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EXCEL在投资组合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EXCEL在投资组合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李吉栋
(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石家庄,050061)
摘要:投资组合理论是金融学科的一个重要理论,内容比较抽象,数学模型多,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在投资组合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利用EXCEL的数据运算和图表功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地演示出来,不但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易于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投资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关键词:EXCEL;投资组合理论;规划求解
投资组合理论是金融学科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由若干证券构成的所有可能的投资组合中,只有部分组合是有效的,理性投资者在这些有效组合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组合。基于对证券期望收益率、标准差以及协方差的估计,我们可以找到这些有效组合,即投资组合前沿。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们普遍反映这部分内容非常抽象,数学模型多,难以把这些理论和模型与投资实践联系起来,理解起来很困难。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利用中国证券市场的真实数据,将这些数学模型演算一下,再借助于必要的图形分析,使这些抽象的理论和模型能够直观地演示出来,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会大有帮助。EXCEL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数据处理软件,而且具备丰富的图表演示功能,非常适合在投资组合理论教学中使用。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在投资组合理论教学中如何应用EXCEL。
一、运用EXCEL演示证券的相关性对组合风险的影响
投资组合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风险的分散化。投资者之所以要持有多个证券,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部分风险会随着持有证券个数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影响证券组合风险分散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证券之间的相关性。我们一般是通过分析两个风险证券的组合来帮助学生理解证券相关性与风险分散化之间的关系。
首先,假设市场上有两个风险证券,知道这两个证券的期望收益率、标准差和相关系数,计算出这两个证券的不同权重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画出投资组合曲线;然后改变两个证券的相关系数,比较投资组合曲线的变动情况。市场上两个风险证券的相关数据如图1所示。按照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的计算公式,计算出一系列不同权重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用EXCEL绘图功能中的散点图,画出这一系列不同权重组合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的相关关系图,如图1 所示。
再利用EXCEL的微调按钮,调整证券的相关系数。添加微调按钮的方法是:点击“视图”按钮下面的“工具栏”,选择“窗体”,点击微调项,在B4单元格处添加微调按钮(如图1),在微调按钮上点击右键,在对话框中设置当前值、步长和单元格链接($B$4),再设定相关系数单元格与微调按钮链接单元格的关联,C4=B4/10-1,如图1所示。然后用鼠标点击微调按钮的向上箭头或向下箭头,调整相关系数大小,证券组合曲线也随之变动,如图2所示。通过EXCEL的微调按钮,教师在PPT上可以连续地调整相关系数,图中的曲线也随之连续地移动,证券相关系数与证券组合标准差之间的关系就直观的演示出来了。
图2 利用微调按钮调整相关系数后的两证券组合
图1 相关系数为0.5时的两证券组合
二、运用ECEL模拟证券组合的可行集和有效集
证券组合的有效集是可行集的子集,它们满足的条件是:在所有期望收益率相同的组合中,它们的标准差最小;在所有标准差相同的组合中,它们的期望收益率最大。如果能利用中国证券市场的真实数据,模拟出一组证券组合的可行集区域,学生们就可以非常直观地理解有效集和投资组合前沿的概念了。下面通过一个例题来说明模拟证券组合可行集的过程。首先找到4个证券,西山煤电、浦发银行、中国卫星和新兴铸管,选取2006年8月到2011年8月的月度收盘价格数据(本例题的数据来自于大智慧,为复权后数据),计算它们每一期的收益率,以及平均收益率、收益率标准差和协方差数据,如图3所示(第5行到第61行数据隐藏)。收益率均值用AVERAGE()函数计算,标准差用STDEV()函数计算,协方差矩阵用数据分析工具库中的协方差工具产生,具体步骤是:点击“工具”中的“数据分析”按钮(如果没有安装,需要点击“加载宏”,选择“分析工具库”安装),选择“协方差”,在对话框的输入区域选择F1:I62,在输出区域选择A67,选中“标志位于第一行”后点击确定,得到左下半部分的协方差矩阵,再根据协方差矩阵的对称关系补齐右上半部分即可。
图3证券平均收益率、标准差和协方差矩阵计算
有了基础数据后就可以进行数据模拟了,具体步骤是:首先用RAND()在A74:D74区域产生4个均匀分布的随机数,按四个随机数的相同比例折算成4个证券的权重,如图4所示。然后利用随机产生的权重数据计算该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期望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B80=MMULT(F64:I64,TRANSPOSE(A77:D77)),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C80=SQRT(MMULT(MMULT(A77:D77,B68:E71),TRANSPOSE(A77:D77)))。再利用EXCEL的模拟运算表功能随机产生包含上述四个证券的1000个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具体步骤为:在A81单元格填入1,点击“编辑”中的“填充”按钮,选择“序列”,步长设定为1,终止值设定为1000,令序列数据为列数据,在A列81行到1080行就产生从1到1000的序列数据,选中区域A80:C1080,点击“数据”中的“模拟运算表”,在“输入引用列的单元格”位置输入一个空白单元格,如D78,再点击确定就模拟出了1000个证券组合,如图4所示。最后利用EXCEL的绘图功能,将1000个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数据绘制散点图,如图5所示。从真实数据模拟出的散点图上,学生们可以很快地找到投资组合前沿的位置,有效集和投资组合前沿的概念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图4任意权重证券组合数据模拟
期望收益率
3.3%3.1%2.9%2.7%2.5%2.3%2.1%1.9%1.7%12.0%13.0%14.0%15.0%16.0%标准差图5任意权重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标准差散点图
三、运用规划求解功能求投资组合前沿曲线和切点组合
构建证券的前沿组合是一个规划求解问题,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一般不开设运筹学课程,因此不了解规划求解的原理,对这部分内容理解起来很吃力。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利用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将求解证券组合前沿的过程直观地演示一下,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学生们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投资组合前沿曲线的涵义和求解方法。
利用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寻找前沿组合的具体步骤为:首先随机给定一个证券组合,如图6所示,为了使四个证券权重之和为1,令单元格D13=1-C13-B13-A13。在单元格E13和F13中分别输入标准差和期望收益率的计算公式,E13=SQRT(MMULT(MMULT(A13:D13,B6:E9),TRANSPOSE(A13:D13)))F13==MMULT(B2:E2,TRANSPOSE(A13:D13))。然后点击“工具”中的“规划求解”(如果没有安装,点击“工具”中的“加载宏”安装),在“规划求解参数”对话框中,设定目标单元格E13等于最小值,可变单元格为A13:C13,约束条件为:A130,A131,B130,B131,C130,C131,D130,D131,F13=0.019(忽略证券的融资融券交易,假设证券的权重都介于0到1之间),如图7所示,点击确定就可以求解出期望收益率为1.9%的前沿组合了。
