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教学
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教学
摘 要:小学阶段是启蒙阶段,这一阶段正好是学生打基础的良好时机。小学数学教学既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难点科目,也是重点科目,搞好小学数学教学,使之适合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后继学习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074-01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前提,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开展趣味教学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且有效途径。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含义及重要意义做了分析,并总结了几点实现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策略,在此和广大同仁交流探讨。
一、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含义及重要意义分析
所谓的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指的就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小学数学内容和小学生的特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使小学生在情感的愉悦中接受数学知识的教学。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实现趣味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性、枯燥性的学科,不像语文等学科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在小学生的眼中数学就是枯燥的数字加字母,抽象的概念加定理。这对于天性活泼好动,喜爱新鲜事物的小学生来说吸引力不强、趣味不足,学生视数学学习为繁重枯燥的任务,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强,教学参与度不高。而将小学数学教学实现趣味化,首先,让数学知识融入故事、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动中学,既可满足学生的故事、游戏需要,又可很好的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小学生因为好奇心重,所以其思维也比较活跃,这时期的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喜欢幻想,将小学数学教学实现趣味化,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有效的促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二、开展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有效策略
1、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来开展趣味教学
众所周知,故事有着动人的情节、可爱的人物、鲜明的形象,每一个学生从小都喜欢听故事,每一个人从出生到开始懂话,所听最多的就是父母讲的各种故事。可以说故事伴随我们一生,包括成年人在内,对听故事也是很感兴趣的。把故事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把知识寓于故事中,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使之发挥出趣味性,实现趣味教学,是小学数学实现趣味教学的有效途径。将故事有效的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它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有着重要作用,而且讲故事它具有让学生们了解数学、引导数学志趣、熏陶精神和情感的特点与功能。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其中的数学问题,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故事所包含的意义,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可以对学生思想认识等产生很大的影响,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趣味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创设和收集各种各样的故事,积极的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故事情境,改变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深奥难学的主观认识,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动机。
2、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来开展趣味教学
能吸引小学生的,除了故事之外,就非游戏莫属了,研究表明,游戏是最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之一,很多小学生都无法抗拒游戏的吸引力,在玩游戏时,学生能够释放自己的压力,放松心情,尽情享受其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和学习类型期的转化过程。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能。因而,寓数学知识于游戏活动情境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便会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师在实施趣味教学法时,还可以通过创设游戏来开展教学工作。例如,教师在讲授“元、角、分”的内容时,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对三者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摆放一些日用品并标价,然后通过模拟购买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这样,通过学生实际的操作体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三、联系生活,动手实践,引导学生体验运用知识的乐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小学数学趣味教学也是如此,也需要学生有充分的生活体验,明白学有所用,体验运用知识的乐趣。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说:“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有着好奇之心、爱美之心,疑问之心。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观察生活,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积极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实现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充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可用性和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的信心和乐趣。
总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趣味教学法,顺应了小学生的天性,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师教学的需要。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的总结,加强实践与探索,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成为小学生所喜爱的学科。
参考文献:
[1] 闫会琴.浅议小学数学趣味教学中的“数学味”[J].学周刊,2013
[2] 龚卫民.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2
