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泥人张

时间:2019-05-15 02:3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语文泥人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语文泥人张》。

第一篇:八年级语文泥人张

《泥人张》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

作者:余映潮 李文珍

时间:2009年5月21日下午

地点:辽宁省大连市开发区第六中学礼堂

班级:大连开发区第六中学八年级三班

【教学实录】

师:我们今天一起学习《泥人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生:冯骥才。

师:请大家先把课文读一读。

生:自由阅读课文。(约4分钟)

师:板书题目:《泥人张》。

师:我们今天学习一篇小说《泥人张》,请大家一起完成一个小小的作业。

(屏显1)

请大家在“泥人张”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

______________——泥人张

生1:智慧的人。

生2:艺高胆大的人。

师:手艺很高,也不怕那恶人。

生3:沉稳的泥人张。

师:沉稳,不露声色。

生4:手艺高超的人。

师:有绝妙的手艺。

生5:大度豁达的泥人张。

师:很大度,很豁达,但是也喜欢报仇。(师笑)

生6:聪明的泥人张。

师:很聪明,后发制人。

生7:有志气的泥人张。

师:不甘受辱的人。

生8:不畏权贵的泥人张。

师:不畏海张五,这个人,有钱,盐商,但也不怕他。

师:你们猜我的答案是什么?我的答案很简单,就是课题:“俗世奇人——泥人张”,芸芸众生中一个有本事的人。

你们看作家简介,把这个简介读一下。

(屏显2)

作者简介:冯骥才,当代作家,生于天津,他的作品以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他的小说集《俗世奇人》共收录近二十篇作品,每篇写一个人物。

师:“冯骥才——”读——

生:(齐读)

师: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是很耐读的。请看我们的阅读活动:

(屏显3)

自读课

课文概说

手法欣赏

师:活动之一,课文概说;活动之二,手法欣赏。都是大家来做。换一种说法,我们这个课是文学欣赏课,会有很多小话题交给你们,因此也是话题讨论课。

好,我们开始第一个活动。这个学习环节我们要做的事是“概说”。活动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在立体的多角度的概括能力上得到一点训练。看老师的要求:

(屏显4)

阅读活动一:课文概说

从“内容”的角度来概说

从“情节”的角度来概说

从“人物”的角度来概说

从“主题”的角度来概说

请自选一个话题,用百字以内的文字,进行课文概说。

师:对《泥人张》这篇课文,我们要从“内容”的角度来概说它;从“情节”的角度来概说它;从“人物”的角度来概说它;从“主题”的角度来概说它。每人自选一个话题,用一百字以内的篇幅,进行课文概说。建议我们的概说在内容上、情节上、人物上、主题上倾向于以泥人张为主,着眼于泥人张来进行概说;当然在情节里面会涉及到海张五,那也是可以的。活动的要求是形成文字,要写。好,开始吧。

生:写“概说”课文的文字。(约5分钟)

师:好的。刚才这一活动用四个字来评价:奋笔疾书,每位同学都在写。下面请四位志愿者分别就这四个话题来表述你的学习成果。(一个学生举手)谢谢你。

生9:我说第一个,从内容的角度来概说,本文先讲述了泥人张常去天庆馆看人物的模样,下雨那天他去天庆馆时海张五也来了,海张五拿泥人张找乐子,泥人张先是捏了一个海张五的脑袋,后又刻模子翻印了海张五的全身泥人,并在旁边写着贱卖海张五,三天后海张五把模子和泥人全都买走了。

师:好。你们看,这样一个概说,就把环境点出来了,把地点点出来了,把小说冲突的双方人物点出来了,把故事的基本过程和结果点出来了。这就是概括。这样的概括,表现了同学们的能力。我们来看:

(屏显5)

阅读活动一:课文概说

从“内容”的角度来概说

一个雨天,天庆馆里,面对海张五的取笑,泥人张捏出了“一脸狂气”的海张五头像进行“回报”。第二天,泥人张使法炮制大批“贱卖海张五”泥像。三天后,海张五将泥像连同泥模全部买走。

师:这位同学的答案和老师的概括是一样的。一起来读一下,“一个雨天——”读。

生:齐读。

师:好,再说情节,来吧,同学们。哪位愿意试一下?(生思考)

师:(个别询问)你从哪个角度写的?

生:内容。

师:(对另一个学生)你呢?

生:也是内容。

师:好,我们这样来看情节,有两种概述的方法。一种概述的方法是:故事的开端、故事的发展、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这个会说了吧?我们一起来说。故事的开端——

生:泥人张和海张五两人遇上了。

师:故事的发展——

生:取笑。

师:故事的高潮——

生:泥人张捏海张五的头像。

师:(补充)捏头像,“啪”的一下放在桌子上走了,同时留下了悬念。然后故事的结局——

生:贱卖海张五,海张五买头像。

师:嗯,很会说嘛。第二种方式是直接用概述的方式把过程——发展的过程、冲突的过程讲清楚。我们来看:

(屏显6)

阅读活动一:课文概说

从“情节”的角度来概说

天庆馆里“相遇”——海张五取笑泥人张——泥人张捏出海张五头像回去——海张五继续取笑——杂货摊“贱卖海张五”——海张五收购头像与泥模。

师:“天庆馆里——”,读。

生:齐读。

师:把故事的过程概括出来,情节概述的能力非常重要。换一种说法,一篇文章的思路是怎么样的,结构是怎么样的,都属于这一类的概括。好,继续,从“人物”的角度来概说。

生10:泥人张是俗世中的奇人,捏泥人的一等高手,他沉稳,面对海张五的羞辱而镇定自若,他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来还击海张五对他的羞辱。

师:多好啊。人物基本的性格特点和人物在小说里面的表现都概括出来了。对人物的概括一定要强调他的性格特点和他的情感倾向。好,我们来看:

(屏显7)

阅读活动一:课文概说

从“人物”的角度来概说

有一手捏泥人绝活的泥人张,面对盐商海张五的挑衅与侮辱,一言不发,镇定自若,凭借自己的手艺,以独特的方式一招制敌,显示了他超凡绝伦的技艺。

师:“有一手——”,读。

生:齐读。

师:“主题”应该是大家很熟悉的概括角度了,哪位来说一下?好,你来,谢谢。

生11:这篇文章以地道的津味津腔介绍了一位民间奇人及其艺术。表现了他的高超技艺,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师:哪里有表现热爱祖国的内容啊?故事的冲突是表现人物的,那么人物在这个故事里面所表现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呢?我们要把他放到故事里面来看。故事写的是泥人张与海张五的冲突,由此来表现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其实我们刚才在给“泥人张”三个字前下修饰语的时候已经有人谈到了。哪位再来说?

生12:这个故事是写泥人张在面对别人对他的侮辱的时候,不畏权贵,非常机智地回击。

师:嗯,表现了个人的一种尊严。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不甘受辱。谢谢。

(屏显8)

阅读活动一:课文概说

从“主题”的角度来概说

《俗世奇人》往往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来表现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泥人张》描写了泥人张与海张五的较量,塑造了泥人张技艺超群、维护尊严的智慧形象。

师:我们一起来,再读。“俗世奇人——”:生:齐读。

师:好,这个环节我们就进行到这,谢谢各位同学。接下来进行第二个学习环节。这个环节是“细说”,目的是拓宽同学们欣赏小说的视野,丰富我们看问题的角度。

(屏显9)

阅读活动二:手法欣赏

场景设置人物出场

气氛渲染细节描绘

对比手法伏笔照应

悬念设置空白艺术

请自选一个话题,表达自己对作者写作技法的欣赏。

师:小小说很讲究场景的设置,很讲究人物的出场艺术,还有气氛渲染,很重视细节描绘,往往会用一些手法包括对比手法,在情节发展上讲究伏笔、照应、悬念,而且会让我们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这是八个微型话题,我们用这八个话题来欣赏《泥人张》的表达艺术。每人自选一个话题,表达自己对作者写作技法的欣赏。这个自选可以是一个人自选,可以是两个人自选,可以是一个小组自选。要求是,选好后写出表现自己理解的关键词,然后通过你的分析把你的见解表达出来。好,下面开始思考。

(生思考、议论,自由组合,发表观点。师巡视、解答。)(约6分钟)

师:好的,我再用四个字评价我们刚才的学习活动:争先恐后。大家都在表述自己的见解,现在请各抒己见。

生13:我要谈的是对比手法,我觉得这篇小小说对比手法很多,不止一两处。首先请大家看第三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主要写的是那些吃饭的人与泥人张之间不同的表现,当大名鼎鼎的张五爷来到天庆馆时,其他人都是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来看张五爷,只有这位手艺人不管不顾,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根本没有把海张五放在眼里。而且从这处对比描写我还发现这里有一处伏笔,就是通过写海张五的样子,“穿的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子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通过这段人物描写来刻画海张五狂放的个性,然后在第五自然段我发现手艺人非常沉稳、非常安静的个性,这两处对比在展示两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之后,也同样为下文埋下伏笔,在这两个人之间必然会发生某些事情。

师:行,谢谢你。分析得很好,特别是“对比”看得很细致,我再补充一点,就是从人物数量来看,海张五是带着人的,三个人,有气势;泥人张一个人在那里默默地喝酒,在人数上也形成很有意思的细节上的对比。全文最有意思的对比在哪里?海张五是很嚣张的、放肆的,有话语的描写,对泥人张则没有一个字的话语描写。

生14:我找到的悬念设置(师强调:你欣赏的是),我欣赏的是描写悬念设置的这一段,在文章的第十一段,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就完的。这段话既有引出下文的作用,而且能给读者产生一种悬念感。这个地方就是悬念。

师:这个地方真正是一个悬念,悬念后面还有释念,就是把这个悬念解开,那么课文的结局就把这个悬念解开了:哦 ,原来事情是真的这样不简单啊!

