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教学行为案例分析
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教学行为案例分析
这一部分我们所涉及的案例,是关于教学过程当中的师幼互动问题。这恰恰是教师直接用爱与智慧与孩子的童心发生碰撞的最佳舞台,也是教师发挥其教育机智的广阔天地。
案例当中的教师或聪慧、或灵敏,几许细心,几许宽容,化解着成人与孩子――“两重世界”带来的冰冷。
孩子是一粒“种子”,表面死寂却暗含着旺盛的生命力,需要教师精心呵护,细心培育。我们选择的这些案例当中教师的做法,相信会给你带来启示。
“好孩子”后遗症
周海霞
背景:
现在的孩子们是家中的独苗,几个家长围绕着他(她)一个人,因此对他们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希望他们在家是父母的“好孩子”,在园是老师的“好学生”。在如此的要求之下,孩子们在无形之下产生了压力,产生了系列的“后遗症”。
案例描述:
今天早上新新的外婆告诉我,新新最近几天都不愿来幼儿园,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听了非常吃惊,因为新新一直是班上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的小男孩,常常作为其他小朋友的榜样和典范,这样一个老师喜欢,小朋友羡慕的“榜样”,居然不愿来幼儿园?
中午,我照例让新新做值日生,帮助负责管理上厕所的幼儿。教室里小朋友进行着各自喜欢的活动,气氛非常热闹。只见新新靠在门边,羡慕地望着同伴。不一会儿,他走到我身边,“吴老师,我……”他说了一半又把话缩了回去。我蹲下身,关切地询问:“怎么啦,有什么事告诉老师。”他用力咽了一下口水,眼睛直直地望着我,小声但又坚定地说:“吴老师,我今天不想做值日生,我想玩。”说完马上又低下了头,像一位犯了错事的学生。这一次我傻眼了,值日生是小朋友每天梦寐以求的“好差使”,而新新却拒绝了“美差”,望着新新低着头的样子,我的脸感到火辣辣,我意识到什么,问新新:“你不愿来幼儿园,是因为老师让你做值日生吗?”他迟疑了一会儿说:“做值日生就不能玩了。”原来如此!在我的答应下,他如释重负,快乐地像小飞燕一样加入了同伴游戏的行列,在队伍中他笑得那么开心,那么灿烂!
分析:
1.“值日生”剥夺了他的活动时间
新新是班级里既听话又懂事的孩子,从来不出差错,所以我们经常会请他做“值日生”,来帮老师一起维持小朋友的纪律,这样一来帮了老师许多忙,减轻了老师一些负担,但同时无意中剥夺了孩子活动的时间。当小朋友活动时又笑又跳,他却站在一旁注视着孩子们的行动;当有的小朋友吃完饭在看书游戏,有的小朋友正慢吞吞地吃着饭时,他却走来走去检查小朋友的饭碗;当小朋友午睡起床后,津津有味地看电视时,他却帮老师一起分点心,检查小朋友的仪表。我竟剥夺了他那么多的游戏时间,他能感到快乐吗?
