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问题为中心 加强集体备班的研修
问题中心 集体备班 合作共赢 整体提高
第一部分:介绍学校基本情况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叫魏艳来自硚口区轻汽小学。我校硚口区西部一所硬件设施薄弱的学校,95%的学生是流动人口子。我们的学生黑而瘦小,胆小不自信,家境贫寒,父母整日为生计奔波无暇估计孩子的学习。但他们勤奋好学,乐于劳动,天真纯朴。我们的老师工作勤勤恳恳,团结协作,从不抱怨。这与平凡勤劳的蚂蚁何等的相似啊,于是我校提出了弘扬蚂蚁精神,走内涵发展之路,构建师生成长的蚂蚁乐园的目标。踏进轻汽小学,你就会被浓郁的“蚂蚁校园文化”所吸引。校门上是学校的蚂蚁校徽,校徽外观呈“Q”形,取自于“轻汽”的首字母大“Q”;校徽中主要图案是一只神气的小蚂蚁,它象征着轻汽全体师生像蚂蚁那样文明守纪、团结合作、勤奋自强,它既是轻汽小学精神的引领,也是轻汽小学的校魂;墙壁走廊上悬挂着蚂蚁故事、蚂蚁格言,操场地面上是千万只“蚂蚁”图标,校园文化墙绘画着反映蚂蚁童规训练内容的图片……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精心呵护流动的花朵 公平服务每一个孩子 主流文化是:以“蚂蚁精神”为校园文化,以“蚂蚁工作方式1+1+1+……=∞”完善办学理念,彰显学校特色。(这个工作公式我到后面再展开说)
学校内部环境优雅,干净整洁。全校教师爱岗敬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近年来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取得许多成绩。下面,我想请大家在我们自编自创自唱的校歌——蚂蚁之歌的欢快旋律中,展示我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请大家欣赏:文字出现(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蚂蚁精神”构建师生精神乐园。今年我校被评为硚口区绩效管理先进单位、素质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合唱队荣获硚口区合唱比赛金奖、海军方阵特色队获武汉市特色队比赛金奖、最佳风貌奖、“大家唱 大家跳”获硚口区金奖……我校学生学风纯正,学生爱校乐学,发展全面,今年武汉市楚才作文竞赛我校有2名学生获奖,名列同类学校前茅,市艺术小人才声乐比赛一等奖;历届学生在市读书、写字、绘画、声乐、朗诵主持、科技创新等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历届毕业生受到对口初中(四初)的普遍好评。)
第二部分:介绍以问题为中心的校本研修模式
听了刚才的介绍,相信各位对我校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点滴成绩的取得,与我校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分不开,与积极开展有效科研,有效教研,不断加强自身反思提高分不开。
在近5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流动人口子女身上有许多特点,一是由于孩子经常跟随父母到处奔波,造成孩子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年段衔接不上,达不到年级要求。二是孩子缺乏基本的学习生活习惯,遵守纪律意识不强,喜欢疯跑,不注重个人卫生,性格胆怯。三是家长素质不甚高,基本不管孩子。优点是:学生天真淳朴,喜欢劳动,不娇气,吃得苦,喜欢在学校里玩。面对生情我校教师们从不抱怨,从不放弃,并以“蚂蚁”自居,像蚂蚁一样勤奋,像蚂蚁一样团结,像蚂蚁一样自强不息,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我们迎难而上,选择了具长远意义同时也更具挑战性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校本研修策略》课题研究。
以问题为中心,是以我校教师在学生进行教育时,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行为习惯培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为对象,在问题的发现,探究,解决过程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积累流动子女教育教学经验和智慧,实施研修活动,形成一定模式,使其帮助教师自我、主动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通过研修,我们提炼出适合校情的问题中心研修模式是“问题描叙-问题分析-小组研修-形成策略-成果整理”。
第三部分:以问题为中心的集体备班的提出
运用这种模式,我们解决了很多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位年轻的班主任在教研结束时,无奈的说:魏主任,教学上的难题我们通过教研得到了解决,而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每天忙得晕头转向,还没有什么效果,有时处理学生纠纷,连请教别人的时间都没有。如果有人能帮帮我就好了。她的这翻话引起我们行政班子 的重视,在硚口区推进“个个班好”建设的工作中,“集体备班”是其主要内容之一。我们何不将问题中心研修模式所积累的先进经验贯穿于集体备班研讨中,使班主任能力得到提升,班级建设得到提高呢。于是我们提出了“以问题为中心的集体备班研修活动”。
那么什么是以问题为中心的集体备班研修活动呢?