图6特定证券组合的相关指标运算关系
图7规划求解的参数设定
重复上述步骤,可以分别求出不同目标期望收益率的前沿组合。最后用EXCEL的绘图功能绘制散点图,就得到由这四个证券构成的投资组合前沿曲线,如图8所示。这样,利用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就可以非常直观地演示前沿组合的求解过程。
图8 有效组合求解结果与证券组合前沿曲线
根据投资组合理论,当投资者可以在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之间配置资产时,其风险资产组合为切点组合,即过无风险资产向投资组合前沿所做的切线的切点,如图9所示。切点位置是所有风险资产组合中夏普比率最大的点,用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也可以找到切点组合。求解步骤为:在单元格G3中输入夏普比率的计算公式G13=(F13-2.5%/12)/E13(设无风险利率为2.5%),在A13、B13和C13单元格随便输入三个权重数据,点击“规划求解”,设置目标单元格G13等于最大值,可变单元格为A13:C13,约束条件为:A130,A131,B130,B131,C130,C131,D130,D131,点击确定就可以求出切点组合了,如图9所示。
图9切点组合示意图与求解结果
四、结论
利用EXCEL的数据运算和图表功能,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和模型直观地演示出来,如果再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真实数据,就可以使学生们比较容易地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投资实践结合起来,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投资组合理论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同步安排EXCEL建模实验课,让学生们自己再练习一遍,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苏林,现代投资组合教学方法的探讨———基于Excel的实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4),3,123-125 [2]钟爱军,Excel规划求解工具对组合投资的决策分析,财会通讯,2007,10,69-71 [3]赵卫旭,Excel在高校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5,117-118
第二篇:多元智能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周红杰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把人的智能分为八种,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的优势智力和弱势智力,因而都有某方面发展的潜能和机会,在教学上即是“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人类文化做出贡献”。因此要“重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智能潜力,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地理课程改革有着有益的启示,如,我们的课改应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多元多维的评价观,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等等。就课堂教学而言,多元智能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用多元智能进行地理教学。把智能作为获取知识的方法,利用每一种智能的优势来学习地理,设计出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配合学生的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差异,使具有不同的心智组型的学生,以不同的方法来学习。第二,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即把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本身作为教学的主题,尽可能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案,尊重学生各自的认知风格,给予学生机会去管理自己的学习,并鼓励学生安排并监控自己的学习,帮助学生逐渐了解自己的内在潜能与发展这些潜能的方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他们所理解的地理内容。用加德纳的话来说就是“科学的教育就是发展)L童的优势,增强儿童的薄弱环节”。本文试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利用多元智能进行地理教学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忽视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等多种智能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其智能优势难以充分展现。这不仅使这些学生较少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体验,而且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在八种智能方面的组合和表现是有差异的,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学习活动中,也必然存在着各种智能差异。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多数学生对地理不感兴趣,为使地理教学情境化、人文化,必然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寻找到这个策略提供了导向。地理新课程和多元智能课题的开发与实施,都是为了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生活世界,偏重科学世界的倾向,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鼓励学生投人生活实践、自我选择、进行个性化探究,主张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予每一个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广阔空间。在地理教育目标上,多元智能理论并非主张将所有的人培养成李四光之类的奇才,而是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发展学生的智能,让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一)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利用多元智能进行地理教学,依据提升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水平这一目标,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组织者和引导者,尊重学生学习的需求、个性差异和人格,即要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擅长演讲的学生就侧重于让他模仿伟人的演讲风格;擅长数理的学生就侧重于让他以数学计算和推理的形式开展学习;擅长身体动作的学生就侧重于让他演剧目和伴随身体语言来学习;擅长音乐的学生就侧重于通过歌曲或背景音乐来学习;擅长视觉绘画的学生就侧重于通过地理图像等来学习;擅长人际交往的学生就侧重于通过小组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来学习;擅长自我认知的学生通过写日记、总结来学习,擅长自然观察的学生通过接触和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来学习地理;等等。如,在学习初一地理“天气符号”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识别这些符号,这就要求学生理解、识记这些符号,而学生往往会觉得这节课单调、乏味,教学也就难以收到理想效果。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代表不同天气的符号,然后再让他们绘出这些符号。这样做的结果要比传统的让学生死记硬背、枯燥记忆好得多。这项活动表面看来与本节课的要求大相径庭,但学生表现得活跃、兴奋,并动脑构思,在绘画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了每种天气符号的含义,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还发展了视觉一空间智能、身体一动觉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等,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有的学生提出:阴天时的太阳符号应该画得愁眉苦脸才对。学生的这种凸显的火花、这种求异思维正是其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的萌芽。
