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学要以静制动
课堂教学要以“静”制“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艺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会时常发生,因为教学是动态的、师生多向交流的活动,它充满变化和问题。再周密的设计也会碰到许多偶然性的问题和意外情况。
我从教二十多年来,上课时的突发事件已不记其数,记忆最深刻的是去年那一次。有一节科学课,我准备讲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课《动物的食物》。上课了,我信心十足地走进了教室,却看到讲桌上放着一堆葵花籽壳,当时气得我差点儿蹦起来。我怒扫了一眼全班学生,准备大发雷霆,结果看到几十双眼睛都在紧张地看着我。“镇静、镇静,不能发火,要不然这节课什么也学不成,弄不好下一节课还会有更糟的恶作剧等着你”,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诫自己。静下心来了,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不动声色地说:“看来咱班有的同学特别爱吃葵花籽,可你知道葵花的来历吗?知道葵花的习性吗?老师也爱吃葵花籽,当然喽,绝对不是葵花籽壳。”这时有的同学就笑了。我接着说:“谁知道有关葵花的知识?”“我知道,葵花只在顶上开一朵花”、“葵花还叫向日葵,它有一个花盘”、“葵花具有向阳性”、“葵花子可以榨油”......同学们兴致很高,都在积极发言,于是我因势利导,讲了第六课《葵花向阳》。最后总结的时候我说:“葵花籽是我们的一种食物,其他动物的食物会有哪些呢?这是我们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我们可以想象动物有吃葵花籽壳的吗?”“没有”。“如果有的同学认为有,你就把这种动物找出来。如果没有,就请爱吃葵花籽的同学把这堆葵花籽壳放到该放的地方去。”我的话音刚落,就有一同学站了起来,不好意思地说“老师,对不起,瓜子皮是我放的,我知道错了,一会儿我就把它收走。”“好,敢于承认错误就是好同学。希望同学们以后不要犯类似的错误。我们在做每件事之前,先考虑这样做对还是错,这样做的后果会怎样。”我感觉这节课上得挺成功。我用幽默、委婉的批评方式,感化了学生,不但没让这节课泡汤,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思想教育。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曾反思过:科学课程的教学不一定要循规蹈矩,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原定计划,及时、灵活地改变教学顺序,因势利导地进行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备课时不能备一课讲一课,而是应该多熟悉几课内容,做到有备无患。
第二篇: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
【教学风采】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
2016-09-05 甘肃教师学苑收藏,稍后阅读
动态教学和静态教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两种基本形态。课堂上的“静”是学生知识的自我构建、能力的自我形成、思想的自我碰撞,是“动”的准备、“动”的铺垫;课堂上的“动”是思维的交融、智慧的搏击、心灵的沟通,是“静”的张扬、“静”的升华。教学中的动静之道,就像花儿与绿叶,静是绿叶能量的积蓄,动是花儿精彩的绽放。因此,理想的教学课堂既应该有“动”也应该有“静”,一张一弛,动静结合,教师教学要合理处理好课堂教学“动”与“静”的关系,该动就动,该静就静,注重实效,收放自如。这种“动”“静”结合的教学场景正是经营高效课堂所要追求的效果图。本期,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课堂教学中的“动”“静”之道。
一、教学中“动”与“静”的误区
一直以来,不管是上课还是听课,主要的一个评价标准就是看课堂是否精彩,精彩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看课堂是否出彩,而出彩又大多指向课堂的“动态性”活动。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口动有声、心动无痕,安静的书桌下面可能藏着涌动的心灵。以“生”为本不是以“声”为本,太看重表面难免浮华,那不是课改的正确方向。以下就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两点活动误区:
1、重“动”轻“静”
在活动设计上,多为“动态性”的活动,如:齐声朗读,相互对话,全班齐问齐答,小组讨论、探究、交流活动等,主要是体现在口动和手动(鼓掌)而忽视了“静态活动”(阅读与理解,练习与思考、理解与表达、动脑与动笔)。
2、以“动”代“静”
一节课下来,都在忙于搞各种“动态”活动,没过几分钟就有一项活动,“动态”活动的时间占了三分之二,而真正安静下来进入练习与思考,阅读与表达的时间却很少,时间都跑到“动态活动”中去了。
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就真实的课堂而言,应该是有动有静,动静交错。无论是动态的活动还是静态的活动,均属于课堂活动的范畴。相对而言,动态的活动是外显的,而静态的活动则是隐性的。教学中“静”和“动”是相对的,该动还是该静,先“静”后“动”,还是先“动”后“静”,“静”多“动”少,还是“静”少“动”多,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需求和当时的课堂状态相机而定。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正确把握教学中的“动”与“静”,教师首先要了解课堂教学中“动”与“静”的实质。
二、教学中“动”与“静”的实质
1、“静”实质是一种“动”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动态的;另一种是静态的。动态的活动包括: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演一演等等。这些活动,能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在“动”,能听见他们的声音,能看见他们的动作。而静态的活动包括:静静默读、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用心体验、细细品味等等,这时的学生也许一动不动,也许一言不发,但是,他们的思维在活动,他们的情感在变化,这种静本身就是一种活动。虽然,它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与动态的活动不同,但是,就其本质来说,它们是相同的。
