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如何让学生说

时间:2019-05-15 02:4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课上如何让学生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课上如何让学生说》。

第一篇:语文课上如何让学生说

语文课上如何让学生说

孙永刚

我在语文课上总是鼓励学生放胆地“说”,“说”虽然在本质上与“讨论、交流、提问、发言”没有多大区别,但我认为,“说”更自由,更宽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语文课上如何让学生说呢?

首先,要设计便于学生说的问题。大家都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设计,因为“问题”是师生之间教与学思考行为的纽带;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问题就意味着有自己的思维,有思维就要探究,就有要说的愿望,就有话可说,因此,“问题”与“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是不是设计了问题,学生就一定会思维,就一定会去探索,就一定有话可说呢?课堂教学的许多实事告诉我们,并非如此。许多时候,学生面对我们的问题一片茫然,不知怎么说;也有许多时候,学生面对问题就像面对一杯白开水,索然寡味,没有说话的愿望;还有许多时候,学生面对问题无论怎么说,也说不深刻,说不出味道。关键在于我们要能够设计出便于学生说的问题,问题要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思维的深刻性。

比方学习《欧也妮·葛朗台》一文,如果按照谈人物、事件和主题这一传统学习要求来问题设计问题,那么,不外乎讨论“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看守密室”等问题,得出结论是“老葛朗台”吝啬贪婪;如果我们从讨论巴尔扎克的“开列恶癖的清单”(《人间喜剧·导言》)这一点上进行新的教学问题设计,我们就不难发现传统问题设计的简单和疏漏,学生回答问题的容易和肤浅。因为传统问题的设计,是为了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老葛朗台的吝啬贪婪。而这一结论是可以从本文任何一个情节中看出的,但“恶癖”又岂止贪婪呢?同学们面对这样的问题,势必要问:“为什么不像抢梳妆匣一样用暴力抢夺继承权?为什么要诱骗呢?为什么要请公证人克罗旭?作者是怎样详细描写欧也妮和葛朗台的?这些详细描写表现了怎样的罪恶(恶癖)?”同学们经过这一系列的诘问必然要说:这样的“恶癖”除了贪婪以外,还有就是对弱小的欺压,对纯洁的玷污,对亲情的欺骗,更重要的是,后来欧也妮被父亲训练“纯熟”,则是对纯洁的污染,纯洁被污染,纯洁也会变质,罪恶更大;还有就是公正的无力和虚伪,以致公正成了贪婪、暴力的帮凶;革命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不合理分配的血腥现象;作品字里行间表现出的对“那个阶级的同情”„„。

其次,要善于捕捉学生“说”的智慧。学生说的智慧教师是无法预先设定的,课文中的一句话,教师激情澎湃的感染,同学之间的启发,都可能随时点燃同学们思维的火花,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教师要善于自我调节并迅速而敏锐地捕捉住学生们说的“智慧”,要捕捉学生 “说” 的智慧,就要特别善于抓住学生说话中精彩的、闪光的、创造的、智慧的话,调动同学们思考,引导同学们去说。比方我和学生讨论“思考”这一话题作文,学生苦于思路阻塞,难以解释“思考”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时候,有学生说“思考”有对象的区别、层次的高低之分的,我抓住这一闪光点,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学生们的思想闸门一下打开了,思路如潮水般涌现。“思考”人生: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向哪儿去?我怎样看待人生?为名?为利?活着为什么?我的学习动力是什么?我将怎么样?„„;“思考”社会:我们的社会进步在哪儿?落后在哪儿?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法制?社会公德在哪儿?社会良知是什么?对社会热点的看法,对社会关注的态度,对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考,对新思想新风尚的赞颂,对旧观念旧传统的鞭挞,对伪道学的批判,对假权威的揭露„„;“思考”自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自然给人的恩惠,自然对人的惩罚„„;“思考”作品:音乐的,美术的,文学的;作品给我的美享受和熏陶,作品给我的智启蒙和启迪;作家作品的经历和磨难对我的教育,作家作品的流派引起我的思考;对作家作品的社会地位的思考以及其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及意义阐释,对作家人格的评价„„;“思考”的结果:从课本、社会、个人角度列举深浅“思考”的事例,分析深刻认识的作用与意义,肤浅认识的危害与原因;分析产生结果的原因„„;“思考”的程度:能看出人的水平高低;水平的高低是由知识、能力、信息等综合因素决定的,高水平思考需要综合素质„„;“思考”的过程:是成长、成熟的过程,思考不怕失败,因为总结是思考,会总结就一定能成长和成熟„„。