第二篇: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内容摘要: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兴趣,指在课堂上教师为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运用控制论的原理,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等感到有兴趣。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兴趣性。探索教学系统的兴趣规律,按规律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趣味
激励性
思维
认知
人们的认识是从感觉、知觉、表象而循序完成的。特别是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的数学问题尤其如此。人们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把这抽象的一门学科引导小学生从枯燥到“会学”、“爱学”、“喜欢学”的认知过程,应从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就更值得我们大家不断探索。下面谈几点个人浅见: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善于巧妙导入新课,在课程的一开始就提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自然会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殊的、愉快的环境中去感知、体验新知识.创设教学情境,应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乐趣.如:讲故事、猜谜语、出示制作精美的教具等,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由老师“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创设学习氛围,享受学习乐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欢乐愉快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好奇、爱动的特点,不仅充分利用教具演示,进行直观教学,而且运用学具,尽可能的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因为,仅老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浮浅的,只有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知识的存储和提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自觉参与的欲望必然增强.首先,在课堂中,教师对待每一名学生应该一视同仁,不应该偏袒学习成绩好的,忽视学习成绩差的,要使每一名学生都有平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能享受成功的愉悦.其次,教师在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时,应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说得不错”“你真聪明”“不要紧,慢慢说”“你再想想”等这些尊重、期盼性的语言.这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必然会激 1
发学生乐学的情感.再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自身的个人魅力。因此,教师幽默、生动、有趣的语言也是学生学习产生兴趣的最直接的动力.三、精心设置问题,体验乐趣
“要想得到聪明的答案,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问题能引起思维,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在教学的关键处,不断设计问题情境,从而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若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增,学生会变被动为主动。数学是趣味教学的源泉.因为数学要解决数学问题,经常会出现很多带有“问号”的东西,目的是要学生把“问号”变成“问号”.而这个转变的过程,恰恰就是知识获得的过程.因为这样,学生会产生满足的愉快感及成功的喜悦感.而这种情感将会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不断地去追求新的成功.当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学习活动,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四、巧妙练习,让学生感受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年龄越小,精神越难集中,注意力的稳定性也越差.一节课中,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注意力就会分散.这时,我们要适时、适当地安排一些趣味性的练习,穿插于教学之中,使儿童的大脑在疲惫或注意力失散的情况下,可以继续维持或者恢复到兴奋的状态.练习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五、注重实践,体验乐趣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可用性和生活中的数学,这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事实证明,只有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才能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因此,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六、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来增强信心
在给学生评价的时候,教师如果能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这将
对维持学生的兴趣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对成绩好的学生要给足高分,让他们的学习劲头更大.其次,对学困生优待,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学困生也打出一个适当的高分,使他们觉得自己也有奔头,也有机会进步,达到激励后进的作用,而不是用批评来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组织学生进行趣味竞赛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少数尖子生垄断得奖的情况,要注意让部分奖项下移到中段学生的身上,想办法让学困生也有获奖的机会.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评分分为A,B,C三个级别进行,各个级别均有一、二、三等奖.尽管在这些奖中,即使一样是一等奖,他们之间的水平是相差很大的,但对学困生来说,得奖就是对自己的肯定,是教师对自己的信任,因此对得奖非常珍惜,备受鼓励,为他们的学习增加新的动力.综上所述,要使每名学生乐学,应该从儿童生理、心理以及学习的特点出发,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与同学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要努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让每个人都在趣味的教学中获得自己的最大发展,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品尝到学习活动的乐趣.3
第三篇: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教学计划1
教学内容:
神奇的扑克
教学内容:
在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季度的概念后,寻找历法与扑克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完成对年月日、季度的认识
2、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这个你们一定见过吧!这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xx
生:......