以学期(年)为时间段,集中一个班(年)级中的所有教师结合学生在班级学习活动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课堂学习状态、学习兴趣、课业完成情况、身心发展和各类习惯养成、班级现状等进行集体“会诊”,尽可能找准班级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尤其是通过“会诊”,凝聚智慧,找准当前急需解决的共性问题、问题学生,并就班(年)级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或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一起研讨,共同探寻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将这种常态的团队研讨的方式固化为工作机制,即“以问题为中心的集体备班制”。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以问题为中心的集体备班研修活动?
年轻班主任缺乏班级管理经验,没有师傅引导,弯路走得多,入门慢。有经验的班主任没有交流平台,独门造车,只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以问题为中心的集体备班活动,能较好的集中广大教师的经验,通过问题提出,自我研修,共同探讨,取长不短,形成策略,积累班级管理班级建设的经验。班主任迫切需求这样的研修活动,术科老师渴望能在这样的研修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意见与间接,并能在活动中全面提升教师们的研修能力和综合素质。如何开展“以问题为中心得集体备班活动”呢?我们通常分五步进行。
一、蚂蚁调研,确定主题 在蚂蚁校园文化的引领下,如何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以年段进行分析归纳,确定集体备班主题。
例如:低年级教师通过学生家庭状况调查问卷,以及平时的观察发现我们的学生家长教育意识十分淡薄,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忙于生计,基本不管孩子。一年级新生亲自接送孩子的都很少,更别谈在学习上帮忙检查订正,在行为习惯和品德习惯培养上有教育方法了。甚至部分孩子连家长的面都见不着,由爷爷奶奶和哥哥姐姐代管。孩子的教育70%来自于家庭,30%来自于学校。那么面对这样的家长群体,低年组教师认为:必须要争取孩子的这份家庭教育,并确定了:如何做好家长工作 形成家校工作合力为研修的主题。
二、个体研修,着力破解。
对于各个年级所确定的研修主题,各位教师开展个体研修。我们开辟了电子备课室供教师上网查阅资料,征订了小学德育,小学班主任之友杂志放在图书室供教师借鉴,各位教师结合自己的班情查找资料,找准问题,着力破解。
例如:二(2)班的黄老师是一位新班主任,家长对她不了解,看她年纪小,不太信任她,不爱与其交流。她认为如何与家长沟通交流,赢得家长的信任是迫在眉睫的事。
二(1)班钱老师是武汉市百优班主任,家长觉得孩子放在她班上十分放心,并且认为孩子只要在校安全,学校成绩好就行了,忽略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忽略家长自身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她认为如何转变家长思想意识,配合学校共同当好孩子的教师是很关键的。一(1)班的杨老师班上的学生大多数上过学前班,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是通过沟通与交流,发现孩子在校表现较好,但是在家不听家长话,出现哭闹或违反常规的问题时,家长普遍束手无策,缺乏一定的教育技巧与方法。她认为要通过适时的沟通,逐渐教会家长如何在家教育孩子。
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分析原因,随时在年组与班主任、学科教师研讨,收集,查找相关资料,形成策略措施,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力度,自主实践。班科配合,着力破解。
三、定期交流,形成合力 我们集体备班以年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经过确定主题后,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重点推进,注重收集事例,注重反思。年组不定期进行交流,班科交流,分析各班状况,以利改进。如低年级班主任以“如何做好家长工作 形成家校工作合力”来进行集体交流,在研讨交流中,老师们采用了这样的一些方法:
1、表扬为主,投家长所好。(举例)
2、关心学生,令家长感激(举例)。
3、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举例)。
4、适时家访,替家长解
难。
5、传授方法,给家长支招。这些方法十分有效,使得我校涌现了一大批赢得家长信任和信耐的优秀班主任。(观看钱老师家访采访视频)
四、行政视导,给予反馈 结合班课一体化,行政每周一下一个班蹲点听课,就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生状况给予评价,特别是对班级风貌结合集体备班,周例会汇总分析班级状况,形成意见,然后以书信形式反馈给教师,后再跟进听课,看发展变化。
例如:通过听课,高年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爱读书,不爱发言,教室虽然安静,但是学生的听课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兴趣不高。集中反馈意见后,高年组针对问题进行集体备班研讨后,严老师结合班主任提供的经验进行实践。一段时间我们再对五一班进行班级视导后,主任写了一封信反馈给老师:严老师辛苦了!你的班级现有学生36人,学生学习习惯好,上课举手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多。教室里地面玻璃干净整洁、桌椅书本摆放整齐。特别是关注的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有起色,发言声音大,有条理,听的学生专注。这与你们集体备班,共同研讨分不开,在此表示感谢。如果班主任老师能够在班级文化建设上再下工夫,将墙面的活动版块及时更新,定期更换,激励先进,发挥评价作用,就更好了。
