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博仁十周年
权威师资 优质教学
博仁考研www.xiexiebang.com
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上海师范大学设有教育学学硕和教育学专硕,其中教育学学硕是统考,教育学专硕由学校自己命题。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硕和专硕的考试科目以及参考书都不同,博仁教育老师整理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硕和专硕考研参考书,如下:
注:2017年招生信息一般在2016年9月左右发布,所以对于备考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教育学学硕或者专硕研究生的同学们来说,现阶段的复习可以以2016年招生信息为准。
一、教育学学硕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硕招收方向很多,专业课都是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者203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统考,有全国版大纲,但是并没有全国版大纲,博仁教育根据统考大纲以及历年统考真题推荐以下参考书目,备考同学可参考: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基础》(第2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师大出版社 陈琦、刘儒德; 中外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教育研究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宁虹主编;
二、教育学专硕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专硕考察四科政治、外国语、专业课
一、专业课二。不同研究方向第四科目考察不同,所以同学在备考前要先决定好专业方向,如果还没有决定前可以先复习专业课一,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专硕对于专业课一的考察是一样的。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
二、③333教育综合、④专业课二根据报考专业方向而定。上海师范大学没有指定333教育综合参考书,但是学校是根据全国版大纲命题,博仁考研的老师根据历年统考大纲以及上海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推荐以下参考书:
第1页
被学员誉为“信得过、值得上”的辅导班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
参考书是教育学考研必备资料,知道了院校参考书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院校大纲和历年真题总结考察重点进行复习。每本书应该花多长时间学习?复习到什么程度?是否需要制定复习计划吗?一开始备考时都会有这些小困惑。不让这些问题成为你复习的阻碍,博仁教育老师根据你的问题给予帮助,让考研复习事半功倍!
第2页
第二篇: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01-05年教育技术学考研试题
一、阐述媒体技术的发展概况(15分)
二、阐述计算机类媒体的优缺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发展趋势。(15分)
三、论述我国教学改革中教学模式的发展趁势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的作用。(15分)
四、试分析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特点。(20分)
五、写出你阅读过的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期刊、报纸、网站的名称,及阅读后的主要收获和评价。(20分)
六、简述自己近年来在教育技术或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进行了哪些研究,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15分)
一、概念解释(每小题4分,计32分)
1、教育技术学(AECT 94)
2、教育传播
3、教学过程最优化
4、教学模式
5、多媒体计算机
6、信息高速公路
7、教育系统设计
8、课程开发
二、问答题(第1~5题每题11分,第6题13分,计68分)
1、教育技术为什么能提高教学效率?
2、简述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由观点。
3、简述教育史上的四次革命,为什么说教育技术的发展是教育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4、说明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发展轨迹。
5、阐述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主要功能及其优势。
6、简述自己近年来进行了哪些科学研究,取得了哪些理论和实践的成果。
一、概念解释:(每小题6分,计42分)
1、教育技术学(AECT94)
2、学习理论
3、教学效果最优化
4、程序教学
5、多媒体计算机
6、教学设计
7、积件
二、问答题(每小题16分,计80分)
1、试论在我国进行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中,教育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2、什么是教学模式?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3、试论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特点。
4、画出韦斯特莱传播模式图,说明各部分的意义,阐述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
5、语言实验室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功能?目前有什么新发展?
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下述问题(28分)
简述自己近年来在教育技术或自己从事的专业领域进行了哪些科学研究,取得了哪些理论和实践的成果?
一、概念解释: 1.信息化教育── 2.信息化教学设计──
3.AECT ──
4.数字化图书馆──
5.rubric──
6.概念图——
7.Blog──
8.电化教育──
9.经验之塔——
10.Portfolio Assessment——
二、填空题:
1.我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2份核心期刊是《 》,杂志的主编是:();和《 》,杂志的主编是:()。2.中国最早使用“电化教育”名词是()年,在()。
3.布卢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从底级到高级分为:()、()、()、()、()、()六个层次。4.信息化教学设计的8个步骤:()、()、()、()、()、()、()、()。
三、简述题:
1、教育技术在中国发展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2、简述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3、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包含哪些重要内容?
