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省时高效的文言文教学

时间:2019-05-15 02:55: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做到省时高效的文言文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做到省时高效的文言文教学》。

第一篇:如何做到省时高效的文言文教学

如何做到省时高效的文言文教学? 一.要重视诵读指导.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字音读正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因此,一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试读一遍,或全班齐读,或个别朗读,从试读中发现他们读字读音中出现的问题,然后一一板书纠正,并由老师再范读一遍全文.要求学生听清句读,只有读清了句读,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构和语言意义;反过来也才能读得更正确,更清楚.同时通过反复诵读,利用文言构词造句的特点以及语音停顿,逻辑重音,语气声调等诵读要诀来深化词义句意的理解辨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言文的传统的诵读方法是科学的.它利于知识的积累,利于明白事理,利于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真正把握语言的运用能力.二,教会学生积累知识的方法.“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知识积累是能力 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 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预备一个笔记本, 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如每册课本后的“常用实词表”和单元知识短文里要求把握的实词,虚词,人人必须整理,但对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 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此外,进行积累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例如在一次复习课上,教师列出这样一系列词——之,至,致,往,如,造,诣,让学生比较异同.经过讨论,学生将这些词归为“到”的系列词,教师接着启发学生回忆,整理出其他的系列词,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下子整理了不少.有:“ 走 ”系列词——步,趋,行,走,奔;“洗”系列词——沐,浴,盥,浣,涤;官吏升降系 列词——除,拜,擢,拔,迁,贬,谪,黜,左迁.通过比较归类,学生提高了在文言文 阅读中的词语辨析能力,让课文这个“例子”真正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体现了学会 积累带来的极大益处.三,鼓励学生质疑.我国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传授文学作品,极易见仁见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学 生提出的很有个性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就不妄加否定,而是从精神上予以肯定.如我在教《愚公移山》时,有些学生对愚公的做法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愚公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愚公确实是“愚”.对于学生的见解,我先是给予鼓励和肯定,然后从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来谈了教师的看法,这篇文章主要是要求我们学习愚公不怕困难的精神.孩子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思路很开阔.在字词的理解上同样需要质疑.如我在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中有一句“散入珠帘湿罗幕”,文中的“散”究竟读哪种音,孩子们提出了疑问,我鼓励他们自己去查《古汉语词典》,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读音.所以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一旦被肯定, 便会勇于表现自我,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给块蓝天,学生就能翱翔”.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通过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导等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怪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探究文言文教学改革的出路和途径? 我认为,我们在指导学生读文言文之前,先要树立一个观念:文言文中的古代书面语,对本国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母语,而不是外国语。这个认识,对文言文教学中选择什么方法,关系甚大。如果教的是外国语,就得从ABC教起,学生每走一步都得靠教师扶着拽着。现在文言文教学中那种一字一句“嚼烂了喂”的教法,正是把古代汉语当作外国语来教的办法,有的老师就戏称上文言文课是教“第二外语”。如果是教母语,就完全不必如此。古今汉语虽然变化很大,但同一民族的语言毕竟是有继承性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能割断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很多古代汉语常用词的词义、句子的结构方式,不仅古今没有多少变化,而且还常常出现在现代汉语里,尤其是现代的书面语言里。就是说,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国语那样毫无根基,一切要从零开始。

不妨举短文《陋室铭》为例。全文81字,除少数双音词外,大多是单音词,可以说其中绝大部分的词古今完全同义,如:山、水、高、深、上、入、苔痕、草色、谈笑、往来,等等;少数词虽然用法有些变化,但仍可以看出变化的脉络,如“有仙则名”的“名”,本是“名声”的意思,属名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出名”讲,学生只要细心揣摩,是不难意会的。可能成为阅读障碍的,实际上只有少数几个词(如“鸿儒”“白丁”)以及结尾处涉及的人、地名,但看看注解也都不难解决。在句法方面,除了末句“何陋之有”词序有些特别外,其余都和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什么两样。回想自己刚进初中读书的时候,初次接触文言文,就在《古文观止》里读到这篇文章,借助极简单的注解,居然也能大体读懂,而且对篇首两个精警的句子以及整篇文章的音调和谐之美,都能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欣赏。由此我想,教这样浅近的文言文,也应该可以像教现代文那样,凡老师可以放手的地方,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自求理解,老师只在关键处作些指导、点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当然,同是文言文也有深浅难易之分,但从目前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看,过于简古难读的文章基本没有,即便文字略深一些,只要老师指导得当,学生也是能够经过自己的努力读懂、消化的。