五、展示交流,整体提升 每个年组结合本年级段学生特点及班级建设情况,教师进行下班调研,撰写研究小结或案例,再进行集中研讨,小结经验。例如:我们的低年组教师以“发挥家长作用,提高班级管理能力”为主题,进行了研讨活动的交流。活动展示了低年组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纠正以往“家长甩手式”“学校保姆式”“教师包办式”的错误意识,利用家长会、电话联系、实地家访、当面交谈等多种渠道,让家长树立“家长是子女最好的老师”的思想,逐步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
我们坚持每学期末对研修工作进行小结,积少成多形成我校研修案例集、论文集和解决问题的校本策略集。每个教师都整理一学期来的问题研修档案袋,将初步形成的策略和一学期的实践点滴整理成论文,案例和公开课等形式的研修成果。(举例:穿插严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智慧手册的介绍、各位教师科研成长手册)。
科学的行动研究模式、科学的工作态度加上科学的制度保障,构成了我校科学的蚂蚁工作方式。我们将之归纳为公式:1+1+1+……=∞
“1”表示,每个问题,研修的每个环节、细节;也指我们每个参与研修的人。“+”表示,积累,合作。“……”表示,坚持不懈。
“∞”表示,科研成果、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
同时,我们发现这个公式正好也能概括在研修中构建的“蚂蚁工作方式”和我校校园文化主体精神“蚂蚁精神”,因此我们称之为“蚂蚁公式”:
“1”表示,每项工作,工作的每个环节、细节;也指我们每个人,包括每个教师、每个学生。
“+”表示,积累,重视和团结。“……”表示,坚持不懈。
“∞”表示,我们的成绩、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目标。
“1+1+1+……”能成为“∞”表达了我们的信念:相信我们的学生,一点一点地进步就能成人,成才;相信我们教师自身,一点一点地改进,业务水平就会蒸蒸日上,质量就会不断提高;相信我们的学校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学校就会越办越好。
下面请大家用掌声欢迎我校班主任老师为大家展示一次“以问题为中心的集体备班”研修活动。
第五部分:问题中心集体备班活动研讨(如何加强班级建设,打造快乐的蚂蚁班级)
第二篇:开展“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活动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问题,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问题开始,问题也是深入学习的起点。“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的教学活动是新课改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只是提供了现成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如何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才是教学的关键。叶圣陶说:“学生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这首先要求学生学会去发现问题,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而这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大多数学生习惯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于新的学习方法一下子很不适应。与此同时也要求我们每位一线教师改变教法,下功夫、下力气培养锻炼学生。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经过几年的摸索尝试,探究出适合我校的具体办法,特总结如下:
一、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以问题为中心”这个研究话题一直是我们学校重点研讨内容,为了扎实有效的开展此课题研究,学校多次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培训。并要求每位教师利用休息时间自学相关资料,加强理论学习,形成学习笔记。其次让一线教师走出去,参加外出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师的问题意识。第三是以研促教。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校本教研为手段,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具体做法:
一、加强教研的日常工作,培养教师有主题式的教研活动。主题式教研活动是教师凭借扎根于自主教学实践和有目的、有计划、有诊断、有指导、有经验共享的教研活动展开的课例分析。我校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式为轴心,教师自身通过自己教学问题的梳理,把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和普通意义的问题,经过一定的理性加工转化为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课题;教研组对教师提出的课题加以集中、归纳和整理,形成教师具体教学活动的主题。我们有效利用农远这一有利阵地,把各教研组具体教研时间固定,并排入农远课表。每周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由中心发言人牵头,进行具体广泛的教研活动。通过这样的集备、教研,为学科教师提供了相互交流、研究的平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深受教师们的欢迎。
例如:让教师明确
(一)“问题设计的几个原则”。1.科学性原则。教师必须对课程标准和所任学科的教材准确理解、充分掌握,在此基础上设计好每一个问题,不能违背课程标准的主旨精神和要求。2.梯度性原则。人们认识问题时往往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由表象到本质,由已知到未知,因此在设计问题时,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
3.层次性原则。学生的知识维度是多层次的,有优秀的或相对落后的,设计问题时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自己解决几个问题,问题过难过易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知识的掌握。
