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词教学中读和写的落实
古诗词教学中读和写的落实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古诗词的诵读有利于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而陶情冶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了古诗词后的写,又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古诗词内容,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培养合理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思想。读和写的结合,是学生从学知识到用知识的过程,因此,读和写的落实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显得较为重要。
一、读
1、粗读
朗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所听到的声音,传达到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人脑对诗词进行综合整体的反映,从而形成表象。如上《木兰诗》,学生通过粗读,从整体上感受文本,加上自己平时从电影、电视、碟片中看到的东西,可大致知道课文讲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2、听读
学生从粗读中已感知诗词,形成表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听录音或教师朗读。精彩的朗读,把无声的文字转化成更能表情达意的有形有声的语言,再现诗词描绘的图景和情景,文中的美感内涵与学生的心理结构产生了某种对应关系,由此激发学生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加深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3、品读
品读字词。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朗读,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让学生在品读中巩固知识,体会意蕴,得到审美享受。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有两句笔力千钧的话“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个“蒸”字,学生品出了云梦大泽水汽蒸腾的的景象,它像馒头刚蒸好时的蒸气一样,活现了雾气笼罩蒸腾的飘渺之感,写出了水气浩淼,水天相接的恢宏气势;“撼”是用力摇的意思,洞庭湖的水把岳阳城都摇动了,可见洞庭湖水澎湃动荡的力量之大。两句诗写出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刘方平的《月夜》中有“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两句,“偏知”写出了诗人的自得,他从虫芥之微而知寒暖之候;一个“新”字,是“初”的意思,它既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欣悦之情,也包含了对乡村生活的深情;一个“透”字,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刘禹锡的《秋词》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鹤推开白云,直冲云霄的气势是何其大啊!它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品读字词,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又能使学生加深理解,体味到了诗词的美,审美情感油然而生,有关的心理活动随之活跃,赏诗词的能力也随之增强。品读句子。古诗词具有语言凝炼,意想丰富的特点。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其中的精髓,在反复朗读中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四句,学生在前两句中读出了乡村景色很美,绿绿的树,青青的山,而且树是合的,一种绿树环抱相拥的繁茂、充满生机的情态油然呈现在眼前。后面两句淡到几乎看不见诗,打开窗子面对打谷场和菜园,拿起酒杯边喝边聊农事,但学生在精读以后蓦然发现,这真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室外的景色使人心旷神怡,室内主客之间,看似没有热情四射,实则亲切融洽,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真是语淡而味终不薄啊!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品读后,学生马上联想到了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中的两句“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在后两句中,李白和知音一起喝酒,喝得无拘无束,痛快淋漓,是多么开心啊!但现在山花依旧有,自己却只能邀明月和自己的影子来一起饮酒并且在月下唱歌跳舞,一方面反映出作者当时极度的孤独寂寞,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李白的自得其乐,积极乐观,善于在困苦中自我排遣。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学生初读时没有感觉,但读着读着,一位学生说了:“这两句诗色彩很美。李白的《送友人》中,‘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四句中,有青、白、橘黄色三种颜色,真可谓色彩鲜明。这里也同样,大漠是黄色的,河水是白色的,烽烟是青白色的,落日是红中带黄的,所以也是色彩鲜明,有画的味道。”另一位学生说“我也觉得有画的味道,有图画的构图美。以茫茫的大漠作背景,天边的是落日,空中的是烽烟,地上的是黄河;近处的是烽烟,远处的是夕阳。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又有一位学生说:“《桥之美》中说‘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话更偏重于绘画的形式美:流水是线,人家——房屋是面,小桥起联接作用。那这两句也有绘画的线条美:孤烟是直线,黄河是长的曲线,落日是圆形的。”在品读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调动以前所学的知识,终于体味到了苏轼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这句话的含义。品读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什么,掌握古诗词的内容,更能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沟通,产生审美愉悦并得到情操陶冶,继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二、写
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写是对所学知识的表达、创新。因此,在学了一些古诗词后,适当动动笔是较重要的。
1、审清题意,明确写作要求。
写作之前,能否仔细审题,是否明确要求,会直接影响学生写作的自觉性、积极性。我曾经对两个班的学生做过一个小试验:让两班学生写同样题材的小作文——学了《〈归园田居〉其三》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后,谈谈你对陶渊明和孟浩然的人生态度的看法。一个班的学生自己审题后开始写,另一个班先全班一起看题目,看清题意,明确注意点。结果自己审题的这班优秀习作寥寥无几,而另一个班不仅写出了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消极避世——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另一个是积极入世,——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更联想到了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只要把握好做人的原则,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照样能做到高洁伟岸,甚至还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周边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让那些黑都来靠近你这个赤,这样整个社会风气不是能大有好转了吗?