4、简述如何尊重网络上的知识产权,如何在教学中合理使用他人的资料。
5、举例说明教学评价量规的设计。
6、简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四、设计题
1、自选一个教学内容,设计一个WebQuest教案。
(1)介绍
(2)任务
(3)资源
(4)过程
(5)学习建议
(6)评价
2.提出一个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新创意,使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受益,并设计出实施方案。
2005年考试科目: 教育技术学
一、概念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教学媒体──
2.微格教学法──
3.教学设计——
4.电子阅览室----5.积件──
6.课程包——
7.混和学习──
8.质的研究──
9.叙事研究——
10.信息化教育管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过程中,20世纪80~90年代是从____到____的过渡阶段。
2.根据现代教学媒体的物理性质,教学媒体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四大类。
3.香农从通信的角度度量信息,从而把信息看作是________。
4.巴班斯基的问题教学法教学模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几个步骤。
5.基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设计可以简化为三大部分:____、____和____。6.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走过了____、____、____三个历程。
7.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资源建设主要是指____、____和____等的建设。
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 60分):
1.简述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要点
2.简述教学媒体编制的效果原理。3.举例说明不同的信息形态。
4.简述信息化教育硬件环境的分类。
5.简述如何评价多媒体教学软件。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
四、论述题(共50分)
1.比较AECT94定义与2005新定义的研究对象观。(20分)
2.参考下面的附录资料,以“爱情如歌”为主题设计一个“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单元教学计划,基本格式如下:(30分)上海师范大学02年教学设计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1、教学设计
2、模式
3、教学设计的肯普模式
4、作品集
5、态度
二、论述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及其对教学设计的意义。(20分)
三、分析杜威学派的“设计教学法”及其对今天教学改革的意义。(20分)
四、阅读下面的国外教案,分析和评价该教案的特点,参考该教案,设计一个自己的教案。(40分)
上海师范大学03年教学设计试题
一、名词解释:(30分)
1、教学设计
2、e-learning
3、学习对象
4、Portfolio
5、教育信息化
6、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
二、简答(40分):
1、教学设计的肯普模式
2、英特尔未来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3、WebQuest的教学设计模式
4、简述教学设计的由来和发展
三、简答:
1、论述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及其对教学设计的意义。
2、分析杜伟学派的 “设计教学法”及其对今天教学改革的意义。
四、设计题:(每题25分,共50分)
1、阅读下面的国外教案,分析和评价该教案的特点,参考该教案,设计一个自己的教案。
2、用自己的语言续写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实际一个概念图说明故事的发展线索,然后以中学生的身份在故事板上设计演示文稿powerpoint展示自己的创意。
5H;eQ/~,{0参考资料:《皇帝的新装》故事的结尾。上海师范大学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教学设计
一、概念解释(20分):
1、建构主义
2、教学策略
3、教育信息化教育设计
4、学习档案袋评价
二、填空(20)分:
1、近30年来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得到主要观点有:布鲁纳提出的(螺旋式编排教学内容)。加涅提出的(直线式——)。奥苏贝尔提出的(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的原则)
2、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将认知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3、ISD开发的五个阶段是:
4、画出《教学系统设计》一书中提出的教学系统化设计流程图。
三、简答(50分):
1、简答四种考试题测试。
2、四种考试题测试编写原则。
3、WebQuest是谁提出的?有什么新发展?
