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3 大气环境(八) 教学案
2.3 大气环境
(八)教学案
课型:新授课 编号:015 时间:2014/11/6 主备人:张保华 高一地理组 第 11 周 第 1 课时 总第 10 课时 备课组长:张风丽 段长签字: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
2.了解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3.了解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4.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5.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风速的关系。
6.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说明其移动规律以及对气候的影响。7.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
8.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低压(气旋)系统与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以及对天气的影响。【学习重难点】
1.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
2.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低压(气旋)系统与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以及对天气的影响。【使用说明】
1.自学教材第36页到第42页,找出本课中的重点和疑难点并将其标记出来。2.本学案中的【合作探究】部分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或由老师答疑解惑。【学习时间】1课时
【自主学习】 第2课时 【活动提示】
(教材P52)活动2 1.在南北纬10°~20°之间的大陆西部: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至北半球时,气压带、风带随之北移,北纬10°~20°之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高温多雨;南纬10°~20°之间受信风控制,干旱少雨。当太阳直射点南移至南半球时,北纬10°~20°之间受信风控制,干旱少雨;南纬10°~20°之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高温多雨。这样在南北纬10°~20°之间的大陆西部,因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了干湿交替的热带草原气候。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当太阳直射点移至一半球时,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当太阳直射点移至另一半球时,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这样就形成了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中海气候。2.赤道低气压带——南北纬10°之间;终年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热力原因);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多对流雨,降水多。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30°附近;高空聚积的空气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动力原因);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炎热干燥。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60°附近;近地面冷暖气流辐合上升(动力原因);气流以上升
运动为主;温和多雨。极地高气压带——两极附近;终年寒冷,气流下沉(热力原因);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寒冷干燥。低纬信风带——分布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所控制地区降水较少(大陆东部 除外)。中纬西风带——分布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所控制地区降水较多。极地东风带——分布在极地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所控制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教材P54)
1.甲是1月,乙是7月。因为甲图亚欧大陆上是高压,说明陆地上的温度低,符合冬季的情况,北半球冬季的代表性月份是1月;乙图亚欧大陆上是低压,说明陆地上温度高,所以是7月。
2.甲图东亚地区吹西北风,南亚地区吹东北风,因为东亚位于高气压的东部,南亚位于高气压的南部。
3.乙图中,东亚地区吹东南风,因为气压梯度力由太平洋指向亚欧大陆内部,又受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南亚地区吹西南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右偏形成的。【跟踪训练】
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所示为
____________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
(2)图中气压中心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D点盛行____________风,E点盛行_______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4)此季节我国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A气压中心位于亚欧大陆上,B气压中心位于北太平洋上。此时大陆上形成高压,为1月份等压线分布图,位于亚欧大陆上的高压为亚洲高压,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图中D点位于东亚,冬季吹西北风,图中E点位于南亚,冬季吹东北风。在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影响下,我国天气以寒冷干燥为主要特征。此季节,我国昼短夜长。
[答案](1)1(2)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3)西北 东北 寒冷干燥(4)昼短夜长
2、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甲地此时的风向是()A.东南风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2)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解析](1)从图中等压线分布规律,可知甲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西北偏西,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因此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2)夏季副热带高压被陆地上的热低压切断,往往成块状分布。[答案](1)A(2)C 【当堂检测】
9.读亚洲东南部及澳大利亚气流运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____________月(1月、7月),图中A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___。
(2)图中B处盛行____________季风。
(3)图中C处盛行____________季风,它是由____________形成的。该风主要影响我国的____________地区。
(4)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读右面的模式图,完成1~2题。
1.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正确的叙述为()A.丙为极地高压带
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压相同
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丁两地中,丁是陆地 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
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①气流温暖湿润
读下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a、b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图表示冬季、高气压B.b图表示冬季、低气压 C.a图表示夏季、低气压D.b图表示夏季、高气压 4.a图中气压柱切断的气压带是()A.极地高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C.赤道低压带D.副热带高压带
下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①、③为大陆上气压中心,②、④为海洋上气压中心。读图完成5~6题。
5.若图中①为高压中心,则()
A.①为夏威夷高压
B.②为阿留申低压C.③为亚速尔高压
D.④为亚洲高压
6.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是()①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②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③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④季风气候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下图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图为____________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2)我国东部和印度的风向有何不同?分析说明此时两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
(3)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撒哈拉沙漠地区纬度位置相当,为什么气候差异较大?