有的甚至谈到了自己以前最喜欢的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生命在此时达到完美的境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认为要纯之又纯的人才能达到像陶渊明的这种境界,现实中的大多数人根本无法做到,自己是个尘世中的人,将来肯定也做不到。所以现在还是觉得像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和柳宗元的《小石谭记》中的“乃记之而去”更显得实在,人生路上会遇到许多的坎坎坷坷,一方面要像苏轼和柳宗元那样在不如意中找闲情雅致,另一方面在找闲情逸致时做不到像陶渊明那样的淡泊、超脱,现实的失意还会时时涌上心头,但自己仍旧希望能入世,在入世时,做个好官,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点事情。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会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表达出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长此以往,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得以形成和发展,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鼓励想象。
古诗词本身就是高度概括、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言简意赅,带有言外之意、象外之象,给读者留下体味和想象的广阔天地。通过想象可以把抽象的文字加工改造成生动活泼的“图景”,如《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整段只有30个字,但包含的内容相当多,这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结合过去感知到的事物形象,写成一篇记叙文。结果有好几位学生写出了木兰几十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飒爽英姿;在朔风凛冽,金柝声声中,木兰和战友们穿着铁甲,月色、雪色、铁衣的反光集在一起,但他们仍旧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为保卫国家而战;在万里关山的殊死争夺中,木兰英勇善战,终于屡建战功,凯旋而归的情景。如上完杜甫的《石壕吏》后,让学生把它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课文的题目是《石壕吏》,但文章的主要情节都是写老妇人的哭诉,所以中间就有很大的留白成分,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如何合理地补充某些情节或细节成了关键。这就要求学生捕捉字里行间的隐含信息,有的学生从开头的“暮投”和结尾的“夜久”中,读出了老妇一再哭诉,官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用心品味后发现老妇的每一句话都是差吏逼出来的。这样学生在写作时的想象力就充分调动起来了,在官吏的一句句“呼”“怒”中,在老妇的一句句哭诉中,官吏的凶横残暴和老妇的悲苦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鲜明地再现了原作的思想内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诗词的诵读中,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在古诗词的改写中,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获得思想启迪,为学生学习其他各科知识和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浙江省诸暨市滨江中学石丽霞
第二篇:座谈:古诗词教学中“读”与“赏”的关系
第四节
座谈:古诗词教学中“读”与“赏”的关系
主持人:下面我们开始讨论古诗词的教学。傅老师,您是我们苏州市教科院的副院长,又是我们的语文教研员,新课改实施以后,您组织了好几次市级的古诗文教学研讨和观摩会。我想请您就我们苏州市的教学现状,谈一谈古诗词教学应该注意些什么。
傅嘉德:现在我们苏州市的古诗词教学应该说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是做得比较好的。我一直认为初中的古诗词教学主要是积累。积累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的,就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应该背诵多少诗词名句,这是有量化标准的。还有是隐性的,就是阅读、欣赏。从某种程度上讲,隐性的积累也是很有意义的。诵读呢?要解决这几个问题,首先是把诗歌读顺,或者说读通、基本读懂。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字词、节奏、停顿等。其次,要在诵读的过程中进入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要入情,要读出感情来。刚刚我们所看到的,黄老师的这堂课上,她引领学生去体验诗人的情感,读出感情来。在诵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领着学生对诗歌进行简单的欣赏,让学生去体验“无言独上西楼”是一种怎样的情景,“月如钩”是怎样的,就是让学生有一种很形象的感受。欣赏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让学生进入到诗歌的境界中去。黄老师就把握得非常准,不是像有的老师那样把它抽象出来。我们最反对的就是把活生生的形象,一个很生动的画面,抽象成几个很死板的一些词语。比如说像教《钱塘湖春行》,有的老师就会问:描写了什么景啊?什么孤山寺、贾亭、水面、云脚„„这样一来,整个诗就被你弄死了。本来活生生的形象,就变成抽象的几个点、几个概念。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去感受、去体验,这就是所谓的“入境”。通过诵读入情,通过想象入境,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把景、情融合起来,让学生来悟理。第三个境界实际上是悟理,让他明白,作者为什么描写这个画面,为什么会出现悲、喜这样的心情。刚刚戴老师在比较《春望》和《钱塘湖春行》这两首诗的时候,她就抓住了悲和喜来让学生比较,就是让学生从感性的一种体验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但是,我们要防止一点,就是说老师把诗歌嚼得过细、过碎、过生。有的诗歌,学生在他的这个年龄层次不一定能够理解得很深,他暂时不懂的,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或者过了若干年之后就能理解了。我们不能指望我们在一堂课里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学生,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刚刚这两位老师,在这一点的把握上是比较好的。我觉得黄老师的这堂课做得尤其好。她就是把画面的想象和语言的品味融合在一起,通过品味语言来想象,通过想象来品味语言,这样就使得学生的感受、理解始终同文本在一起。黄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还不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勾连的办法,引发学生想象、体验、感受。她善于通过其他的诗词引入和品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调动学生生活的积累,阅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引导学生去想象,比如说“梧桐”,她做得非常好的,就是让学生去理解梧桐在平时生活中是什么样的,在这个情景中是怎么样的。关于“月”这个意象,老师引了很多诗,让学生体会“月”这个意象在不同的诗歌中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词里它表达的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这些都是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阅读积累和情感积累来进行想象、体会、感受。
主持人:说到这个问题,我就想到现在我们一些老师简单地把积累理解为让学生读一些名句并背出来。傅老师刚才的谈话,让我们知道实际上想象、体验、感受也属于积累的东西,作为学习的一种经验,也应该积累下来。我想还请几位专家谈谈,我们中学生在学习古诗词当中,到底还应该积累些什么?老师怎样教学生在诵读当中学会自主地积累材料?