(二)进行多元化的地理教学设计
利用多元智能,教师可以尝试从下图所示的八个方面进行策划,进而对地理教学进行创新的多元化的设计。
(三)布置自主、多样的地理作业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针对学生智力优势和弱势的差异,摈弃那种一味按教材和配套作业布置大量客观练习作业的观念,有选择地针对不同智力结构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每节课后作业可分层布置,并适当增加一两个需要自主发挥的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智能特点,自主确定作业的类型和内容,作业的类型可以是多种方式,如,调查、观察、写演讲稿或读书笔记、编写故事。如,学过《变化的星空》一节后,作业可以是在夜晚观察星空;可以是绘制星空图;可以是编写有关星星的故事;可以是写一篇有关星空的小论文;还可以是上网查询有关宇宙的资料并制作手抄报等;这些形式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总之,不拘泥于书本、不拘泥于形式的自主性练习和作业能使不同智力结构的学生的不同想法得以表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地理能力在不同层次上的提高和地理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如果那个人都能从自己最擅长和最喜欢的智能或智能组合人手来自主学习地理,就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正如专家所言:“假如学牛不能用我们教他们的方式学习,我们必须用他们学习的方式去教他们。”
二、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一)地理教学中语言智能的培养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准确表达地理概念、叙述地理规律、说明地理现象和准确写出地理名词等方面经常存在困难,口头回答问题时不能兼顾准确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地理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
1.加强教师语言的示范性。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语言必须规范、准确、流畅,在进行课堂提问、阐明地理概念、叙述地理规律、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必须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教师应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授课,既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又使用抑扬顿挫富有魅力的口头语言,这样做不仅能顺利表达出教学内容,同时还给学生一种美感,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地形特征可用“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多变”来叙述,又可用“上山云里钻,下山到河边,对面喊的应,走路要一天”来生动描述。
2.坚持让学生多发言、多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时刻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而不能仍定位于教师传授。因而应让学生多渠道、全方位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尽量把讲课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表述出来,这样学生不但易于接受和掌握,而且对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十分有利。如,让学生把所学地理知识编成地理故事,在每堂课前进行“三分钟地理演说”等,日积月累,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既包括日头语言也包括书面语言,形式多样,如,讨论、辩论、演讲、写论文、角色扮演等。这些活动地理教师都在做,不过以前是自发而已,在掌握了多元智能理论以后就应变成自觉的了。如,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实验教材中有篇阅读材料),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写成读书笔记,不但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对地理知识加深印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地理教学中视觉一空间智能的培养
视觉一空间智能是指对视觉性或空间性地理信息的知觉能力,以及把所知觉到的地理事物表现出来的能力,其核心成分包括精确知觉物体或形状的能力,对知觉到的物体或形状进行操作,或在心中进行空间旋转的能力,在脑中形成地理心像以及转换地理心像的能力,对地理图像(如平衡与组成)等关系的敏感性,把地理词语绘成图画,如,把断层、褶皱描绘成图形,以看图说话的形式学习地理课文,等等。视觉一空间智能在地理课堂上主要表现为观察能力,观察对地理学的研究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魏格纳通过对《世界地图》上大陆轮廓的观察,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牛顿通过对月球、行星等运动的观察,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地理课上,不管是教师讲授还是用幻灯片、投影片和录像演示都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它们已成为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的重要辅助素材。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被动的观察者转变成为主动的思考者,引导学生学会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开发学生的视觉智能,进而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如,可要求学生多用画图的方式展示地理过程,多用演示的方法说明地理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受能力。高中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运动》等章节中,涉及的“黄赤交角”和“正午太阳高度”及“上”“下”“里”“外”“顺时针”“逆时针”等空间概念,教师在讲解时要借助必要的模型和演示,将平面图转化为立体图,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空间概念,从而加强对相关地理事物的理解。有些学生对此不能理解,就是缺乏空间智能的表现。
(三)地理教学中逻辑一数学智能的培养
逻辑一数学智能在地理学科表现为利用数字计算和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地理计算和数学理论在地理上的应用等。在地理教学中,任何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活动,都有利于学生逻辑一数学智能的发展。培养思维能力,不是简单依靠习题训练和测试就能够做到的,还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地理课中,擅长“逻辑一数学”智能的学生,对有关“国家的人口”的图表中的数字所代表的意义表现敏感,他们会对其进行逻辑推理,并能预测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地理表面现象人手,揭示深层的地理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如,对于气候对文化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进行逻辑推理:中国南方及北方气候不相同─—影响植物的生长一—影响农业及景观一—影响南、北地域文化。
(四)地理教学中自然观察智能的培养
自然观察智能不仅包括对动植物的辨识能力,也包括从不同角度观察、探索各种地理事物,以及学会欣赏大自然并与之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地质学家李四光、气象专家竺可桢等都是在这方面有杰出的能力。在地理学习中,学习者对地理对象表征和特征的观察是最直接、最可贵的感性认识,是形成地理概念、掌握地理技能、进行科学推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的源泉。地理学科中的自然观察智能指的是观察地理现象、记录地理现象的能力。在我们的教学中,许多学生对地理现象很感兴趣,觉得好奇,但在观察时不够仔细和深入,甚至于停留在看热闹的低级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观察品质。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实践、多体验、多观察。学生观察时,教师要注意适时引导、不断设疑、引发想象,让学生进行深人探究,发现深层的问题。如,在教学通过观察天空的云况推测天气时,应该让学生充分观察,再设问为什么形成不同的云状,进而对其进行探究,使学生在讨论、交流、评价中形成大气运动引起天气变化的认识并概括其中的规律。
