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上音乐5单元劳动乐教案
第五单元
劳动乐(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三只小猪》在欣赏活动中,用音乐的方式体验不同劳动生活的节奏、情绪、结构、形象与表现特点。
2.能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朗读“三只小猪”的念白,走它们的步伐。3.学会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不怕大野狼》。4.能按故事情节进行情境创设表演。
教学重点:理解乐曲中间讲的时什么,反复出现的旋律要会演唱。
教学难点:演唱乐曲中间反复出现的旋律,了解音乐中的乐器演奏,和管弦乐曲的特点和概念。
教学工具:教学光盘,教学用书,教学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教师演唱动画片歌曲
导言:“小朋友们,你们应看过不少的动画片,能告诉林老师,你最喜欢那部吗?”(生):„„„(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回答,如:做出动画片里主人公表情或动作来回答,或者演唱动画片里面的主题曲或者插曲来回答等等)(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动画片的片段,你们看!” 欣赏《三只小猪》的动画片段。
二、学习“三只小猪”的念白
老大:我用稻草盖房子,我用稻草盖房子,我吹长笛根本不在意,整天休息最快意。
老二:我用木头盖房子,我用木头盖房子,快快乐乐生活像游戏,拉小提琴我最行。
老三:我用砖头盖房子,我用砖头盖房子,我不唱歌也不爱跳舞,辛勤工作摆第一。
能按节奏朗读念白。可以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朗读。
三、按节奏走步。
师):“小朋友们真棒!能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朗读这三段话了,现在老师要请出一组同学跟着我按节奏走‘老大’的步伐,记住边走要边朗读“老大”的这段话哦!”
1、学习‘老大’的步伐——双手摆动踏步
2、学习‘老二’的步伐——双手叉腰踏步
3、学习‘老三’的步伐——抱肩左右摆动(师):“大家学得认真极了!下面老师再请到的小朋友可是要提高要求了哦,你们要按顺序把三只小猪的步伐连起来走,嘴里记得要朗读它们说的话哦!谁有勇气来挑战一下呢?好,你来,还有你„„在座位上的小朋友如果你学会了,就举个手林老师就邀请你加入到队伍中间来!”
4、三种步伐连走(跟音乐)
四、歌曲学习《我们不怕大野狼》
(师):“小朋友们,当‘三只小猪’把它们各自的房子搭盖好的时候,谁出现了啊?”(生):“大灰狼”(师):“老大的稻草房被大灰狼一口气就吹倒了,老二的木头房也被大灰狼吹倒了,它们都逃到了老三的砖头房里,最后,老三用聪明的才智把大灰狼给赶跑了,三只小猪高兴的唱起了《我们不怕大野狼》,你们听!”
1、第一遍聆听歌曲
2、按节奏朗读歌词
3、用“LA”来哼唱旋律
4、小声哼唱歌曲
5、全体起立边拍手边演唱歌曲
6、找对象演唱歌曲
7、拉起手团结起来演唱歌曲
五、创设情景表演
1、三个小组分别请出一位小朋友来进行“三只小猪”的角色扮演,再请出一位扮演“大灰狼”。
2、全组成员一起来进行《三只小猪》的故事演绎。
六、课后小结: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其多列》、背唱歌曲及随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2.用学过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其多列》编配伴奏
3.知道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时值的比例,读出与跑的长短。教学重点:学习背唱歌曲演唱。节奏音准的把握。教学难点:把握歌曲节奏特点并为歌曲伴奏。教学工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世界瞩目的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我想小朋友们都看过吧,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大屏幕重温一上当时让人激动的场面!(播放课件)师: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就像五十六朵美丽的花朵在祖国的大花园中竞相开放,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欣赏几朵美丽的小花吧!(播放课件)。师:你们听,哈尼族的小朋友迎着风,披着阳光向我们走来了。
二、新歌学唱
1.师:哈尼族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啊?生回答(略)你们在家都做过哪些劳动啊如:洗衣服、扫地、擦玻璃、拖地、切菜。让学生随着《其多列》的音乐做劳动的动作。师:那么让我们再随着大屏幕看一看哈尼族的小朋友真的也像同学们一样在劳动吗?(设计意图通过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词,为学生记住歌词奠定基础)。
2.播放歌曲《其多列》的范唱录音,利用幻灯片出示歌词及歌谱。
3.学生聆听歌曲,出示图画挂在黑板上(含第一段的歌词)
4.请同学们看着图片再听一遍,可以小声哼唱。
5.按节奏朗读歌词,并指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
6.复听音乐,学生再次感受歌曲的旋律,歌词大意。
7.过渡语:同学们知道其多列是什么。
8.解释其多列的含义,和介绍哈尼族。
9.出示哈尼族的图片,让学生竟可能多的了解外来文化。
10.把歌曲的节奏请同学们打出来,然后把歌曲的歌词带入,念出有节奏性的歌词。
11.把歌谱带去,用模仿演唱的形式,老师弹奏电子琴,一小节一小节演唱歌曲学生举手演唱。
12.老师弹奏乐句,请同学们集体演唱多变,对歌曲有个大概的旋律的概念,跟着音乐一起舞动。
13.同学在这首歌曲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或是不认识的词语吗?(教师向学生解释不懂的词语):“其多列”是哈尼语,它的意思是“快来”,是哈尼族的小朋友在招呼自己的小伙伴。请你们也来唱一唱这一句,招呼你的小伙伴。
14.有了学习第一段的基础,老师相信大家可以自己学会第二段,请同座位的同学合作试着唱一唱。(随琴轻声唱歌曲第二段)
15.用学过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师:为了让这首歌的情绪更加欢快,请同学们用我们学过的打击乐器为歌曲设计伴奏吧。(找个别同学到台上表演)。
16.以小组的形式比赛表演。
17.为歌曲伴奏。出示以小人图形谱代替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节奏卡,请同学讨论走与跑的长短与歌曲有联系吗?
