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模型的思考[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5 02:4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模型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模型的思考》。

第一篇: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模型的思考

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模型

高考的题目越来越活,建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日常的生物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一资源,开展模型教学,能够增进学生对模型构建的思想和方法的理解,以及对培养学生用构建模型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的生物学问题是有益的。下面结合生物学教材中的模型来谈谈本人的思考。1.模型的理念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它是人们为了认识自然界中某一复杂的对象(如非常庞大的太阳系或非常微小的细胞),或事物发生的过程、规律等,用形象化的具体实物或抽象的语言文字、图表、数学公式等对认识对象进行模拟或简化描述的一种方法。模型具有3个基本特点:①对实际对象的模仿和抽象;②组成体现认识对象系统中的主要因素:③反映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

模型的种类

模型的种类有很多,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模型主要有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反映认识对象的形态结构或三维结构,这类实物或图画即为物理模型。实物模型常见的有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等,图画模型则有C3、C4植物叶片结构示意图、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图解、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等。物理模型的特点是:实物或图画的形态结构与真实事物的特征、本质非常相像,大小一般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

概念模型:以图示、文字、符号等组成的流程图形式对事物的生命活动规律、机理进行描述、阐明,这就是概念模型。例如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概念模型的特点是图示比较直观化、模式化,由箭头等符号连接起来的文字、关键词比较简明、清楚,它们既能揭示事物的主要特征、本质,又直观形象、通俗易懂。

数学模型。用来表达生命活动规律的计算公式、函数式、曲线图以及由实验数据绘制成的柱形图、饼状图等称为数学模型。如酶的活性变化曲线、种群增长曲线、微生物生长曲线,还有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饼状图、能量金字塔等。曲线图的特点是在利用坐标系描述2个变量之间的定性或定量关系;柱形图是依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用柱形方式表示的2个变量之间不连续的定量关系;饼形图通常是百分比含量的圆饼状表示;计算公式或函数式则是根据数学上的等量关系、用字母符号建立起来的变量之间定量关系式。2.模型的构建应用

建立特定的模型对于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更好的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是非常有效的,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掌握原理。掌握模型所代表的知识、过程、规律、机理等,弄清模型的构成要素或包含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2)明确类型。明确所构建的模型属于哪种类型,知道该种模型的特点及表现形式,注意构建这类模型的注意事项。

(3)构建草图(框架)。选择适当的图形、文字、符号勾勒出草图,或用适当的搭建框架。基于模型的通适性、典型性,所以在构建时 只需要考虑大多数情况即可,一般不考虑极少数情况或特例。

(4)修饰完善。对照原理查验所构建的草图(框架),确保其科学性;然后进一步修饰完善模型,力求规范、简洁、直观、有美感;最后 构建出正式的模型。(5)补充诠释。对一些模型要添加必要的文字说明、示例、图注等,使模型更科学、更清楚、更规范。3.模型之间的转换

采用不同的模型来简化特定生物学问题,帮助学生深刻认识问题的变化规律和实质,是非常有效的一种表达手段。利用模型间的转换来考察学生对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认识水平,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高考试题中。

下图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 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 量。下列叙述正确的()

C.甲图细胞所处时期对应丙图的BC段和丁图的c时期 D.乙图细胞所处时期分别对应丙图DE段和丁图的b时期

显然,该题将课本上的相关物理模型细胞分转换成了染色体数目的数学模型,考察学生的模型转换能力。

不难看出,模型的特点就是以简化和直观的形式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都是通过图解的形式将事物的特点或变化规律勾画出来,也都能够定性和定量地准确描述。但是,数学模型在定量描述上更加直观;而物理模型则在定性描述上更加形象。概念模型由于是文字性高度的概括和归纳,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全面理解相关问题的实质。

在教学中,如果能够较好地结合课本上各种模型的讲解,有目的的进行模型构建分析、重建和转换专题训练,学生完全可以掌握通过模型构建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方法。

