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南大学毕业论文 数学史与中学教育
西 南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数学史与中学教育
目 录
数学史与中学教育
摘要
本文密切联系中学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工作,对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教育进行了研究。从目前中学数学教学面临的尴尬和原因分析,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作用和原则,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教育的方法等方面讨论了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问题。并讨论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教育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教育的一些建议。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给出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教育的具体方法。指出了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对改善中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关键字: 数学史,中学数学教育,地位,作用
数学史与中学教育
一.引言
作为一门学科,“数学史”一词对于广大中学教师来说也许并不熟悉,毕竟决大多数教师都未曾把它当作一个学科来研究或学习过。不过,如果把它作为一般的名词“数学的历史”来理解当然不会陌生。因为我们以前的老课程尽管在这方面并不是非常注重,但有些教师还是会有意无意地获得一些与数学知识本身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关的知识。
就我从事中学数学教育多年所得到的经验而言,中学数学教学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尴尬:想学,学不懂;想教,又教不会。这大大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学生是想学,学不懂。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数学重要,很想学好。不少学生虽然学习数学也很努力,但成绩却总不尽如人意。在他们看来,学数学比登天还难,教科书中那一行行数字、一串串符号,简直就是一个个砸不开、敲不烂的顽石,很难知道其中包含着什么,只好死记硬背,使得数学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毫无兴趣。无兴趣、无激情自然无动力,学习灵感就更谈不上了。再者是教师想教,又教不会。不少数学教师常常为教不会数学而犯难。他们为了讲好数学课确实下了一番工夫,有的废寝忘食的工作,有的通宵达旦的备课,有的一遍又一遍的讲述,但有些学生就是不理解。他们只好布置大量的作业,实行题海战术,到头来学生作业负担加重,学习成绩还是上不来。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学科本身的特性和教学方法的不当。数学来源于实践,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产生的。随着数学的发展,理性的思辨数学产生了,人们从纯理论的假设出发,推导出相应的数学理论,形成纯粹数学,将数学从原始形态转化为学术形态,内容的抽象、结构的严谨、应用的广泛和知识的连续特征逐渐显现。数学教材从知识的逻辑性出发,将原来数学形成的历史一扫而空,剩下的只是公式的堆积和字母数字的堆砌,学生根本看不到活的数学。正如一位数学家所讲:“过度形式化,把光彩照人的数学女王,用X光看成一副骨架。”在数学教育中再也看不到实际的需求和理性的假设,数学成为死的知识。加之数学教师不会合理有效地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仍然采取“烧中段”的教学法,便出现了教师教死书、死教书,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数学学习法。因而,枯燥、乏味、难理解,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数学的代名词。就上述原因而言,解决的方法也很多,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教育就是较好的方法之一。
二.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克莱因认为数学史教育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他曾指出:“历史可以在教学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例如,假如告诉初学微积分的学生们:尽管牛顿和莱布尼兹是声名显赫的前辈,他们自己也没有透彻理解微积分的许多概念,数学家们大约经过将近200年的努力才把这些概念弄准确。那么,学生们在开始时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概念,也就不至于感到迷茫。相反他们将得到鼓舞而继续学习。历史还有许多其它的教育价值。当代杰出的美国数学家、教育家G.波里亚认为通过接触数学史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习数学只有看到数学的产生,按照数学发展的历史顺序或亲自从事数学发现时,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从上述观点来看,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要让学生的意识经历他们上一代人所经历的,迅速地通过某些阶段,但不会跳过任何阶段。对学生来说这是最自然的方法学习数学。
具体来讲,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至少有一下几种作用:
(一)数学专业方面
1. 数学史为数学学习提供了资源
数学史为数学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相关的题目、问题。而这些资源不仅仅是它们的内容具有教育价值,而且它们对学习者是一种潜在的动机,可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2.数学史提供了数学学习的活动
历史上重要的题目、问题和解答为数学学习提供了广泛的活动,无论是对原始资源的直接使用,还是用现代语言重新建构的问题,学生们通过问题的错误的观点、启发式的观点,不确定的、怀疑的、直观的观点,争议的、可选择的方法学习,这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数学产生过程的一个完整部分。在数学课堂中,读和写的活动常与上述一些观点和方法有机地结合为一种自然的活动,这种活动不是人为造出来的。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会更加理解为什么(在过去的)推测和证明不能提供已经存在问题满意的回答,间接地,学生也许会被鼓励去形成自己的问题,产生推测,捕获它们。通过数学史组织的数学活动可以发展学生个人的成长和技能,不仅仅是必须的数学方面的发展,如阅读、写、寻找资源和文献,讨论、分析和探讨数学(不是做数学)。