徐思源: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怎么操作,我觉得还是教无定法,但是某一种具体方法的运用其实应该是很有讲究的。比如说诵读,有的课堂上,老师指导一些诵读方法,音要读准,要注意节奏停顿,要注意要领,但是学生读的时候还是像小和尚念经一样。老师也不说你读得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背出来就是完成任务了。今天我们看到黄老师的诵读指导,我觉得处理得很好。朗读《相见欢》,先让个别学生读,然后让学生齐读。朗读的过程当中,她要求学生进入李煜,体会作者的心态,把他的感情表达出来。读完以后,再让学生去体会,语速、语调、重音该怎么处理。比如最后一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学生读得平,她就引导学生说,这个“在心头”是什么滋味呢?学生说愁,很沉痛、很郁闷、很压抑,那么有什么样的份量吗?学生马上感觉到,于是就在“在心头”三个字上重起来了,感觉就来了。实际上,简单的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品味,就是一种理解,就是一种欣赏。
傅嘉德:这里我就想到一个问题,现在有的老师,在教诗歌的过程中有诵读也有欣赏,但是他是把它分开来,先花十分钟、十五分钟的时间反反复复地读,读完之后老师来讲,就似乎把这个东西割裂开来了。黄老师的课是很自然地把两者融合起来边读边欣赏,那读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她不仅是先读后赏再读,而且是读的过程就是赏的过程,边读边赏,很自然,有了这些体会,将来的背诵就不是死记硬背了,记忆的效果就非常好。
徐思源:对,还有刚才还讲到一个比较。比较确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析的手法、理解的手段。就戴老师今天的课,我觉得她的比较,有许多东西可以讲。她选取这两首诗,就是有可比性的。《春望》和《钱塘湖春行》,都是写春景,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但是这个春景其中包含的情感是截然不同的,同和异都相当地突出,有可比性。学生在赏读、比较这两首诗以后,他的收获应该是比较丰富的。
傅嘉德: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值得讨论,就是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收集一些材料,在讨论的时候,了解背景,“知人论世”。当然这种方法应该说非常好,就是让学生善于利用各种资料,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是有很多的情感是应该从诗歌中读出来,而不应该靠外界的那种力量来引导。让学生去体会的首先是从诗歌中读出来的情感,读出他的悲,他的喜,为什么悲为什么喜,然后可以借助其他的资料使自己这种认识加深、提高、提升,更深入、更丰富。
主持人:黄老师那节课也是开始时候提供背景资料。我觉得如果不提供,而是让学生反复读,这首词的感情也读得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傅嘉德:实际上学生有了一个外界的印象之后,先入的印象影响了他以后的阅读,就是对他的思维进行限制,其实应该有一个开放的思维。
方智范:像《春望》那首诗,在教学中用比较的方法是很好的。但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里边的情景关系,她并没有让学生去体验,结果读这首诗,就留下了两个概念,而没有具体的情景,这样体验必然就不到位。其实诗歌的情景关系,我们现在一般都说情景交融。这两首诗,我觉得就可以比较,比如《钱塘湖春行》触物而起情,触景生情,花、鸟、草这些欣欣向荣的早春的景象调动了他那种讴歌春天的强烈的感受。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托物以寄情。托物寄情,是由于杜甫对于国破家亡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受,投射到眼中所见的景物上,就假借着花和鸟,来写自己的恨别、惊心。根据这个情景关系仔细地去感受形象,去品味语言,这样落脚点就落到真正的体验上,而不是概念化的理解。老师的教学就是引导他往什么方向去体验,而不是去概括地说诗歌的抒情方法,情景交融有两种,一种是什么,另一种是什么,但是老师个人心里要有数。
黄厚江:我们初中老师上诗词欣赏课能不能凭借或者找切入点?我们高中,像我会利用诗和画的转换。苏轼评王维的诗说过“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一句话是评王维的,其实某种意义上又可以说是诗词艺术的一个共同的特点。
方智范:钱钟书先生有一篇文章谈诗画一律,特别是中国的诗歌和绘画。我引出这个说法什么意思?我觉得初中诗词欣赏,最简单的就是让学生把诗变成画。因为你跟初中生讲意象、意境很难,跟高中生讲也很难讲,到大学也不好讲。那么初一初二,你要是讲意象、意境,就变成几个概念。但如果很简单地变成画,每一句诗某种意义上讲都可以变成画,一旦变成画以后,那学生的主体体验就有了,他对诗的理解就不是割裂的,不是抽象的,就融合了傅老师讲的有想象的过程。说一句很实在的话,高考的命题点中有一个就是意境描写,高中生得分都非常低。“两个黄鹂鸣翠柳”,你叫他写意境,他写“两个黄鹂在翠柳上叫”,这不是意境啊!怎么把它变成意境?最简单你把它变成一幅画。怎么变成一幅画呢?你要想象,然后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就把意境写活了。所以我觉得初中老师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可以是把诗变成画,当然也可以以画的方式来欣赏诗,这两者就是画与诗的一种转换。这就是“造境”的说法,王国维有一个“造境说”,其实这就是造境。