文言文教学还必须树立一个观念: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教文言文,当然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但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意;反过来说,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凡会读文章的人,阅读大体都要经历一个由表(文字)及里(内容)、由里及表、表里多次反复、理解逐步深化的过程,读文言文也不例外。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曰:有“言”而无“文”。这是“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嚼烂了喂的必然结果。文章是作者的思想情感、道德评价、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等等的“集成块”,是一个活的整体,而不是各种语言材料的“堆积物”。文章语言之所以值得揣摩咀嚼,因为它是作者思想情感等等的载体;如果只着眼于词句本身的学习,而忽视甚至舍弃了它所承载的丰富的内容,那叫“买椟还珠”,结果必然连语言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学好。把文言文作为文章来教,就要遵循教读文章的一般规律,处理好词句和文章整体的关系,这不仅是学习文章的需要,也是更好地理解文言词句的需要。学生阅读文章的能力,靠老师字字句句嚼烂了“喂”,是无论如何“喂”不出来的。

另外我觉得还有两点是值得重视的:

一、由于教学中不是死抠词句,嚼得过细,这就留下了较多的“空白”,便于学生自己去感知和领悟;有的地方老师又重点畅讲,并指导评点,这就突出了文章最精彩的部分,使学生印入更深。教学中这样疏密相间,略其所当略,详其所当详的教法,是符合学生读文、认知的规律的;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确实可以受到很好的锻炼。

二、老师特别重视诵读的指导,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熟读和背诵又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对古汉语的用词、造句以及某些特殊的表达习惯也逐渐熟悉,这就为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凡行之有效的教法,其中必定蕴含着某种规律,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的。

我同意不少同志提出的语文教学要归真返璞的主张,作为语文教学一个组成部分的文言文教学,自然也应该归真返璞。但归真返璞不是否定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果,不是回过头去走老路。“真”和“璞”者,事物固有的朴素规律也,“归真返璞”就是要在认真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传统语文教学中一切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语文能力发展规律的教法,不搞花架子,不赶浪头,不对考试口径,朴朴素素、实实在在地教。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又是一个“文章大国”,千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写文章、读文章和教文章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是我国语文教育理论宝库中一笔巨大的财富,尤其是文言文教学中重视学生自得、自悟和语感培养的经验。因此,认真总结、继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经验,并把它提到理论认识的高度,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应该成为当前文言文教学改革首先要好好研究的一个课题。

第二篇:浅谈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做到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做到“少教多学”

初中教材中文言文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所选的诗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这些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而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做到“少教多学”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化枯燥为形象,化无趣为有趣,化困难为容易,让师生都从学习文言文的苦恼中走出来,让文言文“活”出精彩,是我们语文教师思索的一个课题。

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把握语文教学特点,在文言文教学中,应通过听、说、读、写、画等多种形式的结合,积极创设多种情境,帮助学生形成立体情感体验,张扬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培养学生良好语感,走一条立足吟诵、创设情境、添趣加新的教学之路,探索课堂教学中“少讲多学”新模式,来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

一、立足吟诵、培养良好的语感

诵读是我国语文传统方法之一。“读得熟,则不待其说,自晓其义也。故书不厌百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东坡和朱熹等古人均强调诵读是符合认识规律的。在文言文教学中,重要的不是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教师对某篇课文的理解,而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中自身感受到、领悟到什么,有什么进步与提高。要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本作者所表达的内涵,笔者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想做到“少讲多学”就应该立足吟诵,让学生在听教师吟诵的基础上反复吟诵,多方感受意境。从吟中读出韵味,从吟中产生兴趣,语感是从吟中积累,素养是从吟中培养的。