3.数学史提供了一种非线性的方式学习数学
数学观点发展的进程不像现代教科书上所呈现得那么平稳地发展。在教科书上呈的“作为完成品的数学”与“产生过程中的数学”是完全不同的。大多数数学的观点不会以它们被发现的方式呈现在教科书上,然而现代教科书将数学的发展假扮成非线性的方式,与此同时,这些教科书哄骗学生相信数学知识遵循着他们预先知道的那样平稳地发展。从本质上将人类的思考从数学的发展中除去。当一个问题已经被解决,这个结果就转变为理论。教师将教这个理论,但是不会提及这个理论被发现时的问题。正如弗赖登塔尔(Freudenthal)所指出的:这个顺序被颠倒了。这被他称作为“反教学法的倒置”(anti-didactical inversion),因此他建议:“年轻的学习者重蹈人类学习过程,尽管方式改变了”[11]。他所建议的方式指的是:对于知识点P与Q,即使知识点P在逻辑上先于知识点Q,但是如果Q在历史上先于P出现,那么我们还是要先教Q,而数学史恰好可以提供这种学习方式。
(二)数学教育方面
1.数学史提供了教师组织数学知识的方式
数学的教学总是以演绎推理的组织形式进行,然而数学历史的发展展示了数学原理的演绎推理的组织要在这个原理达到成熟才能产生,因此,在教学时有必要对这些逻辑的和完整的结构背后包含的现象进行描述。Freudental(1983)描述了这一现象:“没有数学观点是以它被发现的顺序公布,如果一个问题已经解决,那么解决问题的过程被隐藏。” 数学通常被全面地重新组织,一方面,这种重新组织可以防止扭曲和冗长的描述。另一方面,问题和题目(这些是构成观点发展的主要动机)被隐藏在线性组织和演绎知识的背后。这样新的知识以简单的积聚方式增加。
因此教师可以用数学发展的顺序来组织数学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发现“数学概念、结构、观点是怎样被发明用来作为一种工具,组织物理社会和思维世界的现象(Freudental 1983)”。以这种方式,对于数学概念、结构、观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从它们是为什么被创造中获得动机。教师可以通过历史发展中数学原型的学习、认识数学知识背后的动机,从而组织数学。当然,这种方式并不是要确切地遵循复杂的历史发展来描述数学主题。
数学史能够以最自然地方式,最好的可能的方法描述数学,通过保持最少的逻辑代沟,特别地引进概念、方法和证明,以这种方式,数学史料可以帮助教师重新组织教科书上的知识,帮助教师教数学。
2. 数学史能够使教师意识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困境
国外一些学者指出,学生的错误、认知障碍与数学历史发展中的问题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并且坚信历史上大数学家所遇到的困难正是学生也会遇到的学习障碍,因而历史是教学的指南。举负数做例子:从一流数学诞生开始,数学家花了1000年才认识负数概念,又花了100年才接受负数概念,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学生学习负数时必定会遇到困境,而且他们克服这些困难的方式与数学家也是大致相似的。历史的重要瞬间的知识能够提供教师一种工具来发现数学学习中的认知障碍,它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在某一主题中的错误和误概念,能够帮助解释现今学生发生的困难。
3.数学史能丰富教案,提高教学水平
许多学者提到在教师培训课程中教授数学史的必要性,这样可以影响教师的观点,丰富教师的教案。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数学史中的解释、例子、多样的方法来呈现数学主题或问题解决,从而丰富教学内容。这是一种提高教学技能的方法。数学史可以扩大并加深教师对某一数学主题的理解,用数学史中的多样的例子和方法来呈现某一数学主题,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旧的资源,可以更好地洞察什么是数学的本质,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学技巧。
(三)其他方面
1.学习数学史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现行的数学教材一般都是经过了反复推敲的,语言十分精练简洁。为了保持了知识的系统性,把教学内容按定义、定理、证明、推论、例题的顺序编排,缺乏自然的思维方式,对数学知识的内涵,以及相应知识的创造过程介绍也偏少。虽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但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数学知识就是先有定义,接着总结出性质、定理,然后用来解决问题的错误观点。所以,在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教育者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将知识系统化;另一方面,系统化的知识无法让学生了解到知识大都是经过问题、猜想、论证、检验、完善,一步一步成熟起来的。影响了学生正确数学思维方式的形成。数学史的学习有利于缓解这个矛盾。通过讲解一些有关的数学历史,让学生在学习系统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对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数学史的学习也可以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探索与研究的习惯,去发现和认识在一个问题从产生到解决的过程中,真正创造了些什么,哪些思想、方法代表着该内容相对于以往内容的实质性进步。对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对一些数学问题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而不是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从而可以在这种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2.学习数学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好感知数学美
通过对数学史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数学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从而更热爱数学这门学科,执迷于对数学的探索.数学美指的是数学具有简洁性、对称性、和谐性和奇异性.德国数学家弗希纳做过一次别出心裁的试验,他召开了一次“矩形展览会”,会上展出了他精心制作的各种矩形.并要求参观者投票选择各自认为最美的矩形.结果矩形的长与宽之比为 0.618 的矩形被为是最美的矩形.0.618——“黄金比值”,这一神秘的数字,蕴涵着奇异的数学美,这一美的密码一经被人类掌握,立即成为服务于人类的法宝.艺术家们则用它创造出更加令人神往的艺术珍品;设计家利用它设计出巧夺天工的建筑;科学家们则在科学的海洋尽情地欢奏 0.618 这一美的旋律.此外像对数螺线、裴波那契数列,哥德巴赫猜想、费马最后定理、四色问题、多阶幻方等给人以美的欢乐、醉心的向往.三.数学史教育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定位