(教师补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新课
1、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大王=太阳小王=月亮红=白天黑=夜晚。
3、A=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J=11 Q=12 K=13大王=1小王=1。
4、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数;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闰年的天数。
5、扑克中的K、Q、J共有12张,3×4=12,表示一年有12个月。
6、365÷7≈52一年有52个星期。54张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张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一种花色有13张牌=一个季度有13个星期。
三、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他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只是我们大家没有注意到。请大家都要学会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因此,趣味数学,一是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符合课改的要求;二是填补了我们课改中的弱项。
二、教学目标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过程变为艺术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收获。
3、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力求体现我们的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三、教学措施
1、结合教材,精选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解题思路方程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2、教学内容的选编体现教与学的辨证统一。教学内容呈现以心理学的知识为基础,符合儿童认知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使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儿童思维发展能力相一致。
3、教学内容形式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赋予启发性,趣味性和全面性,可以扩大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每次数学思维训练课都有中心,有讨论有交流有准备。有阶段性总结和反思。
四、教学内容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备注
一2.21—22用字母表示数
二2.25—3.1加法的简便计算
三3.4—8乘法运算定律
四3.11—3.15乘法分配律
五3.18—22角的认识妇女节
六3.25—29数字游戏植树节
七4.1—4角的度量
八4.8—12三角形的特征
九4.15—17三角形内角和
十4.18—19小数的意义
十一4.22—24小数的大小比较和性质
十二4.25—26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
十三4.29—5.5小数的改写劳动节
十四5.6—8小数的近似数
十五5.9—16综合应用:饮食与健康
十六5.17—24观察物体
十七5.27—6.1小数加减法儿童节
十八6.4—8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十九6.11—15统计
二十·二十一6.18—29期末复习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教学计划3
一、课程开发原则与开发背景
1、开发原则:《趣味数学》课程就是要把“数学有趣,数学有用,数学不难”的理念放在第一位,故名“趣味数学”。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根据自己对小学数学节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用的数学。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学好数学。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和逻辑为特点。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符号,让儿童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趣味数学》将寓教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让孩子在看图朗诵、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阅读学习法、迁移类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众多学习方法,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
2、开发背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开展教学思维训练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教学才能,提供了最佳的舞台,未来的数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就在他们当中诞生。
二、课程主题与内容
课程主题:数学思维训练
课程内容:
1、通过趣味数学故事了解数学历史知识;
2、通过学习掌握数学速算技巧;
3、通过学习掌握立体几何图形的拼组方法;
4、掌握生活中的等量代换趣味问题;
5、通过学习掌握数字中的一些奥秘;
6、通过拼拼摆摆锻炼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7、通过学习了解数学中一些有趣的规律;
三、课程目标
1、数学思维训练能使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数学题,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2、学生通过解答比平时学习难得多的数学题,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精神和能力。体会攻克难题后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3、通过数学思维训练,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思维品质。
四、课程框架
第一章数学故事会
第二章速算技巧
第三章图形的拼合
第四章等量代换
第五章数字谜
第六章拼拼摆摆
第七章有趣的规律
五、课程实施过程
本课程建议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想结合来实施教学活动。考虑学生对趣味数学的话题比较感兴趣,比较有热情,建议每一节由老师简单引导,结合数学在发展过程中一些有趣的问题、曲折感人的事情、人物等背景,与学生一起探讨。采用集体辅导、独自练习、分组活动、合作学习、实际操作、生活实践、调查研究等方法对数学中一些有名的问题、定理、悖论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和认识,感受数学的魅力。
六、学生收获
通过活动,让孩子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情景化,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将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渗透到每一节节程之中,让孩子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认知数学符号,掌握数学概念,形成数学思维,明白数理意义,亲近数学学科。并且通过这些问题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奥秘的机会,学生在参与这些数学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锻炼数学智慧,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些题目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洞察力、分析能力、图形识别能力、想像力、形象思维能力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训练。
七、学习评价
