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帝国新政教学设计
黄檀学校公开课材料
帝国新政教学设计
黄檀学校
叶忠正
2011-12-13 [课程标准] 4-2 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5-4 通过叙述有关史实,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唐朝的建立,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历史功绩。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和阅读让学生了解隋唐两朝的建立,以及隋朝的统一和灭亡。
2、尝试运用课本、中国历史纪年表、社会图册、多媒体课件以及学生本人已有知识来理解、分析、归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措施,并以历史的,辨证的眼光看待历史现象。
3、认识个人对于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学会正确评价唐太宗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体会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唐太宗“贞观之治”的措施,正确认识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难点:唐太宗的“新政”对唐帝国的建立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2006年公务员考试教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8张分布在世界各地华人聚居的唐人街照片,引导学生点出海外华人为什么自称“唐人”,导入新课《帝国新政》
二、新课教学
(一)利用教材附表——中国历史纪年表引导学生简单回顾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
(二)教师设问:最后由哪个朝代来统一的?对,是隋朝结束了长达四百多年的民族纷争,割据分立局面,实现南北统一。那么隋朝又是谁在那一年建立的呢?由后周大将杨坚在581年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参见《历史与社会图册》出现了“开皇之治”,但好景不长。隋朝末年,人民不堪忍受隋炀帝的暴政爆发了全国性的起义。再次设问有没有同学看过电视剧《秦王李世民》的?618年,隋朝贵族李渊建立唐朝。次子李世民,经过政权的争夺,最终基登成为唐朝第二任皇帝。李世民执政初期,国家刚刚经过长期的战乱,国力疲惫,人民因饱受战乱之苦,民心思安。
(三)出示材料: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贞观政要·纳谏》
设问:从这一描述中你能想象当时是怎样一种情境吗?(学生活动阐述想法)
(四)讲授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措施
设问:假如你是当时的君主,会从哪些方面着手使江山更稳固?
(先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教师结合学生所答情况,再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资料分四小组分别从用人和君臣关系、君民关系、民族关系、经济和政治等四方面思考,进行探究讨论,并思考与以往相比新在哪里。)1.善于用人
黄檀学校公开课材料
设问:唐太宗大胆使用曾经的“政敌”魏征,这让人想起春秋五霸时的?(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成就了一番霸业)。
师:起用房玄龄、杜如晦为宰相等,史称房谋杜断。任用贤才是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2.君臣关系(善于纳谏)
师:贞观时期谏臣盈廷,向唐太宗进谏见于记载的不下30人,其中魏征尤为突出,而魏征所提的意见大多是针对唐太宗的缺点,唐太宗也是血肉之驱,他听到进言虽然感觉难受,但还是采纳,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虽然“逆耳”,但是大臣的直言真正反映出这个朝代的内在问题,更有利于皇帝及早地干预,进行完善,改正,更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利益。
魏征去世时,唐太宗曾痛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让学生齐读此段)
设问1:唐太宗和魏征的这种君臣关系对你有什么启示?
(对于曾经是自己政敌的魏征,唐太宗虚怀若谷,能够破格录用,说明他求贤若渴,善于用人,并且敢于用人,他重视纳谏是出现国家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设问2: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人世间,难免会有人向你提及你的优点,也会有人提你的缺点,那同学们喜欢别人提你的优点还是缺点,为什么?(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总结:大凡都喜欢多听优点,让人心旷神怡,而听缺点,让人感觉难受。3.君民关系
师:“失民心者失天下”,秦始皇、隋炀帝都见证了这一观点。唐太宗是一位有雄才大略而富有远见的政治家。出示图片《遇物教储》
设问:你能说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这句话所隐含的意思吗?(得民心者得天下。历史证明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忽视人民力量的帝王,往往民不聊生,国家动荡不安。)
设问:他认识到了什么?