2.“光环”下的压力
他是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更是小朋友引以为荣的榜样。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下,他变得比同龄孩子成熟许多,他越来越在乎老师对他的评价,小朋友对他的评价,他又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小孩,为了得到更多的表扬,他必须更加努力,他不希望别人看到他的缺点,也不允许自已犯错误。但他心理的承受力毕竟有限,他就选择了逃避,选择了不愿来幼儿园,因为在家中他才能无拘无束,但在幼儿园却不行,所以他对幼儿园产生了恐惧。
3.“掌声”中的自负和脆弱
记得前一段时间因为新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被老师批评后,他也曾出现拒绝上幼儿园的现象。像新新这样的孩子因为各方面出色,老师给予了更多的掌声,过多的表扬也一天天会让他们自负起来,内心反而更脆弱,他们经不起一点打击和挫折。
反思:
1.将活动时间还给孩子
我们平时为了锻炼孩子的能力,常常让孩子来做值日生帮老师一起管理纪律,但有时候占孩子的时间比较多,幼儿爱玩是天性,剥夺了他们游戏的时间就是侵犯了他们的天性,我们可以让幼儿轮流做值日生,给能力弱,纪律差的孩子机会,让他们在获得肯定中树立信心。当然值日生时间不能太长,有些时候不需要他们参与,如午饭前后的检查和午睡起床后,让他们也像同伴一样开心地参加活动。
2.允许“榜样生”犯错误
再能干的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更何况是孩子。我们应该理性地对待他们犯错误,与其他孩子犯错误一样。如果我们对他们的错误大呼小叫“你怎么也这样”时,孩子就会有很大的压力,他们会苛求自己,为了让自己在大家眼中有一个好印象,他们就不再是孩子了,他会变得虚伪,讨好别人。
3.不将“榜样生”神化
对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我们要有颗平常心,不能滥用表扬、奖励,否则将滋长他们骄傲,自负的情绪,一有失败和挫折就经受不起。我们应把更多的表扬、鼓励给能力中等或偏低的孩子,让这些孩子树立信心,并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帮助他们。
(作者单位:哈尔滨尚志幼儿园)
专家评析:鲁迅先生说:“再伟大的诗人,出生后第一声也是哭声,而不是一首赞美诗。”这说明孩子要用天性来养育,而不要过早地用社会来培育。“好孩子”现象意味着我们成人过早地将社会规范移植在孩子身上,这会让孩子丧失一个美丽而幸福的童年。成人应该学会等待,让孩子慢慢成长,站在孩子的身后,看着孩子的脊梁。
“打灰狼”的启示
魏 娜
背景:
四月的一天,天气格外晴朗,我带着中四班的孩子们来到操场上,玩起了“打灰狼”的游戏。
案例描述与分析:
虽然四月份是我园的“快乐运动月”,孩子们进行过很多钻爬跑跳的体育游戏,可投掷游戏这是第一次玩。我和同班老师事先用曲别针将灰狼、狐狸、老鼠等十几个“坏家伙”的图片固定在一块大绒布上,又准备了一大筐大小不等的口袋。一看到绒布上的“大灰狼”,孩子们都兴奋得尖叫起来。
我用粉笔画出了投掷线,又简单地讲了投掷的要求,话还没说完,孩子们已经争先恐后地挤了起来,小谦、小晨更是迫不及待地拿起口袋就扬,我只好退到一边儿,任由他们玩了起来。一开始,孩子们都遵守着规则,站在线的边上,可谁也没投中,渐渐地他们不自觉地越投越往前走,我屡次提醒他们,可孩子们玩在了兴头上,我的话根本不起作用。瞧傲傲已经离目标很近了,他干脆直接捡起散落一地的口袋,砸向近在咫尺的布上……后面的孩子被挡住了视线,也纷纷挤到布前,用口袋直接砸向大灰狼……很快,用曲别针固定的大灰狼、狐狸禁不住这样的“狂轰滥炸”,纷纷掉了下去,游戏不得不暂时结束了。
第二篇:儿童心理发展案例分析
儿童心理发展案例分析
问题:扇动一张纸,一个孩子感到空气在脸上拂过。过了一段时间,在有风的一天,他感到了风。因此他觉得风的形成是由于树的晃动。你认为这种因果表征处于思维发展的哪一阶段?为什么?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增加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的发展.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的质的不同阶段,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段
这一阶段的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运动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主要特点有反射和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
