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环境下基于项目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5 02:3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对一环境下基于项目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对一环境下基于项目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一对一环境下基于项目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对一环境下基于项目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张建辉 何悦灿

(精英未来学校 石家庄 050000)

【摘要】本文在一对一环境下《国粹京剧》项目教学实践基础上提出,一对一教学环境下,采取适当的措施,基于项目学习的开展,能够促进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些措施主要有: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科教学目标为指导,以教材为载体,进行项目设计;2.采取明线与暗线相结合的项目设计思路;3.突出强调项目学习的“专业性”;4.相关教师协作,形成项目团队。

【关键词】一对一环境 基于项目的学习个性化学习技术支持的学习数字化

一、何谓“一对一环境”

(一)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内涵

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组认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数字化设备达到生机比1:1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学习的教与学模式。”

地址:石家庄东岗路75号世纪花园院内

邮编:050000

网址:www.xiexiebang.com

1/ 13

(二)技术支持的学习模型

图1:用技术支持的学习模型

《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提出如上用技术支持的学习模型,这一模型具有以下特: 点【1】1.“与传统的由一个教师以同样方式向所有学生传播相同信息的课堂教学相比较,该模式让学生处于中心地位,使他们能通过几个方面提供的灵活性来控制自己的学习。” 2.“在此模型中,通过提供有吸引力的环境以及能帮助理解和记忆内容的工具来实现技术支持的学习。”

3.“在该模型中,技术提供远比在课堂上能得到的更为广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还可连接到更为多样、更高质量的‘教育专家库’(库内成员包括名师、家长、校外专家和课外指导者)。对有效学习的参与,可以为特定的学习者做出不同的安排(无论是学习进度还是学习需求都可因人而异),甚至可实现个性化的‘按需学习’,即学习的进度、内容或主题都可量身定制,以便与每个学习者的兴趣以及他原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此种模式有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借鉴上海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组对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论述,及《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提出的技术支持的学习模型,本人认为,一对一环境是由教师创设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这一环境中不仅包括教师、同伴、家长导师和教练,也包括个人学习网络、学习社区、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伙伴,还包括知识建构工具、信息管理和传播工具及信息、数据、资源等,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地址:石家庄东岗路75号世纪花园院内

邮编:050000

网址:www.xiexiebang.com

2/ 13

二、基于项目的学习概览

基于项目的学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发现学习理论等三大理论为基础,提倡采取研究型教学模式,强调协作学习、自主探究和创新发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为目的,着眼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人人成功为目标,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内涵。

(一)项目学习的内涵

“基于项目的学习,就是学习者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在实际体验、探索创新、内化吸收的过程中,以团队为组织形式自主地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技能并获得发展的学习。”【2】

(二)项目学习的特点【3】

实践表明,基于项目的学习具有多种特征:

1.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项目活动中,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项目中独特而又相互联系的各种任务,最终形成一个或一系列作品。2.将学科知识、概念、原理融入到项目任务当中,学习者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体验、感悟学科知识、概念、原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建构起学科知识、概念、原理的个性化理解,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了自己的高级思维能力。

3.关注多学科内容的交叉融合。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往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来理解和分析,单纯依靠某一门学科知识则无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形式,强调师生、生生以及该项目活动的所有人员相互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成员之间密切合作,每位成员共享自己的思维成果,充分交流互动。

5.学习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基于项目的学习能促使师生与广大的社区进行联系,学生的作品,如学习过程中所需的文献资料和学生的最终作品都能够与老师、家长以及商业团体进行交流和分享,学生制作的作品可以提供给商家在市面上销售,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6.“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综合运用多种认知工具和信息资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使用各种认知工具和信息资源来陈述他们的观点,支持他们的学习。这些认知工具和信息资源有计算机实验室、超媒体、图像软件和远程通讯等。”

(三)项目学习的优势 1.有利于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

“基于项目的学习适应于用不同的方法学习,能给学生提供多种方式参与和验证他们的知识学习,适合各种各样的智力技能(如肌体运动技能、图像技能)的学习,也能适应不同地址:石家庄东岗路75号世纪花园院内

邮编:050000

网址:www.xiexiebang.com

3/ 13 的学习风格” 【4】,为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创造了机会,有利于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

2.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锻炼学习者“学会学习”

“基于项目的学习的特点为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基于项目的学习中,允许学习者自己选定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调节学习活动,这为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契机,锻炼学习者“学会学习”,顺应了当代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推动剂,为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5】

3.有利于知识建构与知识迁移

“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活动给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的经历,学生能够建构自身的知识。这种知识的建构是通过如下的程序来实现的:学生确定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对问题进行研究,选择信息,分析信息,合成信息,并将新获得的信息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 【6】。由于基于项目的学习允许学生建构并生成自己的知识,因此基于项目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知识建构,更有利于学生在应用时进行知识迁移。

三、教学构想

精英未来学校是一所全日制数字化学校(生机比1:1),现有1-9年级共19个教学班,约470名学生,自2005年开始探索一对一环境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并已经形成“备学—交流—提升”教学模式。2009年7月我校25名教师参加了石家庄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培训,有幸接触到基于项目的教学理念,认识到基于项目的教学具有诸多优势,因此,我们就思索,能否在一对一环境下开展项目学习,实现数字化下的个性化学习,既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使学生的21世纪核心技能得到锻炼,又能提升学科核心内容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应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于是,我们在四年级1班尝试进行了《读书很重要吗?》、《国粹京剧》等项目教学的设计、实践。

注:《读书很重要吗?》项目教学案例,荣获河北省2010年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项目教学应用优秀成果二等奖。

四、《国粹京剧》项目教学实践

(一)《国粹京剧》项目基本信息 1.所属学科:语文 2.适用年级:4——6年级 3.所需时间:17课时

4.涉及学科:信息技术、美术、音乐

(二)单元概述

地址:石家庄东岗路75号世纪花园院内

邮编:050000

网址:www.xiexiebang.com

4/ 13 本单元学习中,师生通过共同学唱《唱脸谱》、学习《看戏》《花脸》两篇课文、学生与父母共同欣赏一出京剧等活动感受京剧的魅力,并通过“《京剧知多少》问卷调查”活动了解京剧发展现状,而后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演示文稿、宣传海报向广大青少年宣传京剧文化,最后写一篇《宣传、弘扬京剧传统文化的建议书》,提交文化部。

(三)框架问题 1.基本问题

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2.单元问题

(1)京剧还有弘扬的必要吗?为什么?(2)如何宣传京剧文化?(3)如何创新发展京剧? 3.内容问题

(1)《花脸》一文的哪些地方体现出了作者对花脸的喜爱?

