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顾志能《平均数》课例
直面重难点 巧构学习路
——“平均数”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平均数”的教学,早已从以前的单纯追求“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转向至更为正确更有价值的方向——“理解平均数作为统计量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感受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这样的转变,在还原了平均数本真面貌的同时,也清晰了教师们教学研究的思路——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因为这不仅是本课教学数学内涵的体现,也是让学生学习习近平均数计算方法、感受其生活应用的思想基础。所以,把“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作为教学重点,大家都很认可。
然而,这个重点想要突出,却并不容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
如有教师按教材提供的情境为例,呈现男生队五人的成绩和女生队四人的成绩后(如图1),提出核心问题:哪个队的成绩好?
理想的情况,是学生有人说“比总数”,有人说“比最高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的比法都不合理,因此需要产生一个新的量——平均数。教学就沿着美好的设想进行下去了……
图1 可学生的想法却不合教师的意。学生提出:人数不一样多,这不公平,根本不能比;要不去掉一位男生,大家都是四人,然后比总数,或者再派一位女生参加,大家五个人,还是比总数;等等。总之,学生对于这个情境就是不认可。教师往往很无奈,最终只能借着少数学生对平均数的已知,生硬地引出这个概念。这样的教学,重点尚谈不上突出,但困难却是显而易见了。
虽然我们知道,若呈现人数一样多的情境,是难以让学生产生对平均数这个统计量的需求。但若静下心来一想,上述的情境的确也太怪了——为何不选派一样多的选手参加,偏偏要生出这等“不合理”的事来?这样的体育比赛,学生没见过,我们教师,难道见过?
要解决这个难题也是有办法的,如教材就提供了一种思路——先通过简单的情境,把平均数这个概念以及计算的方法教掉(如图2),让学生头脑里具备“平均数”的意识。然后等到学生再遇见四个人和五个人的比赛情境时,或许就会方向明确而不会心生它想了。
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图2 存在的问题是显见的——“铺路搭桥”,消除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学生再面对四个人和五个人的比赛情境,就会“顺畅”地解决问题,但如此,怎谈教学重点的突出?若说重点已转移至了这个准备题的教学上,但这个准备题的教学,又怎能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价值,体验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呢?显然,这样的突出重点,也只能是说说而已了!
教学重点没有好的办法得以突出,往往意味着它原本就是一个教学的难点。教学的重点难点合二为一的时候,虽然对教学设计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但也可使研究的思考点、用力点更为集中。瞄着“深刻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这个教学重难点,我作了如下的尝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情境:小学生跳山羊。
教师告知:学校男女体操队各有四位队员,要举行跳山羊比赛,为了公平起见,邀请五位教师担任评委,每个动作满分为10分。
二、新知探究
(一)男生队比赛——引出概念。
1.视频播放小华跳山羊动作。评委亮分:9,9,9,9,9。问:最终得分应该为几分?
学生有认为45分(用总分表示),也有认为应该为9分(每个评委都打了9分,这就是这个动作的真实水平——离10分差一点点)。教师引导可用9分表示。
2.播放小刚跳山羊动作。评委亮分:9,7,9,6,9。问:最终得分应该为几分?
(1)展现学生观点。一般就是9分、6分、7分、8分等情况,教师请学生说理由。
9分:因为有三位评委打了9分。
6分:最低是6分,说明这个学生的水平就可能只有6分。7分:因为7分不高不低,是中间数。
8分:因为五个分数加起来是40,40÷5=8分,8分是平均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完整的算式)
(2)组织学生讨论,哪个分数更合理?(3)反馈分析。
讨论后,很多学生会倾向于8分,教师质疑,引发思考。师:都认为要选8分,那么,其它几个分数为什么就不合理? 生1:9分是最高分,选最高分不合适,太高了。
生2:虽然有三位评委打9分,但不能代表所有评委的意见。生3:如果只听这三位评委的意见,那另两位评委不是白来了吗? 师:有道理,9分不合理。所以选6分肯定也是不合理的,因为它是——最低分,太低了。
生4:而且打6分的只有一位评委,四位评委都白来了。师:你们的意思,在图上可以看得更清楚。
教师课件呈现条形统计图,一条代表分数的线依次停留在9分、6分上(图
3、图4),让学生感受这两个分数的不合理。
图3
图4
图5 师:看来这个合理的分数应该在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那么,7分和8分都是符合要求的,为什么选8分而不是7分呢?(教师把课件中的分数线上移到7分那里,如图5,再引导学生观察)
生1:因为7分离6分只差1分,但离9分却差2分,而且9分有3个。所以,用7分代表,浪费了5分,还是太低了。生2:7分只有一位评委打的,用7分作代表,其他评委都有意见。师:那么,难道8分就好了?我发现根本没有一个评委打8分的呀?8分究竟有什么好的呢?(教师将课件中的红线上移到8分,引导学生再观察)
生:第一个9分拿出1分来给7分,两个都是8分;还有两个9分,各拿出1分来给6分,三个分数也都变成了8分。所以用8分作代表,不浪费,也不缺出,正好。
教师再请其他学生复述,根据回答,在课件中演示这个过程(如图6),并将学生的意思通过板书呈现(如图7),同时得出“移多补少”的说法。
图6
图7 师:用8分作代表,不多不少正好。除此之外,8分还有什么好的呢? 生:8分跟每位评委的分数都有关系。(教师抓住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尽管没人打8分,但8分来自于每一位评委的分数,用8分作代表,是尊重了每一位评委的意见)
(4)揭示概念。
师:8分这个分数跟每位评委的分数都有关系,可以通过移多补少得来,反映的是这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像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揭题,板书课题)
(5)小结方法。
根据图示和前面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求和均分,并对求和均分的原理作简单说明。
3.尝试练习。
呈现另两位男生的得分(图8),要求学生求“最终得分”。(反馈时引导理解小杰最终得分的7分与评委五的7分数值相同,意义不同)
图8
(二)女生队比赛——巩固认知。
呈现女生队参赛信息:小虹、小慧、小芳、小丽。因小虹临时有急事,不能参加,因此只有女队只有三名选手参赛。
呈现打分表,如图9,请学生通过观察口答平均分(引导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图9
(三)男女队成绩比较——强化理解。
小结比赛情况,呈现男女队成绩单(如图10),引发思考:哪个队水平更高?