运算是指内部化的智力或操作。儿童在感知运动截断获得的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在这一阶段一经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具有了符号功能,表象日益丰富,其认知活动已经不只局限于对直接感知的环境是以动作,开始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失误,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心理表象是只觉得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的格式;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生命的,即所谓的泛灵论;还有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认知结构又具有相对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本阶段儿童的思维还具有之能前推,不能后退的不可逆性;本阶段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事往往忽略其他实物及思维具有刻板性。这一阶段的儿童在做出判断是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唯独,尚不能同时运用两个纬度。
3.具体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弹性,思维可以逆转而同一件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和群集运算。但这一阶段的儿童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
4.形势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以来,实行市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一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
(二)而老师给的案例中孩子的表现我认为该儿童正处于前运算阶段。理由如下,这一阶段的儿童具有了符号功能,表象日益丰富,其认知活动已不只局限于对直接感知的环境是以动作,开始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心理表象是只觉得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的格式;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生命的,即所谓的泛灵论;还有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认知结构又具有相对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本阶段儿童的思维还具有之能前推,不能后退的不可逆性;本阶段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事往往忽略其他实物及思维具有可颁行。这一阶段的儿童在做出判断是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唯独,尚不能同时运用两个纬度。题中孩子的表现由扇动纸感到凉快认为凉快是由于纸的扇动从而认为树林里的风动是由于树叶的晃动正是由于儿童开始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心理表象是只觉得物的图像,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生命的,即所谓的泛灵论;还有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认知结构又具有相对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本阶段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事往往忽略其他实物及思维具有可颁行。这一阶段的儿童在做出判断是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唯独,尚不能同时运用两个纬度。即儿童只能从事物的表象纸的扇动带来风推出树叶的扇动也能带来风,而不能认识到凉快产生的本质.认知受直观知觉活动的影响较大.
第三篇:中学生行为问题案例分析
个案情况:
小海是一名初三学生,一直学习优秀,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最近小海的班主任时不时就打电话给小海的父亲,说小海没来上课,是不是生病了。父亲也没什么生气,也帮着说小海不舒服。
有一天,父亲早上回家发现小海又躺在床上不去上学。父亲也没什么生气,立刻将小海送到学校。但是小海进校门看见父亲走后又溜出校门,跑到网吧去玩去了,结果老师打电话给父亲说小海今天又没来。父亲说他亲自把小海送到学校的,看着他进校门的。但是班主任坚持说小海没来。
结果,中午的时候,小海回家了,父亲质问他去哪了,小海知道又是班主任告状了,也不再掩饰,说等爸爸走后就溜到网吧玩去。这次,父亲再也忍不住了,责骂到:“都送你到学校了,你还不安分点,你到底还读不读书的!”小海反驳:“书上的内容没什么好学的,简单得要死,整天还要学那破烂不堪、毫无价值的语文、政治,整天除了背还是背,受不了那些老师了。所以我想退学不读了。况且从小到大,你们都是偏爱大哥的,我这个当小的,你们也不怎么上心的了。我在网上有一大堆关心我的好朋友,他们让我找到了我存在的意义。所以这些事你也少管。”这番话是严重伤了父亲的心,一直听话的好孩子,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摸样的。
原因分析:
从小海的回答来看,小海是出现了厌学的情况。从本质上讲,学生的厌学,有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在的心理原因。
