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音上册第13课时 打猪草
第 课时 打猪草
五年级上册音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黄梅戏选段,能够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表演并能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2、过程与方法:在演唱、演奏、舞蹈、指挥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表现歌曲的情绪特点和风格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黄梅戏这一地方剧种产生兴趣,能专注地听赏黄梅戏选段。对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和流传地域等知识产生探求的欲望,感悟到江淮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
教学重点:感受黄梅戏鲜明丰富的地方色彩。
教学难点:较逼真地模仿《对花》的唱腔特点,以及附点节奏和一字多音处的准确表现。教学准备:
1、黄梅戏《打猪草》中《对花》选段的原唱及伴奏音乐。
2、黄梅戏《打猪草》的表演视频。
3、黄梅戏经典唱段《天仙配》《女附马》。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
1、谈话激发兴趣:
泱泱中华,5000年漫长的历史,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仅就江淮地区的传统戏剧来说,就有好多种。这其中、黄梅戏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作为祖国接班人的你,对黄梅戏有多少了解呢?
近年来,湖北省艺术家代表团到英国进行文化交流,在联欢会上,英国艺 术家主动提出要唱一段他所喜爱的中国民歌,结果唱的是黄梅戏选段;艺 术家代表团结束在日本的访问回国时,日本朋友在机场唱一段中国歌曲送 行,开口一唱,也是中国的黄梅戏;美国的、加拿大的黄梅戏爱好者还经 常在网上向中国的朋友求赠黄梅戏的音乐和录像带;在英国国际航班飞机 上还把黄梅戏作为最好的音乐播放。1994年,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应邀赴乌 克兰参加第七届世界短剧节,首场剧目是黄梅戏的传统剧目《打猪草》、《夫 妻观灯》。演出一结束。乌克兰的舆论界一片哗然,他们惊呼:“中国的歌 剧太神奇了。”他们“宁可放下手中的工作,也要去看中国的歌剧。”评 论、报道不断在各种杂志报刊上出现。听了这些事例,你想到什么?
2、欣赏黄梅戏选段《对花》
3、剧情介绍:《打猪草》生动地反映和歌颂了劳动人民善良淳朴的 美好心灵。作品设置了一个小小的冲突,陶金花碰断了两根笋子,怕人把 她当成偷笋子的人,只得用草将笋子盖住。金小毛发现了断笋,误认为她 是偷笋,踩坏了她的篮子,陶金花又委屈,又怕回去向妈妈不好交待,哭 了起来。金小毛知道了她不是偷笋而是不慎碰断笋子后,便转而安慰她,先要将买盐的钱赔她篮子,陶金花不要,他又将笋子送给她,帮她整理篮 子,并送她回家。通过这一由误会引起的冲突,两个农家少年的美好心灵 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自主学习】
1、请大家欣赏一遍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先,说出这段唱 段中,最吸引你的地方,为什么?
2、学生谈对本唱段的旋律、表现形式和情感以及伴奏乐器的认识。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地向学生介绍以下知识: 用对答式问话的语气来歌唱。用接近普通话的安庆官话演唱。
4、采用听唱法与视唱法相结合的方式教唱,教师教唱歌词时注意 示范准确,衬词部分要求学生唱得诙谐幽默。
5教师弹琴,请学生聆听,在心里默唱,纠正音高。学生跟琴唱谱。
5、教师出示节奏,请学生念念,注意附点与切分节奏。
6、教师随机弹奏一乐句,请学生听唱,提高学生听音、识谱能力,锻炼学生唱谱的胆量。【合作学习】
1、观看《对花》的录像,感受戏曲艺术精湛表演的魅力,调动学生模仿学习的兴趣。
2、分男、女生按角色演唱,指导学生表演《对花》部分唱段。
师:刚才大家学的是陶金花问金小毛的唱段,那金小毛是怎样回答的 呢?(学生猜测答案)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金小毛是怎样回答的。(教师播放剩余唱段,师 生共同欣赏,注意向学生展示唱词)
3、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跟着录音学习金小毛的唱段。【课堂达标】
1、创作与表演:师生分角色演唱,感受一问一答幽默、智慧的气氛。
2、根据唱词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表演,鼓励学生 尝试创造有个性的表演动作。
3、欣赏《天仙配》、《女附马》等经典唱段
简介黄梅戏的发展史:简介著名黄梅戏演员严凤英的生平和贡献;听 赏《天仙配》、《女附马》等经典唱段;学生谈听后感受;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其他黄梅戏剧目名或唱段名。
4、课堂小结
祖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大家接触的只是冰山一角,只要留心生活,用善于发现的耳朵、眼睛多角度地感受生活中的一切,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希望下次上课时有人能告诉大家关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新发现。教学反思:
第二篇:打猪草音乐教案
8、打猪草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歌曲《丰收的节日》的综合创编表演,进一步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特点;体验新疆人民丰收后载歌载舞的喜悦心情。
2.初步学会合唱歌曲,做到音准到位,声部间音量和谐,能用适合的打击乐器创编伴奏音型为歌曲伴奏,并能用2/
4、3/
4、4/4拍指挥图示合着音乐划拍。
3.在演唱、演奏、舞蹈、指挥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表现歌曲的情绪特点和风格特点。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合唱歌曲。
2、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多种音乐表现手段表演歌曲《丰收的节日》。教学过程教学准备:钢琴
多媒体
一、复习歌曲《丰收的节日》第一声部
1、第一遍用“lu”哼唱
2、第二遍全班齐唱
二、歌曲处理《丰收的节日》
1、自学后半部分
(1)自由结组分声部自学旋律(2)合唱后半部分旋律(3)合唱歌词
2、合唱全曲,注意情绪的区别,音色的统一和谐
