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教育要重视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综合
现代教育要重视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教育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培优、固优仍然是教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每个班级、每所学校要出成绩、要有声誉总是以学生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来评判。这样一来,作为站在教育一线的老师的教育工作重点也自然而然就放在优等生和中等生身上,对于后进生往往是睁一眼闭一眼、任其自生自灭。
其实无论是对于一个班级还是一所学校后进生的“影响力”绝不亚于优等生,他们对建设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都十分不利。著名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由最长的那块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板决定。同样,一个班级、一个学校是否优秀,并不是有优等生、尖子生决定,而是由哪些棘手的后进生决定。如果我们不能把木桶的短板加高,木桶就永远只能是“半瓶子醋”,如果我们不能有效的转变那些后进生,班级很可能仍旧是“马蜂窝”、学校仍是一团糟,更不必说什么出成绩、有声誉了。
因此,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有效的转变棘手的后进生,让管理、教育从棘手变为得心应手。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转变后进生呢?根据十年来的教育实践,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综合
一、深入了解、找出病源
后进生的成因是多面、复杂和长期的?老师应本着理解的原则,深入了解,摸清其犯错的原因和动机。只有找到了病源,从源头挖起,才能对症下药",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种。
第一、由于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孩子。但有的家长热衷于赌博、嗜酒,甚至游手好闲,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教育子女没有耐心,动不动就大打出手;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下,子女认为不值得听取;有的父母见识面狭窄,难以教育“见多识广”的子女。再加上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存在着许多障碍。做父母的对孩子情况知之甚少,甚至认为只要有钱给他们用就行了,“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但却不知道其实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心灵的沟通。有了这种思想怎能教育好孩子,又怎能谈得上因势利导呢?另外留守儿童增多。由于我们这里是偏远的农村,穷山恶水,大多数学生家长都到广东、浙江等外地打工,托孩子的爷爷或奶奶看管,而老人则一味溺爱,对孩子缺乏严格的管理。有些家庭是父母离异或由其它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关心不够。父母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是形成后进生的重要原因。
第二、除了家庭原因以外,还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无比强大的接受能力,因此社会上的一些消极思想,如: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使他们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综合
滋长了好逸恶劳的思想。影视、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也给部分学生虚拟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商家为了商业利润竭尽了手段,吸引人们消费。在商业行为中不适度的夸张其说,使得一些学生注重享受而逃避劳动;暴力、色情的内容也使得学生往不良的方向发展。
第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出现和家庭教育、社会影响密切相关。学校教育工作的疏忽或失误,班级和学校的管理不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后,他们是很需要得到同情和帮助的,但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耐心,挖苦、讥讽、责骂他们,必然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几经挫折,失去信心,仅有的一点兴趣也消失了,厌学情绪自然也就乘虚而入了,学习上的困难者很快就变成学习上的落后者。时间一长,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失控的现象,最终发展成具有“粗野情感和厚脸皮性格的人”,甚至会以各种反常的行为与班集体抗衡,少数的后进生就会到社会上寻找自己的“地位”,这也是发展的必然。
二、因人制宜
对症施教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老师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做到“知彼知己”,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那么对于这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老师应当综合
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因人制宜、对症施教。
第一、要充满爱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在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后进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后进生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比如有些同学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在家里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又是管教少、溺爱多,以致有些人养成爱撒谎、爱逃课、沉溺于网吧等不良习惯。这些人需要老师用爱心去感化、用耐心去守候、用宽容心去包容。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第二、要学会尊重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教师应严于律己,走出心理误区,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嫌综合