5.模型思想渗透在教学实践中

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方式的发展,在目前提倡学生主动学习的新课改形势下,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的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利用已学的知识来尝试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这种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体,以应用生物学知识与建模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目前的高中教学中还是少有涉足的, 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探索。例如, 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生态现象、人群中的遗传现象进行一定的定量分析,激励他们利用实验数据、逻辑推理进行建模, 改变以往的“传授型”课堂教学,增加“探究型”“开放型”生物课教学,使生物教学方式的改进有内容、有方法、有新意。

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现行高中阶段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大都集中在陈述知识上,导致学得苦、学得死。如某些学生对遗传学及生态学中出现的计算题不能很好把握,实际上,生物学中的一些计算题用到的数学知识是很简单的,而学生普遍感觉很难,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树立生物学与数学模型的对应关系,对生物学概念与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只是“教条”的死记硬背。

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新课程方案的核心思想是“让每一位学生实现在共同基础上的有个性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新课标把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高中生物教育的核心任务,且课程在目标设置上,强调基本知识、正面而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基础能力的达成,并把目标要求和内容标准结合起来,使目标达成更具操作性;在内容标准中,注重选择生物科学领域中和人们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基础内容。

用模型来描述生命现象,有助于学生从总体上去认识生命的原貌,把握生命的本质特征。用建模的办法来反映生命活动的规律,则其规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模型和模型构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模型和模型构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铜陵县第一中学 王燕

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应努力将模型和模型构建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构建生物学模型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完整地学习和理解新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运用生物学模型去解决生物学问题。

一.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模型

所谓"模型”,是指模拟原型(所要研究的系统的结构形态或运动形态)的形式,它不再包括原型的全部特征,但能描述原型的本质特征。模型一般可分为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两大类。1.物理模型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接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就是物理模型。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经常使用的实物模型如反映生物体结构的标本;模拟模型如细胞结构模型、被子植物花的结构模型,各种组织器官的立体结构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等。2.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模型;是人们抽象出生物原型某些方面的本质属性而使对象简化,便于研究而构思出来的。例如呼吸作用过程图解、细胞分裂过程模型、物质出入细胞模型、光合作用过程图解、激素分泌调节模型、动物个体发育过程模型,食物链和食物网等模型。这类模型使研究对象简化。3.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指用符号,公式,图像等数学语言表现生物学现象,特征和状况。如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酶的活性随pH变化而变化的曲线、种群基因频率、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9:3:3:1的比例关系等。

生物学教学实践证明,构建生物学模型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完整地学习和理解新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运用生物学模型去解决生物学问题。

二.模型和模型构建在教学中的应用

1.新授课中,应尽可能运用实物、标本、图片、模式图等模型。

“形象大于思维”,新授课中,生物学中有大量概念及概念间的内在关系需要理解。学生刚接触某一知识,就会面临尽快记住并理解之间联系等诸多困难。出示模型既体现生物学学科特点,同时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原貌,有助于学生记忆、整理、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围绕模型组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核心概念,理解重点知识,建立知识联系。

以“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一课为例:教师让学生通过探究总结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然后请一位学生上讲台,伸开双手,两脚并拢,面向全体同学。问:为什么让他做这个姿势?学生将他所做模型与书中的通式进行比较可知:“他的两只手相当于氨基和羧基,他的脚相当于氢,头相当于R基,躯干就相当于连接这4个基团的碳原子。” 在讲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时,请同桌的两位学生注意,然后提出“假设你们就是两个氨基酸分子,要形成一种物质应该怎样连接起来呢?”

学生思考后都手拉手。

问:你们的两只手分别代表什么?

学生答:一个是氨基,另一个是羧基。

问:这两个基团是怎么连接起来的?

答:通过脱水缩合反应结合的。

问:握住的手的位置相当于什么?

