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物理教学设计尝试

时间:2019-05-12 22:3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改下物理教学设计尝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改下物理教学设计尝试》。

第一篇:新课改下物理教学设计尝试

新课改下物理教学设计的尝试

-----谈《磁场、磁感线》的课堂教学设计

余姚市第四中学 徐光辉 315400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中学物理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习系统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又要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更应当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探究式、发现式等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

一、以前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在现行人教版高二物理教材《磁场、磁感线》的教学过程中,常遇到这样的困难:①对教师而言:该节教材知识点多,除了课本中常见的几种磁感线的分布情况,还要补充磁感线的空间分布情况等;内容细,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磁感线线谱,并且要用实验来模拟以及要学会用安培定则来判断各种磁感线的分布。②就学生而言:内容新,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是新的,磁感线的空间分布是新的,安培定则以及用安培定则来判断磁感线的分布也是新的;内容难,磁感线的分布无法直接观察,安培定则的使用空间想象要求高,在后续的学习中又经常出现平面图,建立或看懂平面截面图又有一定的难度;内容多,学生总是不停的地观察教师的实验模拟,以及多种磁场分布;甚至连安培定则在不同磁场的使用也是不相同的,③就教材而言:内容阐述简单,所配练习也不多,但在后面的学习中,磁场分布情况又显的十分重要,而且左右手定则的使用也很重要。

如果教师只是从教材面上进行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接受各种磁感线的分布,让学生学会使用安培定则,把课本的知识点详细的教给学生,这样只会使后面的学习举步维艰,而且根本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所以我们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通过对教材的重新组合,优化课程资源,倡导探究发现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对磁感线的实验形象模拟,各种磁感线线谱的理论探究,对安培定则的总结归纳以及对磁感线的平面截面的尝试分析。从而体现了“把知识与技能作为载体,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强调科学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着立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新课改的理念。

二、教学过程设计中的几点尝试

在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中,试图想通过对教材的优化处理,以旧带新、以点带面,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让学生培养科学方法和习惯。在以上的目标下我尝试了下面的设计安排,受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一、设法激活学生的原认知,找准生长点,在扩展、深化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认知结构。①本节内容的基本概念磁场和磁感线的引入,利用原有的电场,电场线的概念迁移得到,特别要提出的是当我们无法感知和测量电场时,我们引入了试探电荷,同样我们可以用小磁针放入磁场中的方法来探究磁场,发现磁场的特性;用形象的电场线来表示电场,同样用形象的磁感线来表示磁场。②在研究通电直导线的磁场分布后,用它的结论去探究发现环形电流的磁场分布,在用环形电流的磁场分布去探究发现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③通过对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分布的形状与条形磁铁的磁感线分布的比较,总结出等效替换的方法与思想。通过这样的设计安排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了,把这些新旧知识作为载体,让学生体会等效替换、比较异同,总结归纳的科学思想方法。

第二、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调节学生的兴趣,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和总结,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用碎铁屑模拟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初步了解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的磁场分布,用自制的通电直导线磁感线分布演示仪演示,用投影仪显示各方向的磁感线分布,改变电流方向和改变导线放置位置再观察磁感线分布情况,在观察的同时让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经过对记录现象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一般情况下的磁感线分布,然后用右手螺旋定则(安培定则)加以判断。对上述这一过程要循序渐进,要通过学生的分析、总结、归纳去发现规律,让学生感受规律的形成过程。对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着重与理论探究,在理论探究得到结论后再用自制的演示仪进行实验的验证,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理论研究离不开实验的检验,同时又可以进行科学精神与科学品质的培养。

第三、用理论探究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启发学生的思维,体会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与手段。“理论探究也是常用的探究”,“探究式学习有多种形式,在科学课程中虽然大多数探究活动需要用实验进行探究,但也有不少探究活动属于理论探究,理论探究在科学课程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探究活动的的探究点应放在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和设计实验方案上。为此在研究环形电流的磁感线分布时,以前是让学生观察实验模拟的情景,后用变换的安培定则去掌握分布规律,但这里很多学生就会搞不清四指和大母指的确切含义,如果这里预设这样几个问题:通电直导线变成弯曲的怎么办?环形电流是否可看成直导线?(曲线到直线)通过这些理论上的准备,让学生猜想环形电流的磁场分布的大概情况,再局部的完善,这样准确的场景就出现在学生的眼前,然后对环形电流磁场分布正确使用右手螺旋定则(安培定则)就水到渠成了。有了这些,再用实验去验证磁感线的分布。同样道理对通电螺线管的探究也如出一辙。之所以进行这样的探究活动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改的要求,这不但让学生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会了科学的思想方法与研究手段。这里的“原有认知结构(通电直导线的磁场分布)--------理论探究--------实验验证”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在课改进行的今天,更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与规律。