对于四、五、六年级来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学习经验,不能单纯地以知识点的掌握来评价一个学生。要让学生终身受益,就要使他们获得思想方法的指导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养成一种科学精神及态度。评价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是首要的。当然,操作能力、实践活动、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的评价也十分必要的,总之是不能单纯以一张试题来评价学生。
评价的方法很多,内容也很广。也可以由学生自我评价,觉得自己对这种学习是否有兴趣,有没有一种成就感;可以学生互评,特别是实践操作方面,学生互评,其实也就是一个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还可以由家长来评价,评价自己的子女、评价训练的方式,方法和取得的成绩;当然辅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辅导教师可以通过考勤、考核、课内外的表现,学习的兴趣,多层次多方位地给予评价。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 课堂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 因此,趣味数学,一是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符合课改的要求;二是填补了我们课改中的弱项。
二、教学目标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过程变为艺术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收获。
3、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力求体现我们的 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三、教学措施
1、结合教材,精选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解题思路方程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2、教学内容的选编体现教与学的辨证统一。教学内容呈现以心理学的知识为基础,符合儿童认知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使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儿童思维发展能力相一致。
3、教学内容形式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赋予启发性,趣味性和全面性,可以扩大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每次数学思维训练课都有中心,有讨论有交流有准备。有阶段性总结和反思。
四、教学内容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备注
一2.8—10用字母表示数
二2.13—17加法的简便计算
三2.20—24乘法运算定律
四2.27—3.2乘法分配律
五3.5—9角的认识妇女节
六3.12—16数字游戏植树节
七3.19—23角的度量
八3.26—30三角形的特征
九4.2—6三角形内角和
十4.9—13小数的意义
十一4.16—20小数的大小比较和性质
十二4.23—27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
十三4.30—5.4名数的改写劳动节
十四5.7—11小数的近似数
十五5.14—18综合应用:饮食与健康
十六5.21—25观察物体
十七5.28—6.1小数加减法儿童节
十八6.4—8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十九6.11—15统计
二十·二十一6.18—29期末复习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因此,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符合课改的要求;又能填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过程变为艺术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收获。
3、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力求体现我们的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三、活动内容
各个不同兴趣小组中在以数学为中心教学的基础上,同时强化对各个兴趣小组课题的侧重点和数学基础知识的训练。选用贴近校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题材,例如最新科研成果、科学奥妙、趣味游戏、生活指南等,还可以增加一些奥数和趣味数学的内容。传授讲究趣味性、知识性、逻辑性和思维性相结合。
四、活动要点
认真组建数学兴趣小组,带领学生走进丰富的数学世界。
1、开学初组织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落实详尽的兴趣小组活动方案,体现小组的特色。
2、兴趣小组活动定课程,为开展广泛的数学活动提供切实素材。把学生的数学活动落实到实处,为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每周的活动有教师专门指导。力求做到周周有内容,有目标。
3、开展读报和阅读数学书籍活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享受读报的快乐。要求有条件的学生自行购买数学书籍,课外阅读的书籍还可以向学校图书馆借阅。教师在学生开展阅读前都收集了一些书籍中的背景资料给学生。教材中的“思考题”和“你知道吗”等内容教师都在数学兴趣活动课上组织学生阅读并指导,适当的介绍拓展些的知识,鼓励学生自行阅读、独立思考等。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提供动力支撑。
五、活动形式
课内辅导为主,课外自学为辅;讲解,自主学习和分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六、具体措施
1、处理好课内和课外、基础与兴趣之间的关系。
2、精心准备,上好每一节兴趣培养课,注重知识的现实性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不能强制要求训练和辅导。
4、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合理安排各个知识的先后顺序。
5、贯彻集体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形式。
6、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切实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7、通过兴趣班的活动,切实调动学生与数学的感情,对今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有帮助。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趣味数学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开发智力的、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她展示着数学的神奇智慧和艺术般的魅力,学生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不断地激发着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因此产生了进一步对学习数学的向往,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入奇妙的数学世界之中。趣味数学激发了小学生的创造力。我校趣味数学社团的成立不仅是数学实践活动基地其中的一隅,更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在实践活动中享受数学趣味,在趣味数学中提升自身认识和实践能力的舞台。使趣味数学、实践活动和数学基地三者有机融洽,也凸显我校数学实践活动基地的特色之一。
二、活动宗旨:
关注学生需求,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问题和有趣的数学知识,培养同学们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开拓同学们的视野,提高同学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同学们体会数学知识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提升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增进同学们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让我校数学实践活动基地成为趣味数学的后花园,花草丛生,曼妙多姿。来到这里,让他们发现数学不再枯燥、神秘,能感受到生活经验数学化和数学经验生活化,体验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去观察、认识客观世界的现实生活的真谛与价值之乐趣。离开这里,带着轻松的愉悦。
