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危机与新政教学设计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
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全国工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德莱塞的小说《美国的悲剧》
(2)知道1929年美国的股市崩盘引起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3)知道《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新政的核心和基础。
(4)通过比较罗斯福新政与胡佛总统应对危机的政策,认识罗斯福新政实行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开创性意义。使学生逐步形成对相关历史事件进行比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带着问题阅读观看史料,初步学会提取、分析和概括史料中关键信息的能力。
通过比较胡佛总统与罗斯福总统面对危机时采取的应对方法的比较及罗斯福新政与列宁新经济政府的调整的比较,使学生体会比较法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对身边新闻事件的看法。初步掌握将现实与历史进行类比思考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系列措施的深入分析,认识到在现代文明中,关爱弱势群体是抵御经济危机、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一环。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意义
本课介绍了美国历史上1929年股票崩盘引起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后的罗斯福新政。本课是前面学习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后续发展。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段繁荣时期。正是在这种繁荣的景象麻痹了大多数的人,忽视了繁荣背后隐藏着的巨大危机。美国股市崩盘终于引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为首的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凭着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以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干预经济的措施使美国等资本主义强国度过了经济危机。而德国和日本在面对经济危机时无力解决,最后走向了掠夺的道路,引致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因而本课的内容上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后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前半段的关键发展点。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材的内容分为三个子目:《美国的悲剧》、黑色星期
四、罗斯福新政。教材内容的编排逻辑较为隐晦,学生不易发现本课的发展线索。实际上,《美国的悲剧》一目前的小字部分介绍的是美国经济在二十年代的繁荣;黑色星期四的到来,使美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逆向发展。罗斯福新政介绍的是《;罗斯福新政介绍的是经济危机的解决。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以《全国工业复兴法为例》,理解罗斯福新政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课的难点是让学生用现代眼光重新审视罗斯福新政,为我们今天处理金融危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三)【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已经学习过列宁时期的苏联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度到新经济政策的史实。也了解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秩序的重新建立。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 通过阅读资料、合理想象、师生对话、同伴讨论获取历史认识,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的提高
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罗斯福新政解决了危机,而是能够从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对社会现实问题解决方法、原则的启示。对学生整体来说,能够在课堂上习惯用合作、交流、探讨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且愿意将个体或者小组的合作成果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与他人分享。
(四)【教学策略】
1、教学设计思路:
从学生较为熟悉的美国黑人总统奥巴马竞选连任是否成功的猜想导入。引出奥巴马今天所遇到的问题与历史上的罗斯福是一样的。介绍罗斯福新政的来龙去脉,呈现课本的内在逻辑体系:天堂与地狱——美国人民在危机前后所经历的巨大反差;再见艳阳天——罗斯福新政的力挽狂澜;新政的启示——政府干预经济、关注民生,现代政府的责任。以胡佛总统面对危机时的乐观与德莱塞的忧虑进行对比;以胡佛总统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方法与罗斯福总统的应对方法进行对比;以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的调节与列宁采取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的调节进行对比;以罗斯福新政应对大危机的措施与2008年以来美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时的做法进行对比,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对比较法运用的体会。通过对比,认识到面对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功的自我调节。最后总结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两个成功的要决:政府干预经济和关注民生,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2、教学方法:讲述、对话、讨论
3、媒体的选择: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展示丰富的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材料,并注意兴奋点的分布,使多媒体素材的运用张弛有度。
4、板书设计
一、天堂到地狱——大危机的到来
二、再见艳阳天——罗斯福新政
三、新政的启示——关注民生
5、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展示奥巴马的图片。
问题1:奥巴马参加2012年美国总统竞选,能不能成功连任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较为熟悉的人物谈起,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降低本课学习的难度,激发其学习本课的兴趣)
一、天堂到地狱——大危机的到来
展示奥巴马以罗斯福的照片为基础经过PS的图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奥巴马总统在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当选总统,美国人民希望他成为罗斯福第二。向学生提出问题,历史上的罗斯福是什么人?介绍罗斯福的生平。)
展示罗斯福的简历:
1882.01.30 出生于美国纽约州;
1921年,扑灭山火后跳入河中游泳,患上小儿麻痹症致残; 1928年,竞选成功,任纽约州州长
(设计意图:让学生简单了解罗斯福的个人情况,为后面的学习提供背景知识。以1928年为时间点,对比罗斯福和胡佛两人的经历,罗斯福当选纽约州州长时,胡佛正在全国发表演讲,竞选美国总统。过渡到胡佛在竞选时的表现)
展示胡佛总统在1928年竞选美国时的竞选承诺与1932年竞选美国总统连任时的遭遇:
1928年:如果我当选,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汽车。——胡佛竞选总统时说 1932年:绞死胡佛!绞死胡佛!
