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乘火车》说课稿(大全)
教学内容:
《乘火车》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32页至33页的内容。主要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口算,以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尝试练习,教师点拨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对于学生来说,竖式计算是一个比较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如果能把这样一个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就会非常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我设计了乘火车旅游这一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课时创设情境:“十一”黄金周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和家长一起出去玩了,黄老师也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外旅游,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去了什么地方?同学们都很想知道,就必须闯过两关,这两关实际上就是为学习连续进位乘法作铺垫。连续进位乘法的竖式在计算中实际上就是先乘再加的过程,因此在复习题中我设计了4×6+3 7×2+9 6×8+8这类复习题,而竖式计算关的设计,既是一个复习,也能很好地与后面要学到的连续进位乘法进行对比。、融入生活,探索新知。
老师过节和朋友一起去了洛阳,一行5个人,到火车站买票时看到了一张火车票价目表。教师创设一个与日常生活中一模一样的生活情境,这些价钱都是我在网上一一查找的生活中的真实价钱。只是个别数据根据今天学习的需要做了一定的调整。接着教师提问:同学们能不能帮老师算一下,“买5张去洛阳的火车票一共需要多少元?”平日里做题都是老师出题,学生都是被动的做,今天老师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都很乐意,主动地投入到计算中去。教师话音刚落,学生都报出了算式及得数。这时教师提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92×5你是怎样计算的?”学生算法多样,大部分学生提出先用口算。口算方法一:先用个位上的2乘5得10,向十位进一,把1记在心里,再用十位上的92乘5得45,加进上来的1的460;口算方法二:先用90×5=450,再用2×5=10,最后用450+10=460;口算方法三:先用2×5=10,再用90×5=450,最后用10+450=460;口算方法四:把92看作100,先用100×5=500,再用8×5=40,最后用500-40=460。还有学生自己提出列竖式,这时教师询问学生:“会用竖式计算吗?”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并说一说是怎么算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为什么向十位进一?为什么向百位进四?”教师用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巧妙地让学生理解了算理,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竖式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使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尝试练习,学会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学生在计算中能运用多种方法,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与最优化的提炼。
接着教师安排了比较过程,让学生把连续进位乘法竖式与不连续进位乘法竖式进行比较,从中找出算法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不仅引出课题,也使学生能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更好地解决新知识,从而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最后教师抓住学生爱玩的天性。创设情境:如果放寒假,让你给你的家人组织一次旅游,你想去表里的哪个城市?自己选择表里的城市,算一算全家人买车票需要多少元?达到了复习的结果,学生兴趣相当高,都积极计算。、设计新颖的练习题,抓住学生的心。
在学习完新课后学生的注意力必将有所下降,为了抓住学生的心,达到练习的效果。我精心改变练习题呈现的方式,把判断与计算融入到情境中,老师到了洛阳,遇到了许多新奇的事!那里新开了一个海洋馆,里面住着7只大海龟!你们想知道这些海龟中谁的年龄最大吗?老师帮着算了三只海龟的年龄,你们看看老师算得对吗?(学生改错)还有四只海龟,你们帮他们算一算年龄(每组一题)。因为学生急于想知道那只海龟的年龄最大?所以在计算中都积极参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练习题二是一道较复杂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先看懂图意,帮助学生分析题,可作为课后练习题。
教学中的优点:
1.教师能把竖式计算这一比较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以“十一”黄金周教师出外旅游这一情节为主线,贯穿全课,学生学习兴趣高,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兴趣高,教学效果好。
2.这节课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新课标精神。通过学生尝试练习,自主探究,探索并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与最优性。
3.教师能精心设计提问,起到了很好的点拨的作用。教学中的不足:
如果在课前能让学生自己收集自己在旅游中遇到的数学问题,通过教师的选择、提炼,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的遇到的问题,效果将更好!
