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健康洗手第一课》
健康洗手第一课
平山区民生小学 于洪波
【教学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知道细菌的危害并自觉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2.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3.在课后带领爸爸妈妈一起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猜谜引入【5分钟】
1.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猜一个有趣的小谜语吧。(PPT出示谜语)2.同学们能动脑筋,一下子就猜出谜底是“手”。3.让同学们先说说手能干什么,总结手对我们非常重要。4.如果没有好好保护小手,会给我们带来危害。
二、初识细菌【3分钟】
1.老师先给同学们播放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小明。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小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生:想!)2.播放第一段视频后,提问:小明到底怎么了?
3.老师小结: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原来害得小明拉肚子的就是那些可怕的细菌呀!
三、了解常见细菌及危害【12分钟】
1.细菌是有生命的,它们存在于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但是由于细菌太小太小了,只有通过显微镜的帮助,我们才能看到它们的样子。2.现在老师有两个问题要问大家了:“1.可怕的细菌到底藏在什么地方呢?”“2.细菌是怎么跑到我们的身体里面,让我们生病的呢”?先看一段视频,同学们再来回答老师这两个问题。
(1)现在请同学们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可怕的细菌到底藏在哪里?” 刚才同学们讲得很好:从客厅到洗手间,从玩具到学习用品,细菌无处不在。平时我们的手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细菌就会趁机跑到我们的手上。
(2)第二个问题“细菌是怎么传播的”(同学们回答)
3.刚才老师听到有些同学在嘀咕——既然肉眼都看不到,你怎么证明我的书本、玩具、文具上就有很多细菌呢?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细菌现身的魔法粉,可以让细菌无所遁形。你们也想亲自尝试一下吗?(生:想!)(1)随机邀请几位同学伸出小手,用紫光灯照射,此时小手上没有异常色斑。(2)邀请每一组第一位同学在手上涂抹代替细菌的粉末,在紫外灯光的照射下,粉末显现出特殊的色斑。
(3)然后由第一位同学与第二位同学进行拍手,由此类推,全组做击鼓传花的拍手方式。
(4)随机邀请几位同学伸出小手再照紫外灯光,此时“细菌”就显现出来了。证明“细菌”是可以由手部进行传播的。
四、学习正确洗手方式【15分钟】
1.手上有了细菌,我们该怎么办呢?听听教授叔叔是怎么说的。(播放医生讲解3大妙招防细菌的视频)。2.刚才医生讲的3大妙招防细菌,第一点是什么?1.饭前便后要洗手。因为吃饭前和便便后,手上的细菌是很多的。2.用香皂洗手液洗手,可以让我们的小手更干净。3.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学会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来洗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3.播放PPT,老师先讲解并示范,注意讲清楚几个步骤的顺序以及简单讲讲每一步骤的作用。4.学生跟着老师分步进行操作,掌握正确洗手的步骤及方法。(由于课堂条件限制,可以将橡皮当做香皂进行演练。)5.大家都学会了洗手操吗?下面,我们要进行一项小比赛,看看谁是“洗手小达人”!(邀请若干位同学上台进行比赛,台下的同学当小裁判。比赛结束后,老师邀请小裁判进行点评,然后对大家的表现进行小结。)6.大家还记得之前做过的小实验吗?刚才我们手上沾染了不少“细菌”,通过正确的洗手方式,这些“细菌”是否真的被洗掉了呢?我们再随机邀请两位同学上来验证一下吧。(1)请两位同学上来,先用紫光灯照射小手,证明手上仍有“细菌”。
(2)在老师的协助下,两位同学用香皂和流水进行手部清洗。(3)再使用紫光灯照射,证明手上的“细菌”确实能基本清洁干净。
五、回顾与总结【5分钟】
1.同学们,在这节课上,你都学到了些什么呢?
2.听了大家的回答,老师发现你们个个都是认真听讲的好学生。看来大家今天学到了不少本领呢!例如我们了解了生活中常见细菌的种类,知道了细菌会导致我们生病,也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手部是最容易沾上细菌的,因此平时一定要多多留意饭前便后要及时用香皂或者洗手液清洗手部。3.今天大家还学会了洗手操,今天晚上回家,我们就当小老师,教家里人学习洗手操,好吗?下面老师想请几位同学上来进行角色扮演。(邀请一位同学当小老师,另外几位同学分别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弟弟;可以邀请几组同学上来进行角色扮演,以巩固本课所学。)4.从今天开始,我们每天都要提醒自己和家里人勤洗手,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大家可以做到吗?(生:可以!)5.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从勤洗手开始,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生活!
第二篇:小班健康洗手教案
小一班洗手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理解故事,助教讲解,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及洗手的正确方法。
2、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安静,并以谈话吸引幼儿兴趣。
助教:小朋友们每天锻炼身体,所以大家都很强壮。可是有只小花猫也会锻炼身体,可它还是生病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听听故事《小花猫生病了》。幼儿:好的。
(二)理解故事《小花猫生病了》。
助教:来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来讲讲,小花猫怎么了啊? 幼1:小花猫生病了。(表扬)助教:那么它为什么会生病呢?
幼2:小花猫不洗手就吃苹果。(表扬)····
助教:我们小1班的小朋友真厉害,大家都知道小花猫生病的原因,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它呢?