4.启发性原则。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层层设问即层层启发,提出的问题不是由教师越俎代疱,而是诱导学生思维,启发他们跟着老师,跟着问题的思路,进行逻辑推进得出正确结论。
5.全面性原则。问题教学法的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尽可能要涵盖每个课时的全部知识点,这样解决全部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6.开放性原则。设计好的问题不一定只有一个答案,有的问题会有几种结论。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对不同的结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各执一词时,教师既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由争论,也可以参与辩论,但不能压制学生的思维,这样,既活跃课堂提高了学生的思辩能力,又可留下一定的课后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二)问题的类型研究
1.判断型问题。这是指对事实、概念、结论等作出判断或识别的一类问题,设计有“对不对”、“是不是”、“是这样,还是那样”等问句。
2.叙述型问题。这是指对事实、概念、结论以及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进行叙述的一类问题,设计有“是什么”、“怎么样”等问句。
3.述理型问题。这是指对事物发生的条件与原因、条件与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等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类问题,设计有“为什么”等问句。
4.评价型问题。这是指对人物、现象等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类问题。设计有“对„„你有怎样的评价”等问句。5.运用型问题。这是指对拟定的情景或可联系的现实,要求学生用新获得的知识和过去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设计有“当你„„你该怎么办”等问句。
二、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按我校实际特点,为培养新教师,我们侧重抓中年段语文阅读教学。可我校中年段都是刚上任的年轻教师,连基本的课型还搞不懂,又怎能很好的完成研讨任务呢?于是我们大胆的起用老教材、老教师来承担重任。王鹏老师-------省级优秀教师每次接到任务后,都能认真钻研教材,积极主动备课,做好课前功。平时我们要求老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同时必须考虑自身的优势和本班的实际,在教学设计上可以有自己的独树一帜。对于骨教师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自主设计空间,鼓励他们撰写总结优秀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并在教师中交流、推广。于是在周二的集体备课时间大家积极探讨,出谋划策,使教案围绕“以问题为中心”展开,具有可操作性、实效性。老教材,新讲法。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我校于2008年9月20日由六年王鹏老师执教进行了“以问题为中心”语文阅读观摩研讨课,受到在场领导与教师的好评。
众所周知语文的教学研究,应该着眼于小课堂服务于大课堂,语文的教学科研的本质就是:追问实践。课堂教学的返璞归真。让课堂教学远离虚伪的美丽,让学生摆脱被追问的境地,以学得促进习得。本着这样的观点,导入环节王老师采用“回忆性问题”展开-------“在我们伟大祖国的悠悠历史长河中,涌现出很多英雄豪杰,他们给祖国的历史画卷描上了浓浓的一笔-------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你对他有多少了解呢?请说一说。”为突出教学重点,王老师在这一环节中采用“理解性问题”--------“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谁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分析性问题”--------“从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你想到了什么?”;“综合性问题”--------“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样勉励工作人员的?他是怎么做的?心里是怎么?”、“人字形线路是怎么回事?火车怎么走?”“面对崇山峻岭险恶的地形,詹天佑采用什么方法开凿隧道?说明什么?”这样的研讨课,老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积极自主探究,新课改理念在教学中得到尝试,学生学习兴趣浓、热情高、效果卓著。活动中也看出教师有课改意识,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敢于向新课程挑战,为我校课程改革的探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会后,我们又利用教研时间对这节观摩课进行了反思、点评。
总之,这次“以问题为中心”语文阅读研讨会的召开,对于新课程改革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它进一步推动了我校课改进程,并使教学活动沿着科研的轨道有序进行。