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比如,同样是违反纪律,我有意对班干部和优秀生的教育或处罚从重,而对后进生从轻,或多给他们留有余地和面子,让他们不会觉得你在偏袒班干部和优秀生,反而对他们的关爱会多一些,不过事后私底下要多做些思想工作,晓之于情理和利弊,而不是纵容他们。“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如是说。
第三、捕捉闪光点,激发主动性
“天生我才必有用” 对于后进生老师不能“鸡蛋里挑骨头”,而是要“骨头里挑肉”。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这就要求老师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只有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适时的加以表扬,予以激励,才能对他们其正面的引导、激励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一线教师肯定、表扬后进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在我所教的班级里有个叫小顺的同学,他经常和综合
男同学吵架、打架;女同学跳皮筋时捣乱;上课扰乱纪律;敢于顶撞老师,是个典型的后进生。但是,小顺同学搞厕所时非常积极 不怕脏、不怕苦。于是,我抓住这点对其进行及时表扬。对此,小顺十分高兴。还有一次,我偶然得知他在上学路上背着其他班的一位得了急性阑尾炎的学生上了医院。打铁要趁热,我马上买了一面锦旗(说是家长送的)再一次对其加以表扬,并在以后的一段时期内,与其谈话、交流、沟通。慢慢的,小顺很少再调皮调捣蛋,告他状的同学也越来越少,学习成绩也在渐渐提高。
第四、优化课堂
激发兴趣
树立信心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如何让学生想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要对后进生以表扬为主,抓住每一次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使后进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要注意知识的重点性、系统性,方法的启发性、问题的针对性和后进生的学习个性;此外还要经常与后进生谈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励,并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功感与自信心。又如,只要后进生在学习上取得一点进步,在劳动中或其他方面有些突出表现,我就在班级适当夸大其词的表扬他们,鼓励他们,以进一步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总之,只要我们真诚关爱后进生,“投之以桃”的良苦用心,必然会收到“报之以李”的效果。综合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后进生进步,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后进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标。在班级工作中不要把所有后进排除在外,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更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后进生介绍经验,发挥作用,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只是“恨铁不成钢”,而需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的关心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
三、优化环境
营造“精神家园”
教育转化工作中要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的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的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一方面,学校三申五令不准学生进入“两室三厅”;一方面,社会上不断的在距离学校50米、20米以内班网吧、游戏厅。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只有真正为后进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他们摘掉后进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综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老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古有明言。今天的“教书育人”也是先育人再教书。对于后进生这点显得尤为重要。其实调皮是学生的天性,对于调皮的学生我们不能简单的把他们定格为坏学生作为老师应了解他们的内心,以爱心,耐心、宽容心来对待他们。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可能会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
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在中小学都是所谓的后进生。郭沫若在学生时就有几门功课不及格,但并不妨碍他以后成为一位著名学者;牛顿小时候智力很平常,班上成绩不好的学生总少不了他;发明大王爱迪生曾因学习成绩不良被拒于学校门外;法国大革命家拿破仑读小学时成绩一团糟,以至于大家都认为他没出息;英国前首相梅杰,十六岁就辍学了„„这些在中小学阶段都被看作是平庸的人,后来却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人物。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或许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在您的手中诞生!综合
[参考文献] 1.《转变棘手学生的施教艺术》
杨志军主编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