3、难句指导再次演唱全曲
4、用各种形式表现歌曲的情绪与风格特点(1)选择适合自己的表演形式,分组创编 A、演唱组
B、打击乐伴奏组:小铃、双向筒、木鱼、铃鼓 C、舞蹈组 D、2/4指挥组(2)分组展示(3)综合表演
三、欣赏《打猪草》
1、初听《打猪草》,介绍歌曲的背景。
2、在听《打猪草》,说一说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表达的情绪有什么不同?第二乐段中两件不同乐器的交替出现,描绘了什么养的情景?
四、小结。
教学反思:
本课从复习演唱引入,到学唱后半部分合唱,再到分组创编表现歌曲的情绪与风格特点,从结构而言层层推进,比较流畅。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而言,能在一堂课的教学时间内上完这些内容。
第三篇:2016年五年级音乐上册第3课打猪草教案
打猪草
教学内容:
1、聆听:黄梅戏《打猪草》。
2、拓展:戏剧基础知识。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用委婉清新、细腻动人的声音演唱黄梅戏选段。
2、能准确演唱《打猪草》中的拖腔,展现戏曲的韵味。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黄梅戏这一地方剧种产生兴趣,能专注地听赏黄梅戏选段。
2、通过打击乐器伴奏、演唱、舞蹈各种形式来表现黄梅戏,培养学生良好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及合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对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和流传地域等知识产生探求的欲望,在听赏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2、感悟到江淮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能用委婉清新、细腻动人的戏曲唱腔演唱《打猪草》。
2、难点:能准确把握《打猪草》的锣鼓点,为《打猪草》加入生动的配乐。
教学方法:
1、通过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运用启发联想法、鼓励法、表演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其直观性、趣味性和生动性。教学过程:
一、戏剧欣赏,渲染主题
师:泱泱中华,5000年漫长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精彩的戏曲世界。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兴趣爱好,不同的地方方言,所以也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剧种,那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些什么戏曲剧种呢?
生:京剧、越剧、豫剧„„
师: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请来了三位小戏迷,他们分别要给我们来唱一段,同学们来听一听他们分别唱的是什么剧种?
学生欣赏后回答。
二、多样导入,激发兴趣
1、师表演《天仙配》导入。
师:此时,老师也忍不住很想为大家表演一段,同学们仔细看,入神听,说说老师唱的这又是什么剧种?
生:黄梅戏。
师:那你们知道黄梅戏是哪个省的地方戏吗?
生:安徽。
2、介绍黄梅戏(出示课件)。
师:看来大家对黄梅戏还并不是很陌生,确实,黄梅戏是安徽的地方戏,在安徽特别的流行。但是,同学们,黄梅戏其实并不是起源于安徽,而是起源于湖北的黄梅县,后来在安徽安庆地区长期发展。黄梅戏一开始只表演二三个人的小戏,如《打猪草》、《夫妻观灯》,后来才上演正本的大戏《天仙配》、《女附马》等,由于黄梅戏唱腔婉转,表演细腻,所以目前,它已经成为全国非常著名的一大剧种。
师:说到这儿,老师知道同学们一定急着想学唱黄梅戏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黄梅戏《打猪草》。
三、丰富多彩,深入学习
1、介绍《打猪草》故事,理解《对花》的意思。
师:每段黄梅戏都描述了一段故事,《打猪草》讲的是农村姑娘陶金花在打猪草的时候,不小心碰断邻居金小毛家的两根笋子,怕人把她当成偷笋子的人,只得用草将笋子盖住。金小毛发现了断笋,误认为她是偷笋,踩坏了她的篮子,陶金花又委屈,又怕回去向妈妈不好交待,哭了起来。金小毛知道了她不是偷笋而是不慎碰断笋子后,便转而安慰她,先要将买盐的钱赔她篮子,陶金花不要,他又将笋子送给她,帮她整理篮子,并送她回家。金小毛看竹林的时候非常勇敢,但送陶金花回家又有点退缩了:“你家隔壁村有几个男孩很霸道,要跟他们对花才能让过,对错了就过不去呢。”陶金花说:“对花由我来,你别怕。”于是两人肩并肩回家了。
师:他们都对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聆听《打猪草》。小结:
祖国的戏曲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大家接触的只是冰山一角,只要留心生活,用善于发现的耳朵、眼睛多角度地感受生活中的一切,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第四篇: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教案
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教案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唱:黄梅戏《对花》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黄梅戏选段,能够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 表演并能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通过分角色表演,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得以增强。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黄梅戏这一地方剧种产生兴趣,能专注地听赏黄梅戏选段。对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和流传地域等知识产生探求的欲望,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3、感悟江淮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教学重点:
感受黄梅戏鲜明丰富的地方色彩。教学难点:
较逼真地模仿《对花》的唱腔特点,以及附点节奏和一字多音处的准确表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感受黄梅戏: 师:“老师给同学们唱一段戏曲音乐,请你们听后说说,它属于什么剧种?
