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版选修谈《史记》《汉书》教学参考
一、学习要点
(一)课文相关知识
本文选自朱自清文学评论集《经典常谈》,本书是朱自清先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全书见解精辟,史笔卓越,通俗流畅,深入浅出,已成为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
1940年夏至1941年夏,按西南联合大学规定的教师“轮休”制度,在此校任教的朱自清可以带薪离校休假一年。1940年上学期,一放暑假,朱自清就离开了学校临时校址所在地的云南昆明,于这年的8月4日到达在四川成都租得的、夫人及孩子已搬至此处的家——成都市东门外宋公桥报恩寺内的旁院三间没有地板的小瓦房。这座小尼庵内的那三间小瓦房被叶圣陶称为“望江楼对面朱先生的寓所”。这时节,朱自清夫人刚产过小孩,尚不能起床;朱自清的儿女又多,大一点的均在校读书。作为学者、散文家和教授的朱自清真是学问、家务两不误,照顾家眷的同时仍从事着学术研究。
朱自清是1941年10月8日离开成都的,他顺岷江而下,途经乐山、宜宾、泸州、叙永等地,11月初抵达昆明。休假期间,朱自清已在成都家中写完了《古典常谈》,有近8万字。到昆明后,料理完杂务,朱自清又着手修订全稿。1942年1月的28、29和30日他都在“校正”《古典常谈》,1月31日开始写序,2月2日写毕。2月3日,朱自清步行一大段难行的马路,从他的住处走到杨振声的住处,把全部《古典常谈》稿(包括序和《古典常谈》正文)交给杨振声。杨振声建议把书名改为《经典常谈》,朱自清没有立即同意。但在归途中经过考虑,朱自清认可了杨振声所拟的书名。
此书成书于1942年,几年间仅在文光书店就印了五次,当时的宣传是“不读《经典常谈》,就过不了考试关”,“不读《经典常谈》就当不好国文教师”。经典训练是文化教育的一个必要项目,作者朱自清认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而中国古代经典,浩繁艰深,一些人望“典”兴叹,不敢问津。为启发人们对经典的兴趣,先生给想“漫游”经典的读者当向导,以亲切自然的随笔风格描述了十三部经典的典故源流、“胜景佳境”,深入浅出、富于生趣,并尽量采用近人新见。先生一生诲人不倦,晚年致力于文化启蒙,他衷心希望“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二)课文分析
全文共13个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段):概述《史记》《汉书》都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都成了文学的古典”。
第二部分(2—8段):详细地介绍司马迁其人和《史记》。从他的出身、写史的准备、为李陵求情、思想追求等几个方面写起,深入分析司马迁成就《史记》的必然性。然后,详细介绍了《史记》的体例、内容、价值和意义。
第三部分(9—11段):介绍班固其人和《汉书》,对比《史记》,写《汉书》名称由来、体例、影响。
第四部分(12—13段):总结全文,两本书虽然各不相同,而所采者博,所采者精,却是一样的;组织的宏大,描写的曲达,也同工异曲。二书并称良史,绝不是偶然的。
附:
《史记》在描写人物方面的特点:
①选取与天下兴亡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戏剧化的激烈紧张的斗争冲突来突现人物性格。
②用“互见法”来补充叙述、交待某些相关的历史背景、情节或者细节,既避免叙述的重复,又使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清晰、完整。
③重视用细节描写突现人物性格。
④善于用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写出人物的神情。
《汉书》的写作特点:
①行文简练整饬,详赡严密。
②作者常常在平铺直叙中寓含褒贬,而且分寸掌握得相当准确。
③对材料的取舍,作者下了很大的功夫,善于剪裁。
④结构方面,作者十分注意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交待。
⑤作者收录了大量辞赋散文,使文学性加强,然引文太多,有时影响文气的连贯。
二、能力训练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朱买臣传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贵,今已四十余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
后数岁,上拜买臣会稽太守,上谓买臣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今子何如?”买臣顿首辞谢。诏买臣到郡,治楼船,备粮食、水战具,须诏书到,军与俱进。
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值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现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买臣徐出户。有顷,长安厩吏乘驷马车来迎,买臣遂乘传去。
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饲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
(选自《汉书·朱买臣传》有删节)
1.加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治产业
治:经营,管理
B.上拜买臣会稽太守
拜:任命
C.买臣顿首辞谢
辞谢:告辞道谢
D.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给人看
2.下列句中加红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如衣绣夜行
B.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
夜不闭户
轻财好施
C.即听去
D.发民除道
听天由命
除暴安良
3.加红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怀其印绶
B.疾呼曰:“实然!”
见其故妻
然五人之当刑也
C.卖以给食
D.会稽闻太守且至
以身试法
得过且过
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成分,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常刈薪樵,卖(薪樵)以给食
B.如公等,(吾)终饿死沟中耳
C.须诏书到,军与(朱买臣)俱进
D.守邸与共食,食且饱,(朱买臣)少现其绶
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买臣愈益疾歌
买臣更加大声歌唱
B.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
经常带着会稽郡的守门人(让其)借住借吃
C.呼令后车载其夫妻
呼叫命令后面的车装载那对夫妻
D.悉召见故人与饮食
召见所有老朋友,和他们一块饮酒吃饭
6.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朱买臣早年生活贫寒却不以为羞,经常在路上高声吟咏,以致妻子请求离他而去。
B.皇帝让朱买臣到会稽做太守的原因之一就是那里是他的故乡,他也算荣归故里。
C.朱买臣抵达会稽后,人们对他的态度可谓前倨后恭,反映出当时的世态炎凉。
D.朱买臣荣升之后善待前妻表现了他的宽容,前妻死后他只能乞钱安葬说明了他的廉洁。
附参考答案
1.D 陈列,排队
2.D 除,修整/除掉(A夜,在夜里B轻,轻视C听,听任)
3.A 其,都是他的(B 然,这样/然而 C 连词,来/介词,用 D 将要/就)
4.B 补“你”
5.B 经常跟着会稽郡的守门人借吃借住
6.D 并未善待前妻,不能体现宽容,不能体现廉洁
参考译文