2、课堂“动”“静”必不可少
课堂教学离不了静的活动,比如教师的讲解,需要学生专心地听;教师的示范,需要学生专注地看;遇到问题,需要学生用心地思考……而且,越专注,学生获得的信息就越丰富。同样,教学中,学生需要讨论,需要交流,需要合作,需要表达,因而他们也需要“动”起来。只有让学生动起来,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才会变得更广,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彰显,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得以建立,健全的人格才能得到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也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可见,“静”和“动”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各自的作用,两者不可相互取代,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何时动,何时静,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时机、教学对象来决定。
3、张生“动”而弛生“静”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的持久时间不长。长时间的单一的活动,容易使儿童产生疲倦而对活动失去兴趣。变化的、新鲜的事物则能不断地刺激儿童,使他保持注意力。课堂的节奏应该富有变化,时儿快,时儿慢。一味地快节奏,一个活动紧接一个活动,会使学生感到疲倦;而一味地慢,或者活动太少,该动不动,会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感到没劲,从而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要能善于控制课堂的节奏,掌握好动静的度和量,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在教学活动中,很难将静态的活动与动态的活动绝对地划分开,二者之间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有所获,往往会不自觉地寻找述说的对象一吐为快;发现问题而不能解决,常常会迫不及待地寻求帮助;在获得成功的喜悦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与别人分享。学生正是在静态的活动中产生了“动”的欲望,随着静态活动的深入,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动”起来。而在动的过程中,学生也不是一动到底。他们需要专心地倾听,仔细地思考,不断吸纳新的信息,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他们不自觉地由动转为静,为自己下一步的动积蓄力量。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及时了解他们此时想要干什么,并根据学生的这种需要,不断地调整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
三、合理安排动、静态教学
“动”与“静”有着相对的稳定性,他们功能的发挥,取决于教与学行动上的协调一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课型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两种不同层次的活动。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真正让学生该动口时就动口,该闭口时就闭口,该出手时就出手。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才能做到动静有致呢?
1、“动”“静”结合,张驰得当
就新课程标准而言,对于课堂教学的要求更多是“动”,而这个“动”又是相对的,也需要“静”。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节奏密而不疏,学生就因长时间紧张造成疲劳,产生抑制。再加上各学科都有其自身的抽象性,学生往往感觉到乏味、单调、枯燥。所以,教师要针对各学科和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富有挑战性的氛围,同时还要注意复习旧知识,新课的导入,训练形式的转换,教学中的过渡和衔接时,教学活动在“动”的过程中,应力求简洁、明快、紧凑,让学生不感到拖沓,不感到厌烦,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但是如果盲目追求“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则难以得到充分的感知。那样也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学的进程,思维无法拓展,造成“消化不良”,效果适得其反。如果全“静”,教学节奏势必疏而不密,学生就因过于松弛分散了注意力,则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阻碍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有效把握教学内容和目标,恰当分配时间。若教学目标难达成时宜“静”,且缓而不松,若教学目标易达成时宜“动”,快而不虚。“动”“静”结合,多层次、小台阶分步训练。“动”的时间要扣准,“静”的时间要适当,“动”“静”轮换时间要力求准确。这样的教学节奏,高低起伏,张驰得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动”中求“静”,“静”中求“动”