二、张扬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很大。学生阅读文言文,不仅仅是一种“发现”和“吸收”,而是一种创造。在文言文教学中,要避免出现教师“满堂灌”,努力做到“少教多学”。作为教师更应不拘一格,发挥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形成独特的体验。

如《曹刿论战》一文中,鲁庄公这一人物形象,一般的看法,都认为他“鄙”“陋”,但有的学生却认为鲁庄公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能够向“曹刿”这样的小人物请教,虚心听取他的意见,有善于“纳言”的性格特点。对此,教师应予以肯定。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同一事物的观察方法与角度,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与看法,对同一事件的描写与说明,对同一情境刺激反映与表现,应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然地体现各自的特色与风采,尊重他人的独到之处,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表现个性、张扬外性、塑造个性的过程。有个性才有创造,与众不同才可创新,创造的过程就是个性的展现过程。

三、说读写画,形成立体情感体验

新《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体验性,也就是说,学生置身其中,心灵感悟,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嘴去说话,动手操作。有位专家说得好:“学习语言最好的办法是置身于使用那种语言的环境中去。”

然而,文言文反映的时代距今久远,要置身语境,就必须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世界观。为了获得真实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吟读成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发挥想象,设计合理情节,通过听、说、读、写、画,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的情感。

例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在配乐诗朗读中感受作者巧妙的用词,再结合诗人被贬的经历,深入体会作者借山水抒别样怀抱的情感,再谈谈自己的感触;通过复读课文,在脑中尝试再现历史,与诗人同呼吸共命运,写出独特的情感体验;或者用书画来描绘出作者的喜与悲、爱与憎。通过多渠道、多方位教学,让学生个性张扬,特长展示,立体体验,并随着教师的引导逐步延伸,情感逐渐变得细腻,思维逐渐变得敏锐,视觉渐渐变得深邃。从而更好地做到了文言文教学中的“少讲多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添新加趣,探究亮点激发思维

教材中的文言文,在疏通字词句、理解文章内容,打好基础后,将文言文作为现代文来学习,用足用新用活教材,也是文言文教学做到“少讲多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1、丰富内容,点击思维:

文言文短小精悍,语言凝练,这足以给人留有丰富的想像空间,对教材中的空白领域进行合理的发挥创造,是“投‘风华正茂的学生’所好”。抓住这一亮点,采取学生喜爱的形式加以表现,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熟悉的同时,还能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

如《晏子使楚》中,让学生通过“视”“笑”“避席”等词,合理想像晏子、楚王当时的神态、表情,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描述;《塞翁失马》中,给文章续写,依据福祸相生的原则,想像塞翁的故事该如何延续。

2、打破常规,转换思维:

教材所选的文言文所体现的古人思想,在历经漫长的岁月后依然焕发着活力,依然可以指导现在人的思想,但也不可否认,也与现在人的观点形成一定的摩擦,这也为文言文教学提供了亮点。教学中,教师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用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古代的思想,批判性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

如《画蛇添足》中,对给蛇添足人的创新意识的肯定;《卖柑者言》中对卖柑者的商业包装头脑的评价;《愚公移山》中对愚公移山行为从“环境保护”这一角度的否定„„这些打破常规的全新认知,使得文言文课堂生机勃勃,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使他们有自己的主见与思想,不因循守旧,人云亦云,也让他们尝到崭新发现的喜悦,时代的创新主旋律也在小小的语文课堂上唱响。

3、古为今用,拓展思维:

现代人学习文言文,在文言文中掺加现代元素,做到古今结合、古为今用也是活跃课堂的一个亮点:《桃花源记》中现代导游为桃花源做宣传;《寓言四则》中创编现代版的《滥竽充数》和《塞翁失马》„„在这些具鲜明时代感的新鲜元素与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下,学生的思维大大拓展,奇思妙想频频不断。