18.师弹奏乐句,学生演唱并随音乐进行击拍播放伴奏带,与学生一同演唱并按照演奏谱为歌曲伴奏手串铃 ×× ×∣×××∣。双响筒 ××∣××∣三角铁 ×—∣×—∣。
19.以小组的形式自由练唱,自己可以创编歌词,师参与到活动中适时机的指导、纠正。
三、总结下课:
第二篇:二上音乐教案
二上第五单元动画城《我们的家园》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2.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1~10的数,初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3.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活动,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材分析〗
“快乐的家园”是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的开端,学生将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体会数的意义。
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感;在数数、认数、读数的过程中,要重视实物操作,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学校教育的开始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设计〗(一)活动一:猜一猜
1.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有一位小动物要和我们一块儿学习,你猜它是谁呢?它有:两只长耳朵四条腿;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电脑出示:小白兔)2.可爱的小白兔给我们带来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是它向往的快乐的家园。(设计意图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首先从创设“猜猜看它是什么动物”这一有趣的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去。)(二)活动二:夸夸美丽的家园
1.(指着画面)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家园,生活在这样的家园里,小白兔一定会感到很快乐。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2.谁能说出图上哪些东西的个数是“1”。(学生自由说)3.老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很多个数是“1”的事物,它们都可以用“1”来表示(电脑出示“1”)。“1”的威力可真大,它可以表示单个的一个萝卜;也可以表示由许多个萝卜组成的一筐萝卜;还可以表示一座高山,一株小草等(电脑同时闪动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座高山、一株小草)。
4.现在请你们看看自己的身体和周围,有哪些事物能用“1”表示呢?(让学生自由说,教师同时举起实物或做手势。)5.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都说得很好(抓住现场:举起一本书,说这是1本书,再拿来1本书,合起来就是2本书,可以用“2”来表示),谁来说2还能表示什么呢? 6.那3能表示什么呢?4能表示什么呢?(同桌互相说)昨天我们认识了1~10这几个数,请你选1个数和小组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设计意图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比较、概括,使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认数。这个过程使学生不但掌握知识,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对凌乱的认数顺序进行整理,培养有序思维能力。)(三)活动三:小小足球场
1.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我们带小白兔去足球场看看(电脑出示:小小足球场)。
足球场上正在举行一场精彩的比赛,你们发现了吗?每个运动员身上都有一个数,这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呢?(学生自由说)2.师小结:对,衣服上的数可以表示号码,也可以表示是第几个运动员。请同学们指着图,自己读一读运动员身上的号码。
3.问:有几个号码?有10个号码就表示有几个运动员?(学生回答)4.思考:比赛结束后,运动员们要排队,他们按什么顺序排队呢? 5.实际操作。
现在我们按号码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请10个同学来当运动员(每人手中拿有一个数),请运动员听口令,现在我们按1,2,3,4,…的顺序排队,看谁排得又快又好。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喜欢几号运动员,他排在队伍中的第几个?(如有同学说他喜欢8号,当他数到8号运动员时,引导他说出:“8号运动员正好排在队伍中的第8个。”同时引导学生说出:“从1号到8号共有8个运动员”。)6.我们要向这些小朋友学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把自己的身体练得棒棒的。(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小小足球场”这一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轻松地掌握基数和序数。这个过程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判断正误的能力,同时渗透思想教育。)四)活动四:“练一练”
1.好啦,现在我们去认识一个新朋友。
今天小聪和我们一块玩“找朋友”的游戏,小聪已经找到1的好朋友是一架飞机,问:“你们能帮其他数找到好朋友吗?”请同学们把好朋友用线连起来。
4.今天小朋友们学得很好,现在老师交给你们一个任务,有没有信心完成?请你们把教室或家里能用1~10的数字来表示的物体,记在小脑袋里,下节课说给同学们听听,好吗?(设计意图利用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注意兼顾习题的层次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最后设计了一个小调查,因为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教师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应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欣赏《三个和尚》设计
教材分析: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对于器乐在音乐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有一个更好地理解。
学情分析: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乐器,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掌握乐器的使用方法已不易,更何况运用自如。教学内容:
1.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2.学唱歌曲《三个和尚》,跳木桩。教学目标:
1.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
2.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3.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并表演《三个和尚》。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节目的序幕。1.播放歌曲《大风车》。
2.教师设问:动画城节目又要开始了,今天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3.教师播放器乐曲《三个和尚》,随着音乐发展变化,配乐讲《三个和尚》的故事片。
前奏部分:“从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主题音乐第一次响起:“一个小和尚,背着行李,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空无一人的寺庙,他兴高采烈地打扫、清理、收拾、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他安静地坐在佛像前念经,念着念着,他打起瞌睡来„„”
主题音乐第二次响起:“一个瘦和尚,背着行李,也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大大的寺庙里只有一个小和尚,他高兴地同小和尚打过招呼,也非常积极地打扫寺庙、清理佛堂、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两个和尚面对面地在佛像前打坐、念经起来„„”音乐到此为止。“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哪个同学能给我们讲讲?”学生七嘴八舌纷纷补充后面的故事。
4.同学们给故事起名字。
教师:看来,许多同学都知道这个故事,请同学们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名字。
(二)认识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并用打击乐器为主题音乐伴奏 1.聆听器乐曲《三个和尚》,说说乐曲与前面的故事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乐曲的名字也叫《三个和尚》,聆听乐曲前奏。
3.教师展示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示范敲击这几种打击乐器,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堂鼓、小钹、木鱼的音色。
4.聆听乐曲前奏,教师在各件打击乐器前示意前奏使用了哪种乐器,也可让学生随乐曲前奏在各打击乐器上做虚拟动作。
(三)聆听主题,设计打击乐器伴奏。1.教师告诉学生,乐曲除了使用木鱼等打击乐器,暗示故事发生了地点和人物,还设计了一个“和尚主题”,表现和尚的性格。弹奏主题旋律第一段,请学生说说这段音乐的情绪。
2.教师弹奏主题旋律的第二段,请学生说说第二段与第一段情绪有何不同(第一段明快、活泼,第二段舒缓、宁静等)。启发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就主题旋律的两种情绪展开联想(勤快与懒惰等)。
3.聆听乐曲主题旋律,请学生说说乐曲中使用了一种还是两种乐器来演奏主题旋律。乐曲的主题旋律,分别用尖细、清亮的坠胡与暗哑、低沉的二胡两种乐器演奏主题旋律的第一段、第二段。
4.请学生用打击乐器,分别为教师弹奏的主题旋律第一、第二段伴奏,要求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情绪。
(四)聆听全曲,判断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1.教师播放乐曲,请学生思考在乐曲中和尚主题出现了几次。
2.启发学生安静聆听,回忆动画片的画面(没看过动画片的学生,可自由展开联想)。
3.在动画片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情节:三个和尚谁也不去挑水,忍受着干渴,呆坐在佛堂前。偏偏这时,寺庙里的老鼠打翻了佛堂前的烛台,火苗烧着了纱帘,火势蔓延,寺庙刹那间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三个和尚慌乱地打水救火。教师启发学生,表现上述情景配上哪段音乐比较合适。
4.教师播放乐曲展开部,请学生随音乐表演手忙脚乱救火的情景。板书设计:堂鼓、木鱼、小钹
学生专心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能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乐于参与表演。
《大风车》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节奏游戏。(二)唱:大风车。(三)律动:风车转
教学目标:
(一)通过节奏游戏,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会歌曲节奏的重难点节奏,并能把节奏与生活中的声音联系起来。有利于对歌曲更好正确的掌握。
(二)用高兴欢快的心情演唱《大风车》。
(三)根据音乐新课标---综合性知识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本节课进行英语与中文歌词相结合演唱的尝试。
(四)紧密结合歌曲内容,边唱边进行风车转的律动。
教学重难点:
(一)两段歌词不同结尾的掌握。
(二)切分节奏、八分休止符的掌握。
(三)用轻巧纯真的声音唱出歌曲的天。
教学准备:
(一)《大风车》多媒体课件
(二)录音磁带:《开火车》、《大风车》(歌曲、伴奏)
(三)打击乐器(沙球、串铃)
(四)《大风车》电视节目片头动画录象带
教材分析:
(一)《大风车》这首歌是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的主题歌,由著名词作家乔羽作词。歌词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并且有动感。旋律为五声性音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情绪欢快热烈,颇有召唤性。
(二)全歌四个乐句节奏各有不同,但却通畅流利,浑然一体,这是因为乐句之间在音调上的联系十分密切。
(三)教师为歌曲定调要适当,过高会喊叫,过低唱不出情绪,在唱好歌词的基础上再来学谱。学完歌谱后再按乐谱的要求唱出层次。情绪的变化、分析歌谱的同时也要分析歌词,让学生充分体会歌曲的内涵及其丰富的表现力,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绪。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一个地方去看一看、玩一玩,要到什么地方呢?我暂时保密。好,现在让我们坐上音乐火车出发吧!(律动:《开火车》)
(设计说明:
1、通过一开始教师就给学生设置悬念,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2、音乐律动的展示,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氛围中,学习热情高涨,并能以这种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
(二)节奏游戏
师:今天我们一块儿出去玩儿,一定特别的高兴,让我们做个游戏好不好?我们现在坐在火车上,就做和火车有关的游戏。
师:老师这儿有四列不同颜色的火车,每一列火车都装满了节奏。(出示课件,展示四列不同颜色的火车节奏):
红色火车:4/4 ×0 ×0 ×0 ×× | ×0 ×0 ×0 ×× |
轰
隆
隆
轰隆
轰
隆
隆
轰隆
黄色火车:4/4 × × ×
× × × |× × ×
× × × |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绿色火车:4/4 × ·
×
× - | × ·
×
× - |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蓝色火车:4/4 ×
-
-
0
| ×
-
-
0
|
呜
嚓!
呜
嚓!