答:肽键。

通过用模型类比的方式生动的讲述了氨基酸的结构,也让学生理解了蛋白质的初步建立形式。使知识讲授清晰易懂、形象生动,学生就会在快乐中学习,在轻松的过程中记。

2.复习课中,构建概念模型

我们很多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课本中的单个知识点都掌握得很好,但是在做综合题时总有很多的“想不到”,究其原因是不能迅速地把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而构建概念模型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内在联系,构建一些概念模型,有助于理解生物知识间的联系,做到融会贯通。如图:以“细胞”为核心概念以辐射的方式将“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及“细胞工程”等内容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以一个抽象模型的形式开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细胞这一概念的实质,将相关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对细胞相关知识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

3.习题课中,构建模型解题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熟悉的模型去解题,或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条件主动构建模型解题。如:概率计算在遗传分析中运用广泛。熟悉统计学的加法原理、乘法原理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遗传计算题。还有运用排列组合和数学归纳法等数学模型解题,如由4种氨基酸最多能形成几种不同的三肽?必须用排列组合思想来解决。又如:Aa连续自交n次后,AA占Fn的比为多少?则需用数学规纳法思想来解决。通过数学方法构建模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训练学生运用数学这门工具学科的意识,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及图文转换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模型构建已经成为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内容之一。因此,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应突出生物学科的特色,课堂中多出示模型来解释生物学事实,多运用模型构建解决有关生物学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益,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第三篇: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搞好生物课堂教学,使生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活性、多样性、有效性呢?在这里谈一谈自己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指导学生做好生物课堂笔记

做课堂笔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有的同学作笔记不得要领,影响了教学效果。例如一些成绩不理想,不愿意动笔,能听懂就万事大吉的同学,他们根本不做笔记;还有的同学盲目做笔记,他们的笔记主次不清,祥略不明,象记流水帐;还有的同学是单一的答案式笔记,他们不是记录老师解答问题的方法,而是抄答案、抄结论。针对这些情况,指导好学生做好笔记显得是那样重要。如何指导学生做好笔记?本人结合教学实践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谈指导的方法。

1、质疑问难式。课前要指导学生认真预习,把疑难问题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并质疑问难,弄懂后再记笔记上。

2、重点式。要指导学生认真听讲,注重教师的非语言因素,语调,姿势,从中判断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并及时记下。

3、茅塞顿开处。有些问题,苦思不得其解,但经老师一点便豁然开朗,这就是千方寻找的答案。要及时记下从不知到知思路转化过程,寻求解疑求知的规律所在,以开阔自己的思路。

4、随意记录异见。对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学生持有意见之处随时记录,或者新的发现也要及时记下,特别是有疑而发的“灵感”,要善于捕捉,以供课后讨论,并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5、某些问题的矫正思路或答案的记录。有些知识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学生极易混淆,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辩错的练习,交待矫正的全过程,拨正思路,学生要及时把矫正的过程记下来,从而进一步明确是非。

总之,做好课堂笔记,对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大有裨益。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做好课堂笔记的指导工作。

二、教学的情境创设要积极、新颖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和教学规律合理的选择情境创设的方式。结合本人的教学过程,认为情境创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过设问创设情境。就是要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问题可由教师提出,如提出相反的观点,故意设疑或设置障碍,有意出错,把学生中常见的错误认识提出等;也可以让学生设计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抢答或咨文自问自答等。

2、通过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这是生物课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师声关系有突破性变化,能有效的节约时间,增加教学质量,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经过长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创设情境。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组织学生有的方矢的展开定向式讨论;可以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自由讨论;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辩论或讨论;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做调研式讨论。在讨论中,讨论的主题要鲜明。学生唱主角,积极思考探究。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导演,有效的控制讨论的内容、方向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到有收有放、松而不散。

总之,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果教学过程不创设良好的氛围,不动之以情,不晓之以理,只满足于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讲述,就会堵死教育者通向学生心灵的大门,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好多同学进入中学后对生物的学习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去学,对此教师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针对农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入手,提高他们的成绩。