4、追根究底,深化思维:

针对教材中选编的思想性强,对现代社会具有指导启发性的文言文,挖掘其中具探讨价值的问题不失为教学的亮点。《伤仲永》中由仲永的悲剧探究现代教育;《愚公移山》中由古代愚公精神看现代人“移山”伟绩„„学生的思维在自主的探究活动中得以成熟深入。

5、“偷梁换柱”,活跃思维:

古人所写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文约意丰,含蓄蕴藉,讲究推敲,讲究精练,讲究对偶、排比、互文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一亮点可让学生在模仿写作中得到闪现:如仿《陋室铭》《爱莲说》中的句式,写自己的生活„„如此模仿写作,必会受到熏陶,从而逐渐养成推敲词句的好习惯,说不定也会“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或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

五、拓展迁移,延伸课外增强实效

要切实做到“少讲多学”,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仅仅依靠教材中屈指可数的课文和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落实好课堂教学,让学生领悟文言文学习方法、感受文言文学习趣味的同时,给学生引荐一些浅显的文言文课外读物,也是增强文言文教学实效的有力举措。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加固和补充。选择一批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且在关键的地方给以点拨,使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在运用中巩固、加深、熟练,使精读和博览相结合,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总之,我们应理性地正视我们身陷的“困境”,勇于探索,反复实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在文言文的教学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努力做到“少讲多学”,就一定能在新课程改革中,迈出我们最坚实的步伐。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一定能彻底摆脱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做到“少教多学”

李 素 珍

共和镇维新学校

2013年11月14日

第三篇:低年级识字教学如何做到高效

低年级识字教学如何做到高效?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教学的重点。”然而,令一二年级的老师们感到困惑的是,在低年级课文中,生字量普遍较大,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既要学文,又要识字,还要写字,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一不小心就造成拖堂,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识字写字的总体要求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在第一学段的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可见,识字写字的任务主要放在了第一学段。因此,各种版本的一、二年级教材生字量都不在少数。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上的识字效率呢?

首先,要正确区分一类字和二类字的教学任务。一类字是要求达到“四会”(会读、会写、会说、会用)的字,即达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能在阅读和写作中正确运用”。而二类字只须达到“一会”,即“会读”即可。如果把一类字和二类字混为一谈,则势必会延长教学时间,增加学生负担。

二类字的教学可以采取“四步走”的方法。第一步,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并将生字所组成的词划下来。第二步,教师将带拼音的生字出示在黑板上(以小黑板或大屏幕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借助拼音进行认读,认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等,总之,要让学生充分地认读,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认读的机会。第三步,把拼音“帽子”去掉,让学生在丢掉拼音“拐杖”的情况下再次进行认读,以强化对生字的认识。第四步,把生字送回到课文中,让学生再次读课文,这一次读课文可采取指名读或分段读的方式,目的在于让学生熟读课文并进一步巩固识字效果。

有的老师可能会担心,这样只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学生能记得牢吗?其实,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今天所学的二类字,随着年级的升高,会逐渐成为一类字,学生还要再次学习。即使没有成为一类字,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与这些生字反复见面,也能把“生字”变为“熟字”,正所谓“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

其次,对一类字的教学要有侧重点,切不可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在识字教学中,有的老师担心学生这也不懂,那也不会,于是,从字音到字形,从偏旁到结构,从组词到说话,一一点到,本意是想面面俱到,其结果却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反而“面面不到”。而且单一的教学方式很快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使识字的效果大打折扣。

例如:语文版二年级下册第12课《猴子种树》一文共有8个一类生字:拔、掉、杜、肥、短、将、鸦、梨。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这8个字中最容易读错的是“肥、短、将”,因为“肥”容易出现h、f不分,“短”容易丢掉介音,“将”是多音字,因此,这三个字要从字音上着重强调;“拔”容易与“拨”产生混淆,“掉”容易把右半部分写成“桌”,因此,这两个字要从字形上着重强调;而“杜、鸦、梨”都是合体字,其中的部件都是学生早已熟悉的独体字,学生利用“加一加”的方法就能够记住这些字,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进行一类字的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记忆。下面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识字方法。