客观原因涉及考试制度,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还有家庭教育环境、社区教育环境、社会大环境及大众传媒等方面的消极影响。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学生内在的心理因素起决定作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学生的厌学,突出一个“厌”字,“厌”是一种心理状态:厌烦、厌倦、讨厌。这种心理现象的产生往往是由其它心理因素造成的,具体说来,一般有如下几种:
一,动机缺失。当学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任何需求的时候,他们是不可能热爱学习的。动机缺失是导致厌学的重要原因。其中有两个层次的因素,浅层因素是无动机,即对学习没有需求欲,因而没有动机来启动学习,而贪玩好动的天性主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通过老师逼、家长压,他们从小就被灌输一种“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才有好日子过”的意识,但是孩子读了几年的书,发现这个书是越读越乏味,更痛苦的是,他们还要面对一大堆他们根本就不敢兴趣的。深层的因素则是负动机,这部分学生对学习有认识,但其看法是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他们从家庭或者社会那里接受了某些错误的思想,没有读书照样可以做生意赚大钱。那些文化水平不高又做个体生意且财源茂盛的家长们,往往在不经意间误导了自己的孩子,促使孩子厌学而追求享乐。负动机的反作用力非常大,她能持久而强劲地推动学生逃避学习,老师的苦口婆心、老师的软硬兼施、老师的循循善诱,往往被抵消,“启而不发”者大有人在。
本案例的小海说的书本没什么好学的,这个反应了书本上没他所需要的,这个就是他对学习动机缺失的表现。
二,兴趣转移。兴趣是动机的重要因素,它能引人注意,调动人的好奇心,促使人喜爱从事某项活动。而人的兴趣又易于产生干扰,导致转移。思想成熟的人自控能力强,能自觉地排除干扰,保持兴趣的持久稳定。而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其兴趣的显著特点是动摇性,只要干扰因素强烈,就会发生转移。厌学的学生大多数是将兴趣由学习转移到其它事情上去了。
现在的社会,五光十色的生活,对青少年学生产生了巨大而多样的诱惑,由于他们思想不成熟,理智不健全,选择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往往被许多消极因素所吸引,所迷惑,从而抛弃学业,迷恋享乐,甚至走入歧途。
从兴趣转移的对象来看,厌学的学生大多迷恋游戏、录像、上网,有些本来热爱学习的学生由于迷恋上了电脑游戏后,逐渐荒废了学业;而那些黄色书刊影像则更毒害学生,使他们轻者精神萎靡不振,重者打架斗殴,违法乱纪。学生的兴趣一旦由学习转为社会不良活动后,不仅对学习不感兴趣,反而讨厌学习、反抗学习。
兴趣转移的原因,除了自制力不强外,还有其它心理因素,游戏录相疯狂刺激,新奇变幻,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本案例的小海提到他对书本上的知识不敢兴趣,通过他逃课到网吧玩可以知道,他现在的兴趣已经由学习转移到了游戏上。
三、情感饥渴。有些学生由于家庭变故,父母离异,情感孤独,缺乏温暖,于是便常常寻求情感补偿,而学习本是辛苦的事,是很难起到情感补偿作用的,因而他们往往广交朋友,追求刺激,以从其它渠道获得心理满足来弥补家庭情感的残缺,这同样易导致厌学现象的发生。这些学生广交朋友,常常不辨良莠,哥儿们义气十足,容易受不良因素诱惑,导致厌学甚至辍学。追求情感平衡,是人的正常心理,但是把握不当,则容易出现偏差,发生不良行为,产生不良后果。
本案例的小海因为父母对他漠不关心,偏爱他大哥,使他感到自己是一个人,长期缺乏家庭温暖。这导致他只能通过网络那虚拟的世界寻找“温暖、关心”,找到所谓的“存在感”。慢慢地,他就被网络虚拟的“温暖、关心、存在感”所诱惑了,进而对现实世界的一些不满的东西产生更加强烈的反感。
解决方案:
掌握了学生厌学的心理规律,我们就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矫正,针对不同的心理现象,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促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乐学。
第一,激发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学生们是在各种各样的动机的驱使下产生学习行为的。没有动机或者负动机是不可能产生学习行为的。动机的激发,可采取内部动机开启与外部动机诱导相结合的方法,注意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强化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动机的发展要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发展感、争取社会地位感来推动,要靠期望、竞争、评价来保证,其中远大的理想(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则起决定作用。
本案例的小海对学习的动机缺失了,家长可以让他学习一些别的课程(例如:奥数、画画、弹吉他等),通过这些课程来重新激发他学习的兴趣。
第二,引起注意。对于兴趣转移的学生,要将他们的兴趣再转移到学习上来,必须着力强化学生对学习的有意注意。