朱买臣,字翁子,是吴地人。他家里穷,喜欢读书。不经营家业,经常靠卖柴草来维持生活。他总是挑着成捆的柴草,一边走一边读书,他的妻子也用背背着、用头顶着柴草,跟在他的后面。他妻子多次劝阻买臣不要在路上吟诵、歌唱,朱买臣更加大声歌唱。妻子为这件事感到羞惭,请求离去。朱买臣笑着说:“我五十岁时该富贵,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你
受了那么久的苦,等我富贵以后,再报答你的功劳。”妻子愤恨地说:“像你这种人,最后只会饿死在田沟里,怎么会富贵呢!”朱买臣无法留住她,只好让她离开。后来朱买臣一人在路上边走边唱,在墓地间背柴草,正赶上他的前妻与夫家上坟祭扫。他们见朱买臣又饿又冷,就喊住他,让他吃喝。
几年以后,皇帝任命朱买臣为会稽太守,对朱买臣说:“人富贵了却不回故乡,就像穿着锦绣衣服在夜里行走一样,你说怎么样?”朱买臣在地上磕头,谢别皇帝。皇帝诏命朱买臣前往会稽置办战船,筹备军粮和水战兵器,等待发兵的诏令一到就率军进发。
起初,朱买臣在被免去待诏时,经常跟着会稽郡的守门人借吃借住。等到被任命为太守以后,朱买臣又穿着从前的衣服,怀藏着官印,走着回到郡府。正赶上派往进呈薄籍的会稽官吏们正在一起喝酒,他们对朱买臣瞧也不瞧一眼。朱买臣就进了屋子跟守门人一起吃饭。快吃饱的时候,朱买臣稍微露出一点官印的丝带。守门人感到奇怪,上前拉出丝带。一看官印,原来是会稽太守的印章。守门人吃了一惊,跑出去告诉那些进京的官吏属从。大家都喝醉了,高声喊到:“胡说八道!”守门人说:“你们来看一下。”一个向来看不起朱买臣的老相识进屋看了一眼,转身跑出来连声喊到:“真是这样!”在座的人都很惊骇,禀告守丞。大家互相推搡在庭院里排好队拜见朱买臣。朱买臣慢腾腾地走出屋来。过了一会儿,京城长安皇宫里的马官驾着四匹大马拉的官车来迎,朱买臣就乘车走了。会稽郡听说新的太守快到了,就派老百姓整治道路。县中官吏又出动了一百多辆迎接的马车。朱买臣进了吴的的管界,遇见他的前妻正与丈夫修路。朱买臣停下车,呼叫命令后面的车装载那对夫妻,并把他们安置在大院里,还管他们的吃喝。过了一个月,朱买臣的前妻自杀。朱买臣给她的丈夫一点钱,让他把她安葬了。朱买臣召见所有老朋友,和他们一块饮酒吃饭。凡是曾经对他有恩的,他都一一报答。
第二篇:史记与汉书的文学贡献是什么
史记与汉书的文学贡献是什么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历十余年而完成。《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从总体上来说,《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
《史记》所写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但是,通过“互见”即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的方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实际把人物加以类型化了。
在各民族早期文学中,都有这样的现象,这是人类通过艺术手段认识自身的一种方法。只是中国文学最初的类型化人物出现在历史著作中,情况较为特别。
由此,《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
在武侠小说方面,除了人物类型,它的体裁和叙事方式也受到《史记》的显著影响。中国传统小说多以“传”为名,以人物传记式的形式展开,具有人物传记式的开头和结尾,以人物生平始终为脉络,严格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并往往有作者的直接评论,这一切重要特征,主要是渊源于《史记》的。
后世小说多以《史记》为取材之源。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和寒川子的《战国纵横》。
戏剧方面,由于《史记》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尖锐,因而自然而然成为后代戏剧取材的宝库。
据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所载,取材于《史记》的剧目就有180多种。据李长之统计,在现存132种元杂剧中,有16种采自《史记》的故事。其中包括《赵氏孤儿》这样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名作。已经失传的类似作品,当然更多。到后来的京剧中,仍然有许多是取材于《史记》的,如众所周知的《霸王别姬》等。
宋元时期,随着中国戏剧的形成与成熟,《史记》的内容与艺术也影响到戏剧创作。例如宋元戏文有《赵氏孤儿报冤记》;元明杂剧有《冤报冤赵氏孤儿》(元·纪君祥)、《卓文君私奔相如》(明·朱权)、《灌将军使酒骂座记》(明·叶宪祖);明清传奇有《窃符记》、《易水歌》(清·徐沁);地方戏及新编历史剧有《搜孤救孤》(京剧)、《卧薪尝胆》(汉剧越剧)、《和氏璧》(同州梆子)、《完璧归赵》(京剧)、《鸿门宴》(京剧 川剧汉剧秦腔)、《萧何月下追韩信》(京剧 川剧 汉剧 秦腔)、《霸王别姬》(京剧)、《大风歌》(话剧)。
在传记文学方面,由于《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代史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虽然,后代史书的文学性显著不如《史记》,但其数量既浩如瀚海,如果将其中优秀传记提取出来,也是极为可观的。此外,史传以外的别传、家传、墓志铭等各种形式的传记,也与《史记》所开创的传记文学传统有渊源关系。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汉书的影响 开创断代史体例
首先,《汉书》开创了断代史的叙史方法,体例为后世沿袭。自秦汉以来,均为君主本位政体,本朝人往往不敢直接评论本朝政治,忌讳甚多,而断代史则合乎作者的心理,因为前朝已灭亡,评述前朝政事,危疑较少,较易发挥。故《汉书》一出,此后历朝官修“正史”均以断代为史。
班固之所以断代为史,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他总结汉武帝到东汉初年,约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著作,加以创造性的发展,其目的是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班固认为,《史记》的通史体例,将西汉一代“编于百王之末,侧于秦项之列”,既不利于宣扬“汉德”,又难以突出汉朝的历史地位。这是《汉书》断代为史的根据。于是,《汉书》“包举一代”,断限起自西汉建立,终于新朝的灭亡,为了突出刘邦,就将《高帝纪》置于首篇。这种断代为史的体例,受到后来封建史学家的赞誉,并成为历代“正史”编纂的依据。
其次,在编纂体例方面,《汉书》继承而又发展《史记》的编纂形式,使纪传体成为一种更加完备的编纂体例。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虽然各自独立成篇,但彼此间又互有联系,因此全书可以合成一整体。它既能扼要列举历史发展的大概,又可以详细记述有关的史事。既便于查看个别人物活动的情况,又能顾及典章制度的历史沿革,其优点极多,使纪传体能为后世史家所采用。
例如,《史记》虽然立了《吕后本纪》,但却用惠帝纪年,《汉书》补立《惠帝纪》,解决《史记》在体例上的混乱;对于年月的记载也比《史记》详细和明确。对于传记的编排,《汉书》基本上按时间先后为序,体例上也比《史记》整齐划一。《汉书》继承了纪传体优点,此后正史均沿用纪传体的体例。
再者,《汉书》新创立的四种志,对于西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文化的记载,比《史记》更加完备,从而提高了《汉书》的史料价值。扩大历史研究的领域
《汉书》十“志”中,《食货志》为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状况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沟洫志》有系统地叙述了秦 《汉书疏证》(清朝·沈钦韩)汉水利建设;《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开创了后代正史地理志及地理学史的研究;《礼乐志》、《郊祀志》、《刑法志》分别记载政治、军事、法律和有关的典章制度;《五行志》、《天文志》和《律历志》,都是研究古代自然科学的宝贵资料。《艺文志》论述古代学术思想的源流派别及是非得失,是一部极珍贵的古代文化史资料。确立书志体
