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思维模型的建构
浅谈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思维模型的建构
马金松
【摘要】本文立足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从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建构思维模型的必要性,思维模型建构方法以及教学效果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化学课堂 思维模型 建构
一、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建构思维模型的必要性高一化学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转变化学学科思维方法,完成初高中化学知识以及化学学习习惯以及及学习方法衔接的过程,又是为学生学好高中化学打下扎实的基础的过程。高一学生要经历从对个别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知识的学习转向按类别学习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并且能够通过对一个代表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推导出同类物质的性质。初高中化学教材的差异和能力要求的差异都对学生化学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一学生从开始学习高中化学知识,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课堂所学知识记不全,课后习题无从下笔,混合物的简单计算做不对等等问题。如果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仍寄希望于学生用大量的课后时间来死记硬背或者题海战来解决问题,那么,学生的能力会只将不升,学生后续学习化学的难度会大大增加。而在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建构思维模型能够让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有法可循,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增强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时思维的有序性和严谨性。因此,在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建构思维模型来帮助学生学习化学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建构思维模型的方法
1、元素化合物知识课堂教学中建构思维模型。学生认知过程遵循由未知到感知,由感知到熟悉,再由熟悉到熟练应用的过程。针对这一认知过程,教师在元素化合物知识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建构思维模型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一过程。以苏教版高中化学必 1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为例,对于碳酸钠的性质的学习过程的课堂教学可以建构“看、想、做、析”四部曲的思维模型。看:观察物质的外观,了解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 用分类思想将物质归类,联想熟悉的同类物质,预测该物质的性质。想
↓ 根据预测,设计合理的实验。做
根据实验设计,动手完成验证实验。↓析
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归纳整理,得出结论。根据四部曲思维模型的设计,首先展示碳酸钠固体样品,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碳酸钠的物理性质之一——颜色。然后,学生看碳酸钠的化学式,对碳酸钠进行归类,从碳酸钠属于钠盐得出结论,碳酸钠易溶于水。又根据碳酸钠属于碳酸盐,而初中学过碳酸钙的性质预测碳酸钠可能的化学性质——能与部分酸反应。再对碳酸盐与酸反应的类型进行归类,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预测与碳酸钠能生成沉淀的反应物类别还可以是部分碱或部分盐。最后,根据碳酸钠的俗称“纯碱”预测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根据上述预测,学生可以选择教师提供的实验药品进行验证实验。实验结束后,学生通过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上述预测正确与否。以上过程,是学生完成“看、想、做、析”四部曲的过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从而建构“看、想、做、析”四部曲的思维模型。这一思维模型既能帮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学习碳酸钠的性质,并由性质决定用途推导出碳酸钠的应用,而且能让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思维模型,借助这种模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后,对所学知识就会留下深刻映像。然后,通过区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固体方法的讨论,建构根据提供的信息设计实验区别两种物质的树状思维模型,模型如下:学生通过这种树状思维模型能够条理清晰的分析并提出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方法。四部曲思维模型和树状思维模型的建构既帮助学生完成了对碳酸钠性质和用途由未知到感知,由感知到熟悉,再由熟悉到熟练应用的过程,使学生不容易忘记课堂所学知识,又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建构很好的模型,使学生学习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时,能够有模型可以参照,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一化学。
2、两种混合物的计算课堂教学建构思维模型。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涉及两种混合物的计算问题时,部分学生往往感觉到有难度,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解题“1、2、3 思维模型”,学生就容易克服害怕计算题的心理,有条理的解决这类问题。例如:KBr 和 KCl 的混合物 3.87g,溶于水并加入过量的 AgNO3,溶液后,产生 6.63g 沉淀,求混合物中含K 的质量分数?这类问题解法不唯一,但是,对部分学生而言,不能准确解答。教师可以将这类问题归纳为
A 和 B 的混合物a g,溶于水并加入过量的 C,溶液后,产生 D g 沉淀,求混合物中含 A 的质量分数?然后建构思维模型。1、2、3 思维模型:
1、分别设 A 和 B 的物质的量为 X,Y。
2、写出所有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3、根据已知量列出含 X、Y 的方程组。虽然是一个很简单的思维模型,但是“1、2、3 思维模型”对于部分学生解决此类问题是有很大帮助的,一个简单的思维模型,解决了部分学生畏惧计算乃至害怕学习化学的心理,也为后续解决更加复杂的两种混合物的计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 12 期
2011 年 12 月
现 代 阅 读
MODERN READING
NO.12 December.2011
3、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问题课堂教学中建构思维模型。在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关于综合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实现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问题对学生是一个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建构“流程图式思维模型”,就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且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轻松解决难点。例如粗盐的提纯,开始学生就不理解所加试剂的先后顺序,不能最多就是背下口诀,一旦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仍旧不能很好的解决。教师以粗盐的提纯为模型,引导学生总结出“流程图式思维模型”,是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流程图式思维模型”如下:
4、物质的量课堂教学中建构思维模型。学生在学习物质 的量这部分知识时,会出现知识掌握情况的明显差异,对学生产生差异进行归因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学生记不住各种量之间的转换公式。在课堂教学中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尝试帮助学生建构“公式图形思维模型”。枯燥的公式记忆让学生乏味,但是一旦学生建构“公式图表化思维模型”,就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公式图形思维模型”如图: 教学有法,贵在得法
——浅谈初中英语“Pair Work”教学 金伟丽
