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教师审美素养的必要性及培养策略

时间:2019-05-15 02:14: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幼儿教师审美素养的必要性及培养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幼儿教师审美素养的必要性及培养策略》。

第一篇:论幼儿教师审美素养的必要性及培养策略

论幼儿教师审美素养的必要性及培养策略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未来人才和建设者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这一专家和艺术家相结合的角色,也面临越来越严苛的挑战。灵活性、创造性的职业特点特点,意味着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知识素养、品德素养和审美素养,其中,幼儿教师的审美素养越发受到人们的瞩目。

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形成的对该对事物的看法,具有很大主观性的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社会背景、文化地域等都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产生很大的影响。审美素养是指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各种因素的总和。教师的审美素养由审美观和审美技能两大方面构成。第一,教师的审美观在教学领域内具体表现为教学审美观,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教学美的理性认识,是对教学审美现象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审美趣味,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各种具有审美性质的事物和现象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偏好和兴趣。教师审美理想,即教师对美的教学境界的一种理念追求和在内心中勾画的蓝图,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艺术所设定的目标。教学审美标准,即衡量和评价教学现象美丑及其审美价值高低的尺度。第二,审美技能主要包括教师形象美设计技能和教学美技能。教师的形象美主要包括仪表美、教态美和健康的生活审美化三个方面;教学美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的讲授表现出来的审美因素,教师必须具备展现教学美的基本审美素养,这就是课程审美化技能、语言审美化技能、艺术审美化表现技能与批评技能三个方面。

审美素养作为新社会新时代对幼儿教师的新要求,有其不可忽视并无法取代的必要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审美素养是幼儿教师职业的必备素养,也是幼儿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奠基石。第一,教师要追求教育艺术并以美传道育人。就道德人格而言,教师的人格必须在普通人之上,才具备教书育人的资格,而审美素养是反映一个人人格品位的重要指标,也只有具有较高人格品位、审美品味的教师才能获得教育对象的尊重,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幼儿教师若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虽不言美也能让幼儿时时刻刻感受到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幼儿教师的审美素养是幼儿园实施美育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幼儿园美育要求幼儿教师具备相当的审美素养,像艺术家制作陶艺作品,用双手塑造作品的形状曲线一般,通过自身的修养影响和塑造幼儿的美好心灵。第二,审美素养提升幼儿教师的生活质量,优化人生追求。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除了生存需要还具有强大的精神需求,较高的审美素养意味着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标准、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的审美理想,有了这些,幼儿教师便善于发现世界中的自然美、艺术美,在审美活动中获得内心的喜悦和满足,精神生活的丰足必然会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幼儿教师更能明辨美丑善恶的界限,从而实现崇高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其次,幼儿教师的审美素养推动教学美的产生,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第一,审美素养使幼儿教师以审美的态度看待学生。当审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幼儿教师便会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去拓展和完善美的体验,幼儿教师眼中的学生,就成为一个个有着无数优点的发光体,幼儿教师不再将注意力集中于幼儿身上的缺点和进步的空间,他们更容易被幼儿的闪光点所吸引、所感动。于是面对调皮的孩子,幼儿教师看在眼里的不是幼儿如何扰乱教学秩序、如何闯祸给周围的人带来无尽的麻烦,而是这个孩子的活泼机灵和聪敏;过分木讷的孩子,幼儿教师不再对他们的难以相处、学习效率低耿耿于怀,而将注意力投放到幼儿的善良平和。幼儿教师善于发现每个幼儿身上的美感,幼儿在这种散发着美的光芒的目光中,感受着欣赏和鼓励,会变得越发出色,反过来讲,幼儿教师在这种审美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也会越来越美,这种美无关乎于外表是否惊为天人、衣饰是否华美绚丽,而是一种由内涵构成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深入人心的气质,就像轻轻走过一片花圃,空气中弥漫着似有似无的淡淡芬芳,清冽而直指人心。第二,幼儿教师的审美素养创造着教学美,促进幼儿的发展。拥有审美素养的幼儿教师,教学活动便不是那般普通寻常,而成为了一种包含美创造美的特殊活动,教师会创造性的投入其中,将熟练的教学技巧、丰富的教学内容与美深深融合,使教学过程到达审美的境界,教学美就应运而生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在教师审美修养的陶冶下会逐渐形成审美兴趣,并进一步养成审美习惯、发展审美能力,潜移默化的形成审美修养,学会享受教学中的美,幼儿园中的各项活动都不再有一丁点儿枯燥的影子,幼儿能真正快乐轻松的学习和游戏,进而激发他们追求美、创造美的愿望,而教师在享受教学美创造的满足感、收获教育幸福的同时,能够开拓新的教学美的天地。第三,审美素养带给幼儿教师诗意的生活,也使教学变得诗情画意。幼儿教师诗意地生活,是教学诗意化的必要条件。幼儿教师的生活虽然要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但也需要浪漫主义的情怀,这样才能超越现实功利的困惑,增添精神层面的追求。审美素养使幼儿教师的精神食粮永不匮乏,精神世界无比强大,幼儿教师的生活便诗意化了,因此教学才能真正诗意化,学生也才能有诗意的生活。幼儿教师沉醉于手工制作时的创造性、欣赏作品时的美感,沉醉于弹奏儿歌或者钢琴曲时或欢快或悠扬的音符将自己包围,陶醉于幼儿律动、民族舞蹈带来的身心合一的体验。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幼儿教师,也必将让幼儿的每一天都充满新鲜感,面对层出不穷的主题和创意,幼儿将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幼儿才能在诗情画意的教育中拥有诗情画意的生活。

幼儿教师应该怎样培养自身的审美素养呢?有以下几点策略:

第一,提高品德素质,发展审美人格。职业的特殊性对幼儿教师的道德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遵从自尊自爱的为人根本,在精神上必须具备崇高的道德理想,因为教育成败的关键是能否培养有道德有理想的人。人格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巨作用产生出来的,幼儿教师的人格则是教师本人在长期的教育事业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鲜明的风格。幼儿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幼儿教师个人修养及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其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

第二,加强知识修养,丰厚文化内涵。审美素养的高低不一定和学历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审美素养较高的人普遍会有渊博的学识。因此,博学也是幼儿教师提升审美素养的有效途径。落实到幼儿教师的生活实际中,读书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幼儿教师在广泛涉猎教育学名著的同时,更要将眼光放得长远,积极阅读中外经典名著和当代大师的名作,心理学、哲学、文学、美学等等领域都要有所涉及。通过书籍,与崇高的灵魂对话,在字里行间、在淡淡的墨香里来提升自身的学识修养;通过书籍,远离尘世的喧嚣浮躁,涵养秀外慧中的气质。在大量阅读的同时,要时常与周围的朋友、同事交流沟通,共同探讨所学所得,并把学到的知识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相联系,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逐步将各种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体验。