2、《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范才生、钟志贤著,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
3、《教学艺术论》,李如密著,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
团结中心学校
李伦伟 湖南省桂阳县团结中心学校
联系电话:***
2010年9月25日
第二篇:课外阅读要重视
课外阅读要重视
三元里小学潘志
内容摘要:
1、课外阅读要重视的指导思想。
2、当前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3、重视课外阅读的做法。
4、课外阅读的检查。
关键词:课外阅读课外读物
一、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其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是重视语言积累,在阶段目标第二学段中提到“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①可见重视语言的积累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而组织好课外阅读是落实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还要求学生的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小学生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可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当前我学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由于我校学生大部分都是三元里村的,他们的父母文化素质较低,没有丰富的业余生活,一般都不喜欢读书看报,大都喜欢打麻将,左邻右舍几乎都能听到吵吵闹闹的麻将声,家里没有良好的安静的读书环境。有些家长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但把课外阅读任务硬压给孩子,这样只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也就不可能使孩子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在学校里,虽然有很多语文老师也提出课外阅读的要求,但没有形成系统性和连贯性,再加上受年龄和个性的影响,课外阅读往往缺乏良好的习惯和方法,囫囵吞枣,水过鸭背。有的学生一味求奇求快,只看一些逗趣逗乐的书籍,如《老夫子》《乌龙院》《脑筋急转弯》等;即使拿到一本好书,也缺乏细读研读的良好心理,只是挑出一些片段一读而过。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学生看似读得“热闹”,但真正得益却少得可怜。
另外,学生的课外读物内容窄数量少。学生家里最多的是作文书,他们以为看课外书就是看作文书,要他们带课外书回来,大半是作文选之类。只有一些学生会在父母帮助下购买自己想看的书。更多的学生爱看从地摊上买来的书,甚至有高年级的学生在阅读一些不适宜小学生阅读的成人书刊。这无疑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也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理论分析。
1、《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讲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外阅读。”②这说明重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语文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广采博取,先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有资料显示,中国小学生的阅读量仅为美国小学生的十二分之一,这足以说明我国小学生阅读量的缺陷。我们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是迫不及待的。
2、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扩大认识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而且有助于巩固学生在课内所学的字词和读写知识,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广泛的阅读,可使课堂中新概念、新事实融入他从课外各种书籍里吸取到的知识体系中。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会觉
得知识是把他“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
3、课外阅读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不仅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包括现实的以及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作为自己理想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把自己的行为同“理想化身”作比较,从而评价自己行为的好坏,进一步对自己进行自律。
四、重视课外阅读的基本做法。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激发兴趣。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在内容和数量上都受到局限。一个学期的语文阅读教学光靠教材上的二十多篇课文根本无法满足学会上的阅读需要,这就需要大量的课外文章来补充教学。教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渗透学法,提高阅读的能力。当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后,教师辅之以课外的同步阅读,学生才有机会把学到的方法指导课外阅读实践。系统的课本学习,可建立知识结构;广泛的课外阅读可扩展知识的领域。如教师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后,学生从优美的语句中感受到祖国山水的美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深刻印象。老师可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一些写景的文章给学生阅读,是学生真正掌握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技巧。