1、转变观念,淡化“苦味”。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这种观点当然不错。于是许多老师抱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信条不放,一方面强化苦观,常念苦经,大讲特讲“头悬梁,锥刺股”等;另一方面常作苦事,倡导苦干,用时间加汗水的方法来推进学习活动。于是过重的课业负担令学生苦不堪言。这样,他们对学习哪能产生兴趣呢?以苦为乐,恐怕大部分学生做不到,表现的往往是以苦为恨。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倡导轻松愉快的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如此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改进教法,激发兴趣。引起学生注意事物,往往体现新奇性、形象性、矛盾性、变化性、对比性等特点,它们刺激人的感官,会引起人的兴趣与关注,进而接近、了解未知事物,解决新问题。因此,教学时,我们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方法,设置各种巧妙的情景,不断呈现事物的这些特性,努力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本案例的小海的老师应该注意到学生为什么会厌恶,然后制定类似上述的政策来让小海对该科目重新恢复兴趣。或者和小海达成一个比较合理的“约法三章”,让他在这个科目上有点“特权”,但是如果小海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这些“特权”就要“没收”。我相信这个不但可以很好的改善师生关心,并且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加好。
第三,情感补偿。家庭对孩子的关心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家长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最好做到一视同仁,不要太过偏爱某一个,这样会在孩子成长的心灵上留上阴影。所以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让孩子觉得他和他的兄弟姐们没不能不一样的,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有利的。
本案例的小海由于父母对大哥的偏爱,导致他心理产生一种被父母遗弃的感觉,感觉自己在父母心中是不存在的。为此,小海的父母应该更加关心小海,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这样他就可以摆脱网络虚拟世界那个不真实的“温暖、关心”,这样他的兴趣就不会再摆在网络上,可以让他对生活恢复信心,重新把目标放回到现实世界里。
第四篇:儿童心理沙盘案例分析(上)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
www.xiexiebang.com
儿童心理沙盘案例分析(上)
在现代家庭中,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家中的小皇帝,作为父母,自然是众星捧月、惟命是从、要星星不敢摘月亮,同时,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自然也非常高,希望自己的宝贝子女成龙变凤。但是,很多家长往往只注意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注意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儿童心理问题,有的孩子临近考试就犯病、有的孩子见生人就躲闪、有的孩子找各种理由逃学、有的孩子经受不起任何一点挫折、有的孩子结交不良朋友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的孩子由于精神压抑而选择了自杀等等。近年来,存在儿童心理问题的人数有直线上升的趋势,这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儿童,严重影响了他们未来的正常学习、生活甚至未来的前程。
心理沙盘在儿童心理问题治疗方面有相当大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心理沙盘”又叫沙盘游戏,心理箱庭,作为一种专业的心理治疗技术,起源于儿童的游戏以及人们对儿童游戏的观察,通过在沙箱里自由的摆放玩具,建立一个与个体内在世界相对应的世界,为儿童心理问题诊疗提供了良好的依据。本文通过对一个7岁的儿童心理沙盘案例分析,来一同走进心理沙盘的奇妙世界。
一、案例背景
小Z,女,汉族,7岁,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父亲是司机,母亲是教师。在妈妈的陪同下来访。独生女,剖腹产,抵抗力较差,经常感冒,小Z从小由妈妈带大,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不到两岁就进幼儿园,两岁就会用筷子自己夹菜,吃饭很乖,但一到奶奶家就爱撒娇,不如平时听话,在幼儿园时,老师对她评价很好,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学背诗、学跳舞都学得很好,性格有点偏内向,只跟自己熟悉的小朋友玩,比较胆小,晚上出去玩,若没有路灯,会紧紧拉住妈妈的手,爸爸妈妈想极力的培养小Z,每周妈妈陪她学钢琴、学舞蹈、学画画,她也挺喜欢学的,所以父母对小Z寄予了很大希望,尤其是母亲,更是盼着她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现在小Z在班里的学习也不错,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这也源于老师的耐心指导,小Z是个特别听老师的话的孩子,每次作业都能认认真真的完成,哪怕是一次朗读的作业,她也不会落下,一直是老师同学口中的好学生、家长眼中的好孩子,未受到任何挫折。