1、儿歌识字。利用儿歌琅琅上口、便于记忆的特点,帮助学生记住汉字的字形。如: ①巳封己不封,已在封当中。

②横戌点戍戊中空,十字交叉便是戎。

③天气晴,池水清,小蜻蜓,大眼睛,飞来飞去捉蚊虫。

2、谜语识字。利用学生对未知的探究心理,将汉字编成谜语,帮助学生记住汉字的字形。如:①王大娘和白大娘,俩人坐在石头上。(碧)

②林中两个叉,一只大手把它抓。(攀)

③两个儿童去砍柴,没有力气砍不来;

回家又怕人笑话,躲在山中不出来。(幽)

④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养鱼虾。(也)

3、字理识字。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理解字义,巧记字形。如:①双手合十就是“拜”,双手分开就是“掰”。

②村前白水泉,村后山石岩。

客来鱼羊鲜,味美舌甘甜。

第三,要加强当堂练写的训练。要想学会游泳,必须要下到水里去,在岸上是永远也学不会游泳的。学生要想把字写正确写美观,也必须在练写的过程中去完成。在目前的教学中,老师们普遍重“识”轻“写”,一堂课40分钟几乎都用在了“识”上,而把“写”放在了课外,殊不知,练写的过程既是对“识”进一步巩固的过程,也是让学生体会汉字形体美的过程,如果任由学生在课下练写,则不仅体现不出教师的书写指导,而且学生容易写错笔画或写错笔顺。总之,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不会很久,因此,低年级教师要多变换教学形式,把游戏、儿歌、谜语、竞赛等穿插在教学活动之中;充分了解学情,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识写并重,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写字的教学效

第四篇:如何做到高效工作

所谓高效,很容易理解,但不容易做到。

工作高效可以通过两个维度来展现,即效率和效益,通俗点说,就是“又快又好”。对企业而言,高效可以实现令人满意的投入产出比;对业务而言,高效是工作业绩成果输出的重要前提;对个人而言,高效意味着拥有超强的综合能力。

评价一个组织或个人是否高效,离不开以下这三个硬指标:第一是时间,在合理的情况下时间越短越好,周期越长则成本越高;第二是工作量,要与时间指标关联起来做综合评估,在资源固定的情况下,如果工作量大,就不能盲目压缩时间周期,否则必然会影响质量;如果对周期有严格要求,就要对工作量做合理评估,然后考虑协调或增加资源来应对矛盾。第三是效果,是指需求或预期的符合度。设定时间也好,评估工作量也好,都是为达到这个效果而服务的。如果没有了效果,分析时间和工作量这两项指标就都失去了意义。

如何才能做到高效呢?以下这五个方面都是重要途径,都需要关注并做到位。每达到一项,就离成功进了一步。

谋——筹划务求全面,准备务求充分,分工务求合理;有足够的准备周期,把推进战略、开展业务所牵涉到的要素和各种可能分析透彻并做好控制。谋定后动,想不全面就会被动,效果也会随之打折扣。

规——有计划、有流程、有制度、有指导、有奖惩,而且流程合理,制度完备,指导到位,奖惩分明;再把如何沟通、如何协作、资源整合等策略也考虑在内,确保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怎么做,如何评价做的是好是坏,然后按照游戏规则有序推进工作。体系完备了,突发临时性的工作将大幅减少,协调、救火工作也减少了。人的精力被抽出来思考更多事情。

质——始终追求高质量,让工作推进的每个阶段都满足预定的要求,不偷工减料,也不跑偏,减少修正和返工的概率,这样既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效率。

迅——动作迅速,在特定时间内满足产出要求,不拖延。日前社会上提到一个名词叫“拖延症”。这本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最近却成为众多白领为自己贴上的标签。据说72.8%的人坦言自己患上了“拖延症”。这是一种“心灵的感冒”,明明事情就摆在眼前,可就是一拖再拖,不到最后一秒不行动。“拖延症”是高效的大敌,就个人而言,是无法战胜自我的表现,应该加强自律建立信心,做好计划马上行动起来。