第四、巧妙利用多媒体,使抽象的认知结构形象化、具体化。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各种磁场的空间分布与平面分布,帮助学生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形成鲜明准确的物理图景,通过磁感线分布的形象展现,让学生体会自然界的对称美与和谐美;用动画的形式去展现安培定则的正确使用方法,特别是把在各种情况中的使用方法统一起来,用这种统一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物理规律的完整性与物理学的完美性,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教学体会与自我评价

新课改提出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①“知识与技能”,即学习物理的概念、定律、模型、理论及实验技能等,认识物理科学对社会的影响;②“过程与方法”,即经历科学探究、动手实验操作、学习科学方法、体会科学思想,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激情、感受自然界的和谐与奇妙、领悟其中的意义,养成一定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本节教学设计就是以这三个目标而展开的。用放在磁场中的小磁针的受力情况的分析这一方法来研究各种磁场的磁感线的分布的模拟,了解了各种情况下的磁场分布,并且分别用安培定则加以判断,从而建立了正确的磁场和磁感线的概念,建立了常见的磁场分布和磁感线分布情况的模型,掌握了安培定则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规律,这是第一层次。第二层次,通过重点探究通电直导线的周围的磁感线分布的这一经历和过程,了解了用已知量(小磁针的受力)去分析未知量(磁感线和磁场的分布)的科学方法;用研究电场的方法去研究磁场这一相似比较的科学方法;用通电直导线的磁场分布去探索其他(环形电流、通电螺旋管)的磁场分布的理论探究活动和方法,体会安培定则这一规律在不同情况中的相互统一的科学思想,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层次,通过这些实验探究与理论探究的活动,培养了学生对物理世界的兴趣,从磁感线分布的形状去感受自然界的和谐与奇妙,在对安培定则的总结归纳中体会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共同完善的科学精神与认真、仔细、务实的科学态度。

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对不同情况的磁场分布十分清晰,能独立自主地分析新型的情况,建立新的模型。通过对安培定则的学习能较快的接受和使用左手定则与右手定则。所以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去探究 去发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更轻松,使教学更轻松。

参考文献:

1.备课新思维,吴永军,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

2.《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主要特点,陆伯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3.探究式学习≠动手做实验,郑青岳,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4.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新课改下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新课改下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曾洪云

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今年的教学实践,我收获了许多,具体如下:

一、结合教材内容,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中学物理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科学思想,教师若能很好地挖掘整理,做到为我所用,有机的渗透到物理教学活动之中,这不仅能活跃物理教学气氛,而且还能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果教师不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者不同的相互补充的思考模式,必将有损于自身的发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物理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教育内容。如:在讲解机械运动时,我会提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到神

五、神六,杨立伟、费俊龙、聂海胜等,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应善于挖掘利用这些辉煌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为科学而学习的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生活融入物理,让学生体味物理乐趣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物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能力。在新教材中,我们会发现许多的演示实验都是我们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我们可以从这些实际例子发现许多物理规律,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学生感受比较深。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把学到的物理规律,力求使之贴近生活,去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把物理规律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号入座。这样即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规律的理解,又会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出对物理的浓厚兴趣。例如:在讲解重力和失重时,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乘坐电梯时的,问当电梯刚上升或刚下降时的感受时,学生都会有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对重力和失重的理解。这样得出结论更深刻。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潜能的开发。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和学生朋友相待:教师在课堂感情要真挚,教态和蔼;课后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差生更要关怀备至。这样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他们才会把心里话,真实的教学信息告诉教师。让学生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这一点,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对我们教学非常重要。所在平时要和学生多沟通,沟通向来是师生之间共同进步的催化剂。课上是导师,课下是朋友。这是师生共同的向往。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困难,并且能尽到最大能力来帮助他;吸取他们提出的意见,并及时的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也能使学生的心与自己的心更加贴近。此时,教师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可以以学习与生活为主体,也可以以自己的特长为主体,及时的发现闪光点。

四、新的评价方式的改变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注重的是学生最后的考试成绩的高低,经常是以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好坏,但在新课程下,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学生的过程发展,注重其过程评价,所以从新课改开始时,我们就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包括平时表现和考试成绩,其各占一半进行评价,平时的表现包括其作业完成情况、上课表现情况、学习态度等,考试成绩包括平时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最后两方面综合在一起就得出该生的单科模块结束时的成绩,这样使学生平时更注重自己的表现,过程好了,其考试结果自然就好了,这也是新课程和以往一个较大转变,所以学生在平时的管理上也就省心多。对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也是一个促进。