数学的发展不仅仅是因为数学内部发展的需要,从更广泛的角度讲,文化和社会的因素同样推动数学的发展,有学者指出教师的责任中强调了数学教师是数学文化的传递者。而通过数学史恰恰可以揭示其中的联系。数学史可以帮助提供鼓励多文化的方法。现代形式下的数学几乎被看成是西方文化的产物,通过历史的学习,出现在其它文化背景下的很少被人所知的数学方法(例如民俗数学)可以被考虑到。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民俗数学方法在他们的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在一些情况下,对这些文化的自如运用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热情,更容易激发兴趣,更好的与学生交流。通过重新评价当地文化遗产,能够帮助发展同学之间的坚韧性和相互尊重。数学史给学生一个历史的模型,使数学学习与人类的情感和动机联系起来。通过数学史料的研究,学生能够有机会看到推动数学发展不仅仅是功利的原因,而且还有数学自身的价值取向。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有美学的标准、智力上的好奇、挑战和愉快、再创造的目的等,通过数学史可以使学生了解这些动力,了解在数学发展过程中人类孜孜以求的人文精神。
数学史能使学生获得更加准确的数学图式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它使学生确信一个人文的侧面被放置到课题中,而这些则被长期忽视。使用数学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与作出数学贡献的人的真实故事相联系,通过将学生带入到数学家的调查和特殊数学发展所在背景的调查,可以提供学生对数学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意识,而且使得数学不会很枯燥,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史学生意识到:“数学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在数学家所工作的时代精神(流行文化的本质)和政策、社会经济情况的影响下,数学被促进或阻碍。
同时,学习数学史可以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数学是美的,无数数学家都为这种数学的美所折服。能欣赏美的事物是人的一个基本素质,数学史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领悟数学美。很多著名的数学定理、原理都闪现着美学的光辉。例如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是初等数学中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一个非常简洁而深刻的定理,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两千多年来,它激起了无数人对数学的兴趣,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印度国王Bhaskara、美国第20任总统Carfield等都给出过它的证明。1940年,美国数学家卢米斯在所著《毕达哥拉斯命题艺术》的第二版中收集了它的370种证明,充分展现了这个定理的无穷魅力。黄金分割同样十分优美和充满魅力,早在公元前6世纪它就为毕达哥拉斯学派所研究,近代以来人们又惊讶地发现,它与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时,在感叹和欣赏几何图形的对称美、尺规作图的简单美、体积三角公式的统一美、非欧几何的奇异美等时,可以形成对数学良好的情感体验,数学素养和审美素质也得到了提高,这是德育教育一个新的突破口。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数学史方面的内容,提供了有关的11个专题,指出要通过数学史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数学不是一些结果的严格的结构化系统,而是一个连续的进化着的人类智力进程,与其它学科、文化和社会紧密相连。在HIMED’90(History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的会议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数学是否应该发展更多的人文化的侧面,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在一些情况下,展示数学文化是一种目标。在另一些情况下,作为在历史的观点中的教学结果。因此,事实上,数学史教育就是数学教育中的人文科学教育,是目前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数学史与中学数学教育的融合方式探讨
中学的数学史教育亟待发展,数学史料亟待丰富.在目前的教材中数学史料仅以序言、注解、正文简介的形式出现,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制定教学计划,把数学史作为选修内容,明确要求同数学知识同等重要,中小学教材应结合教材内容,又要适合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增加数学史的内容.
2.增加中学数学史料的内容,把它同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中学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在《九章算术》中有记载,介绍给学生理解面积的计算很有价值.如邪田(梯形)的面积的算法是“并两邪而半之,以乘正从(高)”.就是说:梯形面积=上底与下底之和的一半再乘高.
3.教材中数学史知识不能仅限于中国数学史,世界上一切重大的数学成就都应看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应客观、公正地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史知识.
4.加强在职教师的数学史知识培训,鼓励教师自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派教师到大学去进修.再带动其它教师.
5.以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渗透数学史.
① 以阅读材料或附录的形式在章末出现,这在国外已有成功的经验.它的优点既不打破原教材的格局,又能发挥数学史料的作用.
② 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介绍世界数学史,使学生开阔眼界. ③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编数学板报,介绍数学家的事迹、历史名题等.
④ 改变教材的版面设计,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现在的小学教材正向这种趋势过渡.这样增加了趣味性,寓教于乐.