三、活动主题:
小学数学的趣味化,旨在以小学数学系列知识为基础,通过数学游戏、数学图形、数学故事、数学歌谣,以及大量诱人思考的趣题,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灵活的思路和分析的技巧,启迪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小学数学的趣味化,一方面体现教师对教材艺术使用上,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趣味数学活动课的内容选择上。应该看到,数学的趣味化教学只是少数教师的个性行为,还没有转变为大多数教师的共同意识。因此我们倡导学生“在玩乐中学习数学,在实践中收获乐趣”。“趣味数学”社团系列活动恰恰符合了这一点,是本着如何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和极富有趣味的情感中,开展一系综合列活动的全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想让每个学生把学数学看作很轻松的事,我们数学教师就应努力“让数学更有趣”。
四、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2、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5、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五、活动内容(分段):
1、低段:(一、二年级学生)
(1)教材中的趣味性素材及校本教材中趣味内容。
(2)加减法知识的实际趣味性问题的应用。
(3)七巧板、火柴棒等的拼与移等趣味实践。
(4)立体图形、实物积木等的分类与搭配活动。
(5)尝试自己设计美丽的图案等。
2、中段:(三、四年级学生)
(1)教材中的趣味性素材及校本教材中趣味内容。
(2)整数知识的实际趣味性问题的应用。
(3)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化的趣味探究。
(4)利用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进行图案设计与制作等活动。
(5)搜集中外数学家及数学故事,并交流。
(6)尝试撰写数学日记与自己对某个数学问题的小论文。
3、高段:(五、六年级学生)
(1)教材中的趣味性素材及校本教材中趣味内容。
(2)小数、分数知识的实际趣味性问题的应用。
(3)探究规律性趣味数学的内容。
(4)农村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探讨。
(5)学具、图纸等趣味性的实践。
(6)收集数学文化相关知识并交流探讨。
(7)尝试撰写数学日记与数学小论文。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教学计划7
一、学习情况分析(知识、能力、学习习惯等)
经过两年的学习,三年级学生对数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大部分同学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明显提高,数感不断加强,但还有一些同学思想不开阔,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二、教材分析
1 、以新课程的理念和当下的习惯特色为指导思想 ,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为依据,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2 、学习内容以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为主。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数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也亲切、自然。
3 、课前教师认真准备好课堂内容,学生认真准备好学具等学习材料,课上共同配合好每一个教学活动,把每一个教学设计都落实下去。
4 、在课堂已有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强化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教学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将枯燥、单调的数学学习过程变为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游戏中学习知识启迪思维。
3、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2、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五、教学措施
1、精选教学内容,力求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解题思路方程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2、教学形式多样化,给予启发性,趣味性和全面性,扩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每次趣味数学课都有中心,有准备,课后有总结反思。
4、练习的设计做到有易到难,层次分明。
5、对于学生不要急于求成,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导。
第四篇: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趣味教学
浅谈小学低段数学的游戏教学
补泥小学:肖
鹏
摘 要:数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但对于小学数学活动来说,要打破数学与生活的隔阂,将趣味性引入到实际的教学当中,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们学得快,学得好。本人与立足生活、游戏教学、互动几个方面探讨了进行数学趣味教学的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 趣味教学
数学有一套抽象的理论,在人们的印象中,数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但对于小学数学活动来说,要打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障碍,就要试图从观察、寻找身边的数学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数学的兴趣。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的素材,我们要利用生活中的教学情景,创设教学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地去探索数学的奥妙,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皮亚杰曾这样说:所有智力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对学生智力具有促进作用。兴趣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前提,学生有了对数学的兴趣,才会想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因此,兴趣在数学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育必须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感受学数学的趣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强烈欲望。如教学情境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在教学中,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兴趣,开发思维。
一、立足生活和游戏,创设学习情境