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引导、启发学生学会如何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去寻找答案。久而久之,就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探讨,积极思维,大胆提出问题,揭示问题之间的联系。虽然有些问题可能是错的,毫无根据的,有的问题可能很稚嫩、浅显,没有太大价值,但教师也应积极鼓励学生去想、去问。虽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有满意的答案,但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即使是错误的问题,学生也能从为什么错中吸取有益的东西。因为,科学的发展历史就是对奥秘的探索和问题的解答史。这一点正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的。素质教育要求有高素质的新型教师,要求教师摆脱工匠式向创新型过渡。所以我们鼓励教师每节课后都应检查自己是否采用启发式,问题意识强不强。在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上是否到位、有没有成效。教师首先强化问题意识,对问题设计、新问题的处理,对不能肯定的未知问题的态度都会影响学生。学生也就从你那里学会想问题、解决问题、揭示问题之间的联系。渐渐地就学会思考、分析、判断,并渐渐具有了创新的能力。敢想别人没想的问题、敢问不懂的问题、敢去解决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屡遭失败,但失败过后,他们会总结经验教训,重新确定探索问题的方向。再实践、再总结,直到有明确的结果。学生从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书本上找不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手段,思维得到了锻炼。这是一个人终身受用的财富。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正是要一个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去服务于社会,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强盛的根。
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推行和使用必须因人、因时、因内容而异,根本目的是达到教学的最优化,达到教学和育人双丰收的目标。我们只是作了一些肤浅的尝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远不止这么一种,这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和实践。
第三篇:以问题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
浦北中学 余先芳
【内容摘要】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常出现一些误区。教师在提问中应如何处理好这些方面的关系;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判断、调整,形成不同的问题情境;注意提问的方法策略;组织好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间的交流。把我们的课堂变成一个动态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使师生交流达到最佳的契合点。
【关键词】 问题 中心 教学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合理性提问呢?建议如下:
1、激疑性提问
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设疑、释疑是人生追求。由于中学生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一节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线框在非匀强磁场中的摆动会很快减弱?同学们很快想到:安培力做负功, 机械能减少,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接着我又问: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呢?然后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洛仑兹力的两个分力的作用。类似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中出现了疑问,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激发思维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
2、探究性提问
这种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根据伽利略反驳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设计成这样的问题:假如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得越慢,那么将这个重物和这个轻物拴在一起,快慢情况又如何呢?有的同学说,两物相加更重了,应该下落得更快;有的同学说,重物的下落由于受到轻物的牵制,下落肯定要比原来慢。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缩短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拓展学生的心智品质。
3、发散性提问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时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这种提问难度较大,必须考虑学生知识的熟练程度。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诱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共性、区别个性、加深理解,如“电流表与电压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等的比较。在发展了学生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发散性提问能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4、激趣性提问