《乘火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乘火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这是一堂计算课。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内容既是前面所学内容的扩展,又是学习后继知识“有关0的乘法”的重要基础。
二、学生状况分析:
在新课程沐浴下成长的三年级学生,在灵活开放的课堂中,已基本养成了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能够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且在计算的灵活性、策略性上能有明显的提高。学生们的好奇、好胜是教学的大好契机。
三、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目标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目标的培养和情感目标的落实。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 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四、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本节课我将以探究式教法为主,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并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创新教学方式,构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合作)探索--鼓励多项交流(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注重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达到锻炼意志,树立信心的目的。
五、教学设计流程:
(一)、温故知新,做好铺垫。
因为本节课知识是上节课进位乘法的延伸,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在新授之前我复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与不进位的乘法,通过学生做题与讲题即对计算法则进行了回顾,又为这节课的新授做好了有利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创设了“乘火车旅游”这个情境,从而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主动学习。
(三)、看主题图提出问题。
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孩子的选择,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计就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培养学生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实现再创造。
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自己的探索而获得新知,就是一种“再创造”,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我将从如下几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独立探究。
在学生明确了数学问题之后,就放手叫学生自己来列式并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寻找答案。这一层次的教学,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思考,让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激发学生再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从亲身体验中探索出计算方法与计算理由,形成探究的感性认识。
第二层次:合作探究。
在学生尝试计算出结果后,再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这时,教师因势利导,通过几个问题的点拨 ——“十位上为什么是6”“百位上的8是怎么来的?”等,着重引导学生突破“连续进位 ”这一教学难点。在这一环节中,我抓住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口述算理,促进全班同学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自我分析、调整的能力,即既突出学的主体性,又强调教的主导性。
第三层次:比较异同,归纳法则。
结合两道例题的比较,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不仅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还有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再通过与复习题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这一层次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异同由学生发现,结论让学生总结,不仅加深对法则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第四层次:质疑问难,回顾32页知识。组织学生一边把书上的空填全,一边思考自己还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五)、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练习题的设计要把抓基础知识与发展创新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发展思维,形成技能的目的,于是,我设计了基础练习,综合练习,提高练习等多层次的练习,并通过以上练习,促使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认知结构中,以利于更好地迁移和运用。
(六)、全课总结,促进建构。
以学生回顾的形式出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善抓实质、整理知识的能力。
总之,在整个的教学教程中,我将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贯穿始终,注重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现和形成的过程中,切实把学生推向学习探索的第一线,体现素质教育对当代课堂教学的要求,同时也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意识,为其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乘火车说课稿
《乘火车》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乘火车》。下面我将从以下步骤来进行: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评价分析。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乘火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P39页内容。
2、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这是一堂计算课。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内容既是前面所学内容的扩展,又是学习后继知识“有关0的乘法”的重要基础。
3、学情分析:
在新课程沐浴下成长的三年级学生,在灵活开放的课堂中,已基本养成了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能够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且在计算的灵活性、策略性上能有明显的提高。学生们的好奇、好胜是教学的大好契机。
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 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5、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算理。
引导学生应用迁移、类比推理等方法探索算法,理解算理。
二、说教法、学法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做好铺垫
因为本节课知识是上节课进位乘法的延伸,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在新授之前我复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与不进位的乘法,通过学生做题与讲题即对计算法则进行了回顾,又为这节课的新授做好了有利的铺垫。(出示幻灯片一)
2、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创设了“乘火车旅游”这个情境,从而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主动学习。(先后出示幻灯片二、三)
3、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自己的探索而获得新知,就是一种“再创造”,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我将从独立探究;合作探究;比较异同,归纳法则;质疑问难,回顾知识四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独立探究
在学生明确了数学问题之后,就放手叫学生自己来列式并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寻找答案。这一层次的教学,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思考,让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激发学生再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从亲身体验中探索出计算方法与计算理由,形成探究的感性认识。
第二层次:合作探究
在学生尝试计算出结果后,再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这时,教师因势利导,通过几个问题的点拨 ——“十位上为什么是6”“百位上的8是怎么来的?”等,着重引导学生突破“连续进位 ”这一教学难点。在这一环节中,我抓住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口述算理,促进全班同学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自我分析、调整的能力,即既突出学的主体性,又强调教的主导性。(先后出示幻灯片四、五、六、七、八)
第三层次:比较异同,归纳法则
结合两道例题的比较,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不仅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还有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再通过与复习题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这一层次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异同由学生发现,结论让学生总结,不仅加深对法则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出示幻灯片九)
第四层次:质疑问难,回顾知识
组织学生一边把书上的空填全并完成“数字医院”(幻灯片十),一边思考自己还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4、巩固强化,内化新知
练习题的设计要把抓基础知识与发展创新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发展思维,形成技能的目的,于是,我设计了基础练习,综合练习,提高练习等多层次的练习,并通过以上练习,促使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认知结构中,以利于更好地迁移和运用。
四、说板书设计
乘火车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
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 两、三位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乘
法
法
则: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哪一位上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五、教学评价分析
本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 1.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
2.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3.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的倾听!