(设计说明:这四条节奏分别是《大风车》中的重难点节奏,每出示一条节奏,都请一名学生读节奏,再请全班用“轰隆隆”的字来读。采用火车的声音来读节奏,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化解了本课歌曲的难点。)
师:同学们,你们如果细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音乐。火车在启动、开的过程当中、减速、*站时所表达出来的节奏是不一样的。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看看这四列火车节奏那一列是火车启动;那一列是火车正在开;那一列是火车减速;那一列是火车*站。(学生讨论,结果为):
红色火车:4/4 ×0 ×0 ×0 ×× | ×0 ×0 ×0 ×× |
轰
隆
隆
轰隆
轰
隆
隆
轰隆
(火车启动)
欣赏《猫和老鼠》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鼠、偷、眯、慢、咪、胡、须、迷、糊、饱、抓、谜”12个生字;会写“欢、咪、猫、饱、眯、迷、谜”7个汉字。学习“反犬旁”、“食字旁”、“目字旁”3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通过字形分析,初步掌握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并培养学
生运用这个规律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
猫和老鼠图片、生字卡片、花朵卡片、猫和老鼠头饰。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吗?今天,老师把它们带到了我们的课堂上,看!(出示猫、鼠图。)(贴:猫图、老鼠图)这是两只多么可爱的小动物呀,在它们之间呀,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好,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92面,(板书:和)听老师把其中的一个有趣的故事读给你们听一听,好吗?(师范读)
二、读儿歌,识生字。
1、读儿歌,找出会认字。
1)学生自由读儿歌。
多么有趣的故事呀!你们想自己读一读吗?在你们读书之前,我想问问你们:在你们读书的时候,遇到困难怎么办呢?例如: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问同学、问老师、看拼音读„„
这些都是很好的办法,下面就请大家读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
哪些同学读完了快快打个胜利的手势!2)学生齐读课文。
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把课文读完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
3)出示卡片,认读会认字。
同学们喜欢这首儿歌吗?喜欢可爱的猫和老鼠吗?这首儿歌里的字宝宝也很喜欢大家呢!想认识它们吗?(出示卡片,齐读,开火车读)
4)回到课文,圈生字。
生字宝宝很淘气,瞧呀!他们又回到了课文里,快快,赶快拿出我们的笔把这些调皮的生字宝宝找到,可别让他们跑掉了。咱们比一比,看哪位小朋友最先把生字宝宝找到。(发现有同学找到了,师:你真棒!这么快就把生字宝宝找到了,再把它读一读吧。其他的同学可要加油哦!)
2、认读会认字
1)贴字卡,识记会认字。
聪明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呼唤,把这些生字宝宝请出来,让我们和它交个朋友好吗?(学生一起呼唤)(师贴字卡)
这些字宝宝从课本里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女生读第一排,男生读第二排)
同学们,我们来休息一下吧!老师呀!十分喜欢这首儿歌,我读着读着,还拍起手来了,你们想看看吗?请大家坐好了,认真听、仔细看。(老师拍手范读)你能像老师这样也试着读读吗?(学生自由试读)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吧!(学生一起拍手齐读)
3、认记字形
1)分析“迷、谜、咪、眯”4字字形、字音。
(从以贴出的字卡中拿出这四个字,单独再贴出。)
同学们真聪明!祝贺你们,你们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了。光认识了可不行呀!我们还得想办法把它们牢牢的记住呀!
你们瞧瞧这四个生字宝宝有些什么关系呀?
是的,这四个生字宝宝呀,都有一个“米”字,仔细看,瞧它们的“米”字有什么不同呀?
生:“眯”和“咪”的最后一笔是一捺,“迷”和“谜”的最后一笔是一点。
2)指名学生说说记字方法
同学们,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你还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吗?
指名学生分别用“鼠、偷、慢、胡、须、糊、饱、抓、”8字领读、组词、造句、做动作等方法来巩固生字。
3)去掉拼音读
现在老师要把这些生字宝宝的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自由读(学生互相考察,评价,给读得全对的同学画红花)指名学生读,齐读)
全认识的同学请起立,我们大声读!
小结:同学们可真棒!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和这些生字宝宝手拉手,成为好朋友了!
三、趣味朗读,感悟理解
1、自读课文,师生表演。
这篇课文太有趣了,我们一起来边读儿歌边表演吧!
2、理解“谜”
问:哎!这只老鼠可真可怜呀,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死的原因。小朋友们,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你们知道1、猫和老鼠
一、教学要求1.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12个生字,会写“欢”等7个字认识并正确书写3个部首。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独体字上加部件或新字的构字方法,并运用部件的表意作用形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12个生字,会写“欢”等7个字认识并正确书写3个部首。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独体字上加部件或新字的构字方法,并运用部件的表意作用形象地识记汉字。
二、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运用部件的表意作用识记汉字。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图片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竞赛法、讲授法
五、课型:识字课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一则谜语:
一动物穿花衣,眯眼睛翘胡子。走起路静悄悄,人称捕鼠第一。
2、指名反馈谜底,教师板书“猫”(出示猫的图片)
3、教师:从这则谜语中,我们知道猫是老鼠的天敌。(出示老鼠的图片)
4、导入新课: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二的第二课,板书课题:猫和老鼠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文,对照生字表找出生字。
2、出示本课的生字组成的词语及新词:
3、指名读从词中抽出本课的生字。
4、分组读课文。
三、读通课文,理解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评议。
3、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生反馈。
5、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猫?
6、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7、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读。
四、拓展延伸,鼓励实践。
用一句话来夸夸小猫。课后查资料更多地认识猫。
第三篇:二上第四单元教案
识 字 4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12个成语,会认9个生字。
2.能借助成语小故事理解成语的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及新词。
2.理解成语的意思。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理解“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等词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些词语和故事能使我们受到启发,让我们认真读一读“识字4”吧!
二、交待学习内容。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轻声读课文,把生字做上记号。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指名读、正音。
4.重点指导“寸、益、彰、豹”的读音。
“寸”(平舌音)
“益”(第四声)“彰”(后鼻音)
“豹”(声母为b)
5.同桌讨论识字方法。
如“卜”加一加就变成“补”。“耳”加一加就变成“取”。
6.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7采用多种形式反复练读词语,读到正确流利。
四、理解词语意思。
1.指名读词语,讲一讲关于这些词语的小故事。
2.说一说这些新词的意思,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和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管中窥豹: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五、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学生仿写。完成“我会写”中的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识字学习成果,继续理解成语的意思。
2、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前6个成语。
2.说说从成语中受到什么启发。
二、自学后6个成语及生字。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成语,读准生字的音。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同桌讨论识字方法。
4.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5.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词语,要求流利、正确。
四、理解词语意思。
1.指名读词语,讲一讲关于这些词的小故事。
说说这些新词的意思,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事物的全貌;或问题的本质。
拔苗助长: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徒劳无功:白白劳苦一番,并未得到收获。
瓜熟蒂落:瓜在成熟时,瓜的蒂就会断,说明到了成熟之期。
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五、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老师范写,学生仿写,完成课后“我会写”。
13、坐 井 观 天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新词。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什么。并从中受 到启发。
3.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生字新词和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
2.揭示寓意,理解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明确文中的几次对话,会读出疑问的语气。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l.“观”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底看天)
3.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它的看法对不对?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读生字、词语。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听准生字的读音,看看课文分几个自然段?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4.这是发生在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它们为一件什么事争论?谁的意见对?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第1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井沿”是指哪里?(看图理解井沿。)
2.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说说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些什么?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次对话。“你从哪儿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我从天上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语调要平缓。
3.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大话”是什么意思?课文里的“大话”是指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多大?
4“弄错”是什么意思?小鸟说谁“弄错”了?“弄错”了什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小鸟为什么会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因为小鸟飞了一百多里。)
5.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朋友,别说大话了!„··有那么远吗?”要
读出劝告的语气,第二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你弄错了„„”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6.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7.青蛙为什么笑?(它认为自己的意见对,是小鸟错了。)
8.小鸟笑什么?它为什么劝青蛙出井口看一看?(小鸟笑青蛙的确是弄错了,还自以为是。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到天的范围只有井口那么大,看不到井范围以外的天,这就是它看错的根本原因。如果青蛙能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就能看到天到底有多大。)
9.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表现出青蛙很自信的语气,小鸟耐心劝告的语气。
四、朗读全文,思考: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争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对方错了,你认为谁对谁错呢?为什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什么。并从中受 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卡。
2.《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熟读课文,理解成语。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了争论,它们各自的看法是怎样的?找出最能代表它们各自看法的一句话读一读。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马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青蛙和小鸟它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找出课文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青蛙:“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看见了天。”小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4.它们的看法谁对?为什么?
5.揭示寓意,理解成语。
(l)课文中讲的“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观天”是个成语。人们通常用它来比喻那些像井底之蛙的人,批评他们所见有限,还固执己见的态度。
(3)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井口,它看到的天会是怎样的?想一想,它还会怎么说?