1、建立兴趣小组,培养学生能力

我们建立了以学生为主的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每周集中活动一次,活动分两个阶段。一是开放实验室。大部分同学都能独立完成课本中的有关实验。二是教师利用小组活动时间带领同学到野外去采集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和图片(摄影小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生物知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制定学习计划,进行针对性辅导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应不失时机的主动接近学生;搞清知识上的差距,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利用课余时间补差纠错,进行针对性的辅导,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补习和落实,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注意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环节

1、教师在课前备课要真正做到备教法、备教材、备学生,精选教法,潜心钻研教材。找准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注意每节课与前后知识的连贯性,精心设计练习题和每堂课的板书设计,在备课中体现出对后进生的转化,分析每一位同学的情况,看他们在本节课中可以回答哪些问题,真正做到顾及全部。

2、上课时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针对性的指导。在学生的思维或语言产生障碍时,教师采用精练恰当的语言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进程加快,语言表达流畅。让学生分组讨论,质疑问难,在讨论中把重点难点解决掉。

3、课后教师要做好每堂课的课后小结。课后小结是常规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上完一节课,都要把这节课的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在记录是要把课堂上的成功经验、失误之处以及教学感悟等及时地记录下来,并且要持之以恒,也就要及时、经常、全面的做好课后小结,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四篇: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构建“自主学习,当堂达标”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数学学习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学习情境与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学习、探索、交流,掌握方法,发展潜能。而现实中的数学课堂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学生则是“容器式”的被动接受,启发式也被不少教师演绎为“填空式回答”,满堂问一些没有思维价值的“回应式”问题,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观望等待,被动应付,缺少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机会。这样的课堂高耗低效,学生课上熬时间,课下忙作业,心理逆反,课业繁重,难以实现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就如何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使学生在数学课程中学会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们构建推行“自主学习,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自主性学习实践与研究的成功课例。

“自主学习,当堂达标”数学课堂模式的流程是:自学指导→自学自练→讨论交流→点拨释疑→形成训练。

第一步:自学指导。明确本节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指导自学方法,设计学习情景或提供学习参考资料,对难点进行必要的讲解。

第二步:自学自练。学生自学本节课的内容,整理重点,归纳方法,读懂做会例题,完成课后练习、习题和补充题目,自测学习效果,自我评价。

第三步:讨论交流。学生自学遇到的问题,求教他人,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做好整理记录,写在黑板右侧,与其他组交流同时为老师随堂备课提供素材。

第四步:点拨释疑。一是对学生自学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在集体备课时充分准备,精当点拨,启发引导他们自己解决。二是对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中的疑难问题,随堂“二次备课”,讲解释疑。三是借题发挥,举一反三,适当补充、延伸、拓宽,指导学生探究与积累。

第五步:形成训练(当堂达标)。一是学生回顾所学、交流收获,完成目标达成检测题,定时收缴批阅,当堂反馈与矫正。二是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教师随堂面批部分作业,重点辅导,保证落实。

“自主学习,当堂达标”的数学课堂强调自主。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更多地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学习情景的营造者。教师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学会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由观众席走上表演的舞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遵循凡是学生自学、自己操作或通过与同伴交流能够学会的就坚决不教不重复的原则,让学生学习占据课堂上的绝对优势的时间和空间。个别学生不会的问题,优生帮教;部分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先分组讨论,后由教师点拨讲评;大多数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讲解思路方法,释疑解惑。学生自学时,教师勤于巡视、参与讨论、适时鼓励,注重个别辅导;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合作,积极思维,举一反三,标新立异;最大限度了解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梳理归类,随堂“二次备课”。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当堂训练保证“堂堂清”,题目精选,有针对性、代表性,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做到循序渐进,分层布置,分类要求。课堂作业学生在课内按时独立完成,集中训练或随学随练,练习时间不少于15分钟。教师巡回督促检查辅导,当堂面批部分作业。课上基本完成作业,课下作业精选且多为选做,学生选择不同的数量与难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发展。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个性差异为基础,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课堂是开放式的,讨论交流成为主要教与学形式。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师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创造火花的迸发,使课堂生动活泼,学生们显得生机勃勃、健康向上,所有学生都忙碌着、参与着,共享合作,彼此支持,也支持老师,没有对抗和拒绝。正如哲学家黄克剑先生所言,“自主学习是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这一转,转出了学生无可推诿的主体责任心,也转出了先前可能处在压抑或非觉醒状态的那种自决自断的智慧。”