师:要长治久安,帝王必须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4.经济上:轻徭薄赋,减少役力 5.政治体制上: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师: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对中国的政治最大的贡献就是完善了两套制度,其中之一就是就是影响后世非常久远的三省六部制。而另一套就是科举制。在隋唐以前,大家都知道皇帝之下即宰相,宰相集大权于一身,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问题不断,如曹操,司马懿等等,我们来看一下唐太宗时期的这套制度。唐朝沿用隋朝三省六部制。
(1)出示图片比较隋唐前后区别。
(2)[情境]如果此时前方快报,说黄河一带出现泛滥现象,皇上接到这个消息,拨给三省六部,结果教材,你觉得应该怎么进行?(学生合作活动展开并分组发表意见)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情况总结并补充:三省是协助皇帝的执政机关。凡军国要政先由中书省拟出文稿,门下省讨论(可以驳回重拟),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辖六部分管人事、财政、选举、军政、司法和土木工程等事务。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设问1:唐太宗时增设宰相,这一举措的意义?
(这一方面是防止宰相专权,加强了皇权;另一方面是能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由于各职权部门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黄檀学校公开课材料
设问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省六部跟以往相比,三省六部制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各部之间共商国事,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分工明确,相互合作中又有牵制,改善并加强了秦代以来的中央集权。)科举制:
出示科举考试场面的图片
设问:从这张图片中你们能获得什么信息?(考试,人才选拨)教师点拨:这种通过考试来选拨人才的制度就是著名的科举制。科举考试后,唐太宗得意地说:“天下英雄,都在我的掌握之中。”但有一位宰相认为:朝廷中的大官,都应该由公卿子弟担任。出身贫寒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能,也难以称职。
设问:从这段话当中你可以看出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分别是以什么标准来选拔人才?(隋唐以前用出身或者举荐的方式,而隋唐实行科举制以后以才能为标准)设问:如果你是贵族地主出发,你比较赞同哪一种说法?
设问:如果你是一位寒窗苦读的学生,你比较赞同哪一种说法?在统治者看来,科举制有什么作用?
设问:科举制度对现在有哪些影响? 6.民族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唐太宗在民族关系上也非常重视,因此贡献突出,被少数民族称之为“天可汗”。
设问1:你能列举唐太宗的和亲政策?
设问2:唐朝的民族关系与以往的民族关系的“新”表现在哪里?(以前——贵中华,贱夷狄;唐朝——一视同仁)很明显,唐代的外交政策更能促进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兄弟关系,促进民族大团结,这不得不让我们会联想到,当今的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正如歌曲中所唱道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只有民族关系得到充分保障,国家才有稳定发展的可能。
三、课堂小结:
唐太宗的新政以后,同学们想象一下唐朝会出现怎么样的景象?(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商人旅客停留,很少出现盗贼,牢狱经常空闲,牛马遍布原野,住宅大门不闭。连年丰收,米斗三四钱,从长安至五岭以南地区,从太行山以东到沧海,过客不携带粮食,在路上进行补给。进入太行东以东的村落,行客经过,沿途百姓都厚加供待,甚至赠送食粮,这在唐朝以前是从未有过的。”史称贞观之治称贞观之治。
四、活动:
相信同学们对唐太宗有一个总体的认识,那请我们一起分析归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措施,来评价一下唐太宗吧!
五、课堂总结:
隋唐三百二十六年的创造历程,把古老的中华帝国推向世界民族之林的峰巅,特别是大唐王朝无论政治、经济、军事、还是文化,都在文化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时至今日,从日本的和服、欧美的唐人街等人文景观中仍可感觉到盛唐气象的存在。下节课我们再来具体探索、研究盛唐气象。
六、课后作业:
结合本节课的有关内容写一篇自己感兴趣的感想。
第二篇: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
【教学背景】
1、本课内容在整个历史必修模块(Ⅱ)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本单元的中心内容,着重阐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影响。本课的前一课讲述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这是罗斯福新政产生的重要历史背景,后一课有关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涉及罗斯福新政对战后美国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本课既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本单元的核心部分,是“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
罗斯福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危机中的美国避免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审视“新政”,就不难看出,“新政”号准了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脉搏,“使人们能够重返工作,使我们的企业重新活跃起来”的口号,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充分唤起了他们的积极性。罗斯福把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保证公民就业作为政府的责任,尤其是以工代赈的形式修建的一大批工程项目,不仅大大缓解了失业困难,刺激了经济的早日复苏,而且许多基础设施建设使美国经济受益无穷。新政采取了大量防止再次发生大萧条的措施和政策,为此后美国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本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本课教材和初中教材相比,从内容上看,两者都包含了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但初中教材的重点是新政内容,本课教材的重点是新政的影响。从教材的知识看,两者都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如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经济等。但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本课教材比初中教材明显加大了力度。就能力要求看,本课教材突出了评价能力,比初中教材的识记能力要求要高得多。本节课是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二节内容,它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由放任”的美国》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它对战后的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罗斯福新政》也对美国经济的恢复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学情分析】
1.高中生有旺盛的求知欲,不再满足于老师的照本宣科的讲解。
2.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一些基础的知识可以通过预习解决,突出重点和难点的分析。
3.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来看,高一的学生思维方式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已经初步具有了用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但历史教学不能过度强调逻辑分析,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设置历史的情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图片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罗斯福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法、讲述法和启发诱导式。【设计理念】
1.开展学生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设计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设计案例和角色扮演创设情景、激烈讨论提出建议,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活力。2.实施情景教学,落实三维目标