6.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它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从中受到启迪。你读了这篇寓言,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呢?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眼界开阔,要全面,不要受已有经验的局限,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能自以为是。)
三、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
沿:第五画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答: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合”。
蛙:右边是两个土。
2.练习写字,完成课后“我会写”。
板书设计:
14、我 要 的 是 葫 芦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3.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种葫芦的人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是教学的重点。
2.了解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
放大的教学挂图或幻灯投影片,或CAI课件一葫芦的实物标本。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6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实物标本或CAI课Pte-一葫芦,形象生动地描绘葫芦,简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看图。
1.课文共有几幅图?
2.按顺序观察每幅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图上有几个人?在干什么?
3.想一想这两幅图说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课文分为几自然段?在每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找出与两幅图相对应的段落。
4.范读课文,听准字音。看看课文是怎样表达图意的。
5.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并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6.重点指导:
四、分析字形。
1.重点指导:
芦:上下结构,下边是“户”。
挂:右边的“圭”由两个“土”字组成。
邻:左右结构,左边是“令”,不是“今”。
居:认识“尸”(尸字旁)。半包围结构。
感:上下结构。2.练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2、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图文对照,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第1自然段描绘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2.第1自然段写了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内容?
3.这棵葫芦长得好吗?画出写葫芦长得好的句子。
4“长满”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为什么用“挂”,不用“结”?(出示第一幅放大的挂图或CAI课件,对照课文观察葫芦的长势,凭借图理解“挂”的含意。)
5.句一中的“葫芦”和句三中的“葫芦”各指什么?
6.比较句子,你认为哪种说法好?为什么?
葫芦藤上长了叶子,开了小花。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开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可爱的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7.指导朗读:读出小葫芦长势很好和种葫芦的人特别喜爱小葫芦的语气来。
8.这一自然段主要写这棵葫芦长得很好。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读第2.3自然段。
2.葫芦的叶子有什么变化?种葫芦的人对待叶子和葫芦的态度是怎样的?把有关的句子做上记号。
3.比较句子,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体会反问句、感叹句,表达的情感比陈述句要强烈些。)
4.理解:“自言自语、赛过、邻居、光、盯着”几个词语。
5.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中“怕什么!”要读出不在乎的语气。“我的小葫芦,快长啊„„”读BIP音要轻,要表达出喜爱、期盼的语气来。第3自然段中的对话“你光盯着葫芦„、·快治一治吧!”要读出规劝的语气。“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6.种葫芦的人不管叶子,只要葫芦,他要到了没有?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看图,比较一下第一、二幅图,看看这棵葫芦有什么变化,种葫芦的人神态又有什么变化?
2.读第4自然段。
3.小葫芦为什么落了?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种葫芦的人不懂得叶子和果实是有联系的,他又不虚心听邻居的劝告,不去治虫,所以葫芦都落了。)
4.看到葫芦都落了,那人会怎样想?
5.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五、理清文脉。
1.齐读全文。
2.说一说葫芦先长得怎样,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长满)
葫芦(可爱)
│
│
↓
↓
长虫───────→落了
│
│
↓
↓
长虫───────→落了
15、小 柳 树 和 小 枣 树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
2.会写“院子、树枝、浅绿色”等8个词语。
3.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小枣树宽广的胸怀,谦虚的品格。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会写词语,是重点。教学难点:
体会小枣树宽广的胸怀,谦和的品格。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 放大的教学挂图或CAI课件。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 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将生字画上记号,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文中生字组成的词和读读抄抄中的词语。
3.同桌互相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和朗读情况。
4.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什么故事?
三、识记生字。
1.“我读你找”。师读生字,生在“我会认”中迅速找出这个字。读准枣、忍、虽、乘、思。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选自己熟悉的字组词。
四、自读课文。
1.学生高声朗读课文。
2.相互交流读懂了什么?
3.找出与插图相应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自主观察书上的范字,说说字形特点。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穿:上下结构,上部分为“穴”字头,下半部是“牙”。弯:第四笔是竖,不是竖钩。
3.学生描红临写,完成“读读抄抄”。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语气表现角色不同性格。
2、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l~4自然段。
1.自由读。
2.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弯弯曲曲,浅绿色的衣服、光秃秃、又细又长”。
4.指导朗读,小黑板或课件出示。
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读出骄傲、得意、瞧不起别人的语气。)
5.引导想象。
面对小柳树的骄傲,小枣树可能会怎么想?
6.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第5、6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知道了什么?
2.比较小枣树和小柳树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3.从“过了一天又一天”“实在忍不住了”可以看出什么?
4.再读读第5、6自然段。
三、学习第八8自然段。
1.指名读,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2.理解“温和”的意思,指名用温和的语气读小枣树的话。
3.你从中看出了小枣树的什么品格?
4.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此时,他可能会想些什么?
四、朗读全文。
l.接力读,其余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找出还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
2.赏读。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然后小组同学在一起开展比赛,看谁读得好听。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
枣树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小柳树
小外形:
腰细、枝绿
弯弯曲曲
浅绿、真美
光秃秃
性格:
骄傲,得意,不懂礼貌
16、风 娃 娃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抽、续”等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人们刚开始感谢风娃娃,后来又责怪它的原因。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或CAI课件。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发兴趣。
风娃娃是个乐于帮助人们做好事的孩子,人们刚开始时非常感谢他可后来又责怪他,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3.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序号标出。
三、检查初读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课文分几个自然段?
3.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四、自立识记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注意读准字音:
抽、驶、示、筝、伤为翘舌音
踪、责为平舌音
等 为后鼻音
2.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换偏旁:油——抽
读——续
使一驶
组合法:口十及——吸
水十及一极
二十小——示”
记笔顺:夫。
3.扩词练习。
4.接力读课文,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五、指导书写。
1.认读8个生宇。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注意以下几。
汗、伤: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吸与极比较,两个字都是左窄右宽,右边都分‘及”。
3.学生练习书写完成“我会写”,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2、明白做事光有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人有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词语。
2.听写生字。
二、朗读,感悟。
1.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2.出示三幅插图,学生认真观察。图上风娃娃各在干什么?
哪种做法是对的?
3.找出与插图内容相对应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读第1自然段。
2.体会风妈妈的话。
3.交流:你认为风娃娃可以为人们做哪些事?
四、结合第一幅图,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写风娃娃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2.“断断续续”地流着是怎样在流?
3.风娃娃做了一件好事;他心里高兴极了,他可能会怎么想?
五、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纤夫为什么对风娃娃表示感谢?
六、学习第4自然段。
1.教师:连着两次风娃娃都是用力地吹,为人们做了好事,所以他想到了什么?
2.这句话该怎么读?读出毫不在乎、做好事太简单了的语气。
3.学生齐读。
4.他的这种想法对吗?能不能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一说。
七、学习第5~7自然段。
1.指名读第5~7自然段。
2风娃娃又帮助人们做了什么?
人们喜欢这样的帮助吗?
八、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齐读。读出疑问、委屈的语气。
2.为什么人们责怪他?你知道吗?
3.讨论,交流。
九、总结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2.谁能告诉风娃娃以后他该怎么做?
