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物理课程标准下的教学
浅谈物理课程标准下的教学
通过对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认真学习和教学实践,我深刻的体会到了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的迅速发展及其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基础教育课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课程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反映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应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我认为物理教学的改革应从一下方面入手
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我们所在的中学地处农村,所教的孩子一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部分学习基础差,甚至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制能力差,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已经失去学习信心。平时真正能学进去的孩子进占三分之一。要想给这些孩子上好物理,实属不易。因为尖子生很少,如果只照顾少数尖子生,除了对待学困生的不公平以外,也会使大部分孩子被远远甩在队伍的后面,其后果可想而知:大面积学生厌学,不听课,捣乱,课堂失控,教学任务无法进行下去,也耽误了学习的孩子。我认为在教学中 应“严”字当先,只有严格要求学生,从纪律上抓起,让自由散漫的学生,能够慢慢养 成自我约束的好习惯。我的学校一位老师,每天对在对犯错误的学生说教,可是一直不起什么作用,老师在说教,学生在一边笑,上课依然乱哄哄,班级不但纪律差,学习成绩也不好。所以要想教好课第一点必须要“严”。有好的纪律作为保障,教学任务才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才能达到。
“慈”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俗话说的好“严慈相济”一味的板着面孔的老师是不受欢迎的,作为英明合格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不是一下子就会改好的,这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教师要一点一点的坚持,因为这些孩子收到的批评太多了,老师更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发现学生纪律有一点点进步,马上就得表扬,让他们觉得我也可以成为一名好学生。有时候你会发现淘气的孩子,除了学习的吃力外,在课下表现蛮好的,甚至表现出很多尖子生不具备的优点,我们做老师的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且使它扩大化。这样孩子才能向好的方向发展。还要多给学困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物理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物理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景,从中引出物理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物理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例如:在教学“压强”时,首先让学生上台表演钉钉子:一枚是尖的,另一枚是钝的,让其分别用锤子钉入木头里,尔后让这位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接着引导每一位学生利用自己已削好的铅笔或圆珠笔,分别用两手指面用力压住其两端,体验一下两手指的感受,由此生活情景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纷纷提出各种物理问题:为什么尖端的钉子更容易钉进去?钝的不容易且更要用力?与铅笔两端接触的手指,尖端痛而平端不痛?从而把学生引入到学习的情景之中,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实效。
三,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关心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物理与数学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许多物理问题都要借助数学工具来解决,而数学又要在许多物理问题中得到发展。在初中物理中一些初等数学知识随处可见无需多言,而在初中 数学中也有不少知识属于物理问题。
例如有一道代数题要求学生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一辆列车比汽车长125米,汽车每秒行驶18米,列车每秒行驶14米,如果两车同向而行,汽车从列车尾部到超过列车所用的时间是35秒,求两车的长。这道题涉及到了物理中的速度计算问题,要根据速度、路程、时间三者的关系来解决,一般这样列式:
设汽车长为x米,则:汽车比列车多走(2x+125)米,所以有方程:18×35-14×35=2x+125 当然,如果再借助物理中的参照物知识进行处理,问题会变得更加简单:若以列车为参照物,则列车速度为0,汽车速度就为:(18-14)米/秒=4米/秒,可列式为:4×35=2x+125 从而使该数学问题得到了简化。
另外,物理和化学中有很多相同的实验仪器:天平、量筒、烧杯、试管、酒精灯、铁架台等等。各仪器的使用规则及某些实验步骤十分相似初中生物中用到的物理知识也很多,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就有着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物理中在能量守恒定律一节教学中一定要举到该例;再如,生物中讲鱼类时讲到鱼鳔的作用就和物理中的浮力有关,鱼可自由沉底、悬在水中或浮在水面,就是靠 鱼鳔改变自身的体积v,从而改变鱼自身受到的浮力:F=ρg v,当F=G时,鱼可处漂浮状态也可处悬浮状态;当F∠G时,鱼就沉底;在血液循环中血压知识也是物理中压强知识的又一应用;生物中食物消化及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中又包含着物理的能量转化问题了初中物理在语文、地理、英语等学科中都有点点滴滴联系。四,提高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灵活采用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在物理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比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理《物态变化》一节中。传统的教学是以学科的知识为核心的。一般都是通过教师做演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再讲解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以及过程特征。而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以熔化和凝固知识的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不能只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熔化和凝固概念的规律本身上,更应该注重学生对凝固和熔化过程的经历和体验上。首先应该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如“水结成冰、冰熔化成水”这样的典型事例引出熔化和凝固这种现象;然后结合事例引导学生猜想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猜想不是瞎想,应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所给的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或者对一些可能性做出假设。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猜想做出记录,以便在验证之后和开始时猜想情况进行对比,这也是一种学习。有了猜想之后就要进行验证,看猜想是否正确。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用什么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组织学生对设计方案进行交流。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物理,教师应根据探究的方案进行较多的指导,在学生交流方案的基础之上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评价、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提出如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如:“1.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为什么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要把试管放在水中,通过烧杯对水进行加热?2.烧杯中要放多少水才合适呢?3.温度计的测温泡放在什么位置才比较合适?4.怎样才能把温度计的测温泡放在合适的位置?5.实验当中需要记录哪些数据,怎样记录?6.实验操作的程序是什么样的?7.怎样才能保证实验的过程安全操作?”学生清楚这些问题以后实验方案也就已经确定