徐思源:我插一句,好像也是在景范听到的一堂课。一位年轻老师,她说我用散文化的语言来描绘一幅画,你们猜猜是哪一句诗,是哪一首诗。我当时的感觉很突兀,但是后来感觉这个方法很有效。
黄厚江:对,我好像也听到过,当时我也蛮欣赏的。让孩子把这幅画和某一个诗句对应起来,这个非常适合初中生诗词欣赏,学生很有兴趣。形象的画面,又契合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规律,这是第一。第二就是要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我觉得初中生的诗词欣赏一定要由内而外,不能由外而内。我想这个“内”可指三个东西:一个是作者的内心世界。“诗言志”也好,“言情”也好,都是诗人寄意于中,然后要表达,所以我们一定要去把自己的体验的目标投射到诗人的内心去。怎么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呢?从文本入手,不要跳到文本外面去,这一点我跟傅老师的想法是一样的。但是傅老师刚才说,今天这位老师引了一些诗是比较、拓展的方法,是可取的,我稍有一点保留意见。我统计了一下今天的这节课,共引入了四首诗、三首词,还有一些古人的评点。一节课欣赏一首《相见欢》,对初中生来讲任务不轻啊,你还要引入四首诗、三首词,还有其他的,这个可能有点重外轻内,文本里面的东西没有充分地进去。
傅嘉德:这里我插一句,黄老师的处理还是注意把握分寸的。就说“月”,对“月”这个意象的理解,她引了四首诗,通过四首诗对月的描写,来帮助同学理解这首词里的“月”意象。她这个度把握得还是比较好的,定位清楚,重点不在于读课外那几首,而是用课外那几首来读懂这首词。
徐思源:对,只要了解那些月都是表现愁绪的就行了。
方智范:这个问题,我也有我的看法,这是内和外的关系问题。黄老师的处理,我觉得她内和外两边处理还是比较好的。她组织这首词的教学,主要用的是细读法。这是首小令,一共就是几十个字,感情容量却非常大,艺术的概括力度非常强。在这种情况下,你45分钟教这首词,必须“一字一珠”,她今天是讲了这个话的。并且,这是高度凝练、高度含蓄的一个作品,一字一珠的话,需要细细地品味,我觉得她主要的功夫是放在这上面的,我觉得是好的。我们的教师、学生读这首词,借助其他诗词的意象和意境,适当地拓展联想,这个不是“外”,恰恰就指向“内”。梧桐、月亮,或者是其他几首词里面展现的愁绪,和这首词是有共同点的,这样调动的好像是外部东西,但是最后服务于内,还是服务于细读,还是服务于感受、欣赏、品味,所以我觉得她做得比较好。这里又涉及到刚才我们讲到的积累问题,学生要积累,教师更要积累,才能把课上活,上得有一定的深度。你自己腹有诗书,积累得多,你在适当的时候拓展,让学生进入艺术的境界,就有很大的帮助。黄老师的课,我觉得不仅仅是她引了那几首词,她每讲到一个意象、一个句子、一个词的时候,马上就会有一些古诗词的名句脱口而出,她还引导学生关注学过的古文,所以我觉得她的积累比较好。这样,内和外的沟通就得心应手。
徐思源:我再插一句,我觉得今天引的这些诗词,比如说讲月,还有讲梧桐等这些诗句,她并没有要求学生把课外的引出来的那些诗词全部要读懂,她就是帮助学生去了解月的意象,就是传统的一个意义,这恰恰是初中,尤其是初三学生需要的。
傅嘉德:这又使我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学习诗歌、积累古诗词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要背这几首诗词,目的就在于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提高自己的审美眼光。另外,通过互相勾连的方法来加深理解,这样就把古诗词学活了。老师实际上也是指给学生一条路,就是你可以这样考虑,这样学,这样去思考。
黄厚江:实际上呢,我们四个人的观点在这一个问题上的认识是一致的,就是处理好外和内的关系,一定要指向内,不能指向外。不同的就是,对这位老师具体的处理上,分寸把握上,好像我跟你们有一点分歧。我想读诗词的第三层意思,就是初中诗词的欣赏特别强调一个浅与深之间的把握。要体现这一点,就是方老师讲的,只有自己的积累非常厚,你才能做到深入浅出。今天这位老师的整体处理深入浅出,正如方老师刚才讲的处理得挺好。但是我觉得在引的时候,可能有一点浅往深处的嫌疑。比如像王国维那段话,我怀疑王国维那段话学生可能没有懂,老师也没有进行一个必要的说明,结果引过来那三段文字起的作用就是引出三个概念。今天这节课,我觉得有点像我们高中的唐诗宋词欣赏课了,也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徐思源:我就接你的话,关于古人的评注的引入,我也认同黄老师的看法,就是今天引入的王国维的话,还有余怀、龙榆生的话,从有效性上来讲,没有她引入的那个月的意象有效。王国维的话就是讲李煜是一个性情中人,整个那段话,其实就用了这一个概念。其实老师完全可以自己讲,学生从她的这首作品当中也能感觉到这是一个性情中人,这个不需要讲清楚。
黄厚江:还有,最近一阶段在省内外听课,有一个共同遗憾,很多老师自己不范读。徐老师说过的,“是离愁”,还有最后那三个字很沉的,处理都很好,但有的地方就没有一种语言的指导,这是一种缺憾。其实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当然不是指今天了,就是有些老师在诗词教学中会范读,但是诵读的动机非常不好,他诵读的动机不是带着学生让学生学会读,不是在学生需要体会怎么读的时候去读,他往往出于展示自己的动机,还会配上优美的画,配上优美的音乐在那里表演。有的甚至刻意把自己跟学生形成对比,我称之为“动机不良”。
