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7年 公共教育学教学计划
课程名称:教育学
教学目标:理解教育的意义,树立正确的教育理想,明确新时代新背景下的学生观---------主体性的学生观;教 师观----专业化的教师观;课程观—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观;教学观---发展、交往、生成的教学观;评价观—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研究观----以校为本的研究观,做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教师。参考资料: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2.于文森《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潘友刚、钱立群《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课时安排:36学时 授课教师:徐振兰 教学进度:
绪论
教学目标:
1. 掌握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2.识记并理解教育学发展进程中每个重要历史时期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的基本观点。
3.辨析传统教育学思想与现代教育学思想的意义与区别。
4.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5.明确学习教育学在树立科学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及规范,深化教育改革中的价值。教学重难点:
1.辨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2.明确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学方法:讲授 课 时:2
第一章 教育的认识
教学目标:1.识记教育的定义。
2.理解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比较三要素之间的关系。3.理解教育的时代特征
教学重难点:理解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学方法:讲授 课 时:1
第二章 教育的意义
教学目标:理解教育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功能的实现途径以及教育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教学方法:讲授 课 时:1 教学过程:
第三章 教育的理想
教学目标: 1.理解教育目标的涵义、类型、地位与功能。
2.了解教育目标观,正确把握人与社会的统一观。3.掌握新时期教育目标的内容及精神实质。教学重点:教育目标;新时期教育目标的精神实质。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2
第二单元
学生观---------主体性的学生观
教学目标:
1、明确学生的角色地位、基本属性以及年龄特征。
2、理解多元智力理论。
3、理解学习的定义,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品质。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重点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第三单元
教 师观----专业化的教师观
教学目标:
1、了解教师的基本涵义、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劳动特点以及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等相关知识等,具备基本的教师素养,为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奠定扎实的基础。
2、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形成比较稳定的教师职业兴趣。
3、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具备必要的自主发展能力。教学重点: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 教学难点:理解教师在新时期应具备的素养 教学时数:4学时
第四单元课程观—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观
教学目标:
1、识记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
2、能评述几种典型的课程理论流派。
3、了解各种课程类型的基本特点。
4、了解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理念、行动。教学重点、难点:对课程流派的认识及评述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6 第五单元 教学观---发展、交往、生成的教学观
教学目标:
1.识记“教学”的概念和基本任务,辨析教学与教育、智育等概念的异同。2.理解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3.识记教学方法的类型。
4.识记教学模式的概念、结构和特点,理解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5.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教学重点、难点: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的理解。课时安排:6
第六单元 评价观—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
教学目标:
1.掌握教育评价的概、目的、类型、方法、原则,泰勒模4和CIPP模式。2.了解教育评价的实施、准备等。3.理解新课程背景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4.了解教育评价的统计分析和结果处理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构建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 讲授方法:讲授 课时安排:4
第七单元 研究观----以校为本的研究观
教学目标:
1、理解校本研究的特点、意义。
2、了解校本研究的要素。
3、掌握校本研究的过程、方法与成果表述。
教学重点、难点:校本研究的过程、方法与成果表述。教学方法:讲授、读书指导法 课时:3
第二篇:《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计划
根据我校实际,毕节地区幼儿师范学校各年级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安排如下:
一年级上学期:《学前心理学》主编:汪乃铭、钱峰(复旦大学出版社)(绪论到第六章,32—36课时)
一年级下学期:《学前心理学》主编:汪乃铭、钱峰(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七章到结束,32—36课时)
二年级上学期:《学前教育学》主编:郑健成(复旦大学出版社)(绪论到第六章,32—36课时)
二年级下学期:《学前教育学》主编:郑健成(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七章到结束,32—36课时)
毕节地区幼儿师范学校
2010年9月2日
第三篇:《公共教育学》教案(y)
《公共教育学》教案
任课教师:冯江英
2008年8月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独有的特质课程之一,是高师教育类课程的主要课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师范生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分析研究教育现象,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坚定从教的信心,掌握从教的基本理论,获得从教的教育智慧。
二、本课程的体系
前五章属于教育基本理论部分,共16学时; 第六、七章属于课程与教学理论部分,共18学时; 第八、九章属于德育理论部分,14学时; 复习考试2学时。
重点是教育基本理论及教学理论,难点是德育理论。
三、授课内容课时数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4 第二章
教育功能 2 第三章
教育目的 1 第四章
教育制度 1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8 第六章
课程 4 第七章
教学(上)12 第八章
教学(下)第九章
学校德育 8 第十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6 复习考试 2 第18周考试
四、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
1、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及案例教学法。
2、考核方法:本课程的考试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试题从题库中选取,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题型有单项选择、辨析、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等。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60%,作业占15%,考勤占10%,课堂发言、提问占15%。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学习目标 : 1.理解教育的本质 2.掌握教育的构成要素 3.明了教育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4.了解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阶段
5.明了学习教育学的重要意义
教育名言
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爱尔维修
第一节 教育及其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词源
“教”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是个象形字,意指儿童在成人执棒监督之下学习。
“育”字见于小篆,也是个象形字,表示妇女孕育儿童。
学的甲骨文
《说文解字》许慎:“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中庸》“修道之谓教” 《荀子》“以善先者谓之教”
《学记》“教也者,长其善救其失者也”
《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从词源上看,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其意是指培养人,旨在使人作善。
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 “educare”,指“引出”的意思,即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西方:
苏格拉底说:“美德是由教育来的。”捷克夸美纽斯说:“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性。”法国思想家卢梭说:“教育的最大秘决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
(二)“教育”的定义
一般来说,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定义的:社会的角度和个体的角度。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有三个不同的层次:
(1)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2)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3)更狭义的,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
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定义的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而不是社会的一般要求,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这两种定义对于理解教育活动都是有价值的也存在着各自的缺陷。
单纯地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会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外在的强制过程,忽略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单纯地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又会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
可以这样给出“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这个定义首先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其次,这个定义把“教育”看做是耦合的过程: 再次,这个定义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 最后,该定义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
(三)“教育”的要素
1.教育者:“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从广义上说,任何能够引起某种学习行为的人都是教育者。
2、学习者
3、教育影响
二、教育的起源
(一)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老猫教小猫捉老鼠(二)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老鼠学习取食物
(三)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人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从事劳动。