(浙江省上虞市谢塘镇中学)
【摘要】从新目标英语课本的结构看,口语表达能力比以前要求提高了。课本每个单元 Section A 和 B 中都有 pair work 或 group work 的环节,这些环节能使学生及时得到口语训练的机会,增强对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运用。本文通过结合初中
英语新目标教学实际,就 pair work 教学的组织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初中英语 “pair work”教学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97(2011)12—0129-02
一、Pair Work 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Pair work”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我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发现这种学习的方式并不是简单的合作活动,pairwork 的形式,还大大降低了学生以往“孤军作战”的焦虑,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长期的合作学习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也不免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Pair work”教学进行了某些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
二、Pair Work 开展前的准备工作
1、合理划分 pair work 小组
合理划分 pair work 小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后进生与优等生安排在一起,通过帮带行为,促使后进生与优等生的提升学习,并不断提高自我素质。一种是在分配时将学习成绩差异不大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如新目标(8 年级上)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设计 section A 1cPair Work 活动时,除了口头叙述这一节的制作 banana milkshake 的过程外,还可以提供操作的机会,亲自制作其他类
三、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建构思维模型的教学效果
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建构思维模型的教学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实践后,教师设计了问卷调查,见下表: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建构思维模型教学方式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于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手段是基本认可的,而且学生对于各种思维模型都感兴趣,学生希望课堂教学中能够针对疑难问题给出类似的思维模型,部分学生已经开始自己设计思维模型。从学生的阶段调研也可以看出,高一化学课堂建构思维模型,帮助了学生留下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较为深刻的映像,学生借助思维模型可以举一反三,知识迁移能力得到提升。当然,这种高一化学课堂教学思维模型有的还是设计的比较粗糙,这也将是今后需要不断研究和调整的。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思维模型的建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参考文献:
[1] 王向东.思维的训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0.[2] 李志源.建构主义对创新思维的启迪 [J];河北师范大学 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5.
第二篇: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模型建构信息化思维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模型建构信息化思维
摘 要: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模型构建思想,是教学由抽象化向立体化转变的连接桥梁,对帮助学生建构起系统、立体的生物知识体系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在深入探究高中生物模型教法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结合案例的方法,着重阐述了数学模型、概念模型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信息化策略,最后,从教师提升自我教学素养,学生强化自我探究能力两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优化生物模型教法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物 模型教法 数学Matlab模型 二维概念模型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30-01
高中生物模型教法内涵解析
1.1 模型教法的界定
模型教法的概念由来久之,早在1931年国外著名的自然系统学专家Bertalanffy便提出了利用模型和微分方程的方法,去探究自然界物质的内在联系。在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模型分析法和教学法的案例也处处可见,例如,DNA双螺旋结构的呈现,便借助了物理模型的分析法,之后这一模型被广泛应用在现代生物教学中。由此可见,生物学的发展和演进离不开模型。而具体到模型教法的概念,可根据前人的研究总结为:运用数学、物理或概念思想,将抽象的知识体系转化为具体的直观事物,帮助学习者建构知识概念的教学策略。
1.2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模型资源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模型建立、模型教法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在教学内容的编撰中增加了大量的模型实验教学内容,例如,物理模型教学资源内容有: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氨基酸结构模型、渗透模型等;数学模型教学资源内容有:影响酶活性因素的曲线图模型、基因频率计算模型等;概念模型有:血糖调节模型、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特异性免疫过程模型等。然而,在传统教学思维下,大多数高中生物教师进行模型教学时,往往采用“手动”的方法,例如,数学模型教学中,要求学生手动绘制曲线图;而在概念模型教学中,在黑板上用粉笔绘制繁琐的概念结构图。整体而言,上述方法直观性差、效率低下,在信息化教学理念不断深入的今天,借助一些高端、直观的信息化软件,构建全新的生物模型教学情境,无疑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以下,本文将探究具体的教学过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模型建构信息化思维
2.1 在数学模型中引入Matlab,提升先进性
Matlab是一款由美国Mathworks公司研发的商业数学软件,能够用于精确的数学建模分析,可视化程度十分高。在高中生物课堂模型教学中,引入该款软件构建精确、可视的生物数学模型,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及课堂教学的创新无疑有着促进意义。例如,在“?p数分裂”相关章节教学时,很多老师都会指导学生建立减数分裂数学模型,模型的内容主要为减数分裂各阶段中DNA和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要求学生将变化情况手绘成曲线进行观察。该种传统的数学建模方式可谓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误差。而采用Matlab软件构建减数分裂数学模型,整个教学过程可做如下安排:
(1)课前,教师根据减数分裂各阶段中DNA和染色体变化的情况,编订数学公式,并将公式导入Matlab软件中,生成函数运算式;(2)课中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全班学生展示Matlab界面,并输入DNA和染色体变化的数据,利用Matlab中的曲线自动生成功能,一个直观的能够反映减数分裂DNA和染色体变化特征的数学曲线便能立即生成;(3)教师引导学生走上讲台,自主尝试改变Matlab程序数据,调整模型曲线增长率、倾斜角等参数,体会生物动态变化的学习魅力,在此基础上教会同学运用Matlab构建生物数学模型的技能。在之后的教学中,让同学们根据所学,利用Matlab建立其他生物数学模型,举一反三。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利用Matlab软件,教师能够大大提升生物数学模型构建的效率,且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建模技能,相较于传统的手动建模,Matlab数学模型的精确度更高,教学的先进性也更为优越。
2.2 在概念模型中融入Inspiration,提升直观性