学生说的智慧有时就是那么一闪,这“一闪”有时就在不经意的一句俏皮话中,有时就在插科打诨、取消哄闹中,有时甚至就在所谓的“恶作剧”中,这里往往迸发着智慧的火花。比如我在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时,设计了“文章详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有一位学生悄悄说“钱的来路不干净呗”,全班哄堂大笑。这是一个很容易引起教师反感的不“正经”发言,教师很可能会因此而轻易放过,但这恰恰是一个绝妙的灵感闪烁,正是这一悄悄的不“正经”的发言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不干净”是谁的判断标准?是李甲之流“发乎情,止乎礼”的伪道学标准,杜十娘“百宝箱”里“不干净”的“百宝”是绝色绝艺的根据,表现了“风尘数年,私有所积”传统价值,使人物有了艺术的生命力;杜十娘“百宝箱”里“不干净”的“百宝”还表现了杜十娘柔情似水刚烈如火的人格追求„„。杜十娘的悲剧不是错爱,不是爱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不是爱的选择,她不存在其他选择的可能,非死不可„„。“钱的来路不干净”既表现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就是当今也有现实意义„„。抓住一个所谓的不“正经”的话,引出一场深刻的讨论,学生由哄堂大笑转而深入探讨继而深刻思考,收获可谓大矣。

从这里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艺术不仅仅表现为创设宽容的环境,不仅仅表现为关键时刻的关键组织与调度,更在于如何发现学生的机智和智慧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被理解、被认识、被引导,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最大限度的被接受、被理解、被深化。

还要帮助学生说完整。这里所说的“要让学生说完整”,首先是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完整的思想。

热闹的语文课上不乏背诵稿子的所谓演讲,不乏“是不是”“好不好”的提问,更不乏或肯定或否定的接嘴,这种鹦鹉学舌的接话,既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也不能锻炼学生的表达。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越来越不会使用完整的句子,越来越不会说话,越来越羞于说话。

说完整的句子是一种能力。迅速形成思路,确立表达主旨,组织表达顺序,使用句式与方法,句子重音与停顿,肢体语言与表情等,都是说完整的要求,显然这一要求是很高的,人在说话的时候,都是在神经高度紧张情况下迅速表现出来的,容易紧张,话不成句,要说完整的句子,把意思准确、清楚、很有层次地表现出来,需要反复长期的锻炼,因此,这方面能力培养非常重要。

使用完整的句子要以教材为本,课堂教学为主,以说复句、对称句、排比句等句式训练为始,逐步做到深刻表达主旨,周到安排条理。课堂教学要建立使用完整句子的激励机制,直至使用完整句子成为每个学生的第二天性。要说就会有错,要鼓励学生不怕错,给学生信心;要及时交流讲评,鼓励重新表达;要特别关照平时不善说话的学生,给与机会,鼓励使用完整的句子;逐渐强调思的深度和周密性。要建立使用完整句子的评分制度。

其次,要让学生周密思考。说的基础是思考,不善思者讷于言。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能说完整句子的学生,往往对课文思考不深刻,认识不准确。我在教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一文时,讲到人生“四种境界”时,要学生讲第8段的大意,“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觉解其中的原理。”学生找不准承载信息的词语,思考不深刻、不准确,就不能完整、准确地表达意思。思考的目的是读懂文章,读懂文章,又在于说得准确深刻。

还有,就是要让学生科学的说,辩证的说。我们要求学生能够或全面或侧重或概述或强调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少说或不说过头话,少说或不说片面话,学会多角度说话,多层次说话。

