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本站推荐)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节课总体来说没有很好的完成任务,课堂的最后还有一个要拓展的内容没有和学生一起交流。首先我先将自己在这节课当中不足之处记录下来,这样便于以后教学中避免出现这种不利于学生发展和学习的因素,同时也是对我自己更高的要求。我是希望自己能够更上一层楼的。当然我也因为这节课提高了对教育的认识并且有了另一种认识,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增添了不同凡响的力量吧。
首先说不足之处,在评课的时候大家给我提出的建议对我来说真的很宝贵,(一)、课前小研究的设置没有考虑好,在纸上设置的行间距很小,学生在讨论的时候不方便也会看不清楚等一些不利因素。
(二)、评价不够到位,在课前发的那张纸也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如果没有作用的方法可以去掉,既然发了就应该起到相应的作用,要嘛就做到最好要嘛就直接不去触碰。
(三)、在知识点方面,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并没有理解除以10就是缩小到它原数的十分之一除以100就是缩小到它原数的一百分之一除以1000就是缩小到它原数的一千分之一,在这里有一位老师也说过,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和向右移动,关键的是学生要用眼睛去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至于是不是缩小十倍和缩小到它原数的十分之一都不是主要的。有时候知识的简单化也很重要,只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能力就可以。学是主要的,培养能力也是
必不可少的。
(四)、板书方面比较乱,并没有系统的规划,我自己认为我的板书还是不交可以的。例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左
.点右
一位十分之一
10倍一位 两位一百分之一
40.95
100倍两位 三位一千分之一
1000倍三位
(五).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没有让孩子及时的改正这是一个教学的漏洞,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孩子学会知识,其次是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做题的习惯,出现了错误就应该马上改正一点也不能含糊的。
(六)、这节课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到扩展,对于移动小数点位数不够怎么办学生可能还没有理解,在这里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需要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让学生熟悉小数点移动时位数不够怎么办的方法。
(七)、觉得本节课学生学习过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的内容应是学生熟悉的、有现实意义的,但本部分内容较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把生活性、探索性、时效性结合起来有待于我们继续思考。
第二篇: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44页 例题2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出把一个数扩大和缩小,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 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通过观察、概括,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看新闻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关小数点引起新闻故事,播放新闻故事。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看来,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了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怎样会引起小数扩大和缩小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1.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出示例2(1)把0.07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你能找到相关的数学信息,列出算式来吗?可以先不写得数。学生交流列的算式,教师及时板书。0.07×10= 0.07×100= 0.07×1000=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探究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质疑:观察黑板上的三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友情提示:(1)让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
(2)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深入小组当中,引导学生一个算式一个算式的观察,逐渐发现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全班交流:(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发现的规律。)
(4)适时梳理,总结规律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 一个小数乘以10,相当于把这个小数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一位,一个小数乘以100,相当于把这个小数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两位,一个小数乘以1000,相当于把这个小数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三位,总结提升,教师板书:一个小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5)在下面的表格填上合适的数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回答后小结:要想把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应该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数位不够时补“0”占位。
(二)探究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谈话:一个小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110、1100、11000 怎么办? 出示例2(2):把3.2分别缩小到它的110、1100、1 1000,各是多少?(1)提示
①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②列出式子,先猜一下结果,4.8 0.735 12.6 0.4 扩大原数的10倍 扩大原数的100倍 扩大原数的1000倍
③想一想: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110、1100、11000,它的小数点
怎样移动?用一句话将你的发现概括出来。在小组内把自己的发现说一说。
(2)汇报交流。3.2÷10=0.32 3.2÷100=0.032 3.2÷1000=0.0032 通
过研究我们发现:
①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110、1100、1 1000 „„,小数点向左移动 一位、两位、三位„„
②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它会缩小到它的110、1100、11000 质疑:具体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 质疑: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110、1100、1 1000,它的小数点怎样 移动?
小结:通过探究、验证,我们发现: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质疑:要想把一个数缩小110 该怎么办?缩小1100 呢?缩小1 1000 呢?(3)练习
把下面的数分别缩小到原来的 110、1100、1 1000 93.5 500 9999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问:93.5缩小到它的1 1000,小数点向左移动几位?数位不够时 怎么办?
学生回答后小结:要想把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110、1100、11000 „„,应该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数位不够时补“0”占位。质疑提升:
小数乘以或除以10、100、1000„„可以像整数一样在后面添上“0”或去掉“0”吗?为什么?