生物模型构建的优势之一,便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为直观的学习体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教学感受,乃是激发他们学习动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生物模型构建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尝试采用概念模型为学生阐述一些深奥难懂的理论概念,但在具体的操作时,往往采用手绘概念框架图,或用PPT呈现概念流程图等形式,相较于传统的说教式概念教学,该种方式确实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直观性,但实质仍然是将文字性的概念内容转化成图表性的概念内容,直观性仍十分有限,在引导学生有效建构知识体系,提升发散性思维等方面的效果并不佳。
而引入Inspiration,构建一种动态信息化的生物概念模型,则能够起到更为优越的效果。Inspiration是美国Inspiration公司开发的一种专用概念图软件,可以将生物学中的理论概念进行剖析,对每一个细小的概念点进行建模重构,生成直观、二维的概念图形,且各个节点的知识都是在模仿人脑记忆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构建的,十分有助于学习者记忆所学知识。例如,在“光合作用”教学中,教师便可利用Inspiration构建“光反应阶段”、“碳反应阶段”、“影响光合作用因素”三个主要教学内容的概念模型,在每个内容中,可通过Inspiration软件中的概念分支,插入一些更为细致的概念内容,如:水的光解过程、电子的传递和能量转化、卡尔文实验等。在Inspiration软件中,上述所有内容都可以图片、视频等方式融入概念模型中,学生只要用鼠标点击相关的知识节点,便可直观地体验学习内容,效果十分完美。结语
生物模型虽小,但内涵智慧却大!科学、有效的建模方式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意义非凡,当然整个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也相应较高,例如,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我的模型教学技能,学习更多的信息化建模软件,并有效运用到课堂中;而在建模学习中,学生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多思考、多动手,不断强化自我的模型学习和探究能力,如此一来,在教学相长的氛围中优化生物模型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希明.建构生物模型突破教学难点[J].中学生物教学,2011,(7).[2] 陈自高,梁芳.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数学建模教学[J]数学教学与研究,2011,(33).
第三篇:在物理教学中建构物理模型
类别:教学设计 题目:在物理教学中建构物理模型
学校:溧阳市平桥初级中学 姓名:谭成峰 电话:*** 在物理教学中建构物理模型
摘要: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往往不易理解和接受,并会因此而失去学习的信心。但如果借助“物理建模思想构建”教学,采用模型构建思想的方法,突出物理情景问题的主要部分,疏通思路,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物理情景,使物理问题简单化,这样不仅起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的作用,同时还潜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建构 物理模型 理想化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物理要体现“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理念。所以在教学中能否将实际问题与头脑中已有物理模型建立联系,将实际问题转换为物理问题是关键。物理模型在实际问题与物理问题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本文将从物理模型的概念、重要作用,以及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建构物理模型等方面谈下自己的看法。
一、认识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模型法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的自然科学。而所有的自然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这种事物之间复杂的相互联系,一方面反映了必然联系的规律性,同时又存在着许多偶然性,使我们的研究产生了复杂性。因此,许多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引入能够描述其要点的辅助量或建立理想化模型,帮助研究与解决问题,这就是模型法。建构理想化模型是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物理模型是理论知识的一种初级形式,就是将我们研究的物理对象或物理过程、情境通过抽象、理想化、简化、和类比等方法,进行“去次取主”、“化繁为简”的处理,把反应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抽象出来,构成一个概念或实物的体系,就形成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既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在我们的生活、生产、科技领域中带有普遍的共性特征,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性。物理模型的构建是一种重要的 科学思维方法,通过对物理现象或过程,从而寻找出反映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内在本质及内在规律达到认识问题的目的。
二、物理模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在物理学习中,有的学生经常拿到物理题目无从下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部分学生基础不牢,没有掌握好一些基本的物理模型。物理是一门培养思维的学科,它特别强调一个“悟”字,思考的越多,感悟的越多,属于自己的东西也就越多。因此,我们在平时解题中千万不能贪多求快,要能概括出题目所属的物理模型,这样做不仅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久而久之,物理建摸的本领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一旦具有了自主建模的本领很多看似复杂的题目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在物理学习中建立合理的模型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有些物理问题、现象或过程非常抽象,难以理解,运用模型思维建立起模型,将使问题变得直观形象。如在研究光现象时,用光线形象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而实际上我们在观察太阳、电灯„„光源所发出的光时,是看不见带箭头的直线的。引入“光线”这一模型,只是为了研究光现象方便,如果不用光路图就很难学习光现象的知识。同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了更好地研究物体受力,并发现其中的规律,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研究磁场时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等等。这些模型的建立,使很多物理现象变得很直观,更易于我们接受。
同样,在物理教学中,很多问题也是很复杂的,很难研究的。如能将其转化成物理模型将使问题变得简单化。如: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把物体看成一个质点,物体受到的力都作用在一点上。同样,生活中很少有一个物体真正的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我们研究运动问题的时候,在某种条件下,我们就可以认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三、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构建及应用物理模型 纵观物理学发展史,许多重大的发现与结论,都是由于科学家们经过大胆的猜想构思,创建出科学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通过实验检验或实践验证,模型与事实基础很好吻合前提下获得的。如: 伽里略让小球从弯曲的斜槽上自由下落,当斜槽充分光滑时,小球可沿另端斜槽上升到初始高度,如果另端斜槽末端越接近水平,小球为达到初始高度,将运动很远。如果末端完全水平,小球将一直运动下去,永不停止。正因为伽里略构建了光滑这一理想化的模型,才有惯性定律的重大发现。
同样,在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心的同学熟练掌握了这些物理模型,就可将一些看似复杂的物理情景化解为简单模型的组合,灵活简便地解出难题,可谓熟能生巧。而没留心的同学只会根据最基本的概念规律去推证,结果费时费力,即使得出了结果,心中对那些物理情景仍不是很清楚,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谈不上触类旁通,温故知新。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会运用物理模型分析和解答实际的物理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培养与训练学生的物理模型,其基本步骤为:
(1)通过审题,摄取题目有效信息.如: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情景、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等.(2)在寻找与已有信息(某种知识、方法、模型)的相似、相近或联系,通过类比联想或抽象概括,或逻辑推理等,建立起新的物理模型,将新情景问题“难题”转化为常规命题.(3)选择相关的物理规律求解.我们平常碰到的一些物理习题,就是依据一定的物理规律、物理模型精心构思设计而成的。只要找到事物间的联系,就可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例题:(2009年荆州市中考试题)电路中有一个滑动变阻器,现测得其两端电压为9V,移动滑片后,测得其两端电压变化了6V,如果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化了1.5A,则()A.移动滑片前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是4Ω B.移动滑片后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是4Ω C.移动滑片后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一定为3V D.移动滑片后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可能为15V 分析:本题没有给出电路图,电路中的元件和连接方式都不清楚,不知从何下手,下面我们就从模型建构的角度入手:
建构模型的指导思想——为了解释一些物理现象,我们需要提出种种假说或假设。我们在解释本题电压电流变化时,不妨也提出一些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去判断假设是否正确,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假设法。
本题模型建构的详细过程:
1定性。即确定电路各元件及其连接关系。电路中一般有电源,导线和开关,由题目知道该电路中还有一个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后,测得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发生变化,说明该电路中还有一个电阻与其串联(假设是并联,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将保持不变)。此时形成电路初步模型如右图1,这个电路的原型是用变阻器控制灯泡亮度的电路图。由此可见,学生分析解答的过程,就是识别和还原,开发和利用原有物理模型的过程。在分析物理问题时,需要有根据的抽象,剔粗取精、去伪存真。
2定量。即运用电路公式和规律确定各物理量的大小。这里有两种移动滑片的情况:
一是向左移动滑片,电阻变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将减小6V,为3V。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增大了1.5A,所以此时电流应大于1.5A,由欧姆定律,移动滑片后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R应小于2Ω。可以假设R=1Ω,由欧姆定律求出I=3A,进一步可知移动滑片前的电流为1.5A,再结合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可以得到下列两个式子,由上两式可以求出R0=4Ω,U(电源)=15V。移动滑片前后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阻以及通过的电流大小如图2所示。
二是向右移动滑片,电阻变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将增大6V,为15V。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减小了1.5A,所以此前电流应大于1.5A,由欧姆定律,移动滑片前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R应小于6Ω。可以假设R=3Ω,由欧姆定律求出I=3A,进一步可知移动滑片后的电流为1.5A,再结合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可以得到下列两个式子,由上两式可以求出R0=4Ω,U(电源)=21V。移动滑片前后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阻以及通过的电流大小如图3所示。
由上可知,移动滑片前后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都不是4Ω,故A、B错;移动滑片后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可能为15V,也可能为3V,故选D。
总之,由于客观事物具有多样性,人们不可能一下把它们认识清楚,而采用理想化的客体,即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来代替实在的客体,就可以使事物的规律具有比较简单的形式,便于教师引导学生去认识和掌握它们,使学生对物理本质的理解更加细致深入,对解决物理问 题的分析更加清晰明了,所以,物理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禹双青,物理模型方法学习策略探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2005年
2、乔际平等著.《物理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3、吕明德:学习建构主义理论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探讨2001/5
4、史献计,物理模型建构的心理过程分析,《物理教师》,2005年第4期
第四篇:高一化学共价键模型教案
主课题:第2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课本:物质结构与性质 选修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氢分子的形成过程认识共价键的实质,知道共价键的分类和特征; 2.能用杂化轨道概念初步解释简单分子的构型与性质的关系;
3.认识离子键的实质与特征,了解配位键的形成条件和配位化合物的重要应用,能用金属键理论初步解释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4.知道范德华力和氢键的存在并了解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共价键模型的建立和发展对研究分子空间构型与分子性质的重要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微粒间相互作用对物质性质的重要影响。教学重难点:
1.认识共价键的实质,用杂化轨道概念初步解释简单分子的构型与性质的关系; 2.共价键模型的建立和发展对研究分子空间构型与分子性质的重要作用; 3.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微粒间相互作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教学方法:启发,讲解,观察,练习
分课题:第1节共价键模型
课 本:物质结构与性质 选修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学目标:
1.认识共价键的形成和实质,了解共价键的特征;
2.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利用电负性判断共价键的极性; 3.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课 型:新课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共价键的本质是高概率地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电性作用;
2.知道电负性相同或差值小的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的化学键通常为共价键;
3.认识σ键和π键的形成条件,能够分析一些简单分子(如N2、Cl2、HCl等)中存在的σ键和π键。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必修课程中学习的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基础上进入新课的学习,利用章图、一些栏目中的问题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以一些分子为例进行分析和画图等手段,帮助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建立起从宏观到微观的联系,懂得“学无止境”的基本道理。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不论物质具有什么样的外形,还是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却都是由110多种元素组成的,是靠原子与原子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化学键结合在一起的。大家见过雪吗?在我十一岁以前,我每年都见过,可惜十一岁之后就没见过了。我想现在部分农村的同学应该有见过吧。雪花的形状极多,而且十分美丽。如果把雪花放在放大镜下,可以发现每片雪花都是一幅极其精美的图案,连许多艺术家都赞叹不止。大家可以看P30章图。但是,各种各样的雪花形状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雪花大都是六角形的?