(五)地理教学中身体一运动智能的培养
身体一运动智能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与感觉,以及运用双手进行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成分包括巧妙地使用不同的身体动作(包括粗略或精致的身体动作)来运作或表达地理运动的能力身体一运动智能在地理学习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运动模仿能力如,学生课堂上记笔记的过程,既是一个模仿过程,又是一个思维过程。从模仿的对象来看,可以模仿教师,也可以模仿周围的同学。从模仿的内容来看,可以是对地理概念、景观、图形、原理等的读、说、写、练,也可以是对演示动作和技术的模仿等。为了演示“月球的同步自转”,教师以课堂作为地球,以自身作为月球,先演示自转再演示公转,然后把自转和公转的演示合为一体,从而把“月球的同步自转”直观化,如此给学生以示范让学生模仿。开始的模仿是为了以后不再模仿,模仿是为了深刻理解。
(六)地理教学中音乐智能的培养
地理学科中的音乐智能是指对声音、节奏的感知及迁移能力。音乐智能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旋律的创设。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地理内容,引人或创作出可以概括或应用这此知识的歌曲或吟唱,当然,这一点的难度比较大。三几是背景音乐的选择,可以选择种音乐用于某一单元或某一节课,以创造出愉悦的心情或氛围。如,在学习《海洋》一节时,可以让学生朗读一个发生在海边的故事,或放一段关于大海的录音:浪花冲击海滩或海鸥鸣叫的声音等。三是记忆音乐的运用。东欧的教育研究者发现,如果教师讲课时有背景音乐当衬托,学生会更有效地记忆信息、,4/4拍(像《长江之歌》)、《上甘岭》主题歌《我的祖国》等)的音乐是最有效的,当教师在背景音乐下教授知识时,学生处于放松状态,有利于学习。
(七)地理学科中人际关系智能的培养
所谓人际关系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并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一智能的核心在于与他人之间的“理解与交往”,善于听取别人的观点,善于与人合作。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这种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与同伴或者小组成员一起进行讨论、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在交流的内容方面,可以是就地理概念、原理理解方面的讨论,也可就一些社会现象进行交流如就“是否应鼓励民工大量进人城市”的问题,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农民、民工、市民、政府官员等,并进行辩论,使学生学会站在不同角度、站在不同高度看问题,使学生学会站在对方立场上理解别人、教师在辩论中的角色则是多元化的,在不同的时机分别作为组织者、参与者、评判者或引导者
(八)地理教学中自我认识智能的培养
自我认识智能是指关于建构正确的自我知觉的能力,其核心就是留心、反思与重建地理学科中的自我认识能力表现为:了解自己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学习地理的状态,清楚地知道自己学习地理的潜能,甚至了解认识到自己将来是否能够胜任从事与地理相关的上作、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方法有: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知识理解和技能掌握方面存在的偏差,并激动学生欣然改进;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发散思维;及时纠正学生在地理思维方面的失误;对学生的设计方案提出表扬和恰当的修改意见等等。
事实上,地理教学的每一个具体内容,都蕴涵着培养这八种智能的素材,只不过不同的内容在培养学生八种智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为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才能做到在不同的课上,各有侧重地、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第三篇:学习迁移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迁移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迁移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化学教师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发挥他的优势,避免负迁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迁移
化学教学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面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四种基本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如果说这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那么学习的迁移就是检验教学是否达到这个目标的可靠指标。为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以学习迁移理论为指导,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迁移理论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学习驾驶摩托车,学会了一种外语有助于学习另一种外语;学会了立体几何有助于我们学习晶体结构知识,这些都是些常见的迁移现象,在古代,孔子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最早对学习迁移的一种解释。其实迁移是课堂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一直为广大研究者及教育工作者所重视。迁移也称学习的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或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而且表现为后继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所以有人认为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此外,利用所学的技能、知识等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迁移的过程。由于迁移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就课堂教学而言,我们在这里着重讨论迁移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㈠、迁移的分类
在心理学上通常根据迁移的效能和迁移是否发生,把迁移分成两类,即正迁移、负迁移。正迁移也称积极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也称消极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消极作用两种学习之所以既可能产生正迁移,又可能产生负迁移,关键在于一种学习中所概括出来的结论(如原理、概念等)向另一种学习的推广。在这种推广的过程中,如果这一结论对学习都是适合的,那就会产生积极的正迁移;如果这一结论对其中某一学习是不适合的,那么这种推广对这种学习来讲就变成了一种干扰,这时就产生了负迁移。根据迁移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利用正迁移,防止负迁移。就当今课堂教学境界而言,“为迁移而教”应该成为一个迁移的目标。
㈡迁移的作用
凡是有教育的地方就会有迁移,从来不存在相互间不产生影响的学习。而且,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学习中或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是教育和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因此可以说迁移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无所不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用突出表现在:第一、迁移是有效学习的标志;第二、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第三、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前提条件。
