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博雅作文中考冲(五)课教案
博雅作文高级课程中考冲刺之五-----积累 感悟 创新
为有源头活水来——积累篇;心有灵犀一点通——感悟篇;劝君莫奏前朝曲——创新篇
备课教师:张晓梅 刘晓波 凌峰 王媛 郭靖 王思雨 杨智诚 王子泓 教学目标:
1.提炼三年来的生活积累,升华自己对生活、自然、成长的点滴感悟,将原有的习作做创新整理 2.总结提炼积累形成自己的锅中米 教学准备:
要求教师准备大量写作素材,教学重点:
选取经典习作并对其进行二次(创新)创作 课前准备:
文字材料准备,ppt文件(创新)教学过程:(共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凡是有成就的作家,总是不辞寸壤、不弃涓滴地,像一个“守财奴”那样地“攫取”着各种知识,把它们储存于自己的“仓库”中去,以备随时之用。古人论文,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王浴海先生对“感悟”有一段精辟的言论,特照引如下:“空山鸟语,础润月景,雨打窗棂,八面来风,一叶,一瓣,一颦,一笑,一丝,一线,一思忖,一闪念,都可入诗入画入文,关键在于有无自我的心意在里头,有无自我的个性在上面,有无自我活生生的思想在深层。”如果我们能把这种充满生命智慧的独特感悟表现在我们的作文中,何愁写不出具有丰厚文化意蕴的美文佳作?
独特是文章的生命。曹文轩先生说:“智慧在于对世界能有自己的一份独特看法,在有了独特的看法之后,又能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将其表达出来。智慧在于思维不再是僵直的、机械的,当路被堵死时,能换另一种思路,而思路一转,则柳暗花明,新意顿现。”
本节课,让我们从积累中寻找亮点,从感悟中升华我们的思想,把我们的看似平普的璞玉雕琢成美玉。
二、新授
纸上谈兵
作文材料基本有三类:一是语言材料,二是生活材料,三是知识材料。
1、从观察中的积累。参加的各种课外活动、参加的远足、郊游、看的电视、电影,捕捉其中的动情点,闪光点。总结观察大自然的各种色彩、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观察事情发生的环境、场面。、2、阅读中的积累。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何下笔如有“神”?关键在于一个“破”字,也就是把书读透了,把别人的东西消化成了自己的东西。书籍报刊是作文材料的另一个丰富源泉。整理自己的读书笔记
3、从写作中的积累。练笔、习作、读书笔记、日记等等,如果我们有深厚的知识积累、素材积累,有丰富的人生体验、社会经验,你的笔下一定会源源不断地淘出许多金子来。
所谓感悟,是有所感触、有所领悟之意。具体说,“感”是对具体形象的捕捉和留存,是学生对材料的占有;“悟”是思维对事物精髓的提炼和升华,是学生对材料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感悟是一种情与理的升华。我们一旦有了感悟力,就能在风光旖旎、山岳险峻的地方,看到山势的奇伟,触摸到流水的冷热,听到小鸟的啁啾,嗅到野花的芬芳,尝到山果的酸甜,同时能过滤、沉淀出人生的质地,透视出人生的哲理。
“感悟”包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还包括对文学、艺术的感悟,甚至还包括对现代科学思想的感悟。对初中学生而言,最主要的还是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
感悟型作文重在生活感悟,生发联想,写出新意。那么,如何张开感觉之网,在生活海洋深处打捞作文的珍珠呢?其实,只要解除种种心灵束缚,摆脱仅在字词句章上的“老牛拉磨”状态,思维的天空便会出现万道霞光。
一、发散拓展。这是指打开思路,多角度观察和立意。
二、化大为小。细处看,滴水之光见太阳。
三、强化意象。在写作构思中,作者头脑中所形成的生活图景和要表现的主观思想感情融合一致的形象化的思考过程,就是写作中的意象思维。
四、升华主旨。是指在议论、抒情中突出主旨或升华主题。
如何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首先,宇宙无限,物象万种,我们只有接触它,熟悉它,善于从平凡的事件中去寻觅真善美,去挖掘生活中的哲理和智慧,才能探其幽微,悟其秉性,写出意蕴。其次要积极思考人生,善于联想和想像。要尽量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道理来,品出点情味来。让你的心灵得到释放,让你的个性得到张扬。第三要尽可能亲身感受生活,深入体验情感。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去直接感受生活,激活灵感。并迅速捕捉住,把它演绎成有生命的事物。只有这样,作文才能产生扣人心弦的魅力。第四要一语破的。“事——感——悟”是作文的三步冲程。没有触点——事或景,情感是无论如何也调动不起来的;没有了感情,也就少了悟性,悟不出事物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所以要升华议论,点明题旨,就必须在鲜明地描绘“触物”后,顺势抖出题旨。