板书设计:
16、风娃娃
风车
慢慢转动
秧苗喝足水
纤夫
用力拉船
用力吹船 飞快行驶
17、酸 的 和 甜 的
教学要求:
l.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9个生字。2.读懂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3.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从课文中受到启发。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
放大的课文插图。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
2、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狐狸、小松鼠、小兔子都说葡萄是酸的,这葡萄真是酸的吗?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故事《酸的和甜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3. 拼读9个生字,认读生字词。
三、看图,读文,探究。1.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观察画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2)指名读第1自然段。
思考: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3)在小组内表演这一段。2.学习第2.3自然段。
(1)出示第二、三幅图,引导观察,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课文是怎么写的?自由读第2、3自然段。(3)他们为什么认为葡萄是酸的?(4)指名读第2、3自然段。3.学习第4~7自然段。
(l)出示第四至七幅插图,同学们认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指名分段读课文。
56(3)小猴子听到小松鼠和小兔子的话后,相信了吗?他可能是怎样想的?(4)比较句子,哪种说法更恰当。(5)指导朗读。
4.学习第8自然段。(1)看图,读文。
(2)谁来告诉他们,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分组表演这个故事。指名表演好的小组在班上表演。3.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巩固课文学习成果,升华感悟。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口头组词。2.交流识字方法。例:想象字的形状:串
记偏旁想意思:狐狸
猴
葡萄 果十页——颗
石十更——硬 3.同桌互查认读情况。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观察结构特点。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练习。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3.重点指导:
4.完成“我会写”。
生描红临写,师巡回指导。写得规范、美观的,给予表杨。
三、自读课文。板书设计:
17、酸的和甜的 狐狸
狡猾
松鼠
轻信别人的话 兔子
猴子
聪明 敢于实践
语 文 园 地 四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识字方法。
2.积累词句,阅读故事,提高朗读、理解能力。
3.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主能力。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学习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会认” 1.课件出示。
2.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每个字的左边都与字义有关,右边都与字音有关。这样的字是形声字。)3.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4.巩固识字,认读生字卡片。
二、学习“展示台”。1.“识字交流站”。
(l)交换识字卡片,把自己认识的字直接读给同学听。(2)小组推荐识字多的同学交流识字方法。
(3)在老师的指导下,举办“会说话的墙”,把学生认识的汉字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2.“故事会”。
(l)学生自立讲故事。
(2)评一评,谁的故事讲的好,评选出“故事大王”。
第二课时
一、读读记记。
1.小黑板或课件出示词语。
2.自由读一读,要我们积累的是什么词语。(以一到十的数字开头的成语。)3.同桌互读,读准字音。4.比赛记,看谁记得最快。5.说说你知道的成语的意思。
二、“我会填”。
(l)学生自由填,交流。(分别填上:。!?)(2)交流为什么这样填?
三、“我会写”。
(l)观察,认真看图,看图上画了些什么?(老师带着同学们去猴山上看猴子。)(2)小组合作交流。猴子们在干什么?
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心情怎么样?(3)小组内互说。
(4)把想到的话写下来。
四、“我会读”。
(l)自由读,把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合作读课文。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想—想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课时
应该听谁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学习使用普通话,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在交际互动中,使学生能初步说清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并了解别人讲话内容;态度大方、有礼貌。
4.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乐于交流,说清观点,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在交流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准备: 1.自制动画片《骑驴》。2.自制教学图片。教学过程:
一、读故事,了解短文内容及几个基本观点。1.看动画,讲故事,感知短文内容。
(点评:上课伊始,生动有趣的动画,绘声绘色地讲解,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了学习的氛围,学生定会兴趣盎然。)
2.自由读故事,了解文中对于爷孙俩骑驴的几种说法。
(点评:读故事是看动画所无法代替的,这使学生对故事《骑驴》的四种说法逐渐明晰,为展开交流做好准备。)
3.引导学生汇报故事中的四种说法,同时板书。(1)中年人认为两个人不能都骑驴。(2)老人认为应该尊敬老人,让爷爷骑。(3)孩子认为应该让孙子骑。
(4)种菜的人认为有驴不骑,太笨了。
二、搭建平台,充分交流。1.同桌交流。
同桌相互交流:老爷爷应该听谁的?教师提出:说清自己的想法,并能认真听对方讲话。
2.小组交流,按不同观点分组。(1)调查分组。
A.同意爷爷骑驴的为一组。B.同意孙子骑驴的为一组。C.同意不能都骑的为一组。D.同意不骑太笨的为一组。
E.与以上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
(点评:“按不同观点”分组,是来自学生自己的观点,打破了常规分组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使小组学习更具实际意义。另外,对于“与以上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的设计,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及教师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2)组内交流。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以各自喜欢的方式汇报,互相补充,团结合作,讲清组内想法;注重师生评价,培养学生交际的情意态度和良好的交际习惯,提高交际能力。
(点评:能通过教学评价,培养学生交际的情意态度和良好的交际习惯,抓住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此处教学的不可预测性更强,随时生成的课程资源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尽量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设计才更有针对性。)4.不同观点互动交流。
在相同观点汇报的基础上,引导不同观点的小组进行互动交流,充分说理,说服他人。再次创设情境,使学生交际更深入。
(点评:不同观点的交锋,让学生的交流活动升华,互动性更强,交际情境自然形成。同时,在交流中,经过教师的恰当的引导、点拨,学生会逐渐体会故事所蕴含的哲理。)
三、扮演角色,感悟道理。
师生扮演角色,创设交际情境。通过这样的交流使学生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做事要有主见。
(点评:这一教学环节设计很巧妙。巧,是因为师生角色扮演使交际更具实际意义;妙,是因为交际过程不单是语言交流的过程,更是学生思想受到启迪,情感得以熏陶、释放的过程。)
四、联系实际,拓展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拓展交际空间。使学生逐步感知到交际是生活中的一种需要,使学生在生活中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评:联系实际的拓展交流,丰富了交际的内容,把故事《骑驴》所蕴含的哲理内化,学生的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五、总结。
从讨论和交流中,你明白了什么?
第四篇:二上音乐
二年级第三册教案
第一课 过中秋 课 题: 过中秋 教学目标一:了解中国节日传统节日中秋节的风俗与人文内涵,体验节日歌曲中的美感,感受节日气氛。教学目标二:能有表情的演唱抒情和活泼等不同情绪的歌曲,用歌声表现中秋节的意境,并能背唱其中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在指导下,人人参与自编自演活动。教学目标三:能从长短不同的语言中懂得音的长短,能富有情感的朗诵配乐诗《月姥姥》,对语感有初步的审美能力。教学目标四:借助语言找到音的长短。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听关于中秋的故事看关于月亮的图片后,在唱关于中秋的歌曲时,更加的感情到位。
教学难点:对 XX XX ∣ X--∣ X X ∣ 节奏的练习。教具准备:卡片缱忧伲家艋?p>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律动练习 2 师生问候 二 故事导入 以童趣色彩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秋节家家户户要团圆的人文情怀。让学生把课前自己准备的花灯都带到课上来,让同学们互相欣赏,为本课的主题过中秋营造氛围。
三 学习新歌
学生听范唱,第二遍跟唱 2 学生分句跟琴模唱
听老师模唱,学生跟唱。
老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唱熟后交换。
学会歌曲后,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表演方式展示自己: A 表演唱的方式
B 舞蹈的方式,剩下的学生伴唱。C 选择打击乐器为他人表演伴奏的方式 D 用画画的方式设计自己喜爱的花灯。