若教学目标偏重知识传授,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基础水平较低,则宜多“静”(听授、思考等);若教学目标偏重于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教学难度偏小,学生基础较好,则宜多“动”(讨论、直观教学、作业练习等)。什么是“动”中求“静”呢?从讲授到作业练习,教师活动范围应递减,学生活动范围应递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人翁地位,从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地挤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自学,或者看书,或者操作,或者练习。同时,在此期间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反馈信息,腾出手来对学习困难的同学进行“短动”,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轮流点拨指导,适时反馈回授,这就是“静”中求“动”。两者有机结合、协调统一,可以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时,为防止学生出现单纯地模仿与记忆,从上课的第一时间就能“抓住”学生,可以采用游戏来进行教学,力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用更有效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结合自主探索、自主思辨进行学习。通过“动”和“静”结合的过程,不仅让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而且还可以极大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调动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自主的意识与能力。
3、“动”“静”交替,“动”“静”有致
“动”与“静”纵贯整个教学全局,“动”“静”的交替与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性环环相扣,步步相生,具有特定的教学程序。学生在学习中不能简单地模仿、机械地记忆而教师应抓住教材的脉络与重点扼要地进行示范讲解、点拨指导,从而排难解惑,重点突破,冲淡难点,实现“一动一得”。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留出一定时间与学生共同讨论,要允许学生有一个走弯路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疑问,这恰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带动全部教学活动的顺利发展,并为下一个“静”作好准备。因此,动静有致的教学,教师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否具备适当的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产生联系。这就要求互动教学与随机练习的轮换交替,连贯衔接,同步进行。有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进行自学、自练和自改作业,注重学习活动的创造与运演。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对自己的学习有着清醒明确的认识,从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到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情感的投入都非常主动。鼓励和帮助学生在“静”中自己探究问题,用理性的思维对当前现象或问题去加以分析解释,经历思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主旨,就是努力让学生亲自感受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积累丰富的经验,凭借自己的力量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但其中要忌“动”“静”轮换过于频繁,这样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师都应认识到:不论“动”的教学设计还是“静”的教学设计,都必须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向之内。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根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方面来考虑,灵活地进行“动”“静”的选择与“动”“静”的组合,这样才能真正协调好“动”与“静”的一致性,做到真正的“动”“静”有致,实现最佳的教学过程。
“动”与“静”的教学活动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服务的辨证统一关系。“动”与“静”之间就象是一个钟摆一样“荡”过去再“荡”回来,快要到顶的时候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一会儿摆向“动”,一会儿摆向“静”,不过再怎么摆来摆去还是课堂这个范围,牵着它们的那条线就应该是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定向和控制,努力让“动”“静”协调一致,逐渐由对立趋于靠拢和融合,产生更好的教学状态。为了确保课堂中静态活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老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为了丰富动态活动的形式,老师又必须为学生搭建灵活多样的活动平台。教师要正确地理解课堂教学活动的内涵,正确地处理好“动”“静”的关系,科学地开展教学中的活动,让学生活动得有目的,活动得有秩序,活动得有实效,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正的充满活力,新课改才会富有成效。
第三篇: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
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
动态教学和静态教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两种基本形态。课堂上的“静”是学生知识的自我构建、能力的自我形成、思想的自我碰撞,是“动”的准备、“动”的铺垫;课堂上的“动”是思维的交融、智慧的搏击、心灵的沟通,是“静”的张扬、“静”的升华。教学中的动静之道,就像花儿与绿叶,静是绿叶能量的积蓄,动是花儿精彩的绽放。因此,理想的教学课堂既应该有“动”也应该有“静”,一张一弛,动静结合,教师教学要合理处理好课堂教学“动”与“静”的关系,该动就动,该静就静,注重实效,收放自如。这种“动”“静”结合的教学场景正是经营高效课堂所要追求的效果图。本期,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课堂教学中的“动”“静”之道。
一、教学中“动”与“静”的误区