创新是作文的生命。尤其是面对“开放型”的话题作文,谁最有创新意识,能写出有新意的文章,谁就能取胜。我们要想写出闪烁着个性光彩、具有创新精神的作文,就需要打破框框,争取“自由”。这种“自由”,包括“精神的自由”和“笔墨的自由”。所谓“精神的自由”,就是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所谓“笔墨的自由”,指写作内容是广泛的,不受限制的,文章形式是开放的,不受约束的。
话题作文创新可以从下列四方面入手。
一、选材出新。
二、立意出新
多一点对习惯性思维的突破。记叙文的立意,不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要敢于突破他人的惯性思维,“言人所未言”,“发人所未发”。议论文也要敢于挑战固有观念,逆向开拓,创出新意。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文章自然会有新颖深刻而又不同凡响的立意。
多一点对立意角度的选择。善于选择新的角度思考,往往能出奇制胜。
三、构思出新。
综上所述,无论是选材、立意,还是构思、语气,都应该努力创新。只有创新,我们才能写出新颖、深刻的文章来。独特是文章的生命。曹文轩先生说:“智慧在于对世界能有自己的一份独特看法,在有了独特的看法之后,又能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将其表达出来。智慧在于思维不再是僵直的、机械的,当路被堵死时,能换另一种思路,而思路一转,则柳暗花明,新意顿现。” 作文要有创新意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确立文章的主旨,要防止与别人雷同,力争不与他人撞车;精选的材料要有积极意义,要新鲜,要有时代感;布局谋篇要思路清晰,言之有序。要敢于打破旧框架,别具一格,从形式上让评卷老师耳目一新。写作时,要善于从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出发,寻找新颖的角度去开掘事物的特点,探求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你才能写出令人拍案叫绝的佳作。
第二课时
抛砖引玉
用PPT精讲作文形式创新技巧
A.向学生提供素材库,让学生自己遴选自己最喜欢的作文素材,运用所讲自行成文,教师课后逐一修改形成学生经典作品。
B.学生自己挖掘整理自己三年来的得意习作,运用所学精心修改成文,教师课后逐一修改 形成学生经典作品。
附件1ppt 附件2素材库之五
第二篇:第十五课教案
第十五课
抵制不良诱惑
预防违法犯罪
《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
成武一中
张爱荣
一、课程标准
认清不良诱惑的危害,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二、教材分析
《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是七年级思想品德的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认识不良诱惑的危害,明确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过健康、安全的生活。由两个层次的内容组成。第一层次讲述“不良诱惑的危害”,主要从反面分析说明抵制不良诱惑的重要性。具体包含两层意思:区分生活中的不同诱惑;不良诱惑的危害。这一层次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第二层次讲述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主要分析说明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这一层次是本课时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本课时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尊重法律,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2、能力目标:
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的能力。
3、知识目标:
了解不良诱惑的危害,知道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重点:不良诱惑的危害。
教学难点: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课前视频展示:动画片《哆啦A梦》中《潘朵拉盒》视频片段,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充满诱惑力的“魔盒”?给你带来什么影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设计意图:用学生非常喜爱的动漫片导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新课。)
1、小记者的调查:
采访内容: 你的身边有哪些诱惑?