生15:我欣赏的是细节描绘,大家看第九段,这段写的是泥人张捏海张五的脑袋,它描绘是“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写出了海张五一脸狂气的特点,同时也从侧面描写出泥人张的技艺十分高超,遇事从容,这是一处细节描绘。

师:嗯,很好!文中写得好的细节很多很多。

生16:我比较欣赏的是场景设置。请大家看第二段,那天下雨,为下文做铺垫,就是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他为什么能抠下泥巴呢?踩过水时脚上可以带上泥巴,这个场景写得太好了,(大家笑)(生不好意思地)下雨嘛。(师笑答,你分析得也太好了)。(生继续说)写“贱卖海张五”,不是写大杂货铺,而是小杂货铺,这说明大杂货铺卖得可能会贵点,小杂货铺是小产业嘛,可能会卖得更便宜,这更说出泥人张的聪明。

师:还有,小杂货铺多,就卖得多一些。(生:对。)我现在补充或者说修正一点你的发言,这下雨啊,在这里就叫伏笔,没有这个下雨,后面的抠泥巴就来得很突然,正是因为有下雨这个伏笔,后面就有抠泥巴的动作和它照应。好,谢谢你!非常好。

生17:我欣赏的是伏笔照应。我觉得这篇文章最精彩的伏笔照应就是在第十段,海张五说的那句话:“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大家注意“贱卖都没人要”这句话,那究竟是有没有人要呢?在第十三段说,“贱卖海张五,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都乐,乐完之后再找熟人一块乐”,究竟是谁买海张五,还是海张五自己,这句话为后文做一个伏笔,最后海张五自己吃了自己的恶果。

师:对,这是一处很微妙的伏笔,“贱卖都没人要”(教师很形象地喊),粗嗓子,嘶喉咙,然后就是他要了,伏笔照应,多巧妙。

生18:我要谈的是第三自然段。我觉得这应该算是一处细节描绘,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就感觉有一丝悲哀,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我读到这,就觉得作者写的不仅是俗世奇人,也同样写的是那个时代一些不好的现象。而且,后面第四自然段也说了,这个海张五他并不是什么好人,人们当面阿谀奉承他,但背后却十分憎恨他。而这位小伙计这一表现让我觉得有一些世态炎凉。

师:(师笑)我想啊,我们这样来看,这里的小伙计这样一喊呢,也是做生意的一种方法。而且现在我们的餐饮行业里有可能也这样喊:稀客、贵客!那么这里的作用是什么呢?这是气氛渲染的一种手法,你看小伙计在这里高声一喊,引起大家的注意,于是,海张五这个人就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这个气氛渲染,也是表现人物的。再说一处:“一听这喊话,吃饭人都停住了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 这也是一种氛围的表示,而且是侧面的烘托。这篇课文里面反复地写到听众的反映,一个作用就是渲染气氛,一个作用就是侧面表现。

生19:在第三段,人物出场,也就是海张五出场的时候,作者对他的外貌进行描写,中间一位穿的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这写出他非常地嚣张的人物形象。

师:对,我补充一下,海张五出现,是通过泥人张的眼睛表现的,你看,“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看到外边来人了。海张五的出场和泥人张出场方式不同,泥人张的出场是很自然的,而海张五出场的时候是在众人的视野里面。这就是表达的艺术。

生19:我还有一点是,在第七段里面,有“这些话在天庆馆里面的人全都听见了。”这个地方它并没有写听到海张五说哪些话,写这句话是不是想让读者自己想象听完这些话的人会有怎样的反应?

师:是,你看后面还有:“全听见了”,全听见了又怎么样呢?人们都在等着瞧,看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这个地方就是悬念。

生19:悬念?

师:是,人们都在等着瞧,看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巴砍过去?你看这下面就说啦,人家并不是一个泥巴砍过去,人家是把丑模样给捏出来了。这就解开了悬念。

生19:还有就是细节描写,在第十自然段,抓住泥人张的动作来写,有伸、抠、端、瞅、摆弄、捏弄、还有,“叭”的一戳,“叭”和“戳”字写出了他当时的气愤,要不能戳吗?

师:你分析得真好。我认为这一处,表面上是动作描写,“叭”,把他捏的像戳在桌子上,其实这是特别的心理描写的手法,通过这个动作表现泥人张的心理,他这时候心里是说,我可不是好玩的!这是用他的动作表现他此时的心理活动。你分析得好,发现得好。请坐,谢谢!生20:我说的是第一自然段。我感觉这是一处悬念。他先说泥人张排第一,还没有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是悬念。

师:是。

生20:是让读者想看看他怎么个“第一”法。

师:对。一开头就用夸张的手法来渲染这个人物,于是,我们就想,啊,泥人张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是直接开头,又给我们留下了悬念。好,谢谢你。

生21:我要讲的是第三自然段,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面留心吃客们的模样,这细节说明泥人张十分细心观察,正因为他多观察,才能捏得十分好,这为下文写捏出海张五的头像做了铺垫,因此“看他捏的头十分像,比海张五还海张五”。下面我再说的是,我感觉海张五对泥人张的背影叫道:“就这破手艺,还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我感觉海张五也是有些惊叹吧。他看捏得确实挺好。不过,他看捏的是自己,所以比较生气。

师:泥人张的名声海张五肯定知道,不过海张五这时候是想欺负他的,所以用这“破手艺”来骂他,这也是表现海张五的张狂。这句话表现了海张五的性格特点。

生22:我想说,这第三段属于气氛的渲染,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这就是描写人们看到贱卖海张五泥像的时候大家都非常高兴。属于一种气氛渲染。

师:是。(看学生还想说)好,你继续说。

生22:也推动情节发展,三天后海张五来买泥人和泥模。

师:对,而且它是一种穿插手法。作者把叙述的主线中断,插进人家的表现,穿插手法用得很漂亮。你看,“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了嘴巴”,穿插了一下众人的表现;接着,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又是一次穿插;“吃饭的人伸着脖子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这又是一次穿插的表现。加上刚才这位同学读的地方,四次把人们的表现穿插进来,形成一种气氛,一种烘托。还有说的吗?

生23:我觉得这课文给人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

师:空白,好,你看,他找到我们还没有谈到的东西了,好,接着说。

生23:例如在第十一自然段,“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这个地方连接的不是十分紧密。我们可以想象,泥人张回家加班加点地做泥模,然后交给小贩,告诉你给我卖,然后第二天发动群众一起来讥笑海张五。这是一处空白的地方。还有在十三段,“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这地方省略了海张五是如何的气愤,因为他在饭店欺负了泥人张,也就是嘲笑了泥人张,那么泥人张使了这招来整他,发动所有群众来笑话他,那么他肯定十分生气,之前他还说了句“贱卖都没人要”,他是不要还不行,他还不得不买,所以这地方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师:好,谢谢。我觉得这文章一个最大的空白就是对泥人张没有一处外貌描写,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眼睛大不大?他的眉毛浓不浓?他的手是不是特有的艺人的手?什么都没有写。所以,就让我们想象泥人张是个什么样的奇人。

师:好,这八个话题呢,我们还有一个话题没有说到。我来说一下,场景。我们想,整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什么地方?(生:天庆馆。)天庆馆,这就是场景,在酒楼里面有了这个冲突。小说很讲究场景的设置。场景的作用就是让人物集中地在这里表现,让人物巧遇,然后表现他们各自的面貌。场景的作用就是集中地表现人物,《最后一课》,外国小说,那个场景是什么?就是教室。人物都集中在教室里面来表现,场景设置的技巧是我们读短篇小说要注意的。

师:还有一些细节我们还没看出来。你看,海张五出现的时候是不是有外貌的描写,大脑袋、中溜个子,后面有没有照应啊?

生:有。

师:泥人张捏出来了,就是照应吧?(生:是。)还有的地方就像戏剧的场景一样,你们看啊,第六段,“但是不一会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细嗓门”,是不是有点戏剧的味道?海张五是什么嗓门?