十“志”规模宏大,记事丰富,对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特别是有关汉化部分更为详细。书志体始创于《史记》,《汉书》加以发展,后代正史的志,大抵以《汉书》十“志”为依归。书志体也成为后世典章制度史的编著所模仿,如唐朝杜佑所著的《通典》。开创目录学
在《艺文志》中采用了刘歆《七略》的分法,将古代的学术著作区分为六大类三十八小类,加以论述,使人们对各学术流派的演变与发展,有更清楚的了解。加上,又保留了《七略》的大概面貌,成为人们研究上古至西汉末年旳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及学术文化史。保存重要的历史文献
现存《汉书》约80万字,卷帙比《史记》繁富。它增载不少重要的诏令,主要集中在帝纪部分。在许多人物传记中,《汉书》又收入大量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奏疏、对策、著述和书信。在《汉书》的十志中,也有类似的重要历史文献的收载,如《食货志》收入晁错的《论贵粟疏》等。
《汉书》还增补《史记》对于国内外各民族史的资料。例如,在《史记·匈奴列传》的基础上,《汉书》大量增补汉武帝以后的史实,比较完整地记述了自远古至西汉末年匈奴民族的历史。《汉书》又合并《史记》的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诸传,在补充大量的史实基础上,以合传形式写成较为详细的《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同时,《汉书》改《史记·大宛列传》为《西域传》,记述今新疆境内我国各民族历史,以及中亚和西南亚诸国史。这些记载,均是研究亚洲有关各国历史的珍贵资料。
第三篇:《史记》《汉书》中的人物差异——项羽
《史记》《汉书》中的人物差异——项羽
《史记》和《汉书》虽同样是记录中国古代历史但在人物表达方面却略有不同 其中包含了两位作者的情感 《史记》《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 司马迁在公元前99年(汉武帝天汉二年),47岁,汉武帝攻打匈奴,骑都尉李陵投降。司马迁为其辩护,下狱,遭宫刑。《史记》一半左右都是在他入狱的时间中完成的.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其编写续篇。据《史通·正义》记载,写过《史记》续篇的人就有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人,书名仍称《史记》。班固的父亲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巨作。不料,工作开始几年,有人上书汉明帝,告发班固“私作国史”。班固被捕入狱,书稿也被全部查抄。他的弟弟班超上书汉明帝说明班固修《汉书》的目的是颂扬汉德,让后人了解历史,从中获取教训,并无毁谤朝廷之意。后来无罪开释,汉明帝更给了班家一些钱财,帮助他们写下去。可见其两人命运坎坷 在对待同一件事情上会有自己的见解。
一.《史记》与《汉书》内容对比
《汉书》写于《史记》之后是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所以班固续写的。在《汉书》中就免不了借鉴与《史记》在《汉书》项籍传袭用《史记•项羽本纪》。《史记》为项羽专著一本纪,而《汉书》将陈胜与项羽合传,传赞部分亦将《史记》陈涉世家赞与项羽本纪赞合并。《汉书》项籍传大幅删减《史记•项羽本纪》中字句,以互见法移置段落至《汉书》他传中,并调整后半部分传文顺序,使《汉书》项籍传字数缩减为《史记•项羽本纪》的三分之二左右,并占《汉书•陈胜项籍传》字数的三分之二。关于《汉书》传文中的删补移置,大段变动方面《史记》第1-
9、11-15、20、25、40-
42、45段与《汉书》各对应段落内容大致相同,仅字句略有删改。
二.《史记》有误而《汉书》改正者
1、称谓问题:
《史记》:“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梁玉绳案:“前此皆称项籍,此后忽改称字而不明何也,高纪则皆称字。《汉书》项籍传亦是。”
《史记》:“楚王阴令羽诛之”,《汉书》作:“楚王阴令籍诛之”。梁玉绳云:“古人亦自称字,《汉书•匡衡传》注引衡与贡禹言匡鼎白,后书周黄徐姜申屠传序述闵贡语云,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哉!《汉书》‘羽’作‘籍’。” 《史记会注考证》:愚按当从《汉书》作“籍”,下文“籍何以至此”“籍独不愧于心乎”可证。
2、《史记•项羽本纪》:“陈馀阴使张同、夏说说齐王田荣”,《史记•高祖本纪》:“陈馀怨项羽之弗王己也,令夏说说田荣”《史记•张耳陈余列传》:“陈馀乃使夏说说田荣”,《汉书》陈馀传:“及齐王田荣叛楚,馀乃使夏说说田荣”,说者皆无张同,恐并非二人同说者,仅夏说耳。梁玉绳已指出。
3、陈馀迎立故赵王歇反赵事,《史记•项羽本纪》记作汉元年,《汉书•项籍传》作汉二年事,《汉书》为是,前文已证。
4、《史记》:“汉之二年冬,项羽遂北至城阳”,据《秦楚之际月表》此事当在汉二年春。梁玉绳曰,“冬”当作“春”,事在春也。按《汉书•项籍传》此处未标明时间,《汉书•高帝纪》作:“春正月,羽击田荣城阳,荣败走平原,平原民杀之”,可为旁证。
5、《史记》:“部五诸侯兵”,徐广曰:“部”一作“劫”,王念孙按:作“劫”者是也。《高祖纪》及《汉书•高帝纪》《项籍传》并作“劫”。《陆贾传》亦曰汉王鞭笞天下,劫掠诸侯,隶书“劫”“部”形相近,故“劫”误为“部”。
6、《史记》:“楚下荥阳城,生得周苛。”梁玉绳按:“高纪及《汉书》此事在羽东击彭越之后,当三年六月,今并书于五月守荥阳下者,盖终言之,于文法为连叙。亦犹上文叙陈馀破张耳迎赵王歇一节,是二年事,而因陈馀说田荣,遂并叙于元年也。” 《汉书》所记是。
三.《汉书》有误而《史记》无误者
1、《史记•项羽本纪》记陈馀说齐王田荣、迎赵王歇返赵事在汉元年四月,《汉书》项籍传作汉二年事。《秦楚之际月表》:“十月,歇复王赵。”此十月为汉二年十月,故按照月表,陈馀说田荣事应在汉二年。《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故耳走汉 ……陈馀已败张耳,皆复收赵地,迎赵王于代,复为赵王。”可见此事应在汉元年四月。
2、《史记》:“愿为诸君快战”,《汉书》:“愿为诸军快战”。念孙按:“‘诸军’当依《史记》、《汉纪》作‘诸君’。羽此时但有二十八骑,不得言‘诸军’也。下文亦作‘诸君’。
四.《史记》《汉书》均误者
1、《史记》:“当此时,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汉书》袭用作:“当此之时,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走入钜鹿城。”《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云:“章邯引兵至邯郸,皆徙其民河内,夷其城郭。张耳与赵王歇走入钜鹿城,王离围之。陈馀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军钜鹿北。”此时陈馀将兵在钜鹿北,并不在钜鹿城中,梁玉绳曰“此‘陈馀为将’四字,因下文有之而重出,当衍去。” 《史记会注考证》亦考出。
2、《史记》:“又以齐、梁反书遗项王”,《汉书》:“又以齐、梁反书遗羽”。《史记会注考证》:“‘齐梁’当‘齐赵’之误,下文齐欲与赵并灭楚,可证,后人据《汉书》妄改。” 按反书曰:“齐欲与赵并灭楚”,则《史》《汉》均误明矣。
对比总结
《汉书》文字力求简古,要求整饬,往往删去《史记》中赘余及虚助词语。《史记》传文中颇具散文性的字词,《汉书》袭用后多被去掉或用更简练的词句代替。《汉书》多用互见法,将《史记》传文细节部分移至他传,故其文学性、生动性大大降低。《史记》多行散句,重文采及行文气势,着重用对话表现主人公性格,爱憎感情、主观色彩突出,《汉书》将其改为不动声色的客观叙述,但文字简洁整饬,叙事较《史记》明晰,并纠正《史记》项羽传中史实有误处。两传行文风格不同,《史记》更具散文性质,《汉书》只顾简省,可读性降低,某些地方甚至有诘屈聱牙之感,皆因简省太过的缘故。
在《史记》《汉书》中究竟谁贬低了项羽?谁赞扬了刘邦? 历史上项羽和刘邦作为对手,在司马迁和班固眼中,谁在其心中地位更高一些?