一直以来,不管是上课还是听课,主要的一个评价标准就是看课堂是否精彩,精彩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看课堂是否出彩,而出彩又大多指向课堂的“动态性”活动。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口动有声、心动无痕,安静的书桌下面可能藏着涌动的心灵。以“生”为本不是以“声”为本,太看重表面难免浮华,那不是课改的正确方向。以下就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两点活动误区:
1.重“动”轻“静”
在活动设计上,多为“动态性”的活动,如:齐声朗读,相互对话,全班齐问齐答,小组讨论、探究、交流活动等,主要是体现在口动和手动(鼓掌)而忽视了“静态活动”(阅读与理解,练习与思考、理解与表达、动脑与动笔)。
2.以“动”代“静”
一节课下来,都在忙于搞各种“动态”活动,没过几分钟就有一项活动,“动态”活动的时间占了三分之二,而真正安静下来进入练习与思考,阅读与表达的时间却很少,时间都跑到“动态活动”中去了。
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就真实的课堂而言,应该是有动有静,动静交错。无论是动态的活动还是静态的活动,均属于课堂活动的范畴。相对而言,动态的活动是外显的,而静态的活动则是隐性的。教学中“静”和“动”是相对的,该动还是该静,先“静”后“动”,还是先“动”后“静”,“静”多“动”少,还是“静”少“动”多,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需求和当时的课堂状态相机而定。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正确把握教学中的“动”与“静”,教师首先要了解课堂教学中“动”与“静”的实质。
二、教学中“动”与“静”的实质 1.“静”实质是一种“动”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动态的;另一种是静态的。动态的活动包括: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演一演等等。这些活动,能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在“动”,能听见他们的声音,能看见他们的动作。而静态的活动包括:静静默读、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用心体验、细细品味等等,这时的学生也许一动不动,也许一言不发,但是,他
们的思维在活动,他们的情感在变化,这种静本身就是一种活动。虽然,它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与动态的活动不同,但是,就其本质来说,它们是相同的。
2.课堂“动”“静”必不可少
课堂教学离不了静的活动,比如教师的讲解,需要学生专心地听;教师的示范,需要学生专注地看;遇到问题,需要学生用心地思考……而且,越专注,学生获得的信息就越丰富。同样,教学中,学生需要讨论,需要交流,需要合作,需要表达,因而他们也需要“动”起来。只有让学生动起来,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才会变得更广,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彰显,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得以建立,健全的人格才能得到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也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可见,“静”和“动”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各自的作用,两者不可相互取代,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何时动,何时静,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时机、教学对象来决定。
3.张生“动”而弛生“静”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的持久时间不长。长时间的单一的活动,容易使儿童产生疲倦而对活动失去兴趣。变化的、新鲜的事物则能不断地刺激儿童,使他保持注意力。课堂的节奏应该富有变化,时儿快,时儿慢。一味地快节奏,一个活动紧接一个活动,会使学生感到疲倦;而一味地慢,或者活动太少,该动不动,会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感到没劲,从而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要能善于控制课堂的节奏,掌握好动静的度和量,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在教学活动中,很难将静态的活动与动态的活动绝对地划分开,二者之间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有所获,往往会不自觉地寻找述说的对象一吐为快;发现问题而不能解决,常常会迫不及待地寻求帮助;在获得成功的喜悦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与别人分享。学生正是在静态的活动中产生了“动”的欲望,随着静态活动的深入,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动”起来。而在动的过程中,学生也不是一动到底。他们需要专心地倾听,仔细地思考,不断吸纳新的信息,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他们不自觉地由动转为静,为自己下一步的动积蓄力量。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及时了解他们此时想要干什么,并根据学生的这种需要,不断地调整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
三、合理安排动、静态教学
“动”与“静”有着相对的稳定性,他们功能的发挥,取决于教与学行动上的协调一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课型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两种不同层次的活动。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真正让学生该动口时就动口,该闭口时就闭口,该出手时就出手。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才能做到动静有致呢?