要求(1)每个小组推选1名小记者,可以采访本组或其他组同学。
(2)做好采访记录。
(设计意图:现场采访的过程,就是学生充分讨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在他们的身边也存在着种种诱惑,并且让学生明辨是非,分清良莠,从而为理解不良诱惑的危害打下基础。)
学生进行分类后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花香的陶醉”也有“带刺的玫瑰”。我们要想保护自己免受这些“带刺的玫瑰”的诱惑和伤害,就要认清“黄、赌、毒”和“法轮功”不良诱惑的危害。
环节二:合作探究,了解不良诱惑的危害
(1)课件展示:视频
《手机黄祸如此害孩子》
探究思考: 青少年涉黄有什么危害?(讨论后共同归纳黄的危害)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是一种精神鸦片。轻者会想入非非,精神萎靡,无心学习;重者极易诱发违法犯罪,造成更大的伤害。(设计意图: 通过对视频资料的探讨,分析原因,探知危害,既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涉黄的危害,又能为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打下基础。)教师寄语:远离黄色诱惑,追求高雅情趣
(2)课件展示:《少年因赌博丧命》的资料(学生思考赌博的危害)课件展示:赌博害人害己害家害国。不仅影响身体健康、学习进步,扭曲人际关系,而且极易诱发盗窃、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更能引发学生的沉痛思考,感受赌博的危害)
教师寄语:赌博是一种恶习,也是社会公害之一,因此我们勿拿青春赌明天,脚踏实地才平安。
(3)课件展示:一组漫画展示吸毒的后果。(让学生分别回答它的危害)
吸毒会严重摧残身心健康、传染导致各种疾病,甚至死亡;会破坏家庭幸福,诱发刑事犯罪;会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治安。(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视觉的冲击,深刻感受毒品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
教师总结:我们青少年生理、心理都未成熟,与此同时,你们又乐于探索一切新鲜事物,再加上不了解吸食毒品的危害性,就染上了毒瘾。殊不知吸毒与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往往因此走上绝路。因此说吸毒如同鬼门关,进去容易出来难。教师寄语:珍爱生命,远离毒品。(4)图片展示:“法轮功”的骗术
用关淑云受邪教“法轮功”歪理邪说的精神控制,为了“圆满”、“白日升天”,实施所谓的“除魔”,竟能当着几十人的面,亲手将自己的女儿、不满9岁的戴楠活活掐死这个事例揭露法轮功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的邪教本质,学生归纳“法轮功”的危害。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展示“法轮功”骗术的图片,生动、形象,对于法轮功的歪理邪说一目了然,更深刻的感受“法轮功”的危害)教师寄语:崇尚科学,反对邪教
3、我来总结:(学生归纳总结,不良诱惑的共同危害)(1)伤害人的身体,毒害人的心灵,危害人的身心健康;(2)使人不思进取,放弃美好追求,影响个人的进步和发展(3)会使人无视法律的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环节三:学会说“不” 不良诱惑的危害令人触目惊心,因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些不良诱惑时,应坚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抵制。
1、课件展示:小刚在初一时认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一天放学后,几个朋友约小刚到网吧去玩。玩了一会他发现有人在观看黄色电影,出于好奇,他也开始浏览黄色信息。从那以后,就像丢了魂似的,满脑子“黄色”画面,长期沉迷于黄色网站,不能自拔,后来因骗奸邻居女童,被依法逮捕。此事件发生后,有的同学在上网时发现黄色网站或出售黄色书籍就向公安机关举报,使不法商贩们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小组合作探究:小刚陷入黄色泥潭的原因有哪些?这给我们什么启示?课件展示:
(1)、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修养,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断力。
(2)、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
(3)、运用法律手段同他们进行坚决斗争,以保护自己,净化我们成长的环境