生:大粗嗓门。

师:大粗嗓门。试想一下就觉得很有味道,一个细嗓门的在那儿讲话,一个粗嗓门的在那儿喊叫,这个写法值得欣赏。

师:好,我小结一下。(与下面课件内容同步,老师讲解)

(屏显10)

阅读活动二:手法欣赏

作者将场景设置在天庆馆内,让人物在这里巧遇,展开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作品中人物出场的艺术、人物介绍的艺术、人物对比的艺术、以及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艺术、伏笔照应的艺术、悬念释念的艺术都表现得非常的高妙。

文中细节描写精彩,穿插手法娴熟,心理描写不露痕迹,空白艺术的运用,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这是一篇很有欣赏价值的美文。

师:这一课我们有两个活动:

(屏显11)

说课文,训练能力

品手法,开阔眼界

师:说课文,用来训练我们的概括能力;品作者的表现手法,以开阔我们的欣赏视野,开阔欣赏视野是更高层面上的能力,是文学欣赏能力。谢谢同学们。你们时而奋笔疾书,时而议论风生,表现得很好,谢谢大家,下课。

(整理:李文珍)

【点评】

本节课是余老师应大连开发区第六中学的要求,根据大连开发区第六中学现在正在进行的读、写结合的教学研究课题而精心准备的一节课。余老师不仅满足了六中老师的心愿,而且为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课前特地询问了学校的教学进度,并告知任课老师课前不向学生做任何辅导,学生只做简单预习即可。这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是真实的语文课。余老师这种大家风范,如果不是亲历,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泥人张》一课,余老师精心设计了两个环节:“课文概说”和“手法欣赏”。“说课文,训练能力”;“品手法,开阔眼界”。通过读写结合、读说结合的训练,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节课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一、以写促读,融知识、能力训练于一体

上课开始,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余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第一个问题,用余老师的话说,“请大家一起完成一个小小的作业”——在“泥人张”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这似乎不难,学生也很感兴趣。不过,就在这看似简单的问题中,学生对“泥人张”的评价、对课文主题的把握已经暗含其中。正如余老师在教学中完成第一个活动时所谈到的:“故事写的是泥人张与海张五的冲突,由此来表现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其实我们刚才在给‘泥人张’三个字前加修饰语的时候已经有人谈到了。”由此可见余老师课堂设计的独具匠心。如果把这看作是课前的一个小小的热身活动的话,那么趣味盎然的学习活动则在以下两个环节中充分展开:

阅读活动一:课文概说

阅读活动二:手法欣赏

两个环节,余老师采用了让学生先写后说的方法,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安静地思考。先写后说,先写后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回答问题的语言组织更加完整。两个环节,十二个小问题,不仅引导学生理解、欣赏课文,以写促读,而且不露声色地教给了学生十二个知识点。在完成阅读“活动一”中的第二个小问题时,可能因为学生对“情节”这一概念理解得不够好,学生自选话题时,绕过了这一问题,课堂出现了冷场。余老师引导学生从故事的开端、故事的发展、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四个要素加以把握,没有简单地灌输,而是巧妙地引导,使学生很快掌握了从“情节”角度概说的方法。这让我想起了叶老先生的一句话: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余老师以他对课文深刻地挖掘、以他巧妙设计的话题,印证了叶老先生的这一观点,真正实现了以老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二、以情动情,集学文、做人培养于一身

观余老师的课,你会渐渐投入,时时被感动。

他的语言表达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极富感召力。学生回答问题,他从不简单地评价,而是从不同的角度,恰当地点评、补充。他的点评真诚、中肯,常常给人更加深刻地启迪。如:学生完成“活动一”,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从“内容”角度概说之后,余老师做了这样的点评:“你们看,这样一个概说,就把环境点出来了,把地点点出来了,把小说冲突的双方人物点出来了,把故事的基本过程和结果点出来了,这就是概括。这样的概括,表现了我们同学们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余老师不只是简单的点评,更是对概括方法的指导。整节课中师生的对话非常精彩,非常自然,交流深入,文学的氛围浓郁,堪称经典。你竟然不会想到,在这样的文学欣赏课中,余老师摒弃了我们时常教学中的“提问”手法,他绝少提问,课堂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教学之中余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有时因为学生有趣的发言而和学生一起快乐地笑,自觉不自觉地,你会被他所感染。他和学生交流,总是要用“请、谢谢”。或许是因为他对学生的真诚、平等,或许是因为他特别善于鼓励、引导,学生由一开始的拘谨、沉闷逐渐变得活跃,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对文章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一篇简短的课文,经他一讲解,顿觉妙趣横生。

听余老师上课,和余老师交流,心里总是涌动着一种感动,萌生一种激情,会让你感觉到做老师的幸福,做老师的责任。听余老师上课,更应该学余老师做人。

第二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泥人张教案

20.俗世奇人——泥人张冯骥才

【教学目标】:

1、掌握“阔绰、怵”等词语的音、形、意。

2、理清故事情节,能够抓住要点概括课文内容。

3、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培养学生重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感知人形象,品泥人张的“奇”。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展示泥人张泥人图片)你能叫出街面上会捏泥人的手艺人的姓名吗?在我国清朝咸丰年间有一个人因为会捏形神毕肖的泥人而名声大噪,有外国人以重金

购买置博物馆中以作观赏,以至于后来日本芦屋市的一座中国近代艺术馆为他的作品建立了陈列专室。这个人是谁呢?就让我们跟随冯骥才先生一起见识一下这

位俗世奇人——泥人张。

二、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阔绰chuó 撂高的liào 怵chù 抠 kōu戳chuō似的shì 估衣街gù 模子mú

三、感知课文、理清思路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抓取关键信息点,概括文章内容,理清课文情节。

第一回合:海张五用脏话侮辱泥人张,泥人张捏泥人回击。

第二回合:海张五取笑泥人张的手艺,泥人张贱卖海张五泥像回击。

四、分析“泥人张”奇人之“奇”,把握人物形象

把握了文章的情节结构后,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请大家细读课文,品品课文中具体的语段、词语,看看“泥人张”“奇”在什么地方?(小组讨论)

小结:巍巍中华,奇人辈出。市井俚俗,令人感慨;街头巷议,妙趣横生,民间文化就这样代代相传。

五、作者简介:

近年来,冯骥才全身心投入对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发起“中国民间文

化遗产抢救工程”,对现代化社会进程中濒临灭绝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普查

和保护,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它像医生一样在抢救中国民间文化,被誉为“中

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六、作业:我来写:我们身边的“俗世奇人”。

七、板书:

俗世奇人冯骥才

泥人张: 手艺奇、行事奇、胆量奇

第三篇:泥人张说课稿

《泥人张》说课稿

一、说教材

冯骥才的《泥人张》编排在八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第四单元,是一篇小说。《课程标准》指出了:“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是从提高人文素养的角度来说的。要求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这一单元反映的是民俗文化。这篇小说写的是生活于天津市井里巷的泥人张——张明山的故事。凡夫俗子的泥人张有一手捏泥人的绝活,眼里看见什么,手里准能捏出来,而且是惟妙惟肖。泥人张除了手艺出奇外,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方法也很不一般。这不,面对有钱有势的海张五的故意嘲讽与挑衅,泥人张“处荣辱而不惊”,在不动声势中用捏泥人的方式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摆在了桌上,“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好一个绝世的海张五。可是,泥人张的这一举动却遭来海张五的又一番挖苦与奚落,“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买都没人要。”泥人张又一次选择了沉默,可是他又一次在沉默中爆发了。第二天,泥人张生产了一二百个海张五的泥像,摆在杂货摊前,并注明要“贱买”。这一招害得海张五花了大价钱才把全部泥人买走。泥人张“无声胜有声”,又打了一个胜战,他用自己独特的处世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不怵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另外,本篇文章用了大量的天津方言,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二、说学情

上海电视台有《中国达人秀》节目,播出许多有绝活的奇人,学生肯定见过或听说过一些。本篇课文与之相似,应该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在精读、品味与探究上,学生经过两年的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学生的语言表达(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与思辩的能力还不是很强,需要在课堂中多锻炼。

三、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基于本课特点、课标要求、单元教学要点及学生的学情,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概说课文,把握文本内容。

2、通过多角度赏析,体会技法之奇,感受人物之奇。

四、说教法学法

教与学都没有固定的一套方法,我们要根据课文选择适合自己及学生的方法去教学。本课打算采用朗读、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视屏播放:《中国达人秀》,学生推荐达人。(可以是班内的同学)

今有《中国达人秀》,冯骥才有《俗世奇人》秀

二、作品介绍:《俗世奇人》

三、出示学习活动及目标

1、欣赏泥人张作品并发表评价。

2、过渡:大家的回答无一例外都对泥人张的技艺表示很敬佩,其实还有更另人拍案叫绝的事情,接下来,让我们“概说课文”,去了解一段奇人异事。

四、阅读活动一

1、出示要求(屏显)