第三,端正审美观念,培养审美能力。首先,要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因为审美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审美素养的高低,其次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要具备强烈的审美观念,应有意识的、富于创造性地把美带进每一堂课,把美的意识种进每一个幼儿的心田。幼儿教师要潜心学习美学、美育理论,悉心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在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中把它呈现出来,在这种实战型的锻炼下,幼儿教师自身的创新性审美人格得以培养。第三,幼儿教师要强化审美感官,训练听觉、视觉的敏感度,提高审美感受力,并加强审美想象力、理解力。

第四,投身审美实践,丰富审美经验。幼儿教师审美素养的提高与完善有赖于审美实践活动。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幼儿教师要践行美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具有审美特征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关注美、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让自己时刻沐浴在充满美感的生活之中: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锻造博大的胸怀;置身于丰富的艺术活动,陶冶情操;游览古迹、参观艺术展,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幼儿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感受美、理解美和践行美,丰富审美经验。

第五,通过外在形象,展现审美风范。幼儿教师美好的外在形象往往能给幼儿赏心悦目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虽然幼儿教师向任何人一样无法选择自己先天的容貌和身材,但可以通过修炼自身的仪表美、教态美来美化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气质,从而彰显审美风范。

幼儿教师的审美素养对幼儿园教学起关键作用,为了更好地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每个幼儿教师都应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徐静.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与教师的审美素养[J].教育研究,2006,12.[2]张桂敏.论教师的审美人格[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8.[3]郭粉宁.人格与审美[J].文教资料,2011,5.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素养培养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素养培养策略

摘 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部分音乐教师对音乐学科的审美价值理解不够透彻,对如何指导和促进学生在音乐课中充分参与审美体验、培育良好的审美素养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指导。审美素养是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音乐是对学生实施素质培养的重要艺术学科。文章结合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探讨小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并探索各种有效策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为音乐美育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美育;审美素养;策略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借助于音乐,可以唤醒了人身上关于周围世界和自身中崇高的、雄伟的、美好的东西的观念。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销售审美素养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一、小学音乐课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是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价值的主要体现。《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教育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而应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在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符合音乐艺术自身的特征以及我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全面把握小学音乐教育理念,重视审美教育的重要地位及作用,让学生从美好的音乐中获得美的体验,从而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好曾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1、精设教学内容,激发审美想象

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音乐这门艺术的特点就是将美好的艺术情境用声音传达出来,所以,丰富的想象力是感知音乐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想象,才能感受并丰富音乐作品美;同时,音乐美也只有借助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充分地显现出来。在欣赏《瑶族舞曲》时,可以让学生们闭上眼睛,保持安静。教师用诗意的语言向学生娓娓道来:“在一个美丽的夜晚,远处传来瑶族长鼓动听的声音,它把人们引到瑶族山寨那和平幽静的意境之中。人们身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晚会的人越来越多,歌舞也越来越热情,晚会沉浸在一派幸福欢乐的气氛之中。”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在美好的境界中自由翱翔,对学生们在体验音乐艺术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想象力要充分尊重,并鼓励他们求新求异。

同时充分挖掘利用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内容,尽量展示对多种风格的优秀音乐作品进行快乐、开放和自由的吸收,通过熟练的教学,说明音乐不论风格如何都有表现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多地从音乐的多种风格中获得审美体验。在课堂中要积极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视听环境。音乐教室的布置应优雅、艺术化,座位的安排与乐器的摆放应富有新意、诱人遐想并有利于小组交流与活动,挂图应具有视觉欣赏的意义,其他教学手段(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的?用也都应努力遵循创设审美气氛与情境的原则。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七首――《保卫黄河》时,教师可以通过放映演唱录像,使学生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身临其境地强烈感受到磅礴的气势美和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美,从心灵深处接受美的教育、美的熏陶,进而热爱美、追求美。突出音乐美,并通过音乐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也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审美素养。

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渴望,让学生去感知、体验一个具有美感的事物或环境,就要创造―个具有美感特征的艺术氛围,激发起学生对这个美感的渴望。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比如在教授革命歌曲时,可将教室四周多挂一些五角星、红旗以及一些革命战争时的图片,而当在教歌颂大自然的歌曲时,可以在教室里摆放一些花盆、盆景及假树造型,为教室营造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氛。在这样―个充满新鲜感和温馨的情境下,再巧妙地设置几个悬念,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使之产生新奇感,集中注意力。

2、发掘作品情感,提升审美理解

音乐作品的形成不是偶然的,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凝聚着作者独特的创作意图和创 作灵魂。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应从感性入手,采用体验的方式,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教学的潜效应。小学音乐教育以审美对象来激发人的审美情感,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来获得心理的满足、情感的共鸣,使情操得到陶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在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进入角色意境中,可通过表演,或对主题及发展旋律哼唱,或为作品创编伴奏,或通过乐器演奏,引导学生在音响流动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音响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进而在知识的应用、拓展和延伸过程中延伸情感,达到提高审美素养的目的。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美的踪迹无处不在。但是,如果不善于发现,那就辜负了大自然这神奇的创造力,他的一生也注定是荒芜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是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的很好途径,但音乐又是其中最直观、最具感染力的。所以,音乐老师一定要担负起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重任,通过提高他们的音乐感觉能力来构建对美的认知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如语言描述、再让同学展开想象用语言复述,利用大屏幕播放具体的景象,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进入音乐情境等,来逐步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比如在欣赏《念故乡》这首歌时,我用语言描述这首歌创作背景,原名为《自新大陆》是德沃夏克的巅峰之作。这部交响曲反映了一个捷克人对美国这个“新大陆”所产生的种种印象与感受,表现出他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德沃夏克从黑人音乐和印第安人音乐中得到启示,吸取养料,创作出自己的旋律。《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主题是思乡。其浓郁的乡愁之情,恰恰是作曲家本人对祖国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身在异乡为异客,德沃夏克时时刻刻都在怀念伏尔塔瓦河畔自己的故乡。教师让学生随着我的语言产生联想:作曲家本人对祖国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身在异乡为异客,德沃夏克时时刻刻都在怀念伏尔塔瓦河畔自己的故乡。接着运用多媒体,播放家乡的美丽图片。对歌曲背景的讲述,对音乐画面的观看,让美的情境不断在学生的脑海中浮现,不断加强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3、重视审美体验,培养审美能力

音乐审美经验是人们欣赏和创造音乐作品时产生的认识和愉悦的心理体验。音乐审美能力包括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音乐审美能力是在积累音乐审美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感受、欣赏音乐美一般分为官能、感情和理智三个阶段。官能欣赏主要满足于悦耳,是比较肤浅的。要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必须进入感情和理智的欣赏阶段。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选择什么样的审美对象,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审美情趣,也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由于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擅长于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在欣赏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积极的形象思维活动,动之以情地进行联想,让学生的情感与作品发生共鸣,从而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寓美于心灵之中,让作品所体现的人类精神文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可以说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有丰富的内涵,至于到底怎样理解还要看每个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在音乐审美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如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或学会歌曲以后,启发引导学生依据歌曲的主题、情绪、意境即兴创编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表演,以律动、表演、集体舞等形式表现歌曲。对学生的创造成果要以赏识、鼓励为主,从而帮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

三、结语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的多,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可见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扬长补短,总结经验,修正不足,为后面的课题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吴贵龙.小学合唱教学中审美情趣培养的策略探讨[J].当代音乐,2017.01.[2]陈小琴.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策略[J].大众文艺,2016.10.