(设计意图:用一个典型材料同时体现几个问题,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掌握了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教师总结:要认清和抵制不良诱惑的危害,我们就要做现实生活中的孙悟空,就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抡起我们的“金箍棒”,铲除“妖魔鬼怪”(不良诱惑)。
2、集思广益:战胜不良诱惑的技巧还有哪些?(引导学生看教材57页)
(设计意图:在不同的情境下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是不同的,尽可能多的使学生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3.我导你演:根据提供的生活场景,演绎一段情景剧
活动要求:小组内一位同学尝试用几种方法诱惑另一个同学,另一位同学要根据不同的诱惑做出不同的拒绝,并说明理由。(两分钟准备一分钟表演)(参考情景)
情景一:好友送给你一颗“摇头丸”让你尝尝,并说吃了感觉像神仙般快活。
情景二:你的朋友约你星期天去打牌 情景三:同学借你一本“黄”书让你看。情景四:你的同学约你上课时间去看录像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既能让学生在表演活动中明确面对不良诱惑的正确做法,又能展现学生的表演才能,发挥潜能,张扬个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能避免教师的空洞说教,在突破难点的同时将课堂推向高潮。)环节五:收获平台
(说一说这节课收获和今后的打算。先概括说明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在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说出不良诱惑具体的危害和抵制方法。)(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在知识、情感、行动等方面的收获,达到当堂巩固的目的。)环节六:竞技乐园(当堂检测)
五种小动物分别代表五组题目,各小组自由选择题目,展开竞争,最后评出优胜组给予表扬和激励。
(设计意图:用学生非常喜爱非常熟悉的《喜洋洋与灰太狼》中的动物代表不同的题目,极大地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在快乐中巩固知识,从而将整堂课再次推向高潮。环节七:教师寄语(情感升华)
同学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既有美好的事物,又有许多陷阱,我们会面临很多诱惑,也会面临很多选择。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我们一定要明辨是非,学会拒绝,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为了表明我们抵制不良诱惑的决心,我们宣誓: 面对不良诱惑
我们不“心动”,不“行动”,不“犹豫” 不做诱惑的俘虏,要做战胜不良诱惑的将军!环节八:课后作业
社会调查
1、深入自己生活的村庄(社区),调查存在哪些不良诱惑?
2、产生了哪些危害?
3、解决的办法有哪些?
第三篇:博雅汉语教案
[博雅汉语 初级 起步篇II]
第三十一课 飞机晚点了
小胡老师 教案
一、导入
去近的地方,比如就在北京市内,可以坐公共汽车、地铁、出租车;去远一点儿的地方,比如河北、山东,可以坐火车;去很远的地方,为了更快,可以坐飞机。而坐飞机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问题,比如飞机晚了,行李丢了等等,那么这一课就是关于坐飞机的。
引导学生看题目“飞机晚点了”。
二、生词
1、提醒学生注意声调,由学生轮读一遍。
2、教师带读一遍。
3、提醒学生盖住拼音,再由学生轮读一遍。(两次轮读,错开顺序)
4、解释生词:
1)直接解释
晚点:[(车、船、飞机)开出、运行或到达迟于规定时间] 火车/飞机/轮船晚点了。我晚点了。
天气不好,大部分飞机晚点了。
正点:[(车、船、飞机)按照规定时间开出、运行或到达] 飞机正点起飞/到达。飞机正点了。
接:[迎接]
送:[陪着离去的人一起走] 我来中国的时候,没有人送我,也没有人来北京机场接我。
父母太忙了,每天都是爷爷奶奶接送孩子上学。
航班、次
从北京到上海,每天有多少次/趟/个航班?晚上十二点的这次航班可以打折。
如果你要去机场接人,你应该知道他的航班号。
查:[翻检着看,查词典,查地图] 看你的笔记本、书、卡片、电脑等的内容,以确认或者知晓 A:我的学费交到什么时候?
B:好像是下个月,请稍等,我查一下(看电脑记录)。
机会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可以交中国朋友。
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再来中国。
遇到
刚才在去买咖啡的路上,我遇到了以前的同学,他又来中国了。
遇到不会的问题,你可以问老师。
父母:父亲和母亲
2)实物展示 晴转阴
拿当日《信报》,让学生在第一版找到天气预报信息,朗读日期、天气情况、气温,如2010年6月8日,晴转阴,18度-30度。
扩展生词:晴间多云、东南风转南风。
3)反义词总结
正点<->晚点 进<->出 接<->送 起飞<->降落 晴<->阴 父亲<->母亲
三、课文
1、学生分角色读一遍。
2、教师带读一遍。
3、学生分角色再读一遍。(两次朗读,错开角色)
4、根据课文,设计提问,由学生回答。
1)题目是什么?