9、答案:(1)7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2)东南(3)西南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 西南地区及长江流域以南(4)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1、B
2、C
3、A
4、B
5、B 6.C
7、答案:(1)七(2)我国东部: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印度:西南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3)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受季风环流的影响而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而撒哈拉沙漠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而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作业布置】
第二篇:3桃花心木教学案
【恒威制作,不得翻印】 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总第 期 制作人:王香芹 审核人: 签批人:
3桃花心木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风格。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林清玄当代作家,台湾高雄人,1953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等。1979年起连续7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
2.桃花心木,常绿乔木。树皮淡红色。鳞片状剥落。木质,五瓣裂。原产南美洲,中国南部有栽培。木材色泽美丽,能抗虫蚀,适于制作车船、家具等,为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自主预习:
1、读准生词语,并注意它们的书写,弄懂意思。(注音)膝盖()、插()、莫名其妙()、无缘无故()、汲水()、模仿()语重心长()、一番 话()锻练()、补充其他词语: 检查自测
①给这些字注音并读准: 萎 锻 空 种
②这些字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写两遍,并组词: 番 锻 雅 勃
③会读:插秧 枯萎 基业 幸而 一番 考验 锻炼 转化 优雅
2、了解作者林清玄及桃花心木这种植物。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风格。
3、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即主旨)。交流合作
1、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段解读文本:文章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提升
1、当这些桃花心木还小的时候,种树人是怎样培养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心情先是()(),再后来是(),如果种树人在你的身边,你对他的做法会有哪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向种树人提出疑问时,种树人是怎么回答的呢?在文中找一找。
4、抓住要点,细细品味。你能不能用一句话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样种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提示从种树人的话找)
2、读句子①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②种树是百年的基业,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③我模仿老天下雨是为了桃花心木苗不养成依赖之心。
5、从给树苗浇水这件事中,作者联想到了什么?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想一想:种树人的这些话有道理吗?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这里“不确定”是指
。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不确定”,比如。
我明白了作者是用借
喻人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6、“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是因为:。
7、怎样理解“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8、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
对种树人说
;对已枯萎的同伴说
; 一起成长的伙伴
;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
拓展延伸
我们现在明白了作者在这里不光是说树的成长,也告诉了我们人的成长经历一些挫折、一些磨难,会成长的更快,更坚强。有人说:看人家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多幸福。
有人想:父母就应该让我幸福地生活,他们现在给我洗衣做饭不过是为了长大后我给他们洗衣做饭,我现在给父母提各种要求都不过分。
你怎么看待你的父母给你生活?怎么看待以上两种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恒威制作,不得翻印】 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总第 期 制作人:王香芹 审核人: 签批人:
桃花心木测评导学案 教学目的:
1、巩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
2、拓展思维,增强分析短文的能力 一 看拼音写词语chā
yānɡ
kū
wěi duàn liàn yōu yǎ
lún fān bó
bó
shēnɡ
ji()
()()()()()
二、形近字组词。萎()汲()赖()旦()雅()
委()极()懒()但()稚()
番()锻()炼()勃()忧()
翻()段()练()脖()优()
三、近义词。偶尔()
依赖()
特别()
模仿()
优雅()汲水()基业()枯萎()
四、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莫名其妙:意思是。文中指。从从容容:意思是。文中用来形容。语重心长:意思是。文中用来形容种树人的说话,表现出
五、给画下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或注音。
1、莫名其妙(1)名字,名称。(2)出名,有名。(3)说出。(4)量词,用于人。
2、无缘无故(1)缘故。(2)缘分。(3)沿着,顺着。(4)边。
六、填入合适的词语。()的树
()的基业()的人
()的树苗()的心
()的能量
七、在括号里反义词。
1、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2、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3、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1)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改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在老家屋旁的空地上种了许多桃花心木的树苗。(改“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填空并答题。1.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_______,有时隔_______,有时隔_______,有时隔_______才来一次;________也不一定,有时浇得______,有时浇得____。这句话写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有两点奇怪:一是
;二是。这句话为后文作者 作了铺垫。②.写出你读了这些句子的感受。2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会()。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就能(),努力生长。上述一段话是作者跟种树人谈话后的(),借()喻(),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①.“不确定”指的是生活和学习中的什么情况? ②.“养分”、“能量”分别指什么? 3由于老天下雨总是____的,如果无法在____中____生长,树苗就会____;即使幸而存活,但是它的根却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____遇到____,也会一吹就倒。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打好____。种树人模仿老天下雨的样子,浇水没有规律,浇水时
间____,浇水的量也____,他是想让树苗不要养成____的心,要学会____,拼命扎根、找到水源,才能长成____的百年大树。他真是用心良苦啊。4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
雨,也会一吹就倒。”
(1)“语重心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种树人讲的这番话有三层意思: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我”从种树人这番话中悟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阅读习作,回答问题。钓鱼的趣味
一天,爸爸教我钓鱼。我们带上鱼竿、鱼食、水桶,来到海边。我学着爸爸的样子,装好鱼竿,拴好水线,串上鱼食,把钩甩到远处,静静地等鱼上钩。过了十分钟,漂儿一直不动。我扭头看爸爸,他已经钓上了一条鱼。我有些沉不住气了,心想是不是鱼食从钩上掉了,提起竿一看,鱼食在钩上还好好的。
这时,爸爸对我说:“这个季节钓的鱼主要是狗鱼。它们在海底,等食物到嘴边才吞到嘴里,吞到嘴里住一会才下咽。你要慢慢地移动鱼竿,鱼漂儿动了不要马上提,要等它把钩吞到嘴里再提。”
我照爸爸的方法去做,耐心地把竿儿一会儿往这一会往那儿地摆动。果然不多时,鱼漂在水面上一上一下地动了,竿子稍也在微微颤动。我的心一阵猛跳,握住鱼竿等待时机。漂儿抖着完全沉入水中,一定是鱼儿咬住钩了。我便使劲一提竿,呦!还真有点重。我盯着水面,眨眼间带着水花,一条约5寸长的狗鱼被线拉出水面。它在空中弯来弯去地挣扎。这时候我真不知道有多高兴。鱼被摔在岸上,在不停地扭动身子。我连忙拿起鱼儿。这时我发现,钩已经挂住了它的喉咙。鱼朝我张嘴,瞪着眼睛,身子还不住地扭动,像在恨我用诡计钓了它。爸爸笑着说:“这下会钓了吧!”“看来干什么都要窍门!”我说。
照这个办法我又钓了5条,直到夕阳落山,才和爸爸提着装有十几鱼的水桶兴冲冲地回到家。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件事的开始发展结果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作者通过这件事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 在一个华丽阔绰的房间里,敞开的窗台上,同天然的盆花摆放在一起的,是瓷花盆里的几枝假花。这些假花在铁丝做成的枝干上,骄傲地摇摇曳曳,对人们炫耀着自己的艳丽。
突然间,“哗啦啦”地下起大雨来,瓷花盆里的绢花连忙向老天爷请求:你能不能把大雨制止住?接着
“老天爷!”假花还哀求说,“你赶快把大雨制止住吧,它们有什么好处呢?世上还有什么比它们更糟糕的?瞧,街上不能再走来走去,到处都是泥浆和水洼!”