二、个人主诉
最近两个月总是怕黑,晚上睡觉如果没有大人在房间,不让关灯,如果关上灯害怕的睡不着,睡着了也常磨牙,有时被噩梦惊醒。晚上总是害怕,不想一个人睡,如果没有妈妈陪,抱着枕头或其他毛绒玩具睡也可以,但千万不要关灯,因为一关灯就会想象着有鬼,总是睡不着。
三、评估与诊断
(1)主要症状:胆小怕黑、性格内向。
第 1 页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
www.xiexiebang.com
(2)诊断及依据:
诊断:对该来访者的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该来访者的反应强度不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基本维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无回避和泛化。②病程标准:病程两个月左右。
综上所述,可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3)鉴别诊断:
与精神病相鉴别:依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来访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个性稳定,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就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三个月或半年。该来访者只是胆小怕黑,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两个月左右,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已经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而该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仅是就事论事,没有出现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四、咨询方案的制定
(1)咨询方法与原理
整个咨询主要采取沙盘游戏治疗法。
沙盘游戏是由瑞士分析心理学家卡尔夫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分析心理学基础上,融合了世界技法和东方道家、佛学思想创建的心理治疗技术。在这个技术中,来访者利用沙子、玩具在沙箱中制作一个场景,以呈现其无意识内容,通过意识与无意识的沟通,以及展集体潜意识原型促进原型的发展,实现对来访者心理疾病的治疗。
“沙盘游戏治疗”目前是一套最有效的、最具综合性的心理治疗系统,同时也是一套完整的心理行为系统。它是在无意识水平上进行分析与治疗的。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儿童,表面上看他是在做游戏,实际上他赋予了这个游戏的模型特殊的意义,是他内在心灵的一种表达,所以,我们会很尊重他所呈现出来的沙盘。
其实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自我治愈心灵创伤的倾向,但这一自我治愈力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
第 2 页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
www.xiexiebang.com
难以发挥作用,沙盘游戏则能创造出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当来访者对自己的摆放进行说明,心理咨询师便可与其展开讨论,帮助来访者找到一个内在的改变的途径,以便达到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实现他自己作为人的内在价值。当治疗过程不断深入时,最终促使来访者自我治愈力得以发挥。
(2)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
(3)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共六次,每次约五十分钟。(4)咨询费用
京师博仁心理应用设备事业部致力于研究推广专业实用可信赖的心理应用设备!为您提供专业、实用、可信赖的心理产品及相关服务,助力心理行业的蓬勃发展。
第 3 页
第五篇:中学生行为问题案例分析
中学生行为问题案例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日益提高,素质教育正在一部分发达城市加速进行。但是随之而来日益增多的中学生行为问题也随着素质教育的口号浮上了教育的前线。例如:中学生厌学、逃学,压力过大造成的学习焦虑、失眠,学生的叛逆心理等。素质教育要上一个台阶,那么就其目的而言——造就一个有能力且身心健康的全面型人才——是最有说服力的事实。