1、(教师清唱《天仙配》选段前两乐句,教师反串男女角色演唱。)(带动作边唱边演)生:黄梅戏
2、师生齐唱《天仙配》师带生做动作(放视频)
师:刚才老师在唱黄梅戏《天仙配》选段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也跟着唱了起来,下面请你 们也来唱一唱,(放FLASH)请同学们注意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生跟老师唱一唱、动一动)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生:[答:黄梅戏;男女对唱(课件显示)]
(二)了解黄梅戏 谈话:
师:“泱泱中华,5000 年的漫长历史,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仅就江淮地区的传统戏 剧来说就有好多种。这其中,黄梅戏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你们对黄梅戏有多少了解 呢?”
1、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有关黄梅戏的资料。(学生回答,教师了解学情。)
2、教师介绍黄梅戏: 黄梅戏因其唱腔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采用民间小调 “采茶调”而得名,后来又吸收京剧、徽剧的音乐,在安徽安庆地区发展壮大并用安庆地区的方言演唱,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课件显示关键词): 黄梅戏 采茶调 黄梅县(湖北)安庆
3、戏曲问答接龙游戏:
师:“现在老师要和同学们做一个戏曲接龙游戏,老师用黄梅戏的曲调来提问,请同学们用 同样的的曲调把这四个关键词填进去来回答。”
5.3 5 3 | 2.3 1 | 6.1 212 | 6 5.‖
刚 才 我 们 唱 的什 么 戏?
刚 才 我们 唱 的()戏 3.2 316 | 5 6.| 源 于()县? 1.1 3 5 | 6 5 6 |
采 用()调? 3.1 2 12 | 6 5.| 用 的()方言? 生:回答演唱。
二、新歌教学
(一)、学唱黄梅戏选段《对花》片段
1、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出现大歌谱)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听一听范唱,找出与刚才戏曲接龙相同的旋律。生:听后说出(色块标出)
2、学唱片段
(1)、学唱 师:表扬(出示接龙谱,增加歌词)生:跟琴学唱(2)、分析旋律线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四句旋律的走向有什么特点?(注意附点节奏与切分节奏并唱一唱 此乐节旋律音高。)
生:(师带学生清唱、画旋律线)生:旋律线条呈波浪形。(点击出示旋律线)
师:这就是黄梅戏唱腔的特点:旋律线条上下起伏,使曲调听起来特别婉转,特别动听。(点 击出示特点(1):曲调婉转动听)我们再来唱一唱,把这种起伏的线条,婉转的曲调用我 们的声音把它表现出来。生:唱(3)、分析节奏
师:同学们擦亮你们的眼睛找一找这四句旋律中出现最多的节奏型。生:找出后回答(色块标出X.X 附点八分节奏;X X.切分节奏)
师:旋律中大量地运用了附点八分节奏与切分节奏老师用不同的方法唱一唱,请说出你们不 同的感受。(对比法唱一唱)生:回答
师:附点八分节奏与切分节奏的大量运用使旋律更具有流动感。(点击出示特点(2))
(4)、掌握一字多音 师用对比法唱一唱让学生感受歌词与旋律音的关系。(点击出示一字多音及其作用)。
3、完整学唱(回到有色块的大歌谱)
师:在这一段中间还有这四小节我们也来唱一唱(跟琴)。(点击色块相连并完整唱一唱)
师:同学们戏曲的味道唱得真浓,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合作演唱,这中间有色块的部分由 你们来演唱,其余部分由老师来完成。(跟琴完整师生合作1-2 遍)
师:下面我们跟着录音完整地再唱一遍。(掌握一字多音)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唱的部分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老师指着旋律谱清唱让学生 说出一字多音)
生:回答说出一字多音的特点(师点击课件出示:特点3 一字多音及作用。)
4、演绎、巩固歌曲
师:下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看一段录像(播放视频)问题(1):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2):你能学一学他们的表演动作吗?