幼3:让它吃东西前洗手。(表扬)
助教:好的,那接下来老师给你们讲讲洗手的方法。(根据幻灯片进行讲解,记得多与学生互动)
(三)通过PPT,了解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洗手的方法。
助教:现在老师就给你们讲讲洗手的重要性。为什么要洗手? 幼1:手上有很多细菌。幼2:手上有脏东西。
助教:哇~我们的小朋友真厉害,大家给他鼓鼓掌。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幼3:……
助教:看来小朋友们都很爱干净。可是大家知道要怎么洗手吗?老师先来问问大家你们是怎么洗手的?
幼儿: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助教:今天给大家来介绍一下如何正确的洗手。请大家来看上面。
洗手歌
手心相对搓一搓; 手心手背搓一搓,十指交叉搓一搓; 拇指手中转一转;
指尖掌心划一划,最后别忘洗手腕。
(根据幻灯片进行讲解,记得多与学生互动)
小结:
助教:今天我们一共学习什么事啊? 幼儿:正确洗手。(表扬)助教:大家都好厉害哦!阿姨给大家一个任务哦,回家把今天讲的内容教给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也要爱干净和卫生哦!好不好啊? 幼儿:好的。
助教:.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孩子们要记住,并回去告诉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等,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也要养成每天勤洗手。洗澡、勤换洗衣物的好习惯,用健康照耀我们的未来!小朋友们能做得到吗?请大声回答!幼儿:做得到!
助教:小朋友们真棒,阿姨很喜欢大家,谢谢大家!
第三篇:小班健康教案《我会洗手》
小班健康教案:我会洗手
活动目标:
1.懂得饭前、便后,手脏时要洗手,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2.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不爱干净的小老鼠》、《示范洗手》、《洗手歌》。
2.一个小老鼠手偶,毛巾、香皂或洗手液、水
活动过程:
一、集中观看手偶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1.游戏导入:出示小老鼠手偶,激发幼儿观看手偶表演的兴趣。
教师伴老鼠:“哎哟,哎哟,我的肚子疼死了。”
提问:小老鼠怎么了?它为什么肚子疼呀?
2.播放课件《不爱干净的小老鼠》,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提问:1).小老鼠为什么会肚子疼啊?
2).小老鼠以后在吃东西前它应该怎样做,肚子就不会疼了?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手上有许多的脏东西,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实际,请幼儿说一说我们在什么时候还应该洗手呢?
小结:我们要在吃饭前,大小便后,手脏时一定要洗手。
二、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1.出示课件《示范洗手》,幼儿了解洗手的方法。
2.教师讲述并示范正确洗手的方法。
3.幼儿边念儿歌《洗手》边模仿洗手的动作。
三、实际操作,进一步掌握洗手的方法。
1.师:“小朋友们想不想把你们的小手用水洗的干干净净的呢?”
2.幼儿到水池边洗手,教师发现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附:
洗手
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摔三下,一、二、三,擦毛巾,擦干净!
第四篇:小班健康教案自己洗手
小班健康教案:《自己洗手》
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弱,在幼儿园经常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洗手时往往会出现洗手马虎、玩水等现象。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之后,知道许多孩子在家很少自己独自洗手,都是长辈们帮着洗或是用毛巾擦干净。在了解孩子的这一情况后,为帮助他们学会自己洗手,我根据小班孩子好模仿的特点,并将洗手的过程编成了朗朗上口的儿歌,试图通过儿歌的方式让幼儿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从而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通过理解故事,学习儿歌,了解洗手的必要性及洗手的正确方法;
2.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故事《小花猫生病了》
儿歌《洗手歌》
几个洗脸盆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安静,并以谈话吸引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能锻炼身体,所以大家都很强壮。可是有只小花猫也会锻炼身体,可它还是生病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听听故事《小花猫生病了》
二、理解故事《小花猫生病了》
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通过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提问:
1.小花猫怎么了? 2.它为什么会生病呢? 3.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它?
三、学习《洗手歌》
第一步:挽袖子;第二步:开龙头;第三步:洗一洗;第四步:打香皂;第五步:搓一搓;第六步:冲干净;第七步:关龙头;第八步:擦干净;
四、练习洗手
幼儿跟教师边念儿歌边洗手。
活动小结:
1.教育幼儿要认真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要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2.表扬能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第五篇:小班健康教案《我会洗手》
小班健康活动:我会洗手
一、设计意图
我们周围的环境存在着许多看不見的细菌、寄生虫卵,幼儿好奇的天性使他们去到哪里都想摸摸、玩玩,小手也在不知不觉中沾上细菌等微生物。如果不注意洗手,幼儿极易将病菌帶入口中。在小班幼儿中开展学习洗手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二、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2、初步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吃东西之前要洗手。
3、愿意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重点: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难点: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三、活动准备
视频、PPT、2个桶、2个大盆、15条毛巾、水果、《洗手歌》、洗手液4瓶。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问题。
幼儿观看故事视频《一定要洗手》,思考并回答问题: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皮皮想用手拿薯条吃的时候,小女孩对他说了什么?为什么要洗手?
(二)学习洗手的方法。
1、观看视频,初步感知正确的洗手方法。
2、通过PPT学习正确的的洗手方法,老师引导幼儿一起按照PPT上的步骤图练习。
3、幼儿自己根据步骤图,练习洗手的方法,巩固学习内容。
(三)创设情境,练习洗手。
1、教师出示水果盘,激发幼儿洗手的主动性。
2、幼儿分成两组,通过实践练习正确的洗手方法,教师关注幼儿并给予指导,提醒幼儿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四)活动小结,分享水果。
小结:手上容易沾上细菌,在吃东西之前我们用刚才的方法洗手,就可以让我们变得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