第二篇:语文课上请别小瞧学生

语文课上 请别小瞧学生

长阳县实验小学 曾晓云

案例:

在上《五彩池》这一课时,有一个“内化升华,个性创造”的环节,就是让学生在感悟语言和形象美之后,为五彩池写一则广告。本想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并没有想过学生能创造出什么很好的广告词,可结果却大出我的意料,在短暂的思考后,很多学生举手,说出了一些很精彩的 广告词,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五彩池真遗憾”、“你想到人间天堂吗?请先来五彩池吧!”、“到五彩池来吧,这里的美丽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如果我要长出翅膀,只为了飞到五彩池”„„ 评析:

听了学生的发言,我只有一种强烈的感受,那就是:“语文课上,别小瞧了学生”。这让我想起崔峦教授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总结讲话时说的一段话:“课前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找准最近发展区,十分重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未知。”而反思我的语文课堂,很多时候在“理解内容”方面,容易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文本的思想内容,学生往往已经理解了,甚至发表了精当的见解,还在不断地问,学生只好强打起精神答,磨来磨去,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厌烦的情绪。为什么我会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能力?是不是这恰好说明我在备课的时候更多地关注的是知识的传授而不是学生的学习现状?借用崔峦老师引用的奥斯贝尔的一句话:“如果把全部教育学、心理学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我们的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这是对学生的足够关注,只有这样,我们才会通过一次次课堂教学更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已经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需要我们来教。看来,我要努力探求怎样的教学才能跟上学生的进步啊!

第三篇:在语文课上

在这次培训的过程中我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的生动、形象而精彩的讲座,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知识。通过经验交流,专家引领,名师对话,教学实践与反思等,高效务实,令我受益不浅,感悟良多。特别是专家们的讲座,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我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影响。专家们提到,在语文课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的提问花样百出:“复习问”、“新授问”、“巩固问”、“齐问”、“抽问” ……一问追一问,一环套一环,老师总是装着一脑袋问题走进课堂,由主导的“灌输”变成了主导的“追问”,学生从主体的“被灌”变成了主体的“回答”……为什么我们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创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发散的和谐课堂呢?认真反思不难得出正是这种只重视“答”的训练而忽略“问”的培养与指导的现象,使我们的学生不善于提问,不敢于提问,更不会勇敢地挑战权威即:老师、课本。从而使本应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孩子,失去了大部分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专家们说到应从我们日常的阅读教学入手。阅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闲暇时,报纸杂志为人们紧张的工作,带来片刻的轻松于宁静;探究时,工具书、资料库给人们的迷惑指点迷津;苦闷时,名篇佳作使人们走进心灵的港湾,享受暂时的快乐与幸福。因此,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 “应该着重强调阅读活动并非仅仅为了获取信息,吸取知识。编排周详的阅读课程,会为学生们提供许多意在为了愉快。

一、问题发现

勤思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在课堂上,教师应精心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情景,并通过适当地、巧妙地点拨、引导,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他们在创造性的思维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都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文眼,它往往会暴露出文章的主旨。如果能够抓住题眼,那么就非常容易的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进行有效阅读。因此,通过评价学生由课题质疑的水平这一方法,来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阅读的小技巧,从而有效的提高阅读水平,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我在教学北京版小语第十一册时,就进行了这一实验:在讲读课文之初,先板书课题,让学生根据题目质疑:可以是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是根据题目想像的有关课文的内容,还可以是通过题目了解到哪些内容……,二、问题分析

“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到创新的开始。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创造。” 当学生敢于开口说出自己心中的不解时,就说明他已经学会了思考,因此,教师要及时地进行随机性评价,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会在课文中寻找答案,更要学会换角度思考,形成新的问题,大胆假设、猜想,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只有善于通过移植、转化来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才能找出在众多的环节中最关键的步骤,并对其进行思考解决的方法、途径。因此,在课题质疑的基础上,通过品读课文来分析自己提出问题,理解在学习写人文章的时候,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来分析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写景的文章,主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写事的文章,则重点要抓住作者的写作顺序来分析,只有了解不同题材文章的特点,学会并掌握学习方法才能提高阅读能力。