傅嘉德:还有的老师上课的每一句话都诗化,看上去具有一种诗情画意,实际上是把自己和学生隔开来了。另外,我听课的时候还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黄老师在教《相见欢》那首词的时候,她选择了前面的几句话重点讲,就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她抓住这几句话,这几句话中又抓住了“无言”、“月”、“梧桐”这些意象引导同学去体会,这样一来重点把握很准确,学生对词的思想感情的认识也到位了。这就可见老师处理教材的能力是很到位的。重点抓住了,学生印象深了,对学习是很有用处的。
黄厚江:我也觉得这是这堂课很突出的一个优点。还有我觉得就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那一句,她品到位以后,对学生的提高诗词欣赏素养是有帮助的。学生在她引导下,会终身受用的。
傅嘉德:对!这个“锁”字究竟锁住了什么?让学生去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就很清楚了,和我们同学的内心世界可以融合到一起。
方智范:是梧桐寂寞还是诗人寂寞?这些其实都是这个诗词创作里面的奥妙所在,只要点到这里,今后,学生就会按照这样一种思路去读诗。今天这个学生是自己进去了,悟出来了,这是非常可贵的。
傅嘉德:这首先是一个深和浅的问题,其实看上去是很浅的,但是她点出来的道理是很有深度的,对将来的学习诗歌是有着指导作用的。这个处理得相当好,这一句的解读,其实是今天这堂课的华彩。回到所谓积累上去,这个领域学生就得到了很多东西,实际上也是一种积累,虽然简单,但这种积累他可能忘不了。
黄厚江:今天发言的这个同学的一种解读、体验,其他同学也会忘不了,这就是素养的一种积累。其实,一堂课有这么一个精彩的点够了,学生会终身受益的。读一首词能有一点心得,读一个句子,能够真正从内心里去感受到,这个收获就是很了不起的。
徐思源:对,关于这个难点的处理我再补充一点,就是她突出重点难点的处理也呈现出一个层次。因为学生初读这首诗,整体把握的话,愁绪是能够感受到的。老师就先把后半段中直抒胸臆的、直接抒情的、直接写离愁的这些句子先讲,先诵读。通过逻辑重音的把握,语调、语速的把握,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当中去体会这种离愁之深。然后再凸现出这个意象的问题,这是词创作中的奥妙,最华彩的部分,最难的部分在这里。学生有了对词的感情把握以后,他再来看这个月是什么,梧桐是什么,清秋又有什么意思,他就有一个认识的基础,也有一个方向。另外,她也不是停止在一个概念上,说月就是愁,秋就是愁,梧桐就是愁就完了,不是。比如“锁清秋”那句话的解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他自己读出来,寂寞梧桐和寂寞的人,庭院深深,锁住我内心。
黄厚江:而且呢,那个学生还点到了,这是对无言的一种具体的照应,非常好。方智范: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再做一点发挥。刚才老师们对于黄老师教“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有很多评点,我就引申出一个诗词教学里面的“理解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关系怎么处理的问题。对于文本的字面的理解只是解决一个文本的基本含义,阅读诗歌还应该再前进一步,就是让学生借助这个诗词的文本,调动他的想象和联想,实际上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意义的自我建构。诗词这个特点特别明显,它往往具有开放性,理解空间大。因此在阅读欣赏过程中,让学生在感受、体验的时候,调动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在理解基本含义的基础上去建构意义。不是要你去理性归纳出一个什么很高深的道理,而是指把自己放进去,设身处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于是学生就会自我建构。比方说“寂寞”是修饰“梧桐”呢还是词人自己“寂寞”?“锁清秋”是锁住那个庭院还是锁住了秋天,锁住了诗人的心?这其实已经从含义发展到意义了。我们课程标准里面讲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不要把它看得非常高深,能够把想象和联想能力调动起来,能够言之成理,填补诗词艺术的空白,让形象和意境丰富起来,我觉得就是创造性阅读。
徐思源:对,我也觉得是。像李煜他写词的时候,是写一种压抑的感觉,一种被锁住了、被压抑的这种感觉。他是孤寂的,他未必就说这个梧桐就是我,但是学生从“寂寞梧桐”感觉到词人的内心,这就非常可贵,这就是创造。
黄厚江:我刚才听方老师从课程标准的高度对我们初中古诗词教学的一些问题进行居高临下的分析,也是深入浅出的分析,我就想到初中诗词教学的三种关系,其实我觉得它刚好是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由诗到画,然后是由内到外,最后是深入浅出。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不是一个互相割裂的三种关系,首先是由诗到画,然后就是由内再到外,最后达到深入浅出。主持人:今天四位专家所谈的这些内容,实际上为我们初中古诗词教学指明了方向。我把它概括了一下,好像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可以借助画来帮助领悟古诗词,二是用散文化的语言来帮助领会一首诗词,三是借助于其他的材料帮助领会,感悟古诗词,四是抓一些关键的词语来帮助领会。
傅嘉德:这里要注意一点,切忌不要把它翻译成现代文,不然的话就味同嚼蜡。方智范:有一句名言:“诗歌是什么?诗歌是在翻译中丢失的东西”。这个很值得玩味,一翻译就死掉了,一翻译就不是诗了。