三、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非独立性。2.贫乏性。3.无阶级性。(二)农业社会的教育
农业社会的教育有以下一些特征: 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3.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三)工业社会的教育
工业社会的教育有以下一些特征: 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公共性日益突出。4.教育的复杂性程度越来越高,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四)信息社会的教育 1.学校进一步发生变革 2.教育的功能得到全面理解。3.教育发展趋向民主化。4.教育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教育的关注点从过去转向未来。
其次,教育观从“学会生存”转向“学会关心”。第三,教育向终身化的方向发展。第四,教育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第五,教育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
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教育认识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们的哲学或思想著作中。
西方的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中国如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论语》、《孟子》、《老子》、《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当时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等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而且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还大量停留在经验概括或直觉式的结论状态,缺乏严密的论证与内在的逻辑结构,对教育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所以这是“前教育学时期”。
二、教育学的创立
近代教育学的创立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教师的数量及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各国普遍开设了师范学校。
当然教育学的独立也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
第一,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第二,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 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
第三,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第五,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632年,《大教学论》问世,这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 著作,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专著。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是又一位享誉全球的对教育思想的丰富发展和教的形成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人物。
他的自传体小说《爱弥尔》(1762)表达了他的教育思想。他对中世纪的教育从培养目标到教学内容、方法都进行了深刻地批判,将教育理论提高到学科水平的是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三、教育学的发展
进入20世纪,教育学的发展进入多元化时期,是各种不同流派的教育理论竞相争鸣的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教育学派别和重要的教育学著作。
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派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派进行介绍。
(一)实用主义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基础上提出来的,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另一部分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凯洛夫、杨贤江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二,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
第三,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第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第五,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其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工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第六,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既要看到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又要坚信教育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
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一)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二)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第三节
教育学的价值
一、科学解释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解释和说明集中体现在:它可以回答或者说它应该能够回答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
例如:在教育中阶级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二、有效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不仅应能从理性上告诉人们教育是什么,而且亦能返回到实践中指导人们怎样去做。
能这样处理课间睡觉的同学?
三、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促进教师专业理想的建立。以魏书生为例 2.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四块糖的故事”
怎么改变以教师权威为中心的观念? 3.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4.促进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
第二章
教育的功能
教育名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学记》
学习目标:
1.了解教育功能的含义,掌握教育功能的分类。
2.了解人的发展的含义,理解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掌握青少年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及其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3.了解教育个体功能的含义,掌握教育的个体功能的具体体现,重点掌握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4.了解教育社会功能的含义,理解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及教育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5.掌握正确认识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即教育的个体功能;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即教育的社会功能。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一)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二)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三)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四)多维度的复合分类
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制约(一)人的发展的概念
人的发展的内容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共同构成人的发展的统一体。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及作用 1.遗传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1)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案例:狼孩(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阶段 案例:双生子爬梯实验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2.环境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德国巴登大公国王子卡斯·豪瑟的不幸经历 3.教育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导因素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还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3)学校教育能够根据科学的要求,协调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4)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学校教育能够根据科学的要求,协调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4)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这种能动性表现为以下几点:
(1)人作为主体是通过他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参与和接受客观的影响,从而获得主体自身发展的。
(2)人们是按照自己的认识、经验以及需要、兴趣等来对客观事物做出反映,并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向,自觉地、有目的地开展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活动。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教育 教材向生活回归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与教育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与教育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整体性与教育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与教育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可变性与教育
二、教育的个体功能
在古代社会中,学校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为社会政治制度的巩固服务,教育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功能是附属性的,这是由社会需要规定的。
将促进个体身心潜能的发展、培养敢于蔑视社会成规、具有创造与自主精神的人当作教育的最高价值,并将此与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对立起来的观点,始于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教育家。
在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实践中占主要地位的依然是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问题。与柏拉图不同的是,这种观点的持有者并非没有意识到教育还具有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而是认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个体发展不应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
为教育两种功能关系的认识奠定科学基础的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教育对人的培养,目的是试图使人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通过教育,加速实现人的社会化,实现由生物个体向社会实体的转变。
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接受一定社会的文化价值与社会规范; 第二,使个人追求的目标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第三,掌握个人获得社会成员资格和追求目标所必须的技能; 第四,学会认同身份及在每一场合下自己所处的角色。
