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教案设计11(精选)

时间:2019-05-15 02:2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相思》教案设计11(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相思》教案设计11(精选)》。

第一篇:《长相思》教案设计11(精选)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宁强县北关小学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重点规划课题研究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案设计

高娟

【教学目标】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点】

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感情。正如唐代诗人杜甫所说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示)

2.让我们走进本组以“思念故乡”为主题的课文,用心体会作者的感情吧!(出示导语中的阅读提示:阅读课文的时候,要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并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者事情表达出来的。)

3.今天我们先学习《

5、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词:《长相思》 4.解题。质疑。

(1)“相思”什么意思?(思念)(2)“长相思”就是什么意思?(读题)

(3)这首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陪同康熙皇帝出征山海关,祭祀长白山的途中写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宁强县北关小学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重点规划课题研究教学设计

(4)看到这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相思谁?为什么相思?怎样相思?为什么长相思?)(你们提的问题都很有探究价值,我们一起走进词中探索吧)

(二)初读《长相思》

1.自由读,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为止。2.指名读,提醒读音的词语:

更 结合诵读穿插讨论:

──“更”为什么要读平声?另一个读音是什么?怎么组词? 1)查字典理解“更”的意思。2)理解“风一更,雪一更” 3)小结学法。

3.指名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后学生评价。

师: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停顿节奏才能把词读有板有眼。4.指名读,评价并讲明该怎样停顿。(出示词,划出节奏)齐读。上下阙的停顿。

过渡:同学们可真会读书,要是了解了词的内容,老师相信大家会读得更投入,更有韵味。(回顾质疑的问题)

(三)读懂《长相思》

师:好!?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读的时候注意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插图,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注释,然后试着去想一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意思。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默读《长相思》。

(学生默读词并思考词的意思, ,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1.师:相思谁?从哪里知道?

2.师:作者为什么会思念故乡和亲人呢?(板书)生:作者远离家乡。

师: 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从哪里知道?(指名多位学生回答)师小结:他身在山海关、高山上、岸边、船上、帐篷里。他经过了崇山峻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宁强县北关小学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重点规划课题研究教学设计

岭,经过了悬崖绝壁,经过了荒山野岭,经过了险滩急流,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板书:身在征途)

师:想象行军队伍在征途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难?从词中你知道什么? 生:“风一更,雪一更”知道天气恶劣。(课件)

过渡:同学们,作者在行军途中历经千辛万苦,尝尽了酸甜苦辣,作者怎能不想自己的故乡,不想自己的亲人呢?他怎样想呢?怎样相思呢?

3.作者怎样相思?想到怎样?(睡不着,心碎了),题目中哪个字体现了?这就是相思前要加一个“长”的原因了。

师:同学们,作者身在征途,心却在想故园。这是一种什么感受? 师:身在征途,心想故园。我们可以想象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怀着这份感情,大家齐读《长相思》。放背景音乐。

4.想象词的意境。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作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画面,仿佛看到了他抬头仰望孤独沉思的画面。看,在这风雪交加的的夜晚,他来到帐篷外,他在看什么?想什么呢?(指导看图)

5.想象作者故园的情景。

师导: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

师:交流纳兰性德的资料。(家庭及兴趣,特长)

师:了解了纳兰性德的这些情况,让我们展开想象:作者在故园白天可能朋友做什么?晚上可能和家人做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出示)(学生写片段。)

师:好,孩子们,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家乡,走到纳兰性德的故园去看看,在他的家乡有着怎样画面和情景。谁来?

师:多么温馨,多么快乐,多么美好的生活呀!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宁强县北关小学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重点规划课题研究教学设计

面全都没有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

师:谁来读《长相思》?在这里没有故园的宁静,没有家乡的温暖,在这里有的只是——(师范读《长相思》)

师:在这里,没有与志趣相投朋友骑着骏马到野外打猎的舒畅,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师:在这里没有在暖暖的灯光下与家人一起聊天的温馨,这里有的只是一起读——长相思(指名读《长相思》)

师: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的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学生齐读)

(四)拓展。

师:同学们,《长相思》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那一颗破碎的心,读到现在为止,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想家,你为什么不回家呢?谁来替纳兰性德回答。

师:好!同学们,你们道出纳兰性德的心声。(板书:心系祖国)这个问题纳兰性德也曾问自己,就在这次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了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这两句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谁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1)理解大意。(你知道他在问什么吗?)