(2)《看戏》文中哪些语句直接表现了观众对梅大师演出的高度热情,以及对京剧的热爱?

(3)为什么说梅兰芳创造了一个奇迹?(4)为什么京剧能成为“国剧”?(5)京剧来源于那几个剧种?(6)京剧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哪几种?(7)京剧的角色有哪几类?

(8)京剧演奏中主要用到哪些乐器?(9)京剧有哪些主要流派?

(10)《说唱脸谱》这首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课程标准 1.阅读

(1)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地址:石家庄东岗路75号世纪花园院内

邮编:050000

网址:www.xiexiebang.com

5/ 13(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习作

(1)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2)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3.口语交际

(1)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3)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4.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五)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看戏》、《花脸》、《京剧》三篇课文中的生字 2.了解京剧基本常识。

3.理解《花脸》一文内容,体味孩子的童真童趣。

4.了解《花脸》通过刻画人物的形象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方法。5.了解《看戏》一文描写声音的方法。6.体会详写、略写与中心的联系。

7.发展采访技能、与陌生人交流能力、沟通能力。8.锻炼、提升写作技能。9.学习概括、总结信息的方法。

地址:石家庄东岗路75号世纪花园院内

邮编:050000

网址:www.xiexiebang.com

6/ 13 10.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11.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体验民族艺术的绚丽多彩,增强民族自豪感。12.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

13.增强学生宣传、弘扬、发展京剧的责任感。

(六)单元实施计划 1.前期准备(5课时)

(1)学唱《唱脸谱》【教学录像:音乐课上《唱脸谱》】(2)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信息技术培训

2.第一模块:揭示主题,进行学前需求评估(1课时)【教学录像:揭示课题,布置周末活动】

揭示主题,进行学前需求评估。3.第二模块:感受京剧魅力(3课时)

(1)学习《看戏》【教学录像:《看戏》课堂教学实录】(2)学习《花脸》【教学录像:学生自主备学《花脸》】

(3)班内展示优秀京剧观后感【教学录像:班内展示优秀观后感】 学生作品:

◆观看京剧的感受【郭雅函】

◆赏析京剧《铁弓缘》观后感(修改后)【何思若】 4.第三模块:进行问卷调查(4课时)

(1)布置利用周末时间开展“《京剧知多少》问卷调查”活动(2)小组内互评“《京剧知多少》问卷调查反思日志”

(3)班内展示各组优秀反思日志【教学录像:第一段,第二段】 学生作品:

◆模拟调查修改版【郭雅涵】

地址:石家庄东岗路75号世纪花园院内

邮编:050000

网址:www.xiexiebang.com

7/ 13 ◆京剧知多少(修改版)【马天意】

◆“京剧知多少”问卷调查反思【王子元】 ◆修改卷.收获与遗憾【徐越】 ◆京剧调查(修改篇)【史琮琪】 ◆修改后【张亚森】

5.第四模块:宣传京剧(4课时)

(1)学习《京剧》【教学录像:《京剧》课文学习】(2)组内互评宣传京剧演示文稿

(3)班内展示各组宣传京剧演示文稿【教学录像:京剧知识演示文稿展播】 6.第五模块:撰写建议书(4课时)

(1)以头脑风暴方式讨论宣传、弘扬京剧的措施【教学录像:讨论宣传、弘扬京剧的措施】

(2)课上撰写建议书【教学录像:撰写《宣传、弘扬京剧的建议书》】(3)组内展示建议书

(4)班内展示各组优秀建议书【教学录像:班内展示优秀建议书】 学生作品:

◆关于传承弘扬京剧的建议书【马天意】 ◆关于传承弘扬京剧的意见书【徐越】 ◆关于传承弘扬京剧建议书【乔婉凝】 ◆关于弘扬京剧的建议书【郭雅函】 ◆建议书(修改版)【李唯豪】 7.后续工作(1课时)

(1)教师指导部分学生集全班学生智慧撰写《宣传、弘扬京剧的建议书》,并以信件形式寄给文化部。

(2)组织京剧知识竞赛(1课时)【教学录像:京剧知识竞赛】。

地址:石家庄东岗路75号世纪花园院内

邮编:050000

网址:www.xiexiebang.com

8/ 13(3)学生撰写“京剧项目学习反思日志”。学生作品:

◆京剧“项目学习”反思【马天意】

◆项目学习反思【郭雅函】

8.部分家长的反馈 ◆令人沉醉的半堂语文课 ◆互动

◆与孩子一同赏析京剧《铁弓缘》

(七)《国粹京剧》教学特点

1.具有明线、暗线两条主线,两者有机整合。

项目学习中,以学生制作宣传京剧的演示文稿、宣传海报及呈交给文化部的《宣传、弘扬京剧的建议书》等项目活动为明线,以《看戏》、《花脸》、《京剧》三篇课文的语文学科知识学习为暗线。将语文学科学习内容有机整合于项目学习当中,例如,前期通过《唱脸谱》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第二模块通过《看戏》、《花脸》两篇课文的学习,师生在交流互动中感受了京剧的魅力,为下一阶段的项目学习从情感上和知识上做了铺垫,尤其是在《看戏》一文中重点讲解详写、略写与主题中心的关系,又从写作上为撰写建议书做了铺垫。第三模块中《京剧》课文的学习,一方面引导学生重点学习如何概括、总结信息,另一方面重点学习如何介绍事物,也从方法上、技能上为学生制作宣传京剧演示文稿、宣传海报做了铺垫。

2.基于项目的学习与1:1数字化学习相结合。

明线采取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及21世纪核心技能,如交流与合作技能及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等。暗线采取1:1数字化学习方式,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信息技术等学科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两种学习方式相结合,以此达到既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又能使学生在应试教育中取得理想成绩的目的。基于项目的学习中,每位学生任务不同,目标不同,进度不同,是完全个性化的学习。而且,在应用1:1数字化学习方式时,也积极应用评价量规、学习支架、范例等教学资源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3.综合应用多种评价策略,提升教学实效。

项目教学中,教师应用多种评价策略,以提升教学实效,如应用《“已知——想知——学知”表》、头脑风暴等方式,进行学前需求评估,了解学生有关京剧的知识经验,有针对性地修改、完善项目学习方案;应用《小组合作量规(教师用)》评价量规、《小组合作量规(学生用)》评价量规、反馈《发帖量统计》信息、开展同伴互评、家长评等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组内展示记录表》、阶段性成果展示交流会、学习日志等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反思日志、书面测试等则是检测学生理解力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京剧知多少>问卷调查”反思日志》、宣传京剧演示文稿、《京剧观后感》、《宣传、地址:石家庄东岗路75号世纪花园院内