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场所,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途径,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1)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3)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1.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温州大学 “大学生创业园”的讨论 2.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对“真”“善”“美”的追求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是指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意即教育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所具有的功用和效能。
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即教育要受到社会强有力的制约,具体表现为教育本身的变化和发展要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为条件,这是教育的根本特性之一。但同时教育对社会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之路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专业设置。
如古代社会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古代社会 工业革命后 现代社会(二)教育经济功能的体现
教育的经济功能就是指教育系统对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教育所以能对经济发展起如此巨大的作用,是因为: 1.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
(1)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2)教育能够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变为专门性的劳动者 单位招不上人,求职者求不上人
(3)教育能够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4)教育能够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5)教育能够把单维度的劳动者改变为多维度的劳动者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的科学知识再生产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教育能够传递和传播科学知识(2)教育能够发展科学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3.政治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二)教育政治功能的体现
1.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能够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3.教育能够制造政治上的舆论和思潮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一)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1.文化是政治、经济与教育关系的重要“中介” 2.文化按其自身特点和要求作用于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之消极面对中国现今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为例 :(1)重功利轻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2)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3)重服从轻自主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4)重认同轻创造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的文化功能的体现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具有传递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选择文化的功能。首先,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按客观需要进行的,这种客观需要包括社会需要和教育需要两个方面。
其次,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的 再次,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通过多途径实现的。
3.教育具有交流、融合文化的功能。4.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首先,教育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培养了一支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为文化的创造提供了可能性。其次,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创造活动正成为现代教育,特别是现代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四、教育的人口调节功能
(一)人口状况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人口的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2.人口的就业结构影响教育的结构。3.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二)教育的人口调节功能的体现 1.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 教育程度与人口的出生率成反比
印度的调查表明:小学毕业或无文化妇女平均生6.6个,不完全中等教育的妇女平均生5个,中等教育的妇女平均生4.6个,高等教育的妇女平均生2个
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促使人口性别结构趋向合理化的基本手段 4.教育是促进人口迁移的基本手段 最后还需说明两点:
一是教育之所以重要,归根到底还在于人重要。
二是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这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社会现象的性质。教育有其自身的运行特点和发展规律.教育有其自身的运行特点和发展规律,具体表现为:
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教育不仅被社会所规定和制约,也改变、教化和导引社会。
教育与社会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第三章
教育目的
学习目标
1、了解教育目的的概念
2、认识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认识我国教育目的和中小学教育的目标
教育名言 如果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能明确说出他的教育活动的目的,那就跟一个建筑师在为一座新建筑奠基时还不知道要建筑什么东西一样,令人不可理解。
——(俄)乌申斯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邓小平
在学校中求学的真正目的不在知识本身,而在如何制造新知识以应需求的方法。
—— 杜 威 教育现实:增强体育锻炼,关爱生命
据1997年国定有关部门进行的全国性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表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民群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我国大中小学生的体质总是与体质问题却日趋严重,营养水平有所下降。在一所小学举行的升旗仪式上,短短10分钟,一个班竟有3位女同学晕倒在地。
在一所中学举行的18岁成人仪式上,40分钟之后,几个孩子接连倒下,而一些高龄的老师和离退休的教育工作者却能坚持一直站立着,形成强烈的反差。
清明节在许多学校组织的扫墓活动中,步行仅一两公里的路程,一些学生便吃不消,一天中竟有十几名学生晕倒。为此,烈士林园只好在清明节期间,设立临时医务处,平均每天收治十多名这样的学生。
在许多学校组织军训活动中,多数孩子都感到体力不佳,难以完成军训指标,最后教师只好改变计划,降低要求。
1996年,昆明陆军学院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招收地方高中毕业生,情况不如人意,令人感到心情沉重。
据了解在广西招生的15家军事院校,除外语技术类等对视力要求较低的院校外,大部分军校的提档和录取的比例在8:1以上,此外,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军校在中学招生的遭遇大体相似,所以尽管报考军校的考生较多,但如此大的淘汰率使各军校都感到生源紧张,不得不采取降分提档,从未报军校志愿的考生中调剂提档等手段来完成招生任务,所录考生无论个人气质和考分都不太令人满意,影响了部队的建设。
据调查,中学生普遍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按照科学的要求,小学生每天的睡眠不能少于10小时,中学生应该达到十小时,这是正常的生理需要,可现在的孩子大都没达到这个标准的睡眠时间。而且,由于学习压力大,相当多的一部分孩子睡眠质量也不高,对于学生的身体都是不利的。
2001年12月30日,青海省乐都县甘沟滩村村民陈邦顺接到大儿子小良的班主任——西安某学院郭老师的来信。郭老师要家长马上到学校去一趟。为了供儿子上大学,陈邦顺夫妇开始四处卖血。陈邦顺告诉笔者,大学四年,小良一共向家里要了6.35万元,这6.35万元之中有70%是他们夫妇卖血得来的,另外,还借了1.7万元外债。
开始小良向别人说,他的父亲是包工头,家里很有钱,而事实他的父母八年都没有穿过新衣服;小良的每封信都是他父母卖血通知书,这些年其父其母卖的血能装满两个汽 17 油桶。而被退学的小良5月4日离开北京去西宁了,却始终没有与父亲联系,并且声称他父亲是个残酷无情的人。而此时他的父母都在家乡盼儿归。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一)关于教育目的的理解
一般来说,“目的”是指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教育目的就是通过一定教育手段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人。
教育目的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教育目的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在古代,希腊教育家亚里斯多德就认为教育目是培养国家的公民,并帮助个人追求自由的思考。
近代社会后,许多教育家对这一问题仍然在思考。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就认为教育是外部的塑造.如在现代社会,有人认为,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者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期望中的人所应达到的质量规格或标准。
(二)教育目的上两种主要观点的争论
教育到底是为了人,还是为了社会。在历史上就有关于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 观和“社会本位” 观的争论。
“个人本位” 观盛行于18-19世纪上半叶,以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为代表。其基本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个人需要来确定。该理论认为,人生来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能和本性需要所决定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的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案例:自然惩罚原则儿童天生好学
讨论:你对自然主义教育的看法及其可利用性
“社会本位” 观盛行于19世纪下半叶,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这一理论认为,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教育结果也只能以其社会功能来衡量。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需要。
(三)对“人和社会关系”及“社会需要”的分析
人必须组成社会,如果人没有组成社会,就无法生存;人只有通过社会才能获得我们所谓的“人性”。因此,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组成社会的目的是为了自身更好的生存,即人组成社会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人。
那么如何看待“社会需要”呢?
应该说,人的需要是人的社会需要;社会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社会需要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需要的反映。
(四)教育是“为了人”的理论依据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主要有这样几个:
一是个人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的思想。二是人与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思想。三是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四是教育发展应当以儿童为本的思想。
(五)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观和“个人本位”观剖析 为什么会出现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观?