2、学生听读课文,做批注。

3、师分配任务:三个角度分三组进行。

4、过渡:哪个角度有需要提示的同学吗?或者说你在某个角度有想法,想给其他同学一个提示的。(如果无需提示,此处将作为点评标准)

学生独学后展示。

展示环节,教师做好思路引导、答案分析(紧扣提示进行)

如:从情节的角度进行概说:

这个角度的概说,点出了情节的开端----泥人张与海张五在天庆馆偶遇,发展---泥人张捏海张五头像回击侮辱,高潮----泥人张贱卖海张五,结局---海张五花大价钱买走所有泥像和泥模子。

一篇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结构是怎样的,都属于这类概括,其实这类概括大家并不陌生,属阅读类考题的“情节链”的考题。(屏显)学生齐读。

如果我们把时间、地点加进去,概括成一段完整的文字,就应当算“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考题了。(屏显)学生齐读。

[小结]我们阅读文章,首先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它,认识它,以上这个环节,我们就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了这篇小说《泥人张》,咱们一块儿小结一下。俗世奇人的泥人张(板书)

过渡:那么,这样一位俗世奇人,冯老先生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呢?一块儿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去探究一下。

五、阅读活动二(屏显)

1、生阅读要求

师:这是四个微型话题,我们将用他来欣赏《泥人张》的表达艺术。小小说是很重视细节描绘的,所以我们首先共同欣赏它,请看大屏幕(范例出示)

学生自主赏析。

2、出示合作建议。

3、全班交流。(幻灯片总结出示)

4、其他话题交流。

【小结】品读小说的笔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人物形象,冯骥才先生就是运用了这样的手法凸显了泥人张的个性。咱们这儿也做一个回头看。

板书:手艺奇

俗世奇人泥人张行事奇

人品奇

(学生完成)

六、拓展,探立传之本

俗语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写出这样奇故事的天津作家冯老,也是一个奇人。中国历代的史书,大多只给帝王将相、名人伟人立传,冯骥才先生却为这么多的民间艺人立传,用意何在呢?(学生发表意见)

出示:作家介绍

结束语:让我们给予民间艺术更多的关注与热爱吧,最后想送大家一段话: 民俗是民族文化之根,更是一种生活的记忆,如何对待民俗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更是一个关系民族的命运与走向的问题!请不要让中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在我们手中遗失。

学生:集体喊出宣言

七、作业布置:

请大家借鉴本文的写法,写一写我们班的达人轶事。

第四篇:泥人张读后感

泥人张读后感

泥人张读后感1

这天我读了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这本书,其中“泥人张”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段故事:张海五仗着自我是大官的`亲戚,随口骂人。泥人张看不惯仗势欺人的张海五,就把泥巴藏在袖口里,迅速捏了一个人像,大家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个泥人,居然越看越像五爷!几天后,泥人张在最繁华的街头摆了个摊,卖得就是各式各样酷似张海五的泥人。还挂了旗子,写了五个大字:贱卖张海五。许多人都来围观,张海五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只好把这些泥人都高价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的故事却流传至今。

泥人张留下了许多传世作品,有行侠仗义的水浒英雄,有栩栩如生的红楼美女,还有秦始皇的兵马俑、霍去病墓。天津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喜爱的民间美术品,令人万分喜爱。

其实“泥人张”的绝活不是天赋,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靠自我的勤奋一点点练出来的。回想我自我,练习长笛总是三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真是惭愧万分。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生活中,我们也是一样,不但要勤奋、刻苦的学习,而且要相信自我,坚定自我的信念,这样才会成功。

泥人张读后感2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正如《俗世奇人》中说的:“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齐称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明白。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当当响。”

在这本书中,我最佩服的,还要数捏泥人的泥人张了,他的大名叫张明山。这则故事主要说:海张五仗着自我是大官的亲戚,随口骂人。泥人张看不惯仗势欺人的海张五,就把泥巴藏在袖口里,迅速捏了一个海张五的头,“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而海张五却依旧嘲笑、贬低泥人张。几天后,泥人张在最繁华的街头摆了个摊,卖得就是各式各样酷似张海五的泥人。还挂了旗子,写了五个大字:贱卖张五。许多人都来围观,海张五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只好把这些泥人都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的故事却流传至今。

冯骥才老师说的好“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其实《俗世奇人》中写的每个人的'绝活并不是天赋,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靠自我的努力一点一点练出来的。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生活中,我们也是一样,要想学成本领,不但要勤奋、刻苦的学习,而且要相信自我,坚定自我的信念,要脚踏实地去干,不能总想着走近道。其次便是坚持,不可半途而废。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泥人张读后感3

生活是平凡的,但不是平淡的。平凡的生活中同样也是波澜起伏,妙趣横生。冯骥才老师的《俗世奇人》说得好,“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

在平凡的生活中,这些有“绝技”的`奇人,生活会平淡吗?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得有真本事,才不会平淡啊!没有真本事,岂只平凡、平淡,还会更加糟糕,把生活过得一塌糊涂。

我们要把平凡的生活过得不平淡。就得靠那份才艺,不只是在那时候这套是种活法,就今时今日才华也是人不可缺少的啊。

在这时代有才华的人不怕遇不上伯乐,只怕才华比不上别人。随着社会的进步,物尽天择,强者生存,弱者淘汰,这不算残酷,这只是一个事实而已。

《俗世奇人》中的奇人并不是样样精通,但他们却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受人尊敬,当今社会也是一样,我们不可能成为面面俱到的全才,但必须得有一门精通!不是有东北农民会说俄语当上翻译,下岗工人了搞出了先进的发明吗?

只要有一技之长,我们就会是俗世奇人。

泥人张读后感4

听过一句话“平凡的人过着不平凡的生活”,我当然是一个平凡人,没有美丽的外表,聪慧的头脑,过人的才艺……

可这样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我却未能过着不平凡的生活。

在冯骥才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呵,瞧我笨的.,直到看完他这篇文章我才恍然大悟,我少的就是那份才艺,甭说在那时候这套是种活法,就今时今日才华也是人不可缺少的啊,在这时代有才华的人不怕遇不上伯乐,只怕才华比不上别人。随着社会的进步,物尽天择,强者生存,弱者淘汰,这不算残酷,这只是一个事实而已,特别是在深圳这种经济特区,满地都是人才,不比别人强,你就会被淘汰。所以在我们这个求学的阶段要认真学点本领,业余学点特长,这样你才能在将后的社会中生存。总不能一辈子都当寄生虫,靠着父母养活吧!

其实听一个人说过这年头哪来得全才,社会要得只是人才,可这话有点邪,这年头人才辈出,社会要得又启是人才,是多才的人才。总之一句话有本领你才能活的下去。可能这话说的过了点儿,但有啥法子呢?这是个硬道理啊!

泥人张读后感5

天津泥人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已享有很大声誉,使天津泥人大放异采,成为民族艺术奇葩。说起天津“泥人张”,它是清朝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泥人张”的彩塑,它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大家都知道“泥人'是用泥土捏成的小人。可这“张”又代表着什么呢?

其实这“张”就是天津“泥人张”艺术的创始人张长林。他自幼随着父亲学,他捏出的泥人,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须眉俗动。“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它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泥人张”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外国人不惜以重金购买,在历届展览会上它都被认为是出类拔萃的作品。

“泥人张”用“惟妙惟肖”一词来形容是最合适不过的——小巧玲珑的.外型,配上形态不一的动作,再加上全神贯注的表情,然后“穿”上五花八门的衣服,这泥人就做得活灵活现,生气勃勃了。

“泥人张”这支数代相传的艺术之花,扎根于古代泥塑艺术的传统土壤中,再经过大胆创新,遂成为今日津门艺林一绝。

泥人张读后感6

今天我读了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这本书,其中“泥人张”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段故事:张海五仗着自己是大官的亲戚,随口骂人。泥人张看不惯仗势欺人的张海五,就把泥巴藏在袖口里,迅速捏了一个人像,大家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个泥人,居然越看越像五爷!几天后,泥人张在最繁华的街头摆了个摊,卖得就是各式各样酷似张海五的泥人。还挂了旗子,写了五个大字:贱卖张海五。许多人都来围观,张海五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只好把这些泥人都高价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的故事却流传至今。

泥人张留下了许多传世作品,有行侠仗义的水浒英雄,有栩栩如生的红楼美女,还有秦始皇的兵马俑、霍去病墓……天津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喜爱的民间美术品,令人万分喜爱。

其实“泥人张”的绝活不是天赋,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靠自己的勤奋一点点练出来的。回想我自己,练习长笛总是三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真是惭愧万分。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生活中,我们也是一样,不但要勤奋、刻苦的学习,而且要相信自己,坚定自己的信念,这样才会成功。

第五篇:泥人张课堂实录

[转载]《泥人张》李明 课堂实录

一、开端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冯骥才先生的一篇小说《泥人张》。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在课文上圈画。一是画出不太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可以是关于人物的,可以是关于写作手法、写作意图的;二是圈画出特别感兴趣、希望在课堂上细细赏析的语句。

(生大声朗读课文,并在书本上圈画。约5分钟。)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师:请大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和特别感兴趣的语句。

生1:“找乐子”是什么意思?