图10 生1:男生队水平高。他们总分是32分,女生队才得了24分。生2:女生队厉害,女生最高有10分,男生最高才9分。生3:那女生最低有个6分,你怎么不讲了。……
师: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似乎都有些道理,但大家又都不认可,关键在于大家忽视了一个重要的要求,我们要比的是——男生队、女生队。要比整个队的,而不是比一两位同学的。这到底怎么比才合理呢?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生醒悟,应该用平均数来比,因为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教师请学生口算平均数,得出男女队都是8分,所以男女队应“一样厉害”。
三、知识运用 1.模拟现实,真实经历统计过程,再次体验平均数的应用。
师:男女队平均成绩都是8分,难以分出胜负。小虹知道了,她说,要不我再跳一次,如果得分能超过8分的,就算我们女生队获胜,如果不到8分的,就算男生队获胜。
男女同学都赞成,教师邀请学生担任评委,现场打分。请五位女生当评委,男生不乐意,所以男女同学各请五位,共十人担任评委,发放打分表。现场播放小虹跳山羊视频,学生打分。
回收分数,录入电脑,如下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平均分是比8分高还是低。再电脑计算验证,宣布比赛结果。
若出现极端数据,讨论处理方法(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再算平均分)。2.男女队比身高(课件呈现,如图11),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图11 3.教师呈现一个关于身高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讨论,深刻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及价值。(略)
4.简要介绍生活中平均数的广泛运用。(略)
课后思考
这样的一节课,虽不能说有多大的新意和多好的效果,但可以说是直面了教学的重难点,努力地创新着教学的思路,以追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实的情境,体现了知识的特征,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为深刻理解打下基础。
平均数,是统计领域内的一节课,自然应当能体现出统计知识或统计教学的特征,如解决真实的统计问题,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等。为此,本课选择了跳山羊打分这个相对现实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产生)、整理、分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平均数的产生,体验平均数作为统计量的意义及价值。同时,跳山羊、男女生比赛这种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心理的情境,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热情。教学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师生又能合成一股力,知识的深刻理解就有了最好的基础。
2.精准的定位,凸显了用力的方向,加深了探索的力度,让深刻理解成为可能。
教学环节的设置与定位,目标清晰,突出主体。第一个例题不再是知识铺垫(准备)性质的,而是放大升格为融平均数的价值、意义、求法于一身的主要例题。教学的方向就是把解决这个例题作为教学的关键,以此影响乃至统率本课后续所有内容。这种重难点前置且放大的策略,能充分发挥学生课始思维灵活的特点,集中力量,有效突破。我们可看到,在教学中,教师瞄准 “9,7,9,6,9,最终得分应为几分”这个认知冲突点,暴露认知,引发碰撞,直观支撑,理性思辨,形式丰富灵活,步骤层层推进,使得学生的思维一直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入,逐步清晰。
3.清晰的引领,聚焦了概念的本质,强化了学生的认知,使深刻理解变为现实。
平均数是数据集的中心值,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辞海)在小学教材中,不涉及到平均数概念的描述,但有些教师把“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作为概念,而在教学时突出“求和均分”以显现概念教学的特征,这恐怕不对。在我看来,对平均数概念的真正理解,体现在学生能否体会到它是“数据的中心值”,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我觉得“整体水平”比“一般水平”可能好理解一些),即能否感受到它虽然是一个虚拟的数但却有着现实的意义。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课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讨论的方向、教师的启发等,都是清晰地往这个方向走的。如“最终得分”的提法,指向于要对一组数据进行整体的分析;分数线从9分移到6分,然后移到两者之间,讨论哪个更合理,体现的就是向数据中心值的聚焦;“没有人打8分的,8分究竟有什么好的?”“可以通过移多补少得来,跟每位评委的分数都有关系”,就是在努力地传达着“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这层含义;等等。
4.精巧的练习,巩固了知识的掌握,提升了应用的意识,把深刻理解用力夯实。
练习不多,但衔接巧妙,意蕴精致。尤其是小虹的补赛,顺应学生的需求,既让学生完全真实地经历了一次统计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包括估算),还在不知不觉间拓展了本课学习的内涵——直观地体验平均数的一些特征,如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敏感性,等等。后续的习题,无论是学生比平均身高的例子,还是教师呈现的一个现实问题,都能巧妙地衔接上一环节,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步步夯实所学知识,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深刻地理解它的意义。
第二篇:顾志能 思考:数学教学的本真追求
思考:数学教学的本真追求
顾志能谈教学创新
数学的产生,源于人类的思考;数学的发展,是人类思考催动的结果。因此,思考是数学最原始的基因,也是数学最本质的特征。
任何一个普普通通的数学学习内容中,都蕴含着这样的特征。如“10的组成”,蕴含着“有序思考”;“20以内的加减法”,蕴含着“多样化和优化”;“四边形的认识”,蕴含着“分类、抽象”;“三角形的面积”,蕴含着“转化、推理”……每个数学知识都是人类思考的结果,都承载着有助于人们提升认识事物能力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地说,数学的知识,本质上只是一个承载了思考的载体;教数学,根本的目标就是要借助这个载体,让学生感悟或掌握其中的思考元素,从而获得更为有意义的思维的发展。承载着新时期教育使命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地提出了“数学思考”的教学目标,并强调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追求呢?
其一,教学价值的取向要更明确——凸显数学思考。在备一节课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思考的重要性,要善于挖掘每个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思维元素,将其明确地呈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并设想好落实这个目标的教学过程与手段方法。在课堂上,我们要借助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时刻不忘且全力追求数学思考目标的实现。这样的课堂,就会展现出数学教学最本真的价值。
其二,问题情境的设计应更开放——引发数学思考。开放的问题情境,才会激起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的愿望,也才会让学生有展现个性思维、发挥创造能力的机会。教师给学生多大的空间,学生就会展现多少的精彩!因此,我们在备课时,问题情境的设计应更开放一些,要想办法让学生面临一个情境,能主动调用已有经验,自觉展现丰富想法。方法多样、结果多元的学习任务,会有效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营造出数学课堂的最美氛围。
其三,教学过程的推进可更曲折——激活数学思考。曲折坎坷的学习过程,会让学生面临更多的挑战。想要前行,学生就需要开展更多更深的思考,就需要理解、碰撞别人的思维……思维被全面激活,那是数学课堂最高的境界。所以,在教学推进之时,教师应少为学生“铺路搭桥”,应淡化过程的“平稳流畅”。重要的,是要抓住学生认知的困惑点、疑难处,敢于放大,有意曲折,促使学生通过深刻的思考,实现对知识和技能的真正理解,实现对方法和思维的突破与悟得。
其四,教学方法的运用当更有效——加深数学思考。教与学的方法是多样的,并无定法,更无优劣高低之分。我们不能说“启发式”“探究法”就是好方法,不能说“讲授法”“听讲法”已经落伍过时。要说某种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最重要的就是要看这种方法在设计与运用时,是否指向于促进学生思考的目的,是否能实现加深学生思考的功能。如中国教师最常运用的“变式”手段,虽然非常传统,但却能切实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这不就是好方法吗?
