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案例《让孩子们享受听故事的快乐》文档
让孩子们享受听故事的快乐
鼓楼区向阳路小学
赵金艳
课间和孩子们闲聊,问他们这三年在我所上的语文课中,他们印象最深的是哪一节。
孩子们顿时热闹起来,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一个孩子说:“老师我最喜欢早上的赵老师讲故事,太有意思了。我印象最深的事《夏洛的网》这个故事,老师读的特别有感情,我特别感动。”
第二个同学听到这个话题立马接上去了:“我也觉得老师讲故事最有意思,我最喜欢老师讲的《绿野仙踪》这本书,里边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可爱,他们为了朋友奋不顾身的精神我也特别感动。”
另一个男同学也抢着说:“我喜欢沈石溪的《狼国女王》,里边的情节老师读的真是太刺激了!”
„„
作为一个上班17的语文老师,我当时的感受,不知道怎么形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听孩子们滔滔不绝的讨论着每一本书里自己喜欢的角色,争论着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看着他们那兴奋的表情,听着他们激烈的讨论,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没有孩子提到我们所学的课文呢,难道我们的课文不精彩吗?没有意思吗?
17年,我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课内阅读课文的教学上,平时的教学,我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网上查资料,把最先进的改革
模式带入课堂,听名师讲课后,在自己的课堂进行模仿,这一切的努力,好像只是自己觉得得到了心理的安慰,可是这偶然无意的谈话,让我得到的却是这样的答案。
其实,孩子说的赵老师讲故事,只是我利用早读的那一点空闲时间,给他们读几本书,或者是读文章的一些片段,没想到这每天短短不到20分钟的时间,却让他们那么兴奋,每天他们最期待的也就是这早上的20分钟。
孩子们的日记中写道:“每天最期待的就是赵老师拿着小说走进教室,一看到有那本书,我就窃喜,又有故事听喽”有的写道:“我们每天早上上完早操,就会安静的趴在桌子上耐心的等着赵老师,没人说话,因为,老师说只要纪律不好,就不讲故事了„„”还有的写道:“听老师讲故事,就是一种享受„„” 的确,为了能让孩子们爱上读书,我想了好多办法,成立班级读书角,每天留家庭作业读书30分钟等等,起初,给孩子读故事,是因为他们才一年级,年龄小,识字量达不到,所以就一篇一篇的给他们讲童话故事,来吸引孩子,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可是在看了美国吉姆.崔利斯先生的《朗读手册》以后,我才更加明白,不但是低年级的同学喜欢听故事,高年级的同学照样喜欢听故事。于是就决定用大声朗读的形式,为学生读故事。这样坚持了三年。
回想自己的童年,不也是陶醉在“小喇叭开始广播啦”里边的故事?收音机里刘兰芳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不也是最吸引自己、伴着自己长大的吗?所以说孩子的回答是有道理的,他们也是聪明的,谁不喜
欢有声有色的讲故事?而喜欢那些读了一遍又一遍,乏味的课文呢?
我的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也的的确确的爱上了读书,他们写道:“ „„我不能走遍世界各地,但书可以梁我看遍世界各地„„”、“书,让我增长了知识,让我拥有了智慧,又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可以一天不吃饭,但我不可以一天不看书”。
我庆幸我给了孩子们那充满快乐的20分钟,让他们尽情的享受着听故事的乐趣。我也会把赵老师讲故事继续下去„„
第二篇:让孩子们收获快乐
让孩子们收获快乐
一一班语文教师
宋春杰
一年级的孩子是非常天真烂漫的,他们身上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朝气和活力。每次上语文课只要一看到他们稚气的脸庞,一听到他们奶声奶气的童音,我的心情就会变得无比欣快。可以这样说课堂上,在孩子们身上我得到了数不清的快乐。那么在语文学习中,我该怎样让孩子们收获快乐呢?