⑤ 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制成多媒体教学光盘,供教师、学生用.
⑥ 充分利用科普读物的传播功能.近年来优秀的科普读物实在太少,希望数学家们多出版一些有关数学史的科普读物.
⑦ 经常在学校举办一些数学史的专题讲座.选择一些情节生动、发展曲折具有教育意义的专题.
古今中外的数学史中,蕴涵着曲折的道路、闪光的思想、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将数学史的知识融入数学教学中,发挥数学史料的功能,是数学教育改革的一项有力措施,也是摆在数学史专家、教材编写专家及广大数学教师的一项艰巨任务.数学史知识的运用必然会推动数学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使巍峨的数学宫殿更加金碧辉煌!
参考文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⑵张楚廷 著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组编 数学文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⑶Freudental,H.Didactical phenomenology of mathematical structures.Dordrecht:Reidel.1983 ⑷克莱因 M.古今数学思想[M].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史翻译组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⑸赵鸿涛 李华轩 高中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 04期
⑹张楚廷 著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组编 数学文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致谢:
在此,我感谢奥鹏学习中心的指导老师,教授为我悉心指导:特别感谢西南大学的张广祥教授,为我的学位论文提纲,初稿到终稿为我提供宝贵意见、建议。使我在西南大学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感到快乐。
第二篇:西南大学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3年春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责任政府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论我国诚信政府建设的途径 论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 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建设 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基层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建设探讨 税收征管改革后有效实施税源管理的思考 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协调机制探讨 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初探 完善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研究 行政首长问责制初探 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探析 农村基层政府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探析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动因与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的功能缺失及对策探讨 我国农村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初探 公费医疗制度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乡镇政府债务问题的现状、成因和对策探讨 县级政府宏观决策中党政关系研究 中外利益集团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比较分析 论公共政策评估的困难与创新 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 行政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思考 我国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困境及出路探析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探讨 行政沟通中的障碍及对策探析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廉政建设问题研究 论经济转型期我国行政法治的建设 完善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思考 依法保护我国环境问题的思考 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新思路
60论电子政务的法制建设 加强财政工作廉政建设的对策探讨 政府信息化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探析 制约政府网络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探讨 论政府公共形象的设计 论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城市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分析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调控模式的转变“骗保”现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探讨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功能分析 论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的关系 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因 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制度创新研究 提高我国行政效率的途径分析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 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的改革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第三篇:西南大学物理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3年春物理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
中学物理概念的教学策略案例研究 中学物理习题的教学策略案例研究 中学物理规律的教学策略案例研究 低成本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研究 中学物理低成本实验的设计案例研究 中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调查研究 多媒体课件在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案例研究 中学物理电磁学部分的疑难问题研究 中学女生和男生学习物理的困难对比研究 高中生学习物理困难的原因调查研究 中学物理规律教学备课案例研究中学物理概念教学备课案例研究 中学物理习题课备课案例研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课程整合研究 物理探究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探讨 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初探 中学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师的角色转换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村中学物理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 物理课程改革与STS教育 中学物理低成本实验资源开发与利用 初中生物理学习障碍分析与对策研究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学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中学物理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对比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怎样进行学科渗透 中学物理教具(学具)设计与制作 物理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方法研究 