4、教学传递系统的含义,举例说明。
5、设计指挥技能层次分析图(是一个小学二年级的题目,大约就是甲乙共卖票32张,甲比乙多12张,问甲乙各卖多少张?用图画出。)
四、教案设计(60分):
1、以《长江》为名设计一教案
2、用WebQuest设计此方案。
第三篇:1998 - 上海师范大学
金辉教师简介
金辉,男,1956年出生,中共党员。1987年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3年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赴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学习应用语言学,获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2000年评聘为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主管学院的教学工作。
1990年开始给英语专业本科生教授英语,开设的课程有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口语、翻译等。近年来主要给高年级学生教授翻译课,同时给部分研究生开设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课程。对汉语和英语的比较有浓厚的兴趣,对翻译颇有研究,讲课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为主要目标。近年来在研究并尝试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翻译课的教学。
主要科研成果
《英语神话精选》,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6月出版,与他人合译。
《直译、意译关系之浅见》,论文,《外国语言文学教学研究论集》,1999年10月。《英语短篇小说导读-结构与理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编者之一 《最终的安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9月版。
《汉英大辞海》,编委之一。曹亚民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英语辩析大词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主要编写人员。《宋庆龄书信集》(续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汉译英翻译之一。《英语笔译综合能力》3级,外文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主要编者
《简明英汉语翻译教程》,外文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编者
《新编英汉互译教程》,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副主编
《银河映像,难以想像——韦家辉+杜琪峰+创造兵团(1996-2005)》,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6年4月出版。主编:潘国灵。八位翻译之一。
《论英汉翻译中的顺译》,收入论文集《英语语言文学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第四篇:教育学题库,陕西师范大学
学校德育的原则:①客观真实性原则。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和方法。②整体系统性原则。在德育工作中要用整体的系统的观点看待学生的品德问题,把学生的品德修养活动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加以综合认识和理解。③辩证发展性原则。要求研究者或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应以变化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的品德问题。④正面教育性原则。研究活动需要尽可能的选那些有利于年青一代人的健康成长的、积极向上的教育现象和问题。⑤知行一致原则。只有促进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即思维与行动的一致,才是有效的德育。⑥尊重平等原则。教师的角色定位:①教师应是一名引导者和设计者;②教师应视自己为一个诚恳的合作者和学习者;③教师应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第一,目标: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第二,内容: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第三,实施: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评价: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一堂好课的标准:①教育理念:促进人上进。②教育目标:明确、具体,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作用。③教学活动:丰富多样。④教学素质:教学态度、方法、语言、板书、学科专业技能、教学组织、应变能力、教学媒体、教学设计等充满生命活力。⑤教学效果:在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使学生都得到发展。
学校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第一,学校的侵权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损害必须是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以及在学校富有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了在校学生的人身伤害事实;第二,学校的行为违法,学校的违法行为包括作为的违法与不作为的违法;第三,学校行为须与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所谓因果关系是指侵害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的前因后果的关系,即侵害行为是损害事实出现的原因,而损害事实也正是侵害行为产生的后果;第四,学校主观上有过错,过错就是指学校实施侵害行为时,对该行为的后果所采取的不合法认识,包括故意和过失。
教师的知识结构:①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专业知识。②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只要是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③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也就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①教师不仅是一种行业,更是一种专业,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在于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③大学文化和中小学文化的融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首要条件是对教育、学校乃至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的深入理解;⑤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生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⑥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是教师认识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不断履行现实要求的过程;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对教学进行持续不断的实验和批判性的反思;⑧在师生共同的生活世界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①学习:实现自我超越。一要确立现代化学习观,二要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三要博学多才。②实践:改善心智模式。一要开展行动研究,反思教学实践;二要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实践能力;三要追求实践智慧,富有教学机智。③培训:建立共同愿景。教师的共同愿景是实现专业发展。一要加快角色转变;二要放快转型步伐。④合作:整体团体智慧。团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就必须通过合作来发挥团体智慧。一要加强集体备课;二要加强互动研讨;三要加强课题合作。⑤研究:学会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以系统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掌握对问题整体运作的本质,以提升组织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一要学会系统思考;二要学会教学探索;三要学会教学科研。哲学取向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第一,有坚实的哲学基础,一定的心理学依据,是一种“目的-手段”凡是的教学理论研究;第二,以哲学思辨的研究方法为主,形成了“知识-道德”本为的目的观,“知识-接受”的教学过程观,学科本位的教学内容观和以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方法观第三,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论。
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1、首先,教师计划自己的活动,通过“活动中的反思”观察所发生的行为,而后,教师又进行“对于活动的反思”和“为活动反思”,分析所发生事件,并得出用以指导以后策略的结论。如此循环形成连续的反思过程,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具有双重角色,即使演员,又是戏剧评论家,而且,反思成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3、教师成长的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形成习惯,并将反思的结果自觉的运用于教学之中,从而不断提升自己职业的成熟度。