邮编:050000

网址:www.xiexiebang.com

9/ 13 弘扬京剧的建议书》等则为教师评估学生的理解力和写作技能等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4.“四位一体”学习资源,保障学生有效开展个性化学习

整个项目学习,完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教师由台前走向幕后,课堂上没有了教师滔滔不绝的演讲,怎样才能保障学生有效开展学习活动?为此,教师围绕主要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支架、范例、评价量规、学习资料等“四位一体”的学习资源,保障了高效开展学习活动。如,为学生能顺利开展“《京剧知多少》问卷调查”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有关问卷调查建议》、《小记者》范例、《采访评价量规》、《调查问卷反思的评价量规》等,围绕写建议书环节提供了《建议书的写作格式》、《宣传、弘扬京剧建议书》思维导图、《建议书评价量规》等学习资源。

5.学科整合,相关教师协作,确保教学效果

此次项目学习,设计上整合了语文、信息技术、美术、音乐等学科,为此向相关学科教师发放了《项目出版物》,征得相关教师的支持,以此来提升项目教学效果。如,请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学唱《唱脸谱》;请信息技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MindMapper、百会格格等必备技能,请美术教师协助、指导学生制作宣传京剧的海报等。

五、总结反思

通过“国粹京剧”项目教学,我们认为,采取适当的措施,一对一环境下项目教学的开展,能有效促进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项目学习有助于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

通过“国粹京剧”项目教学,我们认为,至少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一对一环境下基于项目学习的开展,能够有效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如阅读、写作。这是因为:

1.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教师创设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情境,而且,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具有一定社会效益的作品,可以与家长、教师、社区及商业团体进行交流和分享,甚至可以提供给商家在市面上销售。学生的学习再也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生是在创作属于自己的具有一定社会效益的“作品”中学习的,这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2.项目学习中整合了学科相关知识

基于项目的学习中,教师巧妙地将学科知识、概念、原理转换为框架问题,融入到学生需要完成的系列任务当中。这样,学生带着项目活动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应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完成项目任务,体验、感悟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主动建构学科相关知识,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的学习,效果自然优于传统的注重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

地址:石家庄东岗路75号世纪花园院内

邮编:050000

网址:www.xiexiebang.com

10/ 13 3.项目学习着力培养“自我成长者”

基于项目的学习不仅着力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21世纪核心技能,更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最终使学生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积极主动的“自我成长者”。项目学习中,教师设计了丰富的用于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评价量规,发放给学生、家长及相关教师,不仅有教师评,还有学生之间的自评、互评,而且调动家长参与到评价活动当中,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习惯、能力、意愿。众所周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手里有“渔”,具备主动获取“鱼”的意愿,难道我们还怕学生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地获取更多的“鱼”吗?

(二)怎样做才能有助于“双基”教学?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科教学目标为指导

地址:石家庄东岗路75号世纪花园院内

邮编:050000

网址:www.xiexiebang.com

11/ 13

进行基于项目的学习设计时,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科教学目标为指导,以教材为载体,合理整合不同版本教材相关重点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情境、任务,适当融入课外内容,设计框架问题,将框架问题转化为学生需要完成的一系列活动、任务。以此,确保仅仅围绕课程标准、学科教学目标开展项目教学!切忌,不能目无课程标准,完全脱离教材,大搞所谓的项目学习!

在进行《国粹京剧》项目设计时,首先查阅了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浏览了北师版、冀教版四、五、六年级语文教材,最终选择了《看戏》、《花脸》、《京剧》三篇主题课文,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确定学习目标,结合2010年11月17日京剧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热点事件,决定开展以京剧为主题的项目学习。配合项目学习需要,融入《唱脸谱》、《说唱脸谱》两首歌曲,通过学唱两首歌曲,一方面激发开展京剧主题单元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感受京剧的魅力及京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后以《看戏》、《花脸》、《京剧》、《说唱脸谱》为载体,设计框架问题,并结合项目情境设计项目活动、任务,以学习目标为指导,围绕项目中的主要活动设计、开发学习支架、评价量规、相关资料等各类学习资源,并在完整的单元设计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国粹京剧》项目学习网站。

2.采取明线与暗线相结合的项目设计思路

项目设计中,以学生完成项目任务为明线,以学科知识学习为暗线,二者有机整合。一方面,学生带着完成项目任务的目的学习学科知识,目的明确、积极性主动性强,有助于提升相关学科知识学习效果;另一方面,相关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为培养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所必须的相关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有助于项目活动顺利、高校的开展。

《国粹京剧》项目设计中,以学生制作宣传京剧的演示文稿、宣传海报及呈交给文化部的《宣传、弘扬京剧的建议书》为明线,以《看戏》、《花脸》、《京剧》三篇课文的学习为暗线。将课文学习有机整合于项目学习当中,例如,前期通过《唱脸谱》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第二模块通过《看戏》、《花脸》两篇课文的学习,师生在交流互动中感受了京剧的魅力,为下一阶段的项目学习从情感上和知识上做了铺垫,尤其是在《看戏》一文中重点讲解详写、略写与主题中心的关系,又从写作上为撰写建议书做了铺垫。第三模块中《京剧》课文的学习,一方面引导学生重点学习如何概括、总结信息,另一方面重点学习如何介绍事物,也从方法上、技能上为学生制作宣传京剧演示文稿、宣传海报做了铺垫。

3.突出强调项目学习的“专业性”

项目学习中,在注重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21世纪核心技能的同事,必须强调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也就是说,语文项目学习要突出语文学科特点,数学项目学习要具有浓厚的数学色彩,„„,不能上成四不像。否则,虽然冠冕堂皇的宣称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21世纪核心技能,语文课上学生连最起码的字词书写、阅读、写作等基本技能都没有学到,数学课上学生不会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我想,什么高级思维、21世纪核心技能都将成为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所以,在强调培养高级思维、21世纪核心技能的之时,首要的是在项目学习中夯实“双基”,这才是基础,才是根,正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国粹京剧》项目学习中,教师不仅将《看戏》、《花脸》、《京剧》三篇课文的学习地址:石家庄东岗路75号世纪花园院内

邮编:050000

网址:www.xiexiebang.com

12/ 13 有机融入到项目学习中,更是在学生撰写《<京剧知多少>问卷调查反思日志》、《京剧观后感》、《宣传、弘扬京剧的建议书》、《项目学习反思》等环节加大了对学生写作的指导,因此,学生的精华博客不断,课堂上爆发出学生发自内心的阵阵掌声、赞美之情。