师:好。(板书“找乐子”,后面学生提的问题都写在黑板上。)

生2:“求谁怵谁”的“怵”是什么意思?

生3:“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句话不太理解。

生4:“架势挺牛”的“架势”是什么意思?

生5:写“众人”起到什么作用?

生6:我喜欢第8段写泥人张捏泥人的语段。

生7:我喜欢这一句:“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生8:“三天后,海张五„„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海张五怎么不报复啊?

师:是啊,海张五为什么不报复呢?还有其他问题吗?

(生不语。)

师:那么我们今天这堂课主要就解决这些问题,品析这些语段。

三、理解词义,概述“奇事”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几个词语的意思。有谁知道“架势”是什么意思?

生1:摆架子的意思。

生2:气势。

师:架势就是姿势、姿态的意思。作品中这个词用来说谁?他的架势怎样?

生3:用来说海张五,他的架势挺牛。

师:谁来解释“怵”的意思?

生4:惧怕。

师:作品中谁惧怕谁?

生5:当官的也害怕海张五。

师:有不害怕海张五的人吗?

生6:泥人张。

师:找乐子是什么意思?

生6:这是口语,拿别人打趣。

师:作品中谁拿谁打趣啊?

生6:海张五拿泥人张打趣。

师:成功了吗?

生6:没有。海张五想找泥人张的乐子,但是泥人张却用自己的手艺回报了他。

师:老师再补充一个词“贱卖”,这个词你们会解释吗?

生7:打特价,折价出售。(全场师生笑。)

师:那这里是什么被打特价了?

生8:海张五的泥像。

师:现在请同学们尽量用上这几个词语,将故事的主要内容概述一遍。

生9:一个雨天,天庆馆里,泥人张遇上了架势挺牛的海张五,泥人张不怵他,于是海张五找泥人张的乐子,结果泥人张捏出了“一脸狂气”的海张五头像进行“回报”,第二天还炮制大批“贱卖海张五”泥像。海张五不得不自己花大价钱把泥像泥模全买走。

师:这个故事怎样,用一个字概括就是?

生(众):奇。

师:这个故事真奇。(板书:故事奇。)

师:冯骥才曾这样说(点出幻灯片)。

小说无奇不传,无奇也无法传。——冯骥才

四、品味语言,欣赏“奇人”

1.赏“手艺奇”。

师:有同学希望在课堂上品析泥人张捏泥人的语段,老师先来读一读第8、9自然段。

(师读完后,生鼓掌。)

师:你们的掌声已经肯定了我的朗读了。(会场老师笑。)你们从我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众):泥人张捏泥人的技艺很高。

师:作品怎样写出他的技艺很高的?

生1:第8段,“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右手还在端杯饮酒,左手就在捏了,这体现出他的技艺很高。

师:作者用了哪一个动词来表现他制作泥人的手艺?

生(众):捏弄。

师:“捏弄”这个词让你感觉泥人张捏泥人时的状态怎样?

生2:很随意的,他只是随随便便一捏,就捏出来了。眼睛都没看,不经意间就捏出来。

生3:文章中写泥人张是在桌子底下捏的,证明他根本就没有看这个泥团,但是他却能捏得这么成功,可见他的手艺很好。

生4:第8段直接描写泥人张捏泥人的语句比较少,大多数是从侧面表现出来的,比如说他“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

师:这也还是正面描写,是直接写泥人张。不过文中侧面描写是有的,在哪儿?

生5:第9段写吃饭人的表现。

师:“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通过吃饭人的吃惊,来表现泥人张的技艺高超。

生6:“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飞快”可见他技术之高。而且拿他和变戏法的刘秃子进行对比,更突出了他手法的神奇,像变戏法一样神奇。

生7:第9段的最后一句,“只是核桃大小”,因为核桃是很小的,泥团越小,它的纹理就越要清楚,越难捏,所以也能体现他的手艺高。

师:而且这个泥团是哪里来的?

生8:是从鞋底抠出来的。

师:我们演演看,怎么抠?(师生演示)“抠”字也可以看出这团泥的量,多不多?

生:很少。

师:用这么少的一点点泥巴,就捏出一个活灵活现的海张五头像,他的手艺真是奇了。所以难怪作品一开头就说:“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泥人张手艺高超。刚才提问的同学,现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吗?

(生会意点头。)

师:冯骥才先生运用细节、动词,神灵活现地刻画出一个有着一手绝活的泥人张,他的手艺真是奇了。(板书:手艺奇。)

2.赏“人物奇”。

师:有同学特别喜欢这一段:泥人张回报海张五时,头也没回,撑开伞走了。大家发现没有,“泥人张”一句话没说就走了,海张五的表现却是怎样?

生(众):海张五破口大骂,咆哮。

师:这一处笔墨特别有意思,请两位同学分别来读海张五的表现与泥人张的表现。

生1(读):“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生2(读):“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师:请同学来点评一下这两位同学的朗读。

生1:我觉得她读出了海张五气急败坏的感觉。她强调了“贱卖”这个词,读时她的音量加大。

生2:这正好表现了海张五的心虚,他当时已经有点服泥人张了,但又不愿低头认输,所以他肯定是通过大叫来掩饰自己的心虚的。

师:你的分析很精彩。所以我们朗读时可以通过加大音量、可以将句末字词的语音拉长来体现人物的色厉内荏。谁来点评朗读泥人张的语段?

生3:他读出了泥人张对海张五骂他的话很不屑。他强调了头都没回。

生4:我觉得他的朗读相对于海张五的声音来说,小了一点,然后就有了不屑的意味。

师:还有其他什么方法可以读出不屑吗?老师教你们一个方法,加一个停顿就可以表现出不屑这种味道了。要读出镇定。(师范读: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在“伞”后面稍作停顿。)(全场鼓掌。)

师:我们同学也来试一试?一起读一读。

(生模仿师的朗读很到位,全场鼓掌。)

师:很好,掌握了朗读的技巧,可以把作品读得更有味道。我们把这两段再一起读一遍,注意刚才说过的有的地方音量要加大,有的地方要停顿,还有结尾处的延长音等。

(生朗读。读得有声有色,全场鼓掌。)

师:太棒了!我们同学这一读啊,味儿全出来了。

师:这里将海张五与泥人张放在一起进行刻画,运用了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生1:可以突出泥人张的镇静。

生2:突出了海张五的狂傲。

师:对比手法的运用往往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这篇作品中还有类似的对比手法吗?

生3:第4段和第5段将当官的与泥人张进行对比,对比的是他们对海张五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泥人张不畏强权的性格。

师:看出性格,分析得很好。

生4:第13和第14段,写泥人张报复了海张五,将泥人张与海张五进行了对比。

师:作品中还有好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之前的海张五嚣张地说贱卖都没人要,与现在他自己灰溜溜地全买回去了是一处对比。泥人张的出场与海张五的出场形成对比,体现泥人张的低调与海张五的飞扬跋扈。泥人张与众人的对比,体现了泥人张的清高、自尊。海张五的粗嗓门与身边人的细嗓门对比,营造了戏剧化的效果等等。

师:品读小说的笔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冯骥才就是运用了这样的手法,凸显了泥人张的个性,这个泥人张不但手艺高超,而且自信自尊,有一身傲骨,他真是一个个性怎样的人——

生(众):奇特的人。

(师板书:人物奇)3.阶段小结。

师:刚才有同学提问,小说中的众人有何作用?请同学们说说看。

生1:用众人来衬托泥人张的手艺超出常人。

师:烘托的作用。在文章的结构上、笔法上有作用吗?

生2:我觉得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第13段写到“贱卖海张五”,众人一同乐。这推动了海张五全买走泥像的情节。还有写前面海张五骂泥人张的时候,众人还都等着瞧泥人张怎样回报。

师:而且这还是一种悬念的设置。读者就会想,这后面到底会发生什么。写“众人”既是侧面描写,烘托出了泥人张、海张五的个性,又渲染了气氛,让整个天庆馆变得很热闹,整个天津卫很热闹,还推动了故事的发展,最后情节发展到海张五不得不买走所有的泥人这样的结局。

五、深入探究,由人及世,认识“奇世道”,奇作家

师:海张五不会报复吗?我们有同学对文章的结尾有疑问,小说这样的结局是否合理?是否可信?请分小组进行讨论。一、三、五排的同学转身向后与后边的同学组成四人或六人小组讨论。

(生热烈讨论,约4分钟。)

师:你们觉着这个结局合理吗?