[拓展激发兴趣] 云中雪花“胚胎”的小冰晶,主要有两种形状。一种呈六棱体状,长而细,叫柱晶,但有时它的两端是尖的,样子像一根针,叫针晶。别一种则呈六角形的薄片状,就像从六棱铅笔上切下来的薄片那样,叫片晶。如果周围的空气过饱和的程度比较低,冰晶便增长得很慢,并且各边都在均匀地增长。它增大下降时,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分别被叫做柱状、针状和片状的雪晶。如果周围的空气呈高度过饱和状态,那么冰晶在增长过程中不仅体积会增大,而且形状也会变化。最常见的是由片状变为星状。原来,在冰晶增长的同时,冰晶附近的水汽会被消耗。所以,越靠近冰晶的地方,水汽越稀薄,过饱和程度越低。在紧靠冰晶表面的地方,因为多余的水汽都已凝华在冰晶上了,所以刚刚达到饱和。这样,靠近冰晶处的水汽密度就要比离它远的地方小。水汽就从冰晶周围向冰晶所在处移动。水汽分子首先遇到冰晶的各个角棱和凸出部分,并在这里凝华而使冰晶增长。于是冰晶的各个角棱和凸出部分将首先迅速地增长,而逐渐成为枝叉状。以后,又因为同样的原因在各个枝叉和角棱处长出新的小枝叉来。与此同时,在各个角棱和枝叉之间的凹陷处。空气已经不再是饱和的了。有时,在这里甚至有升华过程,以致水汽被输送到其他地方去。这样就使得角棱和枝
叉更为突出,而慢慢地形成了我们熟悉的星状雪花。[复习回顾] 通过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氢原子电子式,H2的电子式形成过程
氮原子电子式
,N2的电子式形成过程 2.H2与N2是靠什么结合在一起的?
[联想质疑] 从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与共价键形成的角度大家能否解释HCl中氢原子与氯原子个数比为1∶
1、H2O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2∶1的原因?两原子或多个原子可以结合形成稳定的分子,为什么通过共用电子就会形成稳定的分子?共价键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其特征又是怎样的呢?
[引导提问] 1.学习了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后,我们怎么来认识共价键的形成?
2.你认为两核间共用电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大家能否尝试着用所学的电子运动状态的知识进行描述这两核间共用电子的运动?
[学生回答] [过渡] 下面我们进一步以H2的形成为例研究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本质。[板书] 第1节 共价键模型
一、共价键
1.共价键的形成及本质
[讲解] 根据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理论,氢原子核外的一个电子处于1s轨道上。带正电的原子核对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存在着吸引作用。如果出现2个氢原子这时作用力肯定也增加,肯定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对原子核的静电排斥,带正电的原子核对带负电的电子的静电吸引,带负电的电子对电子的静电排斥。
[创设情境] 现在大家在头脑里想象这么一个场景:核外都有电子高速绕核运动的氢原子从很远的距离开始接近。
[讲授] 当两个氢原子相距无限远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两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几乎接近为零,所以可以忽略它们之间的作用力,那此时体系的能量等于两个氢原子的能量之和,此时体系的能量是比较高的。随着两个氢原子的逐渐接近,每个氢原子的原子核都会同时对自身和对方的1s轨道上的电子产生吸引作用,使体系的能量缓慢下降。当两个氢原子继续靠近时,它们的原子轨道会相互重叠,导致两个氢原子的电子在这重叠的区域出现的几率增大。[提问] 氢分子内两原子相互靠近,能否无限靠近甚至重叠呢?