4.相关教师协作,形成项目团队

基于项目的学习中,课堂上,教师不再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大讲特讲,整个课堂成了学生的舞台,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任,教师只是偶尔轻描淡写的说上两句,看似轻松。但是,卓有成效的项目学习,需要教师前期进行精心的设计,围绕项目主要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支架、评价量规、相关资料等学习资源;课堂上,教师必须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提升;课下,必须及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回复等等。这一切的一切远非一人之力所能承担,只有相关教师协作,形成项目团队,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优势、特长,才能保障项目学习的实效,才能有助于在项目学习中夯实“双基”。【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学习与思考,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8-23

【2】《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中文7.2版

【3】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19-21 【4】陈东莉,闫伏花,基于项目的学习(PBL)与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第6期:10-12 地址:石家庄东岗路75号世纪花园院内

邮编:050000

网址:www.xiexiebang.com

13/ 13

第二篇:网络环境下几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朱荔潮

福州第三中学

笔者结合两年多来教育教学探究与实践,详细阐述了在网络环境下,不同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几种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实例,以及对这几种教学模式的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与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网络环境 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学科整合

一 引言

当前,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教育领域也随着网络技术的渗透,不断进行着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的深刻变革,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该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作出改变。

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我校根据实际办学条件和特点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的渗透,做出把现代信息化教育作为福州第三中学今后的教育教学发展的突破口,于2002年建成当时在本省堪称一流的网络实验室。通过近三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信息化教育教学体系。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生物学教学,是我们每一位生物学教师所面临的一个课题。以下,本人就生物学教学实践做一简单阐述。

二 创造能够实施多种教学模式探讨的必要条件

1、创建新型的网络实验室

建成的网络实验室有以下特点:

①提供完整的设备,使师生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能够进行学科多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探讨; ②以校园网和互联网为教学平台,实行对全部实验室师生的开放性教学;

③可以进行日常的课堂师生互动教学,同时也可以以网上的其它方式实现与交流; ④能够利用网络,提供多种生物实验的范本模式、远程实验观摩和远程虚拟实验的条件。⑤能够用网络进行日常的各种测试和课堂教学实时反馈动态掌握教学效果。

2、建立网上生物学教与学的虚拟环境--综合性学习教学网站

①本地资源(局域网):根据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需要,发挥本组教师的优势,建成多个以互联网为平台,收集了许多国内外的相关资料,能够提供各种教育、教学信息的生物教学资源网站,供师生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中选择使用。

②远程资源:在本校的局域网上运用超链接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资料,如K12、学科教学资源网,中科院国家实验室,美国生物资源国家实验室,圣迭戈大学远程网络实验室等。

③泛资源:提供搜索途径,学生可以在网上、网下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这三类资源其实就是三个层次,学习者可以根据研究主题的内容,研究的水平,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

总之,有一个能够够实现网络教学的实验室,有预先建立生物学综合性学习教学网站,提供网上探究生物课程教与学的虚拟环境,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目前我们的生物学综合性学习教学网站已初具规模,在近三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收效良好。

三 实践网络环境下的生物学教学模式

在两年多的生物学教学运用实践中,在参考了多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开始摸索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现有条件和技术水平,达到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新意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生物学教学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打下基础。现以高中生物学《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一节为例来阐述不同的教学模式。

第一种探讨的模式是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讲授模式:

当前这种模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广,教师的与传统的角色变化不大,容易被广大学生接受,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高三阶段的复习课更是能够起到举一反三,承上启下的复习效果。

上课时间的程序进程主要是:复习旧课;教师介绍本节课主要内容;即介绍事先准备好的网站内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浏览网站,学习主干知识;回答老师提出的有关知识重难点问题,列表对比不同的生物结构,选做有关的习题;熟练掌握有关习题的解法。

在这种模式中,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存储在服务器上的有关课文文本、图形、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并以超链接的方式组织起来。教师通过网络,按照一定的时间进程逐步呈现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引,在多媒体的课件中,了解学习内容,理解一些难于理解的概念,看到难于看到的生物体内部构造,了解细胞内部的主要的生化变化。

优点:组织比较简单,有统一的学习进程,和课程实施同步。教师统一演示的内容较多,容易突出重难点,学生也易于接受;对全体学生来说,要求是统一的,这种教学对学生应付过关性考试,有极大的帮助。该模式从本质上是传统课程实施模式的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目前我们的网络教育课程实施大多数都采取这种模式。

缺点:类似于传统课程实施模式;共性大于个性,缺乏变化,除了课程实施手段的变化,其思想实质是原来的讲授教学法,只是扩大知识的容量,时间相对灵活。

在这种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其教学用专题网站的设计要求就显得极为重要了,目前生物组的专题网站都是由教师自己开发的。实用性较强。

第二种进入试验的的模式是: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

(一)进入主题

学生实现知识的认知是需要一定的情境的。教师首先就是要创设学习情景。在《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为主题的学习中,由于这主题是高中生物学的第一章《细胞》中的一节,因此首先要解决什么是细胞质这一概念,因此,用flash和影片演示出多种细胞在不同生物体内的功能,再提出细胞质有什么功能,通过对相关的资料信息的思考,由教师引导进入主题。

(二)围绕主题“提问题”

围绕主题“提问题”这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为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做准备,同时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思维能力。学生在网上阅读教师提供的与主题相关的资料信息,提出自己对素材中与《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主题有关的疑难问题。例如:什么是线粒体?叶绿体如何工作的?如何开展细胞器的研究等等问题,然后将学生所提出的疑难问题展示出来,先让学生之间相互作答,对不能回答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选择作为专题进行探究学习。

(三)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进行探究学习

在《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这主题学习中,主要通过提供教师自制的课件和网站让学生在虚拟的探究环境下进行探索,通过阅读吸收新知识,并结合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完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进行专题探究。由学生带着问题,借助多媒体网络的强大功能和教师的适当提示,进行自主的探索学习,收集整合素材,以电子作品ppt的形式体现学生的学习结果。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过程的同时,教师可根据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学习指引,运用网络、课件和书本收集、学习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并进行整理、归纳得出结论;

(四)课题交流

通过讨论、交流,最终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在《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这主题中,我们以每个小组选定一个代表对其中的某一个专题进行解答的方式进行。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同学上台演示本组对这一专题的ppt文稿,并说明本专题中的知识点和学习中的体会,在专题的演示中,同学们还可以相互讨论,共同研究,以期达成共识。最后,教师可以对该学习内容作归纳总结,以使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逐步地接受和掌握正确的知识。

(五)学习评价

为使学生全面正确地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构建,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应为学生设计一些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强化练习。在《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这主题学习中,我通过线上测试系统让学生进行随堂或课后测试,通过计算机的实时反馈,使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和获得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比较准确的评价,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教师今后的教学。