4、帮助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反思的作用还在于着眼于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实践性知识获得,拥有和改善。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①确立校本教育宗旨。学校必须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确立自己独特的教育宗旨。②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运行,建立课程行动研究协作队伍是关键。③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课程建设必须考虑社会、学生和知识三方面的资源,校本课程开发计划的制定也不例外。④营造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环境。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学校必须建立体现自身教育宗旨的教育环境。⑤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一体化。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
如何挖掘课程内容:①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②确定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及相应的教学材料;③创造性开发和使用教学用具; ④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⑤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⑥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场馆资源;⑦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⑧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
新课改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第一,强调课程的发展功能,首先确定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赋予新的内涵,其次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三是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思想品德、性格意志、态度、价值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第二,实现课程设置的整合性,体现为课程结构的整合性和课程内容的整合性;第三,关注实施过程与科学评价,课程改革不再仅仅是重视设计与编制,而且改革的著力点还要放在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及相关反馈与评价中;第四,进一步加大课程管理的弹性化,制定有关政策实现课程管理权限的下放。
简述当代教学发展的新取向:与传统教学相比,当代教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均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为与信息时代的学习社会相一致的7个方面:①倡导多元的教学目标②强调整合的课程内容③提倡构建的知识学习④倡导互动式的教学活动⑤主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⑥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手段⑦强调发展性的教学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评价的启示:①评价的标准具有多元性;不同个体在七种智能方面拥有的量各不相同,七种智能的组合与操作方式更是各不相。②评价的目的应该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契机。在传统评价中,一些学生尽力在他们可能并不适合的学业领域中去适合评价要求,从而不能发展自己的优势智能。而新课程的评价目的则在于通过识别每个学生优势智能领域,为其提供发展自我优势智能领域的机会。③评价的来源应是学生的活动;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只有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中,在问题情境和特色文化背景中,才能有某种智能的体现。④评价的核心是“全人观”;⑤评价的方式尽量采用档案袋和活动法。单靠纸笔测验是很难测试出孩子的多元智能的,而档案袋和活动法则能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记录和观察学生的表现。
教师基本教学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教师课堂教学的表达能力,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能力。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评价特点:1.以提高教学水平为目的的教学评价:⑴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⑵淡化评价的奖惩功能。第一,可以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第二,可促使教师间的良性竞争。2.强化师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⑴教师不仅应成为评价的主体,更应成为教学评价的组织者与实施者;⑵教师参与教学评价方案的制定;⑶教学评价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一,学生能积极参加教师或学校组织的教学评价活动;第二,学生能随时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3.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前提下强化定性评价:⑴能准确的评价教师的教学特色;⑵能准确的评价教师进行创造性工作的情况。4.注重学生的态度、情感与创造性的评价。
教师为什么要成为研究者:①教师成为研究者有利于教育改革,教师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必须摆脱“教书匠”的角色,成为一个研究者,才能主动的学习新思想,新课程和新方法。②教师成为研究者能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③教师成为研究者有利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一线教师成为研究者,不仅有利于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而且能够有力推动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最终促使学生的成长。
中学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第一,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在认知方面要引导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管理的自觉性;第二,引导学生自我体验,提高自我激励水平,要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激励、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第三,引导学生自我监督,锻炼自我管理的意志品质,在意志品质方面,要引导学生自我监督、自我命令、自我控制、与环境保持平衡;第四,引导学生自我计划和检查,提高自律水平,在行为习惯方面,要引导学生自我计划、自我实施、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调节,逐步提高其自律水平和自我管理行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特点:①重视早期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普及义务教育和延长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双轨并行,且互相渗透;④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教育向终身化发展;⑥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①学校的产生本身便是文化积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②学校教育活动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其承担着传递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主渠道的任务;③现代学校教育不仅担负着普及文化的重任,还扮演着更新创新文化的角色。简述教师专业的特征①有较高水平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掌握科学领域发展的前沿②经过较长的专业训练,包括所教学科的课堂实习③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敬爱学生④有较高自主权,组织教学,创设学习环境,有较强判断力以评价学生和自身⑤实行教师资格证书管理制度⑥终身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①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不同的学习对象具有共同要素。②学生的概括水平。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种学习存在的共同原理,也就是已有经验的泛化水平。③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学生接触的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并不意味着学习迁移就由此发生,只有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迁移作用。④学生的智力水平。在同等条件下每个人迁移的效果是有差异的,这和人的智力水平高低有关。⑤定势,是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将支配人以同样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