教师在选择文章时必须根据所教文章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如在学完古诗后,可选读《唐诗三百首》;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读《安徒生童话选》;在学完《争画》《一夜的工作》后,可读一读有关毛泽东、周恩来事迹的书;在学习《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后,可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故事;学完巴金的《海上日出》,可让学生去找一找巴金的有关材料,了解他在文学上的贡献,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他的“激流三部曲”。只有课内打好基础,课外下功夫,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课外阅读能力。让学生像海绵一样,在阅读的海洋中,尽情地汲取,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要介绍推荐有趣的课外读物,帮助学生读好最初几本书。小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是紧张曲折、有趣好笑的、通俗易懂的童话、民间故事、少儿题材和历史题材的故事、科幻小说和惊险小说等,③教师应当熟知那些要向学生推荐的优秀的儿童读物,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尽力避免让学生触及一些带有负面影响的书籍,帮助他们提高“免疫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内容的侵蚀,让学生的心灵保留一方净土。课外读物的选择、推荐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而且课外读物的选择还要注意易读性,尽量使课外读物的难度跟学生的能力相适应。④在低年级,可选择几本有趣的故事书、童话朗读或讲解给学生听,引起他们的兴趣,进而诱导他们自己去阅读;在高年级可挑选优秀作品的通俗本推荐给学生,逐步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提高读书的信心和兴趣。一旦学生的课外阅读上了轨道,也可以在学生之间相互推荐课外读物。同时,还可以推荐学生订阅一些优秀的刊物,如《少年文艺》《爱科学》《小学生创新作文》等,尽量使学生所读的课外读物适合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要因人而异,充分展示个性。因为阅读是反映个性和人格的活动,课外读物的选择和阅读时间的长短是个性的表现,所以这是教师必须考虑到的。对于学习成绩优秀,求知欲强的学生,他们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要让他们任意选择自己爱好的课外读物,按自己的步调阅读,同时,建议他们阅读量尽可能要大些,内容要深些;对于一般的学生,选择相应的课外读物也应较少,可在学生中安排自由阅读的时间,挑选浅易的、短编的、有趣的课外读物阅读,从而使他们体会到自由阅读的乐趣。
五、课外阅读的检查。
我们已经知道了课外阅读的好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课外阅读的灵活性很大,而小学生的自觉性相当对来说较差,如果老师不检查,他们也就不能持之以恒,或者是随便应付,到头来也只能是功亏一篑。怎样检查呢,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
1、读书笔记法
学生每次看完一本好书,读完一篇好文章,都要让学生动手写一写体会,摘抄优美的词句,或是对书中的人物作简单的评价,还可剪贴自己喜欢的文章,让学生都准备好词好句摘录本,起一个自己喜欢动听的名字,如:“拾贝”、“百花园”、“浪花”等等。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以了解他们的课外阅读的情况。⑤
2、交流法
学生书读多了,知识面也广了,而且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后,都有一种急于倾吐的心理,这时,就可以开展一些交流活动。⑥比如,每隔一周让学生在四人小组相互交流,每月在班上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谈谈自己读书的收获、推荐好书、背诵精彩篇章。还可以在全班展评摘录本、组织故事会、成语接龙等,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成果,激励学生课外阅读的意志。
3、创作法
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以各种形式展示出来,比如,自制录音磁带、自编手抄报、自编续集、小记者采访、红领巾电视广播等,评出最佳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不仅是写作的前提,更是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乘着小学语文教改的春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延伸课堂教学,增长学生知识,加强学生课外积累,提高审美情趣,发展学生多向思维,让学生有更好的自我发展。
参考资料:
①《语文课程标准》第7页
②《语文课程标准》第17页
③④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第431——432页
⑤胡亿钧《让学生“富”起来》《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1.11 ⑥蒋峰梅 李永康《课外阅读检查五法》《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1.9
第三篇:为什么要重视家庭教育
为什么要重视家庭教育
为什么要重视家庭教育
大家都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来到你的家庭之中除先天条件之外就如同一张白纸,任你家长去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去绘最新最美的图画。每位家长经过多年的书写绘画,其作品却千差万别,各有特色。也就是说,你多年辛辛苦苦培育你的孩子,你也觉得尽了父母的职责,可自家的孩子和人家的孩子反差很大,无法相比。原因在于你是否运用了科学的育子方法。是否掌握了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原则,是否从孩子出生到孩子考大学你抓住了孩子发展的每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去科学的调教孩子。
我从教 多年,这是我第一次呼吁要重视家庭教育。因为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的问题严重啊!特别是在最近十年,我通过家庭教育感悟到:孩子学会做人,家庭教育是核心哪!家庭教育不光是智育教育,而更重要的是道德教育。我们的家教目标应是:培养家庭中的好孩子,学校中的好学生,社会中的好公民,治国中的好公仆。要实现这一目标,看看你家孩子的概率能是多少?要面对现实不要太乐观哪!