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的理念,不应当以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最终目标,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经历的学习过程、掌握了多少学习技能,体验比学到知识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到知识和技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当前,小学数学教材中注重用精美的图片来显现学习情境。所显现的许多情境都是学生喜爱的故事、游戏或具体的生活情景,可是再生动、再有趣,那也只是一幅静态的画,当学生看的次数多了,难免会觉得枯燥。针对这一情况,要在教学活动中尝试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游戏,把一些“静态”情境变成“动态”情境。比如:在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们可以把它编成一个“乘车”的数学游戏,教师当检票员,每位学生手里有一张卡片“车票”,每张票有两道题,上面一道题的得数是排数,下面一道题的得数是座位号,学生只有算对题才能坐对位,不然,就会坐在别人的位置上,然后被人拈走。而自己的位置则别人占有。这个情境的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数学学不好,会带来很多麻烦。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爱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各个环节,力争把每个环节都让学生当做游戏的过程,让学生在游戏中动动手,动动脑,动动嘴。比如:在学习认识测量的初步认识时,老师不要急于讲,而是引导学生随心所欲地在课桌上摆弄准备的学具,看一看,摸一摸,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同桌之间相互目测一下同学的身高。学生马上争先恐后地看、量、说,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介绍自己发现了什么,通
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的长短有了初步了解。这时我们由衷地赞赏学生所进行的探索,接着又提出挑战“如果你们把你们的学习工具的长度测量出来吗?这时可以由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力,由简单到复杂的实物,由呆板的到带有故事情节的,真正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巩固了新知识。
二、在游戏操作活动中深化学生的数学意识
“游戏对于儿童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它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是学生最好的、最自然的一种学习方式。结合游戏培养儿童的数学意识,可使儿童摆脱枯燥的数学概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或游戏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形象化和趣味化,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影子游戏中,可以让学生测量影子的大小,学生会运用各种测量手段来进行比较,有用尺子的,有用木棒作参照的,也有用绳子来量的等,不同的学生根据其生活经验,会选择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玩泥沙玩水游戏是学生十分喜爱的游戏。学生通过用各种形状的容器盛装泥沙和水,感知容量守恒。泥沙子和水混合后还可垒成多种立体模型,使学生感受不同的空间形式。在各种角色游戏中,更有大量学习数学的机会。如在商店游戏中,学生可以将商品分类摆放,并在买卖过程中学习数的加减运算。其他如扑克牌游戏,可使学生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学习数的组成、加减和序数等知识。在运用积木进行的建筑游戏中,它涉及到包括空间、几何形体、测量等数学知识,同时又与分类、排序、数量的比较等相联系。儿童在选择积木拼搭建筑物的过程中,激活并运用有关的数学知识,这样能使儿童在自由活动和有趣新奇的游戏体验中获得数、形的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深化数学意识的目的。
三、加强互动,建立老师与孩子的“伙伴关系”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和创造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旧的观念,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关系。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主要是与教师对待学生态度,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有关,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尤为重要。所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前提。在这种理念下的数学活动应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活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调动所有的感官,以便不断收集学生在活动中发出的信息,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方法等,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鼓励和启发;当学生取得成绩时,要给予肯定。比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从1数到10,再倒着数”这一环节中,可以结合我国发射“天宫一号”运载火箭的倒计时的实况录像,我和学生跟着科学家一起数,当火箭腾空的那一刹那,孩子们欢呼雀跃,他们觉得火箭发射升空有他们的一份功劳,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自豪感,孩子们真正感到学数学可以做很多了不起的事情,让孩子们认识到生活不能没有数学。
总之,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力争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的情景和练习,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叶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与学生人格培养》张梅玲。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中
小学数学教学中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要】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实践表明,学习兴趣是推动、促进学生认识活动的巨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入迷,钻得深,记得牢,才能有效地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才能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让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之一。本文从不同方面剖析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阜新市细河区四合中心小学 张利利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小学
学习兴趣
培养
“小学数学是让小学生学习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大意为,数学更多地用于生活,会加速现代化的进程。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学习数学,并能够用数学去帮助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一发展态势,对学生影响巨大: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的意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兴趣是学习数学最好的老师,它对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而言,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学生各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同时,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启迪学生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切感受到: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中的关键。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学习就会变成永无止境的黑夜,而学生就好比狱中的囚犯,终日饱受折磨。所以,要想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就必须培养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四十分钟内思维都处于活跃状态,这已经成为成功地实现教学目的关健。