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精神的培养 物理学习中学生的动力来源剖析 物理课程的教学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探讨 论优秀物理教师的评价标准 中学物理教学中对“电磁感应”的理解 新课程对物理教师的要求探讨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探讨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探讨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案例及分析 中学物理规律教学案例及分析 中学物理练习教学案例及分析 计算机辅助中学物理教学案例及分析 中学物理教育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素质教育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初探 物理教学新课引入艺术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新的高考模式下的中学物理教学 中学力学问题解题策略研究 研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策略研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物理》教法探讨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探究课研究 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调查及对策研究 搞好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物理学科能力培养与知识学习的关系研究 初中物理新课引入实验研究 物理习题的解题策略探讨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探讨 中学物理学业成绩评价研究 物理教学法与技巧研究 物理学中的对称性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的教学实现途径分析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何培养中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 中学生科学探究过程的典型思维障碍分析 物理学理想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物理模型与中学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方略探讨 浅析新形势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创新 物理学前沿与中学物理教育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高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研究 农村中学物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中学物理“电磁感应”教学研究
第四篇: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第三节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数学是历史地形成的。只有懂得历史,才能深刻理解数学。法国伟大的数 学家亨利·庞加莱曾说: “如果我们想要预测数学的未来,那么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门学科的历史和现状。”近几年来,我国数学教育改革中,强调数学的文化价值,致使数学史知识得到广泛的关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史选讲”作为一门选修课加以开设,进一步推动数学史和数学教学的融合。
一、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作用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数学史,现在已经相当普及。各种教材都有关于数学史的材料。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帮助理解数学。
数学家发现数学的时候,是火热地思考着的。一旦研究完毕,呈现在我们面 前的则是冰冷的美丽形式。教师的工作是要揭开这层形式化外衣来显现数学本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内涵。
当然,完成这项工作有许多途径,应该说所有这些途径都属于教学方法范畴之内。但从数学历史的角度来把握数学本质也是其中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正如医生给病人看病,询问病人的病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一样,理解数学也要知道它的发生、变化和发展的历史全过程,才能透析出隐藏于其中的数学内涵。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古希腊的演绎几何。为什么古希腊人要用公理化方法展开数学?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如何?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和古希腊数学的特征有何不同?弄清这些问题,对学生理解古希腊的演绎几何学,体会其中的理性精神和人文主义价值十分重要。
再如,西周时期的商高在解释勾股定理的来源时,提到“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其中明确地指出“矩”是一个最为根本的数学概念,它可以产生“方”(正方形),进一步可以产生与圆有关的数学知识(古代有“环矩以为圆”的说法),所以他认为只要对“矩”加以不同方式的变形(即折矩)就能衍生出新的数学关系(如勾股定理)。这是一个把握中国古代数学思想的典型例子。因此,如若我们经常仔细品思这些数学历史素材,则定会“遂悟其意”,进而更为深刻地理解数学本质,形成全面、正确的数学观。
第二、提高数学的宏观认识。
数学教师的任务不仅要把书本上的东西说清楚,还要对数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清楚的认识。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授人以业,还要授人以法,进而授人以道。教师要掌握这些“法”和“道”,必须宏观地理清数学发展的脉络,深入数学的本质。对于进行数学创新来说,数学史研究更具有指引的作用。数学史中记载了许多数学家发明发现的生动过程,向学生介绍这些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创造的方法、技巧,从而增强其创造力。如公元263年,刘徽对我国古籍《九章算术》的注释中提出了计算圆周长的“割圆”思想,刘徽本人精辟的论述: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些生动的描写,对后人是一种创新激励。
第三、数学史能够为数学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数学历史可以把古人的思维与现今学生的思维作一番比较,共通的规律是什么?不同的特点又是什么?进而帮助设计数学教学。
例如,商高对矩形加以折叠(或者分割),叫做折矩(或者割矩),即把矩形沿对角线分割。然后“环而共盘”,叫做拼盘。如此一割一拼,不仅道出了复杂(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源于简单(矩形)的深刻道理,同时给出了勾股定理的一个巧妙而简洁的证明。
上述方法可直接用于勾股定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其中蕴涵的思想(如简单与复杂的辨证关系,追求简洁的表达形式,讲究策略与方法等)对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四、数学历史能够凸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数学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数学定理,或一个数学公式,其背后就是一位人物、一种思想、一种品格或一种精神。前者是静态的,是“冰冷的美丽”,后者是活 2 生生的,是“火热的思考”。但要想透过“冰冷的美丽”,看到“火热的思考”背后的精神动态,数学历史便是最好的选择。笛卡儿主张“我思故我在”,打破欧氏几何的局限,创立解析几何的故事; 欧拉著作等身,勤奋创作的精神,费马创立微分学思想、研究概率论、提出数论中的“费马大定理”,到300年后才完满解决。这些绚丽多彩历史故事,永远是激励后人进行数学创新的动力。
我们常说,读历史其实就是读人物,就是读人物的内心世界,品人物的人格 魅力和精神风范。一个数学历史人物的事迹也许会让某一个人因此而喜欢上了数学,甚至走上了探索数学奥秘之路。充分介绍中国现代数学家的贡献,激励意义更为直接。华罗庚、陈景润、苏步青等名家的事迹对青少年是很大的鼓舞。此外对当代世界数学有重大贡献的华裔数学大师陈省身等的名字也应该在中学数学课程中出现。感人至深的包头五中物理教师陆家羲的数学献身精神,同样是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材料。当我们品味出数学之中人文精神的底蕴,触摸到数学历史人物的情感、操行、思想和精神,并与之在思想上、精神上进行交流与汇合的时候,将会感召我们的心灵、激励我们的行动。此时,学生的人文感怀也就油然而生。
二、培养数学历史素养的途径