预设:不能,因为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再次质疑:小数乘(除以)10、100、1000„„和整数乘(除以)10、100、1000„„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概括总结:其实在整数后面添上“0”或去掉 “0”也相当于移动了它的小数点。比如:4可以看做是4.000,小数点向后移动一位就是40.00,向右移动两位就是400.0,400可以看做是40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是40.00了。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探索并归纳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小数进行扩大和缩小的规律,即: ① 一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就是把它的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②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110、1100、1 1000 „„小数点分别向左移
动一位、两位、三位„„
另外,我们还知道了在整数后面添上“0”或去掉 “0”也相当于移动了它的小数点。板书设计: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0.07×10=0.7 0.07×100=7 0.07×1000=70 一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就是把它的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3.2÷10=0.32
3.2÷100=0.032
3.2÷1000=0.0032 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1/10、1/100、1/1000 „„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第三篇: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006.9.27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P62--63 页。教学目标:
1、通过一组数的比较,观察各数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
2、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
发现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
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问题。教具准备:
小黑板一块;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学设想: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的读法、进一步学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设计了:给学生一组小数数据,通过给它们排顺序,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大小就不同,研究与学习。本课旨在通过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最终左移动引起小数缩小的变化规律。而在这节课上,教师只是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前面我们学过比较小数,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组数据,请同学们把它们按从小大的顺序排列一下:1356(1)学生交流。(2)教师纠正,并引导:从这些数中,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不同,13.56
135.6
写法基础上,课一开始,我小数的发现小数点向
1.356
从而展开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是如何变化的
a组成这些数的数字都一样。B他们的排列顺序也一样。
C小数点在不用的位置,数的大小就发生了变化。(4)师进行总结。
2、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看题,提问题:(师根据学生提的问题,找生列算式,并板书。)
(1)锦鸡蛋有多重?(2)杜鹃蛋有多重?(3)蜂鸟蛋有多重?
3、拿出计算器,同桌合作,计算结果。
4、仔细观察式子,你有什么新的发现?(1)学生交流。
(2)教师引导。(找同点和相同点)(3)学生交流、讨论:除以小数点就向左移动2;除以(4)教师小结。(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课本(5)练习:38.78÷10A学生交流结果。
B找学生用规范语言来表达算式。(6)练习:把35.80少?
A找学生上黑板做。
460.5÷460.5÷460.5÷10,小数点就向左移动1000÷ 4.605 0.4605(同上)
63页的方框。38.78÷1000,1/100,1位;除以3位。1/1000,10=46.0100=
1000= 100,小数点就向左移动),38.78100,分别缩小它的1/10,结果是多B集体纠正。(强调:末尾的零可以去掉)C让学生同桌互相用规范语言表达算式的说法。
5、练习:把0.08分别缩小到它的1/10,1/100,1/1000,结果是多少?如果缩小到它的1/10000,结果又是多少?(1)强调:数位不够,要添0补位。
(2)让学生用语言表达算式。
6、小结:一个数缩小到它的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四位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的热情和积习性也都非常不错,上的练习时间也很充裕的。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第一,在“先观察式子,找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一环节,我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找,但学生一直没找到突破点。由于自己的着急,我没给学生时间再找,而是我把的想法加给了学生,示,来发现、总结。在这里,教师的不大胆放手,给学生亲身获取知识设置了障碍。