在《史记》-《高祖本纪》中有这样的描述“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可见出生平平就是农户家的一个普通人。“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可见在司马迁认为在刘邦成年以后也不过是个小混混而已。可见在《史记》中司马迁贬低了汉高祖刘邦。而司马迁对项羽的认可不通过文章阅读就可发现,十二本纪就项羽一人不是皇帝。在描写项羽方面项羽,是一位英雄。天生神力,“吴中子弟皆惮之”。其志向博大高远,他很讲信义。可见司马对项羽的赞扬和对刘邦贬低。结论:史记贬低了刘邦汉书贬低了项羽
人物评价
少年英雄,志在天下楚国灭亡之后,项氏家族惨遭屠杀,少祖父项堇被车裂于家乡吴中。他与弟弟项庄随叔父项梁流亡到吴中。年少时项梁曾请人教他书法诗歌,籍学了没多久便厌倦了;后梁又请人教他武艺,没多久又不学了;梁大怒!籍曰:“学文不过能记住姓名,学武不过能以一抵百,籍要学便学万人敌!”于是梁便教授他兵法。但其学了一段时间后又不愿意学了,梁只好顺着他不再管他。籍身高八尺余,力能扛鼎,气压万夫,年青时志向便极为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我可以取代他)。”秦二世元年,大泽乡起义,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刺杀太守殷通举兵响应,此役项羽独自斩杀殷通的卫兵近百人,第一次展现了他无双的武艺!二十四岁的项羽,就这样被农民起义的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可最后也不得不写下这样的诗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失败可能是命中注定的吧……
第四篇:赵氏孤儿 《史记》选修
赵氏孤儿
晋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贾要诛杀赵氏家族。当初,赵盾在世的时候,曾梦见叔带抱着他的腰痛哭,非常悲伤;之后又大笑,还拍着手唱歌。赵盾为此进行占卜,龟甲上烧出的裂纹中断,可后边又好了。赵国一位名叫援的史官判断说:“这个梦很凶,不是应验在您的身上,而是在您儿子身上,可也是由于您的过错。到您孙子那一代,赵氏家族将更加衰落。”屠岸贾这个人,起初受灵公的宠信,到景公的时候他就做了司寇,将要发难,就先惩治杀灵公的逆贼以便牵连出赵盾,同时遍告所有的将领说:“赵盾虽然不知情,但仍然是逆贼之首。做臣子的杀害了国君,他的子孙却还在朝为官,这还怎么能惩治罪人呢?请各位诛杀他们。”韩厥说:“灵公遇害的时候,赵盾在外地,我们的先君认为他无罪,所以没有杀他。如今各位将要诛杀他的后人,这不是先君的意愿而是随意滥杀,随意滥杀就是作乱。为臣的有大事却不让国君知道,这是目无君主。”屠岸贾不听。韩厥就告知赵朔赶快逃跑。赵朔不肯逃跑,他说:“您一定能不使赵氏的香火断绝,我死了也就没有遗恨了。”韩厥答应了他的要求,他谎称有病不出门。屠岸贾不请示国君就擅自和将领们在下宫攻袭赵氏,杀死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并且灭绝了他们的家族。
赵朔的妻子是成公的姐姐,有赵朔留下的身孕,她逃到景公宫里躲藏起来。赵朔的一位门客名叫公孙杵臼,杵臼对赵朔的朋友程婴说:“你为什么不死?”程婴说:“赵朔的妻子有身孕,如果有幸是男孩,我就奉养他;如果是女孩,我再慢慢去死。”过了不久,赵朔的妻子分娩,生下男孩。屠岸贾听到后,到宫中
去搜查。大人把婴儿放在裤子里,祷告说:“赵氏宗族要是灭绝,你就大哭;如果不会灭绝,你就不要出声。”搜查到这里的时候,婴儿竟然没有声音。脱险以后,程婴对公孙杵臼说:“今天一次搜查没有找到,以后一定要再来搜查,怎么办呢?”公孙杵臼说:“扶立遗孤和死哪件事更难?”程婴说:“死很容易,扶立遗孤很难啊。”公孙杵臼说:“赵氏的先君待您不薄,您就勉为其难吧;我去做那件容易的,让我先死吧!”于是两人设法得到别人家的婴儿背着,给他包上漂亮的小花被,藏到深山里。程婴从山里出来,假意对将军们说:“我程婴没出息,不能扶养赵氏孤儿,谁能给我千金,我就告诉他赵氏孤儿藏在哪里。”将军们都很高兴,答应了他,就派兵跟随程婴去攻打公孙杵臼。杵臼假意说:“程婴,你这个小人哪!当初下宫之难你不能去死,跟我商量隐藏赵氏孤儿,如今你却出卖了我。即使你不能抚养,怎能忍心出卖他呢!”他抱着婴儿大叫道:“天哪!天哪!赵氏孤儿有什么罪?请你们让他活下来,只杀我杵臼可以吧。”将军们不答应,立刻杀了杵臼和孤儿。将军们以为赵氏孤儿确实已经死了,都很高兴。然而真的赵氏孤儿却仍然活着,程婴终于和他一起隐藏到深山里。
过了十五年,晋景公生病,进行占卜,占卜的结果说是大业的子孙后代不顺利,因而做怪。景公问韩厥,韩厥知道赵氏孤儿还在世,便说:“大业的后代子孙中如今已在晋国断绝香火的,不就是赵氏吗?从中衍传下的后代都是姓嬴的了。中衍人面鸟嘴,来到人世辅佐殷帝太戊,到他的后代辅佐的几位周天子,都有美好的德行。再往下到厉王、幽王时昏庸无道,叔带就离开周王朝来到晋国,侍奉先君文侯,一直到成公,他们世代都建立了功业,从未断绝过香火。如今只有君主您灭了赵氏宗族,晋国人都为他们悲哀,所以在占卜时就显示出来了。希 2
望您考虑考虑吧!”景公问道:“赵氏还有后代子孙吗?”韩厥就把实情完全告诉了景公。于是景公就与韩厥商量立赵氏孤儿,先把他找来藏在宫中。将军们进宫问候景公的病情,景公依靠韩厥的众多随从迫使将军们同赵氏孤儿见面。赵氏孤儿名叫赵武。将军们不得已,只好说:“当初下宫那次事变,是屠岸贾策动的,他假传君命,并且向群臣发令,不然的话,谁敢发动变乱呢!如果不是您有病,我们这些大臣本来就要请赵氏的后代了。如今您有这个命令,正是群臣的心愿啊!”当时就让赵武、程婴一一拜谢各位将军,将军们又反过来与程婴、赵武攻打屠岸贾,诛灭了他的家族。景公重又把原属赵氏的封地赐给赵武。
到赵武行了冠礼,已是成人了,程婴就拜别了各位大夫,然后对赵武说:“当初下宫的事变,人人都能死难。我并非不能去死,我是想扶立赵氏的后代。如今赵武已经承袭祖业,长大成人,恢复了原来的爵位,我要到地下去报告给赵宣和公孙杵臼。”赵武啼哭叩头,坚持请求说:“我宁愿使自己筋骨受苦也要报答您一直到死,难道您忍心离开我去死吗?”程婴说:“不行。他认为我能完成大事,所以在我以前死去;如今我不去复命,就会以为我的任务没有完成。”于是就自杀了。赵武为程婴守孝三年,给他安排了祭祀用的土地,春秋祭祀,世代不绝。
一)语言积累
1.通假字
梦见叔带持要而哭
同“腰” 韩厥告赵朔趣亡
通“促”,赶紧
而朔妇免身
通“娩”,分娩
国人哀之,故见龟策
同“现”,显现
2.古今异义
至于成公,世有立功
古义:到了……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3.一词多义
梦见叔带持要而哭
表修饰关系(连词)
盾卜之,兆绝而後好
表顺承关系(连词)
而贾为司寇
(承接关系连词)
是非先君之意而妄诛
(并列关系)
臣有大事而君不闻
(转折连词)
若幸而男
(修饰关系连词)
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的,结构助词
召而匿之宫中
他(代词)
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後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非君之身,乃君之子
是,表判断
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
就(副词)
然赵氏真孤乃反在却(副词)
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
在(介词)
及至于景公
到(介词)
以致赵盾
用(介词)
以臣弑君
凭借……身份(介词)
子孙在朝,何以惩罪?
依照(介词)
吾先君以为无罪
认为(动词)
韩厥具以实告
把(动词)
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
来(目的连词)
然亦君之咎
但是(转折关系连词)
非然,孰敢作难
这样(代词)
请诛之
请求(动词)
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
请命(动词)
吾为其易者,请先死
请允许自己做……(表敬副词)
今诸君将诛其後
他的(代词)
吾为其易者,请先死
这(代词)
其赵氏乎
恐怕(表推测语气副词)
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
确实(副词)
今一索不得,後必且复索之 一定(副词)
若幸而男,吾奉之
如果(连词)
即不灭若无声
你(代词)
韩厥许诺,称疾不出
出门(动词)
程婴出
告发(动词)
立孤与死孰难
跟(介词)
谁能与我千金
给(动词)
遂杀杵臼与孤儿
和(连词)
及索,儿竟无声
等到(介词)
及周天子,皆有明德
到(动词)
子强为其难者
做(动词)
为之祭邑
给(介词)
及赵武冠,为成人
成为(动词)
吾先君以为无罪
认为(动词)
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後
本来(副词)
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
坚决(形容词)
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