一是任何人的行为和个性都是在某种人类社会中形成的。
二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中,由于后者通常是起支配作用的因素.三是教育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种制度,社会为教育提供了内容,规定了发展的方向,并且赋予了意义,教育是受社会制约的。
为什么会出现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观?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社会的存在而否定人的存在;过分强调社会的价值而否定个人的价值。结果当人的地位开始提高以后,特别是进入近代后,就很自然地把社会看成是阻碍个人发展的障碍,使二者对立起来。范进中举
二、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手段
(一)什么是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或具体的标准;教育目的是一种意图,是一个总的原则。教育目标是在教育目的指导下,通过一些实际的行动去完成的一系列具体任务。
(二)教育手段与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的关系 教育手段就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的行动或途径。
(三)对一些混淆教育目的和手段关系的概念分析
三、教育目的与教育平等和公正
“平等”概念有两个含义,一个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二是泛指地位相等,如男女之间。
“公平”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公正”指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如何对待公平,如何处理这几个方面的关系? 举例:如何在“学校环校跑” 中做到公正 一是不分男女老少,凡是参与者,人人都有奖; 二是不论男女老少,只按达到终点的先后名次颁奖;
三是先让60岁的女性先跑一段时间,然后让60岁的男性跑,依此类推,男青年最后跑,然后按照到达终点的先后名次发奖。
教育目的是一个社会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教育目的的实现要通过一系列教育目标和教育手段的实施加以保证,同时还要注意教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第二节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目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来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的片面发展束缚了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发展 现代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要求并准备了物质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 1.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2.人的道德和审美情趣的高度发展。3.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三、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为促进和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1957年,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 “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 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82年,新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的目的:“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1986年的《义务教育法》的一些教育条目进行了修改。其中对义务教育目的的修改中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
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服务
教育还必须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由德、智、体、美诸方面组成的
德育,即培养人思想道德的教育,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健康心理品质等方面教育的总称。
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
体育,是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他们体质,发展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
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德、智、体、美等方面之间的关系
区别:它们各自之间的任务、过程不同。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四、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小学和初中教育阶段,总的培养目标是,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人才奠定基础。
五、新疆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及任务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义务教育实施办法》中提出了加强基础教育,重点加强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提高各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第四章
学校教育制度
学习目标:
1、理解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2、了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类型和发展趋势
3、了解我国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也叫学校系统,简称学制。它是由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由国家颁布并保证实施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调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权力分配关系的教育制度。
学制,首先是一种制度,是国家规范教育行为的一种基本制度。其次,学制是国家调整教育关系的一种基本制度。
第三,学制是由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机关制定的并由国家颁布保证实施。在学制中隐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是外部制约层面,即国家教育权的问题。
其二是内部自主的层面,即学校教育权与公民受教育权以及相互关系的问题。此外,学制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二、学校教育制度构成的因素
(一)学校的类型 即学校是实施哪一种性质的教育,属于普通教育,还是专门教育,(二)学校的级别 即学校在学制系统中所处的阶段以及在同类性质的学校中所处的地位。
(三)学校结构 学校之间的交叉衔接比例等关系.三、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状况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又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三)学校的结构 即学校之间的交叉、衔接、比例等关系。
(四)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各国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的影响 一个完整学制的产生要具备三个条件:
其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二,是国家教育权的出现。其三,学校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规模。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沿革
一个完整学制的产生要具备三个条件: 其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二,是国家教育权的出现。
其三,学校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规模。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
学校教育制度首先出现的形态是双轨制,其产生最早可以追朔到欧洲中世纪。12世纪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便形成了现代意义的城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西欧国家相继出现了一些以传授神学、法学和医学为宗旨的高等学术机构,15世纪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带动下,欧洲的人文主义者在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地相继建立了许多新的中等教育机构。
16世纪 伴随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为了传播教义,扩大影响,一些新教派首次提出了义务教育的思想,并陆续建立了一批初等教育机构。
初等教育随着年限不断向上延伸,逐渐与职业学校衔接起来,由此建立“自下而上”的学校系统。这类学校系统主要满足普通民众的生活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以上两类学校系统分别承担着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职责,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
20世纪以后,民主化思潮的兴起,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建立。人们普遍要求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
双轨制是阻挡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的障碍。
统治阶级为了减少社会矛盾、同时需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为此,欧洲各国在“民主化”和“现代化”理念的引领下,由过去的双轨制逐渐向单轨制发展,发展成为中间型学制。
中间型学制是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一种学制,或者说是在双轨制不能适应历史的发展结合单轨制做出的一种改革。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多样化
(二)弹性化
(三)终身化
第三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诞生和发展 据记载,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朝,不过那时的学校与现代意义上不同,是养老、习武兼教育的场所。到了西周时期初步具有了学制系统的雏形,分为国学与乡学两大系统。我国古代基本上一直沿用此学制,学制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是到了清朝末年。
(一)近代学制的诞生和发展
1862年开始兴起的洋务运动,一时间西学之风大盛,日本和西方各国的学制为我国的学制的建立提供了参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已经基本构成了一个相互衔接的学校系统,清政府已经意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决心推行教育制度,这样就有了中国近代学制的诞生
1902年,即光绪壬寅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学制诞生了,称“壬寅学制”。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了“壬子学制”。该学制以求以日本学制为蓝本 1922年,是旧历壬戌年,故称壬戌学制或1922年学制。壬戌学制是以美国学制为蓝本,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是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为成熟的学制。
(二)新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1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从而产生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
(三)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在我国现行学制中,从纵向来看,划分了四个阶段: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二、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情况
(一)义务教育的涵义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具有强制性质的国民基础教育。年轻一代接受义务教育,既是作为公民必须依法履行的义务,也是作为公民受到法律保障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简称《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