(六)知识的延伸

在围绕上述主题研究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结构的延伸,让学生在网上收集有关课文中的细胞器的文字、图片资料以及有关探究细胞内部奥秘的现代化工具的图片,让学生们在课后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

优点:

1、协同合作:自主学习之后,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学习心得,要让小组代表对专题进行解答,就必须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统一认识,形成共识,再选出代表,从而达到协同合作之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互助品格;

2、分享学习成果:通过成果交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共同分享学习成果,感受学习的乐趣,进而强化学生的成就感。

3、这种模式最主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行为和发展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过程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达到会学的目的。

缺点:学生在课堂中的自由度很高,很难有个平均的尺度来要求每个学生。于是,在教师引导不力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参差不齐了。学生习惯了教师的引导,一旦失去这种引导,学习的进程就出现了脱节现象,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表现出的散漫,无所事事,有的干脆玩起了网络游戏。

四 结论

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模式有如多种,各有利弊,如:

(1)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习模式。网络成为教师与学生传递信息和交流的媒介,发挥着桥梁作用。教师仍居于主导地位,学生仍居于被动地位,但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加强。这种模式适合于教学难度较大、复习的内容。

(2)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模式。教师成为学习的辅导者与资源、工具的提供者;学生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处于绝对中心的地位,学生在网络提供的资源与工具的帮助下,根据自己的水平自定学习步骤与进度,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构建知识。这种模式适合于学习网络素材较多的学习内容。

(3)协作式学习。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小组内进行分工,小组间或竞争或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学生成为中心人物,不但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刺激,学习的内容得到更主动的消化,学生的协作能力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炼。网络提供了大量资源,这种模式更好地体现了网络的优越性。

(4)、以发现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教师只提出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材料,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工具,收集和整理大量材料或者是通过运行交互性的教学平台,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一定的有意义的结论。这种模式重在学生的探索与发现,适合于探索规律的课程。

当然,我们在运用各种模式的时候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只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品格的完善的模式都是好的模式。网络的作用就在于能提供丰富而便捷的资源,能提供突破时空的平等交流。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模式就是利用网络的这些优势弥补传统学习模式的不足。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在网络环境下教学的特点:信息资源是开放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是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这也说明,一旦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组织起来,必然带有松散性、不确定性、难控制性。只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引导,采用任务式的教学方式,克服网络教学中的不利因素,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2]《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第三篇: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不仅渗透了各行各业及百姓家庭,也已经向教育提出了挑战。“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就曾明确提出,教育要跟上科学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加快教育的信息化。那“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就是各中小学所关心的比较重大的问题。

一、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

“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江泽民

当前,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

以上种种情况表明,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创新和深刻的变革。同时也表明,教育的深刻变革,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突破口,勇立教育潮头的是现代教育技术。为此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

1、网络技术是改进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在中国,现实的教育现状是:教育比较落后,发展很不均衡,需要接受教育的人口特别多。这种情况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形式主要是面向学校班级的课堂教学,虽然素质教育是开放的(学校、社会、家庭的范畴),但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所强调的素质教育也必须在这一基础上实施。这给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一套办法,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网络技术是改进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2、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特点为素质教育提供实施环境

看看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的特点:信息资源永远开放的;传播媒介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环下教学过程是: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这恰恰应合了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的倡导,这也说明,一旦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组织起来,必然带有松散性、不确定性、难控制性,在不脱离学校模式、班级模式的课堂形式下,这种教学,的确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尝试,在我校校园网这一智能教学环境下,我做了课堂教学实践。

二、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实践比较

1、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两种课堂教学比较

当前,课堂教学分为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和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前者主要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后者主要是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前者是通过教学分析进行教学事件的设计及呈现教学事件的教学策略的设计,后者主要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选用学习资源或外界帮助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分析,设计学习资源,认知工具以及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支持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模式。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符合了人本主义及素质教育的对教育的要求。我从实践中对这两种“中心”进行比较试验,主要是以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媒体形式的不同和学生自主程度不同来区别的,从以上论述中可知,网络环境有助于形成素质教育的一种氛围,但是它的效果到底怎么样?

在内容和要求的水平一样的情况下,媒体选择及使用情况就体现出来了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优化程度。以多媒体组合的课堂教学比起照本宣经的原始方法先进了许多,但它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的地位依然是处于被动的位置,教学依然是教师的个人表演舞台。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组织本身是线性的(从开始到结束),但内部教学资源的使用不再是线性的,因为各个内容区是用虚框围起来的,学生可任意在各个区漫游,学生自主学习在一节课时中占了90%的时间,学习过程的意义建构绝大部分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师的位置,网络环境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广播者,教师除了主要起到教学资源的组织(当然包括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整合、试验、测试等)作用外,还在教学当中起到辅导个别、督促个别、察看全体学习过程。毕竟,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意义建构,个体特征不一样的学生对某一教学目标意义的建构就不一样,有的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有的可能会问在导航系统设置一个虚拟教师,随时随地指导学生,不是更好吗?实际上,目前的计算机智能化程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计算机依然是程序控制的(设计上可以采用菜单式、图表式、层次式、递进式等方法实现导航系统)。在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班级上课的教室必须能满足人手一台多媒体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必须构成局域网并且联接上互联网)、必要的多媒体控制平台(可以是以计算机为主的软硬件)、完整稳定的网络教学信息系统和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

2、两种教学实验的个人体会

网络环境下教学中,作者的个人体会是:一是学生不太习惯于这种不太“象”上课的模式,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进入角式(可能与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有关),学生普遍反映信息太多,没有次序,不容易进入学习的角色,另外网页内容外观花样多、干扰大。但这次课堂教学实践是成功的,效果是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大部分的学生学会了自主获取信息,动手、动眼、动脑三维一体,多重刺激,学习兴趣增强了,创新能力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威信感受到了挑战,压力增大,因为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灌输;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促进者,教师表现主要是从前台走到了后台;教师在教学当中不能由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代替,相反教师在这种模式下的重要性更大了,计算机只是一种信息加工和呈现的工具,教师唯一选择是需要不断的更新知识和扩大知识面;教学组织者需要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教学组织是单个教师所不能完成的,需要教师的群体协作;网络化的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如何制作教学课件、如何把它们组织成为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资源形式。因此,如何制作符合网络环境下优秀的教学课件是网络环境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3、网络环境课堂教学的优点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学生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这种学习使学生真正获得了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这正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整合各个学科内在知识体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首先要具有计算机知识(最起码是基础知识),其次必须要有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才能驾驭各种计算机软件,比如几何画板软件,要用它来进行学习,要知道软件本身用法及它涉及的数学、物理等学科各方面知识,这调动了学生纵向与横向学科学习的兴趣,它使学生形成了长久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对于开发人力资源很有益处,这也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互联网比特量以月成倍增长,传统教师念经式上课模式,其信息量充其量是九牛一毛。在这种模式下,我们的教师、学生是否作好了准备?教师、学生要转型到这种模式下,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培训便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三、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实践所带来的思考