生:看录像学动作后回答问题(男女对唱)
师:设计动作带学生做一做(师生合作分组完整对唱播放视频)
师:(出示大歌谱)请同学们看一看歌曲的间奏和以往所学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说出)【锣鼓经】(大歌谱上用红色块显示再单击出示下图: X X X X|X X | X X X X X X | X X X ‖
乙台 台台|仓 台 | 台台 台台台台 |台台 台‖(1)、介绍【锣鼓经】: 简称罗经,戏曲打击乐各种具有固定程式的打击乐“合奏谱”的泛称。锣鼓经都采用文字记 谱,所用文字及代表的含义并不统一,较为流行的记谱法中:“乙”代表板;“仓”代表大 锣;“台”代表小锣。(课件显示三件打击乐器图片,结合图片讲解。)
(2)、教师出示三件打击乐器实物让学生听一听三件打击乐器的音色,学学每件乐器的敲 奏方法,再让学生敲一敲,练一练。(把学生分成三组拍手念词——模仿动作念词——接龙 练习合奏)(3)、说一说锣鼓经的作用(课件出示)师:下面我们再次完整地来唱唱这一戏曲唱段。(生跟伴奏音乐唱一唱、演绎戏曲。)
三、拓展:
(一)、黄梅戏的地位及影响。黄梅戏不仅在国内具有独特的地位,它还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近年来,湖北省艺术家 代表团到英国进行文化交流,在联欢会上,英国艺术家主动提出要唱一段他所喜爱的中国民 歌,结果唱的是黄梅戏选段;艺术家代表团结束在日本的访问回国时,日本朋友在机场唱一 段中国歌曲送行,开口一唱,也是黄梅戏;美国的、加拿大的黄梅戏爱好者还经常在网上向 中国的朋友求赠黄梅戏的音乐和录像带; 1994 年,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应邀去乌克兰参加第 七届世界短剧节,首场剧目是黄梅戏的传统剧目《打猪草》、《夫妻观灯》。演出一结束,乌克兰的舆论界一片哗然,他们惊呼:“中国的歌剧太神奇了。”他们“宁可放下手中的工 作,也要去看中国的歌剧。”评论、报道不断在各种杂志报刊上出现。(教师结合四个图片 讲解,学生了解黄梅戏的地位及影响。)
四、课堂小结: 师:“祖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大家接触的只是冰山一角,只要留心生活,用善于发现的耳朵、眼睛多角度地感受生活中的一切,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五、结束课堂、师生再见!学生在戏曲《对花》的范唱声中离开教室。
第五篇:五音教案[推荐]
第一课时 中国功夫
教学内容: 上海教育出版社音乐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唱歌《中国功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中国功夫》。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欣赏、模唱、对比、听辨的过程中感受音乐情绪,能够准确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主要目的在于修身养性、强身健体,让学生做个有志气的中国人。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功夫的雄健气魄。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中国功夫》。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欣赏表演、感受中国功夫的魅力。
今天的音乐课首先老师要给同学们表演一段小节目,你们欢迎吗?
三、分部学唱歌曲
1、学唱歌曲第一部分(跟琴)
2、学唱歌曲第二部分(跟音乐唱)
a、引导学生在说唱部分加衬词并试念——这一部分有一段是说唱音乐,上节课我们探得知加上一些衬词能让音乐更有气势,谁来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加上衬词嘿、哈)一起念一念。b、分男、女两组进行相互“较量”——武术是一种竞技的体育运动,他是在互相较量中完成的,那咱们男、女同学是不是也来较量一下看看谁唱的更整齐更有力量?男同学唱时,女同学伴唱。女同学唱时,男同学伴唱。但是老师要提醒你们,武术家们追求的不是谁能够打败谁,谁更厉害,他们追求的是正义,战胜邪恶,而且他们讲究道德,所以我们在较量的时候是比谁的声音大吗?(生:不是!)而是比谁的声音整齐,坚定有力。
唱完,师:大家还真找到了习武之人的士气,不光比试了演唱水平,也比出了风格。
3、学唱歌曲第三部分(跟琴)
a、朗读歌词,理解词义
“东方一条龙”、“儿女似英雄”、天高地远八面风”、“中华神功”
“东方一条龙”指什么?——(伟大的祖国)“儿女似英雄”——就是我们的炎黄子孙,也就是你们。“天高地远八面风”呢?——祖国辽阔的土地 ;“中华神功”——武术。b、请大家听一听最后一段,看能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小提示:(速度、气势、)心情又是怎样的?
(速度放慢了,气势更加宏伟,最后一句唱得更加饱满)。c、学生用自豪的情感演唱最后一部分。师: 同学们,你能自豪的把这一段演唱出来吗?