二、迁移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迁移而教”是课堂教学的高级境界。由此出发,教师在日常的化学的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地创设和利用教育契机去促进积极迁移的发生。学习迁移的关键在于概括出知识之间的共同特征或具有内在联系的某些要素。邵瑞珍教授在引述国外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时指出:“概括不是一个自动过程,与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即同样的教材内容,由于教学方法不同,而使教学效果大为悬殊,迁移的效应也大不同。”因而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着力于以下方面进行概括是极为必要的。对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进行归类概括和总结。物质的性质是有机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任何物质都有其自身的理化性质。要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列举出每一种物质的性质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且是徒劳无益的。但我们知道结构相似的物质之间具有类似的理化性质,对此可引导学生将物质的某些理化性质进行分类概括,扩大知识的包摄性,促进积极迁移。例如:在学习乙烯典型的化学性质(如加成、氧化、聚合)的同时,启发引导学生概括由不饱和双键的弹性,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可以推断或解释结构更为复杂的烯烃的化学性质。
㈠加强“双基”教学,提高学生迁移的能力 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抽象程度高,适用范围广,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能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或本质。学生掌握了这些概念和原理就可以用来解决大量的类似或同类问题而实现迁移。例如,掌握了影响化学平衡的一般规律勒沙特列原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和解释已学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某些性质如氯水的组成、SO2催化氧化的反应条件控制、Fe2+与Fe3+的相互转化等,构成所谓的“逆向迁移”,而且有助于后继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理解与学习,即构成所谓的“顺向迁移”。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教师在充分运用相似联想揭示事物之间内在联系和共性的同时,应强化对个性的认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易混淆的具体知识或技能进行比较、辨析,促使学生树立清晰的观念,在遇到新的学习课题时,能迅速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使原有的知识经验主动、顺利、有效地得到正迁移。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面临新的学习任务时,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基本概念或基本原理,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这样不但可以复习已经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这些原理的指导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㈡加强变式训练,增强思维能力
为了使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得到延伸和扩展,产生有效的学习迁移,必须增强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为此,教师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要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或疑点,从不同角度构造问题,通过演练促使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属性,使学生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应付自如。在学习《氮、磷》时,可设计这样一道题:在标准状况下,用NH3做喷泉实验,实验结束后,若水充满烧瓶,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若水没充满烧瓶,物质的量浓度又为多少?若把NH3换成HCL,情况又怎样呢?若把NH3换成一定体积的NO2与O2或一定体积比的NO与O2,若水也能充满烧瓶,此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渡又各为多少?等等一系列多角度的试问,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发散思维需要指出的是:在新情境中变式训练的迁移效果如何并不取决于平时演练“同质”习题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真正把握了各种变式所共有的本质要素,能否揭示其内在的知识规律。在变式和新问题演练相融合,方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灵活迁移。
㈢强化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所谓迁移可以看作是把习得的编码系统应用于新的事例。正迁移就是把适当的编码系统应用于新的事例,“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解”的训练都有利于迁移。负迁移则是把习得的编码系统错误地应用于新的事例。他提出,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和领会基本原理和概念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例如,在学习乙烯典型的化学性质(加成、聚合等)的同时,引导学生概括出不饱和双键的通性,并迁移至其他烯烃,推断或解释有关的化学现象。学习了乙醛的化学性质(加氢还原、被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所氧化),可以归纳概括出醛类化合物的性质,从而推断其它醛类化合物。当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相似而不相同“先入为主”的原有知识常常干扰、掩盖或替代新知识,因定势而产生消极影响,即产生负迁移。如果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越稳定,越清晰,产生的负迁移就越小。为了避免负迁移的产生,在化学教学中可以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全面、精确、深刻地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与清晰性,消除定势干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实质性理解。
例如:(2006高考,重庆11)已知mX(g)+nY(g)=Qz(g)的ΔH<0,m+n>q,在恒容密闭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父子质量变小 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
错选A:学生在学习习近平衡时,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以得出:在增大应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通过类比本题中加入了惰性气体使压强增大,则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m+n>q所以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故选A。那么在A选项中,对于气态反应,应强的改变之所以能引起平衡的移动,是因为浓度发生变化,否则压强的改变将无法影响平衡的移动,此处加入稀有气体时各物质的浓度没有发生改变,尽管总压强增大,平衡还是不移动,向正方。通过分析本题选B。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变式思维能力,掌握扎实的“双基”知识,提高学生的探索的能力,都是学生的化学学习得到顺利地迁移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教师在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新课程改革的同时,应全面考虑到影响学生学习迁移的因素,更好地引导学生有效的迁移,更大程度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顾援.迁移与课堂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0)。