(2)纳兰性德“轻离别”吗?从词中哪里看出不是轻离别?

师:孩子们,请你们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还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妻子、孩子、父母、兄弟)

(3)学生扮演各种角色问纳兰性德,并且用“夫”“儿”“父”等代替“君”。

生:还有深深思念他的妻子。

师:对!你就是纳兰性德的妻子,你问一问纳兰性德,孩子你问。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宁强县北关小学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重点规划课题研究教学设计

生: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妻子问丈夫,那个“君”字改成——(学生说问“夫”)

师:是啊!孩子们,许许多多的人,他的父亲,他的妻子,他的儿子,他的兄弟,还有他的朋友都在问纳兰性德。我们再读

生齐问: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纳兰性德不是轻离别呀!他也舍不得离开亲人啊!但是他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他责任重大,他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他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在了《长相思》中了。

(学生有感情朗读《长相思》。)

师:长相思呀长相思,为了他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化做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教师出示“长相思”三个字,放音乐)

师:(看板书)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生齐说:长相思)

师:让我们跟随纳兰性德一起走出帐篷,眺望远方的故乡,深情地吟诵:(齐读《长相思》)

(五)作业。

1.收集思念家乡的其他古诗词。

2.以《长相思》为内容,制作自己喜欢的书签.。板书设计:

长相思 身在征途 心想故园 心系祖国

第二篇:《长相思》教案设计

《长相思》

一、教学目标

纳兰性德

1、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

2、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二、导入

王国维曰: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天悬明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奇观。求之于词,则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夜深千帐灯”……差近之。

三、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生平避谈世事,故词也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四、朗读课文

1、正音

2、注释

榆关:山海关的别称。

那畔:那边。指关外。

帐:指护卫皇帝军队的营帐。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聒碎:搅碎。聒,嘈杂。

五、感知理解

纳兰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词风清丽自然,缠绵悱恻,反映到这首《长相思》上,虽然写旅途思乡,也写得悠长动情。

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六、赏析加点字 以及 全词

1、“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

2、“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

3、全词赏析

上片写行程之劳。起句突兀,既显空间之广袤,又寓时间之流逝,气象阔大。“山一程,水一程”六字,直写戍路途之曲折迢遥,侧写跋山涉水之艰险辛苦。叠用两个“一程”,突出了路途的修远和行程的艰辛。第三句“身向榆关那畔行”,交代行旅去向。此处说“身”向榆关,而非“心”向。其实就是说,躯体越来越远离了故乡,而心灵却越来越趋向京师,越来越拴紧了故园。“榆关”是指山海关,“那畔”即“那边”。当我们读到这里,仿佛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大队人马,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风餐露宿,走了一程又一程,一直向山海关方向进发。而词人因为留恋家园,却是频频回首,步履蹒跚,望断白山黑水而不见故园影踪。“夜深千帐灯”一句,写的是夜晚宿营于旷野的情景:深青的天幕下,漆黑的旷野上,一座座营房,灯火熠熠,映照着永夜无眠的人。“千帐灯”是虚写,写词人这次出巡随从众多。为什么夜深了,而仍然营火闪烁呢?这就为引出下片的“乡心”蓄势。

下片侧重游子思乡之苦,交代了深夜不眠的原因。换头写景,“风一更”“雪一更”,突出塞外风狂雪骤的荒寒景象。这是以哀景衬伤情,风雪载途,行者乡思更烈。叠用两个“一更”,突出塞外卷地狂风,铺天暴雪扑打帐篷经久息的情景;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天寒地冻之夜,人之辗转难眠的状态。“聒碎乡心梦不成”呼应上片的“夜深千帐灯”一句,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寝的原因。着一“聒”字,突出了风雪声响之巨;且极具拟人味,仿佛这风雪也通人心似的,彻夜念叨着故园的人事,让人心潮起伏。“聒碎乡心”,用的是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愁肠百转的心态。“故园无此声”,交代了“梦不成”的原因:故乡是没有这样的连绵不绝的风雪聒噪声的,当然可以酣然入梦;而这边塞苦寒之地,怎比钟灵毓秀之京都,况且又是暴风雪肆虐的露营之夜,加之“乡心”的重重裹挟,就更难入梦了。结尾这一句直截地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意。