五,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构建多元化,发涨性的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结合,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物理教学的改进。物理课程要特别注重活动表现评价,活动表现评价要求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某个实际问题,以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与活动成果。学生可以行动、作品、表演、展示、操作、写作和制作档案资料等方式展示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在教学中,活动表现评价可以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
尽管评价的途径多种多样,要创造性地做好小组评价,作业评价,物理学习习惯养成评价,创新性思维养成评价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篇:物理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物理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
(一)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标体现了更关注社会,更帖近学生的生活。例:北京市使用清洁燃料车;由火车时刻表计算平均速度;水果电池;电冰箱的技术参数;学读汽车速度表; 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制作望远镜;了解微波炉的基本原理;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基本区别。
3、强调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新课标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因此,新课标十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在“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是和科学内容并列的,它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能力的表现,以及探究教学的形式,并分析了探究教学的实例。
新课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除了使用“知道”、“理解”等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外,还使用了描述学习过程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学习的要求,如“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等。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理念:与过去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比,课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
4、注重学科渗透,关心学科发展,加强STS教育 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它又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福利,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等许多问题。过去的物理课程就科学论科学,很少涉及科学的意义,应该以物理学的内容为素材,受到科学的、技术的和人文的教育,着眼点不在于提出多少有实际价值的建议,而在于通过参与逐步树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科学技术问题的意识,以这种方式把人文精神渗透到科学课程中。
(二)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新思路,新评价,对广大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1、更新教育观念:要求全体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切实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倡导科学的探究性学习方法,提倡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目标目标(三维目标体系)并举;加强新的课堂教学设计、课外作业设计及学生评价体系设计等。
2、扩大知识面:从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科书可以看出,新物理课程内容涵盖的知识面极广泛,注重了学科的渗透,使物理更走向社会,走近学生,帖近生活,它不仅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也渗透到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科技、人文、社会等各个领域,所以要求未来的物理教师不仅是一个“百科全书”,还需是一个“技术能手“,一个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物理教学的全能型教师。
3、在更高的层面上关心物理课程: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关心的只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现在教师更要关心的是全面的课程目标,是知识的选取,是课程的设置。新课程中知识的选取及要求的高低是为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的,在物理学庞大的知识体系中,一些不同的知识可以用来达到相同的课程目标。因此,在明确总体目标情况下,知识的选择和要求的高低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使得教师获得一定的主动权。这是新课程与过去的以知识为本的物理课程的重要区别之一。在课程设置上,过去大纲对目标要求非常具体,如知道、理解、掌握、会、选学等,现在的新课标更具有原则性,显然具有法规性地位的是课程标准,而不是教科书。
第三篇:物理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物理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河台中学 范春霞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贯彻三维目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1、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的恰到十分重要,一个教态自然的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2、注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我们在引导他们学习过程中,也要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的成效甚微。当他们困惑时,教师鼓励他们大胆思考,勇于创新。当他们懈怠时,我们鞭策他们继续前进,坚持不懈。当他们成功时,我们鼓励他们勇攀新的高峰。
3、化抽象为形象