四 教授新歌《爷爷为我打月饼》
通过对话让学生说说中秋节除了观花灯、赏月外,还吃过月饼吗?都喜欢吃哪些品种的月饼?在《爷爷为我打月饼》歌曲中,让同学们把自己喜欢吃的月饼画出来,让大家分享。边画画边让学生听熟歌曲。2 老师引导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3 师范唱,学生跟唱。4 学会歌曲后,鼓励学生独立演唱此歌曲,并请同学们结伴为大家表演。
五 小结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复习旧歌
《中秋节》 《爷爷为我打月饼》 三 学唱新个歌
先于《爷爷为我打月饼》进行对比,让学生谈谈感受。2 边听边随音乐的节拍左右摆动,感受抒情而流畅的歌曲韵律
模仿老师的样子边朗读歌词边做第一拍拍腿,第二、三拍拍手的律动。4 在听唱歌曲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由的做动作帮助记忆歌词,体验和感受歌曲的美感。
四 配乐诗朗诵 把配乐诗朗诵的的内容编个故事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带着一种幻想朗读《月姥姥》,培养学生朗读的语感。五 练习老师与学生合作游戏
2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举出语音与节奏长短相关的话。分声部做一做书上的两个声部有节奏的声势练习,注意小声说,能相互倾听。六 小结
第二课《唱唱、跳跳》 第二课《唱唱、跳跳》 课题:唱唱、跳跳 教学目标一:培养学生对五声音阶的相对音高概念,能打着手号唱准五个音组成的歌曲。
教学目标二:通过畅游和欣赏等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唱唱跳跳的音乐活动中,用体态动作感受和表现活泼愉快的音乐情绪,对音乐的高低、强弱变化等规律做出真确的反应。
教学目标三:进一步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珍惜同学之间友谊,培养热爱同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这节课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音乐体验中,感受和表达“唱唱、跳跳”的愉快心情,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进一步建立自信心。教学难点:五声调式的音准的解决。
教具准备:卡片、头饰、小乐器、电子琴、录音机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 导入 用卡片导入,学会手号的打法,以及唱准唱名,可用老师唱唱名,学生边打手号边模唱。用游戏的方法帮助音高的听辩和模唱。结合《五声歌》的内容,老师打手号让学生根据手号视唱唱名,逐句模唱。三 学唱《五声歌》 生以听唱法学会这首歌
四 学唱《我们都是好朋友》 1用听唱法边唱边拍打节奏。歌曲学会后,坐位前后左右自由组合,边唱边互相拍拍手,拉手,挥手进行律动。进行畅游活动。五 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 图片导入
把《哇哈哈》歌曲当背景音乐,让同学们看图说说新疆人有什么特点。结合画画设计新疆帽,让同学们相互合作,动手用手折新疆帽。
三 学习新歌
用听唱法学会此歌
让有新疆舞舞蹈动作经验的同学来设计表演动作,全班同学跟着模仿。并把大家认为折的最好的新疆帽奖给动作设计的同学戴,边歌边舞。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表演的方式。如:歌唱、舞蹈、拍节奏伴奏、选择打击乐器伴奏。
四 欣赏小提琴独奏曲《会跳舞的洋娃娃》
欣赏完后,自由探索,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稳定、均匀的强弱和强弱弱节拍规律,让大家想一想、议一议、学一学。
让学生用走路、学时钟摆动、打击身体各部位或敲击乐器来表现强弱和强弱弱的效果。
让学生模仿洋娃娃的样子跟随音乐走高走低、渐强渐弱做律动。
五 小结
第三课《奇妙的天空》 第三课《奇妙的天空》 课 题:奇妙的天空
教学目标一: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云》,能背唱其中一首。
教学目标二:学会打手号“fa”,能模仿老师打着手号唱《闪烁的小星》的旋律。教学目标三:能用体态动作表现抒情和活泼两种不同情绪的歌曲。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两种不同节拍的歌曲伴奏,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对神奇奥秘的天空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对手号“fa”的认识以及对歌曲的熟练掌握。教学难点:对三拍子歌曲和二拍子歌曲的对比。
教具准备:卡片,星星头饰,打击乐器,电子琴,录音机。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 新课导入 以谜语导入新课 复习旧的手号,学习新的手号
A 做“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模仿练习。让学生模仿老师打“fa”的手号,并进行模唱。
B 学生做书上的手号练习,并模唱。说星星: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过的星星是怎样的? 4 做星星:让学生将自己打扮成星星,并表演。三 学习新歌 1 听范唱 师生合作演唱,让学生感受ABA 3 用律动表现歌曲 4 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 完整的用好听的声音来演唱歌曲。6 赏星星:学生听“星星变奏曲”,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所表达的不同情绪。演星星:创设情景让孩子们感受和星星在一起的情景,并进行编排。四 小结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 感受音乐
听两首音乐《春节序曲》、〈云〉片段,每组选出两个同学随音乐挥动彩带,感受音乐的情绪。其余的学生用手臂随音乐画线条来感受音乐。2 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第一首音乐的线条。
再听第二首音乐〈云〉音乐,请学生拍拍手,觉的可以怎样拍。老师提出要求:第一拍强,后两拍弱,感受三拍子音乐的强弱规律。4 跟老师模唱第一乐句唱名。想想最后一个音有什么特点。5 请一位同学用一种打击乐器把长音敲出来。
学生打手号跟老师模唱唱名,在每个长音的地方用三角铁敲一下。7 老师模唱 3 5 6 ∣5--∣和 3 5 6 ∣5 0 0 ∣请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用对比的方法感受音的长、短对音乐的影响。
三 歌曲学唱
出示课件:歌词和旋律走向。学生可边看边用手画旋律线。2 歌曲唱到云朵像什么? 3 想想你看到的云朵像什么? 4 学生自由回答。
边听范唱边随老师一起做律动。请几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可以 6 随琴唱出歌词
A 随琴轻声唱出歌词。
B 纠正学生演唱出现的问题。C 用多种方法来演唱歌曲。
D 全体清唱一遍,用三角铁在长音处伴奏。四 创编活动
请学生用乐器表现风声、雨声、太阳出来。
老师用情节把各种声音连起来,学生进行表演一次。
歌曲前奏用打击乐器表现风、雨、太阳出来,完整地唱一遍歌曲〈云〉
五 欣赏童声合唱曲《小白船》
放《小白船》歌曲音乐,跟随老师朗读歌词。
边欣赏边跟着录音哼唱,自由律动,请全班以小组为单位,手拉手模仿小船,小组里选出做桂花树和玉兔的同学。
六 小结
第四课《动物世界》 课 题:动物世界
教学目标一:从歌曲旋律的走向,感受上行、下行、同音反复。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
学目标二:从语言的朗读中体会音乐节奏里X—O 的停顿。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能背唱歌曲《小毛驴》。
教学目标三:能听辩出长笛、低音大提琴的音色,用动作表现这两种乐器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教学重点:音乐的走向和音乐中的停顿。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旋律以及会画歌曲的旋律线。教学准备:头饰、打击乐器、电子琴、录音机。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律动练习2 师生问候 二 教授新课 学唱歌曲前,先进行语言与音乐中的停顿的探索。让学生说一说:
一 二 三,开 步 走,抬 起 头,挺 起 胸,就 像 小 兵 雄 赳 赳。X X X O X X X O X X X O X X X O X X X X X X X O 探索到说话中的停顿,导入音乐中的停顿。2 欣赏歌曲《野兔饿了》,边听边一拍一下拍手,遇到音乐中的停顿用双手握拳表示。轻轻地放背景音乐《野兔饿了》,让学生边拍节奏边朗读歌词,停顿处双手握拳或让学生自己设计表示停顿的方法。让学生对歌曲音乐有初步印象后,配合结合歌曲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听觉的分辨,感知音乐的上行下行。
A 先模仿老师做打手号唱旋律的练习。老师打手号唱《野兔饿了》的第一、二小结旋律,让学生模仿。
B 老师打手号唱的旋律用线条画出来。用同样的方法把第三、四小节旋律,让学生模仿和画出线条,边唱边感受音的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复。C 听唱歌曲《野兔饿了》,边唱边用手势表示歌曲旋律的走向。D 轻轻的放背景音乐《野兔饿了》,按照教材22页的要求,把停顿处睡觉的小兔用彩笔涂上颜色,加深对音乐中停顿的印象。5 歌曲基本掌握后,让学生讨论歌曲的处理方法,启发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来处理歌曲演唱的速度。让学生边唱边做律动,进一步丰富歌曲的表现力。7 改编歌词,请同学上台设计表演。三 学唱歌曲《小毛驴》 老师分句打手号唱歌曲的旋律,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的相同乐句,音乐中的走向特点。用听唱法学唱歌曲,第一遍先欣赏歌曲《小毛驴》,请同学们议一议,歌曲里讲了怎样一件有趣的事?第二遍欣赏歌曲《小毛驴》时,让学生轻声跟唱,学着小朋友骑着小毛律从很得意的样子到摔下地,谈谈自己对歌曲的感受。结合歌词的朗诵配上打击乐器,感受小毛驴行走的节奏。请一部分同学朗读,让一部分同学自己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来模仿小毛驴行走。没有乐器的同学用声势配合。综合体验。歌曲熟悉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老师和同学进行分工合作,请一部分同学扮演小毛驴,一些同学自选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同学演唱歌曲。四 小结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 新课导入 1 故事导入
A欣赏管弦乐曲《狮王进行曲》
B让学生谈谈听了这段音乐的感受,联想到什么动物?它是怎样上场的?合着音乐学学它走路的样子。
C 听辩演奏《狮王进行曲》的主要乐器,随音乐的节奏用跺脚、拍手和“嘣”哼唱主旋律的方法感受音乐。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小鸟》的主题。A 以“动物联欢会”为串线,欣赏《小鸟》音乐。
B 音乐形象的比较,让学生比较小鸟的音乐形象和狮子的音乐形象,说说对《小鸟》音乐的感受。
C 请一些同学戴上各类小鸟的头饰,随音乐的节奏自由飞翔,用动作表现音乐中的小鸟形象,其他同学学着演奏长笛的样子感受音乐。3 欣赏《大象》的音乐。