生1:我觉得这个结尾不大合理,因为课文中说连当官的也怵海张五,他完全可以找一个当官的,把泥人张给抓起来,把铺子给砸了。

生2:合理的,第13段说谁看谁乐,看来人们对海张五还是内心有不满的,而对泥人张是认同的。

师:就是说大家都站在泥人张这边。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

生3:如果像有些同学所说把铺子砸了,人们就会批评海张五这个不光彩的行为。海张五会把泥人买走,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个爱面子的人,他是不希望别人议论他的,因此他不会去砸铺子的。

师:你读得真仔细,海张五还是很要面子的,这一处文字的缝隙被你看出来了。

生4:我觉得这个结尾比较有戏剧性,给读者留下了联想的空间。

师:这叫做空白的艺术。

生5:我觉得这个结尾不合理,因为海张五作为天津卫气最冲的人,又这么要面子,他没有理由不报复的。

生6:我觉得这个结尾合理,因为如果海张五敢报复的话,泥人张还可以捏出更多的海张五像。(众人笑。)

生7:海张五要面子,如果报复泥人张的话,众人也是不会同意的,也会在私底下议论纷纷。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

师:你和之前的同学一样,也提到了众人,这是哪个地方的众人啊?

生(众):天津。

师:作品中哪一句可以说明天津人的行事风格?

生8:第14段:天津卫的事是没有这样完的。

师:那么天津卫的事是怎样的事?天津是个怎样的地方?

生9:天津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地方,谁有本事,谁就能站住脚。

师:我们来看《俗世奇人》中的另一篇作品《刷子李》中,是如何说天津卫的事的。

(师点出幻灯片,生朗读):

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冯骥才《刷子李》

(师纠正“蔫”的读音。)

师:所谓地地道道的码头上生存法则,只要有本事就能立住脚,再横的人也得让你三分。这个世道可真够奇的!(板书:世道奇。)也只有在这样神奇的世道中才能孕育出泥人张、刷子李、快手刘、风筝魏、机器王这样的奇人。他们的故事同样很精彩,而写出这样精彩故事的冯骥才也是一个奇人,奇作家。请同学们一起读(屏显):

冯骥才,1942年出生于天津,著名作家、著名民间文艺家。他对传统文化有很强的保护意识。他长期生活在天津,那里有丰厚的民间文化土壤,有很多传奇艺人。他用文字记录,望能保留一种草根文化的根,以寄托自己的情怀。

师:这也就是冯骥才《俗世奇人》的创作意图。

六、尾声

师:今天根据同学们的要求,主要品析了小说的动词、细节,以及对比、侧面烘托等写作手法。小说中还有许多值得品味的笔墨,如空白的艺术、悬念的设置、环境的描写等,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品读。下课。

时间:2009年5月21日下午

地点:辽宁省大连市开发区第六中学礼堂

班级:大连开发区第六中学七年级三班

【教学实录】

师:我们今天一起学习《泥人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生:冯骥才。

师:请大家先把课文读一读。

生:自由阅读课文。(约4分钟)

师:板书题目:《泥人张》。

师:我们今天学习一篇小说《泥人张》,请大家一起完成一个小小的作业。

(屏显1)

请大家在“泥人张”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

______________——泥人张

生1:智慧的人。

生2:艺高胆大的人。

师:手艺很高,也不怕那恶人。

生3:沉稳的泥人张。

师:沉稳,不露声色。

生4:手艺高超的人。

师:有绝妙的手艺。

生5:大度豁达的泥人张。

师:很大度,很豁达,但是也喜欢报仇。(师笑)

生6:聪明的泥人张。

师:很聪明,后发制人。

生7:有志气的泥人张。

师:不甘受辱的人。

生8:不畏权贵的泥人张。

师:不畏海张五,这个人,有钱,盐商,但也不怕他。

师:你们猜我的答案是什么?我的答案很简单,就是课题:“俗世奇人——泥人张”,芸芸众生中一个有本事的人。

你们看作家简介,把这个简介读一下。

(屏显2)

作者简介:冯骥才,当代作家,生于天津,他的作品以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他的小说集《俗世奇人》共收录近二十篇作品,每篇写一个人物。

师:“冯骥才——”读——

生:(齐读)

师: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是很耐读的。请看我们的阅读活动:

(屏显3)

自读课

课文概说

手法欣赏

师:活动之一,课文概说;活动之二,手法欣赏。都是大家来做。换一种说法,我们这个课是文学欣赏课,会有很多小话题交给你们,因此也是话题讨论课。

好,我们开始第一个活动。这个学习环节我们要做的事是“概说”。活动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在立体的多角度的概括能力上得到一点训练。看老师的要求:

(屏显4)

阅读活动一:课文概说

从“内容”的角度来概说

从“情节”的角度来概说

从“人物”的角度来概说

从“主题”的角度来概说

请自选一个话题,用百字以内的文字,进行课文概说。

师:对《泥人张》这篇课文,我们要从“内容”的角度来概说它;从“情节”的角度来概说它;从“人物”的角度来概说它;从“主题”的角度来概说它。每人自选一个话题,用一百字以内的篇幅,进行课文概说。建议我们的概说在内容上、情节上、人物上、主题上倾向于以泥人张为主,着眼于泥人张来进行概说;当然在情节里面会涉及到海张五,那也是可以的。活动的要求是形成文字,要写。好,开始吧。

生:写“概说”课文的文字。(约5分钟)

师:好的。刚才这一活动用四个字来评价:奋笔疾书,每位同学都在写。下面请四位志愿者分别就这四个话题来表述你的学习成果。(一个学生举手)谢谢你。

生9:我说第一个,从内容的角度来概说,本文先讲述了泥人张常去天庆馆看人物的模样,下雨那天他去天庆馆时海张五也来了,海张五拿泥人张找乐子,泥人张先是捏了一个海张五的脑袋,后又刻模子翻印了海张五的全身泥人,并在旁边写着贱卖海张五,三天后海张五把模子和泥人全都买走了。

师:好。你们看,这样一个概说,就把环境点出来了,把地点点出来了,把小说冲突的双方人物点出来了,把故事的基本过程和结果点出来了。这就是概括。这样的概括,表现了同学们的能力。我们来看:

(屏显5)

阅读活动一:课文概说

从“内容”的角度来概说

一个雨天,天庆馆里,面对海张五的取笑,泥人张捏出了“一脸狂气”的海张五头像进行“回报”。第二天,泥人张使法炮制大批“贱卖海张五”泥像。三天后,海张五将泥像连同泥模全部买走。

师:这位同学的答案和老师的概括是一样的。一起来读一下,“一个雨天——”读。

生:齐读。

师:好,再说情节,来吧,同学们。哪位愿意试一下?(生思考)

师:(个别询问)你从哪个角度写的?

生:内容。

师:(对另一个学生)你呢?

生:也是内容。

师:好,我们这样来看情节,有两种概述的方法。一种概述的方法是:故事的开端、故事的发展、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这个会说了吧?我们一起来说。故事的开端——

生:泥人张和海张五两人遇上了。

师:故事的发展——

生:取笑。

师:故事的高潮——

生:泥人张捏海张五的头像。

师:(补充)捏头像,“啪”的一下放在桌子上走了,同时留下了悬念。然后故事的结局——

生:贱卖海张五,海张五买头像。

师:嗯,很会说嘛。第二种方式是直接用概述的方式把过程——发展的过程、冲突的过程讲清楚。我们来看:

(屏显6)

阅读活动一:课文概说

从“情节”的角度来概说

天庆馆里“相遇”——海张五取笑泥人张——泥人张捏出海张五头像回去——海张五继续取笑——杂货摊“贱卖海张五”——海张五收购头像与泥模。

师:“天庆馆里——”,读。

生:齐读。

师:把故事的过程概括出来,情节概述的能力非常重要。换一种说法,一篇文章的思路是怎么样的,结构是怎么样的,都属于这一类的概括。好,继续,从“人物”的角度来概说。

生10:泥人张是俗世中的奇人,捏泥人的一等高手,他沉稳,面对海张五的羞辱而镇定自若,他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来还击海张五对他的羞辱。

师:多好啊。人物基本的性格特点和人物在小说里面的表现都概括出来了。对人物的概括一定要强调他的性格特点和他的情感倾向。好,我们来看:

(屏显7)

阅读活动一:课文概说

从“人物”的角度来概说

有一手捏泥人绝活的泥人张,面对盐商海张五的挑衅与侮辱,一言不发,镇定自若,凭借自己的手艺,以独特的方式一招制敌,显示了他超凡绝伦的技艺。

师:“有一手——”,读。

生:齐读。

师:“主题”应该是大家很熟悉的概括角度了,哪位来说一下?好,你来,谢谢。

生11:这篇文章以地道的津味津腔介绍了一位民间奇人及其艺术。表现了他的高超技艺,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师:哪里有表现热爱祖国的内容啊?故事的冲突是表现人物的,那么人物在这个故事里面所表现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呢?我们要把他放到故事里面来看。故事写的是泥人张与海张五的冲突,由此来表现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其实我们刚才在给“泥人张”三个字前下修饰语的时候已经有人谈到了。哪位再来说?