五、变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通常以示范、例题、讲解为主要方式。在客观上形成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因此课堂中几乎看不到猜想、实验、观察、推断等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探究活动。教师应从学生好表现,求参与的心理需要出发,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把时空留给学生,使学生研学。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它要求教师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设计活动方案,安排学习程序,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验证等多种活动,在研学中获取知识,同时,形成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精神。从而将实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实验、交流,多角度地探究出问题的解决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

2、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善学。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如在解应用题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从何想起?怎么想?怎么做的?让学生从讨论中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操作、观察、思考、质疑、讨论、练习、评价等,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密切合作,就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011年1月7日

第三篇:新课改下物理教学

新课改下物理教学

在物理新课程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课程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基础,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首先,学习的热情更高了。如果说我们过去教育的一个很大不足是扼杀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和信心的话,新的课改通过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更爱学习了,更爱学校了!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完成教师学习任务的枯燥过程,而成了一个孩子们亲身体验、自我发现、充满乐趣的过程。其次,参与意识明显增强。现在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主动参与、平等对话、交流合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认为”“我觉得”“我的看法是”“我的建议是”等,成为课堂上学生使用频率最多口头语之一,一双双高举挥动的手臂成了课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热烈讨论、激烈辩论场景,成了课堂中最生动的画面。任课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驾驭课堂能力的增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通过实验等方法予以讲解。

高中新课程改革即将在新疆全面展开。新课程在功能、结构、内容、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比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所形成的教学惯性和思维惯性,使得我们容易忽略对课改新鲜的理念的领会和灵活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因而教师在新课改中也面临着专业提升。

1.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为了适应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应不断调适自己,坚持不懈地谋求自我发展,改善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教师这一职业不仅要“益人”,而且还要“益己”;不仅要“促进学生发展”,也要“促进自身的发展”;不仅要为学生健康的身心、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美好的社会生活服务,也应该为自身的美好生活服务,成为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这样,我们才会有兴趣、有信心、有责任、有毅力去克服困难,攀登高峰。

2.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在新编出版的物理课程标准教材中,知识体系有了很大的变化,内容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不确定性因素也随之增多,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习新课程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教学方案,根据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宜的安排,设计好每一堂课,充分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3.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首先,更新专业知识。新课程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描述更深入、准确,同时还增加了许多现代物理学知识:如

多普勒效应、相对论、统计学思想、熵变等。教师只有首先精通自己所学的专业,才能以此为基础对知识进行灵活迁移,进行创造性教学。而大部分教师在大学毕业后,没有再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造成教学的视野越来越狭窄,这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让我们的物理课堂成为我们的专业发展的舞台,就要提高自己对物理教育的理解,丰富物理学科的修养,得到人才培养与成绩的双赢。其次,掌握实践性知识。新课程的教学原则是“坚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中学物理教学要尽可能从生活生产中的物理现象引入课题,使学生有学习物理知识的渴求,并用所学到的知识观察生活社会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有广泛的科技知识、文学知识和文体活动知识。最后,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师只有具备较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才能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更好地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才能使教育真正成为孩子的/心灵归宿”。

4.改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行为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中新课程,非常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目前,学生学习存在着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它是以听讲和习作为基础的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它是以感受和体验为基础的学习,两者各有利弊。教师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掌握驾驭不同教学方式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不同智能。

5、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良好的沟通是上好一堂课的催化剂,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再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的理念。

总之,高中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全面学习研究高中新课程,做课程改革的引领者、带头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生习惯是物理新课程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会学生物理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要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观察和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认真观察实验中物理现象,注意观察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新大纲规定的“必学”知识是物理学核心、基础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但是物理学本身的基础,而且也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狠抓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对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不厌其烦地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和应用。新大纲对“必学”知识提出的教学要求是用国家教育部对我们教学提出最基本的要求,这是在教学中所必须让学生掌握的。当然,我们在完成“必学”知识教学后,还可根据需要完成“选学”知识教学,让学生阅读“阅读材料”,动手做“小实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同时,我们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可根据学生情况高于新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既可在规定的内容的知识广度上做文章,也可以在知识的深度上下功夫。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理念。

新教材对物理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更高,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就很难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我认为为适应新教材的需要,应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素质:①有敬业、乐业、勤业的精神;②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在整体把握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同时,能居高临下地分析和处理教材;③掌握教学艺术水平。因为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⑷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开拓自身的视野,对教学进行研究,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坚持以学生为本