飞机晚点了。
2)玛丽和李军是在哪儿遇到的?
飞机场。
3)谁先看见谁?你怎么知道?
玛丽先看见李军。玛丽叫李军:“李军,李军”。玛丽说:“你一进门我就看见你了。” 4)谁先到飞机场?你怎么知道?
玛丽先到。玛丽刚送走父母,李军来接姐姐(姐姐还没到)。如果李军先到,接走了姐姐,就不可能遇到玛丽。
5)玛丽的父母回国了,回哪个国家?
玛丽是加拿大人,可能是加拿大。
6)李军姐姐的航班快到了,她从哪儿来?
泰国。
她是泰国人吗?
不是,李军是中国人。
7)玛丽的父母,李军的姐姐,一样的都是坐飞机,不一样的是什么?
父母走,姐姐来。
8)谁的航班正点,谁的晚点?几点起飞,几点到?
玛丽父母的正点,下午两点十分按时起飞。
李军姐姐的晚点,应该是两点半,晚点二十分钟,两点五十到。
9)根据上面的时间推测一下儿玛丽和李军遇到的时候是几点?2:30左右
还有/再过多长时间,李军姐姐的航班就到了?20分钟以内一定到。
10)李军等了半个小时,那么他什么时候到机场?
两点二十左右。
5、语言点讲解
1)一...就...“你(李军)一进门我(玛丽)就看见你了。”
李军进门,玛丽看见李军,两个动作之间的时间很短。为什么?可能李军和玛丽很熟悉,可能李军像姚明一样高,可能李军的衣服、样子、行为很奇怪等等。
表两个动作前后相继:
今天他很累,一洗完澡就睡觉了。(不看电视、不看书)
她的孩子很小,需要人照顾,所以她一下课就回家。(不在外边娱乐)
表条件和结果:
他很害羞,一说话就脸红。
他不喜欢看书,一看书就困。
我对牛奶过敏,一喝就拉肚子。
她怕吃辣,一吃辣就长痘痘。
人一多,我就紧张。
孩子怕我,我一抱,她就哭。
一喝就醉,一醉就吐/发酒疯。(不会喝酒)
2)都:表示已经
都三十岁了,还跟父母住在一起。
都三十岁了,还没有工作。
都三十岁了,还向父母要钱。
都八点半了,老师还没来。
都八点半了,学生们都还没来。
A:我都三十了。
B:都三十?才三十!还很年轻,我都六十了。
3)是...的
强调句早已学习和练习过了,学生照猫画虎都可以做对练习,但是仍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强调,主动运用性较差。所以此部分侧重还原课文例句的语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用强调句的场合。黑体部分为课文例句。
P4 三 是...的
1、A:他是哪个大学的? B:好像是中华大学的。C:......A:他毕业了吗? B:看起来没有。
C:不对,不对,我想起来了,他是去年从东方大学毕业的。
2、A:你们的航班怎么总是晚点?我要接的客人还没到。
B:对不起,我查一下儿。这个航班是下午四点到北京的。A:啊?!对不起,是我弄错了。
3、A:你的词典跟我的一样,怎么比我的便宜呢? B:这本词典是在学校的书店买的。
4、A:你不是说刘老师来了吗?我刚才去找她,她不在办公室。B:我是在图书馆看见刘老师的。
5、A:去一趟哈尔滨这么便宜啊!B:我们是坐火车去哈尔滨的。
6、A:大家都迟到了,怎么他们没迟到?
B:他们是骑自行车来学校的。(堵车不会影响到骑自行车)
或者 A:他们怎么迟到了。
B:他们是骑自行车来学校的。(骑自行车太慢)
7、A:他怎么没买邮票就走了? B:他是来取包裹的。
8、A:你太客气了,来就来吧,还带着礼物。B:我不是来看你的,是来看李军的。
四、练习
五、作业
课文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玛丽和李军的对话,当时他们在机场偶遇,玛丽来送父母,李军来接姐姐。第二部分是玛丽的日记,记录的是同样的事情。
作业设计为写一篇“李军的日记”,模仿课文中日记的格式,日期、星期、天气等,以李军的口吻写同样的事件,看谁写得准确并且更生动。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0
顶
第四篇:第十五课 猫(教案)
第十五课 猫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变化多端、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4、激起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搜集有关猫的资料。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巩固词语。
2.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内容,并分清了段落,现在大家来一起回忆一下课文写了有关猫的哪些内容?