4、学生带着对中国武术的理解和感悟,将这首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
师: 下面请大家带着你对中国武术的理解和感悟,将这首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
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1、放音乐歌曲片段(慢的、快的、说唱部分),个人展示
2、集体展示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屠洪刚演唱的《中国功夫》的音乐电视,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中国功夫,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几个喜欢的动作模仿。当老师音乐停止的时候,你要保持住你喜欢的这个武术动作的姿势。
五、主题升华、情感教育
其实,中国武术不光它的功夫厉害,还有让世人值得敬佩的地方,大家知道吗?对,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习武之人做事光明磊落。行的正,做得端,为人正直一身正气。中国的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最后让我们再次唱起这首《中国功夫》,希望同学们学习武术的精神,健康快乐的成长,做一个有志气的中国人。(随伴奏)
第二课时 中华小儿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演唱歌曲中认识前倚音,唱准带有前倚音的旋律。
能力目标:聆听《我是中国人》,感受歌曲的京剧韵味,感受不同人物在旋律中表现上的不同,认识伴奏乐器京胡的音色;聆听《炎黄风情》,感受不同地域音调的色彩,哼唱并记住其中一段旋律。
情感目标:用坚定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随着音乐做律动的方式表现中国少年朝气蓬勃的形象。
【教学重点】用坚定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随着音乐做律动的方式表现中国少年朝气蓬勃的形象。
【教学难点】唱准带有前倚音的旋律。【教学过程】
一、进教室,师生问好!2 3 4 | 5|| 同学 们 好!生:您 好!您 好!老师您 好!
二、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上下行)1 2 3 4 | 5 4 3 2 | 1| i 5 0 | 6 3 0 | 5 4 3 2 | 1-|| 同 学 们 再 见!生:再见!再见!老师 再 见!
第一课时 妈妈格桑拉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 《妈妈格桑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知音乐主题的变化和不同风格。2.学习连音符号及唱法。
3.用自然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磁带或碟子。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磁带或碟子。
2.听后学生自由讨论:在家里与你最亲的妈妈在一起的点滴。
3.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与妈妈有关的新歌曲《妈妈格桑拉》,看看这首歌是怎样表现出对妈妈的爱。
二、学习歌曲 《妈妈格桑拉》
1.介绍歌曲:本首歌曲是藏族风格的儿歌,表现出妈妈对儿女们的关怀以及儿女对妈妈的爱。2.学生看歌词并朗读歌词。3.学生跟随老师视唱曲谱。4.用“啦”来场旋律。5.曲谱与歌词相对应练习唱。
二、学习连音符号及唱法 1.认识连音线。
2.找出本首歌曲中有连音线的谱。3.学唱有连音线的谱。
三、用深情的语调完整的地演唱歌曲《妈妈格桑拉》。
四、表演唱。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回家把歌曲《妈妈格桑拉》唱给妈妈听,表达出你对妈妈的爱。
第二课时 飞来的花瓣
教学内容
聆听欣赏《飞来的花瓣》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熟悉《飞来的花瓣》旋律及表现的内容,了解其背景及作者。
2、情感目标:感受、体验音乐表现的学生对老师深深的依恋之情。
3、能力发展目标:能听辨乐器的音色。教学重难点:
熟悉《飞来的花瓣》旋律及表现的内容。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谈话导入:对于平时朝夕相处的老师,你们认为最能表达对老师敬意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表达对老师敬意的歌曲——《飞来的花瓣》。
三、1.作者简介
瞿希贤(1919~)女作曲家。自幼爱好音乐。1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师从佛兰克尔、谭小麟等教授。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她勤奋多产,创作体裁多样,题材广泛,音乐语言清新生动,刚柔兼备,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并且具有艺术的独创性。主要作品有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新的长征新的战斗》,大型声乐作品《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和电影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为了和平》、《元帅之死》等。此外,她还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早操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和你们》等。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一首表达对老师敬意的歌曲——《飞来的花瓣》
三、聆听歌曲:
1、初听,感受歌曲的旋律。1)说说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2)歌曲的情绪如何。
2、再次聆听。
1)想想歌曲分为几个段落。
2)结构的安排与主题的表现有何关系。
3、复听,可跟着音乐试着哼唱。
4、试着为a段b段选择形容词,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四、教师小结
《飞来的花瓣》是一首美丽的小诗。语言纯朴,感情真挚,寓意深刻片片花瓣在春风中倾吐芬芳。歌颂了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歌颂了美好的师生情谊,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之情。歌曲的旋律优美,与语言的节奏、声调非常贴切,其和声效果使音乐的意境更富 6 于诗意。歌曲为两段体结构。
五、延伸
请同学们设计一组音乐节目,向老师送去问候和祝福。
六、下课
第一课时 什么结籽高又高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广西,以及了解广西壮族的民俗风情,充分感受壮族“对山歌”的魅力及其风格特点;
2.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什么结籽高又高》;
3.通过自编歌词,模拟“对山歌”这一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风情,感受创作的乐趣,从而喜爱上“对山歌”这一民歌形式。教学重点:
1.能用优美的嗓音、有感情地、准确演唱《什么结籽高又高》;
2.了解“对山歌”的特点,并能自编歌词,尝试“对山歌”,感受到“对山歌”的乐趣,从而喜欢上这一民歌形式。教学难点:
1.歌曲最后两句的学习; 2.自编歌词,尝试“对山歌”。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感知广西的民俗风情,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广西风景(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广西吗?广西是个好地方,那儿风景非常优美,尤其是桂林山水,那可是天下第一,广西除了风景美,那儿的人也是多才多艺,尤其是广西壮 7 族人民,不仅舞跳的美,歌唱的可是一绝,每年的三月三他们都会举办一次盛大的“歌圩”,壮族所有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那里进行赛歌。传说中壮族有一位唱歌最好听的人叫“刘三姐”,她是壮族人民心中的歌仙,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段刘三姐对歌的片段,你们想不想看?)2.欣赏《刘三姐》对歌片段,感受“对山歌”。边看边思考:
⑴对山歌有什么特点?