建构主义思想对教育评价的启示:①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习者应参与教学目标的提出与确立,要让学生在“做”中进行学习。②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的互动过程。③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构建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④有效的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只是真正的理解。⑤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⑥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有哪些:第一,诉讼方式,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第二,行政方式,包括行政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赔偿;第三,仲裁和调节等方式,主要通过教育组织内部或机构以及其他民间渠道来实施法律救济。
评课的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安排,教学语言,课堂板书,教态,学科专业技能,应变能力,教学媒体,教学设计。
班集体的建设:①设计班集体建设环境。良好的班级体环境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高效运转,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所以班集体建设首先要设计和优化班级环境。②选拔和培养学生班干部。中学班主任一般都是由任课教师兼任的,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干部是班主任的助手,是联系教师的桥梁纽带,学生干部在班级工作中的作用常常是教师无法代替的,因此,班主任能否选拔和培养好学生干部只进而影响到班级工作的成效。③组织班级活动。活动是实施教育的有效途径,展开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对于活跃班级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遇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具备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④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关系和谐,有群体凝聚力重要前提,是做好班级建设工作的,而学生之间能够团结友爱,是形成班级的关键所在。因此班主任必须重视培养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思想和互助之情。课堂教学模式:①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动机→复式旧讲→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②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提出要求→自学→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③引导—发现教学模式: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④情境—陶冶教学模式:创设情境→体验情境→总结转化。⑤示范—模仿教学模式:明确教学目标→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熟练掌握。
中小学教学任务:①指导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应用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技巧。②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③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强学生的体力。
当代教学发展的新取向:①倡导多元的教学目标;②强调整合的课程内容;③提倡建构的知识学习;④倡导互动式的教学活动;⑤主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⑥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⑦强调发展性的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的原则:①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坚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充分发挥教材内容的思想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科学性和教育性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②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基础进行教学;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③启发性原则:加强学习目的和动机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开发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坚持民主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④直观性原则:明确教学目的,讲求实际效果;慎加选择,注意典型性;正确的应用直观教具,增强直观教学的科学性。⑤循序渐进原则:按照教材的逻辑顺序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顺序组织教学活动;技能训练也要循序渐进。⑥因材施教原则:深入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要立足全班,兼顾两头;处理好全面发展与发挥个人特长的关系。⑦巩固性原则:抓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知识;重视和组织好复式教学。
学校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①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进程;②加速个体发展的社会化进程;③发展人的主体性、个性化功能
怎样上好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①诉讼方式,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②行政方式,包括行政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赔偿;③仲裁和调节等方式,主要通过教育组织内部或机构以及其他民间渠道来实施法律救济。
三维目标的含义: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的特点:①教学过程的互动性②教学过程学生认识的间接性③教学过程的发展性④教学过程的教育性。
教学评价的种类:①按基准实施评价,有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②按功能实施评价,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③按表达实施评价,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①发展性原则;②全面性原则;③多样性原则;④多主体性原则;⑤客观性原则;⑥指导性原则。
结合当下实际情况谈一谈如何实施新课改:1)把握好新教材的内容是顺利实施新课改的关键;新课改符合时代的要求,也符合“培养有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人才要求”,新课改更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材资源丰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注重知识的延伸②新课程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③新课程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进一步促进了课程综合化的发展,2)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实施新课改的前提。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教学的立足点是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3)教师素养的提高是实施新课改的保证。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而且还应具备综合知识的各种技能;同时新教材知识容量大大增加,也要求教师不断给自己“充电”,4)评价体系的改革是实施新课改的保证。在对教师和学生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①改革不单纯注重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把知识和技能、方法、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方面的进步都纳入评价范围②逐步把评价重点从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等终结性的评价转移到日常学习、记录等过程性评价上。