数学的教学,除了上述四个方面,一定还有很多的元素需要关注,需要研究。但是,无论哪个元素,只要能时刻指向于“思考”,处处体现出“思考”,那就一定是在追求并实现着一个正确的教学方向——本真的数学教学。
第三篇:《如何评课》读书摘记--顾志跃
评课要关注的十二大要素
评课要关注的十二大要素之一:教学目标
——顾志跃等编著《如何评课》读书摘记三
一、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标准。教学目标是选择教法的依据、引导学习的指南、实施检测的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制定和达成情况,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评课首先要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标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既要遵循教材的内容,又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能体现差别,进而使学生能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达到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1、教学目标要三维一体
教学目标设计应该体现课程目标的要求,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包含三个维度的内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领域目标的倾向,要考虑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综合考虑三个维度的目标。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实施另外两个目标的基础,它明确了“学什么”,提出了“学会”的要求。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是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过程、体验相关的过程与方法、陶冶情感态度的材料载体,也是对学生的学习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是引导学生研究材料、形成认识、领悟方法、习得能力、体验情感的活动载体,是实现获得知识、锻炼能力、培育情感的目标的主要过程,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关键环节。体现了获取“知识与技能”和建立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明确了“怎样学”,追求实现“会学”的高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深层次拓展,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是执教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它对前两个目标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能在探索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当然,态度与价值观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慢慢养成的,是在参与中的一种自我发展。
评课时,要看教师是否有全局性观念,是否能对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进行整体思考。当然,三维目标是课程目标体系,并不是说每堂课都需要确定三个维度的目标,具体每堂课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由课堂教学内容来决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型有不同的教学重点,能够落实的教学目标也会有所不同。同时,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2、教学目标要体现层次和差异(1)内容要求的差异性
不同教学内容的学习要求不同,这是由教学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决定的。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类的学习水平以“A”(知道/初步学会)、“B”(理解/学会)、“C”(掌握/设计)等级来表示;过程与方法类的学习水平则分为“A”(感受)、“B”(认识)、“C”(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的学习水平为“A”(体验)、“B”(感悟)、“C”(形成)。评课时要看教师对于授课内容是否有明确的理解,是否能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科重点和核心内容的教学,可能不是一节课或者一个单元的教学能够实现的,有时需要一个螺旋上升、逐步深入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循序渐进地落实相关目标,评课时可以考查教师对于这些教学内容的目标层次是否有系统规划的意识。
(2)学生的差异性
任何班级中的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这是客观现实。即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完全相同,理解的角度和深度也不一定相同。然而,在由几十名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又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教学目标来指导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在评课时要考察教师是否关注到教学目标的层次性,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如何区别对待,在课堂提问、指导时是否有所侧重,看教师能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愉悦,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在关注层次和差异的基础上,也要看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具有适当的广度和深度,如果广度不够,就难以完成学科总体目标,如果难度不够,就不能达到开发智力、提高能力的发展性目标,合适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掌握”水平。
3、教学目标要准确规范(1)目标定位的准确性
教学目标体系包括学科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它们之间是从概括到具体层面分化的关系。学科教学总目标分化为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再进一步具体化为一个个课时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为学科教学总目标服务。教师要学会区分和把握长期、中期、短期目标,分清什么是总体目标,什么是单元目标,什么是课堂教学目标,并对三者关系了如指掌,避免将长期目标混同为课堂教学目标。只有通过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具体实施和长期积累,才能最终实现学科的长期目标。虽然教师在每一节课中能教给学生的只是学科中某一个知识点,但教师在设计之前必须对学科有一个全盘的思考,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所以在评课时要关注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是否确实能够实现。
(2)目标表述的规范性
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明确具体。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要求的具体化、过程化,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便于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便于对教学效果作出适当的评价,同时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因此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要考虑其陈述是否明确、具体,是否可以观察和测量,教师要尽可能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要求转化为可以直接观察、操作、检测的明确具体的行为指标。
在确定每课时的学习目标时,应把目标落实到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要求或某项技能上来,要避免笼统地讲培养学生具备某种能力,如在一些公开课教案中教师所写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以学生为行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因此,陈述教学目标时要把学生作为主体,即陈述通过教学后学生会做什么或说什么。在写教学目标时,尽管有时行为主体“学生”二字不一定出现,但必须是隐含其中的。其次,在教学目标的陈述中,行为状况动词要求多样化,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观测的;行为条件要求情境化,要具体描述行为发生通过的媒体、限定的时间、提供的信息。
评课要关注的十二大要素之二:教材处理
——顾志跃等编著《如何评课》读书摘记四
二、评教材处理
教材是课程家族中的基本单位,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分课程内容的物化形态。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教材。从表现形式上看,教科书只是被教科书制度认可的、具有行政和专业权威的图书教材,与之并行的还有大量的教学辅导用书、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由自然或生活事件转化来的现实教材等。
教材处理是教师把教材内容加工转化为教学实践的一种再创造的活动,是教师驾驭教材能力的集中表现。教材处理是教师备课过程中的一个基础性环节,合理地处理好教材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评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要看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领会,看知识传授是否科学准确,也要看教师以什么样的思路去“改造”教材,看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还要看教师是否能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处理教材,对内容的增减是否有道理,各环节内容与时间的安排是否妥当。
1、教材处理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这门学科的基本要求,是教材编写的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是帮助教师达到教学要求的辅助材料。教材内容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评教师对教材的处理,首先要看其是否能找准课标、教材和学生的连接点,依据课程标准,根据社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整合。
2、教材处理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是一节课的灵魂和核心,是对教材进行处理的依据。课堂教学要目标明确、恰当,从而使师生双边活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做到教有方向,学有目标。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前后有序、张弛有度的知识结构。在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处理中,要特别注意教师的教材处理在关注知识的同时,是否关注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的落实是否有合适的教学时间和教学策略的保证。
3、教材处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评教材处理要看教师能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对教材进行处理;能否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处理教材;能否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处理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初始能力,即现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期望及学习风格等。评课时,要看教师能否将新授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对课堂教学产生很大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
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思维特点不同,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也应该有所不同,对于一般学生,用由易到难步步推进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方法,能收到较好的成效,但是对于思维水平较高的学生,直接将难点告诉学生,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充分讨论、修正,然后得出结论,采用这种方法学生思考的深度会更深,也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教材处理要统领全书,通盘考虑
教师对教材进行处理首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及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价值,准确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还要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注意内容之间的衔接。教材处理在统观全书的同时,有时还要关注于其他学科的整合和综合。