[3].顾文贵,岑波.归纳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大学学报.20002(6)。
[4].刘知新.化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第四篇:“ 音乐智能 ” 理论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 音乐智能 ” 理论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上海市西延安中学音乐教师 / 华超英
摘自:《上海市西延安中学》
前言
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指出:人至少有七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并认为:音乐智能与其它智能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他在《多元智能》一书中谈到艺术教育特征时说:人类的智能训练有两种方式,即非正式学习活动方式和正式的学校训练方式,而后一种方式在当今世界占据着主导地位。由此可见,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音乐教育则是培养中学生音乐智能的主要途径。那么,音乐智能的培养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作了清晰的诠释:“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加德纳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提出音乐智能由三种音乐能力构成,它们是:(1)音乐的感知能力,即能辨别一种艺术形式内部的差异(其中自然包括音乐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2)音乐的创作能力,即音乐创作的意识、音乐表现中的创造性成分;(3)音乐的反思能力,即从自己或其他艺术家的感知和作品后退一步,寻求领会这些感知和作品的方法、目的、难点和达到的效果。
加德纳提出的这三种音乐能力,不仅为确定中学音乐教学的具体目标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学音乐教育效果的评价构建了理论与操作框架。以下就本人学习加德纳有关音乐智能理论的体会,结合多年中学音乐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是如何培养与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创作能力以及对音乐的反思能力的。
一、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心理学认为:“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个别特性组成的完整形象的反映,是一种包含着组织与选择的主动的反映。”音乐的个别属性包括:音高、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人对音乐的感觉就是通过听觉通道,对这些音乐的基本要素产生感觉。然而,音乐是上述基本要素的结合体,对这些基本要素的整体感觉,就是对音乐的知觉,将音乐的感觉与知觉结合起来,就称为音乐的感知觉。显然,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就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音乐概念与技能。但是,这不是音乐艺术教育的全部,苏珊.朗格认为:真正的音乐感知是把形式统觉为能动的东西。对作品完整形式进行感知之时,就是开始赋予形式以艺术。加德纳指出:“艺术的学习仅仅掌握一套技巧和概念是不够的,艺术是一种深度个人化的领域,学生在这个领域中将进入自己和他人的感情世界。”那么如何来实现这一目标呢?加德纳说:“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家个体的思维方式,包括实践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和艺术作品文化背景研究专家的思维方式”。根据加德纳的思想,我在音乐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两种方式:
第一,借助其它艺术形式感知与欣赏音乐这一抽象的艺术形式,即:通过对多种艺术形式的欣赏,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艺术形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特点与内涵的理解。例如,在中华民族器乐曲《春江花月夜》的欣赏教学中,我在对该作品风格、旋律、特点等简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诵读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便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以及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部分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同时,让学生欣赏表现《春江花月夜》的美术作品。通过欣赏诗与画来丰富学生的表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进入到一种音乐与想象情景相互交融的意境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能力。藤守尧在其《审美心理描述》一书中说到:“想象就是通过把感知到的完形或是大脑中存储的现成图式加以改造、组合、冶炼、重新铸成新的意想的过程。”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加德纳所说的“我们是采用认知的方式进行艺术教育的”这句话了。
第二,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即加德纳所说的,要教会学生能辨别一种艺术形式的内部差异。为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让学生体验中西方音乐在表现同一主题时存在的差异。例如,在《月夜》单元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自己去欣赏中国音乐《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和外国音乐德彪西的《月光》,并体验它们在表现形式、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各自特点,而后在课上概述出中西方音乐所存在的文化差异。有同学说,中国这两首音乐根据曲名就可感知音乐表现的特定情景,而欣赏中也不难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而外国音乐《月夜》则像西洋拉弦乐器的弓弦运用,是完全自由开放的,因而音乐表达的情形似乎更曼妙而富于遐思。更重要的是通过发现差异,使学生由原来对音乐的一般感知而深入到了对相关音乐文化的思索与鉴赏。其二,是让学生感受同一音乐题材因采用不同表现方式,是否会产生不同的心灵体验。例如,在音乐作品《梁祝》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课外自主欣赏不同的演奏版本,如:小提琴协奏曲、二胡演奏曲、钢琴曲以及琵琶独奏曲等,并请学生在欣赏后谈体会,有的学生说:“我还是喜欢小提琴协奏曲,因为小提琴音色优美又具抒情性,加上管弦乐队协奏,表现力非常强。”也有学生说:“我更喜欢二胡演奏曲,因为我学过二胡,听着这深情的音乐,我能体验出演奏家那娴熟的指法与弓法中所隐含的丰富情感。”还有的学生说:“我较喜欢琵琶独奏曲,因琵琶的音色悠扬动听,扣人心弦,而且《梁祝》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用民族乐器来演绎,更能体现其内涵。”可见,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差异中,在获得独立的审美体验的同时,音乐的鉴赏能力自然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加德纳所说的音乐创作能力,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首先,我认为:这里的音乐创作不能理解为通常意义上的音乐创作,即按规范的音乐创作程式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音乐作品,而应理解成学生的音乐创作意识,以及在他们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思维。再者,我认为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艺术教学的各种形式,为学生创设能激发创作欲望及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情形。