——几千个失业的底特律汽车工人愤怒地向谋求连任的胡佛总统抗议 问题2:为什么到了1932年,美国民众这么恨胡佛?中间发生了什么事?(设计意图:制造认知冲突: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人两次竞选美国总统,民众的反应相差会这么大?其中发生了什么事?引出大危机的历史史实。引导学生总结:危机爆发前后,美国的经济,美国人民的生活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过程)
观看大危机的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对视频的观看,形成对大危机爆发带来的严重破坏形成直观印像。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一个问题:大危机带来了哪些影响?)
问题3:前所未有的大危机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简述大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展示P22页中的材料一和胡佛的竞选承诺
材料一: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罗兰叶、野葱、勿忘我草、野莴苣以及一向专给牲口吃的野草。城里的孩子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就上去同野狗争夺。蔬菜从码头装上卡车,她们就跟在后边跑,有什么掉下来就捡。中西部地区一所旅馆的厨师把一桶残菜剩羹放在厨房外的小巷里,立即有十来个人从黑暗中冲出来抢。人们还看到,有人全家走进垃圾堆捡骨头和西瓜皮来啃。因为蛆虫多,芝加哥市有一个寡妇在捡东西吃时总是先把眼镜摘掉,眼不见为净。——北师大版九下历史P22 材料二:如果我当选,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汽车。——1928年胡佛总统的竞选承诺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胡佛描绘的天堂与美国人民正在经历的地狱,再度强调危机爆发前后,美国民众生活的巨大反差。为接下来英雄人物罗斯福的出现作好铺垫。)
过渡:大危机无论是对美国经济还是对普遍民众的生活都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胡佛总统无力解决这个危机。美国人民急需有一个人带领他们逃离地狱,再见艳阳天。这个人是谁?
二、再见艳阳天——罗斯福新政
师:罗斯福新政能不能使美国人民再见艳阳天呢? 问题4: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危机? 问题5: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 展示大危机期间农场主倾倒牛奶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大危机时期百姓食不果腹与资本家倾倒牛奶的反差。引导学生分析大危机中生产和消费之间的问题,及解决危机的基本对策就是控制生产和提高消费。)
问题6:《全国工业复兴法》中的内容哪些是用以控制生产的,哪些是用以提高消费能力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全国工业复兴法》中的规定是如何针对危机中出现的问题来解决问题的。引导学生注意在控制生产的过程中,政府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问题7: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 问题8: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是什么?
(设计意图:以《全国工业复兴法》针对危机采取的措施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在控制生产过程中,政府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示苏联的经济政策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问题9:罗斯福新政的性质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用拳头的松紧来打比方,对比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对经济控制变宽或者变松,这种调整都是一种自我调节。)
展示材料: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奥巴马要做罗斯福第二。
讨论:给奥巴马当顾问:从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里我们可以找到哪些应对现代金融危机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课本上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通过代入角色,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合作性学习。)
三、新政的启示——关注民生 展示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Then don’t care about us》的歌词:如果罗斯福还在,他绝对不会允许这一切发生。
播放歌曲片断。
(设计意图:迈克尔〃杰克逊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乐坛巨星。引导学生注意杰克逊的生活背景。激疑:不会允许这一切发生指的是什么)
问题10:为什么罗斯福如此受人尊敬?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罗斯福之所以受人尊敬,除了在任期间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之外,在其他方面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展示材料:聪明能干的人总会在美国出头;而一般的民众则只有感情而没有头脑,不会想办法,只会乱花乱用,怨天尤人;失业群众是罪有应得。
——胡佛总统《美国的个人自由主义》
问题11:罗斯福与胡佛应对失业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罗斯福总统与胡佛总统应对失业的不同态度。总结罗斯福之所以得民心,还在于他关注民生。这也是罗斯福新政的一条重要经验。)
结语:1929年的美国股市崩盘,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破怀性大。美国从危机爆发前的天堂一下了掉到地狱。罗斯福受命于危机之中,果断采取科学的措施。带领美国人民成功克服经济危机,再见艳阳天。我们从这段历史当中得到两个重要的启发:一是当危机发生时,政府必须出手干预经济。二是关注民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
(五)【教学反馈】
学生课后普通反映通过这节课学有所得,联系现实,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从过往的历史当中发现了一些能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有益启示。
二、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广泛的使用了比较的方法,重点培养了学生的比较能力。对教材进行了较为体系化的整合,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本内容的逻辑顺序。教学设计采取了较高的立意,将关注民生作为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整节课的灵魂对现实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经教学实践之后有这样几点思考:
一、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
二、史料教学的运用必须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特点。选择的史料不宜过多过于复杂。必须充分挖掘史料的潜力。对史料进行多角度循环利用是充分发挥史料作用的重要一环。
三、让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动起来是达成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一步。