第三篇:美育中培养审美素养

论在美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摘要】:在夸大素质教育的当代社会,美学教育更是不能忽略的一门课,怎么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美的教育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成什么大家,而是一个人生的目的,就是通过美的教育或艺术教育,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别样的人生。

美育的实质,就是以自然之美滋润学生自然成长、以生活之美启迪学生自己成长、以艺术之美促进学生自由成长、以崇高之美引领学生自觉成长。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部分特别强调‚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为我们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立德树人不能离开美育,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美育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

‚美是教育的本质‛,美育是立教之本。叶圣陶认为,‚美育正是帮助学生的美好天性自然生成的最好方式,也是生命质量自然形成、自然提高的最好方式‛。一是美育是立于学生成长的教育。美育的实质,就是以自然之美滋润学生自然成长、以生活之美启迪学生自己成长、以艺术之美促进学生自由成长、以崇高之美引领学生自觉成长。二是美育是寓于全面的教育。‚没有美育,就不可能有个性充分的全面发展。‛美育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渗透在学生的心灵深处。蔡元培强调‚美育代替宗教‛。美育以它独特的功能,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美育是伴于终身的教育。孔子认为教育是‚兴于诗,立于德,成于乐‛,王国维认为孔子治学之道就是‚始于美育,终于美育‛。四是美育是隐于具体学科的教育。每一门学科尽管研究对象有所不同,但每门学科所展示学科的知识之美、境界之美、人生之美,无时无处不在,给学生以启迪和激励。五是美育是显于艺术的教育。柏拉图说,‚艺术是教育的基础‛。艺术就是‚呈人之美‛,艺术教育就是‚成人之美‛,那么教师就是善于‚成人之美‛的人。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界对美育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已经形成共识;美育研究、美育理论、美育实践都有了较大发展;教师对于美育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也不断得到提升。同时,由于一些人在艺术教育方面的过度专业化和极端功利化倾向,加之在观念上又往往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这就会产生有些学生的艺术专业和职业能力增强了,反而在审美和人文素养方面趋于弱化或缺失的现象。艺术教育的发展并没有同美育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二者有时不仅不成正比,反而是成反比的。这就表明我们的美育,特别是美育教学在一定范围内出了问题。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一要求把美育明确定位为素养教育、通识教育,而非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定位为以人为本位的情感教育,而非以技术为本位的单纯的知识教育。这无疑对改进美育教学,让艺术教育类通识课程回归美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这一要求还指明了改进美育教学的目标。审美素养是脱俗的、纯洁的,人文素养是入世的、为民的,因此,‚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意味着改进美育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育以脱俗的态度入世的人,即培育以纯洁、高尚、先进的价值目标和情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利人和为民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从而为社会进步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改进美育教学应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改进美育教学应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一是增强审美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学生自觉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梁启超曾说:‚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制淘汰下去。这种功夫做得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文化修养。马克思认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生态度。一方面发掘教育生活中固有的美来启迪学生,培养学生高品位的生活情趣;另一方面在帮助学生提高艺术生活能力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二是增强学生审美能力。首先,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感受能力是学生进行一切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学生审美感受能力不是天生的,一靠教育,二靠实践。如果缺少对美的敏锐感受能力,就不可能获得丰富多彩的审美感受。其次,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辨别是审美的关键,理解是审美的核心,评价是审美的升华。再其次,培养学生审美创造能力。应在帮助学生树立审美理想、提高创造美的心理素质、发挥个性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创造外界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的内在美,从而造就有丰富个性、完美人格、全面发展的新人。

改进美育教学应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流淌在学生心中的一股清泉,既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气魄,更是一种气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把美育寓于各门学科教学之中,创新教学视角,并使之相互渗透,从审美教育角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在现代社会,一个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艺术家‛,艺术审美素质是一个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但人们发现美、感受美甚至创造美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才能获得。因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审美不但需要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心灵的感悟。审美教育是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情操,在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审美愉悦的感受之中,达到人文素养的提升。《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中有介绍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展现多样性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显示顽强生命力和无穷魅力的汉字,以及《易经》、《论语》等古代经典中关于中华民族祖先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等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不可多得的素材。借助这些素材,我们可以在课程教学中使用情感教学法,通过情感的桥梁和媒介,不仅可以满足教学本身需要达到的知识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与丰富的情感。当他们具备这种情操和情感时,就会自然而然抵制假、丑、恶,满怀激情地追求真、善、美,做一个高尚的人。这种教育不仅体现美的意蕴,而且能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如在讲授‚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时,笔者适时选择藏族的传统剧种———藏戏的事例。谈到藏戏从明代形成之初到现在,历经六百多年,经历了剧目题材的扩大、曲调丰富与发展,剧种独具特色的特点以及一些传统仪式仍然沿用至今,并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通过这一教学环节,既让学生体会到文化创新的意义所在,又让学生感受到藏戏之美、家乡之美,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

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以动人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得以纯洁化和高尚化。美育主要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灵的教育。在我们的美育教学中,美育发生作用的机制或效果是‚感动‛,是‚动之以情‛。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当好这个角色,美育的实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是教师走进学生情感世界或心灵世界的捷径。所以,美术课的色彩、音乐课的音符、语文课的文字、历史课的记忆,都应是富有动人的情感的,而非单纯的技巧和知识。美的特征之一就是动人性,就是能感动人、打动人;不能动人,就没有美,也不会有美育。

那么,我们以什么来打动人呢?或者说我们要使受教育者发生怎样的情感变化呢?美育应以纯洁和高尚来打动人,使学生的情感纯洁化和高尚化。法国美学家库申说过:‚美的特点并非刺激欲望或把它点燃起来,而是使它纯洁化、高尚化。‛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经过长期美的陶冶,会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感到丑恶的东西是不可容忍的。让美把丑与恶排挤出去,这是教育的规律。‛无疑,这也正是美育的规律。