几年来,来我家咨询的孩子,反面例子多了,自然要上升到理性思考。我每个周日都要去看望和辅导孩子,和他临近住宿的同学有时也来问题。这样时间长了我很受他们的欢迎。每到假期他们都到我家来补习。以后家长传家长,同学传同学,来我家的孩子也就多了起来。一批接一批,什么样的孩子都有。有的家长含着热泪述说孩子伤心的故事。
有位家长曾是我教过的学生,向我述说她如何找儿子的经过。她说:“我儿子在小学五年级时就常常出逃,家长一找就是十天半月,找回来后,爸爸曾把孩子打昏过,用水浇过来再打,可是还不管用,爸爸已经放弃不管了,可是当妈的不能再不管哪!每当孩子出走时,她几夜难眠,后来眼睛充血,最后导致成脑病、心脏病,她没黑没白的找儿子,实在支撑不住了,找个旮旯就睡觉,有时刚睡着,一有惊动马上精神,爬起来再找,就像幽灵一样,昏昏沉沉在大街小巷里窜,她曾碰到过大树、电线杆子,多次差点和出租车相撞,被司机大骂一顿才醒悟,由于走路踉跄脚指盖被踢坏了好几次,有时眼睛直勾勾盯住孩子群,跑过去找啊找,找到孩子时,抱着孩子大哭,看到孩子多日不洗的脏衣服,心理就更是难受,家长们?你们体味过找孩子的滋味吗?一不留心他就跑了,为了看住孩子,这位家长工作也辞了。被孩子折磨得筋疲力尽。
一位母亲述说她初二的女儿:女孩一米六五左右,长得较标准,由于习惯不好整天不学习,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在家顶撞家长,在校和老师对着干,因此常被学校开除,家长为此伤透了脑筋,孩子转了一所学校又一所学校。后来这个女孩以处对象为自己的最大乐趣,每到一所学校,不到一周时间,准和不学习的男孩子勾搭上,闹的家长苦不堪言。
有个小学四年级的男孩,个子矮矮的,戴一副七百度的眼镜,说是玩游戏累的,孩子不听话,顽皮得很,其真正学识也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水平,家长曾为他找过二十多位家教都不见效,说到此时,他爸爸难过的流出了热泪。儿子看到此情景,把嘴一撇,小声地说:“大王八精还下雨了呢!”看看这是什么儿子,孩子从小就不知体恤父母,孝道从何而言!
有位初中生,家里都管他叫“报废子孙”。据他妈妈说这孩子被学校开除了,品质太坏了,上学必送,放学必接,否则在路上就会打架,时常有家长找上门来。每学期支付的医疗费都比学费多。到年三十晚上人家都通过电话拜年,而他家不敢接电话,怕一些孩子骂难听丧气的话。孩子在家与在外面一样坏,在家绞尽脑汁对付家长,如藏家长的一只鞋,或往鞋里放脏物,当产生逆反心理时,常常以报复的心理对付家长,一次妈妈的单位里分了十斤鸡蛋,他为了出气从楼上一个个的往楼下撇鸡蛋,闹的四邻不安。总之坏事干尽,家长拿他没办法。
以上仅是几个代表而已,当今社会上这样的孩子已不足为奇,几乎是班班都有,特别是进入品行不良第二高峰期的孩子更为严重,可谓是班任难管,科任难教。他们连做人的底线都没有。在家不知孝顺父母,在校不知尊敬老师,在社会上对人没有礼貌。这些没有教养,不懂礼仪的孩子能适应社会吗?他们的父母拼命的为孩子挣钱,尽力满足孩子的欲望,可这种爱的结果又是什么呢?家长应该反思啊!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在对问题生的反复思考中,总结了他们的表面特征:长辈溺爱,孩子变坏,无拘无束,私欲无度,娇生惯养,顶撞家长。做了错事总想撒谎,课堂一坐无心听课,找茬说话,搞小动作,打扰别人,干扰讲课,作业毛草,抄袭也错。具有这些特征的孩子,如不及时管教,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家长很明智,发现了苗头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用陪读的方式看管孩子,实践证明多数是有效的,但也有不如人意的,有位中学生由于多次被学校开除,家长也就多次择校坚持陪读,监读,好苦啊!家长陪孩子一同上学,每天坚持把孩子送到学校,家长也就放心了。孩子即使不学习,由于有老师照管孩子也不易招惹是非,家长不放心的是下课和放学。为了掌握孩子情况,家长每天在校门外监护,找一个藏身之处,便于窥视孩子,就像猫捉老鼠,多么的不易呀!家长既要监视孩子,还要躲着孩子,否则还会遭到孩子的斥责,这样时间长了,孩子没有自由,便产生了逆反心理,把家长的一片爱心当成了驴肝肺。有一次,这名孩子在电话中对家长说:“你们的招不高,我能玩死你!你们这样的看管我,我要让你们付出代价 ……。”这种孩子靠看能解决问题吗?家长在孩子的心目中没有权威,在家庭环境中,在孩子的成长中,孩子是老大的地位早已形成。他们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而父母是家中的奴仆和佣人。父母把伦理关系搞颠倒了,把大小王的程序输错了,孩子管你管惯了,你听他的听惯了,孩子还能听你的吗?他们早已产生不良心理,认识片面,情绪偏激,行为冲动,意志固执,喜怒无常,自暴自弃,为所欲为,人格变态。这样的孩子长期在溺爱的环境中,早以形成了不良性格:胸无大志 , 无所作为 , 自卑自弃 , 不求上进,虚情假意,目空一切,容易激动,爱发脾气,放任散漫,知难而退,自制力差,不负责任,孩子到了这种地步,我们做家长的心理是什么滋味,在教子上有什么感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他们的不良心理和不良性格是怎样形成的?我们要自省啊!不要执迷不悟啊!