然而老天爷没有理睬它的无理请求,大雨也没有收起它的雨帘,还是自管自不停地下着。它把炎热驱散,使空气清凉,大自然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所有树木、青草经过雨水冲洗后变得焕然一新。那时候窗台上所有的鲜花争奇斗妍,由于雨水的浇淋,它们愈加芬芳、鲜艳和娇嫩了。而那些可怜的假花,从此失去了鲜艳夺目的光彩,被当作垃圾扔到了院子里。
凡真有特别才能的人,决不会去介意那些毁谤非议,恶意批评决不能够损害他们的优异之处。只有那些假花,才会害怕下雨。
第三篇:3 《贝壳》教学案
3、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先抑后扬由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生命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火花。生命真是一个奇迹。每一个小小的生命都会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
二、展示交流
1、作者简介
2、生字词:
收敛()聒聒()宽恕()卑()微 .... 短zàn()cuì()弱 一丝不苟(). ﹙1﹚、收敛: ﹙2﹚、聒聒 ﹙3﹚、宽恕: ﹙4﹚、卑微: ﹙5﹚、一丝不苟: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课文探究
《蝉》
(1)、《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写蝉?
(3)、作者对蝉的态度为什么有所不同?
(4)、《蝉》这篇课文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贝壳 》
(1)、《贝壳》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2﹚《贝壳》一文里,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绘,然后生发了那些联想?
5、问题质疑。
互动释疑:将自己还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1、“秋风的颜色”给了你那些感受?
2、《贝壳》一文里“是不是也应该„„更加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4、试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感悟创造
总结存储:请各小组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___”进行小结。教师根据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方法、情感上考虑。
四、评价学生展示。
五、达标测评﹙见学案﹚
3、《短文两篇》学案
学习目标:
1、能理解并识记本文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文意。
3、了解先抑后扬、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基础知识园
一、注音或写汉字:
收敛()聒聒()宽恕()卑()....微
短zàn()cuì()弱 一丝不苟().二、解释词语:
1、收敛:
2、聒聒:
3、宽恕:
4、卑微:
5、一丝不苟:
三、课文探究站:
1、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写蝉?
2作者对蝉的态度为什么有所不同?
3、《蝉》这篇课文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4、《贝壳》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 预习疑难点:
互动释意:将自己还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探究解疑。
● 感悟创造链:
1、总结存储: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方法上、思想感情上考虑。)
2、课外延伸:
A、学习本文后你有何感悟?
B、你还知道作者那些作品?请写出来。
●反馈检测:
一、文学常识:
1、《蝉》选自,作者,原名
2、《贝壳》选自。作者,台湾 家,家,有诗集,散文集。
二、仿照前面两个例子续写一句话:
生命就像禅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固执地等待;生命就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
2、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 ..
3、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东西。....
4、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
5、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
四、阅读《蝉》,回答问题:
1、文章开头就用 和 两个词语表明作者对蝉的讨厌态度。文章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概括文章中的关蝉的知识较准确的一项是()A、蝉的生命短暂,只能活一个夏天。
B、蝉的躯体小,但发声器很发达,它的叫声使人心烦。C、蝉从幼虫成长到秋天鸣叫之前,在泥土中孕育了17年。D、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时就开始。
3、文章画线句中的“那”具体指:。
4、文章的结尾处说“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蝉烦人的聒聒!”为什么提到“斜阳”和“秋风”?正确的解释是()
A、天色将晚,气温变凉,蝉会停止鸣叫。
B、秒天一到,蝉的生命,如同夕阳西下,行将结束,但它的生命意义值得肯定。
C、夕阳西下,秋风瑟瑟,给人以凄凉哀伤之感,对原来“烦人的聒聒”也懒得计较了。
D、天色将晚,天气变凉,蝉的生命行将结束,引起了作者的同情。
5、这篇散文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第四篇:八上生物教学案答案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外胚层、内胚层、中胶层。消化腔、口。2.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3.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有肛门。4---13
BABCBCDDCA 14.两侧对称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三胚层的出现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更正:选择题第五题改为:蛔虫消化器官不同于水螅的是 1.环状体节、环节、沙蚕、蛭 2----9