三、问题解决

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有这样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感悟颇深。“你们提出的问题,我把它们全部还给你们,由你们自己解决。”的确,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地摸索中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得到理智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在其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的理解是多元化、多角度的,更是丰富多彩的。在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充分发挥穿针引线、铺路架桥的作用。如果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搁了浅、遇了阻力,却无法突破,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他们提问的积极性。“跳蚤关在加了盖的瓶子里,跳久了跳不出去,到最后即使盖开了它也不会再跳了。因为它开始怀疑自己到底还是不是一只跳蚤了。”更何况是这些缺乏耐心与意志力的学生呢?因此,教师的监测与学生的反思以及评价交流,都对学生能否经过自身努力解决问题,起到关键的作用。所以,在评价学生课题质疑能力之后,不仅要通过学生的品读析疑的口语表达,还要及时地评价其解决所提问题的能力,将学生质疑——析疑——解疑的过程如实地记录下来,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专家们提到阅读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水平,指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法,以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1.训练学生掌握各种基本的阅读方法。

阅读有范读、领读、讲读、朗读、默读、背诵等。范读是给学生阅读做示范,激发学生的摹仿兴趣。另外,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背诵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写能力和发展记忆力。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文章的长短可以采用整体背诵(如诗歌、短文)和分步背诵(长的课文),调动学生背书的积极性。课后,教师还可以开展背诵、诗歌朗诵会、读报等比赛,看哪个学生的课外知识最丰富、了解得最多,并对了解最多的学生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通过教给阅读方法,运用阅读比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强化了学

生良好的范文背诵习惯,锻炼了他们的记忆力,并逐步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2.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

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变换方法阅读,并从阅读中不仅养成眼到、口到、心到的基本方法,还要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点、画、记的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形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做到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求解,逐渐养成初读—细读—深读—熟读的好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作者的思路、写作方法和课文中心,借鉴写作技巧,还可以指导学生速读—回读—精读—背诵。如文章较长,可采用先“速读”,大概了解主要人物和事件,再根据课后的作业或老师的提问进行“回读”,反复阅读疑难部分,从中找出答案。文章中写得精彩的段落,让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地“精读”,并从中读出味道,读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背诵”。在课后教师组织学生每周看一本好书、写一篇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利用班级里的宣传墙报和远程教育网的班级主页展示学生们精彩的作品,从而提高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培养学生必要的课外阅读能力,通过学习,认识了《新课标、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规定小学第三阶段的阅读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要让学生根据其中的阅读形式自觉并积极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顺利完成阅读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其中关键是要把好课中或课外的“牵引”关,让学生在教师巧妙语言的“牵引”下,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课外阅读世界,去感受更广阔的天空。在教学英雄人物的课文时,同学们通过诗歌了解了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如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你们想知道他做的其他好事吗?你们可以去看看《雷锋的日记》,《雷锋的故事》或看《雷锋》电影,你会从中找到答案的。学生听了这段极具启发引导性的语言,一定会产生一种“没吃饱”的感觉和“再探究”的欲望。由于时空的距离,当今少年儿童对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革命等历史都比较陌生。课堂上教师有限的介绍也只能让学生“云里雾里”、不能达到“人同此心”的境界。因此在上《马背上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这类课文时,应充满感情地说:“你知道多少生命、多少英魂,为了革命、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被这茫茫草地吞噬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又有多少感人的故事等着我们去读啊!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这