第二,我对教材的挖掘深度还差一点。教材中只提供了1/100,1/1000,而我也按照教材教授了对于这些一般的规律,我也该挖掘的更深一点:例如,还有一个常见的1/10000,而我在教学中,没挖掘出来。(重点在1/10000)
1/10,1/100,1/1000,1/10000……小数…… 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由于只讲了一个知识点,学生在课堂通过讲授,这节课的任务圆满完成,让学生按我的提1/10,1/10,1/100,1/1000。其实,当然,第三,在做练习时,没有很严格的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尤其是,有的同学在纠正练习时,语言表达不规范,而我也没点到。用规范 语言表达算式,是我在在讲课中,让学生重点注意的问题,但在练习时,我却忽视了这个问题。从这里也能看出一点问题。
课中有优点,更有缺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这些问题,让自己的课堂变的成熟。
第四篇: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4.1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448460
100c9rk.html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3页例1。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的比较大小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教学。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与探究的能力,他们往往对新鲜事物有很浓厚的兴趣,处在抽象思维的形成阶段,对成功的体验印象尤为深刻,喜欢自己发现探究新的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发现并且掌握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合作交流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通过观察、合作交流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发现并归纳变化规律。
教学关键:理解小数点向左移使原数缩小,向右移使原数扩大的规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在数学王国里有很多的数,其中有一对兄弟长得特别像,(出示287.6与28.76)谁能准确地读出来。那谁是哥哥?谁是弟弟?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287.6仗着自己大,经常欺负28.76,他们身边的“小数点”看不惯了。大家仔细观察(操作),变成了多少?读出来。(动画演示)。大家再看,变成多少?(2.876)它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从这个故事里,你发现了什么?(生:小数点的本领非常大,只要它移动一下位置,就能使小数的大小发生变化)(你还想到了什么?刚才287.6的小数点往左移动原数变成2.876;小数点往左边移动,原来的小数缩小了;如果把小数点向
右移动,小数的大小会扩大……)那么,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教学新课前,针对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创设了有趣的故事情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的投入到学习中。)
二、出示学习目标(默读)我们努力做到……
1、认真探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会根据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正确解答有关问题。认真倾听,踊跃举手,积极发言。
三、新课铺垫,合作探究。
(一)看图讲故事,自主探究
师:大家是不是都看过《西游记》?孙悟空有一件神奇的宝贝,它是、、、,谁来说一说这件宝贝神奇在哪儿?(指名回答)
师: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山头,看,妖怪来了(出示课件)谁来给大家讲讲后面发生的事情。
(一天,孙悟空跟着师傅唐僧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不妙,遇到了个妖怪,妖怪叫道:“猴头,交出唐僧。”孙悟空大声叫道:“休想,看我的金箍棒。”于是,从耳朵一掏,掏出一根0.009米长的金箍棒,说:“变”。金箍棒变成了0.09米,还是不够长,接着又用力一吹,金箍棒变成了0.9米,妖怪正是觉得奇怪纳闷的时候,只听孙悟空大喊一声,看棒,妖怪立刻倒下。原来顷刻间金箍棒变成了9米长,打在妖怪的身上。)
师:在他讲故事的过程中,你们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说出0.009m,0.09m,0.9m,9m四个不同的数,师在黑板上记录。师:观察这组数据,看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数字相同、位数不同,大小不同、小数点的位置不同)说的不错!
师问:0.009米的金箍棒能打死妖怪吗?你能比划0.009米的长度吗?(9mm)0.009m是9mm,(板书)那0.09m又是多少毫米呢?0.9m,9m?(板书。)
(二)动手实践,合作探究,总结规律
1、探索小数点右移规律。
师:首先,请大家从上往下仔细观察,以毫米为单位的这些整数是怎样变化的?那说明左边的小数会怎样变化?
我们定义1式,2式、3式、4式,同1式比较,2、3、4式这些整数是怎么变化的?(分别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那么左边的小数也分别......)这几个小数中都有数字9,从上往下观察,怎么会有10倍,100倍,1000倍这样的大小变化?是谁的变化引起的?
接下来,同桌合作,听要求:学生读合作要求(1)从上往下观察,第2、第3、第4个式子分别同第1个式子比较,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2)小数大小是怎样变化的?(3)...要求两人逐条讨论,然后完成你手里的题单。(一人汇报,一人板书)
1小组合作:
黑板板书 0.009米= 9 毫米
↓ 0.09米= 90 毫米 ↑
0.9米= 900 毫米 9米= 9000毫米
(1)从上往下观察,第2、第3、第4个式子分别同第1个式子比较,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2)小数大小是怎样变化的?
(3)结合右边毫米为单位的整数变化,你能用算式表示出小数的变化规律吗?