第三篇:乘火车说课稿
《乘火车》说课稿
李群花
一、教材分析
《乘火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这是一堂计算课。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内容既是前面所学内容的扩展,又是学习后继知识“有关0的乘法”的重要基础。
二、学生状况分析
在新课程沐浴下成长的三年级学生,在灵活开放的课堂中,已基本养成了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能够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且在计算的灵活性、策略性上能有明显的提高。学生们的好奇、好胜是教学的大好契机。
三、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目标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目标的培养和情感目标的落实。
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四、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本节课我将以探究式教法为主,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并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创新教学方式,构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合作)探索——鼓励多项交流(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注重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达到锻炼意志,树立信心的目的。
五、教学设计流程
(一)温故知新,做好铺垫。
因为本节课知识是上节课进位乘法的延伸,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在新授之前我复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与不进位的乘法,通过学生做题与讲题即对计算法则进行了回顾,又为这节课的新授做好了有利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创设了“乘火车旅游”这个情境,从而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主动学习。
(三)看主题图提出问题。
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孩子的选择,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计就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培养学生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实现再创造。
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自己的探索而获得新知,就是一种“再创造”,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我将从如下几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独立探究。在学生明确了数学问题之后,就放手叫学生自己来列式并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寻找答案。这一层次的教学,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思考,让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激发学生再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从亲身体验中探索出计算方法与计算理由,形成探究的感性认识。
第二层次:合作探究。在学生尝试计算出结果后,再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这时,教师因势利导,通过几个问题的点拨 ——“十位上为什么是6”“百位上的3是怎么来的?”等,着重引导学生突破“连续进位 ”这一教学难点。在这一环节中,我抓住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口述算理,促进全班同学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自我分析、调整的能力,即既突出学的主体性,又强调教的主导性。
第三层次:比较异同,归纳法则。结合两道例题的比较,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不仅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还有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再通过与复习题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这一层次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异同由学生发现,结论让学生总结,不仅加深对法则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学习能力和方法。
(五)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练习题的设计要把抓基础知识与发展创新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发展思维,形成技能的目的,于是,我设计了基础练习,综合练习,提高练习等多层次的练习,并通过以上练习,促使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认知结构中,以利于更好地迁移和运用。
(六)全课总结,促进建构。以学生回顾的形式出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善抓实质、整理知识的能力。
总之,在整个的教学教程中,我将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贯穿始终,注重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现和形成的过程中,切实把学生推向学习探索的第一线,体现素质教育对当代课堂教学的要求,同时也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意识,为其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乘火车教学设计
《乘火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乘火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这是一堂计算课。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内容既是前面所学内容的扩展,又是学习后继知识“有关0的乘法”的重要基础。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十一”假期刚过,同学们过得愉快吗?到哪里去玩了?你是怎么去的?老师假期也去了很多地方,不过老师跟你们不同,老师是乘火车去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火车!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课件),看情境图,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2)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
(由出游引入买车票的思考,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做为全班共同讨论的话题。下面就请大家帮助他来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元钱?再算算。
学生列式72×5=?
4.这个算式比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稍有一些难度,能运用你们的聪明才智来解决这个难题吗?
5.教师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灵活设置教学环节,如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发大家思考与交流,同时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6.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是用70×5=350(元),2×5=10(元),350+10=360(元);
第五篇:《乘火车》教学反思
《乘火车》教学反思
《乘火车》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它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能较好地做到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这就是我在《乘火车》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熟悉的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学数学,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要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来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轻轻松松学数学。
2、给予充分时空,描绘一片蓝天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组织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索。
这节课不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了计算,体会了算法多样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了如何倾听、借鉴、思考,为今后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课堂中教师的及时、适当的评价不但能激励学生,而且能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