学校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舞台,自然有义务承担起学生行为问题的矫治工作。然而,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中学生行为问题有其深刻的背景,例如,社会、家庭、学校、人际网等。各个学生又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问题的产生有着很强的个体差异。这样,对于个案的研究就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所以,在中学开展学生行为问题的个案研究是探讨学生行为问题的可行途径。
个案研究的可行性告诉学校工作者在实践中应当发现问题,研究探讨问题。基于以上原因,特拟定这一在校学生轻微行为偏常的典型案例,希望通过此案例的研究能获得以下信息:(1)发生行为问题的可能原因;(2)个案研究的一般性价值;(3)可行的矫治策略和建议。
二.案例简要陈述
症状一:高一某学生,喜好某歌星,沉迷于模仿。表现为上课大声唱歌,不顾他人的感受,时常与老师和同学作对,喜欢在众人面前做违背常规的事情。
症状二:脾气暴躁,时常惹事生非,且屡教不改,爱“强出头”,带有一定的冲动性,容易激动,达到顶点时带有小肌肉群的抽搐。
症状三:做作性质的亲昵,不恰当行为表现突出。
三.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学生行为偏常案例,案例中主人公的行为明显区别与一般的正常行为水平,我们可以从行为学的角度广义的将其界定为行为偏常。
作为此学生的班主任,我从其他任课老师那里以及从对此学生的观察中发现,该生有很强的“人来疯”气质,有着极强的表现欲望。人越多越来劲,越有人注意他,他就越有表现的欲望,且表现的不合时宜。例如,在最安静的课堂的上小声的唱歌,但只要一有人注意他,他就马上开始兴奋,唱歌声音开始上升,面部表情呈现出自我陶醉状。从这些行为本身来看,它们都属于正常的行为范畴。但当行为个体赋予行为社会意义时,行为就受到了来自评价体系的约束,如时间、地点,对于声音而言甚至还要考虑到它的分贝。所以,该生的很多行为属于不恰当行为。
从该生的其他一些行为表现中还可以看出,该生具有很强的自我中心。如,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考虑行为是否合适或是否影响到了其他学生。该生还具有一定的自恋倾向。这与他在家庭中长期受到忽视有关。自恋作为对自己的肯定,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过分的自恋就会陷入极度自我中心状态。而该生的自我中心气质在对抗课堂或老师的权威时表现的尤为突出。在这里,这学生的强烈叛逆心理之所以产生,是值得推敲的。在了解该生的过程中发现,他之所以一味的模仿歌星,是因为他
认为自己长的很像某歌星。当然,模仿是正常的社会行为,人类获得知识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模仿,但是,很显然儿童的模仿行为要比成人多得多,过度的模仿反而体现了心理发展水平的滞后。从该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中还可以发现该生具有一定的自我封闭倾向。很强的自我中心会演变成一种自我封闭。例如,过度专注于自我的表现而忽视周围事物的存在;受到批评和指责后用一种“掩耳盗铃”式的手段来掩饰,“童真”化的表现与他这样的年龄是不相符合的。
从该生的人格特征来看,其性格外向,易激惹,情绪激动时难以控制。带有一定的冲动性,自控能力差,表现为时常动粗,用武力来肯定自己。当然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的肯定自己,才能从本质上发展自己的身心。但当行为个体接受了一种偏常或是错误的强化刺激(如,暴力等)后,他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本身就含有诸如暴力性的一面。
四.有关此案例的几点讨论
1.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
本案例中的个体,其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1)不恰当行为;2)自我中心且带有过强的自恋倾向;3)自我封闭;4)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发生暴力行为。
以上是该生的一些主要症状,它只是偏离了常态,在没有标准化的心理或医学量表的支持下,我们不能界定其行为是病理性的。我们可以把这些行为看作是具有一定社会、家庭、自身或其它因素造成的进行性的障碍,它不具备形成性评价的条件。那么,对于这些外显化的行为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干预手段来加以控制或根除。作为一名学校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为其制定一份干预计划。当然学校干预离不开家庭、社会的帮助。至此,对该生的家庭情况、社会背景做必要的了解就显得意义重大了。通过一般性了解,获知该生的家庭结构不理想,父母双亲关系不和,时常有争吵发生,家庭处于离婚的边缘。家庭社会地位一般,只属于一般的工薪阶层。看来,该生的家庭状况是形成该生行为问题的可能原因。