1、“动”“静”结合,张驰得当
就新课程标准而言,对于课堂教学的要求更多是“动”,而这个“动”又是相对的,也需要“静”。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节奏密而不疏,学生就因长时间紧张造成疲劳,产生抑制。再加上各学科都有其自身的抽象性,学生往往感觉到乏味、单调、枯燥。所以,教师要针对各
学科和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富有挑战性的氛围,同时还要注意复习旧知识,新课的导入,训练形式的转换,教学中的过渡和衔接时,教学活动在“动”的过程中,应力求简洁、明快、紧凑,让学生不感到拖沓,不感到厌烦,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但是如果盲目追求“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则难以得到充分的感知。那样也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学的进程,思维无法拓展,造成“消化不良”,效果适得其反。如果全“静”,教学节奏势必疏而不密,学生就因过于松弛分散了注意力,则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阻碍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有效把握教学内容和目标,恰当分配时间。若教学目标难达成时宜“静”,且缓而不松,若教学目标易达成时宜“动”,快而不虚。“动”“静”结合,多层次、小台阶分步训练。“动”的时间要扣准,“静”的时间要适当,“动”“静”轮换时间要力求准确。这样的教学节奏,高低起伏,张驰得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动”中求“静”,“静”中求“动”
若教学目标偏重知识传授,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基础水平较低,则宜多“静”(听授、思考等);若教学目标偏重于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教学难度偏小,学生基础较好,则宜多“动”(讨论、直观教学、作业练习等)。什么是“动”中求“静”呢?从讲授到作业练习,教师活动范围应递减,学生活动范围应递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人翁地位,从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地挤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自学,或者看书,或者操作,或者练习。同时,在此期间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反馈信息,腾出手来对学习困难的同学进行“短动”,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轮流点拨指导,适时反馈回授,这就是“静”中求“动”。两者有机结合、协调统一,可以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时,为防止学生出现单纯地模仿与记忆,从上课的第一时间就能“抓住”学生,可以采用游戏来进行教学,力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用更有效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结合自主探索、自主思辨进行学习。通过“动”和“静”结合的过程,不仅让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而且还可以极大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调动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自主的意识与能力。
3、“动”“静”交替,“动”“静”有致
“动”与“静”纵贯整个教学全局,“动”“静”的交替与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性环环相扣,步步相生,具有特定的教学程序。学生在学习中不能简单地模仿、机械地记忆而教师应抓住教材的脉络与重点扼要地进行示范讲解、点拨指导,从而排难解惑,重点突破,冲淡难点,实现“一动一得”。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留出一定时间与学生共同讨论,要允许学生有一个走弯路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疑问,这恰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带动全部教学活动的顺利发展,并为下一个“静”作好准备。因此,动静有致的教学,教师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否具备适当的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产生联系。这就要求互动教学与随机练习的轮换交替,连贯衔接,同步进行。有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进行自学、自练和自改作业,注重学习活动的创造与运演。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对自己的学习有着清醒明确的认识,从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到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情感的投入都非常主动。鼓励和帮助学生在“静”中自己探究问题,用理性的思维对当前现象或问题去加以分析解释,经历思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主旨,就是努力让学生亲自感受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积累丰富的经验,凭借自己的力量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但其中要忌“动”“静”轮换过于频繁,这样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师都应认识到:不论“动”的教学设计还是“静”的教学设计,都必须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向之内。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根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方面来考虑,灵活地进行“动”“静”的选择与“动”“静”的组合,这样才能真正协调好“动”与“静”的一致性,做到真正的“动”“静”有致,实现最佳的教学过程。“动”与“静”的教学活动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服务的辨证统一关系。“动”与“静”之间就象是一个钟摆一样“荡”过去再“荡”回来,快要到顶的时候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一会儿摆向“动”,一会儿摆向“静”,不过再怎么摆来摆去还是课堂这个范围,牵着它们的那条线就应该是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定向和控制,努力让“动”“静”协调一致,逐渐由对立趋于靠拢和融合,产生更好的教学状态。为了确保课堂中静态活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老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为了丰富动态活动的形式,老师又必须为学生搭建灵活多样的活动平台。教师要正确地理解课堂教学活动的内涵,正确地处理好“动”“静”的关系,科学地开展教学中的活动,让学生活动得有目的,活动得有秩序,活动得有实效,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正的充满活力,新课改才会富有成效。