所以(连词)
复故位
旧的(形容词)
拊手且歌
并且(并列关系连词)
后必且复索之
将要(副词)
4.常见实词
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
铲除(动词)
盾卜之,兆绝而後好
用龟甲占卜时的裂纹(名词)
盾卜之,兆绝而後好
断绝
然亦君之咎
过错(名词)
乃治灵公之贼
凶手(名词)
以致赵盾
罗织罪名(动词)
妄诛谓之乱
随意(形容词)
妄诛谓之乱
混乱(形容词)
朔死不恨
遗憾(动词)
皆灭其族
家族(名词)
走公宫匿
跑(动词)
若幸而男
幸运(形容词)
赵氏先君遇子厚
对待(动词)
赵氏先君遇子厚
优厚(形容词)
子强为其难者
尽力(形容词)
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
背着(动词)
谬谓诸将军曰
哄骗(动词)
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
军队(名词)
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
延续(动词)
而叔带去周适晋
离开
而叔带去周适晋
到……去
矫以君命
假托(动词)
事先君文侯
侍奉(动词)
于是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
拜见(动词)
及赵武冠,为成人
行加冠礼(动词)程婴乃辞诸大夫
告别(动词)
5.常见虚词
赵将世益衰
更加(副词)
将作难
将要(副词)
盾虽不知,犹为贼首
虽然(转折连词)盾虽不知,犹为贼首
仍然(副词)
胡不死
为什么(代词)
是非先君之意而妄诛
这(代词)
即女也,吾徐死耳
假如(连词)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
不久
及索,儿竟无声
竟然(副词)
後必且复索之
将要(副词)
後必且复索之
再(副词)
纵不能立
纵使(假设连词)
独杀杵臼可也
只(副词)
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
确实(副词)
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
依靠(介词)
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後
没有(副词)
6.词类活用
盾卜之,兆绝而後好
为……占卜(为动用法)
国人哀之,故见龟策
为……哀伤(为动用法)
赵史援占之
为……占卜(为动用法)
婴不肖,不能立赵孤
使……立(使动用法)
昔下宫之难不能死
使……活(使动用法)
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
使……活(使动用法)
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
使……受苦(使动用法)
若幸而男,吾奉之
生男(名词活用作动词)
衣以文葆
穿上,裹上(名动)
兆绝而後好
显示吉利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7.特殊句式
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
(状语后置)
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
(状语后置)
衣以文葆
(状语后置)
夫人置儿绔中
(省略句)
匿山中
(省略句)
纵不能立
(省略句)
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省略句)
召而匿之宫中
(省略句)
赵朔妻,成公姊
(判断句)
小人哉程婴
(主谓倒装)
(二)研讨探究
1.筛选整合信息,列出结构提纲
提示:
叔带托梦,昭示厄运
屠岸作难,灭赵九族
公孙献身,程婴救孤
景公占卜,谋立赵孤
赵孤成人,程婴成仁
2.公孙、程婴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提示:
忍辱负重,舍身报恩
勇敢无畏,义字当先
3.《赵氏孤儿》的故事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提示:
作者通过赵氏孤儿的故事,歌颂了正义,鞭挞了邪恶,揭示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真理。集中体现了对士林阶层中能在生死关头有所选择的英雄的敬重。
4.将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来突现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法是《史记》惯用的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提示:
①与屠岸贾正义和邪恶的冲突
②公孙成仁和程婴立孤的冲突
③程婴成仁的内心冲突
(三)拓展延伸
1.《赵氏孤儿》是中国最早流传到欧洲的戏曲作品,德国作家歌德、法国文豪伏尔泰都对此进行过改编。为什么它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提示:
《赵氏孤儿》中的忠奸斗争、家庭仇恨实际上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善良与残暴的比拼。程婴救孤不仅仅是一个复仇的种子而是一种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善与恶面前的整体态度。在程婴这个弱小的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价值 10
观、生死观及生命意识的张扬,是民族精神、人格力量、理性光辉的统一与弘扬。程婴的作为又类似于西方的骑士。他充满了悲剧与戏剧色彩的传奇人生,既淋漓尽致的演绎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君臣、忠义的理念,又与西方社会追求的骑士精神契合,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共同认可和追求。
【模拟试题】
一.语言知识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
诛灭
B.而叔带去周适晋
到……去
C.程婴乃辞诸大夫
辞别
D.春秋祠之
祭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
B.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
C.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
D.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其赵氏乎?
其皆出于此乎?
B.韩厥具以实告
处涸辙以犹欢
C.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
于今无会因
D.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4.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昔下宫之难不能死
B.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
C.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
D.衣以文葆
5.下列各句括号内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屠岸贾)索,儿竟无声
B.夫人置儿(自己)绔中
C.程婴卒与(赵氏孤儿)俱匿山中
D.矫以君命,(君)并命群臣
6.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孙,赵将世益衰。
②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
第五篇:史记选修 (自动保存的)
《滑稽列传》教案
教学目标:
1、读清句读,读准字音。提高通畅地朗读比较浅易的文言文的能力。
2、根据注释,自行翻译文章,在老师的点拨下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虚词,注意学习文章中出现的重要的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
3、了解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的丰富多彩的手法,以及各种不同手法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和重要的文言特殊句式,学会根据已有的文言知识翻译文字。
