施等方面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平安快乐的学习环境。
3.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人,加大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消防安全检查。
校园领导要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以身作则,建立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以及保证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落实校园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落实校园内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定期检查校园内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桌椅、娱乐设施等摆放位置是否合理有序、有无破损等现象;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及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管理人在检查中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发现初起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从自身内部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同时校园根据自身环境等现状,加大对出入校园人员的管理力度,严格落实门卫检查和访客身份查验登记制度,严防无关人员和危险物品进入校园。同时对校园周边环境提高警惕,加大巡查力度,如校园周边的其他单位设施、娱乐场所、道路交通情况以及校园外人员等是否对校园安全产生威胁,从外部条件上给幼儿园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教学环境。
七、多角度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组织学校负责人举办消防安全集中培训班,对幼儿园消防安全管理人及教师定期讲授消防安全知识,组织防火救援演练等,同时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开设特殊的消防安全知识讲堂、以游戏、观看短小视频、展示火灾案例图片等适当的方式指导孩子们加大对消防安全的认识,着力抓好学生的消防知识培训。
八、全方位宣传教育,强化逃生能力。
督促指导学校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每学年组织师生开展疏散逃生演练、消防知识竞赛、消防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为原则,督促学校每学年安排不止一次由孩子与家长共同完成的消防安全家庭作业,通过对孩子的宣传教育,带动家庭成员提高防火意识。
督促指导学校利用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119消防日、校园电视、广播、电子显示屏、板报等,经常宣传消防安全内容,有条件的学校建立消防安全宣传场所,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宣传资料。
政府、教育等相关部门应大力督促指导消防安全管理等部门在深入校园开展消防宣传活动的同时主动邀请广大师生深入红门学习消防知识,双渠道加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强化园内人员的逃生自救能力。
九、严格强化管理,将消防安全管理纳入校绩考评。
政府、教育等相关主管部门应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之中,促使全面提升师生的消防安全素质,提高校园消防安全系数,使广大师生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积极采取措施,督促指导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消防安全知识等教学内容,并定期进行教学考核检查,将考评结果纳入校园综合绩效考评中,对消防安全工作优秀的校园加以奖励。对相对差者进行批评,并及时整改,对不合格校园进行严厉处罚或是取缔,以此“优胜劣汰”的强制性手段强化校园消防安全管理,从客观上进一步优化校园消防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