音乐欣赏教学是中学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一种相对静态的教学形式。将单纯的音乐欣赏与适当的艺术实践及创作活动结合起来,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音乐的创作意识乃至创造性思维。例如: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师生在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等简介了解后,并在聆听这些作品的基础上,如果再通过师生共同试唱或试奏代表性的乐句、乐段,将更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音乐作品所欲表达的主题思想,感受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及人文价值,而进一步要求学生进行自由创作也就成为了可能。譬如让学生为某一段音乐填词,或者反过来为诗歌、散文、小品、舞蹈、图画选择或创作相应的乐曲、乐段等。我曾在欣赏乐曲《梁祝》后,在师生共同吟唱音乐主题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主题音乐创作并表演小品《梁祝新传》,学生对此则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创作热情。他们用浙江方言填词演唱主题音乐,并用电子琴融进爵士元素进行伴奏;在人物形象与内容表现上,又以卡通动物造型,拟人化的演绎现代梁祝的“草桥结拜”。纯真活泼而不失审美趣味,富浓郁民族情韵的表演,不仅体现出学生极具睿智的艺术创意,也激发了学生对音乐这一艺术形式进行再创造的兴趣。课后,同学们饶有兴致而感慨地说:“我们很乐于参与这样动静交融的音乐欣赏教学。感谢老师给予我们艺术创造表现的机会,并让我们收获了更多”。
此外,随着当前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在音乐教材与教学形式的选择上有了一定的自主空间。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组织更为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例如,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为了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意识,我让学生围绕音乐欣赏教学的主题内容,课外自行选择收集相关的音乐资料,在课中进行推介并共同欣赏交流。例如:在初二新教材《乡韵》的教学中,学生们选择了《向天再借五百年》、《精忠报国》、《家乡》、《唱脸谱》等音乐资料在课内一起鉴赏,甚至同时以他们自己的舞蹈、武术和绘画相诠释。而后,他们又在对所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一位同学说道:“京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因戏歌的传唱被我们青少年所接受。但据悉,我国各地有很多剧种却在逐渐失传。我认为,如果进行适当改革或把它们拍成影视动画剧,并用戏剧的主题音乐填词作为影片歌曲传唱,再将传统与现代的演唱方法有机结合,就能让这些传统文化得以流传,甚至发扬光大。”还有同学充分发挥了批判性思维说:“现在有些歌手用奇异的唱法来处理演唱一些具有严肃题材的歌曲,不仅破坏了歌曲原有的意境,而且显得没有格调。”从学生们活跃的交流中可以看出,组织进行更为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音乐欣赏的视界,更是激发和培养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意识与能力。当然,学生的想法不一定全面,但从中却反映出了他们乐于思索、敢于批判创新的创造性精神。
三、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音乐反思能力
加德纳在探讨有关艺术教育的几个基本观点时,曾提出过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 艺术是一种实在的知识呢?还是认知与元认知的形式? ” 从心理学上讲,元认知就是个体对自我认知过程的认知,它包括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意识、调节与监控;从音乐智能来讲,加德纳所提出的音乐的反思能力就是音乐的元认知能力,它包括个体对艺术家的作品的评论,也包括个体对自己音乐感知与理解能力的反思与评价,即:反省自己是否理解作品的创作目的?是否了解作品的创作方法?是否体验到作品的效果等?
根据元认知理论及音乐反思能力的含义,我在音乐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音乐反思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例如,在《进行曲》类音乐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音乐的拓展学习,在注意聆听和收集社会生活中各种进行曲的同时,关注各类进行曲的特点并予以分类。更为主要的是,要学生谈学习的心得体会。一位同学在所写的心得中,首先描述了进行曲创作的历史沿革及其功能,并将其分为两大类,即: “ 表演性进行曲 ” 和 “ 实用性进行曲 ”,又对每类进行了举例说明,并概述了各类进行曲的特点。而最后他写到: “ 我突然发现鉴赏音乐并不像我原先想象的那样简单,而是有着相当的文化蕴涵于其中。以前我一味追求流行音乐的潮流,现在开始才对音乐的本质有所注重和认识。” 又例如,经过《月夜》单元的音乐教学,一位同学这样写到: “ 通过这一主题的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使我对音乐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而且让我懂得了生活中,不仅仅只有流行音乐才能感动我,其实许多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乐曲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它能带你进入另外一种不同的境界,让你领略到一些截然不同的景象,开启你思绪的大门,因此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 从上述两位同学的自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感知与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已开始对音乐的本质与内涵进行思索,同时就自我原先对音乐的理解进入了反思。显然,在思索与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艺术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对音乐的反思能力以及人文素养都得到了提升。
[ 参考资料 ] :、[ 美 ] 霍华德.加德纳著,《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 年 10 月版。、尹爱青,《音乐审美心理结构的建立》,中国音乐教育,2004 年第 11 期。、杜晓新、冯震著,《元认知与学习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年 11 月版。、霍力岩等著,《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年 1 月版。、藤守尧,《审美心理描述》
第五篇:“情·知教学” 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知教学” 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情?知教学”理论的着眼点就是情知交融,即情感因素与认知因素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情?知教学”理论不仅关注了学生的认知性学习,同时也把陶冶情操、培养品质的情感性学习作为教学的重点,从而使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情感 认知 目标导学
最近学习了冷冉老先生提出的“情?知教学”理论,与我校推行的“目标导学研究”可谓殊途同归。冷老先生提出的“情?知教学”理论,概括地说就是把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辩证统一起来进行教学。这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传统教学重视认知因素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把教学的着眼点集中于认知目标,这样做的弊端就是忽略了情感目标。传统教学理论把情感目标当做达成认知目标的辅助手段,而不是作为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看待。“情?知教学”理论不同,它强调教学目标应当融合了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二者并重,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如此才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就必须关注学生的诸多情性因素,如情绪、情感、性格等。忽视了情感因素的教学,认知无力,思维凋谢,课堂沉闷。所以,只有把情与知两个客观过程融合,才会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情”呢?