三、新疆实施义务教育的情况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学习目标: 1.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发展现状 2.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3.掌握教师职业素养及其形成 4.了解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教 师
教育名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夸美纽斯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国将兴,必尊师重傅;国将衰,比贱师轻傅。——荀 子
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是教师的最高本领。——爱因斯坦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大凡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第二种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教师的话是感化受教育者心灵的工具,它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取代的。教育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对待人的心灵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颂扬篇 我是教师, 不是蜡烛
一、教师职业的发展
(一)教师职业定位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二)教师职业发展 教师的职业大致经历了教师职业的兼顾阶段、职业化阶段和专业化阶段。
1、长(能)者为师:教师职业的萌芽阶段(原始社会)
2、官师合一:独立只能教师的产生(奴隶社会
3、士为师:职业教师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
4、官(私)学教师:教师职业的发展
5、师范教育:师资培训机构的出现
我国教师资格的申请认定流程我国教师的从业现状
(三)教师职业社会地位及作用国外教师地位花絮1.继承和传播人类文化 2.促成社会文化的改造与创新 3.培育新生一代
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一)教师权利
(二)教师的义务
(三)教师权利的保障 教师权利保障至少有以下三个机制组成: 完善教师申诉制度——教师自我保护机制;健全《教师法》的执法机构;加强执法监督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点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讲);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讲)教师劳动的繁重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四、教师职业素养(详讲)
(一)积极的专业精神
1.崇高的敬业精神 2.高尚的职业道德;3.健康积极的工作个性 朗诵篇案例: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国学者的研究:中学生喜欢的教师品质(人次%)
(二)专业知识
1、普通文化知识2.任教学科知识3.教育科学知识
(三)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 一是教育教学的基础能力 二是教育教学的专业能力 三是反思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
(四)教师心理
第二节
学 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重点讲)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发展中的人,这是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学生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他既是自然实体,又是社会实体,教育所要实现的是人的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青少年学生不是成人的雏形,而是具有身心不稳定特点的可塑性极强的个体和群体。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并不是已经达到发展的顶峰和终极,而是还都处在不断变化和趋向于成熟的过程中。
发展性意味着学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能和很强的可塑性。一方面它决定了学生需要获得成人的教育和关怀另一方面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生,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
(三)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在以学习为主的各种活动中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从中得到发展的。
孩子犯错误以后故事一: 故事二:
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
28(一)学生的社会地位 学生的社会地位是指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应具有的主体地位。青少年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并依法享受各项社会权利。要确保学生的社会地位,关键是看学生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
(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一种是“教师中心论”另一种是“学生中心论”对这两种观点该怎么认识呢?(讨论)强调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因为学生生相对于社会的要求、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认识来说都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来自于教师的机遇,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
三、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略讲)
(一)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二)学生权利与义务的维护在学校中的所有人员及学校都有保护学生权利的责任与义务。
四、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
(一)生理特征
(二)心理特征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涵义及功能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交往和影响而形成的人际关系。
1.教育功能2.激励功能3.社会功能
二、师生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讨论:这图反映了怎 样的师生关系?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小人”与老师
第六章
课 程
学习目标: 1.理解课程的定义、类型、目标、结构、实施及评价2.了解我国课程的表现形式3.了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及内容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含义
(一)课程的词源分析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代。“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用“课程”一词指 “寝庙”及其喻义“伟业”.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运用课程一词,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这里的“课程”指功课及其进程,与我们现在研究的课程概念有相似之处,只是这里是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
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受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课程”一词还很少出现,只是将课程作为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同等看待。在英语中,课程(curriculum)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rrere”
其名词形式意为“跑道”(race course),即“学程”(course of study),由此引申,课程就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从而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课程体系。
而“currere”的动词形式是指“奔跑”,即“跑的过程与经历”,由此理解课程,着眼点就会放在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的自我建构上课程一词最早见于英国学者斯宾塞(Spencer.H.,1859)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
(二)课程概念的分析与理解
1.课程是学科内容或教材。2.课程是目标。
3.课程是经验。课程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课程,教师也不再是被动接纳的容器,而是拥有创造的自由与空间的课程发展者。4.课程是计划。
“课程是计划”的观念在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受到重视。这种观点认为应当对学生的经验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加强学校对学生经验中可计划部分的规划与责任。
(三)课程的不同层面按照古德莱得的观点,课程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层面: 1.理想课程(ideal curriculum)。2.文件课程(formal curriculum)。3.理解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4.实施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5.经验课程(experiential curriculum)。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论流派认为,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30 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这一课程流派主要有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要素主义认为,学校的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
永恒主义认为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永恒主义者进一步阐明了名著课程和教材所具有的优越性。
(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四)存在主义课程论
存在主义认为,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
(五)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多尔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把他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4R”,即丰富性(Richness)、循环性(Recursion),关联性(Recursion)和严密性(Rigor)。
三、课程的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2.活动课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都出现了教育改革运动。
这场教育改革运动对传统的学科课程提出了挑战,指责学科课程以学科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科分得过细,偏重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又不能照顾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 : 从目的上 从编排方式上 从教学方式上
(二)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1.综合课程
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以认识论、方法论、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
综合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是教材的编写。是师资问题。
在国外,通常采取两种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协同教学”的方式.开设综合课程专业,2.核心课程
学者们一般认为,“核心课程”既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核心课程的研制者既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也不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它主张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为中心。
核心课程的主要优点包括:
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适用性。