3.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大了的猫。
二、讲读第1—3自然段
1.讲读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哪一句话写?
(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找一试,用画出来。
学生汇报。(师相机辅导)
(3)师肯定引导:对,大家一起读一读句子,注意要读出猫的古怪来。
(又老实又贪玩)
继续汇报。
(4)师引导:说得对,现在大家再读一读这些句子。
(5)解词:谁来说说“尽职”与“屏息凝视”的意思。
“尽职”指尽到责任。
理解“屏息凝视”的站起来说一说再做一做。
一生讲并演示以加深理解小猫的尽职。
“屏息凝视”:指控制呼吸并专注地看。
(6)现在根据老师提供的练习来说一说猫的古怪性格。
大花猫的性格真古怪,它既()又(),既()又()。
(7)师相机板书。
(8)这样的猫,大家喜欢么?喜欢的站起来读一读。
2.自读第2自然段。
(1)刚才大家学了第一自然段,谁知道老师是抓住哪一句话来讲的?(第一句话)
(2)现在我们自学时也要抓住重要的词、句来学习,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分钟自学,讨论)
(3)评讲:读懂第二自然段的举手。
学生汇报。
归纳引导:文中的“几朵小梅花”能否改成“几个小脚印”?(不能,“几朵小梅花”写出了老舍先生对大花猫的喜爱之情。)
师归纳引导:大家说得对,这高兴与不高兴变成反义词怎么说?
高兴──生气
师:这高兴与生气时的表现也是猫的性格,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这只大花猫的性格有什么特点?(古怪)
(4)对,大家把这只古怪的大花猫读一读。
(5)这只古怪的大花猫给你什么印象?说一说。
这是一只(古怪、可爱)的大花猫。
3.独立学第3自然段。
(1)总结前两段的学习方法,迁移独立学第3自然段。
(2)师检查辅导;
①找出一对反义词。
胆小──勇猛
②把体现胆小与勇猛的句子读一读。
③这胆小与勇猛也是大花猫(古怪)性格的表现。
三、小结
这只大花猫真(古怪),真(淘气),真(可爱),真讨人(喜欢)。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2、3题。
第五篇:汉语教案第十五课 -
教学题目:
第十五课 我不能失信(课文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1.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
2.能用本课生字组词,掌握结构,笔顺和偏旁。
过程与方法:1.运用讲解,查词典,互相讨论的方法理解每个生字、词的意思和实际运用。
2.利用课文教材,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1.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
2.能用本课所学的生字组词掌握结构,笔顺和偏旁。教学难点:1.重点掌握等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
2.掌握生字的书写规律。课型,课时:新课,两课时
教学手段:教科书插图,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方法:范读法,领读法,讲解法,合作探讨法,练习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问,谈话导入新课
你们想不想跟着老师读一读、学习这篇课文的内容? 板书课题,第十五课 我不能失信 二, 讲授新课
(老师把课文给学生范读一遍,学生认真听)
师:我们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先理解本篇课文的生字和有些没有学过的词语,你们打开书边阅读课文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和没有学过的的词语(学生阅读课文,画出生字和词语并说给老师听,老师把生字、词语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这些是我们以前没有学过的生字和词语,这里面有没有你们课外学习中认识的字和词呢?如有学生举手说说,对的老师肯定,错的老师纠正,并表扬学生课外自学汉语的习惯和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师:那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生字和词语
一、词语学习
老师把这些词语给学生讲解讲解意思,用让学生用生字组词,用词组成词组,造句的方法加深对字词的理解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知识巩固和拓展
1.认读所学的生字和词语
三、课后小结
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相关词语和生字,掌握了一些词语。这样就容易理解课文内容,这对以后的课文学习很有帮助,下课后一定要再看看这些词语并牢记。板书设计:
第十五课 我不能失信(课文一)词语学习
作业布置:1.把每个词语抄写五遍
2.预习后面的词语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师生合作在黑板上听写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语,进行组词、组成词组、造句。二,讲授新课(一)词语学习
同学们我们在上节课学了哪一课,什么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剩下的词语。
(老师把这些生字和词语老师给学生一个个的讲解正确读音,讲解词意,用让学生用字组词,用词组词组,造句的方法跟加理解词义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知识巩固和拓展
1.组织学生认读所学的生字和词语 2.读一读,说一说,并组成词组。
三、课后小结
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相关词语和生字,掌握了一些词语。这样就容易理解课文内容,这对以后的课文学习很有帮助。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好多词语,就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下课后一定要再看看这些词语并牢记。(老师给学生安排作业)板书设计:
第十五课 我不能失信(课文一)词语学习布置作业:1.把每个词语在作业本上抄写五遍
2.做同步练习。
课后反思:-------------------------第十五课 我不能失信(课文一)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讨论疏解: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分角色朗读