本课设计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进行情景设问、情景讨论,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和接受知识,并培养其积极进取的精神,较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而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相互渗透的,所以在情景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落实、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是交融在一起的,实现了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3.转变学习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本课设计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空间,使学生体验了自主之乐,合作之趣,探究之悦,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情感体验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增强了教学效果。4.运用问题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本课设计按照诱思探究理论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品质。运用问题教学法,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主动去发现、获得,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经济危机的影响
过渡:在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的打击,使其经济病入高盲,而胡佛政策的 失败,使美国人民迫切希望一个有能力力挽狂澜的领袖出现,由此:罗斯福应运而生了。
2、罗斯福
1)介绍罗斯福:美国总统 2)罗斯福提出“新政”:
在1932年的美国竞选总统中,罗斯福获胜,在上任的第二天便对病入膏肓的美国经济实行新政医治。(药方“新政”)但是,这个药方他并不知道是否是正确的,所以他把他的“新政”又称为是:一种试验,其含义是:放弃胡佛的自由主义改革而实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二、罗斯福新政 1.金融方面
令银行暂时修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利; 2.工业方面
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全国劳工关系法》,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3农业方面
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通过了《农业调整法》
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并以增收面粉厂、纺织厂和屠宰厂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加工税,来补贴减耕农民的经济损失 4.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救济基金;
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以刺激消费和生产
“以工”何以“代赈”?劳动力的雇佣会加重政府支出负担,罗斯福为何还要这样做? “以工代赈”的措施,一方面增加了就业,刺激了消费,另一方面减轻了政府因单纯的救济产生的财政压力。同时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受到人民的普遍欢迎。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稳定社会
早日摆脱危机 三.评价:
(一)实质: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运用政权的力量全面对国家经济进行干预,是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二)进步性
1.直接影响: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2.间接影响: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3.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新政以后,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合作探究 】:罗斯福新政的“新”是新在哪里?
1、新的政策: 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自由放任传统政策
2、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实行了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措施
3、新的起点: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生,是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本课小结】:
1929年首先在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罗 斯福果断地采取国家干预经济为核心的诸多复兴措施,使美国经济迅速稳定,并逐步恢复。原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过局部调整,又重新焕发活力,资本主义经济重获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得以巩固。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不仅挽救了美国,也挽救了整个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30年代大危机对美国社会的破坏 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3、美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1.金融方面
(1)令银行暂时修业整顿,足部恢复银行信用;(2)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3)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利;(4)管制证券业。2.工业方面
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全国劳工关系法》,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3农业方面
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通过了《农业调整法》 4.社会福利方面
(1)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救济基金;(2)加强社会保障措施;(3)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以刺激消费和生产 三.评价
(一)实质:国家干预经济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二)进步性
1.直接影响: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2.间接影响: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2.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第三篇: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1.高中生有旺盛的求知欲,不再满足于老师的照本宣科的讲解。
2.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一些基础的知识可以通过预习解决,突出重点和难点的分析。
3.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来看,高一的学生思维方式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已经初步具有了用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但历史教学不能过度强调逻辑分析,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设置历史的情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图片教学法、表格法、比较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
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罗斯福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设计理念】
1.开展学生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设计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设计案例和角色扮演创设情景、激烈讨论提出建议,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活力。
2.实施情景教学,落实三维目标
本课设计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进行情景设问、情景讨论,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和接受知识,并培养其积极进取的精神,较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3.转变学习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本课设计通过导学案、小组讨论等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空间,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情感体验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增强了教学效果。
4.运用问题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本课设计按照诱思探究理论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品质。运用问题教学法,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主动去发现、获得,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一: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美国那一段历史?它使阿尔和阿尔同时代的美国人遇到了哪些困难?回忆上节课知识,它有什么样的影响?