番激励性的语言一定会激发学生再探究的欲望。学生会利用图书馆、历史文化博物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去寻找红军的足迹,更加真切地感受英烈忠魂舍生忘死的精神品质,能更深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班会课时间举行读书报告会、英雄事迹介绍会、英雄事迹网络图片展览等,提供交流的平台。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利用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经过一系列的课外书阅读、信息资料的查阅、历史博物馆的参观后,在班级内开展阅读竞赛、阅读之星评选、读后感好作品评选展示,在学生的作品当中清晰可见学生们写作的进步、掌握素材积累的方法、绘画与文体巧妙和谐的结合。学生的自觉学习胜过教师的百般讲解。教师有目的地设计巧妙语言,利用教学文本引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既巩固了学生的课内知识,又丰富了学生的阅历。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在今后教学中,要采用了以下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1是抓住上课伊始的有利时机,○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精彩的开场白或话题引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之进入最佳状态,为整堂

2是以和谐的课堂气氛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课拉开序幕。○

认识过程,而且也是情感活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时刻注意保持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满足学生叙述的愿望;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3是运用多媒体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在教学中充将欢乐带给学生。○

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增强气氛,铺设场景,组织讨论、辩论、看图说话、分

4是适时强化学生成功的喜悦感,组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

巩固兴趣。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注重让学生体会成功感,因为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点成功,他们也会像成人完成了一个重大科研项目一样感到高兴,继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获得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进一步的成功迈进,从而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感受到努力的价值。

通过学习,我掌握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方法,我将会把它带到课堂上来。我相信今后的教学成绩会更上一层楼。

第四篇:在语文课上谈“情”说“爱”

在语文课上谈“情”说“爱”

新丰第三中学罗桂玲

每一个活生生的人都是有情感的,而拥有怎么样的情感又少不了培养、熏陶。作为教师正是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更应该充分挖掘本学科的德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春风化雨般让学生接受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把他们塑造成品德高尚的人,那么这些情感、这些爱怎么去说呢?笔者有几点浅陋意见。

一、品味作品闪光语言

毋庸置疑,好的作品必有好的语言。但是,语文教学不需要也没有必要对作品中的每个词句作繁琐的考究,而应该抓住那些作者独具匠心的关键词句重锤敲打。往往这些关键词句既有客观的“物境”又有作者主观的“心境”,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其中蕴含饱满的情感,这种情感只有通过敲打,才能迸出耀眼的火花,方能照亮学生的心田。比如《荔枝蜜》的后部分写道:“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这一段话倾注着作者强烈的感情。“颤”原意为“抖动”,显然,用“抖动”来注解作者的心是不恰当的,这颤不是形体上的颤动,而是一种情感的奔涌,是作者被养蜂员老梁的话猛然一击所产生的思想感情的升华。作者由蜜蜂辛勤的采花酿蜜,自然地联想到劳动人民为创造新生活而进行的忘我劳动,热情地歌颂“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的人们的奉献精神,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通过分析这些重点词句,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立志做“小蜜蜂”式的人,正是我们通过本文教学所要达到的思想教育目标。

二、推敲启发提问角度

在分析课文时对同一问题可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提问,不同的形式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最佳的提问角度应是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和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比如《七根火柴》描写无名战士牺牲前的那段文字十分感人,教师可通过启发提问让学生在知识上受教益,在思想上受教育。如果问学生:“无名战士在牺牲前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是怎样的?”学生只要照着书本念就行了,思想教育的作用被取消。或者再加上:“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但提问太直白了,思想教育又显得笼统抽象。如果改成:“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话语是什么?与常人相比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灵?”通过这样的一问、一比、一深究,无名战士临终前的无私忘我的心灵便会光芒四射,学生对无名战士崇敬的思

想情感便油然而生,无私的种子便会播在学生的心田,随着时光的推移蔚然成荫。

三、创设思想教育情境

学生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在教学《斑羚飞渡》时,可让学生把斑羚飞渡的场面通过画面体现出来,这样既让学生抓住了斑羚飞渡的关键动作,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对此有了很直观的认识,最好把那些画面呈现于黑板,趁学生在惊叹同学美术功底之棒的时候提问:“你们看到这样的画面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在这一看,一感,一悟的系列活动中斑羚那自我牺牲、团结互助的精神已深深的烙在学生的脑海里,至此也由物及人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当然,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幻灯片、表演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很自然、很乐意地接受教育,情感为之丰盈充实。