1、时代呼唤教师要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上述的教学实践给我们很多思考,我们认为,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环境。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师和学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和认知工具的学习环境,如前所述,这种教学环境为素质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教学条件。在这种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也随之转变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教育部长陈至立。为了顺应这种转变,信息时代的教师必须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关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体来讲主要是掌握WINDOWS、文字处理、演示文稿制作、收发电子邮件、网页编写、课件的编制、动画制作、学科教学专门软件等。同时,还必须掌握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设计理论、思想和方法,用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指导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才能优化教学过程。

2、寿光市北洛一中教师、学生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内容、办法

纵观客观的要求,近几年来,我校着眼于未来,为构建新的教育模式,努力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特别是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于课堂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上述的教学实践能如此顺利的运用,得益于我校改革实践: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我校加强了校园文化方面的建设(包括校貌、环境的表层文化,规章制度的中层文化和群体认可度等深层文化);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我校规定学科电教教学使用率占该学科总课时的30%以上,理科占50%以上,以硬性规定促进科任教师学习、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为了使以上措施真正起作用,我校采取如下措施:

(1)建立分层培训制度,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

学校在“校本培训“和“先化人后化物”的思想指导下,指定每学期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除windows的基本操作、wps、记事本、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及Excel电子表格外,重点加强Authorware、Dreamweaver等软件及网络知识的基本学习,采取校内与校外想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加大培训力度,除每周三、四晚由本校微机教师按培训计划进行辅导外、还选用50%的骨干教师利用周六上午进行集中学习,并多次聘请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就培训计划中确定的重点内容进行专题培训。

(2)建立评估奖励制度,大大促进了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紧迫感和使命感。学校建立科学、合理、完善性强的现代教育技术评估体系,加强对教师的管理、评估、检测和调控、定期组织理论测试,汉字输入、word、Excel软件操作、课件制作、网页制作和优质课等比赛,并及时进行量化评估,将量化结果纳入年终考核,按获奖级别进行奖励,并作为评优树先和奖金放的重要依据。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学生为学习必须要掌握计算机这种认知工具的基本使用。为此,我校对新入学的学生采取了强化的培训手段,主要是基本内容的普及,其次充分利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课,对学生进行网页制作、网络浏览、邮件发送等方面的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100%的学生能上网获取资料,能下载网上学习资料,能通过网上资源处理信息;35%以上的学生能进行电脑制图,能编制电脑小报,另外,我校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每年都派学科骨干教师到发达地区中小学参观考察,了解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以指导学科教学和研究;实施“六个一”工程,即参加一次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理论考试,成绩优秀;制好一个新颗件,新颖实用;上好一堂信息技术创新课,方法先进;写好一篇信息技术创新论文,推广经验;指导好一项信息技术创新活动,收到实效;参加一个信息技术课题研究,见到成果。以上措施的实行,我校的网络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离全方位开发、应用丰富的互联资源还有不小距离。“教无定法”,这里的例子——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也只是其中一种,或许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完善。但,学生、素质教育、网络、课堂教学、教师将是未来课堂教学最活跃的要素和永恒的话题。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学技术也应及时作出相应的改善,用先进的教学技术造就优秀的新世纪人才,是刻不容缓的事,网络教学、网页式课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目前正处于发展状大之中,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网将实现全区、全国的联网。这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只有不断奋进,努力进取,才能跟上时代潮流,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及思考》宋连昌

第四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本文获2006年福建省第三届“新理念、新资源、新探索”三优联评论文类二等奖,并刊载于2007年1月《福建中学数学》)

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陈建楷

摘要:本文拟以《网络教学实践—探索椭圆的第一定义》课例分析的形式论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体现了以人为

本的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网络信息技术走入课堂教学,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作为现代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网络教学有着其他教学形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了信息的加工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主题探究学习活动,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互联网自主探索新知,自主开展主题研究,达到学习相关知识的目的。本文是在学生学完椭圆的基础上,从椭圆的第一定义出发,让学生在网络教室对椭圆的一些常见结论作必要的实践和延伸,创造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提供一种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带来了教与学的方法和手段上的革新,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全面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了可靠的方式与途径。

1、在网络环境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实实践

1.1利用网络环境,创设情境,提出课题,改变教学方式 课堂片断一:前面我们已经学完椭圆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椭圆的定义。椭圆第一定义:我们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椭圆。即|PF1|+|PF2|=2a(a>c)。我们在遇到有关椭圆问题时要善于回归定义,回归书本。(让学生动手操作模拟椭圆第一定义,问题情境再现,提出课题)

传统的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大多省略了概念本身的情境,以为学生对抽象概念的学习可以独立于现实情境来进行,可以自然地迁移到各种真实的情境中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学习往往无法还原到具体问题情境中,不能学以致用。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呢?信息技术可以为我们还原知识本来的情境,尤其是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让问题情境生动逼真,使得学生进入角色快、兴趣浓、积极性高,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和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2利用网络环境,增大信息资源,改变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师生互动和多向反馈

课堂片断二:请同学拖动椭圆的动点P,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尝试重新认识椭圆定义的几何量: a、b、c。问:a,c大小如何?对点P的轨迹会有何影响?

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通过拖动点P及改变a、b、c的大小,能比较直观地体验椭圆的轨迹与a、b、c之间的关系(及时监控,并进行转播),这时再引入离心率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e→0则椭圆变得又圆又“胖”了,e→1则椭圆变得越来越扁,显得“苗条”了。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学件,对概念情景进行模拟,使得数学概念不再抽象,学生从害怕、厌恶数学变成乐于学数学,不仅有效地掌握椭圆的概念,也锻炼了思维的严密性,达到教学的最大绩效。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实际是师生关系的转变,由于网络教室能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学生能自主操作、主动探索,尝试各种数学实验,教师也可通过各种监控、转播等互动手段,把个体学习和群体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多方位的互动学习,实现师与生、生与生、个体与群体的多向信息交流,全方位和谐互动,使师生由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变为平等、和谐的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快捷准确地掌握学情,也有利于学生互相了解学习状况,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另外,网络信息传递具有快速、隐蔽、灵活等特点,可以丰富师生互动方式,丰富反馈与评价功能,使师生之间可开展更广泛、更民主、更有针对性地交流。

1.3利用网络信息优势,学生协作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片断三:对于由F1PF2三点所围成的三角形△F1PF2我们称为焦点三角形。设问:请同学观察椭圆的焦点三角形△F1PF2,你能研究出什么结论?(让学生利用计算机浏览教师准备好的网页,并能利用相关资料进行学习。)

首先,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时,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个焦点三角形进行提出问题,也可其他同学出问题。因而产生了以下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学生是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根据需要补充的)

①若点P在椭圆上运动,P到F1的距离何时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 ②椭圆上的点P在椭圆上运动,∠F1PF2的取值范围?最大值?说明理由。③△F1PF2的面积的取值范围?