CABCABDA 10.(1)呼吸(2)前端(3)刚毛、快(4)迟缓(5)环状体节、环节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1——12DBACCDDCDCCB
13.略
第四节
鱼
1.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2.游泳、呼吸
3.1000、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4.水中、鳞片、鳃、尾部和躯干部
5——9ADBBC 10.(1)侧翻、对照(2)A(3)口、鳃盖后缘(4)红、内含毛细血管(5)生活环境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1.水中、体外、变态
2——9CCDCABBBB
11.略
第六节 鸟
1.流线、阻力、羽毛、翼、两翼
2——10CCCADBCDA
11.略 12.(1)被覆羽毛、双重呼吸、心脏功能强
(2)略
第七节 哺乳动物
1——7ABACCCC 8(1)门齿、臼齿、犬齿、切断食物、磨碎食物、撕裂食物(2)B、门齿、臼齿、犬齿、植食性。A、犬齿、肉食性
9.BBABC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1——10BCBCCDADDA
11.(1)a关节头、b关节窝
C关节囊
(2)骨骼肌、骨骼肌、兴奋、骨、关节
12(1)屈肘、伸肘(2)肱二头肌、肱三头肌(3)收缩、舒张(4)神经系统(5)B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一课时)
1.先天性、学习
2.遗传因素、环境、强
3.先天性、学习、学习
4——9DBACDA
10.DDCBA
11.(1)先天性、学习(2)遗传物质(3)学习、先天性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二课时)
1.学习、先天性
2——7CACADB
8.(1)完全变态(2)保证实验变量的单一性(3)3(4)植物叶片(5)D(6)避免偶然性
第三节
社会行为
1——11CCBDDCCACDC
12.(1)迁徙、筑巢、先天性、遗传因素(2)语言、信息交流(3)学习、学习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1——6BDBDAC
7略
8略
9.(1)5(2)草、消费者(3)草、鹰、鼠、鹰(4)鼠、鹰(5)捕食关系(6)生活环境、生态系统(7)分解者(8)先增加后减少
10.(1)胸(2)老鼠(3)不能(4)生态平衡(5)寂静的春天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一课时)1.菌落
2——10BACBCCBBB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二课时)
1.水分、温度、有机物、有机物、有机物
2——7DDDBAC 8.真菌 9.(1)有机物、叶绿体(2)琼脂(3)高温灭菌、杀灭培养基中的菌类
10.(1)不同环境中的细菌(2)对照、2、是否与空气接触(3)不能、变量不唯一
第二节
细菌
1——10CBDDCBDBCB
11.略
12.(1)A、细菌(2)B(3)加热(4)是(5)A
第三节
真菌
1——12C ACBCDABBDBB
13.(1)有菌落、无菌落、温度,有菌落、无菌落、水,有菌落、无菌落、有机物(2)温度,水,有机物(3)实验组是乙,对照组是甲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物质循环、患病、共生
2.分解者、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无机盐、二氧化碳
3——9CCDCCAA
10.(1)呼吸作用、光合作用(2)真菌或细菌、分解者、分解有机物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一课时)
1.酒精、二氧化碳、酒精
2.乳酸、醋酸
3.防止杂菌进入、温暖、细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温度
4——6CAB
7.(1)乙、设计了对照试验(2)培养基中的有机物(3)这是细菌和真菌生活的适宜、避免其它杂菌的干扰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二课时)
1.细菌、真菌、有机物、防腐、杀死、抑制
2.真菌、细菌、抗生素
3.基因糖尿病、生物反应器
4、杆、甲烷
5.C 6.B
7.略
8.C 9.(1)成形的细胞核(2)抗生素(3)分裂、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4)酵母菌、酒精和二氧化碳
10.(1)分解者(2)略
第五章:
病毒
1.蛋白质外壳、内部的遗传物质、活、寄主
2.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
3——1DDCDAABC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第一课时)
1.形态结构
2.花、果实、种子
3.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4——8BABCC
9.苔藓植物或蕨类植物、苔藓植物
10—12CCD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第二课时)
1.内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2——8DDADBA
9(1)东北虎、猪、扬子鳄(2)海带、鲤鱼(3)扬子鳄
10.(1)BDE、CDE(2)气管、皮肤、气囊(3)略
第二节
从种到界
1.界、门、纲、目、科、属、种
2.小、远,大、近
3—13ACCBAACABCB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基因、生态系统,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11AACBBBDCCC
12(1)单
一、差、人类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2)基因库、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基因的多样性减少、抗病哪里差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银杏、珙桐
2.裸子、三
3.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 4——13CACBDCBBCA 14.略