结合近期的教学工作,我稍稍得到了点启发。现在一年级孩子们正在进行复韵母的学习,复韵母共有18个。在这18个复韵母里其中有两组复韵母是孩子们在学习中容易混淆的。一组是“ui”和“iu”,一组是“ei”和“ie”。在课堂上我曾试着加强孩子们对这两组韵母的练习,多写多练,效果却不是太好。孩子们学得枯燥痛苦,积极性一点也不高。于是我便想怎样使孩子们既能准确区分易混淆的复韵母,又能从学习里获得快乐呢?一年级孩子干什么事最快乐呢?苦思冥想一番后,我顿悟了小孩子最喜欢听故事。于是我就把要孩子们需要区分的复韵母编进了故事里。下文给读者分享其中涉及复韵母“ui”和“iu”的小故事。
小朋友们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一定都听过,那么乌蚁赛跑的故事你们听过吗?话说“u”和“i”之间也有过一次赛跑,“u”就是乌龟,“i”就是蚂蚁。乌龟跑步虽然比兔子慢,可是比小蚂蚁要快多了。一次乌龟和蚂蚁比赛跑步,乌龟一下子就爬到蚂蚁前面,蚂蚁只好跟在乌龟后面,所以“i”跟“u”的尾巴后就读“ui”。爬了一会儿,乌龟回头看,发现蚂蚁被远远地甩在后面,它就和骄傲的兔子一样睡起觉来了。蚂蚁爬呀爬,终于超过了乌龟,“i”跑到“u”的前面就该奖个优,所以“i”前“u”后就跟读“iu”。在一个生动的故事中,相信小朋友在牢牢地记住“ui”和“ui”的同时,也懂得了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课堂上故事讲完了,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课堂效果非常明显。当再次上课我询问孩子们时,孩子们回答得异口同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宣扬以故事形式讲解学科知识的方法理念多么先进,而是旨在探索关于我们的语文课堂,怎样才能上得高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快乐。
收获快乐亦难亦易,关键是我们教师要能够及时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根据孩子成长的特点,采取我们孩子喜闻乐见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的用心程度,决定学生人生的高度。
第三篇:案例1.让孩子们体验成长的快乐
让孩子们体验成长的快乐
巩志燕是邯郸县实验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已默默执教近20年。最近,巩老师感觉自己更加忙碌起来,找她要课件的老师越来越多,本校教师更是时常找时间向她请教“项目学习”的教法。这一切让教师进修学校的胡楠楠老师很是欣慰,称巩老师已经小有名气。作为巩老师的指导老师和巩老师教改的推动者与支持者,胡楠楠老师现在正在帮助巩老师总结经验,并在各种会议、培训以及校间的交流活动中,推广巩老师实施“项目学习”的经验。
那么,是什么让巩老师具备了这样的魅力呢?让老师们趋之若鹜的“项目学习”又有何神奇呢?
原来,有着丰富学科教学经验,也尝试过多种教法,但感觉效果都不理想的巩老师,心中一度充满困惑,“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知识、解答困惑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对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成才有所帮助能让孩子学会如何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我也一直在寻找答案。”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提倡教学改革,许多老师也意识到教学改革是当务之急,但究竟采用何种方法才能有效推动教改,并且使之成为常态化教学模式?怎样才能推进素质教育,让孩子们在通过课堂获得培养能力的同时,又不影响学习成绩,却成为摆在教师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对巩老师也一样是严峻挑战。
直到去年,在参加邯郸市教育学院组织教师再培训时,英特尔®未来教育的“项目学习”(PBA)课程,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合作学习”专题培训让巩老师心中豁然开朗。从此,主讲老师胡楠楠也成为巩老师的良师益友,激励和帮助她将项目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植入课堂。
培训后,巩老师凭借着对教材和教学内容的熟练掌握,着手设计项目、制作课件、安排课时、实施项目……迫不及待地想将项目学习方法带入课堂,带给学生。但是全新的理念和方法最初应用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其中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让项目学习走进课堂和它的可操作性其次,项目实施阶段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也都是一种考验。”
谈起第一个项目教学——早餐计划,巩老师说,“按照项目学习的方法,我将二年级数学的统计问题设计成一个教学项目。第一阶段先提出这个项目和进行团队建设(把全班80名学生分成3个大组18个小组),通过在课堂上讨论统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哪些问题,让学生了解项目,并布置在课下做相关调查统计和搜集相关材料。第二阶段便是学习新知和完成项目交汇进行,将学生调查的结果全班交流,绘制成统计图表,分工合作收集相关资料为早餐计划宣传片提供素材。第三阶段是成果展示阶段,在本班观看宣传片后向全校推广…”。