面对经济危机,当时的总统胡佛采取什么方法摆脱危机?结果如何?
面临这种状况,假如你是一个美国人,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学生自由回答:找到一个能解决危机的领导,带领他们走出恐慌的危机。
我们看一下1932年的美国大选情况:
如果你是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公民,会投谁的票?能说明一下你的理由吗?
学生自由回答:……
过渡:同学们的回答相当的好,正是由于经济危机的打击和胡佛总统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当时美国人迫切希望能有一个英明的领导人带领他们走出危机,罗斯福总统以“新政”的口号赢得了大选,开始他的反危机措施。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新政的背景
2.罗斯福提出“新政”:
在1932年的美国竞选总统中,罗斯福以472:59票获胜,在上任的第二天便对病入膏肓的美国经济实行新政医治。(药方“新政”)但是,这个药方他并不知道是否是正确的,所以他把他的“新政”又称为是:一种试验。结合引发经济危机的原因,思考:如果你是罗斯福总统,你会围绕哪一对矛盾采取措施来解决经济危机?这些措施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矛 盾: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核心思想:利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需矛盾
下面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境来看看罗斯福总统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一对矛盾?并分析每项措施的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
最后形成总结:
过渡: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罗斯福新政取得什么样的效果?产生了什么影响? 三: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对战后美国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社会保障制度)。
3、创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或市场经济的新模式)。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4、缓解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像德、日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四:对罗斯福新政的深入认识 合作探究二:
形成总结:
合作探究三:罗斯福新政的“新”是新在哪里?合作探究四:罗斯福新政对中国今天的改革开放的启示
【本课小结】: 课后探究:
【板书设计 】 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经济危机
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3、人民的意愿与罗斯福当政
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1、金融业
2、农业
3、工业
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5、保护劳工权利
6、社会保障制度
三、影响
1、缓解危机
2、社会保障制度
3、国家干预经济
4、缓和社会矛盾
四、深入认识
1、实质: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影响:直接影响: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
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局限: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教学反思 】
第四篇: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介绍了在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的“新政”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实质上就是对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进行改造,一方面使社会生产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使劳动人民的购买力提高,从而最终帮助美国从噩梦般的经济危机中走出,并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目的、内容及影响;
2、通过对罗斯福总统的了解,培养学生简单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评价其作用,它对消除经济危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不触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因此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学习重难点:
1、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2、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
课前准备:教师布置角色扮演及搜集有关罗斯福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学生表演小品《黑色星期四》
教师:感谢刚才几位同学的出色表演,(提问)美国的这个黑色星期四是指什么?
学生总结:股股票狂跌、经济危机。
教师: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最先开始于美国,对美国社会的打击也最为沉重。经济危机期间美国社会是怎样的萧条情况?给学生展示经济危机时的一些图片。
危机到来后,大批银行家、股票经纪人因为破产而自杀。许多人的多年积蓄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以致当时流传着一则悲凉的幽默话:“跳楼的窗口都必须排队才能挤进去。”在此背景下,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二、指导学生预习课本,小组合作完成预习提纲。
三、展示新政成效:
实行新政后,美国的经济有了一定的恢复。1936年,银行恢复了正常活动,农业收入增加近1倍,许多工业部门恢复到1929年水平,国民收入比1933年增加了50%。1936年美国总统选举,罗斯福以523∶8票的绝对优势再次当选,并打破惯例,连选连任四届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统。
教师:美国人民在唱“幸福的日子又来了”的歌谣,庆祝经济危机的过去,同时对罗斯福的新政也赋予了高度的评价。
四、课内探究: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教师总结:罗斯福新政,就是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五、客观评价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它较为成功地运用了“国家干预”的办法,将混乱的经济纳入到一定的秩序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新政的一系列做法,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拓展延伸: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给我们的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
七、课堂小结
孰是孰非,历史自有公断。20世纪80年代美国进行民意测验,罗斯福和华盛顿、林肯并列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三位总统。这说明美国人民并没有忘记这位身残志坚,率领美国人民走出大危机困境的有远见卓识且开明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第五篇:《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提问: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根本: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主要: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2、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美国总统胡佛是如何对待这场危机的?结果怎样?