通过进一步的接触,与该生谈心,发现家庭矛盾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例如,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极端的不和谐,在小学,孩子比较听话时,父母都比较宠爱,可孩子稍大后,只要一有学习上的失败或行为上的不足,母亲就会以一吨毒打来招呼,而父亲依然十分宠爱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一直持续到孩子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失去信心。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对母亲的畏惧,而父亲介于母亲的威严,虽然疼爱孩子,但也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疏远状态。渐渐地,孩子处于了一种被孤立的情形。
从以上的情形来看,该生的一些不恰当行为,如不合时宜的起哄、人多时的兴奋膨胀、课堂上的唱歌等只不过是希望得到周围同龄人或老师的注意,他的表现欲望是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冷落的补偿行为。而对于长者(如老师)表面上的顺从是长期家庭环境的权威势力的产物。他时不时的对老师的叛逆(如课堂上的捣乱、对老师言语上的冲撞等)实则是情感上的发泄转移。因为他知道背叛母亲的权威就意味着受到殴打,而在学校他是受到保护的。
那么,对于该生的自我中心和自恋倾向,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情感的补偿。因为他在肯定自己,只是他选择了一种不成熟的表现途径。家庭、以前的学校都是他受到否定的地方,这种抵触情绪之所以如此强烈是因为家庭的教养方式给了他很深的强化。
那么,在新学校中的情感迁移就显得合理化了。很明显,该生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蒙上了阴影,具有一定的滞后。这可以从他那“掩耳盗铃”式的儿童行为和过度的模仿上可以看出。该生的自我封闭可以看作是逃避惩罚的一种幼稚手段。
对于该生时常所发生的暴力斗殴事件,究其原因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作用。该生的成长过程受其家庭教育的影响,暴力行为的强化使他在意识层面认为通过力量可以获得对他人或行为的控制。再加上社会上的一些诸如“古惑仔”的社会思想的冲击,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是最容易模仿的。所以,该生的冲动和暴力行为,究其深层原因,有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因素。
对于该生而言,还有一个致命的教育障碍,那就是其父母在长期的教育失败后已丧失了教育的信心。这一点,对于学校教育者而言,重塑其家长的自信心和改变其家庭教育模式及态度是达到该生教育成功的关键一步。
2.个案研究的一般性的价值
个案研究是对不同个体的差异性研究,通过对个案的研究与分析可以比较深刻的剖析隐含在个体表面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个案研究虽然是针对个体差异而言,但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普遍性的规律或原因。就针对这一典型案例,虽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普遍性规律:家庭教育的适当与否以及社会文化的熏陶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家庭教育对成长中的少年起着直接的引导作用。所以说,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是青少年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根源。对于某些行为个体的教育失败,不能说是完全素质教育的失败,他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因素。尤其是在家庭和社会中长期积累下来的不良刺激,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在制定干预措施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3.矫治策略和建议
从该生的行为表现以及以上的分析,提以下策略方法,供参考:
(1):再次了解他的家庭结构,与其家长宣传有关家庭教育的正确模式。重塑家长的教育信心。把教育工作从学生迁移到家长。
(2):多关心此学生,让其受孤立的情感得以缓解,并配合家长一起关心该生。
(3):让该生有正常的表现机会,并加以鼓励和正强化,通过正常的途径来释放压抑的表现欲望。同时对他的不恰当的行为表现加以指正。这时可辅以负强化(撤消正强化物)。
(4):可为他制定行为控制表格,通过学校、家庭一起实施,有家长的配合,效果会比单纯的学校教育要好。
(5):多与该生聊天谈心,适时的进行一些心理辅导,逐渐的引导该生化掉不良行为。
(6):在以上的工作有一定的成效以后,与该生商量一起制定一份自我监控表,内容可涉及自我意识、行为控制等。
(7)对于该生的冲动和暴力行为,可通过教育和一定的惩罚措施加以控制,惩罚内容可与其父母商讨,作为一种强化手段。
总之,该生的行为矫治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合作,相信在一段时期后,对该生的行为评价会有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