由于一定范围内社会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倾向,一些学生的情感常常背负了许多成人世界中世俗的东西,比如被功利目标所支配的东西,使情感功利主义化了,世俗化、庸俗化了。甚至生活中一些高尚的人和事,在一些人的眼中,也成了功利的了。因此,美育就是去世俗化和功利化,把情感从资本和欲望的冰水之中打捞出来。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就是说审美可以把人从各种世俗束缚中解脱出来,超越出来,获得情感和精神上的自由。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第二十七封信中写道:‚只有美才能赋予人合群的性格,只有审美趣味才能把和谐带入社会,因为它在个体身上建立起和谐。‛美育使人和谐地融入社会,并因而也使社会更加和谐。

美育教学应该是开放的,让生活美、自然美走进课堂,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生活中处处有美育。教师应更多地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来开展美育。鲁迅先生《一件小事》,描写一个人力车夫,车把挂住了一位衣服破烂的老女人被风吹起的衣服,老女人慢慢倒在地上说她‚摔坏了‛。或许是真的摔坏了,或许只是她‚装腔作势‛,人力车夫不理会这些,毫不犹豫地搀着她的臂膊,一步一步向前面的一所巡警分驻所走去。这就是生活中的美,鲁迅先生当时的感受是‚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情感在车夫的美面前被净化了,被纯洁化、高尚化了。

现代化的多媒体视听教学手段,使自然美进入课堂已经不是一件难事。‚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自然美对于情感的陶冶和净化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一片蓊蓊郁郁的森林,世俗的眼光就是以商业价值为中心的木材商人的眼光,而纯洁或纯粹的眼光,则是排除了自我野心的诗人、艺术家的眼光—真正的审美的眼光。不难想象,对于森林,木材商人欣赏之后是砍伐;而诗人、艺术家欣赏之后是珍惜和爱护。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重要方式之一。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就是要养成他们纯洁化和高尚化的情怀和眼光,让高尚和纯洁成为他们人生的基本前提。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我们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不懈地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教育,一定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他们的素养,从而拥有美好人生。

美的教育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成什么大家,而是一个人生的目的,就是通过美的教育或艺术教育,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别样的人生。概括起来,美的教育应该赋予一个人三种人生:诗意的人生。人太不自由了,太不圆满了,因此我们都会去渴望美、创造美、发现美,也就是让人的一生中充满了诗意,让内部世界变得更加丰富、自由和高贵,人内涵不同,人生样态就会不一样;创造的人生。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生生不息‛,‚生生不息‛的‚生‛,就是创造,再创造,人类发展史主要的活动就是创造活动,在叶朗的《美学概论》和李泽厚的《美的历程》等著作中,都清晰地指出美直接培养人的创造性,人的全部创造力都来源于美;爱的人生。人类的全部情感、全部意识目的最终要归结到一个字上,那就是爱,只有美的教育才可以让每名青少年拥有爱的人生——爱自己、爱大自然,爱别人、爱这个世界,爱是人类唯一的情感巅峰。

教育是人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成才先要成人,而审美和人文素养是成人的关键要素和基本的衡量指标。缺少审美素养,人会变得越来越世俗、低俗;缺少人文关怀,人会变得越来越隔膜、冷漠。如果美特别是内在美被轻视,我们怠慢的不是思维的深度,而是民族的灵魂。因此,围绕‚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来切实改进美育教学,是美育内涵建设的根本,也体现着人的建设基础工程的时代要求;是审美教学革新、发展进程中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也是提高美育教学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报》2014年5月19日第16版

[2] 为艺术教育勇开新路——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对话

[3] 仇春霖;不可替代的美育[N];光明日报;2004年

[4] 石志民;陈海华;;激励学生的艺术[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丁相平;教师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相振芳;简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D];厦门大学;2007年 [7] 高颖虹;关于当代美育功能的思考[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年05期

第四篇:论爱国主义培养的必要性

论爱国主义培养的必要性

专业:中医学 姓名:王 胜 指导教师:

摘 要: 自古以来爱国主义情怀就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那一个个爱国历史故事点燃了我们内心的爱国的激情,纵使中国经历了无数的改朝换代,历尽沧桑,但是爱国从历史角度看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是没有期限的,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首先应明确认识到爱国的意义,它的历史和当代意义,再担当起爱国的责任,用实际行动来理性爱国。

关键词:

爱国主义

意义

大学生

民族精神

核心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经产生过20多个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明或者说民族精神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我们的民族精神。现阶段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木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光明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视同统一的事业。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的精辟概括。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的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是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关系着四化建设的成败和祖国的兴衰。

1、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其有机统一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在引导大学生知国、爱国、报国上下功夫,做到以了解祖国、学习爱国主义知识和有关理论为基础,以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为重点,着力培养青年投身祖国四化建设的雄心壮志和努力学习的积极行动。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三个基本环节。

2、知国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当前大学生对祖国是否有深刻的了解呢?一些调查资料表明,他们对祖国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传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确实知之不多、知之不深。

因此,他们对封建主义旧中国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本质缺乏认识,对历史和现实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时不能科学地分析、正确地对待,容易产生种种偏见。因此,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大学生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以此激励大学生珍重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相信中华民族将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一种集中体现。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一个人没有精神不行,一个民族没有精神更不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俞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紧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我们要坚持勤奋学习,立志成才。二十一世纪,信息交流日益广泛,知识更新大大加快。形势逼人自强、催人奋进。我们要跟上时代步伐,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功底。在学习中,还要善于创新,善于实践,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去,不断成才。我们要注重锤炼品德。优良的品德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在全社会提倡诚信、讲究文明的今天,已经成为知识分子的青年大学生们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起正确的名利观,努力培养良好的品德,提高综合素质,完善人格品质,做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人。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富裕安康、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艰苦能磨练人,创业能造就人。青年一代的我们,只有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真正地做到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结合。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环节,爱国主义当以培养。

第五篇:幼儿教师形象及基本素养

幼儿教师形象及基本素养

一、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严于律己、作风正派。

1、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幼儿认真负责,热爱尊重每一个幼儿;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勇于吃苦,为了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能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幼儿园、企业、国家的命运、前途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善于团结协作,妥善处理与周围同志之间关系:善于交流、化解矛盾;以集体利益为重,与人为善、和谐;能意识到与他人合作的价值。

3、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乐于助人,能与他人分享教育经验和教育成果;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追求和创造愉快、健康、向上的氛围;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二、衣着打扮符合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语言规范、健康、做事文明礼貌;言谈举止大方得体、为人师表。