主持人:所以刚才四位专家所讲的内容确实是我们现在实施新课程的古诗词教学当中值得好好学习的。关于古诗词教学的专题讨论到此结束,希望我们各位学员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谢谢大家!
第三篇:古诗词教学中的知人论世
古诗词教学中的知人论世
【摘要】 诗歌留下了作者在社会历史变迁过程的思想情感痕迹,鉴赏古诗词,理解诗词中的思想情感要将知人论世恰当地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之中,注重抓住知识积累和知识运用两个环节是做到知人论世的关键。更多还原
【正文】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诗词作品,享受古人为我们烹制的文化美餐。诗歌同其它文学作品一样,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诗歌就无法避免地要打上时代的烙印,留下作者在社会变迁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情感痕迹。历朝历代的文学家用他们的智慧、心血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作品,是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因此,古诗词教学中除要挖掘古诗词的意境,赏析古诗词的艺术手法外,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从时代着手,从作者的生平着手,即诗歌鉴赏中常说的知人论世,是教给学生准确把握古诗词思想情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要将知人论世恰当地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中,必须抓住两个重要环节。
一、抓住知识积累的环节。
要准确把握古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离不开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学生具备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积淀,然后利用自身的文化积淀去理解作品,不仅能增加理解作品的准确性,而且能够事半功倍。因此,教师一是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知识积累,传授或者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时代的诗歌的侧重题材和思想内容,了解北朝诗歌多写战争、军旅生活,南朝诗歌多言情感生活,盛唐多边塞诗。晚唐多悯农诗,宋代多爱国诗、理议诗等知识。二是要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流派的诗歌尽管表现方法不同,但都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本质,明白现实主义诗歌多是直接反映社会生活,浪漫主义诗歌则是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并要知道理解现实主义诗歌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可以直接从字面上去挖掘,理解浪漫主义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生活则要从字面背后去挖掘的方法。三是要让学生了解不同作家的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内容。如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深沉,苏辛的豪放,柳姜的婉约;李白的诗多写个人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态度,杜甫诗既有个人遭际的反映,也有心忧天下苍生的忧国忧民情怀的反映,苏辛诗词多写政治抱负等。四是要让学生了解并记忆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时代特征、政治主张、创作背景、代表作品等。学生有了这些知识的积累,理解诗歌中的思想情感就会轻松、准确。
二、抓住知识运用环节。
有了上述知识积累还不行,还必须通过具体古诗词的学习来掌握知人论世的方法。一般来说,学生只要能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运用知人论世之法,理解古诗词的思想情感就行。
1、在诗歌意象中捕捉作者的身影。一般诗词作品中的意象,都有作者内心的寄托,思想的的影子。作品中意象的特征,往往就是作者遭际的折射。如杜甫的《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诗中雁的形象特点是不饮不啄,且飞且鸣,其声凄惨,其影孤单,思念同伴,拼命追寻,既悲壮又执着。颔联中“一片影”写孤雁的渺小孤独,“万重云”写云天的高远浩茫,两相映衬,更见得离群失伴的孤雁漂泊云天,无处投身的悲苦焦虑。颈联中的 “望尽”、“哀高”形象地刻画了孤雁被思念缠绕,被痛苦煎熬的心理。再联想杜甫一生颠沛流利,尤其是当时他寄居夔州,亲朋离散,天各一方,不正是诗中这只孤零零的雁儿么?