要想实现数学历史的数学教育价值,挖掘数学历史的数学教育功能,首先要提高教学设计者的数学历史素养,能够从简约的数学史叙述中看到其中的科学价值与人文精神。
首先,数学史要宏观把握。常常看到一些教材中的数学史介绍,只是提供 一位数学家的画像,配以简历,说明做了“伟大”贡献就结束。这就太潦草了。宏观地把握各个时代的文化特征,才能起到教育作用。以勾股定理来说,如果仅仅了解它是什么时候发现的,由谁发现的,在中国叫商高定理,而在西方叫毕达哥拉斯定理等等,那就只看到了一些皮毛。只有进行东西方数学文化的比较,看到古人的思考过程和理性精神,那才能感染学生。
其次,数学史知识要运用细节。
运用数学史知识进行数学教学,如能关注数学历史发展中的细微之处,往往可以探得数学文化之精妙。例如,勾股定理为什么曾经又被称为陈子定理呢?因为《周髀算经》记载了陈子用勾股定理推算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太阳的直径。3 这就表明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一大特色是追求实用价值。数学教学应该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但是也要防止以实用为唯一追求的狭隘做法。
又如,“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或“勾三,股四,弦五”),反映了中国古代数学形式化、符号化进程缓慢的特点。相比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虽然也是从古埃及的“黄金三角形”(即边长分别为3,4,5或6,8,10的直角三角形)发现勾股定理的,但很快过度到符号化的一般表示。此外,毕达哥拉斯也可能是受启于古巴比伦的勾股数(即一组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数,现在我们也称勾股数3,4,5为毕氏三数)。从3,4,5到勾股数是一个重要的数学进展。
再次,数学史知识要适当引申。数学是一种文明,要从数学历史中获得联系性的启示,融会贯通,才能充分发挥教育效能。
仍以勾股定理为例,要从早先的勾股定理,延伸到刘徽、赵爽的“勾股术”并引申到费尔马大定理;既要看到商高的证明,也要看到刘徽的证明,还要看到欧几里得的证明以及美国总统加菲尔德对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既要看到“环而共盘”,又要看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图案;既要看到“a2b2c2”,又要看人们预想的太空语言的表达方式等等。
三、数学史教育的原则
数学史教育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广泛性。第一、科学性是第一位的原则。教师向学生传授的数学史知识必须是正确的。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既不可随意编造,也不能无端拔高,更不可艺术加工,把数学史当作故事,随意虚构。特别在讲授中国的数学史时,实事求是更能激发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热情。
第二、实用性是指所讲的数学史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及将来工作有直接帮助作用。限于时间、授课计划,应有所侧重,例如初等数学中的数的起源与记法、无理数的导入与确立、圆周率、勾股定理、笛卡尔对直角坐标系的贡献等,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的概念、函数的概念、非欧几何的创立,不仅史料丰富,而且内容精彩,非常适合于课堂教学,对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趣味性指课堂教学要有趣味。题材的典型,情节的生动,发展的曲折,数学史上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的例子不胜枚举,教者应恰当选材,能使课堂教学娓娓动听。讲授时要合理地运用语言,全身心地投入表达,语调同情节配合,知 识性与趣味性共生,应避免照本宣科或哗众取宠,要寓教于乐,以教为本。
第四、广泛性是指选取的数学史知识要不分年代、国家。数学是几千年来全人类孜孜以求、不断探索、历尽千辛万苦共同取得的财富。在整个数学科学发展长河中,数学是在人类社会变革推动之下,各国数学家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探索的结果。因此在进行数学史教学时注意选择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史料,不能仅局限于中国的数学史。这样才能全面地、真正地、准确地展示数学史的全貌。
四、数学历史与数学教育结合中的一些注意问题
从目前来看,数学历史与数学教育相结合的实践过程,确实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以下是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数学历史与数学教育要在深层次结合,避免表面化。例如,只提及历史上有那么个人,有那么回事,没有切入到更深层次的联系界面中,因而不能发挥数学历史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其次,数学历史与教学内容要融合,不要割裂。这就是说,不要介绍一段数学历史,然后接着讲课程内容,前后没有任何联系,不作任何衔接,给人一种断裂感,学生在思想上不能得到启发。
再次,运用数学史知识要客观,不要片面拔高。例如,对于到底是商高定理出现早,还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出现早的问题,应该根据史实客观地叙说,多一些谦逊的态度、欣赏的目光,不要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事实上,在勾股定理的发现上中国人是否走到了前面至今没有定论。目前比较倾向于古巴比伦的勾股数为勾股定理的最早原形。至少是知道勾股数的时间,比起我国公元前1000年的《周髀算经》中描述的勾股定理要早几百年的时间。
最后,数学史用于教育,要把爱国主义和国际意识统一起来,不要局限于发现的迟早。数学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科学发现上,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应该彼此借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能以己之长,说人之短,借以提高自己的信心。相反,要实行拿来主义,把外国的一切优秀文化,包括数学成就都充分尊重,吸收过来。“洋为中用”,为中国的建设服务,这是爱国主义的精粹。我们注意到,许多国家的数学教学大纲中,并没有直接提到“爱国主义”的字样,但是他们强调联系现实生活,努力吸收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数学成果,为发展本国科 5 学事业服务,实际上也是爱国主义教育。数学上的成就不能只论迟早,不可用比别人早多少年作为衡量数学成就的标准。
人类的数学文明最早起源于巴比仑,其次是埃及。巴比伦的泥板、埃及的纸 草书上的数学记载都在公元前1000年以上。即便是后来的古希腊的数学文明 也远早于中国。中国古代数学虽然出现得比地中海文明要迟许多,但是具有自 己的特点,同样为人类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著名数学家,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奖的吴文俊教授,曾经十分深刻地指出,中国古代数学的优秀传统是“算法数学”。中国算学虽然缺乏古希腊式的公理化演绎体系,却十分准确地用算法的形式表达出来。1970年代,吴文俊教授从研究中国古算受到启发,并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思考,发展出了世界领先的“数学定理机器证明”方法(世称“吴方法”)。这样的古为今用,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才能真正激发起民族自豪感。
如何运用数学史进行数学教学,是一个国际数学教育界共同关心的问题。1998年,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在法国马赛组织了一次“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专题研讨会①。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数学文化,要求数学教学充分反映数学的文化底蕴,从课程内容,概念形成,证明方法,习题配置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使数学史融入、丰富和促进数学教学。
总之,数学史不是竞赛场,仅仅记录“胜者为王”。数学文化观念下的数学 史,要把握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到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是如何各自发 展,又如何彼此融合,互相促进的。
思考与练习
1.试举例说明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价值。
2.怎样认识数学史教育中爱国主义和国际视野之间的关系。
3. 进一步阅读有关吴文俊研究中国古代数学史,并做出机器证明创新工作的文献。
第五篇:西南大学网络教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论述题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论述题
1:[论述题]
3.简述行政复议的范围
参考答案:
答案:行政复议范围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行政复议机关请求重新审查的范围。行政复议法规定了可申请复议的范围和不可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
(1)可申请复议的行政行为。①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凡是行政主体作出的、影响相对人权益的行政处罚,行政相对人不服,都可以提起行政复议。②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如限制人身自由的扣留、对财产采取的查封、扣押、冻结等。③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等决定不服的。④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不动产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⑤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经营自主权的。⑥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⑦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例如,行政机关乱摊派、乱收费、违法集资、违法征收财物等。⑧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办理行政许可等事项的。⑨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保护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法定职责的。⑩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的。⑩认为行政机关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⑩行政相对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时,也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一是国务院部门的规定;二是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三是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2)不可申请复议的事项。①行政法规和规章。行政主体的抽象行政行为包括行政主体制定和发布的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②内部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对其所属公务员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属内部行政行为,被处分或者被处理的人不服,不能申请复议,但可以依照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③居间行为。行政主体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的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仲裁等行为,双方当事人的约束力取决于其自愿接受,因此,一方当事人如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但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2:[论述题]
2、简述行政处罚的原则。
参考答案:
答案: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为达到对违法者予以惩戒,促使其以后不再犯,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目的,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给予人身的、财产的、名誉的及其他形式的法律制裁的行政行为。行政处罚必须遵循下述原则:
(1)处罚法定的原则。行政处罚是典型的侵益(剥夺)行为,其实施必然导致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某种权利、权益的剥夺。因此,行政处罚行为自始至终都应该严格贯彻处罚法定的原则。这一原则主要包括下述内容:①处罚设定权法定。②处罚主体及其职权法定o③被处罚行为法定。④处罚的种类、内容和程序法定。
(2)处罚公正、公开的原则。处罚公正的原则,亦称合理处罚的原则,是处罚法定原则的补充。
(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和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4)保障相对人权利的原则。保障相对人权利的原则实质上是由保障相对人陈述权、申辩权的原则和无救济便无处罚的原则构成的。相对人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因违法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提出赔偿要求。
(5)职能分离的原则。①行政处罚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应分离o②在较重大的行政处罚中,行政处罚的调查、检查人员和行政处罚的决定人员应分离。③作出行政罚款决定的机关和收缴罚款的机构应分离。除依法当场收缴的罚款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应告知当事人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④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中,应有非本案调查人员担任听证主持人。
(6)一事不再罚的原则。行政处罚以惩戒违法行为人,使其以后不再犯为目的,而不是以某种义务的履行为目的。所以一次处罚即可达到目的。一事不再罚的原则包括三层意思:第一,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第二,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行政机关不再予以人身自由的处罚。第三,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处罚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3:[论述题]简述题一:简述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是指行政行为合法成立生效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或者说是应当符合的条件。各类行政行为共同应当符合的一般合法要件:
(1)行政行为的主体应当合法,即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2)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即行政主体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权限规则。
(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即行政行为所涉及到的权利、义务,以及对这些权利、义务的影响或处理,均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
(4)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即不仅要符合与该种行政行为性质相适应的程序要求,而且还必须符合程序的一般要求。
1:[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一:经工商局核准,甲公司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为木材切片加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由乙公司供应加工木材1万吨。不久,省林业局致函甲公司,告知按照本省地方性法规的规定,新建木材加工企业必须经省林业局办理木材加工许可证后,方能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企业登记,违者将受到处罚。1个月后,省林业局以甲公司无证加工木材为由没收其加工的全部木片,并处以30万元罚款。期间,省林业公安局曾传唤甲公司人员李某到公安局询问该公司木材加工情况。甲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省林业局的处罚决定。因甲公司停产,无法履行与乙公司签订的合同,乙公司要求支付货款并赔偿损失,甲公司表示无力支付和赔偿,乙公司向当地公安局报案。2010年10月8日,公安局以涉嫌诈骗为由将甲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刑事拘留,1个月后,张某被批捕。2011年4月1日,检察院以证据不足为由作出不起诉决定,张某被释放。张某遂向乙公司所在地公安局提出国家赔偿请求,公安局以未经确认程序为由拒绝张某请求。张某又向检察院提出赔偿请求,检察院以本案应当适用修正前的《国家赔偿法》,此种情形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为由拒绝张某请求。
问题:
1.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何确定本案的地域管辖?