1、着装:衣着活泼大方,大小得体,便于活动,颜色鲜艳,不同场合穿不同服装,给孩子以美的熏陶。细则:日常着装柔和、大方、典雅,以色彩柔和淡素职业装为佳;上岗时穿轻便、色彩艳丽休闲装或娃娃服;并配以不同的鞋子;上班时间不穿脱鞋,赤脚;当班时间穿平底鞋。

2、仪容(化妆):精神饱满,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细则:日常生活化妆要求自然、大方、淡雅,与肤色衣服相匹配;杜绝浓妆艳抹,使用有刺激性味道的化妆品;工作时间将长发束起,不披头散发;额前头发不可过长,挡住视线。

3、体态(站姿、走姿、坐姿、交谈姿式手势):姿态端正、大方、自然、1 规范。细则:体态挺拔,站立自然,挺胸收腹,头微上仰,两手自然下垂,面带微笑;走姿稳健,头正胸挺,双肩放平,两臂自然摆动,双目平视,不左顾右盼,随时问候家长、同事和幼儿;手势自然、适度,曲线柔美,动作缓慢,力度适中,左右摆动,不宜过宽;交谈姿态以站姿为主,自然亲切,对幼儿可采取对坐、蹲下、搂抱,尽量与交谈方保持相应的高度。

4、语言:语速适中,态度温和,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A、上课语言:语速适中,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细则:使用普通话,用词规范;语气柔和,委婉中听,忌大声呼叫;咬字准确,吐音清晰;语调婉转、平稳,抑扬顿挫,语速适中。

B、课间语言:活泼欢快,亲切温柔,力求言简意赅。细则:语言生动活泼,言情一致,精神饱满,目光恰当;说话时不可过分夸张,不过分喜怒形于色;杜绝训斥、讥讽的语言;杜绝给孩子造成惧怕、恐惶心理的语言。C、生活语言:亲切关爱,体贴入微,力求体现母爱。细则:不讲粗话,脏话,忌训斥幼儿;忌大呼小叫,不要离听者太近;时刻面带微笑,保持恰当的目光;不催促孩子过快饮食,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三、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养和交往能力

1、做人以德为本,注重个人修养。

2、热爱生活,追求健康、愉快、的生活方式。

3、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

4、自信心强,能正确地对待成功与挫折、表扬与批评。

5、有较强的沟通协作能力,与家长、幼儿园、社区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6、注重与他人的情感沟通,妥善处理各种不利因素。

7、能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态度。

8、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同事和周围事情。

四、有不断更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技能。

1、及时捕捉、学习、充实新的教育观念,积极主动获取知识。

2、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能放眼于世界大环境来教育幼儿;坚信每一个幼儿都有无限发展的潜力;尊重幼儿和幼儿的个体差异。

3、善于吸收和丰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对幼儿感兴趣的知识有初步的常识;对社会和各种文化有追求、喜欢和欣赏的态度和能力。

4、有勇于创新的观念和能力:乐于接受新事物,善于超越自己;敢于向权威挑战;有超前意识、竞争意识。

5、有简单的英语会话基础,能与幼儿与家长简短对话。

6、会使用和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会使用电教手段;能自己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会利用网络收集、积累、获取、传播信息。

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专业技能

1、好的唱、跳、画、做、说、弹的教学基本功,并在某方面有特长。

2、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教育计划设计新颖、恰当;能将教育计划有效地转化为教育实践;教学效率高、适用。

3、有观察、了解、分析、评价幼儿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幼儿的行为和现象的变化;能采取有效措

4、有较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及时捕获教育契机进行恰当的教育;善于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突发事件;能创设和设计最佳教育情境。

5、有利用时间、空间、材料进行教育的能力:能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能提供、布置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物质环境;能利用环境资源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

6、语言能力突出:口语表达规范、清晰、准确,说普通话;指导幼儿的语言简练、恰当;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善于运用语言进行交往。

7、形成初步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至少在某方面有较突出的教学实践。

8、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班级管理井然有序;能为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和习惯;班级环境适合不同幼儿发展。

六、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教科研能力

1、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地自我学习和提高。

2、掌握新的学习、研究方法,善于学习积累教育教学理论。

3、能及时广泛地吸收、借鉴、运用最新的教科研信息和成果在教育实践上。

4、善于不断总结、提炼、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5、能积极开展、参与教科研活动,独立进行教科研课题研究,至少在某些方面有初步的研究成果。

6、有努力从知识型向科研性、专家型转变的自主意识

幼儿英语师资的培养

一、英国语言师资培训的内容与特点

语言师资培训活动由两方面构成,一是培训者所提供的材料或活动,这些材料或活动符合课堂教学需要,能为受培训的教师提供训练素材;二是受培训教师操作的活动。

(一)培训者提供的材料或活动

1.真实课堂电视录像。

2.课堂教学的全部或部分书面记录,供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研究。

3.真实的课堂教学、模拟教学或微型教学。

4.有关语言教学的书刊杂志。

5.有代表性的英语课本。

6.教学计划或教案。

7.有关的班级、教师、学生的特例研究。

8.学生的书面作业。

(二)受培训教师操作的活动

1.比较。如在提供的二份教案中,确定好坏并说明理由。

2.准备。如准备一份改错的符号标记,用来批改学生作业。

3.评论。如观看教学录像,评论执教者改错的方法是否正确。

4.提出改进意见。如观看教学录像——教师组织小组进行语言操练,列举所使用的步骤、方法并提出改进意见。

5.改编。如为了某种目的,改编某些语言练习。

6.列举。如阅读课堂教学书面记录,列举学生出现的各类错误。

7.选择。如在列举的错误中,选择典型错误进行改错并说明理由。8.排列。如阅读某个语言教学材料,根据交际性原则重新排列组合。

9.补充。如观看教学录像,列举其中的教学原则,再做补充。

另外,在语言师资培训应使用的授课方式上,Rod Ellis主张应使用四种授课方式:

1.讲授课:由培训者提供、讲授有关的知识和信息或为受训者提供进行操作的半成品。

2.示范课:由培训者在真实的课堂或学员之间进行,为学员示范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3.讨论课,包括全体、小组、同伴之间的各种形式讨论。

4.实践课,包括个人或小组编写教材、参考材料,设计教案、试讲、制作教具等。

二、我国幼儿英语师资培养的方式方法

(一)英语专业教师的幼教化

即,对非师范类的英语教师进行幼师基本技能的培训,把英语水平和幼师技能结合起来,使之适应并胜任幼儿英语教学工作。具体做法是:

1.专门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以及优秀的幼儿教师,对专科以上的英语人才进行岗前培训,着重就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进行系统培养。

2.组织进行教学方法的培训和研讨,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手段运用的创新设计和实验。