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具有相当强烈的内在动机。
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核心课程也暴露出一些缺陷:
课程的范围和顺序没有明确的规定,学习的内容可能是零乱的、琐碎的或肤浅的。学习单元可能被搞得支离破碎,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受到影响。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内容,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三)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1.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2.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国家课程暴露出渚多脱节现象 : 国家课程与地方教育需求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与学校办学条件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与学校教师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与学科发展之间的脱节。
校本课程具有诸多优势 : 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 校本课程足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校本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帅、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
校本课程也存在几个方面的负面效应: 课程编制的权力下放给教师和学生以后,必然扩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课程的差异,校本课程的开发通常由全体教师参与,涉及的范围较入,其中有一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专门理论和专门技能。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所耗费的教育资源明显高于实施国家课程的需求。在教师流动比较频繁的学校,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和连续性。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
2.隐性课程
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
四、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一)课程目标的功能
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二)课程目标的类型
美国学者艾斯纳(E.W.Eisner)认为课程目标应分为行为目标、问题解决目标、表现性目标三种类型。
行为目标表达的是预期的学生的行为,而不是表述教师的行为。问题解决目标着重问题的解决.表现性目标或者说表意目标、表意成果,其目的是注重个人经验的培养。
五、课程的结构
(一)课程结构的内涵
课程结构是指所有教育内容的组织和配合。
(二)课程结构的基本要素
三个基本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六、课程的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包括:
使用者本身的因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交流与合作。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
七、课程的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内涵
课程评价就是运用专业知识,判断课程实施的过程。
(二)课程评价的形式
终结性评价(或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是两个最重要的评价形式。
终结性评价是在计划或产品完成以后实施的评价。在课程评价领域,终结性评价是指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它比较注重总体分析,力图表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对课程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做出判断。
形成性评价是在计划或产品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实施的评价,在课程评价领域,形成性评价是指贯穿于校本课程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它比较注重细节的分析,旨在寻找原因,及时发现问题,使课程更加趋于合理。
第二节 我国课程的表现形式
我国普通学校的课程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一、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二、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二)教科书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法要求,系统而简要地叙述一门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亦称课本。一般由目录、课文、作业、图表、注释、附录等组成。
(三)编写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第三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社会发展的需要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课程自身因素 知识本位、学科本位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状况
校长与教师对教材所选内容量的意见
57%的教师和46%的校长认为教材内容偏多。中小学相比,小学人士持内容偏多意见的人更多。小学校长认为内容偏多的也超过50%。
课程计划规定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9小时。
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总目标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述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目标一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目标二
课程结构的改变——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学科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北京公布最新要求:中小学实践课要达140学时
北京青年报9月21日报道:从这个学期开始,一向被认为是“课外活动”的综合实践课,被正式排进本市中小学生的课表中。按照市教委昨天公布的最新要求,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年级都要开综合实践课,而高中生必须至少做10天义工才能毕业。
据市教委德育处处长关国贞介绍,综合实践课分为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三部分,在小学3至6年级、初中7至9年级均为140学时。综合实践课的考察采取多种方式,比如学生可提供考查结果,或用DV形式、展板、网页形式表现,可自评、也可互评,学校对学生提供的所有材料都将予以认定。关国贞处长表示,小学生每学年应至少走进一座博物馆或社会实践基地、参加一次社会考察、完成一项社会调查或访谈;高
一、高二研究性学习各108学时,高三第一学期研究性学习54学时。关国贞处长特别指出,高中阶段学生每学年应参加不少于一周的社会实践,高中三年累计参加不少于10天的社区服务
目标三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初二《语文》第三册(繁)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练习:精读6-10段,回答问题 下面是碑身的横截面图,画出每面浮雕位置,标出浮雕序号,并用标出说明起点,36 用箭头标出说明顺序。
北京高中语文:金庸文章替掉鲁迅引网友激辩 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将要大换血
昨日,从今年9月1日起,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将要大换血:《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替掉《孔雀东南飞》,《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伶官传序》、《项脊轩志》等古文名篇通通撤下。消息传出,各大网站论坛一片哗然,并很快形成了两大对立阵营。支持的网友们认为北京的编委“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多数网友却在哀叹:“快餐文化取代了有思想深度的精品文化。”认为“这预示着教育娱乐化时代的全面来临。”同时许多网友担忧过多删减古文名篇在中学教材中的分量会加剧已有的文化断层。
目标四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目标五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考试和评价制度——
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
目标六
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制定全新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代替以往的教学大纲 改革课程结构,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与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以增强课程
对不同地区、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改革课程内容 改革课程实施
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进程 酝酿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从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颁布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到2001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有两年时间。
试点实验阶段
2001年上半年,在各省教育厅(局)组织,各地自愿申报的基础上,教育部确定了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区(县、市)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全面推广阶段
2004年秋季,在认真总结国家和省两级实验区的经验,对实验区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的工作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
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是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于2001年9月进入课程改革。
随着课改实验区的不断扩大,地方课程的研制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也逐步开展。
(二)促进新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 提高认识,形成与课改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对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保证课改的实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推进双语教学,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文化形成。改革考试制度, 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
第七章
教
学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一、什么是教学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所以,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几个概念的关系:教学与教育、教学中的自学、智育
二、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形式
教学能较简捷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有力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使青少年学生的个体发展能在较短时期内达到人类发展的一般水平.(二)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在学校基本是通过教学这条途径实现的。如德育、智育、体育都要使学生掌握各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这是学校和社会其他部门根本区别之点。否认这种根本区别,就是否认学校。
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的、大量的基本工作,它占的时间最多,内容也最丰富,学生学习和掌握各门学科的知识。
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曲阜师大
讨论:你眼中好的教学是什么样的? 好课能否这样描述?