整个过程说起来比较简单,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许多小插曲。也是这些小插曲让巩老师对教师素养和责任的理解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在早餐调查中,有的孩子很腼腆,不敢和陌生人说话,因此没有完成任务。巩老师并没有责怪这些孩子,而是在课间悄悄地走到他们身边,鼓励孩子们勇敢地和陌生人交流,提示他们去找身边的老师,或校门外的老人们问问。最终,孩子们最终全部完成了调查任务。
此后,巩老师又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摸索与试验,把整个二年级数学下册的内容经过分析和整合,设计出5个项目学习,基本做到了常态化教学。在这样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辛苦自不必说,收获却是太多。我变了,不再被分数遮住双眼,看到了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我逐渐认识到每个孩子的都具备各自的优势和能力,彻底颠覆了习以为常的学生评价标准”。说到学生的变化,巩老师显出几分兴奋,“学生变了,变得很多:《早餐计划》的小调查,王欣瑜说敢和陌生人说话了;《图形之美》的创意画中,一副盲人摸象凝聚了小组4个人的智慧与努力,其中很多图形竟是让人头疼的葛家妮所提供,更是有很多人发出: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件事,要想做好真不容易;《商品与包装》的去超市实际调查中,老师一句有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考验了学生的质疑和与人沟通能力;《关爱牙齿,从小做起》的宣传活动,孩子们的智慧爆发了,一张张的手抄报,一个个创意,王玮玥的爱牙五步的再走两步,让我看到了我最想看到的创新的种子终于破土萌芽,尽管它是那么的稚嫩;《小小设计师》,设计你们自己心目中的少年活动中心,并带领大家参观,为大家做导游,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创作热情,每一次都在期待下一节课的到来。真的,我的热情也被点燃,真心感到:为学生插上一双翅膀,他们会飞的更远更高。”
“通过一段时间我也体会到,现在我才是做教育,以前仅仅是在做教学。因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孩子们如何做人、如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项目学习的方法真正帮助孩子们提高了能力,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当然,教师的教学改革能否实施除了自身因素,校长的支持也是至为关键。对此,巩老师和胡老师一致称赞,实验小学的校长薛红军和业务校长刘俊英思想开放,对老师们教改新想法、新思路总是给与有力支持。但面对“项目学习”这种看似全新的方法和思路,薛校长也曾怀疑是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会让孩子们只会“玩”而不懂如何做题,于是,旁听了巩老师课程,体会到了项目学习的独特之处,当即决定全力支持,并将她所带的班级设为实验班,为其提供了所需的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随后,还应巩老师的要求,利用课间操时间,向全校展示巩老师教学改革的新成果和学生们新风貌。但薛校长事后坦言,当时对这种教法是否影响成绩还是“捏了一把汗”。
“在巩老师实施教改的第一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我第一时间把她所带年级的成绩单看了一遍,看到成绩还是年级第一,并没有受影响,我才松了一口气”,巩老师所在班级仍然稳居第一,这让校长心里踏实下来,“我看到学生们在项目结束之后都很有成就感,孩子们的脸上都透射出特有的稚气和活力,让我很受鼓舞。通过每一次项目学习,孩子们不仅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和实践能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明显提高,这让我坚定了支持项目学习的信心。”
看到项目学习为教与学带来的神奇改变,刘校长便一方面鼓励老师们学习巩老师的教改经验,一方面与胡老师一道,帮助和支持巩老师解决深化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巩老师在将项目学习成为常态化教学的同时,并在胡老师的鼓励下,以“构建整体框架,精心琢磨细节——常态化小项目”为题,总结教改经验,带动更多的教师充分理解项目教学,帮助教师们让项目走进课程,切实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通过项目教学常态化提升教学效果,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
如今,面对项目学习为学生们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而营造出的一片快乐的天空,以及为老师们焕发课改热情、提升专业素养带来的源源动力,刘校长又在与胡楠楠老师探讨,如何才能将巩老师的经验尽快在实验小学推广,以将实验小学建设成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巩老师也时常现身说法,与胡老师一起投入到项目学习推广的行列中,“帮助更多的老师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在项目学习,让孩子们不断接触社会,关注生活,培养自信,提升能力,体验成长的快乐”。
第四篇: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
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
一年一度的远程研修活动开始了,每一年的研修都能够让我收获满满,今年也不例外。在本次的研修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了三节优秀的教学活动案例,分别是《孤独的小熊》、《鸟儿乐园》、《图形之间的关系》虽然是三节不同领域的教学活动,但是三位老师的教育理念是一样的,那就是始终以孩子为主体,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这也为以后我的教学活动带来了启迪和反思。