当然,美中不足的是,在讲述的过程中,有部分教学环节,授课的速度有点太快,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给学生进行活动的时间还可以再延长。
第二篇: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学科组:历史组
设计者:蔡晓虹
一、基本说明
本课所属模块是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5课第一个课时,授课班级是高一(12)班。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新政材料,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感受罗斯福的个人魅力以及对美国的贡献,认识到市场和计划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萧条出现的原因;罗斯福新政 难点: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评价
(三)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新课标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传统的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创造情境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过程,加入了角色扮演、情境设置等环节。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改革措施,探讨其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以及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史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以提高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
(四)、学生分析
本课的内容在初中教材有较多涉及,所以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可积极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但学生初中的认识基本是处于感性阶段,为此高中的教授过程中要找到合适、有效的方法使其上升为理性阶段。同时高中生相比于初中生已初步确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此结合本课内容,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认识的有效引导和升华。下面我就本课的大致谈谈教学思路和教学后的反思。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启发讲授法 【手段、教具】多媒体课件演示 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导入:2007-2009年,一场次贷危机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并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无独有偶,82年前,美国也爆发了一场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节课让我们回到82年前那场危机,从罗斯福新政中去探求医治经济危机的良药。
在这场危机爆发前的20世纪20年代却是被许多美国人称为“繁荣年代”,繁荣的背后潜藏着什么危机?
【材料】:1920—1929年,美国工厂的生产率增长55%,而工人的工资却只增长了2%。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五分之三由只占人口总数的2%的人拥有。
推出:严重的贫富差距导致民众购买力下降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但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生产力发展创造出来的巨大财富绝大部分流入垄断资本家手中,工人收入的实际增长率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率。
那么为什么企业要盲目地扩大生产?到底是什么蒙蔽了企业家的眼睛? 【材料】20年代的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甚至结婚戒指也可以分期付款,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
20年代股票投机成风。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股票被哄抬到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
推出:过度信贷消费、股票投机活动造成虚假繁荣,企业盲目扩大生产。
分析:分期付款,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所以人们盲目消费,要消费没钱怎么办?当时很多人梦想通过股票买卖一夜暴富,,造成股价被大幅哄抬,用白花花的银子换成高风险的股票,这加剧了信贷市场的不稳定。因此,市场的虚假繁荣使企业盲目扩大生产。会怎样?
小结:严重的贫富差距导致民众购买力下降,过度信贷消费、股票投机活动造成虚假繁荣,企业盲目扩大生产,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一、1929 — 1933年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的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直接原因:供需矛盾突出(贫富差距过大,过度信贷消费,股票投机造成)
2、经济危机的特点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3、经济危机的影响
经济破坏;社会危机加深;国际关系恶化
过渡:危机爆发之时,1929年当政的总统胡佛采取什么政策?
胡佛坚持自由主义的执政理念,结果,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1933年,胡佛仍想争取连任,这时他遇到一个竞争对手——罗斯福,现在我们请两位总统候选人上台进行竞选演说。(两位同学进行角色扮演)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1)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得不到解决(2)罗斯福当选新任总统
2、措施
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请各组的同学们来扮演罗斯福“智囊团”成员的角色,一起出谋划策应对“烂摊子”。
★第一组:金融团: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增加政府保障来恢复银行的政策信贷活动。
★第二组:工业团:出台《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保障工人权益
★第三组:农业团: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控制市场价格
★第四组:社保团: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提供就业机会
3、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4、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影响:
①直接影响:减轻危机对经济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②间接影响:缓和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巩固统治。③深远影响: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过渡:正在罗新政之时,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也在时记得关注着改革的动态,他就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他于1936年写成了《就业、利息和贷币通论》一书,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诞生,那么什么是凯恩斯主义呢?