一般来说,教材编写者注重其文字叙述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教师教学则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艺术性。因此教材的逻辑顺序和教师的教学思路有时不一定完全相同,评课时要看教师能否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依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重新组织、恰当编排,并辅以必要的教学手段,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听课中,我们看到一种倾向:为追求一节公开课的教学效果而忽视了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甚至使单元其他课时的教学内容变得支离破碎。这种倾向需要避免,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单元教学设计的基础之上。
5、教材处理要详略得当
在教学中教师若对教材内容平铺直叙,面面俱到地全部编排设计,学生不仅印象不深,而且不得要领,教师对教材进行处理时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根据教学内容的轻、重程度对知识进行归纳分类、适当增减。因为任何一部分内容,都是由主干知识和说明主干知识的辅助知识构成的,所以通常我们会说一节课有一条主线和一条副线。评课时要看教师在教材处理时能否合理规划主线和副线,能否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收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6、教材处理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课程既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处理教材,从社会生活和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中寻找课程资源。在关注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课程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尽可能地拉近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思维。
因此在评课时要看教师是否能尽可能地拉近教材与最新生活的距离,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贴近生产、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否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是否有独特的创新处理等。
评课要关注的十二大要素之三:课堂结构
——顾志跃等编著《如何评课》读书摘记五
三、评课堂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所设计的比较固定的、简约化的组合方式及运作流程。课堂结构确定了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和环节,以及各环节、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等。课堂教学结构是促进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的中介和动力,在教材和学生之间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不同的课堂结构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教师要力求使课堂结构、知识结构、板书结构、认知结构相匹配,这样才有利于使学生的知识层次由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创新步步升华。因此,评课要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1、课堂结构主线清晰(1)课堂引入阶段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引入阶段,要看教师能否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创设情境或引发认知冲突或以旧引新),以激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这是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探究新知识的关键。好的导入设计能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及主动探究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阶段
教师用引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以后,接踵而至的可能就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部分,此时要看教师能否遵循注意、兴奋的延展律,趁着学生兴致正浓,进一步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积极性,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实现学生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3)运用、巩固、评价阶段
当学生对新知识基本掌握后,就会进入“运用、巩固、评价”阶段。在该阶段,要看教师能否运用新的认知结构解决问题,促进知识的巩固和迁移,要看教师是否能创设巩固应用的情境,利用课堂练习、小组比赛等,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中去,达到巩固、应用和迁移的目的。
在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引下,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很多新的教学模式,如探究教学、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网络学习等纷纷进入中学课堂,课堂教学的环节和步骤也随教学模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探究教学一般遵循的教学环节和步骤包括提出学习任务,准备相关知识和材料,组织学生选题、合作或独立探究,探究结果汇报和评价等。此时,要看教师在完成上述活动过程中是否创设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及其他条件的支持、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得出结论、组织学生汇报并研讨结果等。
2、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通常一节好课应该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的。评课时根据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重点、结构安排。应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要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的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要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自学、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 作业时间太少等现象。要计算好、中、差学生的活动时间,看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过少的现象。要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事情。
3、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在课堂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随时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评课时应考虑教师能否密切注意各种反馈信息,一旦发现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课堂预设结构不协调,能否及时调整自己设计的教学结构,以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结构,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复杂为简单,或变生疏为熟悉,灵活设计合适的知识梯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突破难点,化解疑点。
评课要关注的十二大要素之四:教法运用
——顾志跃等编著《如何评课》读书摘记六
四、评教法运用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践证明,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采用正确的途径、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成才。因此,评价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
评教师运用的教法是否合适,要看教师能否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来驾驭课堂,学生能否随教师的引导全神投入,即要看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能让教师的引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1、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要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工夫,是否善于使用讲授、讨论、练习、实验等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不断变换和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能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状态,减轻学生疲劳,获得教与学双方的最佳配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教学方法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兴趣,就能全神投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一般来说直观的教学方法比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便于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在教学上,直观性的手段很多,例如各种教具的使用、现场参观、见习实习、实验等等,这些教学过程都是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给学生一个充分的直观认识过程。
当然,教学方法的直观性是针对过去片面追求教师讲述的倾向而言的,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直观教学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2)教学方法要能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教学是为学生自我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教学是学习的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启发来点燃学生思维活动的火花,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或用提问法,直接将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或用激情法,间接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热情;或用启趣法,使学生好奇愉快地探究趣味事物的“所以然”;或用演示法,让学生因惊叹结果的微妙而去究其原因。
要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周密地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确定哪些问题应由教师讲清楚,哪些问题可以适当提出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议论。学生能够自己完成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做;学生不能够完成的教师要设置台阶让学生自己做;对于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要注意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通过讨论来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因此评课时,要看教师是否能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不断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对于学生正确的回答,教师能否及时地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的回答反应出学生理解中的问题和障碍时,教师能否进行及时的点拨。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项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生不同,所需要的教学方法也不相同。因此,不存在一个适合每一节课的最佳教学方法。关键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创造性地设计适合每节课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具有针对性。