.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讨论深化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第十五课我不能失信 课文一(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订阅过《儿童时代》这本杂志?哪位同学知道这份儿童刊物最早的创办者是谁?(宋庆龄)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谁自告奋勇来说一说?
让学生利用自己寻找搜集到的资料,并结合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探讨交流。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爸爸 妈妈
宋庆龄
到 教
伯伯家 小珍
.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
.别人是怎样劝说她的?她又是怎么回答的?
(让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进行回答)
.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可她突然想起今天要教小珍学叠花篮,不管爸爸妈妈怎样劝说,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布置任务:以4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旁白,其余三人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全班交流,进行比赛。
.各小组安排角色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教师在巡视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和她父母亲当时的所思所想,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问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
.请三至四个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同学评议,推选出优胜组。
.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讨论深化
.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宋庆龄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处理的?
.小结:俗话说得好“一诺值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大家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宋庆龄一样守信用,重诺言。
板书设计: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教学题目:
第十五课 我不能失信
(课文二)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1.理解本课词语学习中的的词意,把词语能实际运用.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过程与方法:1.运用讲解,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和听说能力。
2.以课文为材料,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扩展口语交际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1.理解本课词语学习中的的词意,把词语能实际运用.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把词语能实际运用.2.理解课文内容.3.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课型,课时:新课,二课 教学手段:教科书插图
教学方法:领读法,讲解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练习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提问导入新课
(一)朗读课文
1.老师先把课文给学生范读一边,学生看着书用手指指着字听老师的读,顺便不认识,不理解的字和词的读音记在字词的上面。2.老师把学生领读课文。
3.把课文按自然段举手或指名读,了解学生读课文的情况,读的要正确,流利,读错的字词老师及时纠正。
二,阅读理解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学,共同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不一定回答的完整,只要能说出主要意思即可。板书课题:
课文二
作业:预习词语 课后反思:
------------------------------教学题目:
第十五课 我不能失信(词语)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1.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
2.能用本课所学的汉字组词、书写、使用、步骤掌握识记汉字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1.运用讲解,查词典,互相讨论的方法理解每个生字和词的意思,和词语的实际运用。
2.利用课文教材,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扩展口语交际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1.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等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
2.能用本课所学的汉字组词,书写、使用、步骤掌握识记汉字的规律。
教学难点:1.重点掌握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
2.掌握识记汉字的规律。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教科书插图,生字和词语卡片。教学方法:讲解法,合作探讨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前课内容导入)指名朗读课文
(一)词语学习
1.老师先把词语写在黑板上,这时同学们小组内互学生字和词语。2.老师问学生这些词语里面有你们提前查词典学过的词语吗?谁说说意思,如有举手说说,对的肯定及时表扬,鼓励其他学生像他学习。如说错了也鼓励他的胆识,老师及时纠正讲解意思,学生说完老师把其他词语一个个的给学生讲解词的意思和运用。巩固扩展知识。
一,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板书设计:第十五课 我不能失信
词语 作业:词语写五遍。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