四、读写教学紧密结合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培养,既要体现在阅读教学中,也要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因为写作教学有其德育功能,学生在作文过程中会得到品德、意志、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写读后感是最好的形式,如学了《提醒幸福》让学生去写读后感,很多学生都写出从课文中领略到了身边的、平凡的而又实在的幸福,此举让他们发现自己是幸福的,从而会珍惜身边的幸福,以更大的热情去面对生活。除写读后感外,也可以用仿写、改写等形式进行写作,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受到更深的教育,情感为之升华。

五、课内延伸到课外

有些课文的内容离我们生活较远,学生对此会有一种距离感,只是为学习而学习,其实大多数课文只要我们善于去挖掘切入点,都可以与我们的生活有联系,离我们是很近的。比如《向沙漠进军》这一课,南方人与沙漠根本就扯不上关系,更别谈向其进军,学习也不过是纸上谈兵,无关痛痒,即使由课文的分析而得出我们要注意环保这个结论也是说教式的。其实,要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由课文得到的环境破坏联系身边环境的变化去认识,可以拿新丰江为例,让学生课外进行调查,将调查的报告在课堂上进行归纳,得出结论:昔日丰江河水高涨、清澈,鱼虾自由来往,今日丰江水浅、浑浊,难觅鱼 虾,这个后果是由人们乱丢垃圾、乱砍树木、排放污水所造成的。这个调查报告使学生骇然,通过这个真切的事例学生明白了环保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有了物小而为之的意识并付诸行动何愁成就不了大事呢?

语文课堂给了我们谈“情”说“爱”的绝好机会,我们只有让学生明白书中自有颜如玉,他们才会在书海中畅游;我们只有让学生明白做人要团结互助、无私奉献,才能铸就一个坚

不可催,奋发有为的集体。我们只有让学生感悟生活是幸福美好的,才能促使他们更好地生活;我们只有让学生明白破坏环境的后果,才能使他们保护家园„„在这片“情”、“爱”的天空里,我们想方设法,各尽所能去塑造一颗颗饱满的心灵,让他们善于爱自己、爱别人、爱集体、爱生活。

第五篇:让学生和错别字说再见

让学生和错别字说再见

南漳县武安镇西关小学

龚志芬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教学的要求为“认识”和“会写”两部分。人教版课标教材的编制采取“识写分流”的识字策略,提倡“少写多认”。在教学实践中,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书写错误率较高,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大难题。

一. 错误类型

1、张冠李戴型。在集中识字教学法指导下,学生由三点水这一偏旁认识了许多与水有关的字,如:波、泼,形近,而且都与水有关,学生容易把“泼水节”写成“波水节”。

2、多笔少画型。如:方式,习惯性写成“方式”。学习“慌”后,写“流水”变成了“流水”。

3、音形混淆性。如:“问题”和“提问”是两个意义不同的字,但读音完全一样,学生容易把“提”和“题”混淆。“未”和“末”两个字音不同,字形却几乎完全一样,学生容易混淆。

二. 原因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学生识字的本质就是记住汉字的音、形、义,而且让这三个因素互相沟通,使神经联系过程可以在任何一方进行。“多认少写”的策略固然可以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认识更多的汉字,便于阅读,扩大阅读量,但并不能提高写字质量。因为学生大量“认识”的汉字,一般都停留在记忆的泛化阶段,虽然“多认少写”促成的大量阅读和提前阅读使学生拥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但这些语言积累的汉字,学生并没有建立义——音——形的心理联系,在写作的第二次心理转换过程中,就出现了错字和别字。教师尽职的批阅,又善意地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 应对策略

如何解决“多认少写”带来的高错误率这个问题,华东师范大学的董蓓菲老师认为(详见《小学语文教学》第2007年第4、5期)识、写合流的时机和识、写的重复率是两个关键的结点,其宗旨应是实现教科书逻辑顺序与学生认知顺序、心理发展顺序的适应。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从以下三点做起: 1. 根据对象分层教学。