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态势:①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味; ②在章程政策上,进一步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③在课程内容上,进一步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④在课程结构上,要更新课程种类,恰当分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努力实现课程的综合化;⑤在课程实施上,要超越忠实取向,走向相互适应和课程创新取向;⑥在课程评价上,要超越目标取向的评价,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和专门化活动,具有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的特点,以教学为主,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学制:是指制度化了的公共教育系统和体制,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总体制度、性质、任务和正常运行机制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规范。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教育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 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学日志:是教师记录自己教学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事情,自己的反思和阐释,是一种帮助教师很好的认识自己的方法。
教育叙事:是指教师“叙说”自己在教育活动中个人化的教育“问题解决”和“经验事实”,或者是“记叙”教育问题的提出过程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校本科研:是将教学研究的中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活动。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
合作学习:合作性学习,是以学习者小组形式,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的一切相关行为。
有效教学:就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或者说,有效学习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教学:是指在学校这个正规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主体间基于预成课程框架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互动与交流的教学活动。教学相长:教可因学而得益,学也因教而日进,“故曰:教学相长也。”设计:所谓教学设计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以教学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理念、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安排和决策。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组织者”的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的、连贯的、目标一致的开展教学活动。整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或学科课程相对应的,实质上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显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隐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获得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校本课程:是按照课程设计开发的主体不同而划分的与国家或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课堂教学:就是在一个特定的场所或环境中,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双主体活动。复式教学:是指把两个年及以上不同程度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同一课时里,分别用两种以上的教材交叉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与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或者说是将学得的经验有变化的应用于另一情境。教学评价:主要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校本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活动。教育法律救济:是指当教育行政机关或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在管理过程中侵犯了相对人的权益时,相对人可以通过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调节等方式获得法律上的补救。学生伤害事故:是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所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课程计划: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学校培养目标、各学科科目的性质和作用,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法规性文件。
教育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教育情境的描述,其中有人物、事件、情节等,并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结果。课程设计:是指按照育人的目的要求与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的必然联系而制定一定学校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编制各类教材的过程,是课程建设系统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模式、课程目标、课程文本构成和课程类型等。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立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设计的模式,是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学校风格:是指影响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做出反应的所有心理特性,表现为学习者接受和加工信息的方式、对学习条件和环境需要、认知特征、个性意识倾向、神经生理类型等方面。学校教育学:是一门研究现代学校教育活动及其变化规律的新学科。班级授课制: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
学习风格:是指影响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做出反应的所有心理特性,表现为学习者接受和加工信心的方式、对学习条件和环境的需要、认知特征、个性意识倾向、神经生理类型等方面。
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第五篇:中国政法大学考研书
中国政法大学难度大,但是是法学的最高学府啊,中国政法大学研招中国政法大学初试科目:
外语:100分 政治:100分 法学综合一:(法理学40分、宪法学40分、国际法学40分、行政法学30分)
《法理学导论》(初试必读)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版 舒国滢主编
《法理学》(初试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第二版 舒国滢主编
《宪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焦洪昌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国际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2008年 周忠海主编
《国际私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2008年 第二版 赵相林主编 《国际经济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年9月版 莫世健主编
《行政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张树义主编
《行政诉讼法学》第二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马怀德主编 法学综合二[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含刑诉、民诉)各占50分] 《民法学》(必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年最新版 江平主编
《民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王卫国主编
《民事诉讼法学》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年2月版 宋朝武主编
《民事诉讼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年9月第一版 宋朝武主编 《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光中主编
《刑事诉讼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第一版 刘玫主编
《刑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年5月版 曲新久、陈兴良等著 《刑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年9月版 曲新久主编 所谓必读教材就是考试范围的划定,因为政法每年的题是不会超出指定教材的范围,所以只要看好指定教材通过考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指定教材的学习一定要参照历年真题,从真题中找出题方向和命题思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报一个辅导班来帮助你学习,对于其他辅助性的资料也都要以辅助学习教材为主,不能脱离教材。这样才不致本末倒置,造成误导。
对于外校学生考政法大学,很难,所以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付出相当多的努力;并且政法大学研招题目会有涉及老师课堂上的内容,并且书本上内容比较少,所以报一个比较好的辅导班会有很多价值高的信息;同时,通过也并不是机会很小,所以一定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