2、把诗词内含与作者的政治立场遭遇结合起来。许多作家都把自己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悲愁忧思的心路痕迹寄叙在作品之中,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要善于把文字与作者的立场遭遇品格心境结合起来,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如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一生坚持抗金救国,自始至终与投降势力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词中梅花开在郊野的驿站,破败不堪的“断桥”,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被人欣赏,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迎春报春,即使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纷纷凋落,也要“香如故”。这梅花正是陆游一生难遇的遭际,孤傲不屈的品格和坚贞自守的傲骨的表现。再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也正是诗人谪居黄州时的孤寂、忧惧而又傲岸不屈的心性的折射。
3、把诗词内容与作者所处时代的创作题材结合起来。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的创作题材是有所侧重的。鉴赏诗词时,最好把作品的文字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的题材结合起来分析主题思想,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晚唐诗人的作品多反映政治动荡,战乱频繁,人民生活艰难的社会现实。晚唐诗人聂夷中的《伤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正是作者忧时伤乱,同情劳动人民的直接表露。再如宋代多哲理诗,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卢梅坡《雪梅》中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内蕴丰富,正是宋朝哲理诗的代表。
理解诗词作品的主题和作品的思想感情是古诗词鉴赏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高中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内容,学会知人论世,自会水到渠成。
第四篇:读古诗词有感
读古诗词有感
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是中国古文化的精粹,俗话说读诗聪慧,读史明智,是很有道理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唐诗宋词,原曲杂剧,读千遍不厌。唐如李杜、宋如苏陆,篇篇佳句不断。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山谷的句子,每一读此,都有种忍不住击节一叹的悲怆.无关羁旅,不在离愁,只为这从容淡定的思念.“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人总是这样,少年时意气飞扬,到老来萧疏落寞,就像花开漫天,团团锦蔟,转眼聚的已散,零落风中,其可奈何.“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城楼,爱上城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人的生命中,总是有些东西,让我们在暮年夹风带雪扑面而来的时候,仍然小心翼翼揣着藏着掂着想着.山谷七尺男儿,半生漂泊,阅尽沧桑,念念不忘的,只是那一场桃李春风把酒言欢.一夕桃李春风,十年江湖夜雨,两个人半生的遥遥对望,怎样的一个朋友,怎样的一场桃李春风,怎样一份山长水阔,其情不改,其色不易的情谊,才能让人在十年里,无论颠沛流离,无论世事沧桑,都一直一直想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诗的博大,宋词的细腻,在当代诗歌中是看不出来了。诗词,还是要慢慢地品味。人说,读书其实是心灵的感悟,读古人的书,就是今人与古人灵魂的对话。“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每天读一点点这样的诗词,站在诗人的心境里感悟他们的生活,仿佛和他们一起疯狂,那种穿越时空的感觉真是美好。至少,我就认为生活在大唐盛世的人,比今天的人幸福,农业社会的人,压力不大,只要有吃的,就没有压力,就非常满足,你看“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呀。相反,现代社会的人,压力反而比古代人大的多。当然,也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欲望太多了。
读唐诗宋词,感觉古人太浪漫。古人往往能从大自然的变化中得到细腻的情怀。物是人非,今人则太浮躁。我想古人的幸福指数应该比现代人高的多吧。
第五篇:读古诗词有感
读古诗词有感
王水仙
也许是兴趣使然,一直就喜欢古诗词。