(1)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所要传授的知识内容是多方面的,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该各不相同。如果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获取新知识,是讲述有关事实、描述有关现象、解释或论证有关概念等内容,那么选择讲授法比较合适,讲授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较多的内容,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如果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为主的,那么选择观察、练习、实验和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验证和巩固学生对技能、技巧的掌握;如果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传授有关理论、揭示基本规律,那么运用比较、归纳、综合分析和研讨等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如果教学任务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智力为主的,那么选择发现法、尝试法比较合适;若一节课要完成多项任务,这时就要看教师能否综合选用多种方法,或以一种方法为主、配合应用其他方法了。
(2)因“才”施教
学生基础不同,适用的教学方法也会不同。对于基础较差,后进面较大的班级,需要增加知识的层次,小步子、多台阶,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教学方法上要多一些慢讲、练习。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充分创设情境,以问题解决的形式将问题直接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自己得出结论。
评课要关注的十二大要素之五:学法指导
——顾志跃等编著《如何评课》读书摘记七
五、评学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才能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学法指导是指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评课时要看教师能否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适时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使之有序化、完善化,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1、要有渗透学法指导的意识 评课时,要评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能有机渗透学法指导。要看教师在课堂上检查学生预习时,是否指导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看教师能否设法引导学生按照认识规律,最大限度地自己去发现并掌握知识和技能,进一步获得掌握知识的规律;对于学生自学能看懂的内容,要看教师是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学生能够讲出来的内容,要看教师是否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对于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做出来的实验或操作,要看教师是否允许学生动手尝试;对于记忆的内容,要看教师是否注意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等等。
2、要将学法指导显性化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确定所要指导的学法内容。提出学习目标、任务时要指明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经历一定阶段时要反思学法,要指导学生在探求问题的正确答案的同时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从中总结学法。
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教师要让学生对各种学习方法进行消化改进,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引导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把“学会”变成“会学”,这样形成的学习方法才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要能对学习方法进行整理、归纳,使学生获得的学习方法得以系统化,使学生对学习方法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学法结构。
3、要用多种方式指导学法 学法指导的方式很多,评课时要看教师能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时采用合适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具体来说,评课时应考察以下几点: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否注意适时引导,引导学生选择适宜于学习内容的学法,使学生的学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和障碍时,教师能否以学生学过的知识、运用过的学法对学生加以提示,来启发学生产生联想,对疑难和障碍产生新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些问题把握不准或理解上遇到困难时,教师能否适时予以指点,提示思考分析的途径,打通知识或理解上的关卡,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得以继续;在一节课或一个内容的学习结束后,教师能否指导学生归纳和概括所学知识和学习方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对学到的知识、方法进行系统归纳,从而巩固学法,形成能力。
评课要关注的十二大要素之六:教学过程
——顾志跃等编著《如何评课》读书摘记八
六、评教学过程(P16-17)
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产生交互作用,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1、学生维度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体验、认识和发展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评课时应考察以下两点:首先,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时间有多少。要考察除教师讲授和指向个别学生的一问一答所占用的时间以外,每节课是否有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其次,要看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空间有多大。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提问权,教师是否让学生在预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评议权,有对自己和同学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机会,有发表感受、提意见、表扬和建议的机会。
2、教师维度
要看教师能否采取区别教学和个别教学的态度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使其有长足的进步;能否做到控制学生学习活动与引领学生自我控制的合理结合;能否随时调整和校正教学过程。
要看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依据学生的志趣、才能、资质和特长开展教学,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猜测、大胆质疑,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教师引导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艺术的把握,能适时地因势利导,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把教转化为学,以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要看课堂讲授的内容是否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是否论证严谨,论据可靠,逻辑性强,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的讲授在服从于教学目标要求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需要、理解能力和理解程度。如果过分强调教师的讲授,学生的理解消化、巩固练习只能大量地延伸到课外进行,这就加重了学生的课外学业负担,影响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看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是否通过创设悬念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通过认知冲突、问题意识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上获得了新的感悟,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要把教师在课堂上是否鼓励学生思考、探索、质疑等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评价。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在课堂上不能随意否定学生的看法。应引导他们去讨论、交流、合作,让他们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3、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教学行动赖以开展的条件,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一般指教学媒体设施和班级设置等方面,而课堂教学理念、教师教学风格、班级学习氛围等是软环境的组成部分。
(1)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合作、沟通。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建立起平等、合作的新型关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帮助者。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主体”,还是课堂教学的共同创造者,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广泛的可能性。
(2)实现师生多向互动
要实现师生之间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这种互动既包括教师与全体、部分或个别学生之间的不同性质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个体间、个体与小组或全班、小组与小组间多边式和不同性质的互动。在上课时,教师要学会倾听,要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要学会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包括评价、追问、启发、判断、组织等),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
评课要关注的十二大要素之七:教学思想
——顾志跃等编著《如何评课》读书摘记九
七、评教学思想(P18-19)
教学思想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情感中透露出来的或隐含着的价值取向。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其教学行为的灵魂,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开展的,一节课教学方案的制订、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过程的实施,都是由教师的教学思想决定的。教学思想时时处处在教学活动中反映出来,具体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活动中。因此,评课者可以通过教学活动来观察执教者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是影响其教学行为的三个核心方面。因此在评课时,我们可以从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三个方面来观察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思想。
1、教学观
教学观是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基本看法,有什么样的教学观,教师就会设计出什么样的教学设计,组织起什么样的教学过程。
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角色由课堂的主宰者、知识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局限于教材中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评价教师的教学观首先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还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看教师能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起点来确定教学起点,展开教学过程;看教师是否了解学生的特点,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注重解决学生心中存在的问题与疑惑;看教师能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要看教学内容是以“知识”为中心还是以“能力”为中心。看教师是否能帮助学生将知识作为探究的起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动起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积极探讨、共同发展的场所,使教育真正成为发展人的主体性的教育。
2、学生观
学生观是教师对待学生、处理师生关系的准则,任何一位教师在他实践的背后都有意无意地存在着一些想法,并由它们支配着教学行为。