乐——不论组织还是个人,拥有快乐才能高效。一支快乐的团队,一定是激发起内动力的团队,是拥有战斗力的团队,自信勇敢,愿意接受挑战。团队如此,个人亦然。这种精神状态是打胜仗的重要前提条件,当然,也对管理者调动积极性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效的含义是“又快又好”,这是个人和组织追求的重要目标,但在不同的条件下,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追求高效首先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态度,应该融入意识里,不断努力。

第五篇:如何做到高效课堂

如何做到高效课堂

新课程标准要求树立“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理念,倡导实施“先学后教,精讲精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要任务,这也是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主要目标。课前预习是听课前的一种预备工作,其着眼点是为学生自己“更好地学”,为教师“更顺利地教”,为真正实现课堂的有效、高效打下基础。

一、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效率的提高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课前预习恰好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布置的预习问题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这就需要教师在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前,自己先要做精心的准备,要对新课内容有充分的认识,预习题目要精心准备反复斟酌,以求真正达到预习目的。

学生经过课前预习再去听课,上课时的目的性会更明确,学习积极性也会有很大提高。学生经过课前预习,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认识,那么对新课学习的目的性就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就更有益于新知识的掌握。大多数人都渴望被别人所认可,学生的这种心理更强烈。经过课前预习,学生对一些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为了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听得就会格外认真,回答问题也会非常积极。

二、主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体

高效课堂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教师就必须把课堂主权还给学生,将课堂由“讲堂”变为“学堂”,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高效课堂要充分体现: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按照“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设计学案和教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关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的广度、形式、时间及效果;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开放性思维、创新和合作精神。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视作学生知识迁移、应用的过程。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特点,把学生的学习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课堂教学要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力避以讲代思、以讲代练。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在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的形成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与表达,及时反馈与调控,提高讲的针对性与练的有效性。

每一堂课都要给学生留出时间,让他们自主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将教师的思路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下载如何做到省时高效的文言文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做到省时高效的文言文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效课堂应做到的

    高效课堂应做到的 一是教师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因材施教原则,要因人而异,兼顾好优、中、差......

    文言文教学如何实现高效(五篇材料)

    文言文教学如何实现高效 ——对《孙权劝学》课例研究反思 学校教研活动中,本人聆听了本组一位老师执教公开课《孙权劝学》。《孙权劝学》是一篇比较短小、通俗易懂的小文言故......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做到高效课堂教育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做到高效课堂教育 陈立居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物教学,高效课堂 (摘要:课堂“高效”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所谓“高效”是指变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

    商务简报如何做到简捷高效

    商务简报如何做到简捷高效 一、商务简报的定义与使用工具 如今,人们的工作越来越繁重,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因此产生一种让工作变得简单的诉求,商务简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

    如何构建小学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合集]

    如何构建小学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于中华传统化的重视也不断加深。而文言文作为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个媒介,被人们越来越重视。虽......

    高效复习文言文检测翻译

    南霁云威武不能屈 南霁云向贺兰进明请帮求救援,贺兰嫉妒张巡、许远的名声威望和功劳业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援救。贺兰喜欢南霁云的英勇和豪壮,不听他的求救,硬要留他下来,陈设酒......

    高效复习文言文翻译[范文]

    螳螂杀蛇 有个姓张的人,偶然行走在溪谷中,听到山崖上边有非常凄厉的声音。寻着路登上山崖,看见一条身体粗的像碗一样大的蛇,在树丛中摇摆甩动,用尾巴击打树木,树枝随之崩裂断折。(......

    做到“三个加强”,高效推进抓落实

    做到“三个加强”,高效推进抓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明确任务,抓“早”。 坚持早规划、早宣传、早启动,掌握主动权。每年都在阴历年前就谋划研究、完成规划、制定方案,并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