三、教学的任务
教育史上存在两种观点:形式教育:每一种官能都可以经过训练。片面性:误地把思维的形式和思维的内容割裂开,忽视系统知识。
实质教育:学习有实际用处,适合生活要求的知识。片面性:强调知识的实用性,而不重视智力的发展,破坏知识的系统性。现代许多教育家:主张融合二者
(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需要.时代的需求:生产劳动不是以体力劳动,而是知识和智力为基础
(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科学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能力的组成部分。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发展智力主要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组织能力、计划能力。
案例:数学提问的技巧
(四)使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健康成长
(五)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六)形成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技能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具体地说,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最基本的四个方面: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中是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学中是主体地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是中介
三、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三)教学过程是促使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过程的特点 2.学习间接经验不能离开直接经验
3.在掌握人类已知的成果中,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
4.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倾向: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引导、让学生参与实际活动 ;过于重视学生个人经验的积累,注重从做中学。
(二)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发展智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充分体现在启发式教学中。(假期写作文)4.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向 :教学中只抓知识教育、忽视智力发展 ;另搞—套去发展智力
(三)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1.教学具有教育性是客观必然
2.社会主义学校教学的教育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3.教学的教育性寓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德育)
4.教学中坚持教育性,应防止两种倾向 :一种是只注重知识的教学;教育内容没有教育性,另搞一套去进行思想教育。
(四)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1.教与学互相依存
2.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辩证统一过程(教字说起)3.教与学互相促进
4.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向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 ;儿童变成教学的中心
五、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一)心理准备(直接动机、间接动机,兴趣错位)
(二)领会知识
(三)巩固知识
(四)应用知识
(五)检查学习效果
第三节 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是根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也是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二、我国学校的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同时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品德。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书本知识和理论时,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理论,而且,要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把读书与实践、思想行动统一起来。
(三)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把两个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四)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有关的事实、实物和形象,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概念奠定感性认识的基础。
(五)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学科内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学。
(六)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牢固地、熟练地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持久地保存在自己的记忆中,需要时能准确无误地再现出来,以便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或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
(七)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育目的、内容的要求,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以及文化科学基础和思想实际进行教学。案例1:生命是美丽的案例
2:魏书生老师一堂生动的语文课案例 3:力矩 4:现在完成时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八章
教学
第四节
教学方法学习目标:1.掌握教学的基本方法2.了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3.熟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4掌握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容
一、教学方法概述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1、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总称。(学的方法?)
2、教学方法的历史演进
原始教育:口耳相传古代教育:呆读死记
现代教育:演示、观察、实验等引进 当代教育: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3、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启发式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统一,它不仅承认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同时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世界上最早提倡启发式教学的是我国的孔子。在西方,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为主要代表。启发式教学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案例1:苏格拉底的启发性教学注入式教学方法体系则是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它无视人类认识的规律和教学过 片面夸大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否定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二)以直观形象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
(三)以实际训练(锻炼)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动脑、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以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学生能力。与前两类教学方法相比,运用这类教学方法,学生自己活动的成份更
大,教学的程序性更强。这类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
(四)以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发现法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综合运用
(一)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
1.依据教学规律和原则2.依据教育的目标和任务3.依据教育内容的性质4.依据学生的特点5.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6.依据客观教育条件
(二)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新疆双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1、把握双语切换的时机
2、营造双语环境
3、鼓励学生积极的汉语口语表达 案例2:教师在教学中的的语言艺术案例3:生 物 案例4:体育课
第五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师与学生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历史上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和分组教学。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
(一)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指把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按照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按照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小组教学是对班级授课制的修正和补充 1.小组教学 2.复式教学
(三)个别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组织形式主要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材内容发生接触,并辅以师生之间的直接联系。它更强调发挥学生个人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自己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出发。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多样化
贝尔—兰喀斯特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特朗普制
四、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一)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
(二)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三)采用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四)探索现代化个别教学
第六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从教师工作的角度看,教学工作主要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和评定等五个基本环节。
一、备课
备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教师为上课做的准备工作,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一)备课的内容
教师的备课包括:做三件事: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学方法;写三种计划:编制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写出课时计划(教案)等。教案设计处于核心。
(二)教案设计
教案有图表式和文字式,常常包括课题、导入、呈现、运用和总结几个部分。教案是预设的,应该尽可能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情境。1.涵义:
所谓教案设计,以教学设计的理念为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2.教学设计理念下的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是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教学的系统化过程。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美国学者马杰 :教学设计由三个基本问题所组成。首先是“我要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定;
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即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
再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哪里?”即教学的评价。就是说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的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三环节六要素的有机整体。
45(如何评价?)其中,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因此,确立合适、良好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任务。而如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则要依靠对教学对象的分析与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及选择达到目标的合适教学方法和媒体,教学设计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回答“教得怎样”,衡量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教学的反馈调控提供详实的信息。3.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1)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教学目标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内容与步骤:①钻研课程标准,分析课程内容②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 ③确定教学目标分类 ④列出综合性目标 ⑤陈述具体的行为目标(2)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它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成败。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种。
(3)教学时间的设计
学校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教学时间是影响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控制和改变教学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控制和改变教学活动。
①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整体、学生、单元课时、专注时间)②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