孩子到了这种地步,就具备了一定的胆量,就敢于触犯法律,就具有了犯罪的征兆了。这样的孩子在课堂上 , 厌恶课堂学习,找茬说话扯皮,故意招惹是非,不服老师管教,在校外 , 交友极不慎重,损友经常结帮,对人没有礼节,野蛮傲慢撒谎,出口污言秽语,举手欺压众良,法律意识淡薄,管你教师家长。孩子到了这种地步,能不被学校开除吗?这种孩子一旦步入社会,就极易违法犯罪,家长们想想吧!独生子女社会,这样的例子多得很啊!爱子如杀子啊!家长若不在孩子小的时候,舍得操点心,待孩子长大后翅膀硬了,你就有操不完的心。
如果我们家长把孩子爱成了畸形,那么孩子在学校有的人怕担后果责任,就会投其所好,给你宠着,帮你惯着,迎合你家长,只要不太过格,都能忍着,让着,哄着,将就着教。
记得有一次上品行课,一名新转来的初二男生,趴在桌子上假装睡觉,我用手轻轻地推推他,我说:“上课了。”家长们你们猜猜这名孩子会怎样?他突然站起来说:“你凭什么管我!”“上课了!”“老师有责任管你!不是吗?新来的同学?你知道品行老师是管什么的吗?教品行课就一定要管你们的品行!你错了还不醒悟!请你午间到办公室找我!”到了午间这名同学向我认了错,他说:“以前我到哪都是老大,同学们怕我,老师也不敢深管我,一般的课,我上课睡觉老师是不管的。听同学们说你上课很严,我只是试探一下,老师我错了,再上您的课我不睡觉了。”家长们?你们想想这名同学为什么会这样?这种恶习的原因在哪里?后来这名同学上品行课听的很认真,考试次次及格,非常听我的话。由于品行上的进步,后来他当上了班长。
如果我们的家长处处护着孩子,当孩子做错了事也为孩子争理,那么你的孩子就会养成不良性格。
有一次,我给初一新生上课,在师生互动时,突然听到一声破口大骂,打断了我的讲课,我说:“骂人的同学请站出来。”这位同学却说:“凭什么我要站出来,他为什么不站?”“我听到了骂人的声音,却没有看到违纪的学生,就是让他站出来,也得我了解情况后再说,有你这样无礼取闹的吗?你先别管他人错在哪里,他做错了事你可以告诉老师,你不告诉老师,反而开口大声骂人,就是你的错,说你扰乱课堂秩序不算过分,课堂上使用不文明用语本身就是不文明的表现,不服午间再说!”到了午间,家长领孩子来了,有的老师告诉我:“那可是小学出了名的。家长护孩子护得很,小学教他的老师谁都怕管他的孩子,否则家长就跟老师没完。”这时有位领导也说:“他你也敢管!你真是没事找事。”“正常管理一切都很正常,若是天天没事那反倒不正常了。”午间我不仅教育了孩子,而且还说服了家长,一切风平浪静,从此这名孩子变得懂事多了,家长的宠惯也变成了理智的宠惯。
教育孩子必须以事件为载体,做到遇事明理。“事怕颠,理怕翻”。做到换位思考就能以心换心,管教孩子必须让家长明白:“管”是对孩子负责的表现,“严”是对孩子爱的体现。好孩子是从小管出来的,坏孩子是从小惯出来的。家长们,几个事例已能说明现在孩子面临的问题是多么严重了吧!