[学生] [讲解] 对了,如果无限接近的话,两个带正电的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又将导致能量上升,自身无法提供这样的能量,除非外界给了这样的能量,也就是我们以前说的,要破坏氢分子使之变为氢原子,需要吸收外界的能量。所以说分子内两原子相互靠近又不能无限靠近,就是这两种力共同作用达到静电平衡的结果。此时体系的能量下降到最低,处于稳定状态。[阅读] 指导阅读图2-1-1氢分子形成示意图,加深理解。
[讲解] 实验和理论计算均表明,两个氢原子的核间距为0.074nm。我们把导致体系能量降低的形成这种作用,成为化学键。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成为共价键。高概率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性作用就是共价键的本质。[板书]a.共价键的定义 b.共价键形成的过程
c.共价键的本质:高概率 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 电性作用 [强调] 必须是两个相邻的原子间形成的这种电性作用。[设问] 这种作用跟我们前一章学习的电负性有无关系呢?
[讲解] 电负性相同或者差值小的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
[提问] 大家翻到课本P25 图1-3-7元素的电负性示意图,找一找哪些组合会形成共价键? [学生] 氢原子与卤素原子、氧原子、氮原子,氧原子与碳原子、硫原子。一般是非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形成的。
[讲授] 有的两原子间共用一对电子,有的两原子间共用两对电子,有的甚至共用三对电子。为了简便,人们常用一条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形成的共价键。如H-Cl,O=C=O,N≡N等分别为共价单键、共价双键和共价叁键。[板书] d.共价单键、共价双键和共价叁键
[交流研讨] 你已经了解到,水分子的化学式之所以用H2O表示,是因为氧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它们分别与氢原子的一个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形成水分子。那么,由氮原子构成的氮分子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氮气非常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这要从它们的价电子排布说起,氧原子的价电子排布是2s22p4,根据洪特规则,氧原子中处于2p轨道的四个电子分别占据2px、2py、2pz三个原子轨道,其中形成一个轨道有成对的电子,还有两个轨道有未成对电子。氢原子的价电子排布是1s,即在1s轨道有1个未成对电子,要使整个体系能量最低,必然要通过相互接近达到一个最终的静电
1平衡,也就是要达到全充满的状态。比如这个氧原子的2py轨道的单电子与一个氢原子的1s轨道上的单电子配对,那2pz轨道的单电子必然与另一个氢原子的1s轨道上的单电子配对,所以形成H-O-H这样的结构。
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是2s22p3。根据洪特规则,氮原子中处于2p轨道的三个电子分别2px、2py、2pz三个原子轨道,是三个未成对电子。当形成氮分子的氮原子相互接近时,若一个氮原子2pz轨道上的一个电子与另一个氮原子2pz轨道上的一个电子配对形成一个共价键,此时它们的2px和2py轨道上的电子也会分别两两配对形成两个共价键,这样便形成氮氮叁键。因此,氮分子中的氮原子间以共价叁键相结合。
[现场设计模型,指导观察这三个共价键形成是否一样] 教师可以利用6根粉笔组成2个三维体系来讲授,学生可以用笔或笔芯来组成模型。[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归纳总结]当两个氮原子的2pz轨道以“头碰头”的方式相互重叠时,那另外两个2px和2py轨道只能分别采取相互平行的“肩并肩”的方式重叠。大家可以参看课本P33三个轨道的分解图。我们把“头碰头”方式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而形成的共价键称为键,将原子轨道以“肩并肩”的方式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而形成的共价键称为键。也就是说,氮分子中的三个共价键分别为一个键和两个键。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越大,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越大,形成的共价键也就越强。所以氮气的化学性质异常稳定。在合成氨中需要高温、高压并用催化剂才能合成。[板书]2.键与键
键:“头碰头”重叠
键:“肩并肩”重叠
[提问] 那刚才我们分析的H2O分子中以什么键结合呢?
[学生] 1s轨道为球型轨道,与2p纺锤型轨道结合应该是“头碰头”重叠,即键。[练习] 课本p382
C p669 [本节小结] 小结本节课知识 作业:P383、6 p6610(1)(3)
主板书
第1节 共价键模型
一、共价键
1.共价键的形成及本质 a.共价键的定义 b.共价键形成的过程
c.共价键的本质:高概率 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 电性作用 d.共价单键、共价双键和共价叁键 2.键与键
键:“头碰头”重叠
键:“肩并肩”重叠
作业:P383、6
p6610(1)(3)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共价键的特征——饱和性和方向性,知道饱和性决定各种原子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方向性影响分子的空间构型;
2.知道共价键可以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能够判断哪些共价键是极性键、哪些共价键是非极性键。过程与方法:
学习饱和性和方向性,可以先给出一般规律,再以具体分子为例展开讨论;对于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可以以Cl2和HCl为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实质以及与电负性的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会应运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待生活,对待学习。
教学过程:
[昨日回放] 学生像过电影一样回忆上一课时学习到的内容,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活动,教师可适当引导]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共价键的定义、共价键形成的过程、共价键的本质、共价单键、共价双键、共价叁键、键与键„„ [讨论研究] Cl2、HCl、H2S分子中的共价键是键,还是键? [学生汇报,教师可以适时引导]
[提问] 为什么Cl2是双原子分子,NH3则是1个N原子与3个H原子形成分子?