2、学习司马迁在刻画人物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以及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太史公自序》曰:“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作《滑稽列传》”。司马迁除了关注王侯将相以外,也关注了下层小人物的生活。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关注小人物的文章,看看他们到底是怎样一个“不流世俗,不争势利”。
二、预习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1、看准字型,读准字音:
髡 赘婿 蜚 赍 禳 穿圹 瓯 履舄 帣 二参 穰 椁 楩 蕃熟 旃 受赇
2、根据课文注释,翻译下列划线的字。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广阔无垠。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说,劝说,说服;隐,隐语。奋兵而出:举兵。
冠缨索绝:缨:系帽用的带子。索:尽。绝:断。相引为曹:侪辈。这里犹伙伴。目眙不禁:直视,瞪着眼。
居数年:常用于“有顷”、“久之”、“顷之”等前面,表示相隔一段时间。居数年,即过了几年。
优孟前为寿:敬酒祝福。
请归与妇计之:商议这件事。计:盘算,谋划。优旃者,秦倡:表演歌舞的人。
陛楯者皆沾寒:楯,通“盾”;沾寒,淋雨忍受寒冷。
三、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翻译,再读文本,熟悉文本中的基本内容,积累重要的文言语法现象。
四、再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文本中共刻画了几个人物?他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提示:三个;相同点:他们都是小人物,但他们不流世俗,不争势力,仗义执言,巧妙劝戒统治者荒淫的统治,都做了对人民和国家有用的事情。不同点,他们的身份有些差异,一个是赘婿,两个是倡优。)
2、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的时候,所用手法相同吗?细读淳于髡的句子,说说你的看法。(提示:此文作为一篇类传,在写法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也有些细微的差异:记淳于髡时用了记录趣语以见神采的办法,而写优孟、优旃时是通过罗列轶事来展示个性的,而且在记录时有详有略,塑造优孟还使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在叙述淳于髡的时候,作者大量地使用整句和散句相结合的办法,句式参差错落,对偶、排比等修辞的使用。特别是在叙述自己能饮几何而醉的时候,作者极力铺陈夸张,而达到了讽喻的目的。)
3、你能说说作者塑造这些小人物有何目的吗?
通过这些小人物的不流世俗,不争势力,仗义执言,巧妙劝戒统治者荒淫的统治的行为,来与当时的所谓大臣进行对比,讴歌他们的高贵品质。同时对那些士大夫不问政治的消极行为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和鞭挞。)
五、作业
读课文,对已学的知识进行整理,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和特殊句式,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并完成课后的文言字词小练习。
《刺客列传》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
2、翻译时能依据句式特点并能落实句中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表现人物的形象的艺术。教学重难点:
1、认识刺客的精神特征、感受其人格魅力。
2、了解司马迁记人叙事的艺术技巧。教学过程:
一、自主阅读导引。
《刺客列传》全文五千多字,共写了曹沬、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人,而其中单是荆轲一个人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是司马迁这篇作品要表现的核心人物。节选部分主要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叙述了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从准备、实施、到最后失败,事件过程完整。情节围绕一个“刺”字展开,波澜起伏,惊心动魄,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二、背景介绍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赵,杀掉赵葱,遂克邯郸,虏赵王迁。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事实是:“燕弱小,数困于兵,今举国不足以当秦。”(《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这时好象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
三、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翻译阅读课文。
四、请学生讲述文章大致内容。
五、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六、讨论文中其他人物形象
秦王,贪婪,专横,凶暴,但又外强中干。秦是崇尚暴力的国家,长平之战,坑赵降卒四十万人。秦王在东方诸国人民的眼中是一个极大的暴君。樊将军的“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还以“金千斤,邑万家”悬赏捉拿樊於期。何等刻毒。一旦得樊於期首和燕督亢地图,立即“大喜”,多么贪婪。当荆轲逐时,秦王狼狈不堪,威严扫地。斩了荆轲,还“目眩良久”。
太子丹,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欲速则不达。
樊於期,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决然自刎。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
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但毕竟是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所以“至陛下”,“色变振恐”。这是一个少年的性格特点。
七、作业一:明确下列划线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怒而目之
2、吾曩者目摄之
3、荆轲嘿而逃去
4、爱燕之狗屠
5、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6、其之燕
7、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8、所善荆卿可使也
作业二:分析文中刻画荆轲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从语言、行动、表情、神态等方面展开分析)。
《淮阴侯列传》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
2、翻译时能依据句式特点并能落实句中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司马迁借《淮阴侯列传》表达出的一种独特的历史观:1.统治者心狠手毒,欲加其罪,何患无辞。2.功高震主;3.单枪匹马;4.恃才放旷,君王对他早有猜忌;5.杀功臣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的现象。教学过程:
一、介绍韩信:
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年),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二、诵读课文,正音正字,并且根据文意,划分文章结构。(一)、容易读错的字:
陈豨 蒯通 商贾 诸母漂 盗跖阏与 井陉 樵苏 若虽长大(二)、通假字: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晨炊蓐食 不能死,出我袴下(三)、文章结构。
(1)1-3早年屈辱(2)4-7井陉之战(3)8被贬之后(4)9-10 谋反被诛(5)11 史官论赞
三、研读文本1—3节,难句疏解。
讨论:文章开始的三小节写了韩信早年生活的三个小故事。
1、请同学们找到每个故事中的关键词,用四个字概括每个小故事。
三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
2、说说这三个小故事说明了韩信早年生活的境况是怎样的?