⑵对山歌的内容都和什么有关? 3.了解“对山歌”
⑴生说说自己感受的“对山歌”的特点。⑵师引导学生了解“对山歌”
对山歌”都是采用一问一答,而且问和答得旋律都相同,唱之前都要加一个“哎”字,通常都是一人先唱,然后其他人帮腔(这种演唱形式叫一领众和),对山歌的内容都和生活有关。
二、学唱“对山歌”《什么结籽高又高》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对山歌”《什么结籽高又高》,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生初听歌曲,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旋律。
认识图片上的这些农作物吗?到了秋天,红红的高粱熟了,沉甸甸的穗子挂下来,是不是像小船?我们再看看玉米,玉米棒子不是长在玉米杆的顶上,而是长在中间的,所以玉米结籽半中腰;豆角长出来后都是成双成对的;芝麻成熟后,人们把它收回家,然后用棒子敲打,这样芝麻粒儿就被敲出来了。广西壮族人民都是非常勤劳能干的,劳动生活与他们息息相关,所以在对山歌中很多内容都是和他们的劳动生活有关的。)
3.生跟着录音自学歌曲。(这么有趣的歌曲你们想唱一唱吗?下面请跟着录音轻轻地哼唱,边唱边找一找哪些地方是领哪些地方是合,对于不会唱和比较难唱的地方请用笔轻轻的做个记号,然后我们一起来解决。)要求:⑴找一找领与合的地方;
⑵不会唱和认为比较难唱的地方,用笔轻轻地划出来。4.生说一说歌曲中的难点,老师带领大家学一学。5.师生一起唱歌曲。
⑴师唱领,生唱合; ⑵生唱领,师唱合;
⑶师生一起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每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歌圩上进行对山歌,想象一下大家在对歌的时候情绪是怎样的?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唱这首歌曲?)
6.学生模仿“对山歌”的形式自行分组演唱歌曲。7.创编歌词。(结合实际生活创编歌词,然后对山歌。)
三、拓展——欣赏《山歌好比春江水》
1.欣赏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广西壮族的山歌如此优美动听,让人流连忘返,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以广西壮族山歌为素材创作的一首歌曲《山歌好不春江水》,这首歌曲也是歌舞剧《刘三姐》中的插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美妙动听的歌曲。)
2.欣赏斯琴格日乐的《山歌好比春江水》,比较两首歌曲从风格上有何不同?(摇滚歌手斯琴格日乐在这首歌曲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形成了摇滚版的《山歌好比春江水》,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你比较一下这两首歌曲在风格上有何不同。)
四、小结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所以民歌也很多。我们今天只是见识到了壮族民歌海洋中的几滴水,今天因为时间关系,老师只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结籽高又高》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两首山歌,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民歌,学唱我们的民歌,让它代代相传下去!
《大海与辛巴达的船》
教学内容:
欣赏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第一乐章《大海与辛巴达的船》 教学目标:
1.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欣赏《大海与辛巴达的船》,能够对乐曲产生兴趣。
2.过程与方法
在聆听、体验、对比、探究等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了解音乐故事情节,感受、体验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重要作用。3.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简要生平及主要作品。(2)能够运用音乐要素简单分析乐曲。
(3)能够听辨乐曲中“国王的主题”和“王妃的主题”,辨识两个主题的发展及主奏乐器。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吗?哪位同学能以简短的语言讲述它的故事梗概?