其次,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并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对问题情境进行模拟实验,观察思考,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教师有针对性地补充,并对主要内容加以强化。例如:对于点P在椭圆上运动,P到F1的距离何时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学生经过分组讨论,协作学习,有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同的解法:

方法一:利用几何画板直接度量出PF1的长度,拖动点P,发现P在长轴的两端点处取得最大和最小值,即最大值为a+c,最小值为a-c。

方法二:以F1为圆心,作一个圆,观察圆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当圆与椭圆内切时(半径为a-c),此时切点到F1的距离取得最小值为a-c,当圆与椭圆外切时(半径为a+c),此时切点到F1的距离取得最大值为a+c。由学生改变椭圆形状,发现椭圆始终和圆相切于长轴的两端点处(几何画板演示)。

方法三:利用椭圆第二定义:点P到焦点F1的距离与到相应准线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故当P到准线距离最大时PF1相应取到最大值(此时P位于长轴一端点处),当P到准线距离最小时PF1相应取到最小值(此时P位于长轴另一端点处)。

方法四:因为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所以当P位于长轴端点处时,点P与F1F2三点共线即||PF1|—|PF2||≤|F1F2|=2c,又因|PF1|+|PF2|=2a,得到a-c≤|PF1|≤a+c 因此可识记为:椭圆上点P在椭圆的长轴的两端点处,PF1有最大值为a+c,最小值为a-c。

2、对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思考

本课例是一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探索课,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反映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新理念、新资源、新探索”的发展要求。

本着从学生实际出发,着力于学生认知行为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独特体验,在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盎然、网络操作娴熟、自主学习充分、交流讨论热烈,网络技术在课堂中的优势凸显,学习成果显著。通过这节课,我对网络教学实践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2.1网络教学不仅辅助教师教学,更重要在于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网络教室给学生带来图文并茂、影音声色并举的数字化信息的享受,许多教师为了展示教学的最精彩部分往往引导学生按教师课前的预设进行,当然这样的课堂,学生用于无效学习的冗余时间少了,教师的活动流畅了,效率是提高了。但这种包办的结果,却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过分的依赖,也使一些原本很好的体验探究过程也错失了,哪来的自主探究学习。因而,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交互性的特点,做到“助学”而非“助教”等问题是我在设计本节课遇到最大的挑战,避免整堂课只是教师的个人表演,教师只是机械地操作着鼠标、窗口频频切换,画面目不暇接,学生的头脑成了填装信息的容器,对许多问题的研究也是浅尝辄止,学生对学习知识采用了“拿来主义”。因此,在教学时应强调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个体的思维主动参与、善于运用网络实践、善于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并能用精炼语言来表述自己观点,以提高学习的质与量。

曾有一位教育技术专家说过:教学媒体的现代化不等于教学最优化。如果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只是把电脑变成单纯的“黑板搬家”或“课本翻牌”,依然以落后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作指导,不断向学生灌输知识,实际上,这样的教学不过是从原来的教师的“人灌”变成“机灌”或“人机共灌”,网络学习变成了信息的简单累加和堆砌,只不过是多了一层网络信息化的“皇帝的新装”。

2.2利用网络环境教学的同时,不可勿视传统教学工具的作用 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方面解放了教师,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提高了学习效率。相信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将为广大教师所采用,课堂教学的模式进入升级换代,古老的黑板将从以往的主角变为配角。使用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利用信息资源,教师可以节省的备课时间,运用网络、多媒体课件扩大课堂容量,要在45分钟内完成更多的教学内容和目的,学生要在45分钟内要学到比原先更多的东西。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教学信息,提高学习效率,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然而,享受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的同时,不可完全舍去传统教学工具。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要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来完成,一节运用技术的课不一定是好的课。如果仅仅是把教材内容搬上了屏幕,用投影机来代替黑板,鼠标代替粉笔,那是一种不讲效益的整合。在使用课件教学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合理使用课件,课件始终应服务于教学而不是教学围绕着课件。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时,要“量体裁衣”,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为准则。整合的重点应该放在那些传统教学不便解决或无力解决的教学问题上,放在那些切实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加以解决的教学问题上实现量与质的双赢。同时,要从学情出发、因地制宜,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在教学中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生命力。比如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所用的一段时间,恰好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信息化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容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效率不高。因此,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的、独立思考的时间,甚至必要时可适当地在黑板上板书。总之,发展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并不是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手段,而是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的资源整合,产生教与学的最优化。

2.3利用网络环境教学,可以丰富学生学习的多种协作模式 借助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实现与多位同学互动,随时随地对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学生随时可向老师提问,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辅导,达到教学资源和教学信息的共享。教学信息的来源与呈现可以来自学生也可以来自教师,教师可以将任何一个学生的画面转播给大家。由于网络具有民主、平等特点,可以匿名不怕被人嘲笑,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营造了共同参与的氛围。利用网络交互功能,学生与计算机可进行人机协作,生与生之间可通过网络生生协作,学生与教师进行师生协作,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协作学习,具体的协作可通过收发电子邮件、BBS公告栏、虚拟社区、论坛等进行。

当前,以网络环境下教学为代表的信息化、网络化教育正展现着巨大的魅力,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所提供的强大技术后盾,将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手段的先进、效益的提高,而是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体现了新课改中的以人为本理念。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6

2、构筑网络平台,开展探究学习2004年12月09日 余姚信息技术教学网

3、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教学—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罗春华

4、《探索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骆魁敏

第五篇: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镇海中学俞加强

镇海中学历史积淀深厚,人文气息浓郁,拥有十二个历史文物景点,其中三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我校依托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0年以来,随着学校千兆校园网的建成,以校园网应用为龙头的教育信息化热潮席卷整个校园,如何在坚持传统校园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镇海中学富有人情味的校园网的潜力,努力培育网络环境下的新颖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是新时期我校工作的又一重点。经过四年的实践与探索,网络文化建设已经成了镇海中学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网络文化正在成为镇海中学的新优势。