家长过分溺爱,学校重智轻德,自身意志薄弱,社会诱惑不良,学习没有动力,交友不会选择,生活娇气怕苦,社会适应不良。关于孩子品行不良的现象,我已有专门的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这些现象不是偶然的,它的出现要伴随着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有某种因素在促使它发生,人们不妨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会促使孩子变成现在的样子呢?我们不妨转换个角度来思考下面的问题,看看自然科学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我们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这里两条平行线是因,第三条直线是缘,有了这个因缘就有了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直线电流通过螺线管时,要发生磁效应,使螺线管有了磁性,在螺线管中插入一根铁棒会使磁性大大增强,这里直线电流和螺线管是因,铁芯是缘,有了这个因缘,才使磁场大大增强。
电流通过电炉丝时,电炉丝要发热,这是电流的热效应,电炉和电流是因,合上开关是缘,电炉发热是果。
把紫色的石蕊溶液分别滴入石灰水和盐酸溶液中,结果是:石灰水变蓝,盐酸溶液变红,这里指示剂和酸碱液是因,相遇是缘,变色是果。
再说农民种地,从播种施肥到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这里种子、土壤、阳光、水分是因,适当温度和时间是缘,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是不同时期的果。不同的因结不同的果。
我们都知道,每隔四年会出现一次闰年,因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是 365 1/4 天,所以每过四年就会多出一天,变为 366 天,这一年就是闰年,出现闰年的因是万有引力,缘是公转周期。日、月食现象,这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世界是物质的,宇宙万物都在运动,月球绕地球运动,地球绕太阳运动,当月球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便发生了日食,同理,当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时,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在月球上投下了地球的影,被投影的部分就不再反射太阳光了,于是便出现了月食。过去人们不懂科学,把它叫做天狗吃月亮,愚呀!谁知道日、月食的因是什么?缘是什么?因是万有引力,缘是三球在运动中恰成一直线时,才能发生,请问,有没有太阳在地球和月亮之间的情况?没有啊!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啊!拿来两张纸,夹在手中,在两张纸中间用力吹气,会出现什么现象?这两张纸会离开,还是会靠拢?试试看。这是流体力学原理,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这两张纸便会靠拢,流动空气是因,两张纸靠拢是果,流动空气在两张纸间通过是缘,有了流体力学原理,才有飞机上天这个结果,机翼上面是拱形的,下面是平的,飞机在运动中,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比下方快,上表面的压强小于下表面的压强,在这个上下压力差的作用下,当压力差不小于飞机自重时,飞机便能起飞。
我举了这么多自然科学的例子,目的是什么?不同的因结不同的果。自然科学给我们以启示:世间万物有果必有因哪!
那么孩子品行不良的因是什么?是教育呀!特别是家庭教育!启蒙教育是关键哪!别人的家教教训或我们自身的教训不能在孩子身上重演啊哪!有些自然科学我们不懂因缘,就如同我们养育第一胎孩子一样,没有经历过,难免没经验,难免出现教子误区,家长常常以误爱的姿态出现,好心办了错事呀!
为了您的家庭和睦与幸福,请及早树立科学的育子观念,从孩子降生那天起,就重视家庭教育,特别是十岁以前的教育,如果孩子在十岁以前没能培养起好的行为习惯、礼仪习惯、学习习惯,那么在孩子十五岁之前,必须对孩子的不良习惯给予矫正,否则当孩子习惯定型后,再想矫正,已为时晚矣,难以教化,你操心的时刻已经到来。
为此我要提醒家长们,反思自己的教子观念,在今后的家教中,努力成为孩子: 思想上的引领者,行为上的指导者; 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关心者; 好习惯的强化者,好性格的塑造者; 事业上的支持者,婚姻上的参考者; 困难上的扶助者,前途上的导航者!