第四篇:管理外包员工要以共赢为本
管理外包员工要以共赢为本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指企业通过委托外部服务商,连续提供过去通常是由企业内部有关部门,特别是由企业的人事行政部门从事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践证明,如果要让企业保持长盛不衰的核心竞争能力,那么把一些外部服务商做得更好的事情,毫不迟疑地外包出去。这样,企业便可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能够极大地提
升自己在人力资源管理范域的竞争能力。
根据有关媒体报道,2001年以来,一批大学毕业生与北京亚太兰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签约。“他们工作在摩托罗拉,薪酬和管理在亚太兰特。”显然,这批大学毕业生就是以外包人员的身份进入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工作的。并且,除摩托罗拉自己的员工外,与亚太兰特外包员工在同一场所内工作的人员,还有另一家外包服务提供商——汇通公司派遣的员工。
不过,亚太兰特外包员工的薪水,要略高于汇通公司派遣的员工。2004年12月,摩托罗拉发给亚太兰特一封邮件,称有关派遣17名工程师的外包服务合同不再延长。2005年1月11日,摩托罗拉又召开会议,要求这17名员工必须与亚太兰特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将停止其在摩托罗拉的一切工作。
对于此举,亚太兰特的外包员工揣测道:“可能是想让我们中的一些人与汇通签约,从而继续为摩托罗拉工作。”结果也正如这些外包员工所揣度的那样,1月14日,17名员工找到亚太兰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当然,亚太兰特是不会吃这个哑巴亏的。这样,又经过一番波折,直到3月25日之后,才如摩托罗拉所愿,原亚太兰特的员工与汇通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接下来,事态的发展是不甘受辱的亚太兰特,祭起了法律的武器,将摩托罗拉推上了被告席。于是,2005年5月,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才有了北京亚太兰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诉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一案的发生。
北京亚太兰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称,它与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签订的合同,有效期自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2005年1月1日,摩托罗拉终止了与亚太兰特公司的合作,却将其派去的17名工程师全部留在公司工作。亚太兰特公司认为,摩托罗拉是在明知工程师们与亚太兰特存有劳动关系的前提下,继续使用亚太兰特的员工为其工作,侵犯了亚太兰特的用工权和企业经营权。
假如这个媒体报道基本属实,北京亚太兰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与17位工程师的合同还没有到期,并且,这些工程师并没有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努力,在法律的框架下,与亚太兰特达成解除合同的共识,而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却强行将他们留用,肯定是非法的行为。因为,只有当这些工程师与亚太兰特在法律的框架下,合情合理地解除劳动合同后,摩托罗拉才能聘用他们,否则是不能聘用的,更何况还是明知对方合同尚未到期。
姑且不论亚太兰特与摩托罗拉孰是孰非,但是,由该案例中引致的外包员工管理,确实让人深思。根据媒体报道,从上班第一天起,亚太兰特外包员工就发现自己胸前的厂牌是绿色,而摩托罗拉自己员工戴的却是白色的。更由于亚太兰特对外包员工管理的失位,又没有就此与摩托罗拉进行管理沟通,或采取相应对策,加强对外包员工进行相关课题的培训。
这样一来,亚太兰特外包员工将摩托罗拉的做法视为歧视,当在情理之中。所以,每次在食堂吃饭,员工就自然而然地分成两派:白牌一派、绿牌一派。亚太兰特外包员工如是地说道:“除了和上司在维修工作中的接触外,白牌绿牌都各自活动,没什么交叉。”
更加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尽管亚太兰特的外包员工每天都在摩托罗拉工作,但是,来自于摩托罗拉的各种暖人心活动,却无法惠及到这些外包员工。可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后产生如此严重的员工隔阂,摩托罗拉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竟然会声称,对外包人员管理的职责主要在于一线经理,对此她不了解,不便发言。
其实,早在1994年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年会上,Galeparker主席就已经明确地指出:“人力资源部门将越来越多地参与企业的战略规划,传播人力管理技术,担当员工群体的沟通、宣传和倡议者角色,成为首席执行官的战略伙伴。”
众所周知,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不竭的源泉是人才。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无论是朝向经度还是朝向纬度,都愈演愈烈。为了应对如此激烈竞争的外部市场环境,企业必须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于是,随着人才战的愈演愈烈,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任何一个组织要拥有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的能力,必须永续不竭地开发组织所拥有及可能拥有的一切人力资源。那种关于将“人力资源外包”,理解为“既然外包出去了,就将一切都撒手不管”等诸如此类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
而事实上,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者将从日常繁琐的工作中逐步解脱出来,集中精力于企业更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是实行外包管理业务的组织,企业的人事行政机构更应该要重新界定好自己的角色,设法让自己的工作,投组织所拥有的一切员工之所好。
并且,还要在此基础上,设法以组织所拥有的良性企业文化去凝聚企业员工与外包员工,携手朝向企业所