③科学规划单元课时 ④注意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4)教学措施的设计
首先是教学策略的选择;其次是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再者是课堂教学结构的确定(单一课、综合课);最后是板书设计。
(5)教学评价的设计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预期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一堂课,最基本的是要做到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结构紧凑、教学效果好,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国学者叶澜认为,一堂好课基本要求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而言,大致表现在5个方面:有意义、有效率、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
三、课外作业
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一)考查(二)考试
(三)学业成绩的评定与分析
第八章 教学
第六节
课堂教学管理
一、课堂教学管理内涵和意义
(一)课堂教学管理的内涵(插入案例)课堂教学管理的含义有传统与现代之分。所谓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指教师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纪律问题)。
现代课堂教学管理则是指教师为保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采取的措施和程序,以及教师在课堂内的整个行为和相关的课堂活动,包括课堂环境的安排、课堂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对学生行为的监督、对违反课堂纪律行为的处理以及指导学生的学习等等。
(二)课堂教学管理的意义1.课堂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2.课堂教学管理有助于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
3.课堂教学管理能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提高4.课堂教学管理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二、现代课堂教学管理的注意要点
(一)管理的着眼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管理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点
(三)管理应体现师生间民主合作
(四)管理应体现优质高效的效益观
三、课堂教学管理的实施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工作包括课前管理(准备),课堂教学管理(过程)和课后管理(完善)工作三个环节,每一环节有不同的任务,每一环节都有具体要求。
(一)课前管理工作
(二)课堂管理工作
(三)课后教学管理工作
四、国外课堂教学管理模型介绍
(一)课堂教学管理的人本主义模型
(二)课堂教学管理的民主模型
(三)课堂教学管理的行为主义模型
第九章
德育学习目标1.了解德育的内涵与功能
2.了解德育的目标、内容与过程 3.掌握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案例: 教育部长周济表示,把立德树人作为整个教育的最重要的工作。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作为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政治态度、思想观点、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及与之相应的价值判断和自我教育能力。品德是指表现在个体身上的那些符合定社会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法纪观念要求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二、德育的功能
(一)德育的个体功能
(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第二节 德育目标与内容
一、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的概念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的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也即德育实践预先设定所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二)德育目标确立的依据 1.社会对人的要求2.受教育者的品德特点及其需要 3.教育目的的理论4.法律的依据
(三)我国的德育目标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教育部[原国家教委]于1998年3月颁发)规定:“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二、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一定社会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
(一)初中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
(二)高中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
(三)新疆中学德育的特色内容 第一、国家观念教育——强化对祖国的认同 第二、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第三、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第四、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教育——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第五、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第六、国防教育 第七、国际主义教育
第三节 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手段这几个因素是相对独立的,即它们各有其特定的内容、地位和作用,但他们并不是相互割裂、互不联系、彼此孤立的存在物,而是按照一定规律联系在一起的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
三、德育过程的本质
(一)德育过程中的矛盾 德育过程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同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德育过程的本质
德育过程的实质是教育者将一定社会或阶级、民族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
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是“内化”与“建构”相统一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多方面接受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第四节
德育原则
一、德育原则概述
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实施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
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是不同的概念、范畴,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混淆。德育原则是德育实践经验的科学抽象和概括。
二、德育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知行统一的原则
(三)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四)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五)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七)因材施教的原则
第四篇:公共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学校公共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冯有丹
一、指导思想:
我校的《公共安全教育》,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文件为依据,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安全知识为载体,加强中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方针,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确保万无一失”为目标,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二、安全教育工作重点:
1、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防范于未然。
3、加强管理工作,规范学生行为,防止学生做出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行为。
三、主要内容
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校园安全。
(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性,不给坏人可胜之机。
(2)不要随意让陌生人进宿舍,以防不测,睡前关好门窗。
(3)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集体活动,一定要事先经学校负责人研究,做出周密计划,并有教师带队。
(4)活动中的各种交通工具必须符合安全条件,不得超载。
(5)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等劳动必须坚持安全.无毒.无害和力所能及的原则。模块二:拒绝诱惑,净化心灵。
(1)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进不健康的娱乐场所。
(2)净化心灵,远离赌博,赌博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坚决禁止,严厉打击。
(3)谨防玩游戏上瘾,明确上网目的,把电脑作为工作和学习的工具。模块三: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1)预防敲诈.勒索,不要让陌生人知道自己家的经济状况,不贪不义之财,在学校遭到敲诈后,要向保卫处报告。
(2)防范校园抢劫,外出不要携带过多现金与贵重物品;不要在僻静.阴暗处行走或逗留,不要在夜深时单独外出。
(3)预防绑架,上学.放学要结伴而行,不轻信陌生人,不无故在途中逗留。
模块四:女生安全防范。
(1)夜间外出应注意安全,保持警惕,夜晚外出走行人较多的大道,不穿过分暴露的衣衫和裙子,不搭乘陌生人的车。
(2)不和陌生人说话,遇到陌生人纠缠,要大声呼喊,向行人求救。(3)认识时髦的危害,不涂指甲油,远离化妆品
模块五:自护自救
(1)防护浓雾危害,出现浓雾和逆温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若必须外出,应带上口罩.手套.并穿上防护外衣。
(2)参加社区活动注意自身安全,了解有关活动的注意事项,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3)发现火情,迅速到附近找大人救火,或打119。远离火场。
四、实施途径
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班、团、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第五篇:公共教育学习题
公共教育学习题
(六)、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对童年期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
A 稳定性 B 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2、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 体育课 B 课外体育锻炼 C 体育竞赛 D 运动队训练 3、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编制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称为()。A 实践模式 B 过程模式 C 环境模式 D 目标模式
4、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主要类型是()。A 分科课程 B 综合课程 C 活动课程 D 探究课程
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属于下列哪一教学方法()。A 实验法 B 参观法
C 演示法 D 实习作业法
6、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A 形式教育论 B 实质教育论 C 传统教育论 D 现代教育论
7、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 实际锻炼法 B 个人修养法 C 情感陶冶法 D 榜样示范法
8、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课程的管理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A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B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C 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D 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9、“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 示范性 B 复杂性
C 创造性 D 劳动方式个体性
10、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倡“从做中学”的是()。A 布鲁纳 B 康德 C 杜威 D 卢梭
11、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 全面了解学生
C 培养优良的班风 D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
13、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A 国家课程 B 显在课程 C 核心课程 D 学科课程
14、中小学德育工作常用的奖惩属于()法。A 榜样示范 B 品德评价 C 陶冶教育 D 说理教育
15、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教育家是()。A 洛克 B 赫尔巴特 C 夸美纽斯 D 杜威、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德育模式
2、教学设计
3、发现法
4、泰勒原理
5、教师学习共同体、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2、智力的个别差异是由先天素质决定的。
3、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明确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4、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的基本观点。
2、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教育作用?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
3、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任务。
4、德育过程有哪些特点?
5、关于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典型观点?其代表人物和基本观点是什么?
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论述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日前在某地举行的歌唱大赛和模特大赛爆出“冷门”:夺冠的分别是两位15岁和 16岁的学生.从两项比赛的参赛情况来看,选手呈低龄化趋势。一些家长甚至不顾孩子的意愿,把孩子推上造“星”之路,对此,许多教育界专家提出了强烈批评,认为这是拔苗助长的行为,是家长教育孩子的一种浮躁心态的表现,不利于孩子日后的成长。请运用与全面发展教育有关的原理进行分析。
2、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请用所学的德育原理分析该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