1.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时代校园文化的延伸

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向网络的延伸,是校园文化在网络社会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文化,它和传统的校园文化互相交错互相渗透并互为补充。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作为人类文明标志的网络已经深深扎根在当代学生心中,这是一个不容争辩的客观事实。虚拟的网络也是现实的,网络无处不在你我身边,对学生来说,因为网络的虚拟性,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平等说话、相互交流、展现个性特长、激发灵感的舞台;就教师而言,虚拟且现实的网络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真实内心,促进师生交流的渠道。正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真实性,使学校、老师、学生三者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促进教育方式的进一步完善。

然而,开放的网络不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随之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充实我们的知识,使我们成为网络时代的胜利者;网络同样也能让我们颓废、堕落,使我们成为网络时代的牺牲品。因此,如何正确理解网络的内涵,如何引导学生在张扬个性特长的网络环境下把握好分寸,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成了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一个关键课题。

面对机会与挑战并存的网络,面对网络大潮的冲击,是坚守传统的壁垒采取“堵”的办法拒绝网络以求所谓的稳妥可靠,还是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采用“导”的策略接纳网络以期在新的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作为教育者,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与其落在学生后面埋怨网络的负面,倒不如主动出击,走在学生的前面去充当网络领航员。

为了培育好镇海中学网络文化阵地,我们开始思考在镇海中学网站上开设校园BBS的可行性,我们认真总结了国内一些名校创办校园BBS失败的教训,针对镇海中学拥有高素质学生群体这一现实,在制定严格管理制度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辅于学校的正确引导,在校园网上推出了校园BBS。经过四年的辛勤耕耘,以镇中网站、镇中论坛为核心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取得了成效,网络文化建设已经成了镇海中学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网络文化正在成为镇海中学网络时代的新优势。

2.建设校园网络文化,需要勇气和自信

网络是开放的虚拟的也是真实的,我们在享受网络优势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网络存在风险,为营造校园网络文化氛围而开设校园BBS更是让网络风险直接挑战我们的教育者。那么,我们如何正视网络风险,如何规避网络风险呢?实践告诉我们,建设校园网络文化需要监管和引导,更需要勇气和自信。

首先,个别学生网络法律意识淡薄,简单地认为网络就是自由的代名词,在网络上随心所欲地大放厥词;有的学生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秩序,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大幅度滑坡。这些现象无法通过限制学生接触网络这种简单而粗暴的手段加以解决,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及时将德育教育工作引入到网络,通过校园网站和BBS积极开展网络德育教育工作。通过开展网络法律法规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上揭批“法轮功”等专题活动、就读书与上网的关系展开讨论等系列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情感,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

其次,校园BBS的开设,使得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就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由于学生正处于心理的成熟期,表达问题的方法往往会简单而直接,这样,就有可能出现学生利用网络对教师的教学和学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客观的甚至偏激的意见。如何看待这个“自亮家丑”式的敏感问题呢?一位在学科教学上颇有建树的镇中教师在校园BBS上留下的真知灼见:“宽容源于自信”对此问题作了精辟的诠释。实际上,不和谐的音符在网下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通过开放的网络表现出来而已,面对网络上出现的这种“尴尬”,我们教育者需要勇气需要自信去面对去接纳去引导,也正因为有来自网络的不同声音,才给了我们教育者更多更全更真实地了解学生内心的机会。我们引导学生在表达自己真实想法时注意表达问题的方式和技巧的同时,也应该鼓励教师通过网络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旁观。这样,不但能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获取师生面对面交流所不能获得的真实信息,同时,也能让学生以一种更为积极更加理性的姿态参与到网络文化建设中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网络文化建设走向成熟、逐步完善。

3.给学生一片网络空间,他们必然能灿烂

网络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在统一了思想认识后,我们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如何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如何在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为我们的校园文化培育出一片净土上。

针对学生喜欢上网的事实,我们努力挖掘镇中网站的潜力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上网时有更多的时间逗留在学校网站上,以减少学生因浏览不良网站而产生的隐患。通过将学校长年积累的传统校园文化数字化,创办爱教基地、镇中像册、镇中快讯、办学成就、个人主页、校园生活等网络专栏,使镇海中学校园网成为镇中历史的缩影,成为学校信息汇集、交流和生发的中转站,为推动素质教育、理解教育的进程,增进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教学管理互动提供广阔的舞台。

根据学生特点,我们逐步在校园BBS上开设了旨在挖掘学生个性特长的特色栏目,目前,我校的BBS已发展成包括“教育科研”、“心理社区”、“原创空间”、“校友寄语”、“海外学子”、“梓荫书友”在内的十七个栏目,十多万张帖子,被《中学生学习报》等报刊的编辑形容为“一本大型电子杂志”。全国不少报刊编辑还直接从上面挑选我们师生的原创作品。仅在“原创空间”上,就有30余篇文章被《中国校园文学》、《中学生学习报》、《浙江青年报》等报刊转载。通过校园BBS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排解成长的烦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地发展。我们还在不同时间段适时开辟校庆专题、高考专栏、校运会专栏等等。这些特色栏目的开设,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发展的舞台,给老师们提供了走进学生心灵的新手段,也给镇中校友们提供了另一种“回到母

校“的方式,镇中网站成了校友与母校联系的纽带,镇中论坛成了校友与老师,与学弟学妹交流感情的桥梁。

从利用网络载体开展德育教育,举办读书与上网专题讨论,创设网络心理咨询专栏,“超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形成,学生原创文章被广为转载,到每年高考结束,许多高校校友纷纷登陆校园BBS为师生提供高考志愿填报信息等等事实表明,经过四年的实践与探索,我校的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新载体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校园网络文化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综合素质培养以及深化学校教育改革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通过给校园网络文化以准确的定位,校园网络文化必将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我们的实践与探索也必将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

下载一对一环境下基于项目的教学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对一环境下基于项目的教学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环境下美术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美术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摘要] 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课程的实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实施以来,美术课堂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出现了翻天......

    “互联网+”环境下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摘 要:本文阐述了“互联网+”环境下一体化教学常采用的“六步法”,分析了互联网+对一体化教学所起的作用,并对一体化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互联网+” 一体化教学 一体......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知识点散乱、内容较抽象的学科。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必须积极创新,与时俱进,尝试新的教......

    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摘要: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我们......

    网络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考

    网络环境下,中职语文教学的新尝试近年来,随着中职学生入学门槛越来越低,已经到了没有分数限制的境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逐步面临着学生生源素质整体下滑,基础越来越差,传统的......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郫县第一中学 刘 倩 摘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鲜明旗帜,在各地陆续拉开了帷幕。新课改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八中王君 分层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知识、能力和学习需求的不同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

    新课程下地理兴趣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下地理兴趣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对改革目标描述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