具体培养目标和要求是:

1.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力求简明、实用。2.双基训练和教学实际相结合。

3.英语方面包括:英语课堂管理、教材知识点教授、英语活动组织、英语手工课教学、教具制作等技巧。

4.英语教学与其它教学相融合。

5.培训时间适中,一般以一个月(约180学时)为宜。

(二)幼儿教师英教化

即,对幼儿园部分年轻的教师进行英语方面的技能培训。

培养目标的原则和要求是:内容上坚持基本性、先进性;实践上坚持高效速成。

具体培训内容上有:

1.规范的语音基础训练。

2.口语能力训练。

3.教学组织语言的应用。

4.英语背景知识。

5.幼儿英语教学法的研习。

6.课堂英语环境的营造和创设。

7.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渗透和融合。

8.自我提升英语水平的方法。

前四个方面注重基础和能力;后四个方面注重实践和技巧。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员的差异,分别组织教学。为保证培训质量,英语基础训练最好由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背景的教师组织和实施;教学理论和方法由英语教学法专家讲授;教学技巧和艺术由富有经验的一线幼儿英语教师演示 并指导。

(三)幼儿英语师资正规学历教育

除了对现有师资或潜在师资进行改造之外,第三条有效途径就是进行幼儿英语师资正规学历教育,这是最终解决幼儿英语师资问题的根本途径。

(四)幼儿英语教育科研及教研活动

幼儿英语教育科研及教研活动是提高幼儿英语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科研活动可以使幼儿英语教师加深对幼儿英语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理解,并及时了解幼儿英语教育的最新动态。此外,实行幼儿英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也是一个有效途径。

幼儿园英语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幼儿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基本的听、说训练,使幼儿建立初步的语感,并掌握日常基本词汇和简单的交际用语,具备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基本能力。同时,激发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英语、使用英语,为幼儿升入小学继续学习奠定初步的基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发幼儿潜能,培养观察、记忆、注意、想象、表达和创造能力,开阔幼儿视野,使幼儿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要求

小班:纯语音语调输入或认知发展阶段,以认知为主。

1.在课堂上,借助实物、图片、教师的动作、表情,能对教师用英语提 8 出的要求作出基本正确的反应。

2.能够听懂、并根据实物、图片、动作等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说出所学单词50个左右。

3.会唱所学的英文歌曲、童谣。

4.能够掌握最基本的日常交际用语。能够进行非常简单的对话,如发出简短的指令、做出简单的陈述、使用简单的疑问句以及对简单的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做出回答等。

中班:语音语调输入和完整语言发展阶段,继续听说,句子为主。

1.基本能够听懂课堂用语。

2.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说出所学的句子。

3.能够根据场景,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简单的对话。

4.能够听懂并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说出所学单词150个左右。

大班:语调输入和语篇阶段,说用结合,无意识读。

1.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说出所学的单词和句子,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说出所学单词300个左右。

2.能够在所学语言知识范围内,进行日常会话。

3.喜欢阅读附有简短英文的简易图画故事。

4.认识常见的标识及语言。

三、教学内容

1.基本语音语调

2.词汇

接触500个左右的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常见的标志及语言。

3.语法

名词:可数及不可数名词。

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动词:与肢体相关的动词。

介词:方位介词。

数词:20以内的基数词和序数词。

形容词:评价方面的基本词汇。

时态: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接触,不加解释)。

句子:最简单的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四、教学原则

1.实践性原则。

2.直观性原则。

3.趣味性原则。

幼儿英语教学原则(实践性原则)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幼儿具有一种独特的自然吸收、自然习得语言的能力,这使他们能从大量的语言接触和使用中吸收语言材料,概括语言规则,从而形成语言能力。语言习得理论同时认为:只有习得的东西才会成为口头熟练掌握的语言。因此,幼儿的发展是通过活动而实现的。

一、大量开展听、说活动

听说练习是幼儿英语学习活动的基本形式,其精髓在于创造机会使幼儿 10 获得最大量的口语实践,通过多听多说多练,逐步熟练掌握语言,形成语感。

二、以教师为主导

教师在活动中应结合幼儿英语活动的基本结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向幼儿演示新的语言材料时,教师是“示范者”,是“演员”,应该“精讲”。

(二)为幼儿提供机械操练的机会,教师是“教练”、“指挥”、“指导者”、“检查者”。

(三)为幼儿创设复用、活用、交际的语言场景,为幼儿的“听”提供“理由”,为幼儿的“说”创造“动机”,教师是“导演”、“参与者”、“旁观者”。

三、以幼儿为主体

在幼儿英语实践活动中,幼儿的任务分别是:

(一)教师演示新材料时,幼儿应做“听”的实践,并动用各种感官,感知新材料的语音、语义及其联系。

(二)在机械模仿阶段,幼儿在教师指导之下,主要做“大合唱”式的全班操练和“小组唱”式的小集体训练。大量的模仿练习有助于掌握发音技巧和说话的基本套路,有助于幼儿开口说话,是幼儿学习英语必不可少的一环。

(三)在复用、活用阶段,可由教师和学得好的幼儿示范过渡到全班分组对话,练习以有意义的操练和交际操练为主,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贯彻“实践性”的原则,不但体现于新授活动中,还应体现于复习、巩固活动中,体现于英语学习活动之后的其它活动之中。练习的方式也不尽相同,问答、游戏、表演等。无论怎样,教师应提供充分的机会,使幼儿成为“实践”的主体。

四、贯彻“实践性原则”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精讲与多练的关系。

教师在给予幼儿以某种语言示范后,就要“退居二线”,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反复练习,充分利用有效活动时间。

1.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2.处理好全体与个体的关系。

(二)精讲与多练

幼儿是教学的中心,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讲和教要服务于、转化为幼儿的学和练。要充分尊重幼儿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讲练结合,精讲多练,把重点放到幼儿的言语实践上来,通过各种途径为幼儿提供足够的、生动有趣的、易于吸收的语言材料和多种实践机会,使他们“沉浸”在实际语言的海洋中,在自然交际、自然重复中习得英语,形成语感。

1.使幼儿先听后说。

2.要掌握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点面结合、难易相间的原则。

幼儿英语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抽象思维、推理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我们应利用和发展这种技能,并尽量不去削弱孩子们使用这种技能的愿望,来为其英语学习服务。

一、老师演示新的语言材料,使幼儿建立英语的新概念时

(一)使用直观教具

如实物、模型、图片、手偶、简笔画、幻灯、录相等等。可以把实物带入课堂,虽然这些实物都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但教师把它们带入教室,幼儿往往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注意力马上被吸引,有关这方面的英语在几分钟内就能说出,而且英语与实物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一些不便带入教室的实物,我们可以用相应的玩具或模型代替。