15.略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附: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 的动物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1-4略 5-15CADADBABBAD 16-17略 18-20ABC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1-9CADDCCCCA 10-11略13-17BBABC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1)1-2略 3-17 CCBCADBBABCDACB 18()麻雀、七星瓢虫、峰鸟、菜粉蝶、蝙蝠(2)七星瓢虫、菜粉蝶、麻雀、峰鸟、蝙蝠 19略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2)
1-5BDBDC
6-10DABDC 11-14CACB 15(1)b(2)a(3)e(4)f(5)d(6)c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1-6BDAACC 7.略 8-12DDDAD 13.(1)a关节头 d关节窝 b关节囊(2)骨骼肌、骨骼肌、兴奋、骨、关节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3略
4-8DBADC
9-15DADCBA 16(1)先天性、学习(2)遗传物质(3)学习、先天性 17 略 第二节 社会行为
1-5CCBDC 6-10CDCCB 11-15ACACD 16(1)B(2)B(3)D 第一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5CBBDD 6-11CDDADC 12略(1)6(2)草、消费者(3)草、鹰(4)鼠、鹰(5)捕食(6)生活环境、生态系统(7)分解者(8)增加
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3略 4-9DDDACCC 10(1)乳房生物反应器(2)转基因、人的血清蛋白基因(3)人的血清蛋白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2略 3-8BBACBD 9-14 DCCBBB 15 真菌 16(1)微小(2)分裂(3)芽孢、细菌 17 略
第二节
细菌
1-6CBCDCC
7-12CBDCBD 13-18 CCBCDA 19略 20(1)A、细菌(2)B(3)高温灭菌(4)是(5)A
第三节
真菌
1-5CACBD 6-10CDABD 11-16BBCBAB 17.(1)甲生长、乙不生长、温度;甲生长、乙不生长、水;甲生长、乙不生长、有机物(2)水、温度、有机物(3)甲是实验组,乙是对照组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5 CDBAD
6-10CCAAA
11-12略
第二节
人类对自己和细菌的利用 1-6略 7-10CAAC 11略 13-14DCC 15-16略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4 略 5-9 BDDDA 10-14 BADCB
15-17 ACC 18 苔藓植物或蕨类植物、苔藓植物 19略
第二节
从种到界 1-2略 3-8 ACCBBA 9-14 ACABCB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略 2-6 AACCB 7-11BABBD 12-17 DCCDCC 18-19略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2略
3-7BCACA
8-12CBBDC 13-17 ABBCC 18-19略
第五篇:八上历史教学案2
河北省武安市午汲镇中学八年级历史教学案系列——上册
武安市午汲镇中学八年级历史教学案
年级:八年级 学 科:历史 主备:张双发 审 核:李三海
内容: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实 课的类型:展示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掌握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实;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分析历史问题;增强忧患意识。
学习重点: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实 学习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预习交流:5
1、默写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2、分别写出两次鸦片战争的发动原因和侵略者
二、合作交流: 小组准备展示内容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鸦片战争的经过
3、鸦片战争的影响及中国失败的原因。
4、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侵略者、原因、主要罪行)
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侵占我国领土情况。
6、19世纪60-70年代,我国新疆面临的危机
落后就要挨打
河北省武安市午汲镇中学八年级历史教学案系列——上册
三、展示提升
重难点、易错点预设
1、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南京条约》中那一条最能体现其侵略意图?
2、香港历史问题是如何形成的。想一想,香港岛被英国割占了多少年?
3、为什么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5、近代历史上,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哪一个条约?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国家?
6、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你知道今年乌鲁木齐7.5事件吗?你有何看法?
7、你还准备展示哪些重点知识:
四、穿插巩固:
各小组对本组没有展示的重点内容进行巩固,各小组成员对自己的疑难问题进行巩固
五、课堂检测: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2、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3、为什么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中,属于一个省的是哪两个?
5、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火烧圆明园的凶手是——
6、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范围分别是——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