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巧妙导入新课,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英国教育家洛克通俗明白地讲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时机是他们兴致高、心里想的时候。”根据这样的教育原理,新课伊始,必须让学生在认识上、感情上、意志上予以高度专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注意导入的新颖性、诱导性、启发性和趣味性,把学生引入愉快、乐学的心理环境中去。例如在教学《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课前把上一课《三角形的分类》中的三角形先测量出每一个角的度数,课始笔者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先做游戏。”一听做游戏,学生精神大振。笔者接着说:“同学们只要说出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我就立即把第三个内角的度数说出来。信不信?谁来试一试?”于是,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手,总想难住老师,可是老师应答如流,学生大为惊讶:怎么回事?老师太神了,这里面肯定有绝招。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笔者马上进行这样的引导:“老师今天为什么这么神呢?是因为老师掌握了一个‘法’宝,什么‘法’宝?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探究。”由于好奇与感兴趣,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种迫切渴求知识的情绪伴随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营造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的情绪和情感对认知有着促进和推动作用,特别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和情感对课堂气氛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情绪如果能给学生以温暖、轻松、愉快的感觉,他们就敢说愿问,不断增强求知欲望,积极思维,不懈地探索新知识,并能排除前进中的障碍,积极地投入学习。例如在教学《探索与发现——乘法分配律》时,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掌握“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积相加,结果不变”后再向学生质疑:“如果是三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能不能按这个方法来计算呢?四个数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实践,几分钟后许多学生回答“能”。这时笔者找两名学生到黑板前板演自己的举例:
一名学生这样板演:
(15+20+35)×5=15×5+20×5+35×5
另一名学生这样板演:
(15+5+4+6)×8=15×8+5×8+4×8+6×8
大家一起计算出这两道题的结果,证明了能应用乘法分配律。正当大家为自己的发现兴高采烈时,一个平时就肯动脑筋的学生又把手举得高高的,他说:“我还发现另一种题的形式也能用这种方法,比如(75-25)×4=75×4-25×4”。笔者表扬了他肯动脑筋后和大家一起计算这道题,结果真的一样。同学们高兴地拍起手来„„此时此刻,学生尝到自己创新思维的成果,自豪之情不言而喻。
课堂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也应是展示儿童思维的舞台,为人师者绝不可低估学生的能力。要抓住儿童好奇心、上进心强,喜欢竞争,喜欢别人特别是老师赞扬的心理,引导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当学生回答正确时,老师不仅要从语言上给予肯定、表扬,也要结合眼神、手势等体态语言进行鼓励,这样学生会受到莫大的精神鼓舞。当学生对有些问题有疑惑、有分歧、有争论时,让学生当“小老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学生能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如果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所以在数学课的教学中,由于它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学生的基础千差万别,所以应根据具体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但无论什么样的教法都旨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点燃儿童求知欲望。
例如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的内容时,我采用表格的形式复习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引入新课,之后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比的基本性质。从而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也有利于学生以积极的状态进在所有教法中,游戏不失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好方法。游戏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根据小学生爱玩的天性,设计游戏活动,以游戏为载体,渗透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学。游戏活动的材料很多,比如玩数学棋(九宫格棋),玩数学扑克牌,猜数学谜语,数字游戏等。这样的活动集知识性、思维性、趣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笔者把全班平均分成四组开展投篮比赛,让学生观察记录投中的个数,并判断哪组获胜并说说你裁决的理由。这时,学生兴趣盎然。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材的兴趣因素外,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因为课外活动是学生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它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它有利于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特长,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现在小学数学中开展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数学竞赛、小数兴趣小组、数学讲座、数学故事会、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能够站得更高,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到知识的海洋永远不会干涸,因此在学习上更虚心,对数学课的兴趣更浓厚。
兴趣是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食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具有定向、动力、支持和偏倾作用,它能使学生津津有味地学习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满腔热情地学习,从而掌握开启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善于激发学生听课兴趣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能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学习动机和无穷的学习动力,常常得到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①刘意竹、张卫国主编《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②肖敏《师心流霞》,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③ 百度百科网《阿道尔夫·第斯多惠》
④张启航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山西教育报刊社,2007年第6期。
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2版。⑥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3版。
小学数学教学中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合中心小学
张利利