简笔画也是最为实用的直观教具之一。它能大大减少教师制造教具的时间,一支粉笔即可,而且信手拈来,富有动感,特别吸引幼儿。

多媒体辅助计算机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使教学内容的呈现富有强烈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寓教于乐,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二)体态语

如手势、动作、示范、面部表情、神态、发音的口形示范、语调、声音等,将直观的教具和教师本身的直观演示、生动的形象和语言相结合,创设语言环境,渲染语言气氛,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帮他们迅速完善地感知理解新材料,提高感知的效果。

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频率很高,方式很多,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学中,英语教师常用体态语来指示、指挥、演示和表情达意。例如,在训练幼儿朗读时,读升调时,手往上提;读降调时,手往下降;该停的地方,手在空中挥拳。

(三)创设情景

第二信号系统以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并得到第一信号系统的支持和校正。如果语言离开了当时的情景和实践,它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于孩子理解情景比理解语言更快、更容易。在所授语言材料涉及到情景时,教师不能只依赖于语言,将情景讲解给他们,而是要把情景演示给他们。

情景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紧扣中心内容。二要真实。三要合理。

(四)使幼儿多感官参与

幼儿的理解很多情况下来自于手、眼、耳、身体的运动觉。他们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学习本领。因此要“调动各种感官,进行无意学习”,让幼儿分不清现实与虚构,意识不到语言教学的真实意图,而陶醉于有趣的语言活动之中,在无意识中自然而然地习得外语。

二、教师在示范发音时

直观的辅助便是教师的口形、手势,教师也可让幼儿多感官参与。人们都说英语是音乐的语言,因此发音不到位的话,就不会体现这种美感。幼儿的发音器官不完善,教师在教幼儿学习英语时,要先选择一些容易的音来发。有一些音尽管不容易发,但还是要把正确的音示范给他,以免使错误巩固。如:[θri∶],[θ]音把舌头伸出来,[r]音把舌头缩回去,[i∶]音裂开小嘴笑。又如:[faiv],[f]上牙齿咬住下嘴唇,[v]音口形不变,[ai]大老虎打哈欠。

三、在练习时

教师应设置一些能激励幼儿去说的活动场景,让幼儿在场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有空间知觉、角色扮演、视听觉体验等,来加深对新材料的理解。如:“Old wolf , what time is it? ”中扮演大灰狼和小动物等。

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简便易行,切莫弃简从繁。如明明做一个动作,画一幅简笔画就能清楚表达的,就不必兴师动众放录像了。

(二)要排除干扰,演示到位。

(三)在授完一个概念后,及时检查,如果发现幼儿的概念建立的不完善或出现错误,应该及时纠正原用的教具或体态语,从而传授给幼儿正确的语言概念。

(四)有些语法现象因其特点不宜用直观性原则来介绍时,则应顺其自然用其他方法来教学。

幼儿英语教学原则(趣味性原则)兴趣是人的一种积极的情绪表现,总是给人带来愉悦的主观情绪体验。兴趣是一个人学习做事的重要前提与动机,更是幼儿做某项事情的直接动力。英语对于幼儿意味着抽象难懂,如果教师不善于利用这一原则,英语就会变得枯燥无味。所以,趣味性原则对于搞好幼儿英语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考虑如何用所设计的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来掩盖我们严肃、有时单调、枯燥的教育内容,让有趣的因素创设出使幼儿渴望参与的欲望,使幼儿受到“蒙蔽”,意识不到语言教学的真实意图,而陶醉于有趣的活动之中,积极、主动、忘我地投身英语学习活动。

一、有趣的内容

幼儿外语教学,应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学习的内容必须是幼儿感兴趣的、熟悉的,就是在选择主题、角色的时候,趣味性要强一些,例如画画、过家家、吃冷饮、串门;学习的过程要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和身体活动。

二、有趣的环境

(一)语言环境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初步引起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经常地给幼儿用录音机播放英语小故事、歌曲、诗歌,让 幼儿观看英语动画片,翻阅英语图画书等。

(二)物质环境

这对培养幼儿对英语的兴趣极为重要。在组织活动前,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一些有特色的头饰、玩具,设置一个别出心裁的场景,这些都能较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精神环境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单调的听、说,可采用多种体裁的内容、形式,如将儿歌、讲故事、唱歌、做游戏、绘画等活动融合在一起,做到说中有玩,玩中有唱,唱中有画,画中有说,丰富英语教学中的趣味内容,以引发幼儿学英语的浓厚兴趣。

三、有趣的形式

(一)故事法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可根据需要使整个教学活动以讲故事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听完故事后,用英语进行表演。

(二)游戏法

这是幼儿学习英语的主要方法,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游戏:1.“迅速抢答”。2.“谁不见了”。3.“传悄悄话”。

(三)表演法

幼儿有较强的表现欲望。用英语表演小短剧,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勇敢、大方、自信、进取的优秀的性格品质,而且对教育内容容易记、记得牢。

(四)说唱法

旋律对于幼儿有极大的吸引力。教师可让幼儿先听,然后再根据歌词即 兴表演。歌曲在教学中就是调味剂,它可使气氛活跃,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获得并巩固所学的语言形式,加深听力理解,激发幼儿的成就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手偶法

“手偶”人物造型美观,形象逼真,操作起来又特别方便。在操作过程中,操作演员可以绘声绘色地对话、歌唱。

(六)声调法

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饶有童趣,这样也会调动幼儿好奇好玩的心情。一,语调上抑扬顿挫,亦高亦低,亦长亦短,做到快慢有节律,粗细有分别。二,在模仿某个角色时,应符合其性格特征。

(七)动作法

在教给孩子动词时,可以使用动作法。

四、有趣的教具

要善于利用有趣的辅助教具资源,像图片、投影、头饰、面具、手偶、磁带、录像等等。因为幼儿靠纪律的约束来完成一节课的学习还有些困难,他们对于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也比较愿意学。

最后,教师要注意趣味性原则在细节中的运用与发挥,否则容易造成大的失误。对于趣味性原则的运用,教师要善于观察,注意时时发掘,适时采用,使每个教育环节都充满趣味,让幼儿轻轻松松学好英语。

幼儿英语教师的知识基础

在我国,幼儿教师的队伍呈现壮大趋势,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整体上移,教师专业化程度在逐步提高。在这一形式下,许多幼儿园开设了英语课程,但到目前为止,对幼儿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幼儿英语教师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基础,已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关于语言教师知识基础的已有研究

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有效教学的开展以及其自身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里根和海伯曼(Corrigan & Haberman)把知识基础看作是教师专业构成的四要素之一,而且知识基础的建立也被看作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心。国外一些研究也发现,在语言教学课堂中,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课堂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要求语言教师具备充分的知识基础。在目前有关语言教师的知识基础的研究中,有以下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