2.对省林业局的处罚决定,乙公司是否有原告资格?为什么?
3.甲公司对省林业局的致函能否提起行政诉讼?为什么?
4.省林业公安局对李某的传唤能否成为本案的审理对象?为什么?李某能否成为传唤对象?为什么?
5.省林业局要求甲公司办理的木材加工许可证属于何种性质的许可?地方性法规是否有权创设?
6.对张某被羁押是否应当给予国家赔偿?为什么
参考答案:
1.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何确定本案的地域管辖?
答:由省林业局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因为本案被诉行为为省林业局直接作出的没收和罚款的行政处罚,且不属于行政诉讼特殊地域管辖的情形,故应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
2.对省林业局的处罚决定,乙公司是否有原告资格?为什么?
答:没有。因为乙公司与省林业局的处罚行为无直接的、实质性的利害关系,对甲公司不履行合同及给乙公司带来的损失,乙公司可以通过对甲公司提起民事诉讼等途径获得救济。
3.甲公司对省林业局的致函能否提起行政诉讼?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致函是一种告知、劝告行为,并未确认、改变或消灭甲公司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是对甲公司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致函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4.省林业公安局对李某的传唤能否成为本案的审理对象?为什么?李某能否成为传唤对象?为什么?
答:(1)不能。因为本案原告的诉讼请求是撤销省林业局的处罚行为,传唤行为由省林业公安局采取,与本案诉求无关,不能作为本案审理对象。(2)不能。因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治安传唤适用的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李某并未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故省林业公安局不得对李某进行治安传唤。
5.省林业局要求甲公司办理的木材加工许可证属于何种性质的许可?地方性法规是否有权创设?
答:属于企业设立的前置性行政许可。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企业或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6.对张某被羁押是否应当给予国家赔偿?为什么
答:应当。因为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不起诉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受害
2:[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二: 某市规划局批准该市的税务机关在某居民小区旁建造了一栋高层办公楼,由于距离过近,致使小区内30户居民的住宅无法采光,于是该30户居民将市规划局诉至人民法院。问:(1)规划局的行为该如何认定?
(2)该30户居民是否有权提起行政诉讼,为什么?
(3)如果该30户居民有权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作出何种判决?
参考答案:
答案:(1)市规划局的行为是违法的,因其作出批准行为时未考虑建房的间距问题,导致税务机关的办公楼建好后严重影响了其他居民的采光权。
(2)该30户居民有权对市规划局的批准行为提起行政诉讼。因为该30户居民虽然不是市规划局批准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但其相邻权却受到了该行为的侵害,因此与市规划局批准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具有原告资格。
(3)法院应作出确认违法判决,并责令行政机关采取措施对该30户居民所受到的损失予以补救。因为市规划局的行为违法理应撤销,但撤销将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从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法院应确认市规划局的行为违法,同时判令作为被告的市规划局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三:
某市工商局行政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卫生行政管理机关组成联合执法队,检查市容。执法队发现个体户王某违法占用人行道摆摊,经劝阻仍不退出,便联合以三机关的名义对其作出拘留10日的处罚决定。
问:(1)该处罚决定是否合法?为什么?
(2)如果王某对该处罚决定不服,提出复议申请,则被申请人和复议机关分别应当是谁?
(3)王某可否在复议中一并提出赔偿请求?如果可以,哪个机关是赔偿义务机关?
(4)如果王某单独就赔偿问题提出请求,则他应向哪个机关提出?
参考答案:
答案:(1)该处罚决定是不合法的。因为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行政拘留的决定只能由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法》也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因此,在本案中,对王某作出拘留10日的处罚决定只能由联合执法队中的公安机关作出,而不能以三机关的名义作出,否则就是不合法的。
(2)如果王某对该处罚决定不服,提出复议申请,则联合作出处罚决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和卫生行政管理机关为共同被申请人,这三个机关的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即市人民政府为复议机关
(3)王某可以在复议中一并提出赔偿请求。共同行使职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和卫生行政管理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4)如果王某单独就赔偿问题提出请求,则他应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0条的规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该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先予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