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在课堂教学中建立物理现象模型时,对初中学生来说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例如在讲解重心的位置这一知识时,用一根金属丝拉直时重心在中间,而弯成圆环时重心则在圆心,不在物体上,通过这个简单的直观演示,很快就会使学生明白并理解知识。也就是说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4、让学生真正学会思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探究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但是学生在课堂探究过程中热热闹闹,而实际效果却不理想,因此,课堂的实效性应该值得我们深思。新课标强调应让学生积极主动投身学习中去,这种活动不能停留在表面,不仅要让学生语言行为互动,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5、不断进步 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似乎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当代标准。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是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第四篇:物理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物理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从课程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提出了课程基本理念,从“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由和两部分组成。
3、科学探究涉及设定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
4、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5、评价的方法有长记录。
6、根据物理实验的形式进行分类,物理实验可分为、、边学边实验、课外实验等类型。
7、、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实验结果。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根据这一要求,可将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分为自评和他评两类。
9、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可参照“义务教育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针对、、动、媒体应用、教学效果、目标达成、教学特色等方面进行。
10、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包含的步骤有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制定评价标准;确定评价工具;收集资料,实施评价;给出评价结论。
11即时评价的方式包括 言语式评价包括赏识性评语和激励性评语进行评价。
12、物理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标准、四部分内容。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A、相互运动B、物质变化C、物质状态D、相互作用
2、(作品)评价是一种体现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性评价。
A、实验B、作业C、作品D、考试
3、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可分为三个维度,即了解、认识和(理解)。
A、掌握B、理解C、灵活运用D、知道
4、即时评价是一种(质性评价),具有低起点、勤评价、小目标、快反馈的特点。
A、量性评价B、质性评价C、言语式评价D、非言语式评价
5、(测验)是对学生某一阶段学习情况的评价。
A、作业评价B、测验C、作品评价D、成长记录
6、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A、科学素养B、实验能力C、实践能力D、综合能力
7、(即使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学现象做出的实时评估。
A、即时评价B、言语式评价C、非言语式评价D、量性评价
8、(科学探究)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设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内容时,将其纳入“课程内容”。
A、自主B、合作C、科学探究D、传统
三、简答题(32分)
1、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0分)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2、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应注意哪几个方面?(6分)
重视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3、对学生进行评价应注意哪些问题?(8分)
4、新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哪些建议?(8分)
四、论述题(16分)
新课程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哪些建议?
物理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科学探究、科学内容
3、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分析与论证
4、课程目标、科学素养
5、作业评价、测验
6、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7、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和方法
8、评价体系、他评、自评
9、教学基本功、学生活动、师生互动、教学效果
10、内容、标准、工具
11言语式、非言语式、言语式
12、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
二、选择题
1、D2、C3、B4、B5、B6、A7、A8、C
三、简答题
1、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2、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重视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3、对学生进行评价应注意哪些问题?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重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注重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实现有效的评价反馈
4、新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哪些建议? 重视文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实验室课程资源的开发
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
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
四、论述题
新课程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哪些建议?
第一、教材要为全面落实物理课程目标服务 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倡导科学探究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第二、内容的选择
有利于促进探究活动的开展
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
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性 有一定弹性一,为不同的学生发展提供空间 第三、内容的组织
为实施科学探究提供便利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便于学生建构知识、提高能力
第四、内容的呈现
形式生动活泼
传递多种有教育价值的信息
第五、教材的编写要有特色
第五篇:新语文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作文教学
浅析新语文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作文教学
由国家教育部制订,于2003年5月向全国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是一份由我国最高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并公开颁布全国各地,要求广大高中教师必须认真实施的有关高中语文教育的高级文件。这也是第一份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名称进入全国所有高级中学,要求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督促所有高中教师按“标准”施教以求达到“课标”要求的“法规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