舒尔曼(Shulman)认为有经验的教师拥有独特的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综合的教育学知识,课程知识,学习者知识,教学情境知识以及教育目标、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方面的知识。

德里(Day)指出,语言教师知识基础包括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辅助知识(各种相关学科知识,如语言心理学、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社会语言学和研究方法等)。

理查德(Richards)把教学理论、教学技巧、交际技巧、学科知识、教学推理与决策和情境知识6个方面的内容看作是语言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知识基 础。

弗莱德和李(Fradd & Lee)则为语言教师的知识基础界定了三个范围和主题:语言学科理论知识,以学科教育为主题;专门的教育学知识,以教育技术为主题;学生、学校和社团知识,以教育领导能力和宣传能力为主题。

综合考虑这些学者的观点,语言教师需要具备的知识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综合的教育学知识、学科与学科教学知识、社会性知识。综合的教育学知识指各个学科教师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的、综合的教学知识、教学技能和心理学知识;学科与学科教学知识是指语言专业知识以及与语言教学相关的知识,如语言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等知识;社会性知识主要是指教师能够把教学放在大的社会背景下考虑,充分明了影响课堂教学的诸因素知识,如前面提到过的学生、学校和社团知识等。

二、蒙台梭利幼儿教育观对幼儿语言教师的基本要求

幼儿英语教师从其工作性质来看属于语言教师,从事的是语言教育的工作,为幼儿语言发展服务。幼儿语言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领域,同样应遵循和体现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与规律。我们认为蒙台梭利幼儿教育观代表了当今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与趋势,这种教育观对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幼儿英语教师应努力具备的。

(一)能够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教学环境

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为此,她提出“工作”教育的基本概念。蒙台梭利所说的“工作”是指让儿 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是一种自由、自主、自助的活动。这对幼儿教师的知识基础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二)能够以儿童为本,促进儿童主动的学习

蒙台梭利重视自由教育,认为教育者应该允许儿童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活动,“自由地和自然地表现自己,让一切充满生机”。儿童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其自身特定的特点和规律,幼儿教师需要在把握这些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并组织更具适宜性的教学活动。让儿童在一个相对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自然、主动地进行相关学习。

(三)能够体察儿童发展的差异性和敏感期,因材施教

蒙台梭利认为0~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表现出特定的喜好倾向和学习的敏感期,为此她提出感觉教育理念,特别强调训练的内容要根据儿童不同的敏感期来确定。另外考虑到每个儿童的发展节律的不同,她认为感觉训练还应实施个别训练,以与儿童的“敏感期”相结合。对于语言教学而言,幼儿教师首先要持有一个教学前提,即理解、尊重并重视儿童发展的差异性,放弃传统的“一刀切”式的教育,才能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

三、我国幼儿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基础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观让我们看到,表面上简单的幼儿英语教学工作需要幼儿英语教师具备坚实的知识基础。借鉴国外有关语言教师知识基础的研究,我们认为幼儿英语教师至少应具备以下知识基础。

(一)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

首先,幼儿英语教师要掌握幼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新成果,关注幼 儿英语教学研究的新动向;要系统学习教育学知识,尤其是幼儿教育学;要对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和在幼儿发展中的启蒙作用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解幼儿发展的内涵、特点和规律。

其次,幼儿英语教师要具备幼儿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有关幼儿外语学习心理方面的知识;要了解幼儿学习英语的心理特征,并从幼儿的记忆、观察、思维和兴趣、习惯、意志、性格等方面把握幼儿英语学习特点。

(二)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

首先是标准的英语语音和口语。根据蒙台梭利对婴幼儿的观察与研究,0~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幼儿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口语是幼儿直接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的发音是否标准、语音语调是否自然流畅就显得至关重要。

其次,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主要是指有关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领域的知识。幼儿英语教师对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掌握不仅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英语语言文化欣赏力和鉴别力,还能帮助教师培养幼儿的文化好奇心和敏感性。

第三,外语学习理论。幼儿英语教师要了解一定的外语学习理论,包括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语言学习评价理论等。这些知识有助于幼儿英语教师充分认识幼儿阶段英语学习的规律,并科学合理地对幼儿英语学习作出评价。

第四,外语教学理论。外语教学史上有许多外语教学流派,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暗示法、沉默法等。幼儿英语教师了解这些教学法的历史和体系特点,掌握外语教学中的基本教学原则和方法,将会大 大丰富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知识和教学技能,改进课堂教学。

(三)社会性知识

首先,家庭是幼儿离园后的主要活动范围,幼儿英语教师日常要善于同家长沟通交流,一方面认真听取家长对幼儿英语学习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给家长讲解一些幼儿英语学习的基本规律,争得家长的配合和参与。

其次,幼儿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还要争取其他教师的配合,把简单的日常口语融入幼儿生活,提高幼儿使用英语的频率,创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幼儿英语教师要经常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共同总结所教班级幼儿的总体特点,并了解每个幼儿的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探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有效。

第三,幼儿英语教师要学会利用社会资源。比如,幼儿英语教师要争取到其他幼儿园学习、参观,要学会向幼儿园提出有利于开展幼儿英语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要争取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要能主动为自己创造专业学习发展的机会等。

下载论幼儿教师审美素养的必要性及培养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幼儿教师审美素养的必要性及培养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教师应该把物理本身的基本概念、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物理的价值观等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

    中职教师职业素养培养及提升策略之我见(推荐)

    中职教师职业素养培养及提升策略之我见 摘要: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从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际出发,提出中职教师要不断提升哲学素养、人文素......

    论语文核心素养之审美教育(大全5篇)

    语文核心素养之审美素养的落实 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构建语文核心素养再次成为课改的重头戏。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突出了语言和文学(国语和国文)的工具性、思考性、思想性以及文化......

    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审美素养

    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审美素养 沭阳县广州路小学彭洁 [内容摘要] 我国数学美的研究是在徐利治教授的倡导下开始的,到现在为止有许多数学学者已经开展了数学美的多方面研究,......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摘 要]语文教学要落实审美层面的核心素养,就要重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品词析句......

    论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策略专题

    论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策略 【摘 要】中国古代的诗词大多具有感情强烈、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意境清新等特点。当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到学生要“能初步......

    农村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农村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到,电脑已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包括农村家庭,对现阶段的农村家庭来说,为子女配备一台电脑已不成问题,但电脑配备后如何对学生的素养......

    培养幼儿教师幽默感的价值与策略

    培养幼儿教师幽默感的价值与策略 [摘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幽默感,不仅有助于调整自身专业心态,充分应对专业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而且对于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