“自主学习,当堂达标”的数学课堂强调合作。

一、教师合作教学。没有合作教学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现代教育,坚持以通案为载体的集体备课制度,按照一人主笔、集体研讨、编者说课、评课反思、个人加减的流程,对学习内容、自学方法与效果、师生行为进行预测与设计,共同编制每节课的学习方案(导学设计),把教学内容演变成一系列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二、学生合作学习。课堂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有组织、有目的的互学、互教、互帮、互查活动。学生一是学会倾听,不随意打断学伴的发言,理清他人发言要点,作出选择与评价;二是经常交流,听不懂的请求对方进一步讲解,或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对方讨论;三是主动帮教,优生承担帮教学困生的任务,督促自学,讲解疑难,检查落实。学困生不会就学,不懂就问,不再消极等待,时时都有在优生帮助下尝试成功的收获或经历。个别学生学不会的问题优生帮教;部分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合作攻破;本组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右侧,供全班研讨,为教师随堂释疑提供素材。对于自主学习的成果或疑难都能得到学伴的充分关注和帮助,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增大信息的交流与反馈,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上不再存在被遗忘、被冷落的盲点,体现课堂民主和教育公平。

合作学习为优生帮学困生搭建了平台。优生帮教,首先鼓励优生主动承担,热情讲解,随时询问,这是前提;再者教育后进生不懂就学,不会就问,跟上功课为目的。要灵活把握帮教的时机,独立作业、刻苦攻关固然提倡,事实上,“沦为”差生大多是遇难题时第一时间没获得一对一的帮助,长时间累加,积重难反导致。而教师又力不从心,出现优生等差生、差生等讲解的低效时段。优生帮教正好弥补这一缺憾,是转化差生的中坚力量。讨论交流是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交流、讨论甚至争议是学生最投入、精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认同最直接的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交流有益于学生合作学习,实现优生帮学困生。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小组合作学习既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也满足了同学间相互关心的归属需要。

“自主学习,当堂达标”的数学课堂强调点拨。教师在自学前的点拨,一是设置问题情景,培植自学氛围,激发求知动机;二是交代知识背景,介绍概念引入,为自学铺路搭桥;三是学生普遍难学会、学懂的问题在自学前讲解。或引言导语,或生活实际,或问题情景,或前后联系,让学生满怀信心、带着问题进入自学。自学中的点拨,教师鼓励、肯定速度快、效率高的学生,给“走错”或“迷路”者悄悄指导,给“不学”、“走神”的学生提个醒,忙碌着指点自学、参与讨论、辅导差生、评价效果、调解争议、批改练习,督促所有学生都认真自学。自学后的点拨,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讲,与同伴交流讨论能学会的不讲,求教优生能学会的不讲,教师点拨恰是学生迫切需要的,是最精练的,最有用的,也许三五分钟,也许三言两语,这也是新模式优于传统课堂的高效之处。

教师课堂点拨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提示太多太频,提出问题、布置练习不等学生思考或思维刚起步便不停的提示、追问,反复强调关键词句或提供教师预先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很少等待学生充分思考,这实际上约简了学习最重要的环节——主动、独立思维,终止了学生独有的思路而一步“跳”到答案,压抑了学生急于想自己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对学生思维造成干扰甚至产生心理负担。二是解答问题指定一人,一问一答,一说一写,一人表演,众人观看,一人紧张,余者轻松。用个别代表全体,失去了多数参与的机会,堵塞了加大反馈信息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渠道,使多数学生成为观众或裁判而不是学习的主角,这样的方式是低效的。三是点拨的问题简单直接,思维含量低,学生无需思考,随口应答,有时教师说上半句学生接下半句。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实际上学生没有动脑,人云亦云,也就失去了问题的价值。