总的来说,上阕写面、写外,铺陈壮观;下阕写点、写内,曲描心情。选取的都是平凡的事物,如山水风雪、灯火声音。又采用短小精悍而通俗易懂的语句,轻巧排列,对应整齐。信手拈来,不显雕琢。全篇融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色之中,尽显非凡,作者用山,水,千帐灯,风,雪等大的物像,来寄托细腻的情感思绪。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没有一般边塞诗的大气、沉痛、悲凉、雄壮,而是风格婉约,笔调缠绵,少了抑扬顿挫的沉雄,多了小女儿的缠绵情态。

七、感悟课文

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你能确定是哪里的景物吗?

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故园。

2、体会出这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表达羁旅怀乡的感情。

八、知识归纳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九、拓展练习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与纳兰词有何不同?

十、板书设计

纳兰性德

身在征途 心系故园——碎

爱故园

爱祖国——重

第三篇:长相思(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长相思

景德镇昌江一中于洪林 【教学目标】

2.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与难点】缘景明情,体会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赏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清代有一位满族词人,其词颇具李后主遗风,清新婉丽,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王国维曾赞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这“一人”是谁呢?他就是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

二、知人论世

2.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词人随康熙出巡山海关。途中写下《长相思》。该词主要通过描述出巡时的所见、所闻及所感,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也反映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3.解题: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三、整体感知 1.读词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山长水远,我朝着山海关那边前行;夜深了,成千上万的军帐中依然亮着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风刮雪飘,风雪声吵碎了我的思乡梦,故乡可没有这样的声音啊。2.小结: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四、赏析 2.炼字 ①“一”: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也更加缠绵。

(四)拓展练习

赏析下列两首《长相思》,试比较二者与纳兰词的情感差异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长安,唐朝都城)络纬秋啼金井阑,(络纬,纺织娘)微霜凄凄簟色寒。(簟,席)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美人,喻指君王)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赏析:李诗属乐府《杂曲歌词》。诗人采用比兴手法曲尽其恋,借缠绵悱恻、不能自已的男女之情,来托喻君国之思。“长安”为唐朝都城,这个特定的地点暗示着一种政治托寓,而“美人”则喻指君王。从构思立意到遣词用字,李白的《长相思》深受到屈原《离骚》之影响,形象之外有弦外之音,既含蓄蕴藉,又淋漓尽致。

第四篇:《长相思》

《长相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长相思》。2.了解词人的写作背景,理解词意。

3.体会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重点:通过诵读感悟词人的思乡之情。难点:通过想象,构建“征途”“故园”的意象,体味思乡之情。

一、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学生欣赏并谈感受。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王安石在看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盎然春意后,不禁感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洛阳城萧瑟肃杀的秋风吹起了诗人张籍的万千愁绪,让他在家书写好后:“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下面让我们来学习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看看又是什么引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3.板书课题:长相思,解题。

长相思 词牌名,通常用来写思念之情。

二、初读,整体感知。1.思,词人因何而思?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词,注意读通生字和多音字。2.指名读词,教师及时评价,正音。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节奏。(播放音乐《怆》)4.指名读,齐读。

5.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再读,理解词意。

同学们都是善于发现的孩子,能从字里行间发现一些词隐藏的含义中。1.默读,结合注释理解词意。

2.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词意。3.小组派代表汇报。

四、三读,品味情感。

1.作者身在何处?从何得知?(征途)2.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作者的心又在何方?(故园)

4.在作者的记忆中,故园又是怎样的景象?请同学们将自己的想象写一写。播放配乐《琵琶曲》)

师:也许是在春光明媚的日子,带上全家老小,到郊外踏青,感受花儿绽放的芬芳,聆听春天的赞歌……

也许是在月凉如水的晚上,与三五知己把酒言欢,举杯邀明月…….又或者是在昏黄的烛光下,老母亲用细密的针脚缝补衣服,温柔的妻子轻声哼唱儿歌,榻上的孩子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5.指名读学生对于故园的想象。

6.故园是温暖的,而征途是天寒地冻的;故园是舒适的,而征途是疲惫的;故园是宁静的,而征途是嘈杂的。看着“身在征途,心系故园”这八个字,你有什么想问问纳兰性德的吗?