A 继续以“动物联欢会”为串线,欣赏《大象》的音乐。B 音乐形象的比较,让学生谈谈听了这段音乐的感受,联想到什么动物?它是怎样上场的?跟着音乐学学它跳舞的样子。
C 让学生模仿大象笨重的样子感受三拍子的韵律,认识低音大提琴乐器,了解其音色特点和演奏方法。三 做音的高低的游戏
1游戏前让学生静静欣赏《加沃特舞曲》。在听觉上基本有高低概念后,让学生在座位上用动作表示听出的变化。四 小结
第五课《唱游》 第五课《唱游》 课 题:唱游 教学目标一:锻炼对动作的反应和协调能力,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和协同表演的能力。教学目标二:〈学生做〉通过跟唱的方式提高识谱能力,音准能力以及节奏的准确性。〈玩具进行曲〉则让大家在唱游中通过自己用脚走进行曲步伐来参与的方式去 进一步感受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休止符的节奏。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唱游活动懂得相互间的合作和配合。教学难点:在唱游中学生音准和节奏的掌握。教具准备:打击乐器、电子琴、录音机。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 新课导入
以做“照镜子”的游戏导入。
请两个同学站着做“照镜子”的游戏。3 导入听唱歌曲《学我做》,学生按照歌曲要求进行活动,互相评价。4 进行即兴创作的练习,在模仿的基础上,进入老师指导下的创作练习。
三 小结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声问候
二 唱游歌曲《玩具进行曲》
老师先在黑板上板书《玩具 曲》,让学生通过听歌曲录音、做律动去感受,找出两个适合这首歌曲的词填进去,启发学生听出进行曲的风格。2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边听歌曲边拍手感受歌曲节奏的行走特点。3 学生分批进行音乐律动,表演的同学拍成一行、或围成一圈行走,边和着歌曲的节奏行走边自由的做一些具有个性化的动作。
根据歌曲的内容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角色,进行表演。5 坐着的同学可用声势和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 小结
第六课《要做好孩子》 课 题:要做好孩子
教学目标一:能富有情感地演唱《小朋友,爱祖国》和《什么船儿》这两首歌曲。理解歌词内容,从感受歌曲美的意境中,培养 “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背唱其中一首歌曲。
教学目标二:能选择打击乐器并探索自然音源,为民间故事《狼来了》配音响,在创作的过程中,表现故事情节,并能用较流利的语言看画讲故事,发展语言智能。
教学目标三: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个人都应争做“爱祖国、爱 科学、诚实勇敢和有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音乐形象的体验、创作以及表现。教学难点:对歌曲的创作以及表演。教具准备:打击乐器、电子琴。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 导如新课
用对话的方式引入课题。
老师把歌词里的几个比喻提出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找答案,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听唱歌曲。第一遍放歌曲《小朋友,爱祖国》的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一听,歌曲作了怎样的回答,和同学们的答案是否一致。第二遍让学生用模唱的方法,跟着录音学唱歌曲。4 表现歌曲,继续跟着歌曲录音完整演唱歌曲时,让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动作有表情地表现歌曲。
歌词基本熟悉后,进行填唱新歌的练习。
三 学唱歌曲《什么船儿》 1 感受歌曲、表现歌曲 A 游戏“听音乐找座位”。B 游戏“点虫虫”,玩中学唱歌曲。C 游戏“乘飞船”,玩中巩固歌曲。2 理解歌曲、创作歌曲
引言:刚才,我们的歌中唱了四种神奇的船儿,你还知道一些什么船儿呢?
A 学生展示查找的资料,没有的可找老师借用。看到这么多奇妙的船儿,你能把它也唱一唱吗?
B 老师讲“船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正是人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步一步发展创造而来的,鼓励他们应该热爱科学,具有发明创造的精神。C 同学们在歌声陪伴下动手设计自己心目中最神奇的船儿。
D 全体学生手举自己的“船儿”尽情表演歌曲《什么船儿》至下课。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 为叙事故事《狼来了》配音响。
全班分组围坐成4个半圆,教师在中间。1 说一说、做一做
A 电脑多媒体屏幕展示一组故事《狼来了》的图片。
B 故事接龙,把八幅图片分别给八个小组,每组请一位同学讲图画内容。让学生根据图片的内容讲故事,运用“语言智能”简单复述图片上的故事,从语言上的角度体验和表现故事情节。讲完故事请同学给故事取名。C 让学生说出故事中出现的几种不同的脚步声,并用动作表现出来。2 拍一拍、读一读
A 老师给出一节奏:XX X ∣ XX X ∣ XX XX ∣ XX X║ B 每组按节奏说一句话,描述一张图片的内容。
方法:把八副图片编上号码,老师边打着快板边让学生按节奏说出一句话,并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
C 老师根据学生的创作的一句话,引导和改编成快板,在词句里划上小节线、时植线和反复记号。3 想一想、仪一仪
分组讨论:
A 为快板编简单动作。B 为每幅画加音响效果。4 配一配、演一演
A 在快板词里加进打击乐器和配音响的记号。
B 请每组试音响效果,反复演练本组承担的配音任务。
C 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齐读快板故事。全班合作表演时,教师要给各小组分工,各组明确参与配乐的地方及如何演奏,协商好后进行合作,教师担当起提示和调配的作用,注意控制好演奏的速度和力度。5 编一编、说一说
A 多媒体出现第八幅图“牧童哪里去了?” B 请学生用节奏编故事结尾。
C 以“实话实说”的形式让学生用一句最简明的话,总结本课学习的收获,最后多媒体展示关键词语“好孩子要诚实。”
三 小结
第七课《我们都是小乐手》
第七课《我们都是小乐手》 课 题: 我们都是小乐手
教学目标一:通过歌曲《大鼓和小鼓》的学习,能用强弱对比的手法边唱边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二:通过歌曲《玩乐器》的学习,能较协和地用三角铁、小鼓、双响筒边唱边参与四个声部的合奏,培养学生多层次合奏的能力。
教学目标三:通过歌曲《我们的小乐队》的学习,巩固已学过的的节奏型,学会自选打击乐器参与多层次歌曲伴奏的过程,并能即兴创编简单的歌词,边唱边表演。
教学重点:打击乐器与歌曲的配合。
教学难点:歌曲当中的强弱的对比以及节奏型X XX X O │ X XX X X║的练习与掌握。
教学准备:打击乐器,电子琴,录音机。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 游戏导入 1 学唱歌曲前,先做“感应强弱”的游戏。如:教师用强弱的力度拍歌曲前两小结的节奏,让学生用相反的力度模仿。2 放歌曲的录音,先让学生用动作感受歌曲中擂大鼓和敲小鼓的强弱力度,再进入听唱歌曲的学习。
在学生可以背唱歌曲后,教师和学生用游戏的方法边唱边表演。4 边唱边用打击乐器大鼓和小鼓进行伴奏,没有乐器的同学也可以用跺脚和拍手来模仿为歌曲配伴奏,加入节奏声势和打击乐器的练习。
三 唱唱、敲敲《玩乐器》 1 欣赏歌曲《玩乐器》,让学生听一听歌曲中出现了哪几种打击乐器?先按照教材上的四种节奏组合要求,把全班分成四部分,选出四位节奏感好的小朋友在前面领拍节奏,分组把节奏练熟。
让学生讨论:根据教材上的四种节奏乐器的敲击方法,三角铁、小鼓、双响筒分别试一试效果,让学生自己选择乐器和节奏型相配,听一听,比较一下,找出最合适的方法。分声部合奏,从一个声部熟悉后加入第二个声部,基本协调后,再加入第三个个声部、第四个声部,循序渐进进行合奏。4 边唱边用打击乐器参与演奏。四 小结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 唱唱、动动《我们的小乐队》
用自由行走的方法,感受歌曲行进的风格,用律动法听唱歌曲,歌曲熟悉后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模唱唱名,并复习前面学过的手号。2 歌曲掌握后,可根据各种不同乐器的特点,进行即兴填词演唱和表演的练习。
学生可模仿自己所选乐器演奏的姿势,口中模拟该乐器发出的声音,边唱边奏,象征性地感受和模拟乐队的合奏形式。4 在同学们演唱和表演的同时,可请一部分同学自选打击乐器自编音型伴奏。
三 小结 第八课 唱唱、算算 第八课 唱唱、算算 课 题:唱唱、算算
教学目标一:通过唱唱、算算的有趣过程,能用歌唱的方式进行数字的换算和表演。
教学目标二: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参与创编简单歌词的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三:通过欣赏《日历歌》基本掌握年、月、星期、日、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能随着《在钟表店里》音乐的节奏做律动。教学重点:歌曲的学唱
教学难点:打击乐器与音乐的配合,以及学生对歌曲的即兴创编。教具准备:打击乐器、录音机、电子琴。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 算算、唱唱、敲敲《数蛤蟆》
老师出题,让学生计算,从数一只蛤蟆的嘴、眼睛和腿,到两只、三只,掌握蛤蟆的嘴、眼睛和腿的数字递增的规律,看看谁的反应快。
跟着范唱的音乐轻轻哼唱。教师采取清唱的方法,速度慢一些,让学生不看课本,带领学生进行边唱边算的练习。3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材上提供了固定的伴奏音型。先分两个声部用拍节奏的方法练好,然后进行两个声部的节奏配乐练习,让学生自己寻找合适的乐器,敲一敲,合一合,选出最和谐的音色。4 学生进行歌词的创编。
三 小结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 欣赏歌曲《日历歌》 1 请学生欣赏《日历歌》,根据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做填空练习。
把《日历歌》的歌词知识做成卡片,发给学生,听到歌词里和自己手里持有的卡片内容相同时就举起卡片示意。
三 欣赏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 1 首先让学生静静地欣赏一遍乐曲,让学生开展讨论,听到和想象到怎样的场景。用语言简单描绘。
让学生自选角色模仿音乐的节奏做动作,参与音乐欣赏的过程。3 在老师的帮助下,共同商量如何表现钟表店的场景。4 以小组为单位,协商和创编参与音乐欣赏的律动方案,每组再派出代表汇报各自的表演方案。
四 小结
第五篇:二上识字5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 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通过看图识字写字,诵读词串认识有关冬天的事物,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冬天气候的一些特征,懂得冬天虽冷但仍充满着勃勃生机和生活情趣,3、培养学生不畏严寒的顽强意志。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冬天的物候特征,感受冬天虽冷,但仍充满着勃勃生机和生活的情趣。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啊?为什么?