一、精心预习,激发热情,以情导学
一个良好的求知过程,应该从预习开始。预习是指个体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主动地去了解、质疑、思考新的对象的求知过程,即“温故知新”的过程。预习是一种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学习中,这种习惯对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极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自主的学习能力。它把自主学习放在了首位,也正体现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预习是一个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可忽视环节,它实质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始,良好预习方法的掌握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它虽处于学生学习的开端,却直接影响了学习的全过程。如果缺乏了有效的预习,没有学生对文本的前期准备,就没有高效的语文课堂。如:在讲授《背影》一课时,我提前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这是一篇回忆父亲的散文,一般的文学作品,在描绘一个人时,常常选择最有代表性的部位――面部。但是本文却另辟蹊径,选择了父亲的背影,不惜笔墨重点描绘。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出答案。这种悬念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导他们认真地阅读文本,通过品味文章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从文本中寻找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为高效的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出问题,激发热情,以情促学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自“好奇”与“质疑”。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精心设计的问题,使用恰当的语言,提出明确的问题,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难易适当的问题。因此,课堂问题的设计需要教师深入教材,了解学生,懂得学生的心理,并且真正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问呢?
首先,巧妙设疑,激发情趣。
巧妙构思,设置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只有新颖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情趣,引人深思,让学生有深入探究文本的愿望。如:在学习《心声》一课时,我用这样几个问题设置疑问:文章写的是谁的心声?他有什么心声?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心声?这样几个问题,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让他们自主地阅读课文,深入思考,达到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其次,难度适宜,以生为本。
特级教师宁鸿彬曾说:“教师提问的内容,如果过于浅显,则学生无需动脑;如果过于深奥,则学生无从动脑……”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难易适中,还要兼顾深度和广度,循序渐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给学生展示创新能力的平台。如:学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在把握了文章的主旨“与民同乐”后,我又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醉翁亭记》的“乐”与《小石潭记》的“乐”是否一样?这个问题就把两篇文章的主旨进行了巧妙的对比,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横向的对比,看到了同样身为被贬的文人,两位作者不同的心境。同时,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提问要精准结合,拓展思维。
“精”“准”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课堂目标的重、难点进行设计,提出的问题应精要、准确,用一系列精准的问题串连起一个严整的、层次分明的、高效的语文课堂。如:学习《伤仲永》一课,通读全文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第一问:标题中,哪个字是全文的文眼?第二问:这个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第三问: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呢?接下来,我又问:你认为,应该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样的四个问题,不仅把文章的重难点汇聚到了一起,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了天资与后天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了后天教育对一个人的成才有重要的作用。如此一来,就达到了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有机融合。
可见,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要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要不拘一格,要根据文本“量身定制”,切不可千篇一律,单调呆板,一成不变。只有有效的提问,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三、作业科学,激发兴趣,以情引思
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来设计作业,即作业的有效性。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课外拓展学习的必要性,而其思想性与人文性则使得语文学习成为一个较为长期的、潜移默化地得到陶冶感悟的过程。因此,作业的设计就用心揣摩,让学生学以致用,将课堂所学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社会生活的问题,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如:班级中的孩子在假期里观看了大学生辩论赛,并很有热情和兴趣。针对这种现象,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我留了一个辩论的作业:关于文中的“三味书屋”部分,你认为是一个束缚儿童的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产物,还是严厉中不乏有趣的学习场所呢?班级中分为两派,课后合作,寻找论点和论据,下节课上进行一场辩论大赛。这一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他们积极地深入阅读文本,查阅资料,准备材料,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这项作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满怀热情地去完成,并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组织材料、语言表达的能力,做到了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有机融合。
四、团结合作,激发热情,以情助学
团结协作是新时代学生必须具有的一种能力和品质,同时也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合作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如:在学习古文时,我要求小组组内合作,讨论、解释重点实虚词,然后翻译句子。每个小组中的学困生可能只会解释简单的实虚词,而稍难些的就由中等生完成,当翻译句子遇到问题时,优等生就会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样的合作,让组内每个学生都获得了话语权,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语文能力,有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兴趣。
通过这些实践,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情?知教学”理论对我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帮助和指导,也更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把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知结合起来,才能打造更和谐、更人性化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冷冉.冷冉教育文集[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2]王志光.情?知教学通论[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