拥有的共同愿景一道成长。还要特别注意,在外包管理活动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担当员工群体沟通的作用不是弱化了,而是要大力强化起来。因为在外包活动中,要牵涉到发包方与受包方两个对等的行为主体,并且人际交往又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
特别是在人力资源外包后,务必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与外包服务商的双方沟通与互动,来管理外包员工。只有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在职能上做出相应的改变,并努力提升自己,争取成为决策层重要的智囊团,人力资源外包后的优势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人才成为企业唯一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已经是大势所趋,若要获得人才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毕竟,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更多牵涉到的是人,而不是物。并且,人才的概念并不是静态的、固化的。所以,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运营时,更多考虑的是人的因素。
考虑到员工不仅需要得到公平合理的报酬,而且也需要得到提升自我与发展自我的充分表现。这样,在满足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对企业员工职业发展的管理,做出更多的思考和理性的规划。
倘若要深究起来,亚太兰特诉摩托罗拉案之所以发生,还是在于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不能平缓自己的心态,立足于双方都能做强做大、共赢发展的正确理念。以前,业界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大多都是持盲目的乐观态度。受此引致,流行的人力资源外包管理业务,泛盖到人事代理、员工招聘、培训教育、薪酬管理、职业规划、社会保险、福利、津贴等多个领域。
然而,随着亚太兰特诉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一案的发生,业内将会以更加理性的眼光,来审慎地看待人力资源外包这一西方舶来的管理创新品。并且,在人力资源外包业务越来越普及化的今天,企业的管理部门也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能不能由组织的“权力中心(PowerCenter)”,变迁为组织的“服务中心(ServiceCenter)”,正在成为问题的关键。
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业务的格局,也正在得以重整。传统观点认为,组织应选择那些不涉及企业机密的繁琐事务性工作,外包给外部专业运营商。而对于那些涉及到组织秘密的管理业务仍然由企业内部组织去处理。但是,随着组织与外部服务商双方共赢格局的建立,外包业务将渗透到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层面,包括制度规划、设计与创新、流程整合、员工满意度、薪资及方案设计、教育训练、员工关系、企业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
第五篇:事迹材料—云静
参评“运城学院外语系系级优秀学生干部”事迹资料
外语系11级 6班
云静
云静,女,运城学院外语系1106班学生,团员,入党积极分子。现任运城学院院团委办公室干事,外语系宣传部干事,1106班组织宣传委员。
中学阶段一直担任班内学生干部,校学生会成员,对学生工作接触已久,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学习成绩优异,2009年曾获山西省“省三好学生”称号。升入大学后一直致力于学生工作,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表现尤为突出,经过层层选拔,电台编辑面笔试通过,院团委学生会和系学生会竞选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做学生工作的她满怀着对这份工作的敬意和热爱,将自己的能力展示出来,写的通讯稿绝大部分上了系网,其中4篇被院网采纳,还多次参加青年志愿活动,譬如,运城市德孝文化节志愿活动,交通局道路规划调查实践活动,校园双洽招聘会志愿服务活动,她将学生工作开展的井井有条,给周围学生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她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志向的优秀大学生,所以,她在努力,在拼搏,不断完善超越自己,向这个目标前进。她对自己严厉的要求是希望自己能够在不断的学习中增长阅历,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锻炼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磨练意志。
思想上她积极进取,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入学后就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并时刻以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参加党内民主生活,接受党课培训,牢记党章,光荣的被班级同学推选为入党积极分子,她时刻的以一名正式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关心国家大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思想为知道,坚持以学生利益为重,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观念的优秀学生。
工作上,她是一名十分负责任的干部,她坚信自己的选择,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她不怕苦,不怕累,只想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将工作做到最好,她对上级下达的任务没有怨言,因为在她看来,这是上级对自己的信任,对于上级的批评,她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转换角度,从对方角度考虑,觉得这是对自己的提升,只有不断改正自己,才能逐步完善自己,这是一个学生干部难能的品质。
学习上她努力进取,涉猎广泛,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学习导游基础知识,广泛发展自己的爱好,报考驾照,提高自己的各项才能,博览群书,提高写作能力。尽管学生工作占用了几乎她所有的课余时间,她依然能够认真对待,平衡工作和学习,她用对工作的负责和对学习的追求回报着大家的信任,她是好样儿的。
大学开始到现在的时光,其中的辛酸只有她自己知道,但在她看来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她学到了更多,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相信她拥有这样的坚毅,以后一定会成功的。她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更加努力,将学生工作做得更好!
2012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