生12:这个故事是写泥人张在面对别人对他的侮辱的时候,不畏权贵,非常机智地回击。

师:嗯,表现了个人的一种尊严。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不甘受辱。谢谢。

(屏显8)

阅读活动一:课文概说

从“主题”的角度来概说

《俗世奇人》往往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来表现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泥人张》描写了泥人张与海张五的较量,塑造了泥人张技艺超群、维护尊严的智慧形象。

师:我们一起来,再读。“俗世奇人——”:生:齐读。

师:好,这个环节我们就进行到这,谢谢各位同学。接下来进行第二个学习环节。这个环节是“细说”,目的是拓宽同学们欣赏小说的视野,丰富我们看问题的角度。

(屏显9)

阅读活动二:手法欣赏

场景设置人物出场

气氛渲染细节描绘

对比手法伏笔照应

悬念设置空白艺术

请自选一个话题,表达自己对作者写作技法的欣赏。

师:小小说很讲究场景的设置,很讲究人物的出场艺术,还有气氛渲染,很重视细节描绘,往往会用一些手法包括对比手法,在情节发展上讲究伏笔、照应、悬念,而且会让我们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这是八个微型话题,我们用这八个话题来欣赏《泥人张》的表达艺术。每人自选一个话题,表达自己对作者写作技法的欣赏。这个自选可以是一个人自选,可以是两个人自选,可以是一个小组自选。要求是,选好后写出表现自己理解的关键词,然后通过你的分析把你的见解表达出来。好,下面开始思考。

(生思考、议论,自由组合,发表观点。师巡视、解答。)(约6分钟)

师:好的,我再用四个字评价我们刚才的学习活动:争先恐后。大家都在表述自己的见解,现在请各抒己见。

生13:我要谈的是对比手法,我觉得这篇小小说对比手法很多,不止一两处。首先请大家看第三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主要写的是那些吃饭的人与泥人张之间不同的表现,当大名鼎鼎的张五爷来到天庆馆时,其他人都是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来看张五爷,只有这位手艺人不管不顾,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根本没有把海张五放在眼里。而且从这处对比描写我还发现这里有一处伏笔,就是通过写海张五的样子,“穿的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子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通过这段人物描写来刻画海张五狂放的个性,然后在第五自然段我发现手艺人非常沉稳、非常安静的个性,这两处对比在展示两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之后,也同样为下文埋下伏笔,在这两个人之间必然会发生某些事情。

师:行,谢谢你。分析得很好,特别是“对比”看得很细致,我再补充一点,就是从人物数量来看,海张五是带着人的,三个人,有气势;泥人张一个人在那里默默地喝酒,在人数上也形成很有意思的细节上的对比。全文最有意思的对比在哪里?海张五是很嚣张的、放肆的,有话语的描写,对泥人张则没有一个字的话语描写。

生14:我找到的悬念设置(师强调:你欣赏的是),我欣赏的是描写悬念设置的这一段,在文章的第十一段,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就完的。这段话既有引出下文的作用,而且能给读者产生一种悬念感。这个地方就是悬念。

师:这个地方真正是一个悬念,悬念后面还有释念,就是把这个悬念解开,那么课文的结局就把这个悬念解开了:哦 ,原来事情是真的这样不简单啊!

生15:我欣赏的是细节描绘,大家看第九段,这段写的是泥人张捏海张五的脑袋,它描绘是“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写出了海张五一脸狂气的特点,同时也从侧面描写出泥人张的技艺十分高超,遇事从容,这是一处细节描绘。

师:嗯,很好!文中写得好的细节很多很多。

生16:我比较欣赏的是场景设置。请大家看第二段,那天下雨,为下文做铺垫,就是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他为什么能抠下泥巴呢?踩过水时脚上可以带上泥巴,这个场景写得太好了,(大家笑)(生不好意思地)下雨嘛。(师笑答,你分析得也太好了)。(生继续说)写“贱卖海张五”,不是写大杂货铺,而是小杂货铺,这说明大杂货铺卖得可能会贵点,小杂货铺是小产业嘛,可能会卖得更便宜,这更说出泥人张的聪明。

师:还有,小杂货铺多,就卖得多一些。(生:对。)我现在补充或者说修正一点你的发言,这下雨啊,在这里就叫伏笔,没有这个下雨,后面的抠泥巴就来得很突然,正是因为有下雨这个伏笔,后面就有抠泥巴的动作和它照应。好,谢谢你!非常好。

生17:我欣赏的是伏笔照应。我觉得这篇文章最精彩的伏笔照应就是在第十段,海张五说的那句话:“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大家注意“贱卖都没人要”这句话,那究竟是有没有人要呢?在第十三段说,“贱卖海张五,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都乐,乐完之后再找熟人一块乐”,究竟是谁买海张五,还是海张五自己,这句话为后文做一个伏笔,最后海张五自己吃了自己的恶果。

师:对,这是一处很微妙的伏笔,“贱卖都没人要”(教师很形象地喊),粗嗓子,嘶喉咙,然后就是他要了,伏笔照应,多巧妙。

生18:我要谈的是第三自然段。我觉得这应该算是一处细节描绘,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就感觉有一丝悲哀,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我读到这,就觉得作者写的不仅是俗世奇人,也同样写的是那个时代一些不好的现象。而且,后面第四自然段也说了,这个海张五他并不是什么好人,人们当面阿谀奉承他,但背后却十分憎恨他。而这位小伙计这一表现让我觉得有一些世态炎凉。

师:(师笑)我想啊,我们这样来看,这里的小伙计这样一喊呢,也是做生意的一种方法。而且现在我们的餐饮行业里有可能也这样喊:稀客、贵客!那么这里的作用是什么呢?这是气氛渲染的一种手法,你看小伙计在这里高声一喊,引起大家的注意,于是,海张五这个人就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这个气氛渲染,也是表现人物的。再说一处:“一听这喊话,吃饭人都停住了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 这也是一种氛围的表示,而且是侧面的烘托。这篇课文里面反复地写到听众的反映,一个作用就是渲染气氛,一个作用就是侧面表现。

生19:在第三段,人物出场,也就是海张五出场的时候,作者对他的外貌进行描写,中间一位穿的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这写出他非常地嚣张的人物形象。

师:对,我补充一下,海张五出现,是通过泥人张的眼睛表现的,你看,“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看到外边来人了。海张五的出场和泥人张出场方式不同,泥人张的出场是很自然的,而海张五出场的时候是在众人的视野里面。这就是表达的艺术。

生19:我还有一点是,在第七段里面,有“这些话在天庆馆里面的人全都听见了。”这个地方它并没有写听到海张五说哪些话,写这句话是不是想让读者自己想象听完这些话的人会有怎样的反应?

师:是,你看后面还有:“全听见了”,全听见了又怎么样呢?人们都在等着瞧,看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这个地方就是悬念。

生19:悬念?

师:是,人们都在等着瞧,看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巴砍过去?你看这下面就说啦,人家并不是一个泥巴砍过去,人家是把丑模样给捏出来了。这就解开了悬念。

生19:还有就是细节描写,在第十自然段,抓住泥人张的动作来写,有伸、抠、端、瞅、摆弄、捏弄、还有,“叭”的一戳,“叭”和“戳”字写出了他当时的气愤,要不能戳吗?

师:你分析得真好。我认为这一处,表面上是动作描写,“叭”,把他捏的像戳在桌子上,其实这是特别的心理描写的手法,通过这个动作表现泥人张的心理,他这时候心里是说,我可不是好玩的!这是用他的动作表现他此时的心理活动。你分析得好,发现得好。请坐,谢谢!生20:我说的是第一自然段。我感觉这是一处悬念。他先说泥人张排第一,还没有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是悬念。

师:是。

生20:是让读者想看看他怎么个“第一”法。

师:对。一开头就用夸张的手法来渲染这个人物,于是,我们就想,啊,泥人张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是直接开头,又给我们留下了悬念。好,谢谢你。

生21:我要讲的是第三自然段,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面留心吃客们的模样,这细节说明泥人张十分细心观察,正因为他多观察,才能捏得十分好,这为下文写捏出海张五的头像做了铺垫,因此“看他捏的头十分像,比海张五还海张五”。下面我再说的是,我感觉海张五对泥人张的背影叫道:“就这破手艺,还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我感觉海张五也是有些惊叹吧。他看捏得确实挺好。不过,他看捏的是自己,所以比较生气。

师:泥人张的名声海张五肯定知道,不过海张五这时候是想欺负他的,所以用这“破手艺”来骂他,这也是表现海张五的张狂。这句话表现了海张五的性格特点。

生22:我想说,这第三段属于气氛的渲染,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这就是描写人们看到贱卖海张五泥像的时候大家都非常高兴。属于一种气氛渲染。

师:是。(看学生还想说)好,你继续说。

生22:也推动情节发展,三天后海张五来买泥人和泥模。

师:对,而且它是一种穿插手法。作者把叙述的主线中断,插进人家的表现,穿插手法用得很漂亮。你看“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了嘴巴”,穿插了一下众人的表现;接着,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又是一次穿插;“吃饭的人伸着脖子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这又是一次穿插的表现。加上刚才这位同学读的地方,四次把人们的表现穿插进来,形成一种气氛,一种烘托。还有说的吗?