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接受能力、记忆能力、书写能力不尽相同,那么在教学中要根据对象分层指导。例:学习“浇”后,学生说到:“我还认识缠绕的绕。”师:“你在课外还认识了其它的字,很好。那你知道怎么写的吗?”学生说:“把三点水换成绞丝旁。”师:“用丝线一圈一圈地缠绕,所以左边是绞丝旁。请你来写一写好吗?”学生演板后,另一生:“我还会写求饶的饶。”继而演板,看了别人写的自己会写的也可以上台演板。师:“不会写的没关系,今天先认识它,下次就会了。”“绕”是在下一个单元将认识的生字。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把握了时机,让识字多的学生得以表现,接受能力强的学生知识得以扩展,记忆能力强的学生加强了记忆,而学习有难度的学生又得以鼓励,变识写分流为识写合流,有目的的避免错别字的出现。2. 针对类型分类教学

当学生出现普遍的错误时,教师可集体指导,可当学生的错误“各有千秋”时,就要根据不同的错误类型分别处理了。如:“波”和“泼”写错时,可以只针对写错的同学将这两个字对比观察异同,引导发现“泼水”的“泼”右边是“发”,原来泼水节时泼到头发上也许最能表达祝福,所以右边是“发”。这样产生联想进行区分,纠正错误。有的汉字本身没有规律可循,这时可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反复练写,强化记忆,提高识字的重复率。如:“未”和“末”,可通过编顺口溜:上短未,下短末,再组词说句子:“周末去秋游”、“我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反复练习,每次书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达到正确书写的目的。

3. 根据认知特点趣味教学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儿童,他们的特点是好玩、爱动、注意力的持久性不强,喜欢新、异、形象的刺激和有趣的事物。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注意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学的形式要生动,富有趣味性和直观性。可以将学生容易写错的字搜集起来制成教学课件,设计成闯关、走迷宫等游戏,学生只有书写正确才能进入下一环节。还可以设计各种游戏。一位教学条件有限的教师看见学生特别喜欢玩“跨步”的游戏,就结合教学设计了“字词跨步游戏”:学生在操场的水泥地上一字排开,教师说词语(学生常写错的字、词)学生书写,正确了向前跨一步,错误的后退一步,改正了可向前跨半步,最先到达终点的为优胜者。学生玩得轻松,玩得有效率,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大量地认识,准确地书写,牢固地记忆是教学的根本,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尝试。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学生和错别字说再见,为识字教学添上精彩的一笔。

下载语文课上如何让学生说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课上如何让学生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学生享受语文

    让学生享受语文有人说,能把工作当成享受的人是幸福的。我要说,让学习语文的学生享受语文,那这样的学生也一定是幸福的。让学生享受语文,就是让学生享受语文中语言的优美;享受语文......

    浅谈语文课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浅谈语文课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所以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学生有......

    语文课上的幽默

    语文课上的幽默 语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用十分造句。 小明:“这次期中考试,我语文考了十分。” 小东:“现在时间是北京时间九点十分!” 小红:“一元不是十分,一角才是十分。” 小丁:......

    初中语文让学生“说课”尝试教学法

    初中语文让学生“说课”尝试教学法 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耗时大,收效小,究其原因,关键是方法欠佳。本文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强调了要重视口的功能,让学生说......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让学生说课

    让学生说课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要把学生放到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怎样......

    让“樱花”在音乐课上绽放

    设计背景: 10月7、8日,2008年温州市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培训暨优质课评比活动在温州实验小学举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专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主编吴......

    如何让学生爱语文

    没有什么好的经验,我只能用我做了七年语文教师的经历告诉你一些你应该注意的东西 1.首先你要了解你学生的情况,优生有多少,中等生有多少,学困生有多少,哪些基础较好,哪些一贯懒惰,......

    学生党课上的讲稿

    学生党课上的讲稿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全国有党员五十几人。在党的创立时期,中国共产党投身于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领导了轰轰烈烈的中国工人运动。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工人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