新课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强调将人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的形成。
教师是否具有比较先进的学生观,首先要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是否充分。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否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和深度去思考问题时,教师能否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并对其有不同程度的表扬、肯定;师生之间能否互相补充、互相启发,是否有观点的相互碰撞;是否重视学生的道德观和求异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其次要看教师是否能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所有学生,不因某个学生优秀而给予特别照顾,更不会因某些学生稍差而歧视他们;是否注意赏识和激励学生,有无通过语言、手势等方式肯定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平等、友好。
3、评价观
新课程强调课堂评价要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立足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重视评价的改进、激励和教育功能。
(1)评价的激励和反馈功能
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课时要看教师是否善于利用各种手段来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用亲近、微笑、点头予以表示;当学生回答正确时,给予积极的强化,如点头、重复学生的正确答案;当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时,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可以对学生说:“不错”,“有进步,谁能再补充一下”等等。评价要从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适时调整评价的项目、要求和方法等,使评价对不同的学生都有促进作用。
(2)评价的多样性
对学生的评价可以由教师给出,也可以由学生之间相互给出。还要重视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的评价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展开。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采用提问、测验、考试、撰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实验操作、小制作、谈话等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及时记录,结合终结性评价对学生作出综合的评价。
在评课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堂评价来观察教师的评价观。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注重结果评价还是注重过程评价;是否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选拔与淘汰功能;是否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外在诱因和压力作用;是否重视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评课要关注的十二大要素之八:教学基本功
——顾志跃等编著《如何评课》读书摘记10
八、评教学基本功(P19-20)
教学基本功是指教师完成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技能和技巧。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和保证。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好的读、写、讲、示范、操作能引人入胜,富有感染力,甚至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评价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一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课堂语言
教师是通过言传身教来传授知识的,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没有生动的语言表达,是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评教师的课堂语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课堂语言要准确
只有用词得当、推理严谨、逻辑缜密、观点明确、表达准确的课堂语言才能把有关专业知识和思想内容完整、系统、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才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设疑答难、讲述解释、分析推理、总结归纳用语,以及导入语、过渡语、讲述语、总结语等不同语体,必须力求准确。
(2)课堂语言要规范
课堂语言的规范性是通过对书面语言的活化运用和对日常语言的深度加工来实现的。课堂语言应该是严谨的书面语言和生动的口头语言的统一,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思想性、逻辑性和条理性。
(3)课堂语言要简洁 课堂教学必须在计划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并使学生当堂有效地消化吸收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语言精当简练。理想的课堂教学的引发语要简短有力,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结束语要干脆而意味深长,能够留下思考的余地。评课时要看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否简洁明快、清晰生动,语气和语调能否给人以明显的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之感。
(4)课堂语言要生动
幽默、趣味性的语言和高低适度的语调,强弱适中的音量,快慢适宜的语速,才具有动感,富有感染力,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语言情境,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评课时要看教师是否善于用含蓄暗示和牵引点化、指点引导的语言,诱导学生随着自己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板书设计与书写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直观体现,又是强调和突出教学重点的手段和方法。好的板书,展现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凝聚了教材的精华,具有很强的直观性、逻辑性、概括性和启发性,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师精心设计的板书,在课堂上能起到画龙点睛、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理清思路,启发思维,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
(1)板书设计 要能依纲扣本,反映出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体现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科学合理,有艺术性、启迪性、条理性;板书内容精当,提纲挈领,以简代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板书书写
要字体大小适中,字迹工整美观,书写规范清晰;版面整洁,布局合理;板画娴熟、图文并茂。
3、教态
教态包括教师的行为举止、眼神表情、服饰衣着等几个方面。教态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运用得法,可以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丰富的表情和从容大度的身体姿态,能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和优美感,无形中可以增强讲授的感染力,教师优美的手势、和蔼可亲的面部表情和充满神韵的眼神,可以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产生积极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由此可见教师面部表情的重要性。上课时教师面带微笑,亲切自然,能使学生产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
教师的眼睛会说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和蔼的目光表示赞许,就会给学生以精神鼓舞,使之体会到成功的愉快;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用暗示的目光表示批评,学生便会心领神会,立即改正。
一个穿着得体、落落大方、行为干练潇洒的教师,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好感和信任感。因此教师要注重丰富自己的外在形象。服装应尽可能做到入时而不奇特,华丽而不失庄重。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活泼,富有感染力的。理想的教态是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不过,教态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审美标准,若过多地使用缺乏表现力的习惯动作,也会令人感到单调乏味。当然,教师的教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情操、师德修养和学识水平,教态的改善有赖于教师自身修养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评课要关注的十二大要素之九:教学素养
——顾志跃等编著《如何评课》读书摘记11
九、评教学素养(P20-22)
1、知识储备基础
(1)学科专业知识扎实
学科专业知识包括学科具体的概念规则和原理及其相互之间联系的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决定了你教给学生什么。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精心研究自己所教专业,对所教专业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向及与其他学科的纵横联系又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并能经过加工,把自己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学生能够理解的形式呈现出来,使之变成学生可接受的知识,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在评课中,通过教师举例是否丰富、恰当,相关知识是否能信手拈来等方面可以评价授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否系统而扎实。
(2)文化知识广博
教师除了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要有丰富而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丰富而广博的文化知识背景,是为了满足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需要。丰富而广博的文化知识背景,还是教师专业知识赖以植根、生长的沃土。在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教师的专业性也才能更好地得以体现:既是杂家,又是专家。
(3)实践知识丰富
实践性知识是在连续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自我反思、不断自我总结、不断自我领悟而得来的。即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包含许多内容,如组织教学的方法、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等,基本要求是沉着镇定、机动灵活、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堂教学管理能力
课堂管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状态,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管理具有维持和促进两大功能。
情境化、多变性的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问题和目标的不断生成,都需要科学的组织和管理,课堂管理的核心是问题行为管理和时间管理。学生的问题行为能得到恰当、适时的处理,既可以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是课堂教学秩序和效益的保证,而课堂时间的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更是高效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
课堂管理能力强的教师,对于讲授、讨论、练习、反馈等教学程序都能有效地控制,能恰到好处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具有较强的总结能力、调控艺术、应变能力和教育智慧。
3、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客观上要求教师不仅要思考怎么教的教学问题,同时需要思考教什么的课程问题。
在我们身边有众多的课程资源,评课时要看教师能否有效地洞察、识别、发现和利用课程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要求教师必须掌握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技能,即教师必须掌握课程资源的开发技能、课程资源的加工技能、课程资源的重组整合技能等。这些实践技能都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因此,在评课时,要看教师是否能够根据学习主体的学习需要、经验及差异,开发、选择或者重组各方面的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不断地根据反思的结果调整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