三、凯恩斯主义
1、背景:经济危机爆发使自由放任政策受质疑
2、基本思想:国家要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3、影响
成为二战后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主要依据,推动经济发展,但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与和“凯恩斯主义”的关系:观点一致、异曲同工、不谋而合、相互借鉴
课程知识小结(结构图略)
思考: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在美国身陷危机之时力挽狂澜,你觉得他的哪些优秀品质支撑起他的成功?
身残志坚、乐观自信、敢于创新„„
从罗斯福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到很多营养,现在我们运用这些营养,来为我们如今中国在经济上出现的问题出谋献策。今天我们经常说起的问题就是房价、4 物价居高不下,大学时就业难等热点问题
(1)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2)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深化改革(3)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统一
(4)要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5)注意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以史为鉴】:
危机不仅仅是巨大的危害,它还是一次空前的机会。市场和计划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唯一让人恐惧的是恐惧自身,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只有与时俱进,锐意改革,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练习】略 【板书设计】:
一、1929 — 1933年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的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直接原因:供需矛盾突出
2、经济危机的特点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3、经济危机的影响
经济破坏;社会危机加深;国际关系恶化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1)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得不到解决(2)罗斯福当选新任总统
2、措施
3、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4、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影响:直接、间接、深远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线索非常清晰,重难点也很分明,但是如何突出重难点还是值得探究的。在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的理解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几个材料帮助他们理解。在理解罗斯福上台背景上,我设置了角色扮演环节,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胡佛和罗斯福两位总统候选人进行竞选演说,分别阐明各自应对经济危机的做法:自由放任政策和实行新政,让学生理解此时罗斯福新政对挽救美国经济危机的重要性。如何理解罗斯福新政和新政的实质是本课的重难点,为此我把学生分为四大智囊团,让学生动脑思考此时各个领域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在这个环节上,学生提出了一些创见而不仅仅是照搬书本,这一点是比较可喜的,有自己的思考学生才会更加地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再来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就只是自然地顺水推舟了。但由于时间关系,无法让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自己在总结时也显得比较匆忙,没能很好地深化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当学生出现比较浅层次的答案或者错误的答案时,如何引导他们更深一层去思考,引导他们去寻找正确答案,引导能力需要加强。
第三篇: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初三历史 张开权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华东师大版《罗斯福新政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的第一节内容,它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对战后的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罗斯福新政》也对美国经济的恢复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设置历史的情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图片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通过对历史人物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罗斯福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设计理念】
1.开展学生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2.实施情景教学,统合三维目标 3.运用问题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
大家都有看病的经历,请同学们回想一下看病的几个步骤,通过学生讨论简单得出以下几步:
1、查病情
2、找病因
3、开处方
4、看疗效
人会生病,国家也会生病,我们先来听一段材料: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天寒地冻,北风呼啸,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这么冷,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
这段材料反映了哪些问题?生产的相对过剩,出现了经济危机
既然有病,那就要找医生,下面有两位医生,你认为美国应该找谁呢?在众多的医生中有两人脱颖而出,他们是?
胡佛pk罗斯福(由学生扮演),阐述各自的见解。
胡佛:“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组织生产是企业的事,政府不应该去管。”
罗斯福:“首先允许我表明我坚定的信念,我们唯一应该感到恐惧的是恐惧本身,我们不应该听天由命,而是应该让命运为我们服务,对于大家所赋予我的信任,我将用时代所要求的勇气和奉献作为回报。我将竭尽全力-----”
假如你的美国人,你会选择谁呢?
罗斯福以472:59票的绝对优势当上了美国总统。从而导入罗斯福新政 在经济危机冲击下的美国,千疮百孔。面对这么多的困难,罗斯福即使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有的人就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
把学生分成四个委员会,分小组讨论下面四个问题:
假如你是金融委员会成员,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恢复银行的信誉,促进金融业的正常运行?
假如你是就业委员会成员,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你将如何进行救济和解决就业问题?