生23:我觉得这课文给人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

师:空白,好,你看,他找到我们还没有谈到的东西了,好,接着说。

生23:例如在第十一自然段,“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这个地方连接的不是十分紧密。我们可以想象,泥人张回家加班加点地做泥模,然后交给小贩,告诉你给我卖,然后第二天发动群众一起来讥笑海张五。这是一处空白的地方。还有在十三段,“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这地方省略了海张五是如何的气愤,因为他在饭店欺负了泥人张,也就是嘲笑了泥人张,那么泥人张使了这招来整他,发动所有群众来笑话他,那么他肯定十分生气,之前他还说了句“贱卖都没人要”,他是不要还不行,他还不得不买,所以这地方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师:好,谢谢。我觉得这文章一个最大的空白就是对泥人张没有一处外貌描写,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眼睛大不大?他的眉毛浓不浓?他的手是不是特有的艺人的手?什么都没有写。所以,就让我们想象泥人张是个什么样的奇人。

师:好,这八个话题呢,我们还有一个话题没有说到。我来说一下,场景。我们想,整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什么地方?(生:天庆馆。)天庆馆,这就是场景,在酒楼里面有了这个冲突。小说很讲究场景的设置。场景的作用就是让人物集中地在这里表现,让人物巧遇,然后表现他们各自的面貌。场景的作用就是集中地表现人物《,最后一课》,外国小说,那个场景是什么?就是教室。人物都集中在教室里面来表现,场景设置的技巧是我们读短篇小说要注意的。

师:还有一些细节我们还没看出来。你看,海张五出现的时候是不是有外貌的描写,大脑袋、中溜个子,后面有没有照应啊?

生:有。

师:泥人张捏出来了,就是照应吧?(生:是。)还有的地方就像戏剧的场景一样,你们看啊,第六段,“但是不一会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细嗓门”,是不是有点戏剧的味道?海张五是什么嗓门?

生:大粗嗓门。

师:大粗嗓门。试想一下就觉得很有味道,一个细嗓门的在那儿讲话,一个粗嗓门的在那儿喊叫,这个写法值得欣赏。

师:好,我小结一下。(与下面课件内容同步,老师讲解)

(屏显10)

阅读活动二:手法欣赏

作者将场景设置在天庆馆内,让人物在这里巧遇,展开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作品中人物出场的艺术、人物介绍的艺术、人物对比的艺术、以及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艺术、伏笔照应的艺术、悬念释念的艺术都表现得非常的高妙。

文中细节描写精彩,穿插手法娴熟,心理描写不露痕迹,空白艺术的运用,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这是一篇很有欣赏价值的美文。

师:这一课我们有两个活动:

(屏显11)

说课文,训练能力

品手法,开阔眼界

师:说课文,用来训练我们的概括能力;品作者的表现手法,以开阔我们的欣赏视野,开阔欣赏视野是更高层面上的能力,是文学欣赏能力。谢谢同学们。你们时而奋笔疾书,时而议论风生,表现得很好,谢谢大家,下课。

(整理:李文珍)

【点评】

本节课是余老师应大连开发区第六中学的要求,根据大连开发区第六中学现在正在进行的读、写结合的教学研究课题而精心准备的一节课。余老师不仅满足了六中老师的心愿,而且为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课前特地询问了学校的教学进度,并告知任课老师课前不向学生做任何辅导,学生只做简单预习即可。这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是真实的语文课。余老师这种大家风范,如果不是亲历,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泥人张》一课,余老师精心设计了两个环节:“课文概说”和“手法欣赏”。“说课文,训练能力”;“品手法,开阔眼界”。通过读写结合、读说结合的训练,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节课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一、以写促读,融知识、能力训练于一体

上课开始,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余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第一个问题,用余老师的话说,“请大家一起完成一个小小的作业”——在“泥人张”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这似乎不难,学生也很感兴趣。不过,就在这看似简单的问题中,学生对“泥人张”的评价、对课文主题的把握已经暗含其中。正如余老师在教学中完成第一个活动时所谈到的:“故事写的是泥人张与海张五的冲突,由此来表现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其实我们刚才在给‘泥人张’三个字前加修饰语的时候已经有人谈到了。”由此可见余老师课堂设计的独具匠心。如果把这看作是课前的一个小小的热身活动的话,那么趣味盎然的学习活动则在以下两个环节中充分展开:

阅读活动一:课文概说

阅读活动二:手法欣赏

两个环节,余老师采用了让学生先写后说的方法,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安静地思考。先写后说,先写后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回答问题的语言组织更加完整。两个环节,十二个小问题,不仅引导学生理解、欣赏课文,以写促读,而且不露声色地教给了学生十二个知识点。在完成阅读“活动一”中的第二个小问题时,可能因为学生对“情节”这一概念理解得不够好,学生自选话题时,绕过了这一问题,课堂出现了冷场。余老师引导学生从故事的开端、故事的发展、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四个要素加以把握,没有简单地灌输,而是巧妙地引导,使学生很快掌握了从“情节”角度概说的方法。这让我想起了叶老先生的一句话: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余老师以他对课文深刻地挖掘、以他巧妙设计的话题,印证了叶老先生的这一观点,真正实现了以老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二、以情动情,集学文、做人培养于一身

观余老师的课,你会渐渐投入,时时被感动。

他的语言表达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极富感召力。学生回答问题,他从不简单地评价,而是从不同的角度,恰当地点评、补充。他的点评真诚、中肯,常常给人更加深刻地启迪。如:学生完成“活动一”,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从“内容”角度概说之后,余老师做了这样的点评:“你们看,这样一个概说,就把环境点出来了,把地点点出来了,把小说冲突的双方人物点出来了,把故事的基本过程和结果点出来了,这就是概括。这样的概括,表现了我们同学们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余老师不只是简单的点评,更是对概括方法的指导。整节课中师生的对话非常精彩,非常自然,交流深入,文学的氛围浓郁,堪称经典。你竟然不会想到,在这样的文学欣赏课中,余老师摒弃了我们时常教学中的“提问”手法,他绝少提问,课堂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教学之中余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有时因为学生有趣的发言而和学生一起快乐地笑,自觉不自觉地,你会被他所感染。他和学生交流,总是要用“请、谢谢”。或许是因为他对学生的真诚、平等,或许是因为他特别善于鼓励、引导,学生由一开始的拘谨、沉闷逐渐变得活跃,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对文章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一篇简短的课文,经他一讲解,顿觉妙趣横生。

听余老师上课,和余老师交流,心里总是涌动着一种感动,萌生一种激情,会让你感觉到做老师的幸福,做老师的责任。听余老师上课,更应该学余老师做人。

下载八年级语文泥人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语文泥人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活动报告书 语文 赵海涛 《泥人张》

    石河子第十中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研活动报告书2012-11-12活动目录活动策划书„„„„„„„„„„„„„„„„„„„1 活动概述„„„„„„„„„„„„„„„„„„......

    泥人张教学设计

    泥人张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20课二、设计思想 《泥人张》是一篇自读课文,抓住自读课文的特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会赏析精彩句子及对文化遗产的......

    《泥人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3、引导学生联系文化背景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采用自主、合作、......

    泥人张教学反思

    《泥人张》教学反思 《14.泥人张》是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汉语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我讲的是该课文的第二节讲读教学。课后对每个环节的设计颇有感受,下面分四......

    《泥人张》导学案

    《泥人张》导学案 柏合学校牟小丽 学习目标 : 1、感知课文,了解民俗文化知识。 2、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 3、探究品味文章语言的别具一格。 学习重难点: 重点:合作探究分析人......

    泥人张教学设计

    《泥人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旧天津的一些民俗及民间艺人的状况。 2.品味本文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3.感受小人物的大智慧,体会民间文化遗产的宝贵。 重难点:品味本......

    《泥人张》教学设计

    《泥人张》教学设计洛城二中 赵翠玉【教学目标】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理清故事情节,全面深入把握文章内容。2.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分析人物形象。3.学习多种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4.......

    泥人张的故事

    泥人张的故事 泥人张的故事 中国清朝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听说民间有一个很著名的彩塑艺人,名叫张明山,就召他进宫为她捏泥人。张明山将黏土搀入棉花,弄均匀之后,捏制出栩栩如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