3、分析其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个性?
结论:
这三个故事都反映了韩信早年穷困屈辱的生活。
第一个故事侧重表现他屈辱之中的自尊;第二个故事侧重表现他的自信和抱负;第三个故事侧重表现他的坚忍,忍辱负重。
四、研读文本4—7节。
(一)、先研究文本P138中“阅读与探讨”部分的“萧何追韩信”“登坛拜将”,提问:这是从正面还是侧面写韩信的卓越才能? 侧面表现
(二)、第4—7节是写与赵国之间的一场战争,给这场战争取一个名称,并且说说是从正面还是侧面表现韩信的军事才能。井陉之战,正面表现。(三)、问题探究:
1、韩信能取得井陉口这场战斗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
背水而阵,迷惑赵军;引蛇出洞,骑兵偷袭,内外夹击;关键是抓住了成安君迂腐、轻敌的弱点,做到知己知彼。
2、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成安君和广武军进行对比,广武君较机智,但计策没被采用;成安君和韩信进行对比; 衬托。如“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反衬其料事如神;以赵军望见他的背水阵大笑,反衬出他的智谋;活捉广武君以后,对广武君的态度,衬托其胸襟气度;打完仗后对诸将的解释,反衬他高人一等的用兵机智。
五、研读文本8—10节总结关键语句。
第8节:刘邦忌讳韩信;第9节:舍人得罪韩信,“舍人弟上变”不足信;第10节:蒯通劝韩信反他没有反 问题探究:
1、韩信墓前有对联曰:“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联中“一知己”和“两妇人”分别指代什么人? 明确:“一知己”指萧何,“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不仅概括了韩信一生,而且点出成败之由。
2、有人说韩信是被吕后等设计陷害死的;也有人认为他造反证据确凿,咎由自取;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对此你怎么看?请认真研读课文,收集有关资料,说说你的看法。三种说法各有道理,关键是联系文本,言之成理。
六、研读文本11节。问题探讨:这段“太史公曰”包含了哪些内容,其中“天下已集,乃谋叛逆”有什么言外之意?
布衣时志与众异;没有做到“谦让”;在天下安定时密谋叛逆。其中“天下已集,乃谋叛逆”一般认为是反话:“谓淮阴之愚,必不至此也。”(李慈铭)“天下已集,岂可为逆于其必不可为叛之时?而夷其宗族,岂有心肝人所宜出哉!”(李笠)
七、作业:思考韩信为什么会被杀害?
1、功高震主;
2、狂妄傲慢,树敌太多,单枪匹马;
3、恃才放旷,君主对他早有猜忌;
4、杀功臣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杀韩信是吕后和萧何等干的,刘邦并不知情,当他知道后“且喜且怜之”,心情很复杂,也很真实。
《李将军列传》教案
教学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疏通课文,整体感知。2.通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优秀述史传统和品德。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李将军”即汉代名将李广。“列传”,是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裁,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迹。(司马迁《史记》索隐:“列传者,谓列叙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明代茅坤在《史记钞》对于李广的评价是:“李将军于汉,为最名将,而卒无功,故太史公极力摹写淋漓,悲咽可涕。”
那么,李广因何会被称为名将、又缘何“卒无功”,让后人发出“李广难封”的哀叹,让我们从本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自学质疑 1.知识积累 注音: 睨(nì)辄(zhé)圜(huán)裨(bì)骠(biāo)糒(bèi)醪(láo)悛(quān)2.自学引导
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阅读,疏通1~7节内容,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三、交流展示
写出1~7节中你认为重要的实词或虚词,并解释。
四、精讲点拨
1.生活在文景帝时的李广有什么人生遭际?他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明确:名将之后,出身“世世受射”的家庭,有一身高强的射技,但生不逢时。通过追击射雕者、射白马将(李广解鞍惑胡骑),表现了他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有勇有谋的名将品质。
2.汉武帝对匈奴作战以来,作为边将的李广有哪些活动和遭际?司马迁在这部分中是如何展示这位名将的风采的?
明确:活动——出雁门击匈奴,伤重被俘、孤身射骑脱险和为右北平太守的经历。遭际——不顺。如“当斩,赎为庶人”,“家居数岁”,“将兵数困辱”,暗含他悲剧性的人生。风采:
⑴突出写了娴熟、高超的射技。如受伤被俘后夺马逃脱途中“射杀追骑”;家居蓝田“射猎”;打猎中,“射石”,“射虎”,“射猛兽”;平时“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一直到死。还用“光占腾”飞身跃上胡儿马,匈奴称之“飞将军”,“虎腾伤广”,“射阔狭以饮”,这些细节生动展示其名将风采。
⑵写李广治军简易,体恤士兵,不爱钱财,是颇受官兵爱戴的将领。战斗中身先士卒,生活中先人后己,尤其是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士兵们都甘愿在他的麾下。
五、互动探究
阅读第四节,探讨“斩霸陵尉”事件对塑造李广形象有何作用?司马迁“实录”这一事实,说明什么?