[学生] Cl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s23p5,在3p轨道上只存在1个未成对的电子,假设3px、3py轨道都为成对电子,那么这个未成对电子就存在于3pz轨道。当两个氯原子相互接近时,在3pz轨道两单电子就会配对形成“头碰头”的方式重叠,从而再也没有未成对电子了,所以不会与其它原子再结合了,注定了Cl2是双原子分子。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2s22p3,在2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分别在2px、2py、2pz三个原子轨道上,所以会与3个氢原子形成分子。
[引导] 从刚才的分析来看,每个原子所提供的未成对电子的数目是不是确定的?如果没有未成对电子还会相互配对形成共价键吗? [学生] 是的。不会。
[讲解] 每个原子中的一个未成对电子与另一个原子中的一个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后,一般来说就不能再与其他原子的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了。我们把每个原子所能形成共价键的总数或以单键连接的原子数目是一定的,这称为共价键的饱和性。[板书] 3.共价键的特征 a.共价键的饱和性
[强调] 每个原子在形成共价键中提供多少个单电子,往往形成多少共价键,即每个原子所能形成共价键的总数或以单键连接的原子数目是一定的称之为共价键的饱和性。它决定了各种原子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
[讲授] 除s轨道是球形对称外,其他原子轨道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得愈多,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愈大,所形成的共价键就愈牢固。共价键将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形成,这就是共价键的方向性。[提问] 下面请大家以H2S为例进行分析其形成共价键的方向性。
[学生] 硫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s23p4。在3p轨道上只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假设存在3py、3pz两个原子轨道上。而氢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1s1,硫原子的3py与一个氢原子的1s1轨道
配对,使得电子在此方向出现的概率增大,硫原子的3pz与另一个氢原子的1s1轨道配对,使得电子在此方向出现的概率增大。
[讲授] 所以为什么H2S的构型是折线形的,就是这个原因。不过不是90度,因为成对的电子会对配对形成共价键的电子有所影响。
[指导学生分析] 为什么氨的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型?
[归纳讲解] 因为N原子的2px、2py、2pz三个原子轨道都有未成对电子,是一个空间构型的,所以与氢原子配对肯定也是一个空间构型的。
[强调] 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得愈多,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愈大,所形成的共价键就越牢固。因此共价键将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形成,称之为共价键的方向性,它能决定分子的空间构型。如H2O为折线型,CO2为直线型,NH3为三角锥型。[[板书] b.共价键的方向性
[指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学海无涯”] [过渡] 在两个原子配对形成共价键的学习中,我们发现有些是两个相同原子如H-H、Cl-Cl等,有些是两个不同原子如H-Cl、H-F等。那这里头形成的共价键一样吗?这与电负性有关么? [例子1] Cl-Cl [分析] 两个氯原子以头碰头的形式在3pz轨道重叠,电子在重叠的轨道上出现的概率非常高,两个氯原子对这共用的电子的吸引能力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共用的电子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也就是说电子在每个原子周围出现的概率都是相等的,参与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这种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例子2] H-Cl
[分析] 氢原子的3pz轨道与氢原子的1s轨道以头碰头的形式重叠,氯原子的电负性明显大于氢原子的电负性,使得吸引电子的能力Cl大于H,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大的原子一方,这个原子因附近电子出现的概率较大而带部分负电荷,而另一个原子则带部分正电荷,这种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讲授] 形成共价键时,由于电子云偏移程度不同,偏移程度大的极性键为强极性键,偏移程度小的极性键为弱极性键。
[总结] 当电负性相差值为零时,通常形成非极性共价键;差值不为零时,通常形成极性共价键,差值越小,极性就越弱,差值越大,极性就越强。[板书] 4.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a.极性键 b.非极性键
[课堂练习]
1.Cl2与H2化合时,为什么只生成HCl而不是H2Cl? 2.下列微粒中中心原子具有“8电子构型”的是()A.COB.BFC.PCl
5D.SF6
3.下列为各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不能组成分子式为XY2型共价化合物的是()A.12和17
B.6和16
C.16和8
D.13和18 4.结合Cl2的形成,说明共价键形成条件。共价键为什么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5.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摩尔羟基中含有2NA个共价键 B.每摩尔甲烷分子中含有4NA个共价键 C.每摩尔二氧化硅中含有4NA个共价键 D.每摩尔白磷分子中含有6NA个共价键
[答案]1.氯原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根据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只生成HCl而不是H2Cl。2.A 3.D 4.要有未成对电子。每个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是确定的,注定配对形成共价键的的原子数目也是确定的。原子轨道是具有空间构型的,未成对的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轨道方向是什么样的,配对形成共价键的方向就是什么样的方向。5.A [信息反馈] [作业] P387 p65 4、6、10(2)
[本节小结]小结本堂课。
主板书
3.共价键的特征 a.共价键的饱和性 b.共价键的方向性 4.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a.极性键 b.非极性键
[作业] P387 p65 4、6、10(2)
(第三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键长、键角、键能的概念;
2.知道键长、键能反映了共价键的强弱程度,键长、键角通常用来描述分子的空间构型。过程与方法:
通过联想质疑,激发学习动机,指导阅读,引导分析数据从而获得认识并体会其意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生活中的化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多角度看待事物。教学过程:
[昨日回放] 学生像过电影一样回忆上一课时学习到的内容,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活动,教师可适当引导] 每个原子所能形成共价键的总数或以单键连接的原子数目是一定的称之为共价键的饱和性。它决定了各种原子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共价键将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形成,称之为共价键的方向性,它能决定分子的空间构型。两个氯原子对这共用的电子的吸引能力是一模一样的,共用的电子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也就是说电子在每个原子周围出现的概率都是相等的,参与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这种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大的原子一方,这个原子因附近电子出现的概率较大而带部分负电荷,而另一个原子则带部分正电荷,这种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复习] 练习判断H2O2分子中键的极性。
[学生分析] [联想质疑,激发兴趣] 氯化氢、碘化氢的分子结构非常相似,它们都是双原子分子,分子中都只有一个共价键,但它们表现出来的稳定性却大不一样。例如,在1000℃时,只有0.001%的氯化氢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却有高达33%的碘化氢分解为氢气和单质碘,这是为什么? [阅读] 指导阅读课本p35~p36,明确键能的含义。[板书]
二、键参数 1.键能
[讲解]键能是用来表示化学键的强弱程度。键能愈大,断开时需要的能量就愈多,这个化学键就愈牢固;反之,键能愈小,断开时需要的能量就愈少,这个化学键就愈不牢固。[阅读] 指导阅读课表2-1-1 常见共价键的键能。
[问题] 1.请利用表2-1-1所提供的数据分析HF、HCl、HBr、HI的稳定性为什么越来越差? 2.分析N2的稳定性。[师生一起总结] [板书]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强,形成的物质越稳定;反之相反。
[激发兴趣] 紫外线为什么会对人体有害。导致皮肤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波长为300nm的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399KJ/mol,这一能量比蛋白质分子中重要的化学键C-C、C-N和C-S的键能都大,因此,紫外光的能量足以使这些化学键断裂,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
[过渡] 键能是共价键强弱的键参数,也可以从其他的量度来表示共价键强弱,那就是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键长。[板书] 2.键长
[讲解] 化学键的键长就是两个成键原子的原子核间的距离。氯气分子中,两个氯原子的原子核间的距离就是Cl-Cl键的键长。
[比较阅读] 指导阅读表2-1-2常见共价键的键长,并与表2-1-1比较,键长越短,还是键长越长,键能越大? [学生归纳] [板书] 键长越短化学键越强,反之相反。
[过渡] 键长会影响分子空间构型,而我们一般用键角来描述多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板书] 3.键角
[利用粉笔构筑模型,并且在黑板上画图并讲解]
[归纳总结] 键能与键长都可以度量共价键的强度,一般而言,结构相似的物质,键长越短,键越牢固,键能越大。另外键长会影响分子空间构型,一般是用键角来描述多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
[作业] P381 p65 2、13
主板书
二、键参数 1.键能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强,形成的物质越稳定;反之相反。2.键长
键长越短化学键越强,反之相反。3.键角
[作业] P381 p65 2、13
第五篇: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工作总结
扎实开展模式推进工作,不断深化我校课堂教学改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借鉴、学习外校经验的基础上,我校初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六标”教学模式,即导标—亮标—议标—试标—测标—结标,从而使课堂教学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现把我们一些不成熟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使模式构建工作有序开展,扎实进行,学校成立了以周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学校模式构建的整体规划。领导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反复分析学校的教学实际,明确了“六标”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操作策略、教学评价等,确立了“两步走”的战略方针。
1、模式推进,骨干先行
为了确保“六标”模式的实用效果,我校首先由王晓蕾老师、魏风琴老师两位年轻的骨干教师率先采用“六标”教学模式指导教学。在试用了一段时间后,两位教师已基本掌握了“六标”模式的精髓,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在两位实验教师获得成效的基础上,我们在全校推行“六标”教学模式。如今,“六标”模式已深入课堂,深入了每位教师的教学,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制度保障,强力推进
一种教学模式是否能够推广,必须制度先行。为了推进“六标”教学模式,我校制定了“一严、二求、三深入、四坚持”的推进制度。
一严:严格推行“六标”教学模式,忌有名无实,忌不切实际。二求:求实效,求创新。
三深入:深入课堂,了解模式实施情况;
深入教师,了解模式推进中教师的意见与建议; 深入学生,了解模式推进的成效。
四坚持:坚持用“六标”模式备课,书写教案;
坚持每课时有教学模式反思; 坚持每周摘抄一张教学模式学习卡片; 坚持每月一次“六标”模式探索。
三、定期研讨,不断反思
随着教学模式构建工作的全面开展,许多问题也迎面而来,在具体操作中,老师门提出了许多实际问题。比如:这六个环节是不是缺一不可,顺序是否可以颠倒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及时组织各教研组开展专项问题研讨会,大家畅所欲言,在争论中共同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有的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导标三法”,不少教师还提议:“测标”环节不防与“三清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测标”确定出堂清对象等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重视课标,加强解读 课堂模式不能离开课标、课程、课堂而独立存在,它必须立足于课标、课堂、课程,用新课程理念来引领,以新课标来指导。为了把课堂模式构建工作进一步做好,我们立足抓住解读课标,解读教材这个基本环节。每一学期开学初,学校教导处统一安排各教研组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讨论、解读新课标,组织教师观看新课标VCD光盘,加强对课标、教材的理解。同时 在每周六的教研日里,各备课组组长都要先组织本组教师讨论、研究、解读本周所讲的教材,然后再进行集体备课。
以上是我们一些简单的做法,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米村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