假如你是工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解决产品过剩,恢复工业生产,处理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假如你是农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同学们刚才提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下面是罗斯福为克服危机采取的措施,你的建议有没有被罗斯福总统采纳?你认为罗斯福总统的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又有怎样的局限性?
罗斯福虽然没能从根本说消除经济危机,但罗斯福总统为克服经济危机开出了很多“秘方”,并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以前的政策相比,这些“秘方(罗斯福新政)”有什么特点?
在罗斯福的带领下,美国人民渡过了最坚难的日子,所以在美国人心目中罗斯福是最受欢迎的三大总统之一。后人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罗斯福,一位出身高贵的总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空前绝后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优秀品质。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及其你对罗斯福个人的了解,你认为他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老师提供一些材料和让学生结合课本指出)
敢于直面困难、身残志坚、自信、乐观、不断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小结:略
板书
一、罗斯福新政
1、内容:①整顿银行业(首要措施)
②实施失业救济和“以工代赈”(民生)③颁布了《国家产业复兴法》(基础和核心)④颁布了《农业调整法》 ⑤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度
2、目的:直接目的:为了摆脱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作用:
4、局限性
5、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6、罗斯福的优良品质:敢于直面困难、身残志坚、自信、乐观、不断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练习
材料:
1、-------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
2、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请回答:
1、材料1演说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
2、面对这种这种情况,美国采取了措施?结果如何?
3、材料2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
第四篇: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
【教学背景】
1、本课内容在整个历史必修模块(Ⅱ)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本单元的中心内容,着重阐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影响。本课的前一课讲述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这是罗斯福新政产生的重要历史背景,后一课有关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涉及罗斯福新政对战后美国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本课既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本单元的核心部分,是“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
罗斯福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危机中的美国避免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审视“新政”,就不难看出,“新政”号准了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脉搏,“使人们能够重返工作,使我们的企业重新活跃起来”的口号,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充分唤起了他们的积极性。罗斯福把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保证公民就业作为政府的责任,尤其是以工代赈的形式修建的一大批工程项目,不仅大大缓解了失业困难,刺激了经济的早日复苏,而且许多基础设施建设使美国经济受益无穷。新政采取了大量防止再次发生大萧条的措施和政策,为此后美国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本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本课教材和初中教材相比,从内容上看,两者都包含了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但初中教材的重点是新政内容,本课教材的重点是新政的影响。从教材的知识看,两者都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如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经济等。但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本课教材比初中教材明显加大了力度。就能力要求看,本课教材突出了评价能力,比初中教材的识记能力要求要高得多。本节课是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二节内容,它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由放任”的美国》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它对战后的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罗斯福新政》也对美国经济的恢复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学情分析】
1.高中生有旺盛的求知欲,不再满足于老师的照本宣科的讲解。
2.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一些基础的知识可以通过预习解决,突出重点和难点的分析。
3.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来看,高一的学生思维方式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已经初步具有了用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但历史教学不能过度强调逻辑分析,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设置历史的情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图片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罗斯福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法、讲述法和启发诱导式。【设计理念】
1.开展学生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设计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设计案例和角色扮演创设情景、激烈讨论提出建议,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活力。2.实施情景教学,落实三维目标
本课设计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进行情景设问、情景讨论,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和接受知识,并培养其积极进取的精神,较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而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相互渗透的,所以在情景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落实、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是交融在一起的,实现了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3.转变学习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本课设计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空间,使学生体验了自主之乐,合作之趣,探究之悦,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情感体验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增强了教学效果。4.运用问题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本课设计按照诱思探究理论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品质。运用问题教学法,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主动去发现、获得,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经济危机的影响
过渡:在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的打击,使其经济病入高盲,而胡佛政策的 失败,使美国人民迫切希望一个有能力力挽狂澜的领袖出现,由此:罗斯福应运而生了。
2、罗斯福
1)介绍罗斯福:美国总统 2)罗斯福提出“新政”:
在1932年的美国竞选总统中,罗斯福获胜,在上任的第二天便对病入膏肓的美国经济实行新政医治。(药方“新政”)但是,这个药方他并不知道是否是正确的,所以他把他的“新政”又称为是:一种试验,其含义是:放弃胡佛的自由主义改革而实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二、罗斯福新政 1.金融方面
令银行暂时修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利; 2.工业方面
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全国劳工关系法》,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3农业方面
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通过了《农业调整法》
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并以增收面粉厂、纺织厂和屠宰厂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加工税,来补贴减耕农民的经济损失 4.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救济基金;
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以刺激消费和生产
“以工”何以“代赈”?劳动力的雇佣会加重政府支出负担,罗斯福为何还要这样做? “以工代赈”的措施,一方面增加了就业,刺激了消费,另一方面减轻了政府因单纯的救济产生的财政压力。同时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受到人民的普遍欢迎。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稳定社会
早日摆脱危机 三.评价:
(一)实质: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运用政权的力量全面对国家经济进行干预,是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二)进步性
1.直接影响: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2.间接影响: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3.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新政以后,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合作探究 】:罗斯福新政的“新”是新在哪里?