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物理课本中不仅有丰富的物理知识,而且渗透了大量的物理学思维方法,如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奥斯特从通电在导线下小磁针的偏转现象发现了电流的磁场等。学习物理,应该学习物理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思维能力,推理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学习物理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是思维方法。同时还应该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化模型法,虚拟假定法等。并自觉地运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与众不同新观念,新思维,然后归纳总结,从中筛选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逐步培养学生乐于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四篇:浅谈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

张海霞

在国家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下,新课标所要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思想已逐步深入人心,营造充满和谐的物理课堂氛围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逐步的体现出来。

一、认识新教材的新特点

(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着手,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从日常最密切的物理现象入手。课程安排更加合理化,比如恒定电流一章,颠覆以前教材课程安排顺序,几乎是和旧教材倒着来得,介绍这些知识是从学生常见的用电材料身边电现象入手逐步介绍物理规律。从而,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知识就是生活知识的一部分,消除了学生对物理的陌生感、畏惧感,增加了亲切感和学习兴趣。2.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过去的教材安排中存在着一些的弊端:在图片、序言介绍的挺精彩,内容却非常枯燥,学生学习难度大,逐渐把学生兴趣伤失殆尽,现在增加演示实验和思考题,演示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思考题挑战了学生的思维,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改下的新的教学模式

(一)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的内在结构几乎体现在每节课中,它是新课改的灵魂。通过讨论探究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方法,初步形成一些良好的思维习惯,如学习的态度、愿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想法、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等。

(二)将课堂教学变成一种“讨论·探究·创造”式的教学过程 讨论:将每一节课都分解成一系列小问题。每一小问题提出之后,均由同学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反馈结果。从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讨论——总结——讨论——总结的循环过程,形成一个个从发散到会聚的思维过程。为探究与创造建立必要条件和创建了氛围。探究:将一节课中的一个或几个问题按照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运用科学的思维程序进行探究。这是一节课的“脊柱”。创造:特指运用本节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在一节课的知识与方法探究结束之后,创建一定的物理情境,让学生运用刚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情境中的问题,从而延伸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三、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体会:

(1)“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逐渐放手,引导学生自学,形成一种自主式的探究与学习过程。

(2)创设物理情景,自主探究,探究过程对于物理教学离不开即时性的实验,形成一种边学边实验的探究过程。如在电学实验中:给学生准备有各种电学器材,让他们展开自己的想象。合理设计电路达到自己实验目的,电路出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排除故障,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注意掌握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随时控制教学活动。

教师引导他们去识别电路的连接。找几个有代表性的电路连接,分析归纳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会很清楚地看出不同电路的优缺点,那种电路对实现自己的理念更合理。

(3)不一定按教材的体系章节进行教学,可根据情况自由组合、取舍。每节探究教学的课容量不宜太大,可以为探究过程提供充足的时间,真正把学生培养为学习的主体。

(4)适当的运用多媒体,传统的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组合。

电教手段在教学中具有直观形象,生动鲜明,反馈及时等优点,是传统教学手段不能比拟的,在教学中应恰当地加以应用,但在教学中切忌滥用。例如:教师把一些本可以演示实验用课件演示,使实验理想化了,没有真实感和误差,与实际操作不同,实验的可信度就下降了,学生对实验过程虽然理解了,但对实验结果却持怀疑态度。教学中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各展其长,相辅相成,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宗旨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强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重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因材施教,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教师将知识灵活的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学会学习。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新型 人才。

浅谈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

高二物理组:张海霞

2007.3.16

第五篇: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物理教学要推行素质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教师要面临着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转变。关键词:新课改;更新观念;教学。

山东省高中课改全面推行,处于物理教育第一线的教师都面临着一个相同的问题:在推进新课改之际,物理教育观念该如何改变?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想学,乐学。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只有积极应对物理新课改带来的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物理新课改的实施

一、更新教育观念:

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要求物理教师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逐步适应去如何理解新教材、如何进行教学、如何兼顾教学实效。

1、以学生为本,培养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师引导学生学,学生跟着教师转,从而造成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的发展。现代教学理论也认为,学习是自发的、有选择的过程,强调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进而获得“自我实现”,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课改的一个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有利条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鼓励学生自己看书、自己动手做实验,自由地发表意见,开展讨论。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教师的讲解主要是引导学生登堂入室,解决学生的疑难,为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帮助学习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从“应试教育”到“能力教育”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使许多教师形成了难以改变的思维定势“分数至上”的偏差,分数成为唯一追求的目标,教育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是一种不完全的畸形教育。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其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自主能力等等。比如:在讲“欧姆定律”时,用实验和理论推导两种方法得出结论,学生实验探究,设计电路图,进行实验,分析总结得出实验结论;理论推导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推导,再由学生讲解推导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用实验和理论推导体会科学的探究方法,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强化动机,培养非智力因素