这次危机的爆发,再次证明市场不是万能的。完全自由放任的政策使资本主义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实践的发展表明,要么放弃过去的信条,要么在传统信条中崩溃,资本主义各国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学生自主归纳罗斯福新政的3点背景„„
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 是无法消除的 所以解决危机只能从主要矛盾着手-----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就是要把生产降下来 销售搞上去,从而解决由经济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
提问: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罗斯福从几个方面开始?
1、金融方面
提问:为什么首先从金融业开始? 5500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业陷入窒息状态,至就职时,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营业,支票在华盛顿已经无法兑现,储户的存款几乎付诸东流-------恢复银行信用,促进金融业正常运转-----对银行停业整顿,关闭没有支付能力的银行,由国家支持大银行开业----倘若大银行倒闭---成立保险公司,对一定数量的存款进行保障。-------银行信用得以恢复,促进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刺激消费,为工农业的生产恢复提供保障,“犹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一道闪电” ①恢复了银行信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②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 ③联邦政府职能、总统的权力扩大,渗透到了金融领域 2.工业方面(学生自主看书总结要点)提问1:国家工业复兴法为什么要求各企业确定生产规模?为什么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作小时?
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的各项措施,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同时也调整了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对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作小时的规定,调整了其与资本家的矛盾,在工业国家,工人是最大的消费群体,提高工资 工人收入提高了购买能力加强,也解决了消费不足的问题。提问2:工业方面的措施有没有实行企业国有化?
经济体制依旧是典型的私有制
3农业方面:(学生自主看书总结要点)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也就是说农业中存在着生产过剩的状况。提问:什么要大量毁灭农产品以提高价格?
使农产品价格回升,为了防止在农业生产恢复的基础上引发新的经济危机,继续规定由政府确定农产品的价格和农业商品的年产量,用财政手段维持这些限制,加强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减少生产盲目扩大造成的农产品价格下跌,逐步使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业状况逐步好转 4.社会福利方面:(学生自主看书总结要点)
什么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能够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罗斯福 提问:“以工”何以“代赈”?劳动力的雇佣会加重政府支出负担,罗斯福为何还要这样做?
“以工代赈”的措施,一方面增加了就业,刺激了消费,另一方面减轻了政府因单纯的救济产生的财政压力。同时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受到人民的普遍欢迎(授人以鱼 三餐之需 授人以渔 终身受用)这些公共设施也为日后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
总结思考:在这四项措施当中 有一条主线始终贯穿?
------通过法律形式,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固定下来。就说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干预”这是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
但是罗斯福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目的也只是永远的纠正经济中的缺点,换句话说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动摇 但是经济制度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 特点:(学生归纳)实质:(学生归纳)
过度:如果说南北战争是美国革命的继续 那么罗斯福新政就是美国经济政治的大调整 大改革,有没有效果?
三、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直接影响:
(1)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学生看书体会)
(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对民主的信心,经济好转---矛盾缓和----社会稳定----曾
经出现的法西斯失去了市场----自由民主制度不不仅没有破坏,反而得到了加强----这是政治方面最大的影响
(3)在很多方面改变美国人的生活.不仅改变了美国人的政治生活,也改变了美国人的经济生活,尤其是新政实施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弱势群体相当数量的成员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2.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新政以后,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使得“国家干预”的思想突破学术范围,成为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故无法完全消除经济危机的隐患(调整和革命的区别)
【本课小结】: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当初罗斯福却遇到了种种阻碍和困难,“新政”曾一度陷入困境。“新政”的成功是他锐意进取精神和坚强意志的结果。在美国历史上,他同华盛顿、林肯一样有名,他们是代表了三个不同时代的三位杰出的美国总统。古今中外历史上值得肯定的人物,应该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与时俱进对历史发展作出贡献又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人,罗斯福正是这样的人。学习了本课,我们要试图吸取新政的启示以及学习罗斯福身上一些优秀品质,不断完善自己,为我们的社会献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