1、新的政策: 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自由放任传统政策
2、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实行了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措施
3、新的起点: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生,是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本课小结】:
1929年首先在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罗 斯福果断地采取国家干预经济为核心的诸多复兴措施,使美国经济迅速稳定,并逐步恢复。原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过局部调整,又重新焕发活力,资本主义经济重获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得以巩固。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不仅挽救了美国,也挽救了整个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30年代大危机对美国社会的破坏 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3、美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1.金融方面
(1)令银行暂时修业整顿,足部恢复银行信用;(2)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3)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利;(4)管制证券业。2.工业方面
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全国劳工关系法》,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3农业方面
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通过了《农业调整法》 4.社会福利方面
(1)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救济基金;(2)加强社会保障措施;(3)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以刺激消费和生产 三.评价
(一)实质:国家干预经济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二)进步性
1.直接影响: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2.间接影响: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2.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第五篇: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是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5课。本单元主要有两条线索: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而本课正是后一条线索的至关重要的事件,因为本条线索的主要内容是: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讲述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面临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进行的调整,以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凸显了“现代化”的时代主题。
《课程标准》:(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对罗斯福新政已有所简单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也进一步发展,学习探究历史问题的热情较高。但要从农业、工业、金融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全面了解新政内容,并能对新政作正确评价,这对高中生来说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影像资料入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合教学过程有选择的展示给学生,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营造教学情景,烘托教学主题,让概念化的事和人变得生动形象,以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受,特别是激发那些对历史学习“不敏感”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与历史视频和图片,再现历史场景,师生共同探究历史问题;通过设问,由易到难,从现象到本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总结历史规律的思维
能力。从而全面正确的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引导分析新政的改革措施,探讨其对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史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以提高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同时体验罗斯福关注民生、具有创新精神的执政理念,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可以积极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难点:通过措施全面评价罗斯福新政。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分析历史问题、总结历史规律的思维能力。
五、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学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知识容量大,因此我预先编制了预习学案分发给学生指导学习,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服务教学,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思考。通过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分组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采取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相结合,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努力把课堂变成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结合预习学案学生自主预习:
1、按预习提纲序号和提示标注课本,找到问题的答案。
2、掌握本课的知识框架,知道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作用、成就。
3、完成预习自测,写下自己的疑问。
(二)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罗斯福就职典礼”片段:
教师:这段资料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美国? 学生畅所欲言:(提示:30年代大萧条时的美国)
进而教师导语:有人说,华盛顿创建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那么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到底遇到了怎样的困境?美国又是如何摆脱的呢?对后来又有什么影响?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三)讲授新课
一、展示课标要求。
二、导入第一个问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根据同学们的预习我们知道: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得到普遍推广应用,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进入经济繁荣期,但在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危机,那隐藏的危机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和材料。
1、展示“黑色星期四美国华尔街”、“手足无措的普通百姓”、“求职的失业者”、“荒芜的农田”、“无家可归的人”等几幅图片,让学生合作探究,各抒己见,回答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表现,后教师点拨引领,归纳总结答案。
金融危机(股市崩溃、银行倒闭)工业危机(企业破产)农业危机(过剩暴跌)民生危机(失业、无助)
2、通过再展示一幅图片及以上危机的表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这次危机的特点:来势凶猛,范围广(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有的经济部门),时间长,后果严重。
3、经济危机的影响: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充满希望的胡佛总统怎么也没想到,在美国经济一片繁荣的时候,危机却铺天盖地的卷来,那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是什么呢?谁能结合预习学案回答一下?(设计意图: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是对学生预习效果的检测。)
4、结合材料和图片思考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
材料:材料一,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问妈妈:“现在天气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炉子呢 ?