2.我们现在已经学会了不少成语了,你能用你会的成语来夸一夸你喜欢的季节吗?
2、今天,老师就带着小朋友一起走进寒冷的冬天,去领略冬天特有的美丽景色。大家一起读——识字5(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理解词语。
(一)学习第一行:寒流 大雪 北风 北风:
1、播放录音:小朋友,竖起耳朵仔细听,你听到了什么?
2、听了这声音,你感觉怎样?(很大、很冷、像魔鬼在叫„„)
3、你能读好这个词语吗?——北风
评价:(1)多大的北风呀,老师好像听到了呼呼的北风。
(2)如果这样的风吹在你身上,你会怎么样?谁能表演表演?你能读出北风的强大吗?
(吹在脸上像刀割,把脖子缩起来了,裹紧了衣服,手冻得通红,„„)
4、我们一起读好这个词语——北风 大雪:
1、伴着呼呼的北风,鹅毛大雪从天而降。
2、雪下得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了?(树木白了,房顶白了,地上白了,整个世界一片白茫茫„„)
3、出示词语,你能读出雪下得很大的样子吗?——大雪(指读、齐读)
4、积累词语:看,一朵朵、一片片、一团团的雪花纷纷扬扬下个不停,我们可以说——大雪纷飞;像鹅毛一样大的雪可以说是——鹅毛大雪;看着这么大的雪,农民伯伯最开心了,它预示着来年可能是个丰收年,这就是成语——雪兆丰年。寒流:
1、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鹅毛大雪下起来了,气温一下子降了好多度,让人感到特别寒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老师告诉你们,这是因为从北方来了一股强冷空气,这种特别寒冷的气流就叫——寒流,(指名读、齐读)
2、如果是温暖的气流,就叫——暖流。
3、现在谁能把这一行连起来读好,要读出冬天的寒冷。(指名读、齐读)
4、学完这一行,我们来玩个送词回家的游戏。
(二)学习第四行:滑雪 溜冰 跳绳
1.(声情并茂地)鹅毛大雪飘落下来,不一会儿地上就是一层厚厚的积雪。河塘里也结冰了。小朋友们推开门,哇!一片雪的世界。这时候,你最想做什么呢?(指名说)2.相机出示“滑雪,溜冰,跳绳”。
3.指名读。注意生字的读音“滑、冰、绳”。
4.(多媒体展示孩子们在雪地里活动的场面),小朋友们,看过了以后,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来说一段话吗? 5.指导朗读这一行词串。
师口述;大家笑着,喊着,多开心啊!你能读出那种开心,快乐的感觉吗?
6.自由读,然后指名读,赛读。
(三)学习第二行:蜡梅 翠竹 苍松
小朋友们在郊外尽情的玩耍,他们真是不怕寒冷的孩子啊!还有一些植物和小朋友们一样不怕寒冷,它们是谁呢?(指名说)1.出示词语“蜡梅,翠竹,苍松”。读准字音:蜡、翠。2.(多媒体出示蜡梅图)我们首先来看看“蜡梅”。(1),读准词音。对!这种花的花瓣是黄色的,而且摸上去滑滑的,有点像“蜂蜡”,所以蜡梅的蜡是虫子旁。(强调)
(3),于老师家院子里也种了这样一棵蜡梅,腊梅花不但漂亮,而且香飘十里,所以我们还可以说()的蜡梅花?(4)()的蜡梅
金黄、金灿灿 你是从颜色上来说的 香喷喷、香气扑鼻 你说出了它的味道 含苞欲放、盛开 你描述出了它的样子
坚强、不怕冷 你想得更深了,说出了它的品格
5、一起读一读,根据提示语读好。翠竹 苍松
出示图片:这是“翠竹” 和“苍松”。
(1)“翠”和“苍”都表示绿的意思。指图:这就是翠绿色,绿得像翡翠。这就是“苍绿”,颜色较深但很有生命力。(2)指名说,引出古诗《青松》。
冬天,许多花儿都凋谢了,许多树的叶子也落光了,可是,腊梅、翠竹、苍松却迎着寒冷的北风站得更直了。小朋友们,这时候,你们想对它们说什么呢?(指名说,坚强,勇敢)
(3)对!就是因为它们不怕寒冷,坚强勇敢,所以人们称它们为“岁寒三友”,相信大家都很佩服它们,你能把它们读好吗?自由读,指名读,男生齐读。
了解动物,延伸课外知识(学习第三行词串)这些植物和小朋友们都不怕寒冷,可是有些动物早就不见了踪影,它们是谁呢?(指名说)
(四)学习第三行:蟒蛇 蚂蚁 刺猬
1.我们来看看这三种小动物,(出示词语“蟒蛇、蚂蚁、刺猬”)指名读,正音。
2.大家看,它们都在干什么呢?(蟒蛇,刺猬冬眠了,小蚂蚁也冬藏了)3.指导朗读。
既然它们都躲到洞里过冬了,可不能吵醒它们,你怎么读呢?练读、指名读、女生齐读。
4.课外延伸:小朋友们,关于蟒蛇,刺猬的冬眠,你有什么了解吗?你还知道还有那些动物是冬眠的?同座位相互交流,然后指名汇报交流情况。(相机出示一些动物过冬的图片)
激励:刚才大家说得很好,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知识的?指名说。相机说说读课外书的益处,激发读课外书的兴趣。
三、总结
1、揭示韵文规律:小朋友,这篇韵文可有趣啦!每一行都藏着一个跟冬天有关的小知识,细心的小朋友一定会发现的。请小朋友们看图读边读边想,也可以同桌讨论。汇报(出示:气候、植物、动物、运动)
2、小朋友们,拿起书,一起把这篇韵文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节奏,再次感受冬天的乐趣。
四、拓展练习(过渡:学完韵文,老师想请你们完成这个小练笔。课件16、17)
冬天到了,()来了,()呼呼地刮起来了,()纷纷飘落。()躺在洞里吃着早已准备好的粮食,而()、()冬眠了。()、()和()不怕严寒,小朋友们也不怕寒冷,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大家笑着喊着,多开心啊!
五、作业超市
1、选择文中你喜欢的词语,说或者写一两话。
2、搜集资料:背诵更多的关于“岁寒三友”的古诗或儿歌,下节课我们将举行一个赛诗会?自然界哪些动物要冬眠,哪些是备粮过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