明确:斩霸陵尉,说明了李广心胸狭窄,公报私仇的特点。司马迁笔下的李广是一个具有卓越才干和优秀品质的一代名将,但他还是有缺点的。司马迁尽管用一唱三叹的情感载体在写李广,但仍然高度尊重客观史实;他不仅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捏造历史,甚至也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掩盖李广的弱点缺点。由此看出司马迁感情上的爱憎与史实的叙述是极有分寸的,体现了爱不虚美,恶不毁功的“实录”精神。
六、作业
1.总结课文中的文言现象;
2.分析:李广这样一个让匈奴又爱又恨的名将,为何落得了个“卒无功”的结局,让后人发出了“李广难封”的哀叹呢?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项羽本纪》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了解项羽的生平及其性格特征,并学会辨证地评价他人。
2、通过探究项羽最终选择乌江自刎的原因,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加深对人生的认识。学习重难点
1、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感受主人公独特的人格魅力。
2、探究项羽最终选择乌江自刎的原因及辨证地评价项羽。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读
(一)温故知新
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回顾以前所学,向大家展示大风歌。
(二)基础知识
(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译文以及课文下的注释,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基础知识)
1、给下列重点字词注音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力能扛鼎 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田父绐日 项王自度不得脱 斩将,刈旗 乌江亭长舣船待 羽岂其苗裔邪 栎阳 狱掾 檥
2、文言基础知识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
②乃持项王头视鲁
③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2)找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思
①梁以此奇籍 ②皆沉船,破釜甑 ③无不膝行而前 ④遂霸有天下
二、整体感知。结合课文下的注释,通过小组讨论,自主翻译,讲述关于楚霸王项羽的故事。
1.名门之后;2.少年言志;3.吴中起兵;4.巨鹿之战;5.鸿门宴;6.霸王别姬;7.东城之战;8.乌江自刎
三、重点研讨。再读文章,结合关键段落,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表一(项羽人物形象)
刻画方法 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 彼可取而代也 垓下歌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思考:回忆常用的刻画人物方法,并讨论司马迁是如何刻画项羽这一形象的? 表二
项羽的优点 项羽的缺点 思考:分析体会刘邦和项羽不同的性格特点,探讨项羽性格中的哪些弱点最终导致他的失败。
四、作业
1.自写一副对联,对项羽作出评价。2.写一篇关于项羽的人物评论。
《史记》文言词句积累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活用的文言知识。
2.掌握《史记》中被动句式。教学重难点:
1.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辨认《史记》中的特殊句式与词类活用。
2.熟练掌握被动句的五种类型。教学过程:
1.什么是词类活用?
明确: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2.讨论并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含义。衣锦还乡 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从百余骑 会项伯欲活张良 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沛公欲关中王
明确:衣,名词活用为动词,穿衣;活,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使„„活;从,使动用法,使„„跟从;活,使动用法,使„„活;怪,形容词用着动词,感到奇怪;王,形容词用着动词,称王。
3.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类型和意义。项军壁垓下 项梁以此奇籍 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用坚其意
大王必欲急臣 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汗牛充栋 君子不齿 4.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外欺于张仪 吾尝三仕三见遂于君
明确:在国外被张仪欺骗;管仲曾三次作官,三次被国君辞退。5.五种常见被动句句式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即“谓语+于„ „”的形式。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动词前边用“见”或“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如:吾尝三仕三见遂于君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施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3.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
如:身客死于秦,为夭下笑。(《屈原列传》)如用“为”引进施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示被动,构成“为„„所„„”式。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为„„所„„”是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施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
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4.用介词“被”引出施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5.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
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屈原列传》)六,作业。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史记》文言词句积累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史记》的艺术魅力。2.让学生能背诵并理解一些经典段落和句子。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司马迁在创作《史记》过程中的所体现了文史精神和人文关怀。2.把握《史记》的艺术特征。教学过程:
一、教师范读
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跟住老师一起朗读。内容包括《太史公自序》中圣贤意有所发郁结发愤之为作一段;《高祖本纪》中高祖置酒洛阳与群臣畅谈成功经验和高祖还乡两段;《李将军列传》中太史公的论赞;《孔子世家》中太史公的论赞;《管仲列传》中管仲深情回忆自己与鲍叔的交往一段;《屈原列传》中屈原行吟泽畔与渔夫的对话和太史公的论赞两段;《项羽本纪》中巨鹿之战、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和太史公论赞四段;《刺客列传》中易水送别一段;《淮阴侯列传》中太史公的论赞。
二、学生自由朗读。
在朗读中完成教学目标一和目标二。
三、分组朗读(男女生个一组)
四、摘抄。
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两到三段,摘抄在笔记本上。
五、作业。
1.任选上述三段背诵。2.熟读上述所有段落。
3.任选上面两段文章,翻译成现代文。
《史记》成语、典故、俗语积累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成语、典故、俗语的出处及其意义。2.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成语、典故、俗语。教学难点:
1.让学生熟练掌握文中成语、典故的来源,在深刻理解上的运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成语、典故、俗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学好语文的关键点之一。而这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联系就是这三者都是从古代流传至今,是人们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慢慢形成的一种用于习惯,他们都是中华文化沉淀的结晶。那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二、思考这三者各自的定义。
明确: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典故:有三层含义
1、典制和掌故;
2、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
3、泛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
俗语: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三、解释下列成语、典故、俗语的意思并在文章找到相应的出处。
背水一战: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霸王别姬: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
天下无双:天下找不出第二个。形容出类拔萃,独一无二。出自《史记.李广列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
海市蜃楼:蜃:蛤蜊,传说中的蜃能吐气成楼台形状。①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当空气各层的密度有较大差异时,远处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就发生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物体的影像。这种现象多在夏天出现在沿海一带或沙漠地方。古人误认为是蜃吐气而成,所以叫蜃景。通称海市蜃楼。②比喻虚幻的事物 ③也可用来形容心中想到但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出自《史记·天官书》:“海旁蜄(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
卧薪尝胆: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相见恨晚: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出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四、作业
1.在《史记》中找出十个成语、典故或俗语并解释其意思。2.解释下列成语、典故的意义,并注明其出处。
毛遂自荐 脱颖而出 歃血为盟 因人成事 一言九鼎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怒发冲冠 刎颈之交 胶柱鼓瑟 纸上谈兵 一字千金 奇货可居 图穷匕见
《史记》成语、典故、俗语积累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成语、典故、俗语的出处及其意义。2.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成语、典故、俗语。教学难点:
1.让学生熟练掌握文中成语、典故的来源,在深刻理解上的运用。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请几位同学分别说出自己所找的十个成语、俗语或者典故,并分别找其他同学来解释其意义和说明出处。
二、解释下列成语、典故、俗语的意思并在文章找到相应的出处。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国士无双: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随波逐流: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三、同桌交流。以桌为单位,两位同学相互比赛,看看谁说的成语、俗语、典故更多,出处说得更准确。不可重复。
四、作业。
在《史记》中任选一典故或成语,展开想象将其扩充、延展,用现代文写成一篇400字左右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