我们一起来看,课件演示。
仔细观察,小数点是怎么移动的?移动几位?变成了(0.09),小数扩大到原数的()倍,可以用算式()来表示。再看,怎么移动?......这个规律,对于任何一个数都适用,你们会填这些空吗?打开课本43页,试着来填这些空。(汇报,齐读)
师:这就是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说一说,在这个规律里面,你发现了什么?小数点右移扩大,移一位扩大10倍,移两位,扩大100倍,移三位扩大1000倍。
“„„”表示什么意思?向右移动4位,扩大到原数的10000倍....2、探索小数点左移规律。
师:孙悟空打完妖怪后,难道它继续搬着9m长的金箍棒去西天取经?(生:先把金箍棒变小)孙悟空要把金箍棒收回耳中,金箍棒要从9m变成0.009米。(1)举一反三,独立完成。
师:这时我们可以从下往上观察。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题单(教师巡视)
汇报。
我们再一起来看,课件演示。
仔细观察,小数点是怎么移动的?移动几位?变成了(0.9),小数缩小到原数的(),可以用算式()来表示。再看,怎么移动?......同样,这个规律,对于任何一个数都适用,请拿出课本来迅速的把小数点向左移的规律填完整。(汇报,齐读)在这个规律里面,你发现了什么?小数点左移缩小,移一位缩小为原数的十分之一,移两位,缩小为原数的百分之一......牛刀小试:同 37.2比较,下面的数各各有什么变化?(学生电子白板操作)
372 3.72 0.372 3720
(设计意图:恰当设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最后进行全班汇报,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的教学思想,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训练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合作探索的能力)
质疑 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在这两段话中分别出现了两个省略号,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四、应用规律,巩固练习。
五、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组合作:
从上往下观察, 0.009m0.009m
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得到
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得到
0.09m,结果扩大()倍; 0.9m,结果扩大()倍;
0.009m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得到9m,结果扩大()倍;
算式表示:0.009×()= 0.09 0.009×()= 0.9 0.009×()= 9 小组合作:
从上往下观察, 0.009m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得到0.09m,结果扩大()倍; 0.009m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得到0.9m,结果扩大()倍; 0.009m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得到9m,结果扩大()倍;
算式表示:0.009×()= 0.09 0.009×()= 0.9 0.009×()= 9 小组合作:
从上往下观察, 0.009m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得到0.09m,结果扩大()倍; 0.009m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得到0.9m,结果扩大()倍; 0.009m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得到9m,结果扩大()倍;
算式表示:0.009×()= 0.09 0.009×()= 0.9 0.009×()= 9
第五篇:《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的变化的规律》的教学反思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的变化》是本单元比较重要的一课,对于这节课我很重视,精心设计,用心揣摩,这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变化的规律,难点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现并归纳出这一变化规律,尤其是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在教学中重点突破。
一、努力之处
1.故事激趣,引人入胜
新课的引入是非常有意思的有关孙悟空金箍棒的故事,故事内容是这样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一个神奇的宝贝,叫做金箍棒。话说孙悟空和一起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不了遇到一个妖精,孙悟空从耳朵里一掏,出现一条0.009米的金箍棒说:“变”接着一吹,变成了0.09米.还不够长呢?孙悟空又用力一吹金箍棒变成了0.9米.妖精更是觉得挺奇怪,只听悟空一声大喊:“看棒”妖精应声到下。原来金箍棒倾刻间变成了9米长,重重的砸在妖精的身上。通过学生熟悉的金箍棒会变大变小的情节,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感受新知的过程。
2.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当出现下面数据变化后,我将这些数据书写在黑板上:0.009米---0.09米---0.9米---9米,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研究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然后提出问题:小数点移动了,小数的大小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以小组合作的方法研究规律,学生运用自己不同的方法验证:有的把三个小数都转化成以毫米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有的学生利用小数的意义验证得出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等,小组成员汇报交流,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学生在思考中猜测规律,在合作中探索规律,在交流中发现规律,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习讨论。然后我再进行了有条理的板书:
小数点向右移,右移是扩大。
(1)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倍;
(2)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0倍;
(3)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左移是扩小。
(1)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分之一;
(2)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0分之一;
(3)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00分之一;
虽然这个板书用时较长,但是我仍然进行了完整的板书,我想只有这样,才会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和记忆。在发现小数点向左和向右移动的规律后,我让学生猜想向左和向右移动四位、五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进而深化规律的认识。
3.动画演示,直观形象
我精心制作了动画演示小数点的移动过程,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小数点的移动方向和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有效地突破了尤其是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难度,这样就使一个真正动的的小数点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二、努力之处
1.书写训练有些弱化。
我关注让学生听和说的训练,学生听得质量比较高,但是回头考虑,学生写的能力却被忽略,被弱化,今后注意掌握好听与写的度,把握好时间分配,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听进去,说透彻,写正确。
2.重视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
本节课我自己觉得学生的表现比我设想的要好,如果重视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多些鼓励的话语,那整节课就生动丰富多了。
每一次的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反思和进步的过程,希望自己的教学艺术在反思中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