(2)教师补充: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根据这个神话故事,以音乐的形式创作了著名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这部组曲共四个乐章,今天我们欣赏第一乐章——《大海与辛巴达的船》。2. 完整欣赏
(1)教师提问:作曲家是如何用音乐来“讲”故事的?你联想到了什么画面?你能听出哪些乐器?
(2)教师补充:乐曲结构为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由序奏(引子)、呈示部、再现部、尾声四部分组成。3. 音乐知识
(1)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代表作品有《舍赫拉查达》《西班牙随想曲》《野蜂飞舞》等。
(2)组曲: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乐章,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下组合成的器乐套曲。组曲有两种:一种是从歌剧、舞剧中选出若干首乐曲组成的组曲,一种是作曲家创作的、独立的标题性组曲。4. 分段欣赏
(1)聆听“国王的主题”,教师提问:
①这段音乐刻画了国王怎样的形象?(威严、冷酷)②作曲家运用了哪些音乐要素来塑造国王的形象?(铜管乐器,较低的音区)(2)学生随琴学唱这一主题旋律。(3)聆听“王妃的主题”,教师提问:
①这段音乐刻画了王妃怎样的形象?(善良、美丽)②主奏乐器是什么?(小提琴)③作曲家通过哪些音乐要素塑造了国王与王妃的不同形象?(运用节奏、节拍、力度、旋律、音色、音区的对比等不同音乐要素)
④教师补充:以上两个主题在全曲中多次出现,请同学们在聆听过程中仔细听辨。(4)聆听“波涛汹涌的大海”主题,教师提问:
①“波涛汹涌的大海”主题音乐由哪个主题变化而来?(由“国王的主题”变化而来)②在配器上有哪些变化?(配器越来越丰满)
③刻画了怎样的大海形象?(波涛汹涌、浩瀚无际,同时充满着未知的危险)(5)聆听“平静的大海”主题,教师提问:
①这段主题音乐刻画了大海怎样的景象?(阳光明媚、风平浪静)②这段音乐由哪个主题变化而来?(由“王妃的主题”变化而来)(6)学生随琴视唱“平静的大海”主题旋律。5. 完整欣赏乐曲
教师完整播放乐曲,学生欣赏并完成下表。6. 拓展(1)教师提问:
①“国王的主题”与“波涛汹涌的大海”或“王妃的主题”与“平静的大海”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②作曲家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的?(2)教师补充:
①国王的残暴像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善良、美丽的王妃仿佛是宁静的大海泛起的朵朵浪花。②作曲家利用国王与王妃的主题来表现大海,通过节奏、和声、配器的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
7. 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欣赏《黄鹤的故事》
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课内容是欣赏 “交响诗”--《黄鹤的故事》。“交响诗”是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单乐章曲式。黄鹤的故事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写的,是我国作曲家施咏康的作品,曾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奖,此后曾被一些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演奏。还因为这是本民族的音乐,所以我觉得更应该让学生多多了解和欣赏。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能够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聆听、讨论、表演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对交响诗感兴趣,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知识目标:了解交响诗的由来,知道施咏康的生平,了解“黄鹤的故事”的创作过程及表现形式,能够辨别不同曲段的不同情绪、风格。并能随音乐以动作模仿主奏乐器的演奏。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感知音乐的表现作用,并能够勇于在活动中承担任务,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和表现自我。教学重点:
了解交响诗的由来,能够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欣赏交响诗“黄鹤的故事”经典片段并熟悉主奏乐器。能够对交响诗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感知各段表现传说戏剧性冲突的音乐,让学生喜欢上交响诗,喜欢民族音乐。教学准备:
音响、文字、图片、多媒体动画、彩带;学生以组为单位排列座位。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同学们,欢迎大家和老师又一次走进音乐世界,相约这美好的音乐课堂。2、师生问好。
二、谈话引入,开始教学
同学们,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也特别喜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动画小片断好吗?播放黄鹤在舞蹈的画面。
1、让我们来模仿一下它的动作,师生共同学习。
2、让学生认识主奏乐器:竖琴,了解其音色及演奏方法,并请学生模仿其演奏动作。
3、提问:动画片中的小动物是谁?(黄鹤)那你对黄鹤了解多少?(学生谈)教师总结: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
4、教师曾看过一个关于黄鹤的民间传说,大家想听吗?