第四篇:选拔干部要重视民心
为了把握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各地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工作中,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形式,注意倾听民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有些单位由于某些工作不到位,某些环节把握不当,出现了民意失真现象。[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帮
您找文章]
一、测评推荐过程中的民意失真。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是干部选拔过程中了解民意的一个基础环节,在这一过程中造成民意失真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倾斜性失真。即是由于参加测评推荐的对象不具代表性,如有的部门在推荐后备干部活动中,只集中部分机关人员进行民意测验,而没有安排下属单位的代表,这样得到的结果仅仅反映一部分人的意见,而不能代表大多数群众的心愿。二是引导性失真。这是由于在干部测评推荐活动中,主持人讲话给人以某种错觉,造成误导。如有的单位推荐后备干部,在强调年轻化、知识化时,简单地划一个界限,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学历在大学以上,结果大家对照条件,把视线只集中在个别人身上,使那些基本素质好,年富力强的同志被排斥在外。三是心里障碍性失真。即在测评、推荐活动中由于环境不适,组织不当,使参加测评者心有余悸,不能独立反映自己的意愿。有些单位在进行民主测评和推荐活动中,人员座位过于拥挤,秩序组织不严,把本来应该背靠背进行的活动,变成面对面,相互交头接耳,使参评者产生心理障碍,推荐人员随大流,其结果必然失真。
二、个别谈话过程中的民意失真。谈话是干部考察中获取信息,掌握干部德才素质的主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因此,谈话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全面准确地对干部作出评判。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民意失真的有这样几种情形:一是谈话对象数量不足,不重视个别谈话人数和从不同层次、不同岗位选择谈话对象,让大家站在不同角度对被考察人进行评价,简单的把民意等同于民主推荐中的得票多少,甚至只找几个单位负责人了解一下情况,造成以偏概全,以票取人。二是谈话质量不高,在考察谈话过程中,由于谈话对象有一定随机性,他们一般不可能事先作充分准备,交谈中往往一时难以全面地反映自己所掌握的情况。三是没有明确的提出考察对象,这种方式不能充分搜集到考察对象的全面情况。
三、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当造成民意失真。在选拔干部工作中,一是在选拔干部程序上没有严格按《条例》要求实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确定考察对象时,未经党组织集体研究,简单地以推荐得票多少决高低,没有将组织上平时掌握的情况与推荐情况集中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二是确定考察对象没有差额,这样一方面未将几个后备人选同时交给群众去比较、鉴别,从中选优;易给人以带“领导意图”之嫌,因而有的人可能一味地去迎合领导心理或不愿反映实情。三是在决策中没有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即未能听取委员(常委)们的意见,党委在研究干部工作时,既没有进行表决,也没有让大家充分讨论,方案提出后,仅由一两个主要负责人发表意见就形成决议。
干部选拔工作中民意失真的种种现象,直接影响到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因此,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干部和组织部门必须认真学习《条例》,把握好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把党的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我们干部工作中落到实处。
第五篇:教师要重视体育锻炼
教师要重视体育锻炼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2更新时间:2007-11-1
2“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然而,教师群体的健康能否胜任其肩负的历史重任?北京一所中学的体育教师对本校100多名教师做过体质调查,结果显示,有22%的教师患有肩周炎,18%的教师患有颈椎增生,8%的人患有下肢静脉曲张等症状,身患各种病症的教师加在一起占了50%,仅有1%的人有过运动健身的经历。
笔者认为,目前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教育任务过于繁重,工作压力大,同时体育锻炼又太少,导致他们的健康状况非常令人担忧。老师们对体育锻炼重视不够,是造成教师们健康状况低下的重要原因。
人生什么最可贵?许多人回答是健康与快乐。怎样使自己健康、快乐?答案很多,但形成共识的是:锻炼才能健康。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说: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这句话的精辟之处在于它把运动和阳光、空气、水摆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可一日缺少。常言说的好:“身体就是本钱”,如果没有了健康,丧失了生命,金钱、荣誉、地位还有什么意义?
教师平时就要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和我们的教学工作并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