在古诗词中我可以读到春天的旖旎,夏天的热烈,秋天的喜悦,冬天的纯净。“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微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描写了亭周花竹竟秀、庭院深深之春景,以及绿荫深处乳鸠喁喁细语的景象,让人深深地陶醉于生机勃发、静谧安宁的春天的境界中。有寻得一时的超脱于尘世的内心的安宁的愿望。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首写出江南农村初夏风光的小诗,颇有清新淡远之意趣。诗中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我们这些整天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人,每天面对着电脑的人,有着强烈意识希望尽快的融入到这一繁忙而紧张的生活中去,享受生活的乐趣愿景。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短短的一首七言律诗,点明了村行时的时令,地点,可见其中秋天强烈的色彩反差和山水之美。还可见游览时怡然自得的心境。也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娱的达观情怀。读了这首诗之后,我陷入沉思之中,是我们现代人无暇去欣赏风景,还是没有古人这种文学底蕴,能用廖廖数语,写出如此之美景。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非常传神地描摹出了雪花的皎洁、鲜润、明丽、飞动,西北边陲奇异瑰丽的雪景独具风神,令人神往。真想站在诗人的心境去感悟他们的生活,仿佛和他们一起走过这冰天雪地的世界,懂得“君子之交淡如水,”懂得“君子之交纯如冰”,和古人交往,和古代的君子交往,这种穿越的感觉真好。
曹操的《观沧海》也是一首山水诗作,以细致的笔墨和丰富的想象,描写大海的壮美,也借景抒情,表现诗人阔大的胸怀和豪迈乐观的精神。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和恬淡宁静的心境,是超脱世俗利害,远离争名夺利环境后所才能拥有的。
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了秋日傍晚一场秋雨过后的山间景色。诗人笔下的秋景清新、优美、恬静而颇有生气。可这里体现出洁身自好的古代文人的一面。
象上面我所读过的古代诗词,往往情景交融,内容很短,但内容却博大精深,只要我们细细地去品味它们,慢慢地去咀嚼,才能体味出其中的真谛:人要活得平淡,活得纯粹,不要有太多的功利之心,这样才能体验到幸福的感觉。
读书其实是心灵的感悟,读古人的诗词,就是今人与古人灵魂的对话,它让我们克服浮躁,回归平静,用平和的心态去工作,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生。
领略课堂外的风景
王水仙
廿八都慢慢地远去了,但我们全体师生把这一份拥有之情,寄托在这一处处景观中,把它们带给我们的震撼和自豪沉淀在心灵的深处,心中的这份自豪以及感悟的拥有,会直到永远,永远。
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学校开展了“发现衢州,热爱家乡”的活动。作为这个活动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走进江山,去感知江山的自然之美和人文景观之美。让学生在这种感知中真真切切体会我们衢州的山水之神韵,人文之厚重的意境。从而去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国家,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努力学习,从而为家乡的建设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我们的第一站来到了具有古朴,灵秀的廿八都古镇。古镇上的老屋因为天长日久,风化雨蚀,都带有明显的岁月痕迹。但精湛的雕刻艺术,别具一格的结构让学生们惊叹不已。漫步在廿八都古镇,好象能够听到时代脉搏的跳动,学生们的心也随之而跳动。
从学生屏声静气的神情中,从他们专注的目光中,可以得知他们真的被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震撼和折服,从他们红朴的脸颊上,从他们激动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们为自己是一个衢州人而兴奋和激动。这种自豪感是我们课堂所不能传递。
廿八都是一卷有着淡雅清丽的水墨画,让我们学生读出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富有,让他们感受到传承这种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创造文化的艰巨性。激发他们热爱家乡情思,激发他们勇于担当的雄心。
廿八都之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同时也是对他们进行一次较好的集体观念养成的教育。看着整齐划一的穿着,看着井然有序的行走,参观时细声细气的说话,看着镇上百姓向这支行走中的学生队伍投来的赞许眼光,真为学生们出色的表现而感动。学生们也读懂了百姓赞许的眼光,他们更自律了——步伐更整齐了,声音更轻了。
学校所组织的走出课堂,走入社会,感受家乡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在这一天中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是对课本知识的一个极大极好的补充,能让学生对社会对历史有全面的直观的了解。了解社会,会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有意识的去弥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有益于社会的人。了解历史,会对家乡厚重的历史文化产生强烈的敬畏感,从而去保护家乡的一草一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装扮它,去给它润色。这便是这次活动留给我们学生最大的意义。也是永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