心理学指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虽不直接起认识作用,但却是学习认识的动力来源,对学生学好物理甚至一生都至关重要。

兴趣是指认识某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有兴趣学习时,注意力必高度集中,记忆力明显增加,思维敏捷,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导通状态。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好恶倾向,如喜、怒、哀、乐等。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非智力诸因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其相互渗透性来影响学生个体的学习进程,对于学生学好物理、勤奋攻读、坚定信心、稳定情绪、强化学习动机,始终有旺盛的斗志和自制力,将起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等方面的作用。值得指出,非智力因素培养,要不断感染熏陶,点点滴滴潜移默化,其“潜效应”和“延时效果”必在受教育者身上显示出来。

二、认识新教材的新特点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着手,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从日常最密切的物理现象入手。课程安排更加合理化,比如恒定电流一章,颠覆以前教材课程安排顺序,几乎是和旧教材倒着来得,介绍这些知识是从学生常见的用电材料,身边的电现象入手逐步介绍物理规律。从而,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知识就是生活知识的一部分,消除了学生对物理的陌生感、畏惧感,增加了亲切感和学习兴趣。

2、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过去的教材安排中存在着一些弊端:在图片、序言介绍的挺精彩,内容却非常枯燥,学生学习难度大,逐渐把学生兴趣伤失殆尽,现在增加演示实验和思考题,演示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思考题挑战了学生的思维,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兴趣。

三、新课改下的新的教学模式

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的内在结构几乎体现在每节课中,它是新课改的“灵魂”。

通过讨论探究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方法,初步形成一些良好的思维习惯,如学习的态度、愿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想法、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等。

将课堂教学变成一种“讨论、探究、创造”式的教学过程。讨论:将每一节课都分解成一系列小问题。每一小问题提出之后,均有同学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反馈结果。从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讨论---总结---讨论---总结的循环过程,形成一个个从发散到会聚的思维过程。为探究与创造建立必要条件和创建了氛围。

探究:将一节课中的一个或几个问题按照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运用科学的思维程序进行探究。这是一节课的“脊柱”。创造:特指运用本节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在一节课的知识与方法探究结束之后,创建一定的物理情景,让学生运用刚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情景中的问题,从而延伸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四、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体会

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教师逐渐放手,引导学生自学,形成一种自主式的乐于探究与学习过程。

2、创设物理情景,自主探究,探究过程对于物理教学离不开即时性的实验,形成一种边学边实验的探究过程。如在电学实验中:给学生准备有各种电学器材,让他们展开自己的想象。合理设计电路达到自己实验目的,电路出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排除故障,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注意掌握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随时控制教学活动。

教师引导他们去识别电路的连接。找几个有代表性的电路连接,分析归纳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会很清楚地看出不同电路的优缺点,哪种电路对实现自己的理念更合理。

3、不一定按教材的体系章节进行教学,可根据情况自由组合、取舍。每节探究教学的课容量不宜太大,可以为探究过程提供充足的时间,真正把学生培养为学习的主体。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宗旨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强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重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因材施教,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教师将知识灵活的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学会学习。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的深入,素质教育的推广,给物理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新的物理课程虽然在知识难度上有所降低,但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更广泛,更体现生产生活实际,同时还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综合,这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紧迫任务,必须全面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学习,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课程改革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只有在实施过程中认真实践和研究,才能增强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下载新课改下物理教学设计尝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改下物理教学设计尝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初中物理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尝试(写写帮整理)

    农村初中物理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尝试 竹条实验中学 黄文智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初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而是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这样才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

    浅谈新课改下物理的分层教学范文合集

    浅谈新课改下物理的分层教学 事实证明:人的智力、情感、认知等方面存在个性差异现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分层教学是一种......

    新课改下物理教学常规要求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 一、真正落实备课 备课是课堂教学准备和设计,也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备课的基本根据应是课程标准、教材、学生的实际、《24......

    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教学

    新课改教学汇报材料 大王庄乡中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知识传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的作用......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之我见大全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之我见通渭县华家岭乡老站学校杨志成 摘要:物理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爱好与创新精神。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使用各种不同的......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作者:杨建文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4年第01期 摘 要:针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进行研究。首先,分析教......

    新课改下的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新课改下的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 1. 教学内容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简要说明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1) 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2) 分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