“自主学习,当堂达标”的数学课堂强调生成。

叶澜教授提出,“教学过程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创造性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沟通、合作),教学过程要多向互动、动态生成。”“要用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使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数学的每一节课,都应看做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生成的过程,为学生构建知识生成的空间。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环境中的交流与对话,动态生成是他的重要特征。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和意义生成的过程,应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取新知识的体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互动对话中展现智慧,在体验、比较和反思中精彩生成。

生成不排除预设,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没有十分精彩的生成。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而新课堂则把生成当成目标与追求;传统课堂把精心预设看成教学前提与常规,新课堂则把生成当成彰显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这需变革课堂教学预先设计、由若干既定环节和过程严密构成并有教师自行控制的观点,改变教学游离于现实之外的“表演”,使课堂教学向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和现实教学情景开放,增强教学的弹性、灵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使教学过程在动态、发展、生成、创造的过程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其核心是放开学生的思维空间,教会学生敢问、能问、善问,走出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听的“填鸭式”,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的“应答式”,创建学生自主学习,同学主动交流合作,师生满堂议、满堂辩的民主氛围。“自主学习,当堂达标”的数学教学实践,对我们来说还是新生事物。既是新生,就难免稚嫩,需要学习借鉴他人的一些经验与做法,在交流中发展,在融合中创新;既是新生,就难免粗糙,需要提供一些分析评说的素材与靶标,在甄别中萌生,在评论中完善。

第五篇:生物模型制作大赛

(版面一)临川二中生物学科周活动成果展

2012年12月11日(星期二)下午,临川二中首届生物模型制作大赛在实验楼2楼生物实验室举行。参赛班级的学生认真准备,精心制作。既体现了学生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又展现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同学们制作了一批美观精致的生物模型,如噬菌体模型、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减数分裂模型等,得到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通过本次大赛,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现将此次活动评比结果公布如下:

最佳创意奖:《噬菌体结构模型》高三(00)班

《正被病毒侵染的植物细胞结构模型》 高三(32)班

《动物细胞结构模型》高三(22)班

最佳设计奖:《真核细胞结构模型》高三(33)班

《动物细胞结构模型》高三(23)班

《动物细胞结构模型》高三(19)班

最佳制作将奖:《动物细胞结构模型》高三(0A)班

《动物细胞减数分裂模型》高三(25)班

《黑藻细胞结构模型》高三(24)班

(版面二)生物模型制作大赛剪影(共19张图片)

下载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模型的思考[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模型的思考[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酶”

    信息技术——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酶”罗玉维河北省霸州市第五中学摘要: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手段与中学生物学教学相结合,通过提......

    浅谈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思维模型的建构

    浅谈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思维模型的建构 马金松 【摘要】本文立足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从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建构思维模型的必要性,思维模型建构方法以及教学效果三方面进行阐述......

    构建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论文

    摘要:“研究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对现有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简单阐述“研究型”......

    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意义学习

    龙源期刊网 http://.cn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意义学习作者:吴光明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年第06期摘要:有意义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将新旧知识相联系,学习材料与学......

    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让心理健康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到生物课堂中 渠江中学 夏卫华 近几年来,我一直从事《生物学》和各年级的《生命与健康教育》教学。根据对学生的观察与交流深刻的认识到越来......

    生物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电教手段

    生物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电教手段 ——三建乡中心学校 秦茜 我们进入了全新的21世纪,人们对教育需求日益增加。在这样的形势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专业知识更新要“快”、......

    生物课堂教学反思

    生物课堂教学反思 法国最著名的牧师纳德兰塞姆聆听过一万多人的临终忏悔,他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每个人最后的反思,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

    生物课堂教学反思

    生物课堂教学反思 生物课堂教学反思1 1、对教学模式的思考我们在本学期积极开展了“团队合作,互学共进”的教学模式的探讨。我们也在积极地进行尝试。这种模式很好地调动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