传说:人们和平而辛勤地生活着。他们中间有一个乐观的艺人——老马,他会吹奏美妙的笛子,常为人们劳动后吹着愉快的曲子。老马要离开了,人们依依不舍。为了不使朋友们失去快乐,他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他唱着: “黄鹤黄鹤快跳舞,千万别去老爷府; 在我的笛声下,给人民多跳舞”。
艺人离去了。黄鹤从墙上下来。人们唱起了歌:“ 老马老马好老马,画只黄鹤顶呱呱,黄鹤啊,给我们跳舞吧”!黄鹤高兴地为人们跳着舞。突然,蠢相的官老爷闯进来了,用强暴抢走了黄鹤,从此黄鹤不再起舞。过了些时候,老马回来了,他那悠扬悦耳的笛声,使官老爷惊慌失措,黄鹤终于迎着笛声冲出官府,与勤劳的人民一起,欢歌飞舞,共庆胜利。
三、分段欣赏音乐,交流感受
今天老师就将带着大家走进这神奇的传说,去欣赏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施永康为这个传说创作的交响诗。认识作曲家,提升热爱音乐家的情景。《黄鹤的故事》是他195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1956年首演与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周,1957年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奖,此后曾被一些世界著名交响乐团演奏。整个交响诗富于抒情性与浪漫主义色彩,如一幅写意风景画,充满诗的韵味。
1、欣赏第一部分:
引 子:安静的慢板在轻柔平稳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双簧管与长笛先后奏出引子的主题,(第1—35小节)。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边听边想画面,听后请学生描绘自己想象的场景。师小结:表现人们和平生活的情景。秀丽宜人,似江南水乡,舒展悠扬似迷人的水墨画。
2、欣赏第二部分
艺人老马的主题 :明朗清丽,优美欢快,具有鲜明的江南丝竹风格。先在竖琴与小提琴的伴奏下由中国笛子清脆地吹出,使人联想到艺人美妙的笛声。(第36—105小节)后提问:
(1),你能听出艺人老马这一主题使用了什么乐器演奏吗?(笛子)(2)、同学们见过笛子吗?
(3)、那它的演奏姿势是怎样的?(教师出示笛子演奏一小段,让学生了解笛子的演奏方式及音色特点,并试着模仿演奏)。师总结:笛子是竹制管乐器,音色清扬清脆,演奏方式为横吹。
3、欣赏第三部分
黄鹤舞蹈主题:舞蹈和欢乐场面是三部曲式,有两个主题,是黄鹤形象的两个侧面,具有传奇性与幻想性。第一个主题,轻盈优美,表现了黄鹤抒情优美的一 面。(第114—129小节)第二个主题,热烈欢快、活泼跳跃,描绘了黄鹤翩 翩起舞的情景。(第130—157小节)接着是三部曲式的动力性再现,两个主题交织一 起,达到副部的高潮。(第158—175小节)。(1)、请学生拿出座位底下的彩带,随着乐曲情绪的变化挥动彩带,感受乐曲情绪变化。(2)、请学生说说自己听了这段音乐的心情。(激动,热烈,热情,高兴,愉快)等,并复习主奏乐器竖琴。
4、欣赏第四部分:
先前美妙的舞曲被一阵突如其来的、狂暴的不协和和弦打断,全部铜管暴发性地发出刺耳的吼叫,鼓钹齐鸣,弦乐和木管强奏出颤音和一掠而上的音型,造成紧张恐慌的气氛,描写了蛮横跋扈的官老爷突然闯进来。黄鹤的紧张与不安,惊恐与愤怒的场面情景。先前的愉快活泼和抒情明朗的气氛全然消失。接下来是一个描写性的短句,使人联想到官老爷对着始终不肯为他跳舞的黄鹤一筹莫展的可笑情景。最后一段诙谐性短句,描写蠢相的官老爷。(第200—256小节)。
(1).请个别同学上台随乐表演,表现官老爷闯来时蛮横的情景及黄鹤不舞蹈时一筹莫展的可 14 笑情景。通过表演,让学生完全融入进音乐,使同学有身临其境之感。
5、欣赏最后主题
艺人的笛声 :老马悠扬的笛声再现后,官老爷愚蠢奸诈的主题 形象更加滑稽可笑,在老马的笛声指引下,黄鹤振翅冲出老爷官府,飞回人民的怀抱。在这段音乐的高潮处,出现了由小号和长号用特强的力度吹出,这是自由翱翔于蓝天的黄鹤高唱的凯歌,也是人们祝贺黄鹤回来的欢呼。(第300—375小节)。
(1)、请同学注意这段音乐高潮处速度、力度的变化。用肢体语言展示,如双手举过头顶,向天怒吼等
(2)、最后人们欢呼的场景,再次请全体同学挥动彩带,上台表演,其中一人模仿黄鹤舞蹈,教师也参与其中。
四、开启思维,鼓励创作
以学校元旦举行文艺汇演为题,请同学们当个小导演进行创作表演交响诗《黄鹤的传说》。学生思考,小组之间讨论,每个小组请一名同学说说主要思路。课下可以排练一小段,下节课进行表演。最后选出表演出色的学生作为元旦表演的演员。
五、课后延伸、升华情感
刚才的欣赏大家还意犹未尽,今天我们只是欣赏了这部交响诗的几个经典片段,老师这儿有完整的音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完整聆听。将会发现这是部极富抒情性与幻想性以及浪漫主义的色彩的伟大中华民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