富有趣味性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直至问题得到圆满的解答。例如,在讲热传导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在装水的试管底部放一条小鱼,用酒精灯对试管上部的水加热,当上部的水已沸腾了,下面的小鱼为什么却安然无恙?象这类“煮金鱼”以及“纸锅烧开水”等生动有趣的提问,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境界。例如力学中“力是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以及“在平地上挑着东西前进做不做功?”等问题,引导学生对照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辩论,必然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5、层递式提问
物理概念和规律各有产生的条件和特点,形成过程也各不相同,教学中应善于引导学生从知识的形成条件、形成过程中提出问题,这有助于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深刻理解。例如:动量守恒定律推导中,可引导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动量守恒为什么要系统不受外力或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呢?若外力之和不为零,还守恒吗?你能从推导中找出原因吗?(2)动量守恒是由牛顿运动定律推出的,那么为什么要讲动量守恒定律呢?它究竟比牛顿运动定律优越在何处?(3)动量守恒定律表达式有方向吗?(4)既然运动是相对的,那么表达式中速度应是相对哪个参考系的速度呢?通过这些问题提出、讨论,会使学生充分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系统性、条件性、矢量性和相对性。
6、实验中发现提问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不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只要仔细观察、积极思考,总有取之不尽的提问素材。例如:做“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有些学生打出的纸带不清楚;有些学生打下的纸带第一、第二点间距大于2mm;验证守恒时动能增加量总小于势能减小量,原因何在呢?学生自然提出问题,教师应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去分析、去归纳,经过同学们的集思广益,是可以找出问题的原因的。
7、巩固性提问
教师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到的新知识,应在讲授完新课,学生消化了该课内容后,对本课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在物理教学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精心设计问题。应有意识地、系统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以此为起点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鼓励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并建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
第四篇:以问题为中心讨论——PBL小组讨论流程
PBL小组讨论流程 第一阶段:50分钟
1.选出主席1名,书记1名。2.分发教案。
3.先发第一幕,讨论分析10分钟,4.再发第二幕,讨论分析10分钟。5.此过程中主席要主持整个讨论,要注意把握时间。书记要记录学生提出的问题,假设,思路等。
6.大家最后讨论总结,提出主要问题以及次要问题,主要问题所有人需思考,次要问题主席分给大家。课后查阅文献
第二阶段:120分钟 1.主席主持,大家就上次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次要问题每人报告3~5分钟即可。书记在问题汇报时无需记录。50分钟
2.依序发第3,4幕,讨论确定主次要问题。课后查阅文献。50分 3.主席分配问题。
4.书记在会后需要构思机制图。
第三阶段:50分钟
1.主席主持复习整个教案,学生做报告。2.大家就书记所做的初步机制图讨论,完善。3.主席带领全组人员总结评价。
回馈:
主席同学汇集同学的次要问题的书面报告,加上全组主要问题的讨论记录(含机制图——最终由书记绘制),总结做成电子版文件。(具体要求讨论时说)注意:主要问题是大家讨论解决的,每人都要给主席发主要问题的总结。
这是一般PBL的流程,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修改。
第五篇:教学初探:“以问题为中心”三步教学法
自从提倡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来,我在各种期刊上仔细研究了相关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大胆尝试了一个领子福三步教学法具体过程如下:
衣领是第一步,也就是教师的整体命题。由于刚开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学生觉得不熟悉,所以老师带领学生走,教学生提问题,具体做法是:每个学校一篇文章,由老师用文字内容,类的预览提示和课后问题,设计的文章紧密相关的文章的问题,类产生这些问题,使学生有问题阅读,圆圈绘图注释,思维,沟通,查询,报告,通过独立合作学习解决这些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基本上有能力提问,然后尝试练习第二步帮助,也就是教师半职,学生尝试问题,老师帮助梳理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用来学习预览提示和课后问题,也可以围绕文章的主要内容提一提,学生可以提出思考的价值,足以证明他对一定程度的理解文本内容。
当学生可以独立地提出问题时,也就是说,尝试练习第三步,放在什么时候,当学生通过独立问题,找到自己的答案。如学习读写字,我让学生自己根据每个内容尝试问问题,自我回答形式向你报告,然后由学生选择最好的问题,出出最好的问题明星,以鼓励学生提出兴趣的问题,帮助学生发展,只要学习提出问题,解决好的阅读习惯的问题。
问题伴随着内容和问题伴随的阅读解决方案,我相信以问题为中心的语言课堂教学模式将伴随每个老师的教学,与每个学生的学习,每个学生的成长。
以问题为中心是最好的教学模式和最好的阅读方式。教学尝试使用并继续创新,你会收到乘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