妈妈回答说:“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 “因为煤太多了。” ——20世纪30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思考:为什么煤那么多而小女孩家却没有煤生炉子?产生这种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材料二:20年代的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约有70%的汽车是这样购买的。
20年代股票投机成风。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股票被哄抬到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
思考:人们的消费能力很低,卖不了那么多产品,为什么工厂还在不停地生产?这说明当时美国的社会生产存在什么问题?
思路:生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引领,归纳总结答案。
1)
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日益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2)主要原因:供给与需求、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3)政策原因:长期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结果 4)直接原因(导火线):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
三、导入第二个问题——罗斯福新政。自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之后,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挽救社会的危机。大多数的美国人期盼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克服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罗斯福临危受命成为了美国的新一任总统,那这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会为濒临绝望的美国民众带来什么惊喜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二个大问题——罗斯福新政。
1、网上冲浪:有学者认为:“罗斯福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他的智囊团里有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工人活动家、律师、金融家等,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若你是这个“智囊团”中的金融学家,工业专家,农业经济学家,社会救济家,为解决美国当时面临的危机,会给刚刚上任的总统献出怎样的锦囊妙计呢? 下面请同学们分成“金融组”,“工业组”,“农业组”和“社会救济组”四组上网查资料,查找有关在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方面向罗斯福献的计策?并要分别说明这些计策是针对于什么危机提出的。
(学生按分好的组先上网查资料,后相互讨论,把讨论的结果整理出来,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并从中得出新政的特点)分组 金融组 工业组 农业组
社会救济组
问题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农产品过剩、暴跌 工人失业、无助 应对措施 整顿财政金融 调整工业生产 调节农业生产
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特点
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2、对于新政的影响,通过展示图片和学生结合学案的预习,先让学生起来回答,后教师讲解总结,学生记忆,后生生互相检查。
3、合作探究: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告别了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时代,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对以后的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对于罗斯福新政,不同人却有不同的看法,下面看一组材料:
材料:有人说,新政是苏联的计划经济的翻版,我敢打赌,罗期福一定是苏联收买的间谍,联邦为什么不调查一下?有人说:不对,资本家都说罗斯福“向富人敲竹杠“说他天天“吃烤百万富翁”,我看新政简直就是法西斯主义。
罗斯福说:“在美国从来没有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有着更坚定的信仰!” 思考:材料中罗斯福“考百万富翁”的出发点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新政的实质。新政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后选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总结:出发点是保障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最终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4、大家论坛:历史不是记忆的负担,它蕴含着可以照亮未来行程的智慧之光。任何一部历史都是当代史,人类历史的终极目标是人民的福祉。那么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社会发展有哪些有益的启示?(学生互相讨论,畅所欲言,教师归纳总结。)(1)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统一,防止泡沫经济,避免盲目性。(2)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系;
(3)缩小贫富差距;关注弱势群体,健全社会保障;建设和谐社会。(4)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重视发展实体经济;(5)加强国际协作,共同应对危机等
四、导入第三个问题——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成为了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主流,而在理论上进行概括总结的是英国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三个问题——凯恩斯主义。抛出问题:凯恩斯主义提出时的背景是什么?核心主张?他是如何处理商品需求和供给的关系的?和罗斯福新政的关系是什么?凯恩斯主义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危机?它有何作用?(让学生结合预习及课本的知识回答,后教师总结订正。)
(四)随堂检测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面对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罗斯福通过开辟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力挽狂澜,使美国结束了一个赤裸裸、人吃人的资本主义,开创了福利资本主义的新时代,美国社会再现繁荣景象。现实是历史的重复和延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三十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的“新政”措施,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美国的国情和我国当前面临的情况也大不相同,但其对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尤其是启动市场和实施“再就业”工程,还有诸多可借鉴之处。相信我们只要立足现实,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措施,就一定会进一步深化我国的改革开放。
七、教学反思:
1、本课设计明确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尤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2、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的设置给予了学生足够展现自我的空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学生印象。多媒体课件丰富的资源,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尤其学生自主上网查资料,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有利的平台,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3、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生表达观点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充分利用时间发言等。因此如何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将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