《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应绝对尊重幼儿的意愿,不用自己的建议去左右他们的想法。”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也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一起探索游戏中碰到的问题,共同交流和享受其中的乐趣,让他们在自由自在的玩中提高自主创造性,只有通过他们自己选择和计划后,他们才会玩得尽兴,学得开心。而三位老师都做到了,他们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作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让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由此可见,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孩子们获得经验的重要途径。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也认真的反思了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相信很多老师也出现过跟我一样的情况,我总结了几点特别重要的: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活动目标;3.准备充分的活动道具;4.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观察到每一个孩子,根据孩子的个别差异,能够随机应变进行有效的提问和总结,这也是活动中最重要的,因为老师是活动的引导者;5.活动结束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活动升华,提升孩子的情感教育;6.教师进行及时反思和总结。
我相信,不管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还是公开课时,只要老师们始终尽心尽职,不断严格要求和提升自己,在接下来肯定会更上一层楼,我们的孩子也会受益,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第五篇:孩子们快乐的港湾新西兰故事
新西兰幼儿园有公立和私立之分,私立幼儿园占多数,相对而言私立幼儿园的硬件条件较好,师资配备比例也较高,幼儿园开放时间长,孩子更开心。
新西兰幼儿园招收幼儿的年龄从几个月至五岁(有些幼儿园招收六个星期的婴儿),费用NZD200左右,有些幼儿园还包午餐,省去家长为孩子准备午餐之苦。由于新西兰政府根据家长的收入对幼儿园学费有很大的补贴,所以这笔费用对家长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新西兰幼儿园规模都不大,一般有孩子30人左右,只分两个班:2周岁(有的是3周岁)以下一个班,5周岁以下一个班。
孩子们在幼儿园只做两件事:吃和玩。刚到幼儿园的第一印象可能会觉得这里的根本就没有什么教育,孩子们就是放鸭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老师们会安排许多游戏场景,比如一个老师负责一个橡皮泥场景,一个老师负责一个沙坑,还有一个老师会布置一个画板等等。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等到某活动比如橡皮泥没有人玩了,这个老师可能又拿起吉他,做在沙发上唱起儿歌,这是有会有一下孩子跑过来唱歌了。这就是孩子为主体的教育。
每个孩子会有一个主要老师,负责对孩子进行观察、进行合适的教育指导。每个星期老师就会将孩子在这周的一点一滴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每个学期老师会给家长一个厚厚的大本子,上面记录了孩子的成长过程。
虽然孩子的活动是自由的,但老师非常重视孩子的言行举止,尤其注重对孩子礼貌的培养。当在孩子还在摇篮里,老师给孩子换尿布时,若弄的孩子不舒服,老师会不停的“Sorry”;孩子大些时,给孩子一块饼干就会要求孩子说“Thanks”(哪怕说的含糊不清),若孩子说了就会得到积极的表扬。最后令到孩子对说“Sorry、Thanks”已经成了条件反射。(在新西兰,你会发现这里的人一天说50遍“SORRY”、70遍“THANKS”真的不足为奇)
新西兰很重视孩子的生日。隆重但并不浪费。3岁孩子的生日家长都会请一帮孩子的好朋友到家里开一个热闹的Party。来的小朋友每人都会带一个小礼物(也就是几块钱的东西,十元以上的已经是重礼了)和一张贺卡,主人会为每个来参加Party的小朋友准备一个小礼物袋(不超过5元的糖果玩具之类),再准备一些自家做的饼干、蛋糕之类的点心,可能就算午饭了。家长们可以在一起聊聊天,或自己出去办事,说好时间到时候来接孩子就行了。过生日的孩子家长还会准备一个蛋糕送到幼儿园与其他孩子分享这个快乐。当然,幼儿园的老师会帮你操办这个Party,让孩子在快乐中期盼另一个生日的到来。
孩子们在幼儿园永远是快乐的。家长接孩子的时候不像中国的幼儿园家长那样第一句话是先问“今天学了些什么?”,而是“今天开心吗?”。顺便说一下,家长帮孩子选择小学或中学的时候,孩子在那个学校是否会开心会成为重点考虑的因素。家长对于不听话的孩子最严重的威胁就是告诉孩子“再不乖就不送你去幼儿园了。”。立竿见影。
如果有孩子要转到其他幼儿园或到了5岁年龄要上小学去了,幼儿园还会开一个隆重的欢送会,那天这个孩子会象公主(皇帝)一样被大家簇绒着,又是拥抱又是唱歌,足以让在场家长感动的落泪。
4岁的时候,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主要偏重为上学做准备。在独立性、自立性、团队合作等方面加强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