7.自古忠孝难两全,正是出于对家园的热爱,作者才会毅然决然地踏上征途。让我们带着对家园的无限眷恋一起来读读《长相思》。

五、拓展延伸

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是漂泊在外的游子永恒不变的甜蜜和心酸。下来,我们来品味古今诗人的思乡情怀。

多媒体出示思乡诗句,学生自由读。

板书设计: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身在征途

爱国 心系故园

爱家

第五篇:《长相思》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长相思》教案

授课者:董妮娜

教学目标

1.会读写“榆”“畔”“帐”三个生字,读准“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诵读及背诵《长相思》。

3.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这首词的大意。体会作者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4.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教学重难点

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感悟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领悟作者的写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

一、教师导学

(一)教师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八月十五”你们是怎样过的呢? 生回答

2.师:为什么吃月饼呢?有什么寓意吗? 生回答

3.此时此刻离家的人会想什么呢? 生回答

(二)读课题,了解作者。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思念家乡的词《长相思》(出示课件)

2.生齐读课题,介绍作者。“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二、个体自学

(一)采用多种形式读,读出韵味。(出示课件,提出要求)

1.注意“更”“聒”“重”的读音。

2.通过朗读这首词有什么感受?结合书上的注释理解。3.在现形象:这首词主要写的是什么呢?

4、观察图:想象作者深夜站在军帐外,他在望什么?又在思念谁呢?

(二)教师巡回辅导,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三、同伴助学

(一)出示课件朗读

1.注意纠正字音,注意词的停顿,要读出韵味。出示课件长相思

2.再读这首词,讨论以下问题。出示课件

1.这首词大概讲了怎样的意思。

2.作者的“身”在哪里?你们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3.你们有些什么体会呢?(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四、展示评学

(一)再读词,注意节奏与停顿

(二)小组汇报交流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师问:作者的身在哪儿?板书上阕理解意思 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课件展示)(板书:身在征途)

师:作者的“心”又在哪里?(板书:心系故园)师:你们是从哪儿读懂的?理解下阕的意思(课件展示)师:同学们,作者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学生口头说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结

师:身在征途,心系故园。你体会到什么?

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怀着这份感情,大家齐读《长相思》。

(四)想象上阕的情境

师:同学们自由朗读词的上阕,你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什么? 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

(五)自由朗读词的下阕

师:如果身在故园,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 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什么?听见什么?想到什么? 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

(六)朗读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感 男女生对比朗读,教师引读。

(七)小结

师:面对此情此境,纳兰情不自禁地在自己的词中大大地写下了这个让人心碎的“碎”字。同学们,什么碎了?

(学生自由发言)

师:《长相思》读到这里,你们感受到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孤独、思念、期盼、破碎、煎熬、痛苦、伤感„„)

(全班学生齐读《长相思》)

五、提升延学 师:这次出行,纳兰性德写下了好几首诗词。在一首《菩萨蛮》的词中,他留有这样的词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出示课件

师: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再读《长相思》,用心体会。师:就这样,纳兰性德将自己对故园的无限思念和依恋写进了这首感人肺腑的《长相思》中。

尝试着背诵这首词。板书

身在征途(难)

长相思

心在故园(苦)

下载《长相思》教案设计11(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相思》教案设计11(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长相思教案

    长相思教案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榆关:山海关的别称。那畔:那边。指关外。帐:指护卫皇帝军......

    长相思教案

    《长相思》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 认读四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榆、聒。 2、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词,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3、 感受思乡情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过......

    《长相思》说课稿

    《长相思》說课稿 宜君县高级中学 罗朋娟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反思......

    长相思说课稿

    长相思说课稿 龙塘小学 尹易斯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第九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三首《长相思》一词。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

    改写长相思

    改写长相思 呼,呼,呼……”寒冷的北风不停的刮着,大雪纷纷下着。远处的群山被大雪覆盖了。我们的战旗在狂风中飘舞。山脚下,一顶顶帐篷在雪雾中若隐若现。我们的队伍正跋山涉水......

    长相思教案

    《长相思》教学设计 执教:章源中英文小学刘小燕 【教学目标】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

    长相思读后感

    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 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长相思·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鞠花......

    〈长相思〉说课稿

    《长相思》说课稿 沈家小学黄莉 一、说教材 《长相思》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诗词。它向我们讲述的是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里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