4、教学态度
教师的课堂教学态度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具备积极的教学态度,就能在教学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就能关心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充满热情。
教师在任何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深刻而高尚的道德情操,都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有很大的作用。评课时要看教师是否对教育工作积极热情,对学生真心诚意。教师如果热爱学生,热爱事业,思想进步,品德高尚,知识渊博,专业造诣深,教育方法得当,富有启发性,要求严格而又平等待人,尊重学生人格,便会是学生心目中有威信的教师。
(1)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教育教学是塑造人才的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程序,都必须严格遵循教育原则和教学规律,必须以严格、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必须“欲正人,先正己;欲立人,先立己”。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再去要求学生。应做到治学严谨和诲人不倦,对事物抱有真诚、一分为二的态度。评课时要看教师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情操是否有较高要求,在教学中能否始终保持平易谦和、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态度。
(2)对学生的爱与尊重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习主体只有在被爱与被尊重的情况下,其主体地位才能得到体现,其主体作用才能得以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课堂学习权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加强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相长的合作关系。评课时要看教师能否对自己的学生采取信任和关爱的态度,并尊重其人格,热情关心学生的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看教师能否创设尊师爱生、互敬互重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条件,开辟独立思考的空间;要看教师能否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投入课堂教学;要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注意对学生学习情绪的激励,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促使学生产生良好反应。
评课要关注的十二大要素之十:多媒体运用
——顾志跃等编著《如何评课》读书摘记12
十、评多媒体运用
二期课改要求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力度,以此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良好环境,培养其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
多媒体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受到强烈的刺激,将抽象和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因此,在评课时,教师多媒体的运用能力和效果也是评价的一个方面。
1、要突出学科特点
多媒体教学要注意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不能因过于关注视频画面,而削减了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教育、智力开发、想象力培养的作用。例如化学学科关于微观领域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良好载体,对理解能力足够的学生就没有必要进行微观的动画模拟,同样的,实验录像就无法具有课堂演示实验的现场感和真实感,而作文写作等课程可能根本不需要使用媒体。
2、要选择恰当的媒体
多媒体教学要与其他常规媒体配合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因为任何教学媒体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数学、化学等理科课程中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分步骤计算等教学内容,教师当堂板书便于师生交流,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思路。适当地用粉笔字来板书教学重点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理科教学中的挂图、模型、实验器材等媒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
因此评课时要看教师能否恰当地选择多种媒体,是否适时、适当地运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否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长处,为教学所用,还要看教师运用这些媒体的熟练程度。
3、要合理使用多媒体 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的优越性是无与伦比的,运用得当可以使教学如虎添翼、锦上添花,但是使用不当也会事与愿违,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评课时可以观察教师能否正确地认识多媒体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否做到合理运用,能否实现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最佳整合。
(1)媒体设计要适度 适量的图、文、声、像的使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画面的设计与展示要自然恰当,过分新奇、复杂的多媒体画面和动画效果以及过分夸张的声音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过分注意无需掌握的部分,忽视了需要掌握的内容,影响了学生的听课与思考。
(2)媒体使用要适量
将一些复杂的图形或总结性文字事先制成幻灯片或投影片,根据需要用电脑、投影仪放出来,可以节省课堂上绘图或板书的时间,加快学生的感知进程。但是若课堂容量过大,学生接受的信息过多,就会难以消化,以致没有思考问题的机会和时间。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结构与接受能力,有计划地规划课堂内容的多少,让学生在抱着兴趣学习的同时还有时间记录和消化所学内容。要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注意与学生的交流。
还要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恰当精要的讲解,有条理且必要的板书,及时的操作示范,教师的自身教态、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等都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不能用多媒体课件来代替教师的讲解。
(3)课件质量要高
教师运用多媒体的一种形式是制作课件,多媒体课件的质量是教学质量的基础,对于课件的质量,可以有以下的评价标准:课件制作规范,界面布局合理,画面清晰,构图简洁,色彩明快,画面衔接自然,声效喧而不闹;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的运用切合教学主题,解说清晰,版面设置适合于学生阅读;课件运行可靠,性能稳定,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课件中文字表达规范,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学科标准。
评课要关注的十二大要素之十一:学生参与度
——顾志跃等编著《如何评课》读书摘记13
十一、评学生参与度(P23-24)课堂教学是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学生的学习不是单一的、被动的接受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内化过程,教师及其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外在于学生的客观因素,只有当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并与教师及教学情境产生积极互动时,知识技能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智能结构,新的情感态度才能为学生所体验而养成。因此,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评价课堂教学,不仅要看教师教的情况如何,更要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如何。
1、学生的参与面要广
学生的参与广度是指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评课时要看教师是否能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班级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程度的不同,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觉得自己学有所得,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2、学生的参与方式要多样 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不同。在新课和以使学生获得间接经验为主要目标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参与方式较多表现为理解与体会教师所教的内容;而在以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为主要目标的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勤思考、勤动手,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师生、生生之间的提问与对话,生生间的合作学习、集体讨论,师生间的研讨、评价等互动过程,也可以是学生的独立学习、动手操作等。一堂课中学生的参与形式可以是独立学习,可以是小组学习,也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混合。这样既可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又可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协调发展。因此评课时要看教师能否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多途径、多角度地参与教学过程。
3、学生的参与品质要高
评课时要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情绪饱满,学生是否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热情是否高涨。要看课堂上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学生能否很好地与他人沟通;学生是否善于倾听,能否理解他人的发言,并及时抓住要点。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和独创性。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等。
4、学生的参与效果要好
评课时要看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否通过创设悬念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通过认知冲突、问题意识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上获得新的感悟,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要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的、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要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
评课要关注的十二大要素之十二:教学实效性
——顾志跃等编著《如何评课》读书摘记14
十二、评教学实效性(P24-25)
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评价一堂课好坏的重要依据。
教学实效性的评价内容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主要看是否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情况,教学设计和内容分量是否恰当等。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看学生通过努力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习能力是否得到了发展,学习主动性是否增强。要看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情况;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跃状态;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方法、养成行为习惯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要看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看课堂教学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好、中、差学生的学习分别有多少效率。
1、学生受益面要广
主要考察学生上一节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所不同。要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能否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教师是否能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收获,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进步。
有实效的课堂教学能有效利用45分钟,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通过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
2、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
衡量教学实效的基本指标应该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高,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就是好的,反之则是较差的。在目标达成方面,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尽快地引出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障,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有效的巩固和强化。
知识与技能作为学生学习的间接经验,是生成性的培养目标,它们的形成过程一般伴随着教学的过程。一堂课上完了,这堂课应该让学生学会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就应该掌握,可以通过即效测验检查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从而反映这堂课的效果。
过程与方法对应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学生的直接经验,则是长周期的培养目标,需要在每堂课上都加以关注与渗透,让学生有所感知与体验,这些经验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使学生产生感悟,成为他们自己经验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只能观察教师在课堂里有没有渗透,有没有体现,而不能考查学生有没有收获与变化。
3、能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作为教学活动主要构成因素的教师与学生是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生命个体,真实情境中的教学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命过程,总是充满着各种变动因素,不可能完全按照预先安排好的计划去执行,需要在预先设想和安排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处理和利用这些构成真实教学过程的变化因素。
因此评课时一方面要看教师在课前有无充分的预设,在充分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教师预设得越充分,就越能更好地捕捉利用生成的动态资源,生成新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另一方面要看教师能否根据具体教学进程中动态的课堂情境灵活处理生成资源,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使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从教学的现状来看,一些教师在面临生成性的教学情境时,还不能及时把握和调整教学进程,有些甚至会生硬地将教学扭转到预设的教学过程上去。导致这种情况,有教师教学观念方面的因素,也有教师临场应变能力方面的因素。评课时要看教师能否合理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第四篇:《平均数》观课报告
《平均数》观课报告
借研修之风,扬教研之帆
借助研修观看了刘老师的课堂实录《平均数》,犹如洗涤了一遍心灵,心中似清泉涌动。双眸被清泉擦亮,似乎看到了曙光。细细品味,余香袅袅。在教学过程中刘教师注重将主动权放给学生,引导学生操作、思考、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积极调动学生参与,使学生各种感官全方位参与本节课活动,把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发展,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是从教学环节维度进行观课的,本节课有四个环节包括: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巩固练习,内化新知和全课总结。每个环节环环相扣,设计合理,处处有美点。本节课因美而开始,以美而结束,下面就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情境导入,激兴趣之美
美从教师的创境来。刘老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具有激情。上课一开始,先让学生说一说喜欢什么体育运动,然后引入到本节课的内容,出示男女生投篮的统计图,通过比较哪队投篮水平高一些,引出对“平均数”的认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本环节教师把学生生活中的兴趣爱好带到课堂中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课堂,思维也能够活跃起来,营造了一个民主的、和谐的、积极的学习环境,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铺垫。
二、动手实践,创思维之美
美从学生的主体性来。教师提出女生投篮的平均数是多少时,教师放手先让学生想一想、移一移、算一算等过程求平均数,然后教师总结“移多补少”的方法和“先合再分”的算法。学生知道方法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男生投篮的平均数,从而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接下来通过观察让学生试着说平均数的范围,在最小数和最大数之间。还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平均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环节学生一直在思、在想,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移和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三、小组合作,营互动之美
美从小组合作来。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不是教师机械化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注重了小组之间的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平均数的求法,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教师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求平均数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四、精心选题,化新知之美
美从内化新知来。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刘老师设计的练习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1.基本训练。2.变式练习。3趣味练习。练习具有梯度,在进行基本训练的同时,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有巩固“移多补少”和“先合再分”方法的练习:求三位学生的平均身高;有理解平均数意义的的练习:平均数接近哪个数的练习;有利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练习: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上学最晚什么时候从家出发,还有趣味性发散学生思维的练习:年龄猜猜看。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对平均数做全面练习,加深印象。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五、回顾梳理,享收获之美
美从升华知识来。最后一环节,教师通过让学生回顾整理,说一说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能够说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道了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提炼,把书本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同时在学生回顾整理回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整理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也有了一定的完善和提升。
六、扬长补短,教学更完美。
刘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为了使本节课更完善,更好地提升,达到更好地预期效果,我的建议如下:1.教师把本节题目和其他知识点混在一块,看上去没有课题,教师在上方写上“平均数”的标题就更醒目了。2.练习题虽然多样,但个别题有点难比如:“肖扬最晚什么时间从家里出发合适?”和“年龄猜猜看”。虽然具有发散性,拓展性,但只有个别学生举手,不能很好地看出其他学生是否也能掌握。可以多些基础性的习题,适当的加一点难度,才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观课评课使我受益匪浅,作为年轻教师需要学习的还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汲取优秀教师的精华。将学习的新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实践中获得成长。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立足研修,让我拥有千万人的力量,拥抱研修,让我拥有波澜壮阔的大海的胸怀,携手研修,让我拥有排山倒海的巨人力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凭借研修的东风,让我这满载教育梦的帆船,扬帆起航。
第五篇:平均数评课稿
《平均数》评课稿 泉林初级中学:田常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有幸聆听了李娜老师执教的《求平均数》这节课,使我受益匪浅。“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0章《数据的分析》第一节。主要让学生认识数据统计中基本统计量,是一堂概念性较强的课,也是学生学会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直接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
(二)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知识目标:理解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明确算术平
均数、加权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事物的多面性与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必要性,渗透诚实、上进道德观念,培养吃苦创新精神。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以及其计算和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计算,加权平均数的理解和运算。
为了体现这些目标的达成,李娜老师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设计了紧密联系生活的内容
这节课的内容都是来自学生身边的、与学生有紧密联系,学生对这些现实的、有应用价值的内容会特
别感兴趣,更重要的是渗透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于我们周围的生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者在课堂上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多给学生提供机会,经常通过启发性的语言,如“你知道吗”“你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等,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增强参与的主动性,不断地去思考、探索、讨论、交流,不断休验成功的快乐,在认知与情感的交互作用下,学得积极主动,形成一个真实有效的课堂。
三、真正做到了教师为主导
1)教师语言准确,三言两语,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自学内容,自学方法。
2)教师行间巡视,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必要的板演
与练习进行调查,了解学情,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疑难问题。
3)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
四、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整个探究式学习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总之,本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丰富、数学的生活味浓,教学收效甚好,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我在这儿还要谈几点纯属个人的几点建议,以供大家商讨:
第一,教学中对估算是否有必要提到一下,加强估算的运用,因为估算是一种相当便利的方法,在一
定情况下可以不需要任何计算,直接判断出平均数的大小。加强估算,有利于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第二,我认为教师应尽可能“现场资源”,因为这不但生动,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直观,有助于学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